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实验室的三废处理现状以及收集、处理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5
食品工厂设计三废处理方法3c原则以食品工厂设计三废处理方法3C原则为标题,本文将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和提高效率三个方面探讨食品工厂三废处理的方法和原则。
一、节约资源在食品工厂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
为了节约资源的使用,食品工厂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处理三废:1. 废水处理:食品工厂可以建立废水处理系统,将废水进行分流、沉淀、过滤等处理,去除其中的悬浮物、油脂、颜料等有害物质,使废水得到净化后再排放或循环利用。
2. 废气处理:食品工厂可以安装废气处理设备,如烟气净化器、除尘设备等,将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过滤和吸附,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3. 固体废弃物处理:食品工厂可以进行固体废弃物的分类和回收利用,如将废弃的包装材料进行回收再利用,将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弃物用于生物肥料的制作等,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二、减少污染食品工厂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减少污染,食品工厂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处理三废:1. 废水处理:食品工厂可以进行废水的预处理,如调整酸碱度、沉淀悬浮物等,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
同时,可以建立废水处理设施,如生物处理池、活性炭吸附池等,对废水进行深度处理,使其达到排放标准。
2. 废气处理:食品工厂可以采用烟气净化器、催化燃烧装置等设备,对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过滤和净化,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3. 固体废弃物处理:食品工厂可以采用无害化处理技术,如高温焚烧、填埋等,将固体废弃物处理成无害的物质,减少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
三、提高效率食品工厂在处理三废的过程中,还应注重提高处理效率,以降低处理成本和资源消耗。
具体措施如下:1. 废水处理:食品工厂可以通过优化工艺流程,减少废水的产生。
同时,可以进行废水的回用,如将处理后的废水用于冲洗设备、灌溉植物等,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 废气处理:食品工厂可以对废气进行回收利用,如采用热能回收技术,将废气中的热能转化为热水或蒸汽,用于加热设备或生产过程中的其他需要。
实验室“三废”处理制度化学实验室经常会产生一些有毒的气体、液体和废渣需要处理,如果直接排放会污染空气和水源,造成环境污染,实验室本身也是一个密闭空间,“三废”物质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也会给实验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带来危害。
因此,实验室的废气、废液、废渣必须经过处理后,才能排弃,严禁将浓酸、浓碱废液和含有铬、汞、铅等重金属元素的废液以及不能溶解的固体物质倒入水池,以防堵塞和腐蚀管道。
1、实验室废气的处理①产生有毒废气的实验应在通风柜内进行,通过排风设备将有毒气体排出室外。
②气相色谱仪器检测器出口的废气应通过万向吸气罩及时排除实验室。
③煤质分析室各类分析仪器(如工分仪、测硫仪、元素测定仪、灰熔点测定仪)和原子吸收仪产生的废气应通过原子吸收罩及时排出实验室。
④气体分析实验完成后,应将取样用的球胆、钢瓶等取样容器放在通风柜内,防止容器内剩余的气体渗漏到室内。
⑤对有毒气体实验应改进试验装置,采用闭路、循环等装置避免有毒气体泄漏。
2.实验室废液的处理①一般的酸碱和不含重金属离子的盐类废液,用酸碱中和的办法,将pH调整到6-8,方可倒入水槽排除。
②含有氰的废液应及时处理,可用高锰酸钾在碱性条件下分解,或者NaCLO分解成CO2和N2后排入水槽。
③含有铬、汞、银、镉、铜、锰等重金属离子的废液,用碱液沉淀,加絮凝剂沉淀,达标后排放。
④若不小心将金属汞(水银)洒落在实验室地面上,必须用吸管、毛笔或者硝酸汞溶液浸渍过的薄铜片将所有汞滴捡起,收集于适当的瓶子中,用水覆盖起来。
洒落过汞的地面应撒入硫磺粉,将洒落区覆盖一段时间,使其生成硫化汞,在设法扫净;也可喷洒____%的三氯化铁溶液,让其自行干燥后再行清扫。
3.实验室废渣的处理对有毒的废渣应及时处理,一般固体,可集中定期处理;有价值的可以进行回收处理;少量无价值的固体可焚烧或者采用深埋的方式处理。
实验室“三废”处理制度(2)是指对实验室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进行处理和管理的规定和程序。
实验室“三废”处置方法初探实验室作为科研单位的重要场所,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废液、废气和废固体,也就是所谓的“三废”。
这些废物如果不妥善处理,不仅会污染环境,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实验室“三废”处置方法的研究和探索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实验室“三废”进行初探,并探讨一些常见的处置方法。
