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
- 格式:ppt
- 大小:1.82 MB
- 文档页数:2
考点26 铝的冶炼及含铝化合物之间的转化聚焦与凝萃1.通过对含铝化合物之间的转化的生疏,加深复分解、氧化还原原理的理解;2.应用含铝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学问进行解题。
解读与打通常规考点一、“铝三角”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1.Al3+、Al(OH)3、AlO-2之间的转化关系2.应用(1)制取Al(OH)3:A13++3NH3·H2O=Al(OH)3↓+3NH4+3AlO-2+Al3+ +6H2O =4Al(OH)3↓AlO-2+CO2 +2H2O = Al(OH)3↓+HCO3-(2)离子共存问题:Al3+与OH-、S2-、HS-、AlO-2、CO32-、HCO3-因双水解反应或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AlO-2与H+、NH4+、Al3+、Fe3+等不能大量共存。
(3)鉴别(利用滴加挨次不同,现象不同)①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现象为: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②NaOH溶液中滴加AlCl3溶液现象为:开头无明显现象,后产生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
(4)分别提纯①利用Al能溶于强碱溶液,分别Al与其他金属的混合物。
②利用Al2O3能与强碱溶液反应,分别Al2O3与其他金属氧化物。
⑧利用Al(OH)3,能L强碱溶液反应,分别Al3+与其他金属阳离子。
隐性考点二、氢氧化铝沉淀的图象分析操作向肯定量的AlCl3溶液中逐向肯定量的NaAlO2溶液中向肯定量的NaOH 溶液中逐滴加滴加入NaOH 溶液至过量。
逐滴加入稀盐酸溶液至过量。
入AlCl3溶液至过量。
现象马上产生白色沉淀→渐多→最多→削减→消逝马上产生白色沉淀→渐多→最多→削减→消逝无沉淀→消灭沉淀→渐多→最多→沉淀不消逝图像离子方程式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OAlO2-+H++H2O= Al(OH)3↓Al(OH)3+3H+=Al3++3H2OAl3++4OH-= AlO2-+2H2OAl3++3AlO2-+6H2O=4Al(OH)3↓操作向肯定量的盐酸溶液中逐滴加入NaAlO2溶液至过量。
冠夺市安全阳光实验学校考点十五化工流程中铝的化合物的转化1.铝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科研等领城应用广泛。
Ⅰ、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还含有Fe2O3、FeO、SiO2)制备铝的某种化合物的工艺流程如下:(1)加入盐酸时,氧化铝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2)在滤液A中加入漂白液,目的是氧化除铁,所得滤液B显酸性。
该过程中涉及某氧化还原反应如下,请完成:Fe2++___ClO-+ ═Fe(OH)3↓+ Cl-+__________Ⅱ、明矾在日常生活、生产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3)明矾是净水明星,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净水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向0.02mol的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150mL0.2mol/LBa(OH)2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_____克。
【答案】Al2O3+6H+=2Al3++3H2O 2Fe2++1ClO-+5H2O=2Fe(OH)3↓+1C1-+4H+Al3++3H2O Al(OH)3+3H+8.55g 2.某含锰矿石的主要成分是MnO2,还含CaO、Al2O3、FeS杂质,由此矿石生产MnCO3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已知:①相关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如表所示:物质开始沉淀沉淀完全Fe(OH)3 2.7 3.7Al(OH)3 3.8 4.7Mn(OH)28.8 10.4Ca(OH)212 ─②常温下,Ksp(CaF2)=3.95×10-11回答下列问题:(1)酸溶时,是否能将稀硫酸换成浓盐酸______(填“是”或“否”);操作I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
(2)取溶液Ⅰ加入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试写出酸溶过程中MnO2与FeS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3)调节溶液Ⅰ的pH时,pH的范围为_________;所用的物质X最好是________(填字母)。
A.盐酸 B.NaOH溶液 C.氨水 D.MnCO3固体(4)滤渣Ⅰ为___________________,滤渣Ⅱ为_____________。
铝及其化合物1.化学性质 铝及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Al Al 2O 3 Al(OH)3 AlCl 3NaAlO 2⑩(1)和氧气反应。
铝极易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这层氧化膜保护里边的金属不易和氧气反应而被腐蚀。
