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概念性规划汇报稿
- 格式:ppt
- 大小:5.16 MB
- 文档页数:102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西部物流中心建设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10.14•【字号】川府发[2009]36号•【施行日期】2009.10.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西部物流中心建设规划》的通知(川府发〔2009〕36号二○○九年十月十四日)《四川省西部物流中心建设规划》已经省政府第3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贯彻实施。
四川省西部物流中心建设规划前言物流业是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物流中心是组织、协调、衔接、控制物流活动,具有一定规模、多功能和集约化的物流集散处,分为区域性物流中心和项目(企业)性物流中心。
本规划所指的物流中心是按照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要求,包括了节点建设规划在内的区域性物流产业、物流基础设施、物流服务体系和物流信息网络等的建设规划。
依托交通枢纽、产业集群和区位优势,发展现代物流,在四川建设中国西部物流中心,对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促进商品交换、扩大内需具有重要意义,是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重大战略举措。
本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决定》(川委发〔2007〕32号),规划期限为2009-2012年。
一、发展基础(一)交通优势。
改革开放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我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已初具规模,为发展现代物流提供了重要基础。
2008年底,全省各种运输线路总里程达到23.1万公里。
其中,铁路营运里程3086公里,高速公路2162公里,内河航道里程1.2万公里。
民航大型枢纽机场1个、支线机场10个,国际国内空运航线145条。
已形成进出川通道15条,其中:铁路7条、高速公路7条、水路1条。
青白江物流:“西部造”从这里走向世界行将过去的2020年,是充溢感奋与神往的一年。
关于成都北部工业重镇青白江区来说,是锲而不舍实施〝生态立区、工业强区、物流兴区、商贸活区,树立成都北部新城、构建谐和青白江〞开展战略具有关键意义的一年;是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坚强指导下,青白江区委、区政府率领全区干部群众同心同德、迎难而上、养精蓄锐,合力攻坚的一年。
省委九届四次全会明白提出树立〝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树立〝贯串南北、衔接东西、通江达海〞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和区域物流中心的严重战略部署;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确立了把成都树立成为西部地域〝两枢纽、三中心、四基地〞的新的开展定位和开展目的,为青白江区加快成都物流中心树立指明了开展方向,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作为四川、成都乃至整个西部物流幅员上最重要的一个〝焦点〞,青白江物流开展的一举一动一直备受世人注目。
围绕总体部署,紧紧抓住加快开展的珍贵机遇,往年以来,青白江区片面加快了树立中国西部铁路物流中心的步伐:春节下班后第二个任务日,在青白江区委、区政府〝两站两园区〞树立专题会议上,区委书记孙建成要求,把以加快推进〝两站两园区〞树立为全区全年任务的重中之重。
7月3日,离地震灾后不到2个月,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顺利开工,掀开亚洲最大〝内陆港〞片面树立序幕。
10月10日,在市委加快〝中心枢纽〞树立的〝大会战〞号角声中,成都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树立更是加足马力,全力推进:丹麦马士基、美国普洛斯、中国远洋、美国总统轮船、中铁集装箱等70余家国际外知名物流企业纷繁前来洽谈,表达投资意向;11月12日〝2020中国国际物流节〞上两大物流严重项目签约落户青白江散货物流园区……青白江物流正向着规划中以〝两站两园区一中心〞为开展框架的〝中国西部铁路物流中心〞如火如荼减速挺进!抢项目[项目引见]亚洲最大集装箱中心站锁定青白江〝再过两年不到的时间,整个西部地域的集装箱货物从这里收回,到上海、天津、深圳、青岛、宁波等地的集装箱码头,只需求48个小时,比如今动辄8天10天快好几倍,同时由于完成了站与站之间对发专列,运输本钱将比目前降低30%以上;更重要的是,以后我们还会与沿海口岸城市协作,把一切需求在沿海港口出关的货物全部‘转移’到这儿来报关,货物从中心运抵港口后直接就可以装船出关,那就更是大大延长时间本钱了。
物流园考察汇报月10日,市交通运输局一行六人,到西站物流园区参观交流,学习其港口的建设、管理与运营。
现将学习情况汇报如下:目前以疏港大道建设为先导的基础设施已经全面铺开。
必须在规划、机制、资金、招商、用地、宣传等六个方面优化路径。
一要大手笔规划。
严格执行《总体规划》前提下,超前做好四大版块的控制性详细规划,邀请全省知名咨询机构,大手笔规划。
二要健全机构,完善职能。
尽快把管委会机构与人员到位,理顺与垛田镇的关系,配强班子,不误战机,快速推进。
同时超前谋划园区党建工作,实施“人才兴港”战略,借鉴西泽人经验,建立健全港区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按照“小机构、大服务”和“精简、高效、统一”原则,优化职能配置、提高管理实效。
三要筹资建设,融资壮园。