一、废液处置方法实验室中产生的废液种类繁多,包括化学废液、生物废液等。
这些废液如果直接排放到下水道或者自然环境中,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科研人员需要对废液进行妥善处理。
常见的废液处理方法包括中和、沉淀、蒸发浓缩等。
中和是指将酸性或碱性的废液通过添加中和剂,使其达到中性的处理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酸碱性废液处理,但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中和剂,避免产生有害气体或者反应产物。
沉淀是指将废液中的金属离子通过加入沉淀剂使其沉淀下来,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
这种方法适用于含有重金属离子的废液处理。
蒸发浓缩是指将废液中的水分通过加热蒸发,使废液浓缩,减少体积,便于后续处理或者固化。
实验室中产生的废气主要来自于实验操作中的挥发性有机物、气体燃烧产生的废气等。
这些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质,如果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会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科研人员需要对废气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净化。
常见的废气处理方法包括吸附、催化氧化、活性炭吸附等。
吸附是指通过吸附剂将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吸附下来,达到净化的目的。
常见的吸附剂包括硅胶、活性炭等。
催化氧化是指通过催化剂将废气中的有机物质氧化分解为无害的物质,达到净化的目的。
活性炭吸附是指将废气中的有机物质通过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富集起来,然后再通过热解吸等方法将其去除。
实验室中产生的废固体包括废弃试剂瓶、废弃实验器材、废弃的固体废物等。
这些固体废物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占用大量的场地,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科研人员需要对废固体进行妥善处理。
常见的废固体处理方法包括分类回收、焚烧处理、填埋处理等。
分类回收是指将废固体进行分类,对可回收的物质进行回收利用,对不可回收的物质进行其他方式的处理。
检测实验室的三废处理实验室的三废处理是指实验室产生的废液、废固体和废气的处理方法,其合理处理对于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和环保工作至关重要。
正确处理实验室的三废能够保障实验室成员的健康安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是实验室负责任的表现。
本文将从实验室废液、废固体和废气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讨论。
首先,实验室废液处理是最为重要的一环。
实验室废液常常包含各类化学试剂、酸碱废液、有机溶剂等,这些废液中可能含有有毒、腐蚀性和可燃等有害物质。
在处理实验室废液时,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废液分装:根据废液的性质和危害程度,将不同的废液分装在不同的储存容器中,以防止反应和物质的相互作用产生更严重的后果。
2.废液中和:对于酸碱废液,可采取废液中和的方法将其中和为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废液,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废液处理设备:一些废液可以通过设备进行处理,如蒸发器、膜分离器等,能够将废液中的有用物质分离出来,减少废液的体积。
4.废液回收:对于一些废液中含有高价值的物质,可以采取回收的方式,例如对有机溶剂进行蒸馏回收。
其次,实验室废固体处理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实验室废固体主要指的是使用过后的试剂容器、实验器皿、实验室纸张等。
对于实验室废固体的处理,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分类收集:将不同类型的废固体进行分类收集,如试剂瓶、药品包装物、实验器皿等,便于后续处理。
2.归置存储:对于容易漏出液体或气体的废固体,在存储时需安装密封的容器或罐,以防止废固体对环境造成污染。
3.包装处置:对于废固体需要进行处置的,可以将其进行包装,包装前需排空液体,并使用标识清晰的包装材料将其封装起来,以确保废固体在运输过程中不会泄漏。
4.外包处理:有些废固体需要交由专门的废物处理机构进行处置,如有机试剂废弃瓶、酸性废液中的废纸等。
这些废物在交由处理机构前需按照规定进行分类、包装和标识,并填写相关的处置申请表格。
最后,实验室废气处理也是实验室三废处理的重要环节。
食品生产三废处理方案食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三废指废水、废气、废渣。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必须对这些三废进行有效处理。
以下是一种针对食品生产三废的综合处理方案。
首先是对废水的处理。
废水处理主要包括预处理、生物处理和深度处理。
预处理主要通过调节pH值、去除泥沙等方式将废水净化,使得生物处理的效果更好。