铝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3432Al O Al O +加热或点燃。
加热铝箔实验时,融化的铝并不滴落,原因是Al 2O 3薄膜将熔化的Al 承接住了,这个实验也说明氧化铝的熔点比铝高。
(2)铝也能和其他非金属反应,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①铝在氯气中燃烧23232Al Cl AlCl +点燃;②铝粉和硫粉混合加热2323Al S Al S +点燃。
(2)和酸反应。
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和对应的离子方程式:①HCl 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322623Al HCl AlCl H ++=↑,离子反应方程式322623Al H Al H +++=+↑②H 2SO 4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242432232()3Al H SO Al SO H +=+↑,离子反应方程式322623Al H Al H +++=+↑;(3)和NaOH 溶液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22222223Al NaOH H O NaAlO H ++=+↑,离子反应方程式22222223Al OH H O AlO H --++=+↑。
等质量的铝粉分别和足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的氢气相等,等浓度等体积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和足量的铝粉反应,产生的氢气NaOH 的多。
(4)铝和盐溶液的反应。
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和对应的离子方程式:铝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化学反应方程式4243233()Al CuSO Cu Al SO +=+,离子反应方程式232332Al CuCu Al +++=+; (5)铝热剂的反应。
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①铝粉和四氧化三铁粉末混合加热34238349Al Fe O Al O Fe ++高温;②铝粉和三氧化二铬粉末混合加热232322Al Cr O Al O Cr ++高温。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铝及其化合物【学习目标】1、铝的性质;2、铝的重要化合物及其相互转化。
【要点梳理】 要点一、铝12.化学性质 Al-3e -=Al 3+(1)与非金属反应: a 、铝与氧气的反应。
【铝及其化合物】实验探究:加热有氧化膜和无氧化膜的铝箔b 、与其它非金属反应: 2Al+3S Al 2S 3 2Al+3Cl 2 2AlCl 3(2)与酸反应:(3)与碱反应2Al+2H 2O+2NaOH =2NaAlO 2+3H 2↑ 2Al+2H 2O+2OH -=2AlO 2-+3H 2↑ 要点诠释:①铝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它并不直接与碱反应,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实际分两步进行:首先要铝与水反应:2Al+6H2O=2Al(OH)3↓+3H2↑……①由于生成的Al(OH)3覆盖在Al的表面,故看不到H2的生成;其次是生成的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它溶于NaOH:Al(OH)3+NaOH=NaAlO2+2H2O……②所以铝与NaOH溶液反应可以看到有气体产生。
将两反应式按①+②×2合并,即得总反应式:2Al+2H2O+2NaOH=2NaAlO2+3H2↑。
所以在上述反应中Al是还原剂,H2O是氧化剂。
其电子转移情况可表示如下:②Al与酸、碱反应产生同量的H2,消耗A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消耗盐酸和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③酸、碱、盐可直接侵蚀铝的保护膜(氧化铝也能与酸或碱反应)以及铝制品本身,因此铝制餐具不宜用来蒸煮或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或咸的食物。
④铝热反应:Al+M x O y Al2O3+xM铝热反应的应用:冶炼高熔点金属,如Fe、V、Cr、Mn等或焊接钢轨。
3.用途:铝主要用来制轻合金。
要点二、铝的化合物1.氧化铝(Al2O3)(1)物理性质:白色难熔固体、不溶于水。
(2)化学性质:Al2O3是典型的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
化工生产中镁、铝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1.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流程 (1)流程:(2)主要化学反应:①制石灰乳:CaCO 3=====高温CaO +CO 2↑、CaO +H 2O===Ca(OH)2;②沉淀Mg 2+:Mg 2++2Ca(OH)2===Mg(OH)2↓+Ca 2+;③制备MgCl 2:Mg(OH)2+2HCl===MgCl 2+2H 2O ;④电解MgCl 2:MgCl 2(熔融)=====电解Mg +Cl 2↑。
2.工业炼铝的流程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主要以化合态形式存在于氧化铝中。
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l 2O 3,此外还含有少量SiO 2、Fe 2O 3等杂质,冶炼金属铝很重要的一个过程是Al 2O 3的提纯。