学习西站园区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运作模式,湖港口开发有限公司要增资注资,真正发挥其开发功能和融资功能;要进一步加大上争力度,积极研究政策,争取省、市有关港口、航道、物流、公路建设专项扶持资金进笼到位;要以投资商为主体,积极打造地产开发商与大品牌流通商贸企业对接的平台;要积极引导跨江联动合作,增强投资实力、加快产生效益。
四要加大项目的推进力度。
项目是湖港区的核心,要通过落实项目代理制、跟踪服务制、业主代理制,加强督导,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快项目进度。
审批环节、水电、通讯等设施配套上提供流水式服务,满足项目建设、市场运营的需求。
五要打破常规,解决用地制约。
提请市政府加大领导力度,力促国土部门提升对港区建设用地的支持与服务的效能,可建立国土资源所驻港区办公。
六要注重宣传推介,包装造势。
配合招商引资,形成源源不断的客户入驻;注意培育物流龙头企业,吸引名牌企业入园;通过精细包装,高起点、立体化、全方位地宣传推介,致力提升湖港区的品牌效应。
一、西站物流园区的基本情况总用地面积平方公里。
该物流园区于年月启动建设,西站物流园区是省服务业重点项目。
园区地处铁路西站。
2024年深入开展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学习活动总结2024年,我国深入开展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大学习活动,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本次活动的目标是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推动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协调发展。
在活动中,我们重点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深入研究了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形成了一系列可行的发展方案和措施。
首先,我们加强了对西部地区的调研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了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经济状况、民生问题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发现西部地区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产业转型升级不够快、人才流失问题等。
基于对问题的认识,我们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工作方案。
首先,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优化交通运输、能源供应和信息通信等基础设施,提升西部地区的发展水平。
其次,积极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业等支柱产业,增强西部地区的经济活力。
同时,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不断提升西部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竞争力。
此外,我们还重视解决民生问题,加强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领域的改革和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注重加强各级政府的协调和统筹,形成了一体推进的局面。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和协作,形成了工作合力。
此外,我们还积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和民营企业参与西部地区的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深入了解了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持。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力度,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推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1 地区现状概况及主要车站说明遂宁地区铁路总图规划研究马 竟,李五一(中国中铁二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都 610031)摘 要:分析遂宁地区铁路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成达万铁路、绵遂内铁路、遂渝城际、遂广黔高铁等4条铁路的引入,以及铁路客货运量预测,对遂宁地区进行总图规划研究,确定遂宁地区“兴”字型总图格局,规划形成遂宁、遂宁高新站“一主一辅”客运站格局、“1+1”两级铁路物流节点网络布局。
关键词:遂宁地区;铁路总图规划;研究图2表1 地区货运总运量及客车对数表 单位:104 t,对/日货运量客车对数项目2030年2035年2045年项目2030年2035年2045年总运量461253956275总计189258336地方运量304382512始发车243144通过运量430850135763通过车165227292图1遂宁地区既有铁路主要有达成线、遂成线、遂渝线,“Y”字形布局通过。
遂宁站:设到发线9条(含正线),有效长850 m;旅客站台3座,人行地道2座;成都端站房同侧有货场1处;车站两端各有牵出线1条;达州端站房对侧有3条专用线在牵出线上接轨(如图2)。
遂宁南站:设到发线6条(含正线),有效长850 m;接触网工区岔线1条。
站房对侧有在建西部现代物流港。
遂宁南站目前主要办理货运作业。
