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歌王王洛宾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6
西北歌王王洛宾的作品王洛宾,中国著名的音乐家和作曲家之一,被誉为“西北歌王”,因其擅长演唱西北民歌而广受赞誉。
他的作品涵盖了多种音乐风格,不仅有深情款款的民歌,还有激情四溢的流行曲,以及抒发时代情怀的歌曲。
以下将为您介绍一些他的代表作品。
首先,王洛宾以其深情的歌声和扣人心弦的演绎,将多首西北民歌唱入人心。
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当属《爱情转移》、《花房姑娘》和《绵绵望夫山》。
《爱情转移》以其缠绵悱恻的旋律描述了一位女子难以忘怀的深情故事;《花房姑娘》则以一个花儿少女的命运述说了爱情的凄美与坚贞;《绵绵望夫山》则讲述了一个在艰苦岁月中守候并等待丈夫归来的妻子的感人故事。
这些歌曲不仅展示了西北地区特有的音乐元素,而且通过王洛宾独特的嗓音和情感传达方式,使这些歌曲充满了浓厚的情感,引起了人们的共鸣。
除了西北民歌,王洛宾还演唱了多首脍炙人口的流行曲。
其中最为经典的当属《好人》和《红日》。
《好人》以其朗朗上口的旋律和激励人心的歌词,唱出了当代社会对热爱生活、乐于助人的人们的称赞和赞美;《红日》则是一首抒发年轻一代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和奋斗精神的歌曲。
不仅如此,王洛宾还曾演绎过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如《王子出征记》、《望乡歌》,每一首歌曲都展现出他扣人心弦的演唱风格以及出色的音乐才华。
同时,王洛宾还创作了许多深具时代特色的歌曲。
其中最富有代表性的作品包括《没有共鸣的字颁布令》和《格萨尔王传》等。
《没有共鸣的字颁布令》以强烈的节奏和犀利的歌词表达了对社会现象不公与思想激进问题的思考和探讨;《格萨尔王传》则是一首以西藏民歌为基础,在传统与现代风格的交融中,讲述了一位英雄格萨尔王的故事,展示了王洛宾对文化传统和时代精神的关注。
总之,王洛宾以其独特的音乐才华和情感传达方式,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西北民歌的演唱和流行曲的创作,使他在音乐领域广受好评。
更重要的是,他深入人心的歌曲以及对时代和社会问题的关注,不仅展示了他对音乐的热爱和才华,也反映了他作为音乐家所追求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文化名人系列——王洛宾(上)王洛宾其人王洛宾,一个大江南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名字,一位被誉为“西部歌王”、“西部民歌之父”和民族文化交流使者的音乐家,他的人生,正如他在写给台湾著名女作家三毛的诗中所说,“本是一场迷藏的梦”。
这个梦仿佛一段交织在时空中的五线谱,却无始无终,永远与那一支支一首首如诉如泣响彻灵魂的歌谣回荡在祖国的山水之间。
与大多数初闻其名者所想截然不同的是,因民族音乐成就蜚声海内外的王洛宾既不是少数民族,也没有成长于民族地区,而是地地道道的汉族人,出生、求学都在北京。
1930-1934年,王洛宾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当时,他的作曲教授是留学归国的汪德昭先生,钢琴教授是德国人谷布克,声乐教授则是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的亲妹妹霍洛瓦特·尼古拉·沙多夫斯基伯爵夫人。
接受过如此良好的教育,敏感的音乐神经,让他以后在编曲、作词方面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其一生音乐成就的基石就是建立于斯。
此后几年时间,王洛宾参加了工作,在北京一所中学担任音乐教师,并一度萌发了出国深造的念头。
我们不可预见,如果他继续留在北京,会拥有一种怎样的人生,也许他会成为一代大师,成为田汉、聂耳、冼星海那样的人物,但如此以来,中国的近现代音乐将黯淡许多,是王洛宾及其饱蘸激情的民歌为这段历史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王洛宾有个“情歌之王”的头衔,因为他那些广为传唱的歌曲,为人们所熟知的主要是情歌;然而,王洛宾之所以被称为“中国20世纪最富盛名的音乐家之一”,是因为他首先是一名伟大的爱国音乐家,正是对祖国、对民族、对音乐强烈的爱恋之情,正是自己的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之间的脐带,为王洛宾在战火纷飞的艰难岁月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浪漫情怀和创作灵感,才让那一首首优美欢畅的歌曲从他笔尖如泉水般汩汩流出。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举国震怒,王洛宾毅然决然离开北京前往山西,参加了由丁玲领导的西北战地服务团,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这一时期,国恨家仇激发他相继创作了《老乡上战场》、《风陵渡的歌声》、《洗衣歌》等抗日歌曲。