生物处理利用微生物降解水中的有机物,采用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技术,将有机物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以及微生物自身。
深度处理主要是通过进一步过滤、吸附和消毒等方式,将废水中的残余有机物和微生物去除,使得处理后的废水能够直接排放或者用于灌溉等再利用。
其次是废气的处理。
废气处理主要包括除尘、除臭和净化。
食品生产中产生的废气主要是烟尘和气味,通过安装高效除尘设备和臭氧发生器等设施,可以将废气中的颗粒物和臭味去除,达到环境排放标准。
再次是废渣的处理。
废渣的处理主要包括固液分离和资源化利用。
通过采用离心机、过滤机等设备,将废渣中的固体部分与液体部分分离,以便进行后续处理。
对于食品废渣,可以采用堆肥、沼气发酵等技术,将其转化为有机肥料或能源。
对于其他废渣,可以进行资源化利用,例如利用废渣中的有价值成分进行再利用或者销售。
最后是对处理设施的监控和管理。
为确保处理方案的有效实施,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控和管理体系。
从设备选型、操作规程到运行维护,均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
同时,还要加强对处理效果和排放标准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针对食品生产三废的处理方案需要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实现废水、废气和废渣的净化和资源化利用。
同时,还需要建立科学、规范的监控和管理体系,确保处理方案的有效实施。
只有这样,才能保护环境、维护人类健康,推动可持续发展。
实验室三废的处理标准
实验室三废是指实验室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
为了保护环境和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健康,需要对实验室三废进行规范的处理。
下面是实验室三废的处理标准:
1. 废水处理标准:
(1)化学品废液:应根据废液中的化学物质种类和浓度进行分类处理,并采用合适的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进行处理,使其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2)生物实验废液:应根据废液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进行分类处理,并采用生物降解或物理方法进行处理,使其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2. 废气处理标准:
(1)化学实验废气:应根据废气中的化学物质种类和浓度进行分类处理,并采用化学吸收、吸附、催化氧化等方法进行处理,使其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2)生物实验废气:应根据废气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进行分类处理,并采用生物降解或物理方法进行处理,使其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3. 固体废物处理标准:
(1)化学实验固体废物:应根据固体废物的化学性质和
毒性进行分类处理,并采用化学、热解、焚烧等方法进行处理,使其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2)生物实验固体废物:应根据固体废物的生物性质和毒性进行分类处理,并采用生物降解、焚烧等方法进行处理,使其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以上处理标准仅为参考,实际处理应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制定。
同时,在实验室工作中,还应注意减少废物产生,提高废物利用率,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实验室三废处理原则程序一、引言实验室三废是指实验室在研究、开发和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废气和废固体。
这些三废物质通常具有高度的危险性、毒性和污染性,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正确处理实验室三废是实验室安全和环保管理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提出一套实验室三废处理原则程序,以保证实验室的安全和环保。
二、实验室三废的分类实验室三废可以分为废液、废气和废固体三种类型。
在处理实验室三废之前,首先需要对其进行分类,以确定最佳的处理方式。
废液可以通过溶液分离或沉淀等方法进行处理;废气可以通过气体吸附或通过化学反应进行处理;废固体则需要进行固体分离和固化等处理。
三、实验室三废处理原则1.原则一:减量化实验室应当尽量减少废物的产生,采用最小化的试剂用量和实验方案,以减少废物的生成量。
同时,要优化实验操作流程,提高废物的利用率,避免产生无法利用的废物。
2.原则二:分离化废液、废气和废固体应该按照安全性和污染程度进行分类,避免不同类别的废物混合,在处理过程中降低风险。
分离化处理也可通过废物密闭收集和废物分类储存的方式实现,以防止废物交叉感染和反应。
3.原则三:合规化废物的处理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法规和标准,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处理过程的合规性和合法性。