图3图4遂宁西站:该设到发线3条、有效长850 m,设300 m 长基本站台1座(如图4)。
2 客货运量预测目前,地区内始发客车2对,通过客车44对,地区货运量以通过为主。
根据预测,地区货物运输量、旅客列车对数如下表。
3 地区总图方案3.1 总图方案研究研究年度内成达万、绵遂内、遂渝引入均为客专线路,地区铁路客运格局将发生变化;规划年度内无普速铁路引入,地区内的货运格局影响较小。
故本次研究以“客运系统格局调整、货运系统优化提升”为主要研究思路。
3.1.1 客运系统方案研究因2020年11月3日成达万铁路可研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复,本次仅研究绵遂内(渝)城际引入,以“客运布局合理,通道线路顺直,跨线车流顺畅”为总图研究原则,研究了3个方案。
打造国际物流港建千亿产业城工作方案为深入实施“七大提升行动” , 加快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以下简称“物流港”)开发建设进程, 在“十三五”时期实现“国际物流港、千亿产业城”发展目标, 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围绕市委“七大提升行动”部署, 以“国际物流港、千亿产业城” 为发展目标, 以拓园、活园、强园为发展主线, 以“物流+”为重要抓手以商贸物流、新材料、机械与装备制造、绿色食品加工等为主导产业, 推动物流业与关联产业融合发展, 把物流港建成我市发展以物流业为特色的现代服务业战略高地, 培育和打造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载体。
二、主要目标通过5年努力,我市物流业现代化程度显著提升, 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物流港成功申创省级高新技术园区、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
到2020年,物流业营业收入不低于160亿元, 商贸服务业营业收入不低于740亿元, 工业产值不低于100亿元, 园区实现“两个达到、一个突破”, 即:城市人口达到10万人, 建成区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 营业收入突破1000 亿元。
三、重点任务(一)强化产业支撑1.加强招商引资。
围绕物流港主导产业和新区建设进程, 发挥XX区主体作用,成立专门机构,科学招商。
统筹全市资源,加大对XX 区及物流港招商引资工作的支持和指导力度。
力争2018 年前引进落地知名商贸物流及高新制造企业 6 家以上、协议投资100亿元以上;2020年前引进落地著名高新技术企业5家以上、电子商务企业10 家以上,协议投资300亿元以上。
2.盘活产业存量。
进一步盘活招引入驻的支撑性较强的产业项目存量,加快产能释放。
促进远成物流、纵横集团深挖市场潜力, 加快西部铁路物流园开通进度, 在商贸物流、城市配送、农村物流等方面再上新台阶, 真正做到有物可流、物畅其流。
3.打造物流达沃斯。
探索建立政府引导、商协会主办、市场化运作的长效办会机制。
积极对接商务厅、博览局、省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厅等省级部门, 争取更多重大物流展会在物流港召开。
十四五项目规划汇报材料近年来,我区物流运营速度不断加快,运输能力显著增强,但由于我区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缺乏统筹协调,造成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布局不合理,设施之间配套性、兼容性差,系统功能不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物流业综合能力提升,十四五期间,我区将进一步深化推进物流“降本增效”,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一、十四五规划情况我区高度重视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将物流园区作为推动区域物流发展的重点工程,结合我区工作实际和目标任务要求,我局目前谋划十四五物流项目5个,总投资20亿元,其中“十四五”项目4个(),“十三五”跨“十四五”建设项目1个(),力争在规划期末基本建成集聚发展、业态先进、运转高效、安全有序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二、创新举措补短板(一)加大力度推进退成入园。
我局充分发挥《中心城区物流园区布局规划》的引领作用,进一步优化中心城区物流园区发展新格局,严格按照“新增入园,存量转型”的原则,整合集聚,错位发展,积极培育物流聚集带,逐步解决物流散、弱、小局面,促进中心城区物流企业(园区)向国际内陆港和公路港两大物流聚集区聚集,形成与专业市场和各工业园区融合发展新格局。
(二)加大力度建设公路港集聚区。
通过传化公路港线上线下融合的物流发展模式,系统解决中小物流企业的发展的问题;引进家居物流落户,采用整车配货的方式,直发我区家居企业产品,填补定制家居运输空白,进一步优化家居物流配送服务;签约本土专业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弘业现代物流,打造多产业集约化、绿色环保的智慧供应链创新示范物流园。
(三)加快多式联运基础设施建设。
以仓储基地为依托,推进无缝衔接的多式联运枢纽和货场建设,初步形成功能完善、一体联动的多式联运服务体系。
三、推进的措施和建议(一)加大税收及土地政策支持力度。
仓储设施、配送中心、转运中心以及物流园区等物流基础设施占地面积大、资金投入多、投资回收期长,需加大税收支持及土地政策支持力度。
(二)扶持和整合物流基础设施资源。
本次规划区主要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回龙坝镇、土主镇,处在重庆市在两山之外的城市发展主方向上,位于沙坪坝行政区中心区域。
规划面积约33平方公里。
紧邻沙坪坝区的井口工业园和西永微电子工业园。
可依托的交通枢纽包括:铁路及铁路站场(集装箱中心站、襄渝线、渝怀线等铁路干线)、高速公路(“两环八射“的高速公路网)、港口(寸滩港、黄磏港、果园港及东港)、空港基地、城市快速路(一纵线、二横线)等。