由于Al 2O 3是两性氧化物,而杂质SiO 2是酸性氧化物,Fe 2O 3是碱性氧化物,因而可设计出两种提纯氧化铝的方案。
方案一:碱溶法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①、③两步骤中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答案 ①Al 2O 3+2OH -===2AlO -2+H 2O ,SiO 2+2OH -===SiO 2-3+H 2O③AlO -2+CO 2+2H 2O===Al(OH)3↓+HCO -3,SiO 2-3+2CO 2+2H 2O===H 2SiO 3↓+2HCO -3(2)步骤③中不用盐酸(或H 2SO 4)酸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因为AlO -2与酸反应生成的Al(OH)3具有两性,可溶于强酸,不易控制酸的量;CO 2廉价而且生成的副产物NaHCO 3用途广泛,经济效益好(3)步骤④中得到较纯的Al 2O 3,可能含有________杂质,在电解时它不会影响铝的纯度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难点九 铝的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铝三角”【要点解读】 1.Al 3+―→Al(OH)3(1)可溶性铝盐与少量NaOH 溶液反应: (2)可溶性铝盐与氨水反应:2.Al(OH)3―→Al 3+:Al(OH)3溶于强酸溶液: 3.Al 3+―→AlO 2-:可溶性铝盐与过量的强碱反应: 4.AlO 2-―→Al 3+:偏铝酸盐溶液与足量的盐酸反应: 5.AlO 2-―→Al(OH)3: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 6.Al(OH)3―→ AlO 2- :Al(OH)3溶于强碱溶液: 【温馨提示】三种物质相互转化注意反应条件,特别是Al(OH)3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
【特别提醒】 1.两性化合物的概念指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化合物。
与酸或碱反应生成的产物是盐和水的化合物才是两性化合物。
弱酸的铵盐、弱酸的酸式盐不属于两性化合物。
2.Al(OH)3的三种制备方法(1)用铝盐和氨水制备Al(OH)3,不选用强碱(如NaOH)溶液,是由于Al(OH)3溶于强碱溶液,而不溶于弱碱(如氨水)溶液。
(2)溶液中AlO 2-→Al(OH)3最好通入CO 2,而不是选用强酸,因为氢氧化铝溶于强酸,而不溶于较弱的酸。
3.常见的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 (1)金属单质:Al 等; (2)两性氧化物:Al 2O 3等; (3)两性氢氧化物:Al(OH)3 等;(4)弱酸的铵盐:(NH 4)2CO 3、CH 3COONH 4、(NH 4)2S 等; (5)弱酸的酸式盐:NaHCO 3、KHS 、NaHSO 3等。
【重难点指数】★★★★【重难点考向一】氢氧化铝的制取和性质探究【例1】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的最佳方案是( )A.Al+H2O B.Al2O3+H2O C.AlCl3+NaOH D.Al2(SO4)3+NH3•H2O【重难点考向二】铝及其化合物性质探究【例2】某同学通过系统实验探究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是( ) A.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过氨水,最终得到澄清溶液B.等质量的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制得等质量的氢气C.常温下铝与浓硝酸反应制得大量的NO2D.AlCl3溶液加热蒸干得到无水氯化铝晶体【重难点考向三】铝三角之间的转化【例3】A、B、C、D、E五种化合物均含有同一种短周期常见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为澄清溶液,C为难溶的白色固体,E易溶于水.若取A溶液灼烧,焰色反应为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片)(1)写出化学式:A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铝可以转化为铝离子、氧化铝、偏铝酸根,不能直接转化为Al(OH)3 4Al +3O2 ==2Al2O3 2Al +6HCL=2Al Cl3+3H22Al +3H2SO4=Al 2(SO4)3+3H2 2Al+2NaOH+H2O=2NaAlO2+3H2 2.氧化铝可以转化为铝离子、铝、偏铝酸根,不能直接转化为Al(OH)3Al2O3+6HCl=2AlCl3+3H2O ;Al2O3+2NaOH=2NaAlO2+H2O2Al2O3 =电解=4Al +3O23.铝离子可以转化为偏铝酸根、Al(OH)3,不能直接转化为氧化铝、铝AlCl3+3NaOH=Al(OH)3沉淀+3NaCl ;AlCl3+4NaOH=NaAlO2+2H2OAl2(SO4)3+6NH3.H2O=2Al(OH)3沉淀+3(NH4)2SO44.Al(OH)3可以转化为偏铝酸根、铝离子、氧化铝,不能直接转化为铝Al(OH)3 +NaOH==NaAlO2 +2H2O;Al(OH)3+3HCl=AlCl3+3H2O2Al(OH)3=(加热)=Al2O3+H2O5.偏铝酸根可以转化为Al(OH)3、铝离子,不能直接转化为铝、氧化铝NaAlO2+HCl+H2O=Al(OH)3沉淀+NaCl ;NaAlO2+4HCl=AlCl3+2H2O相关离子方程式:H+ + AIO2- + H2O == AI(OH)3 ==AI3+ + 3OH- (可逆平衡)加酸平衡右移,加碱平衡左移AI3+ + 3OH- = AI(OH)3AI3+ + 4OH- = AIO2- + 2H2OAI(OH)3 + OH- = AIO2- + 2H2OAI(OH)3 +3H+ = AI3+ + 3H2OAIO2- + 4H+ =AI3+ +2H2OAIO2- + H+ + H2O = AI(OH)31.