实验室应建立相应的废物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定期进行废物处理设施和设备的检查和评估,确保其符合法律要求。
4.原则四:资源化在废物处理时,应尽量实现废物的资源化利用,提高废物的再利用率。
废液经过前处理后,可以进行分离和纯化,用于其他实验或再生产;废气经过净化后,可以回收利用或转化为有用的产品;废固体经过固化和处置后,可以用于资源回收或填埋。
5.原则五:科学化废物处理应基于科学的实验数据和技术方法,采用先进的废物处理技术,确保废物处理效果和安全可控。
废物处理过程中要进行监测和检测,以确保废物处理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实验室三废处理程序1.废液处理程序(1)废液的分类和收集:根据废液的特性,对废液进行分类和标识,采用密闭容器进行收集,防止泄露和污染。
实验室“三废”的处理措施试验室需要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称为试验室“三废”。
由于各试验室试验内容不同,产生的三废中所含化学物质的毒性不同,数量也有很大的差别。
为了保证明验人员的健康及防止环境污染,试验室三废的排放也应遵守我国环境爱护法的有关规定。
废气处理措施1、废气种类废气中包含无机废气和有机废气,以下列举了废气的一些种类,不同的试验室还会有某些特定种类的废气。
(1)无机废气主要包括:氮氧化物、硫酸雾、氯化氢等无机废气。
(2)有机废气主要包括芳香类:苯、甲醛、茚三酮、乙酸乙酯、甲酰胺、乙醇、三氯甲烷、环己烷等2、处理方案常用的有活性炭吸附、光催化净化和填料喷淋塔,或者多种组合的方式进行处理。
一般有机废气采纳活性炭吸附法和光催化净化法,无机物采纳填料喷淋塔进行处理。
(1)活性炭吸附原理①活性炭是一种主要由含碳材料制成的外观呈黑色,内部空隙结构发达、比表面积大、吸附力量强的一类微晶质碳素材料。
活性炭材料中有大量肉眼看不见的微孔,1克活性炭材料中微孔,将其绽开后表面积可高达800-1500平方米,特别的更高。
也就是说,在一个米粒大小的活性炭颗粒中,微孔的内表面积可能相当于一个客厅面积的大小。
正是这些高度发达,如人体毛细血管般的空隙结构,使活性炭拥有了优良的吸附性能。
(2)光触媒催化滤网在聚氨酯蜂窝网孔基材上沉积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材料,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经紫外光照耀(抱负紫外光波长253nm-365nm 左右),激发价带上的电子(eˉ)跃迁到导带,在价带上产生相应的空穴(h+),生成具有极强氧化作用的氢氧自由基、超氧离子自由基、超氧羟基自由基,将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氨、TVOC 等有毒有害污染物,臭气异味、细菌等污染物氧化分解成无害的CO2 和H2O。
(3)酸雾喷淋净化塔是需处理的废气由玻璃钢离心风机压入净化塔进气段后,垂直向上与喷淋段自上而下的汲取液起中和反应,使废气浓度降低,然后连续向上进入填料段,废气在填料内交叉洗涤,再与汲取液起中和反应,使废气浓度进一步降低后进入脱水层段,脱去液滴,将净化后的气排出。
实验室三废处理制度背景实验室三废是指实验室内的废弃物质包括废水、废气和废固体。
这些废弃物质有些含有高毒性物质、放射性物质和有机物,如果不加处理就会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对环境造成巨大影响。
为了规范实验室的日常运作,以及确保实验室的安全和健康,制定实验室三废处理制度是必要的。
目的实验室三废处理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实验室日常运作,确保实验室废弃物的安全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以及遵守相关的国家法规和规定。
内容实验室三废处理制度包括废水、废气和废固体的处理方法和流程。
以下是各种废弃物质的处理方法和流程。
废水处理实验室废水是指实验所用的各种溶液、洗涤液、凝胶、电泳纯水等,其中含有化学试剂和有机物。
废水的处理必须在金属离子含量和有机物含量符合国家标准时才能安全地排放到下水道。
处理步骤:1.在使用废水前,应首先将悬浮物过滤清除,并记录原始的水质量和化学成分;2.废水在使用完后应通过进样口放入储液罐,并记录进样时间、样品的特性,如溶解物、PH值、化学成分、样品的吸光度等信息;3.废水在先通过哈维清洗瓶进行中和反应,并调整到中性,避免废水释放到下水道时对下水道造成腐蚀;4.之后,废水应通过硝酸和盐酸混合溶液进行去除草酸盐和硫酸盐;5.废水进行黄铁水和氯化亚铁混合硫化直至它变成含有铁酸盐的棕褐色沉淀;6.废水放入烧杯中进行过滤,把过滤出的草酸盐剩下的溶液加入到含有碳水化合物的废水中;7.废水加入酸化炭,洋葱半球,或者来自贝壳的硅酸盐以达到最终的光学密度;8.废水最后通过玻璃纤维滤料进行过滤,获得清洁的废水,可以安全地排放到下水道中。
废气处理实验室废气是实验室活动产生的各种气体,包括有机气体、酸性气体、其中以惰性气体为主。
废气的处理方法通常包括吸附、洗涤、燃烧等方法。
处理步骤:1.准备储气罐或轮流应用机械收集和实验装置吸气管的直浆或样气,采样前必须预先将储气罐用活性炭进行吸附,除了棕色气体,储气罐应垂直站立;2.将储气罐中浓缩的有机气体通过封口并与热键在100度温度下进行处理,使之在储气罐中离子化;如果有必要,再将储气罐蒸发至3~4ml,重复此步骤,直到储气罐中没有更多的气体,无法吸附更多的有机物;3.将储气罐上部毛细管从吸气管处插入,将储气罐倒出的气体备份到虎头瓶中;4.将新鲜空气,通常为正流量,或者是附加的负压流量通过吸气管传输,并使用活性炭过滤,最后将处理好的废气安全地排放到大气中。