“中国民歌之父”王洛宾王洛宾,原名荣庭,1913年12月28日出生于北京。
我国著名作曲家、艺术家,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政治部宣传部文艺科副科长、新疆军区政治部文艺科科长、新疆军区歌舞团音乐创作员、新疆军区歌舞团艺术顾问等职。
1988年6月离职休养(艺术一级,文艺六级)。
1988年9月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功勋荣誉章。
1991年7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30年,王洛宾进入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
那是中国音乐教育的初创年代,相当程度地采用欧洲音乐教学的方法。
当时,他的作曲教授是留学归国的汪德昭先生,钢琴教授是德国人谷布克,声乐教授则是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的亲妹妹霍洛瓦特·尼古拉·沙多夫斯基伯爵夫人。
1937年11月,他在山西参加由丁玲领导的西北战地服务团,后受西北战地服务团委派,前往兰州等地做唤起民众的工作。
1938年5月,他在兰州参加“西北抗战剧团”,进行抗日救亡宣传。
1949年9月,他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随军进入新疆。
他是一位具有强烈爱国精神的音乐艺术家。
在中华民族危难之时,他毅然奔赴抗日前线,几次参加抗日宣传组织,积极进行抗日救国的宣传工作。
他用满腔的爱国热情,先后创作了《老乡,上战场》、《洗衣歌》、《风凌渡的歌声》、《奴隶之爱》等大量抗日歌曲,唱遍华北前线,鼓舞了许多有志青年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新中国成立后,他又满怀对新中国的热爱之情,创作了《萨拉姆毛主席》、《社会主义光芒照在我老汉的心坎上》、《亚克西》等100多首歌颂党和社会主义的歌曲,在整个新疆乃至全国广为传唱,鼓舞着各族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中国而努力奋斗。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重获新生的王洛宾又积极投身于音乐创作,并以惊人的速度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带血的项链》、《托木尔的百灵》、《奴隶的爱情》等3部歌剧的音乐创作。
其中以反映哈萨克族生活为题材的《带血的项链》,于1981年在北京参加全国会演,荣获二等奖。
他为传播和发展祖国的西部民歌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西部歌王"王洛宾王洛宾,我国著名的作曲家,艺术家。
他一生坎坷,历经磨难,但却始终以坚定的信念和满腔的热情履行着他对音乐的热爱。
他是第一个以汉字符号和音乐符号,将中国西部少数民族以各自专属的语言系统和乐音系统为载体而流传下来的民歌记录下来,编译定型,使西部民歌从民间不稳定的口头流传变为书面传播,实现了中国西部民歌传播形态的重大转变,同时填补了西北地区民歌采集的空白"他是中国现代史上使新疆少数民。
族的民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
王洛宾老先生的作品沁人心脾,广泛流传,在当时的音乐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形成了一股强劲的西部民歌热潮。
人们对其音乐作品的喜爱,甚至在当时人民群众中掀起了一股"王洛宾热"的浪潮。
半个多世纪中,王洛宾老先生的足迹遍布大西北,先后收集整理,改编创作了近1000余首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优秀民族音乐作品,取得了卓越的艺术成就。
其中不少作品已成为我国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经典之作,有的还在世界各地传唱,究其主要的创作特征涉及到以下几点:(一)植根民间,民族风格浓郁王洛宾老先生的作品取自民间,又回归民间,蕴含浓郁的民族风格。
他曾说过:"民族语言本身既带有民族气质,在曲调中只要保留一点民族语言的线条及节奏,必然会反映出一定的民族气质。
"半个多世纪,王洛宾老先生植根于中国西部这片多民族的沃土之中,从事着收集,整理西部少数民族民歌这项工作,他就像维吾尔族的民间艺人和哈萨克族的民间游吟诗人一样,来往于民众之中,从甘肃到青海,从青海到新疆……到处都留下了他的创作足迹。
许多能歌善舞,热情奔放的少数民族,存储着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遗产,从而积淀成了一个个性鲜明,风格独特,多姿多彩,绚丽万状的音乐宝库。