内有现状土主镇、回龙坝镇,可依托现状集镇建设居住生活配套区。
本次城市设计在遵循上位规划的基础上,通过对城市空间从整体到细节的研究,来打造物流城的最终空间形象,并在将来通过城市设计导则的制定,将城市建筑与景观空间的创造与已确定的功能定位、规划结构和交通体系完美结合。
本次城市设计的要点为:1. 从严格的单一功能分区的观念向多重功能的混合转化;2. 对城市空间进行整体而又有重点的把握;3.创造优美独特的建筑和景观空间形象。
4. 充分考虑未来城市发展对公共交通的需求。
设计从以下三个方面,制定工作架构:1.空间提炼尊重城市的整体环境,从整体格局中提炼空间要素,确定城市空间的控制原则。
2.要素整合确立城市空间的总体视觉架构,将城市空间的形象要素在建筑、景观层面上加以整合。
3.形象塑造通过对城市空间节点,景观核心,中央景观轴,标志性建筑及滨水景观大道的设计,创造鲜明的物流城形象。
我们将进行城市风貌、空间形态、建筑风貌等要素的控制和详细的空间节点设计,最终构筑生态型、紧凑式、富有活力的西部现代物流城。
设计理念1. 功能混合、微循环、城市综合体2. 显山露水、立体城市、空间基面3.着眼未来、空间预留总平面图物流城范围鸟瞰图实体模型。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推动物流行业的发展,提升我国物流体系的整体水平,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启动了物流枢纽规划工作。
以下是对物流枢纽规划工作的总结:一、规划背景物流枢纽作为物流体系的核心节点,承担着物流网络中信息流、物流流、资金流等资源的集聚和调配功能。
为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我国各地积极开展物流枢纽规划,以构建高效、便捷、绿色的物流体系。
二、规划目标1. 提高物流效率:通过优化物流枢纽布局,实现物流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2. 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物流枢纽的集聚和辐射作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 促进产业升级:以物流枢纽为核心,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4. 保障物流安全:加强物流枢纽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物流安全保障能力。
5. 实现绿色发展:推动物流枢纽建设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三、规划内容1. 物流枢纽布局: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物流资源分布,合理规划物流枢纽布局,形成高效、便捷的物流网络。
2. 物流基础设施: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提高物流运输能力。
3. 物流节点建设:完善物流节点建设,包括物流园区、配送中心、仓储中心等,提高物流配送效率。
4. 物流信息化建设:推进物流信息化建设,实现物流信息共享、业务协同,提高物流管理水平。
5. 物流政策法规:制定物流政策法规,规范物流市场秩序,促进物流行业健康发展。
四、规划实施1. 政策支持:各级政府加大对物流枢纽规划实施的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物流枢纽建设。
2. 项目推进:加快物流枢纽项目推进,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完成。
3. 监督管理:加强对物流枢纽规划实施过程的监督管理,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
4. 人才培养:加强物流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物流行业整体素质。
总之,物流枢纽规划工作对于推动我国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物流港的规划方案概述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和物流行业的蓬勃发展,物流港的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物流港是一个集运输、仓储、加工、配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供货方和需求方都可在此处交流的综合物流平台。
本文将介绍物流港规划方案。
功能分区物流港是一个综合性的物流平台,需要分成不同的功能分区。
一般情况下,可以根据物流的流程和不同的业务需求,将物流港划分成五个功能区。
储运区储运区是物流港的核心区域,主要负责物流货物的集散、装卸、中转、仓储等环节。
在这个区域内,需要设置行车道、覆盖式货运站、多层仓储、集装箱码头等设施。
配送区配送区是物流港的出口,主要负责将储运区的货物进行配送,将物流的最终目的地达到客户手中。
在这个区域内,需要设置卸货区、分拣区、快递区、汽车配载区等设施。
产业综合区产业综合区是物流港的服务区,主要提供物流行业的辅助服务和周边配套设施,如餐饮、住宿、医疗等设施。
管理办公区管理办公区是物流港的指挥中心,主要设置管理综合办公楼、会议室、信息中心等设施,方便对物流港的管理和监控。
社会公共区物流港同时也是一个城市综合性的公共空间,需要设置城市公园、购物中心、休闲娱乐等社会公共设施。
设施建设为了满足物流港的功能需求,需要设置一系列的设施设备。
高标准道路网物流港作为一个物流流程有序、管理科学的综合物流平台,需要建设高标准的道路网,满足货物的内、外运输需求。
同时,应当加强与其他交通枢纽的联系,方便途中货物的运输。
多层仓储建设多层仓储建设是物流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现储运区主要储存、集散、装卸、中转业务的基础上,还需要建设具备现代化仓储管理技术和设施,满足不同的货物质量、形态、流通性等不同的储运需求。
现代化装卸设备高效的现代化装卸设备是保障物流港工作流畅、保证装卸的安全、快速、经济的前提。