从石器、青铜器到铁器时代,金属的冶炼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水平,青铜(约6 000年前)、Fe(约2 500年前)、Al(约200年前)之所以有先后,主要取决于( )A.金属的导电性强弱B.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多少C.金属的化合价高低D.金属的活动性强弱2.电解法冶炼铝时,冰晶石的作用是( )A.助熔剂B.催化剂C.还原剂D.氧化剂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B.非金属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生成酸C.氧化铝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氨水反应D.氧化铝坩埚不能用于熔融烧碱4.已知4 g由氧化镁和另一种金属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氧元素1.8 g,则另一种金属氧化物是( )A.CuO B.CaO C.Fe2O3 D.Al2O3 5.下列物质中,既能溶于盐酸溶液又能溶于NaOH溶液的氧化物是( )A.MgO B.Al2O3 C.Fe2O3 D.Al(OH)36.下列各组反应中能得到Al(OH)3的是( )A.Al2O3加到热水中B.向NaAlO2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C.将Na投入到NaAlO2溶液中D.在AlCl3溶液中滴几滴NaOH溶液7.向KAl(SO4)2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使SO2-4恰好完全沉淀,反应后铝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A.Al3+B.Al(OH)3 C.AlO-2 D.Al3+和Al(OH)31.D2.A3.D [多数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不溶于水,如CuO、Al2O3、CO等,Al2O3是两性氧化物,能与强酸和强碱反应。
△ 点燃△ 铝 及 其 化 合 物一、铝的结构:1、原子结构示意图:2、周期表中位置:第三周期ⅢA 族镁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的三个电子,显+3价。
二、铝单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硬度和密度小,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
在空气中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
2、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单质反应:A 、2Al+3Cl 2====2AlCl 3B 、铝在空气中缓慢氧化,在氧气中点燃剧烈燃烧。
4Al+3O 2 ========= 2Al 2O 3思考:在金属活泼性顺序中铝排在铁的前面,那为什么铁在空气中易生锈而铝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呢?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并牢固地覆盖在铝外表,阻止了内部的铝与空气接触。
〔2〕与盐溶液反应:2Al+3CuSO 4 =3Cu+Al 2(SO 4)3〔3〕与某些氧化物反应—铝热反应:2Al + Fe 2O 3 == 2Fe + Al 2O 3铝热剂[现象]:发出耀眼的光辉、放出大量的热、有熔融物生成。
[试一试]:写出Al 分别与MnO 2 、V 2O 5 的反应方程式〔4〕与沸水微弱反应:2Al+6H 2O ========= 2Al 〔OH 〕3 + 3H 2↑〔5〕与酸反应::2Al+6HCl ====== 2AlCl 3+H 2↑2Al+3H 2SO 4 ====== A l 2(SO 4)3+ 3H 2↑注意:铝在冷的浓硫酸、浓硝酸中钝化。
某些金属在常温下遇强氧化性酸如浓硫酸、浓硝酸时在外表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从而阻止内部金属进一步发生反应,这种现象称为钝化。
〔6〕与碱反应:2Al+2NaOH+2H 2O=2NaAlO 2+3H 2↑ 反应的实质:分两步进行:(2〕Al(OH)3+NaOH ======== NaAlO 2+2H 2O化合价降低,被复原,得6e —〔1〕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失6e —+4H 2O—得6×e—三、铝的重要化合物1、氧化铝〔Al2O3〕(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熔点高〔2054℃〕 、不溶于水,不与水化合。
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一、铝1.物理性质: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和传热性等,密度较小,质地柔软。
2.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①铝与O 2反应:Al+3O 22Al 2O 3(在纯氧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②铝与S 反应:2Al+3SAl 2S3③铝与Cl 2反应:2Al +3Cl 2=====点燃2AlCl 3(2)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铝热反应):2Al+Fe 2O 32Fe+Al 2O 3 ;4Al+3MnO 23Mn+2Al 2O 3(3)铝与非氧化性酸反应:2Al + 6HCl =2Al Cl 3 + 3H 2↑ 2Al + 3H 2SO 4 =Al 2(SO 4)3 + 3H 2↑(4)铝与氧化性酸反应:遇冷的浓硫酸或浓硝酸钝化。