正是这些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和独特的音乐风格,深深地吸引并滋养着王洛宾。
也正是这片肥沃的民族文化土壤,为王洛宾的音乐创作提供了浓郁的民族特色。
王洛宾生平简介有“西部歌王”之称,1934年期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
1937年11月在山西参加由丁玲领导的西北战地服务团,后受西北战地服务团委派,前往兰州等地做唤起民众的工作。
1938年5月在兰州参加“西北战剧团”,进行抗日救亡宣传。
1949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随军进入新疆。
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政治部宣传部文艺科副科长、新疆军区政治部文艺科科长、新疆军区歌舞团音乐创作员、新疆军区歌舞团艺术顾问等职。
1988年6月离职休养(艺术一级,文艺六级)。
1988年9月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功勋荣誉奖章。
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6年3月14日在军区总医院因病逝世。
享年83岁。
1940年在西宁任音乐教育工作,负责组建“青海儿童抗战剧团”,创作歌舞剧《沙漠之歌》及《送郎出征》、《穆斯林青年进行曲》等抗战歌曲。
1941年春天前往兰州与妻子罗姗解除婚约。
之后被兰州反动当局以“共产党嫌疑”罪名逮捕,关押在兰州城北大沙沟监狱,苦狱三年。
在狱中创作《蚕豆谣》、《我爱我的牢房》、《睡在戈壁滩上》等二十余首囚歌。
1944年5月经多方营救出狱,回到青海继续从事音乐教育工作。
改编《阿拉木汗》、《可爱的一朵玫瑰花》、《依拉拉》、《曲曼地》等民歌。
1945年与妻子黄玉兰在西宁结婚,之后生育三子。
1951年冬天黄玉兰在北京病逝。
1960年在新疆因莫须有的罪名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20年。
关押狱中。
1962年被假释出狱,回原单位带罪服务,任音乐教员、创作员。
改编《江巴拉汗》、《草原上的金太阳》、《天上的云》等数十首民歌。
1965年被押回狱中继续服刑10年。
先后在狱中搜集改编《哈来龙》、《离别》、《阿顿江》、《高高的白杨》、《萨阿黛》等数十首民歌。
1975年刑满出狱。
在政治上继续被管制,在生活极度困难时改编《我愿变成一杯香茶》、《西淋江》、《你的热泪把我的手背烫伤》等数十首民歌。
1978年为新疆工一师文艺宣传队创作歌剧《托木尔的百灵》。
王洛宾个人资料篇一:王洛宾简介王洛宾简介王洛宾的歌曲优美、王洛宾舒展,深受群众喜爱且富有民族风味。
他创作的《康定情歌》、《半个月亮爬上来》、《玛依拉》、《在那遥远的地方》、《阿拉木汗》、《亚克西》、《达板城的姑娘》、《萨拉姆毛主席》等在中国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的,其中许多歌曲被编入大学声乐教材。
王洛宾的作品极为丰富,光收集入册的创作歌曲就有741首。
此外,他还创作了8部大型歌剧及大量其他音乐作品,出版歌集10本。
更为可贵、令人肃然起敬的是他的生命不息、创作不止的敬业精神。
在他发表的歌曲中,有63首创作于他被囚禁的15年中,有82首创作于他80高龄以后,其最后两首歌曲创作于1996年1月6日入住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治疗以后。
1996年3月 14日,王洛宾因患胆囊癌医治无效去世,享年83岁。
王洛宾曾制定过一个500年艺术生命计划,并且说:“一个青年人问我,一个人只能活100年,怎能定500年计划?我解释这是艺术生命计划,要写出最好的歌,让大家传唱500年。
”可以这样讲,王洛宾毕生为之奋斗努力要去实现的,正是这样一个计划。
王洛宾作为一名卓越的民族音乐家,洛宾先生从三十年代起就以满腔的爱国激情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和中华民族的解放斗争事业,创作了大量高吭奋进、鼓舞中华民族革命斗志的音乐作品,许多歌曲为爱国军民广为传唱。
全国解放后,作为一名革命军人,他又谱写了大量歌颂人民子弟兵、歌颂领袖、人民和歌颂祖国的音乐作品,成为时代的旋律、民族的心声和巨大的精神力量。
洛宾先生不仅以他搜集、整理、创作的西部民歌著称于世,他在各个历史时期所创作的激动人心的革命歌曲更是中国音乐艺术海洋中的精华。
在长达62年的音乐创作中,他为人们留下了近千首歌曲。
其中《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被誉为“二十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
他是在联合国高唱民族歌曲的第一位中国人。