高校实验室“三废”的管理和处理方法探讨随着高校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实验室教学在学生培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高校实验室在日常实验过程中产生的“三废”(废水、废气、废固)管理和处理却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实验室“三废”一旦得不到妥善处理,将给校园环境和学生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本文将从实验室“三废”管理的现状和问题出发,探讨高校实验室“三废”处理方法,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高校实验室“三废”管理现状及问题1. 实验室“三废”产生量大高校实验室在进行教学科研实验时,废水、废气、废固的产生量相对较大。
尤其是一些化学实验和生物实验产生的化学废水,可能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2. 缺乏规范的“三废”处置制度目前,很多高校实验室在“三废”处理方面存在着缺乏规范的处置制度,导致一些废物可能直接排放或者随意丢弃,严重污染了校园环境。
3. 缺乏有效的废物处理设施一些高校实验室缺乏完善的废物处理设施,使得“三废”处理工作难以开展。
特别是在一些古老的实验室中,废水处理设施、废气排放设施等设备老化严重,难以满足当代环保要求。
4. 学生意识不强在一些高校实验室中,学生对“三废”处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对废物分类和资源回收的意识,导致实验室废物处理工作进展缓慢。
以上种种问题表明,高校实验室“三废”管理存在一定的难点和挑战,需要引起重视和解决。
针对高校实验室“三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更好地处理实验室废水、废气、废固,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下面将从这三个方面分别进行具体探讨:1. 废水处理在高校实验室中,化学试剂和实验废液是主要的废水来源。
对于这些废水,应该采取合适的处理措施,以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建议高校实验室可建立废水分离和收集系统,对废水进行分类收集,并进行有效的废水处理。
在废水处理方面,可选择适宜的生化处理、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方法。
利用生化处理技术对有机废水进行生物降解处理,将废水中的有机物降解为无害物质;对于部分重金属离子污染的废水,可选择化学沉淀、离子交换等方法进行处理。
食品实验室的三废处理现状以及收集、处理方法
食品实验中“三废”处理的现状
食品实验的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液、废渣,其成分相对比较复杂,污染的范围也相对较广,并且“三废”产生的时间不能确定,使实验中难以集中的对“三废”进行处理,只能在实验结束后统一回收,给化学实验污染治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并且很多实验室的环保意识不够强,仅仅把环保作为口号,虽然签订了相关的环保协议,但是实验中产生的废气、废液、废渣仍然不经处理直接排放。
1、废气的处理
在食品实验中产生的废气的特点是有毒、有害、强腐蚀性和具有刺鼻的气味,废气的主要成分包括硫氧化物、碳氧化物、氮氧化物以及众多非金属氢化物。
对于这些化学实验废气的处理方法一般是利用通风厨和换气扇排放到室外环境中,虽然这种废气处理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化学实验室室内的空气质量,也对化学实验操作人员的健康起到保护的作用,但是对实验室周围的空气环境造成了污染,破坏了大气环境的质量。
所以化学实验室应该采取适当的方法对实验废气进行绿色化处理后再排放。
现在常用的处理方法是燃烧法、吸附法和催化法等,对实验中产生的废气进行净化后再排放到室外的空气环境中,保证实验区周围大气环境的质量。
但是在食品实验中,废气污染的情况依然存在对参与化学实验的师生造成一定的危害。
2、废液的处理
在食品实验中,废液是最主要的废弃物,其相较于工业产生的废水,虽然数量较少,但是污染成分的种类繁多,没有有效的治理装置,给废液的治理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很多高校在化学实验过程中会将产生的废液直接倾倒,特别是对于普遍认为无毒的氯化钠、碳酸钾等会直接排入到下水道。
但是我国下水道的污水最终是排放在江河中,长期这样的废液排放方式会对当地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严重的污染。
特别是很多化学废液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物质,对当地民众的用水造成极大的困扰。
3、废渣的处理
化学实验产生的废渣组成的成分十分复杂,并且当前没有对实验室废渣处理
的制度条例,所以化学实验室任意丢弃实验废渣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
例如,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玻璃、废纸屑直接倒入垃圾桶,然后这些实验废渣最终进入城市垃圾体系,直接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生活。
尽管有些化学实验室对产生的化学实验废渣采取固化、定点深埋等方式。
但是化学实验废渣中含有重金属物质,进入土壤后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类的食物链中,对人体的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造成严重的破坏。
实验室废弃物收集及处理方法
实验室在日常分析测试后必然会产生废弃物,其中不乏剧毒物质、致癌物等等,那么,如何正确处理这些废弃物呢?
