第三章纵断面设计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16.63 MB
- 文档页数:78
第三章纵断面设计第三章纵断面设计§41>.1 概述§4.2 汽车动力性能与纵坡§4.3 竖曲线§4.4 爬坡车道§4.5 避险车道§4.6 纵断面设计方法及纵断面图§3.1 概述路线纵断面(vertical):沿道路中线竖直剖切然后展开的断面。
纵断面图(vertical profile map) :反映路线在纵断面上的形状、位置及尺寸的图形§3.1 概述路线纵断面(vertical):沿道路中线竖直剖切然后展开。
纵断面图(vertical profile map) :反映路线在纵断面上的形状、位置及尺寸的图形§3.1 概述纵断面上的设计标高,即路基设计标高规定如下:新建公路:高速、一级公路宜采用中央分隔带外侧边缘标高;二级、三级、四级公路宜采用路基边缘标高,在设置超高、加宽路段为设超高、加宽前该处的边缘标高。
改建公路:宜按新建公路的规定执行,也可视具体情况而采用中央分隔带中线或行车道中线标高。
§3.2 汽车动力性能与纵坡纵坡度(longitudinal gradient):路线前进克服的高差与水平距离的比值(%)最大纵坡:纵坡设计时各级道路允许采用的最大坡度值制定依据:汽车的动力特性;道路等级(V);自然条件(地形、气候);车辆行驶安全;工程、运营经济等因素。
§3.2 汽车动力性能与纵坡发动机曲轴扭矩M→离合器→变速器iK→传动轴→主传动器i0→车轮MK→ Pt传统汽车驱动装置§3.2 汽车动力性能与纵坡驱动轮扭矩Mk汽车的驱动力T:传动系统机械效率:驱动轮上的转速n :转速路面水平反力正阻力§4.2 汽车动力性能与纵坡汽车行驶阻力空气阻力道路阻力惯性阻力滚动阻力坡度阻力§3.2 汽车动力性能与纵坡空气阻力气流撞击车辆正面所产生的阻力外型阻力:外型所造成的阻力来自车后方的真空区的吸力,真空区越大,阻力就越大。
第三章_纵断⾯设计第三章纵断⾯设计3.1 设计原则沿着道路中线竖直剖切然后展开即为路线纵断⾯。
由于⾃然因素的影响以及经济性要求,路线纵断⾯总是⼀条有起伏的空间线。
纵断⾯的设计是根据汽车的动⼒特性、道路等级、当地的⾃然地理条件以及⼯程经济性等,研究起伏空间线⼏何构成的⼤⼩及长度,以便达到⾏车安全迅速、运输经济合理以及乘客感觉舒适的⽬的。
所以在进⾏纵断⾯设计时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满⾜道路等级要求的⾏驶速度、运输的经济性、⾏车的安全性。
3.1.1道路纵断⾯设计原则如下1、纵断⾯线形应与地形相适应,线形设计应平顺、圆滑、视觉连续,保证⾏驶安全。
2、为保证⾏车安全、舒适、纵坡宜缓顺,起伏不宜频繁。
3、纵坡设计应考虑填挖平衡,并利⽤挖⽅就近作为填⽅,以减轻对⾃然地⾯横坡与景观的影响。
4、相邻纵坡之代数差较⼩时,应采⽤⼤的竖曲线半径。
5、连续上坡(或下坡)路段,应符合平均纵坡的规定并采⽤运⾏速度对通⾏能⼒与⾏车安全进⾏检验。
6、路线交叉处前后的纵坡应平衡。
7、位于积雪或冰冻地区的公路,应避免采⽤陡坡。
3.1.2纵坡设计标准⼀、道路最⼤纵坡限制道路最⼤纵坡限制表表3-1《标准》规定:1、设计速度为120 km/h、100 km/h、80 km/h的⾼速公路受地形条件或其他特殊情况限制是,经技术经济论证,最⼤纵坡值可增加1﹪。
2、公路改建中,设计速度为40 km/h、30 km/h、20 km/h的利⽤原有公路的路段,经技术经济论证,最⼤纵坡之可增加1﹪。
⼆、道路纵坡长度限制设计纵坡度⼤于表3-2所列推荐值时,可按表3-1的规定限制坡长。
设计纵坡度超过5%,坡长超过表3-1规定值时,应设纵坡缓和段。
缓和段的坡度为3%。
1、最⼤坡长限制理由长距离的陡坡对汽车⾏驶不利。
连续的上坡发动机过热影响机械效率,使⾏驶条件恶化,下坡则因制动频繁⽽危及⾏车安全。
2、最⼤坡长的规定见下表公路不同纵坡最⼤长度坡长表3-2 计算⾏车速度(km/h)120 100 80 60 40 30 20纵坡坡度(﹪)3 900 1000 1100 12004 700 800 900 1000 1100 1100 12005 600 700 800 900 900 10006 500 600 700 700 8007 500 500 6008 300 300 4009 200 30010 200注意格式三、最⼩坡长限制各级道路纵坡最⼩长度应⼤于或等于表3-3的数值,并⼤于相邻两个竖曲线切线长度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