在加热条件下可与浓硫酸、浓硝酸反应但无H 2产生。
(5)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铝和碱溶液反应,不是直接和碱反应,而是铝先和强碱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Al(OH)3,然后Al(OH)3再和强碱反应生成偏铝酸盐。
2Al +6H 2O=2Al(OH)3+3H 2↑, Al(OH)3+NaOH=2NaAlO 2+2H 2O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Al +2H 2O +2NaOH=2NaAlO 2+3H 2↑,其中氧化剂只是H 2O ,而不是NaOH 。
3.制备:工业上采用电解法:2Al 2O 3=====电解4Al +3O 2↑4.用途:纯铝用作导线(不能用作电缆线),铝合金用于制造汽车、飞机、生活用品等。
二、氧化铝(1)物理性质:高熔点,高沸点,高硬度,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2)化学性质:氧化铝难溶于水,却能溶于酸或强碱溶液中。
Al 2O 3 + 6HCl =2AlCl 3 + 3H 2O Al 2O 3 + 2NaOH = 2NaAlO 2 + H 2O因此说Al 2O 3是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金属氧化物。
高中化学无机方程式归纳汇总(金属部分)一、钠及其化合物1、钠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2、方程式再书写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写出离子方程式) 序号 反应条件化学反应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1 钠在常温下被空气氧化 4Na +O 2===2Na 2O2 钠在加热时被空气氧化 2Na +O 2△Na 2O 23 氧化钠与氧气加热生成过氧化钠 2Na 2O +O 2△2Na 2O 24 钠与硫混合研磨生成Na 2S 2Na +S===Na 2S5 钠在氯气中燃烧 2Na +Cl 2=====点燃2NaCl 6 钠与氢气加热生成NaH 2Na +H 2△2NaH7 钠与水的反应 2Na +2H 2O===2NaOH +H 2↑ 8 钠与盐酸的反应 2Na +2HCl===2NaCl +H 2↑9 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2Na +2H 2O +CuSO 4===Na 2SO 4+Cu(OH)2↓+H 2↑ 10 钠与氯化铁溶液的反应 6Na +6H 2O +2FeCl 3===6NaCl +2Fe(OH)3↓+3H 2↑ 11 钠与氯化铵溶液的反应 2Na +2NH 4Cl===2NaCl +2NH 3↑+H 2↑ 12 钠与熔融的四氯化钛的反应 4Na +TiCl 4(熔融)=====高温4NaCl +Ti 13 钠与熔融的氯化钾反应(工业制钾) Na +KCl=====高温NaCl +K↑14 钠与乙醇的反应 2CH 3CH 2OH +2Na ―→2CH 3CH 2ONa +H 2↑15 钠与苯酚的反应OH2→+Na 22ONa↑+2H16 钠与乙酸的反应 2Na +CH 3COOH ―→2CH 3COONa +H 2↑ 17 工业制备金属钠 2NaCl(熔融)=====电解2Na +Cl 2↑ 18 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Na 2O +H 2O===2NaOH 19 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Na 2O +CO 2===Na 2CO 3 20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Na 2O +2HCl===2NaCl +H 2O2、方程式再书写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写出离子方程式) 序号 反应条件化学反应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1 Mg 与O 2反应 2Mg +O 2=====点燃2MgO 2 Mg 与Cl 2反应 Mg +Cl 2=====点燃MgCl 2 3 Mg 与N 2反应 3Mg +N 2=====点燃Mg 3N 2 4 Mg 3N 2 与水反应 Mg 3N 2+6H 2O 3Mg(OH)2+2NH 3↑5 Mg 与S 反应 Mg +S MgS6 Mg 与H 2O 反应 Mg +2H 2OMg(OH)2+H 2↑7 Mg 与稀盐酸的反应 Mg +2HCl===MgCl 2+H 2↑ Mg +2H +===Mg 2++H 2↑ 8 Mg 与CO 2反应 2Mg +CO 2=====点燃2MgO +C9 Mg 与CuSO 4溶液反应 Mg +CuSO 4===MgSO 4+Cu Mg +Cu 2+Mg 2++Cu10 MgO 与水能缓慢反应 MgO +H 2O===Mg(OH)2 11 能与酸反应MgO +2H +===Mg 2++H 2O 12 煅烧碳酸镁(工业制备镁) MgCO 3高温MgO +CO 2↑13 Mg(OH)2能与酸反应 Mg(OH)2+2H +===Mg 2++2H 2O 14 Mg(OH)2受热分解 Mg(OH)2MgO +H 2O15 MgCO 3与水反应MgCO 3+H 2OMg(OH)2+CO 2↑16 将NaOH 溶液滴入MgCl 2溶液中 Mg 2++2OH —===Mg(OH)2↓17 将氨水滴入MgSO 