一、废弃物收集的一般办法
1、分类收集法:
按废弃物的类别性质和状态不同,分门别类收集。
2、按量收集法:
根据实验过程中排出的废弃物的量的多少或浓度高低予以收集。
3、相似归类收集法:
性质或处理方式、方法等相似的废弃物应收集在一起。
4、单独收集法:
危险废弃物应予以单独收集处理。
二、处理废弃物的一般原则
在证明废弃物已相当稀少而又安全时,可以排放到大气或排水沟中;尽量浓缩废液,使其体积变小,放在安全处隔离储存;利用蒸馏、过滤、吸附等方法,将危险物分离,而只弃去安全部分;无论液体或固体,凡能安全燃
烧的则燃烧,但数量不宜太大,燃烧时切勿残留有害气体或烧余物,如不能焚烧时,要选择安全场所填埋,不适合裸露在地面上。
一般有毒气体可通过通风橱或通风管道,经空气稀释后排除,大量的有毒气体必须通过与氧充分燃烧或吸附处理后才能排放。
废液应根据其化学特性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存放地点,通过密闭容器存放,不可混合贮存,标明废物种类,贮存时间,定期处理。
三、无机废弃物的处理
1、镉废液的处理
用消石灰将镉离子转化成难溶于水的Cd(OH)2沉淀。
即在镉废液中加入消石灰,调节pH值至10.6-11.2,充分搅拌后放置,分离沉淀,检测滤液中无镉离子时,将其中和后即可排放。
2、含六价铬废弃物的处理
主要采用铁氧吸附法,即利用六价铬氧化性采用铁氧吸附法,将其还原为三价铬,再向此溶液中加入消石灰,调节pH为8-9,加热到80度左右,放置一夜,溶液由黄色变为绿色,排放废液。
3、含铅废液的处理
原理是用Ca(OH)2把二价铅转为难溶的氢氧化铅,然后采用铝盐脱铅法处理,即在废液中加入消石灰,调节pH至11,使废液中铅生成氢氧化铅沉淀,然后加入硫酸铝,将pH降至7-8,即生成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铅共沉淀,放置,使其充分澄清后,检测滤液中不含铅,分离沉淀,排放废液。
4、含砷废液的处理
原理:利用氢氧化物的沉淀吸附作用,彩镁盐脱砷法,在含砷废液中加入镁盐,调节pH为9.5-10.5,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利用新生的氢氧化镁和砷化合物的吸附作用,搅拌,放置一夜,分离沉淀,排放废液。
5、含汞废液的处理
原理:用硫化钠将汞转变为难溶于水的硫化汞,然后使其与硫化亚铁共沉淀而分离除去,即在含汞废液中加入与汞离子浓度1:1当量的硫化钠,然后加入硫酸亚铁,使其生成硫化亚铁,将汞离子沉淀,分离沉淀,排放废液。
6、氰化物废液的处理
因氰化物及其衍生物都是剧毒,因此处理时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
原理:利用漂白粉或次氯酸钠的氧化性将氰根离子转化为无害的气体。
即先用碱溶液将溶液PH值调到大于11后,加入次氯酸钠或漂白粉,充分搅拌,氰化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氮气,放置24h后排放。
7、酸碱废液的处理
将废酸集中回收,或用来处理废碱,或将废酸先用耐酸玻璃纤维过滤,滤液加碱中和,调pH至6-8后即可排放,少量滤渣埋于地下。
四、有机废弃物的处理
1、含甲醇、乙醇、醋酸类的可溶性溶剂处理:
由于这些溶剂能被细菌分解,可以用大量的水稀释后排放。
2、氯仿和四氯化碳废液:
水浴蒸馏,收集馏出液,密闭保存,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