物流港集中了大量的货物和车辆,尖端的现代化装卸设备将大大提高物流港的效率,并保证货物的安全。
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物流港所涉及的信息管理范围广,涉及到客户和货物的信息处理和储存、各种行业数据和管理信息的共享等。
遂宁物流港新城规划方案前言遂宁市是四川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成都平原东北部,距离成都市约88公里,是四川省与重庆市之间的交通枢纽。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时期,遂宁市经济发展也迅速崛起,成为了四川省和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为了巩固遂宁在物流领域的优势地位,市政府决定打造遂宁物流港新城,规划方案如下:现状分析遂宁市现有的物流产业有较好的基础,物流业已经成为遂宁市重要支柱性产业之一。
目前市内已经形成了一批大型的物流企业,以及多条物流运输线路。
然而,仍需进一步提升和完善物流基础设施,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加速物流业发展。
规划目标为了促进遂宁市物流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市政府决定打造遂宁物流港新城。
新城规划的主要目标如下:1.建设一批现代化物流仓储设施和配套设施,提高物流资源集中度和物流服务水平;2.创建一条快速高效的物流运输体系,打通遂宁市与周边城市的物流网络;3.加强物流信息化体系建设,提高物流效率和延伸服务范围;4.推动物流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促进遂宁经济发展。
规划内容区位及功能划分遂宁物流港新城位于遂宁市苏家场片区,总体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
新城分为主城区和配套区两部分,主城区面积60平方公里,配套区面积40平方公里,其中主城区主要规划为物流园区和综合服务区两个主要功能区。
物流园区分为三个部分:控制区、管理区和生产区。
控制区内规划有现代化的物流信息管理中心和运营调度中心,以及物流设备监控中心。
管理区内主要规划为仓储设施和交通运输枢纽,包括铁路货运站、公路物流枢纽、内河和港口港区等。
生产区内规划有轻工制造企业、物流服务企业和园区公共服务设施等。
综合服务区主要规划为商业、住宅、文化活动和医疗服务设施等,为新城提供优质服务和舒适生活环境。
基础设施建设遂宁物流港新城规划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路网、供水、供电、燃气、通讯、污水处理等设施。
其中,交通和供能设施建设是新城规划的基础,包括快速路、高速公路、火车站、货运站、物流园区内道路、管道等。
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中国物流实验基地”申报材料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2009年11月)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建设的重点项目,是四川省三大物流基地之一,是四川遂宁市委、市政府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加快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振兴西部物流产业,响应省委、省政府“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战略部署而规划建设的集物流项目开发、保税仓业务、物流信息咨询、物流装备制造、物流配送于一体的综合型现代物流园区。
其建成与发展对遂宁市、四川省乃至成渝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将起到助推作用。
从2006年起步开发建设以来,物流港发展态势强劲。
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机遇催生的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2000年,国家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四川、重庆被列入其中,而成都、重庆又是西部发展的双核心。
2007年6月,成都和重庆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四川省十一五规划纲要》将遂宁市列为以“开发资源、培育产业”为主的川东北经济区,在《四川省“十一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中,遂宁市被规划为三大通道的东通道。
2007年底,省委省政府提出着力打造“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即建设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西部物流中心、商贸中心和金融中心,建设重要战略资源开发基地、现代加工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产业化基地和农产品深加工基地。
2009年,遂宁被确定为四川省八个次级交通枢纽。
独特的区位和交通优势推动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快速发展。
遂宁市位于成渝经济区“一极、一轴、一区块”(“一极”指成都市圈增长极,“一轴”指成渝两极间的多向经济发展轴,“一区块”指四川环重庆毗邻区块。
)内,处于成渝经济区中心,1.5小时经济圈覆盖成渝两特大城市在内的37座城市,辐射人口达到1亿。
依托四川通江达海的交通枢纽,向东通过沪汉蓉连接长三角,向南连接渝贵滇穗,直达珠三角和东南亚,向北通过西安贯通京津冀的环渤海经济区,向西可经成都、兰州、乌鲁木齐直达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