4溶液中 Mg 2++2NH 3·H 2O===Mg(OH)2↓+2NH 4+ 18 电解熔融的MgCl 2制备镁MgCl 2(熔融)=====电解Mg +Cl 2↑2、方程式再书写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写出离子方程式) 序号反应条件化学反应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1铝常温时与氧气反应 4Al +3O 2===2Al 2O 3 铝在氧气中燃烧 4Al +3O 22Al 2O 32 铝在氯气中燃烧 2Al +3Cl 2=====点燃2AlCl 3 3 铝与硫粉共热 2Al +3SAl 2S 34 铝与稀盐酸反应 2Al +6HCl===2AlCl 3+3H 2↑5 铝与氢氧化钠反应 2Al +2H 2O +2NaOH===2NaAlO 2+3H 2↑6 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2Al +3CuSO 4===Al 2(SO 4)3+3Cu7 铝与稀硝酸反应 Al +4HNO 3(稀)===Al(NO 3)3+NO↑+3H 2O 8铝与浓硝酸共热Al +6HNO 3(浓)Al(NO 3)3+3NO 2↑+3H 2O9铝与氧化铁反应(铝热反应) 2Al +Fe 2O 3=====高温Al 2O 3+2Fe 铝与二氧化锰反应 4Al+3MnO 2=====高温3Mn+2Al 2O 3铝与五氧化二钒反应 10Al +3V 2O 5=====高温5Al 2O 3+6V 铝与三氧化二铬反应 2Al +Cr 2O 3=====高温Al 2O 3+2Cr 8 工业制备铝 2Al 2O 3=====电解Na 3AlF 64Al +3O 2↑ 9 氧化铝与盐酸反应 Al 2O 3+6HCl===2AlCl 3+3H 2O 10 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 Al 2O 3+2NaOH===2NaAlO 2+H 2O 11 氢氧化铝受热分解 2Al(OH)3Al 2O 3+3H 2O 12 氢氧化铝酸式电离 Al(OH)3H ++AlO 2—+H 2O 13 氢氧化铝碱式电离 Al(OH)3Al 3++3OH -14氢氧化铝与稀盐酸反应Al(OH)3+3HCl===AlCl 3+3H 2O四、铁及其化合物1、铁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2、方程式再书写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写出离子方程式) 序号 反应条件化学反应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1 铁在纯氧中燃烧 3Fe +2O 2=====点燃Fe 3O 4 2 铁在氯气中燃烧 2Fe +3Cl 2=====点燃2FeCl 33 铁与溴反应 2Fe +3Br 2=====点燃2FeBr 34 铁与硫共热 Fe +S FeS5 铁与碘单质反应 Fe +I 2===FeI 26 铁与水蒸气反应 3Fe +4H 2O(g)=====高温Fe 3O 4+4H 2 7 铁与稀硫酸反应 Fe +H 2SO 4===FeSO 4+H 2↑8 少量的铁与稀硝酸反应 Fe(少量)+4HNO 3(稀)===Fe(NO 3)3+NO↑+2H 2O 9 过量的铁与稀硝酸反应 3Fe(过量)+8HNO 3(稀)===3Fe(NO 3)2+2NO↑+4H 2O 10 铁与硫酸铜反应 Fe +CuSO 4===FeSO 4+Cu 11 铁与氯化铁反应 Fe +2FeCl 3===3FeCl 2 12 氧化亚铁与稀盐酸反应 FeO +2HCl===FeCl 2+H 2O13 氧化亚铁与稀硝酸反应 3FeO +10HNO 3===3Fe(NO 3)3+NO↑+5H 2O 14 氧化亚铁与氢碘酸反应 FeO +2HI===FeI 2+H 2O 15 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 Fe 2O 3+6HCl===2FeCl 3+3H 2O 16 氧化铁与稀硝酸反应 Fe 2O 3+6HNO 3===2Fe(NO 3)3+3H 2O 17 氧化铁与氢碘酸反应 Fe 2O 3+6HI===2FeI 2+I 2+3H 2O 18 四氧化三铁与稀盐酸反应 Fe 3O 4+8HCl===FeCl 2+2FeCl 3+4H 2O 19 四氧化三铁与稀硝酸反应 3Fe 3O 4+28HNO 3===9Fe(NO 3)3+NO↑+14H 2O 20 四氧化三铁与氢碘酸反应 Fe 3O 4+8HI===3FeI 2+I 2+4H 2O 21氢氧化亚铁与稀盐酸反应Fe(OH)2+2HCl===FeCl 2+H 2O22 氢氧化亚铁与稀硝酸反应 3Fe(OH)2+10HNO 3===3Fe(NO 3)3+NO↑+8H 2O 23 氢氧化亚铁与氢碘酸反应 Fe(OH)2+2HI===FeI 2+H 2O 24 氢氧化亚铁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4Fe(OH)2+O 2+2H 2O===4Fe(OH)3 25 氢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 Fe(OH)3+3HCl===FeCl 3+3H 2O 26 氢氧化铁与稀硝酸反应 Fe(OH)3+3HNO 3===Fe(NO 3)3+3H 2O 27 氢氧化铁与氢碘酸反应 2Fe(OH)3+6HI===2FeI 2+I 2+6H 2O 28 氢氧化铁受热分解 2Fe(OH)3=====△Fe 2O 3+3H 2O 29 氢氧化铁制备 Fe 3++3OH -===Fe(OH)3↓Fe 3++3NH 3·H 2O===Fe(OH)3↓+3NH 4+ 30 氢氧化亚铁制备 Fe 2++2OH -===Fe(OH)2↓ Fe 2++2NH 3·H 2O===Fe(OH)2↓+2NH 4+ 31 氯化铁与硫氰化钾反应 Fe 3++3SCN -===Fe(SCN)3 (血红色溶液) 32 氯化铁与苯酚反应 Fe 3++6C 6H 5OH[Fe(C 6H 5O)6]3-+6H +33 向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 2Fe 2++Cl 2===2Fe 3++2Cl -34 向亚铁离子的溶液中加溴水 2Fe 2++Br 2===2Fe 3++2Br -35 亚铁离子与稀硝酸的反应 3Fe 2++NO 3-+4H +===3Fe 3++NO↑+2H 2O 36 亚铁离子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5Fe 2++MnO 4-+8H +===5Fe 3++Mn 2++4H 2O 37 亚铁离子与双氧水的反应 2Fe 2++H 2O 2+2H +===2Fe 3++2H 2O38 亚铁离子检验(铁氰化钾)3Fe 2++2[Fe(CN)6]3-===Fe 3[Fe(CN)6]2↓ (蓝色沉淀) 39 硫酸亚铁与碳酸氢铵制备碳酸亚铁沉淀FeSO 4+2NH 4HCO 3===FeCO 3↓+(NH 4)2SO 4+CO 2↑+H 2O 40 向氯化铁溶液中通入硫化氢气体 2Fe 3++H 2S===2Fe 2++2H ++S↓ 41 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硫化钠溶液 2Fe 3++S 2-===2Fe 2++S↓42 向氯化铁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 2Fe 3++SO 2+2H 2O===2Fe 2++SO 42-+4H + 43 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亚硫酸钠溶液 2Fe 3++SO 32-+H 2O===2Fe 2++SO 42-+2H + 44 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碘化钾溶液 2Fe 3++2I -===2Fe 2++I 2 45 氯化铁水解呈酸性Fe 3++3H 2OFe(OH)3+3H +46 氯化铁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双水解 2Fe 3++3CO 32—+3H 2O===2Fe(OH)3↓+3CO 2↑ 47氯化铁与碳酸氢钠双水解Fe 3++3HCO 3—===Fe(OH)3↓+3CO 2↑五、铜及其重要化合物1、铜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2、方程式再书写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写出离子方程式) 序号 反应条件化学反应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1 铜与氧气反应 2Cu +O 22CuO2 铜与硫粉共热 Cu +Cl 2=====点燃CuCl 23 铜生锈原理 2Cu +O 2+CO 2+H 2O===Cu 2(OH)2CO 34 铜与浓硫酸共热 Cu +2H 2SO 4(浓)CuSO 4+SO 2↑+2H 2O5 铜与浓硝酸反应 Cu +4HNO 3(浓)===Cu(NO 3)2+2NO 2↑+2H 2O6 铜与稀硝酸反应 3Cu +8HNO 3(稀)===3Cu(NO 3)2+2NO↑+4H 2O7 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Cu +2AgNO 3===Cu(NO 3)2+2Ag8 铜片溶于氯化铁溶液 Cu +2FeCl 3===CuCl 2+2FeCl 29 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 CuO +H 2SO 4===CuSO 4+H 2O 10 氧化铜与氢气加热CuO +H 2Cu +H 2O11 氧化亚铜与稀硫酸(歧化反应) Cu 2O +H 2SO 4===CuSO 4+Cu +H 2O 12 氧化亚铜与氢气共热 Cu 2O +H 22Cu +H 2O13 氧化亚铜与稀硝酸反应 3Cu 2O +14HNO 3(稀)===6Cu(NO 3)2+2NO↑+7H 2O 14 氢氧化铜受热分解 4CuO=====高温2Cu 2O +O 2↑15 氢氧化铜与硫酸反应 Cu(OH)2+H 2SO 4===CuSO 4+2H 2O 16 氢氧化铜与乙醛反应 CH 3CHO +2Cu(OH)2+NaOH CH 3COONa +Cu 2O↓+3H 2O17 碱式碳酸受热分解 Cu 2(OH)2CO 32CuO +H 2O +CO 2↑ 18胆矾受热分解CuSO 4·5H 2OCuSO 4+5H 2O。
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适用学科高中化学适用年级高中一年级适用区域人教版适用地区课时时长(分钟)60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教学目标了解铝及其化合物的物理及化学性质;教学重点铝及其化合物的物理及化学性质;含铝化合物之间的转化教学难点铝及其化合物的物理及化学性质;含铝化合物之间的转化教学过程一、复习预习1、复习金属及金属氧化物的性质;2、通过复习金属金金属氧化物的性质引入铝及含铝化合物的性质。
二、知识讲解考点1: 铝单质⒈物理性质银白色轻金属。
有延性和展性。
商品常制成棒状、片状、箔状、粉状、带状和丝状。
相对密度2.70。
熔点660℃。
沸点2327℃。
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仅次于金和铜。
⒉化学性质在潮湿空气中能形成一层防止金属腐蚀的氧化膜。
铝粉和铝箔在空气中加热能猛烈燃烧,并发出眩目的白色火焰。
易溶于稀硫酸、硝酸、盐酸、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溶液,不溶于水。
⑴与酸反应2Al+6HCl===2AlCl3+3H2↑ 2Al+6H+=2Al3++3H2↑2Al+3H2SO4===Al2(SO4)3+3H2↑ 2Al+6H+=2Al3++3H2↑2Al+6H2SO4(浓)===Al2(SO4)3+3SO2+6H2O (Al,Fe在冷,浓的H2SO4,HNO3中钝化)Al+4HNO3(稀)===Al(NO3)3+NO↑+2H2O Al+4H++NO3–=Al3++NO↑+2H2O⑵与碱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 2Al+2OH–+2H2O=2AlO2–+3H2↑⑶与盐反应2Al+3Cu2+===3Cu+2Al3+⑷与某些氧化物反应4Al+3MnO22Al2O3+3Mn 2Al+Cr2O3Al2O3+2Cr2Al+Fe2O3Al2O3+2Fe 2Al+3FeO Al2O3+3Fe铝热反应常用于焊接铁轨和冶炼金属⑸与非金属反应2Al+3Cl22AlCl34Al+3O2===2Al2O3 (常温生成致密氧化膜而钝化,在氧气中燃烧)⒈物理性质白色晶状粉末或固体,导电性常温状态下不导电⒉化学性质⑴与酸反应Al2O3+3H2SO4===Al2(SO4)3+3H2O Al2O3+6H+=2Al3++3H2O⑵与碱反应Al2O3+2NaOH===2NaAlO2+H2O (Al2O3两性氧化物) Al2O3+2OH―=2AlO2―+H2O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⑴与酸反应Al(OH)4+3H+===Al3++3H2O⑵与碱反应Al(OH)3+OH-===AlO2-+2H2O⑶分解2Al(OH)3Al2O3+3H2O⑷实验室制法AlCl3+3NH3·H2O===Al(OH)3↓+3NH4Cl Al3++3NH3·H2O=Al(OH)2↓+3NH4+考点4图像1、向一定量的AlCl3 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至过量。
一、铝的单质和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图:
(一)、有关铝及其化合物转化的离子方程式:
铝与酸的反应:2Al+6H+=2Al3++3H2↑
铝与碱溶液的反应:2Al+2OH-+2H2O=2AlO2-+3H2↑
氧化铝与酸的反应:Al2O3+6H+=2Al3++3H2O
氧化铝与碱溶液的反应:Al2O3+2OH-=2AlO2-+H2O
Al3+与强碱和弱碱的反应
Al3++3OH-=Al(OH)3↓ (碱少量)Al3++4OH-=AlO2-+2H2O(碱过量)Al3++3NH3·H2O=Al(OH)3↓+3NH4+
氢氧化铝与强酸和强碱的反应:
Al(OH)3+3H+=Al3++3H2O Al(OH)3+OH-=AlO2-+2H2O
偏铝酸根与强酸和弱酸的反应:
AlO2-+H++H2O=Al(OH)3↓(酸少量)AlO2-+4H+=Al3++2H2O(酸过量)2AlO2-+CO2+3H2O=2Al(OH)3↓+CO32-(CO2少量)
AlO2-+CO2+2H2O=Al(OH)3↓+HCO3-(CO2过量)
(二)、氢氧化铝的酸式电离和碱式电离:
AlO2-+H++H2O Al(OH)3Al3++3OH-
(三)、Al3+与AlO2-的有关水解反应:
Al3++3H2O Al(OH)3+3H+AlO2-+2H2O Al(OH)3+OH-
Al3++3AlO2-+6H2O=4Al(OH)3↓
*Al3++3HCO3-=Al(OH)3↓+3CO2↑(泡沫灭火器工作原理)
*2Al3++3S2-+6H2O=2Al(OH)3↓+3H2S↑(Al2S3只能以固体方式存在)
*2Al3++3CO32-+3H2O=2Al(OH)3↓+3CO2↑。
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一、铝1.物理性质: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和传热性等,密度较小,质地柔软。
2.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①铝与O 2反应:Al+3O 22Al 2O 3(在纯氧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②铝与S 反应:2Al+3SAl 2S3③铝与Cl 2反应:2Al +3Cl 2=====点燃2AlCl 3(2)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铝热反应):2Al+Fe 2O 32Fe+Al 2O 3 ;4Al+3MnO 23Mn+2Al 2O 3(3)铝与非氧化性酸反应:2Al + 6HCl =2Al Cl 3 + 3H 2↑ 2Al + 3H 2SO 4 =Al 2(SO 4)3 + 3H 2↑(4)铝与氧化性酸反应:遇冷的浓硫酸或浓硝酸钝化。
在加热条件下可与浓硫酸、浓硝酸反应但无H 2产生。
(5)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铝和碱溶液反应,不是直接和碱反应,而是铝先和强碱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Al(OH)3,然后Al(OH)3再和强碱反应生成偏铝酸盐。
2Al +6H 2O=2Al(OH)3+3H 2↑, Al(OH)3+NaOH=2NaAlO 2+2H 2O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Al +2H 2O +2NaOH=2NaAlO 2+3H 2↑,其中氧化剂只是H 2O ,而不是NaOH 。
3.制备:工业上采用电解法:2Al 2O 3=====电解4Al +3O 2↑4.用途:纯铝用作导线(不能用作电缆线),铝合金用于制造汽车、飞机、生活用品等。
二、氧化铝(1)物理性质:高熔点,高沸点,高硬度,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2)化学性质:氧化铝难溶于水,却能溶于酸或强碱溶液中。
Al 2O 3 + 6HCl =2AlCl 3 + 3H 2O Al 2O 3 + 2NaOH = 2NaAlO 2 + H 2O因此说Al 2O 3是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金属氧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