他荣获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第一位华人音乐家颁发的“东西方文化交流特别贡献奖”。
西部歌王王洛宾的名言西部歌王王洛宾的名言1.太阳下山明早依旧爬上来,花儿谢了明天还是一样的开,我的青春一去无影踪,我的青春小鸟一去不回来。
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等于结构调整。
现在有一种误解,认为供给侧结构改革就是结构调整。
其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虽然与结构性问题有关联,但无论是在内涵上,还是在具体措施上都不等同于结构调整。
过去,结构调整通常采用经济的、法律的和行政的三种手段,更多的是采用行政手段。
很显然,这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虽然也不排斥必要的行政手段、法律手段,比如减少亏损补贴、停止僵尸企业贷款、依法实行企业破产等,但与以往不同,对结构的调整将主要是通过改革的办法,从体制机制入手解决问题。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是对传统的调结构方式进行反思后做出的主动选择。
2.达坂城的石路硬又平啊,西瓜大又甜呀;达坂城的姑娘辫子长啊,两个眼睛真漂亮。
你要想嫁人,不要嫁给别人,一定要你嫁给我。
带着你的嫁妆,领着你的妹妹,赶着那马车来。
其次,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政党,它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制定了正确的革命纲领和各种策略,为中国人民指明厂斗争的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
第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命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资本主义的前途提供了可能性。
3.年轻的心灵展开了翅膀,美妙歌声在蓝天里飞翔,我们让自由春风吹暖了江河山岗,我们将智慧汗雨洒遍城乡边疆。
所以说,只有反抗是不行的,还要在思想上有觉悟。
要深刻认识到封建思想的毒害性;要认识到封建思想只是统治阶级同志人民的工具,所以思想要觉悟才能取得成功。
要不然不是悲剧收场,这也反映了人民力量的强大。
但是,他们的思想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和完善、觉悟。
4.半个月亮爬上来,照着我的姑娘梳妆台,请你把那纱窗快打开,再把你的玫瑰摘一朵,轻轻的扔下来。
不朽的经典!'西部歌王'王洛宾的9首经典民歌,
百听不厌!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在那遥远的地方王洛宾- 王洛宾歌曲精选集(演唱篇)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达坂城的姑娘李双江- 再见吧妈妈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康定情歌
黑鸭子- 岁月如歌2-中国经典民歌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阿拉木汗郁钧剑- 新疆民歌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掀起你的盖头来斯琴格日乐- 梦想音乐节第14期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青春舞曲阿力木- 再唱青春舞曲2015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花儿与少年张也- 望星空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玛依拉宋祖英- 英歌飞扬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半个月亮爬上来彭丽媛- 珠穆朗玛本文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西北歌王王洛宾的作品《西北歌王》王洛宾的音乐艺术之旅王洛宾,中国著名的民间歌手,以其深情的嗓音和扎实的演唱技巧而备受瞩目。
他被誉为“西北歌王”,这一称号不仅仅是对他音乐才华的认可,更是对他执着于传承和发扬西北民歌的独特贡献的赞誉。
在他丰富的音乐生涯中,创作了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作品,这些歌曲不仅展现了他对音乐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他对家乡、生活、爱情等主题的独到见解。
首先,不可忽略的是王洛宾的代表作品之一,《黄河大合唱》。
这首歌曲被誉为中国经典之一,成为中国现代音乐的代表之一。
歌曲以雄壮的音乐和深情的歌词,歌颂了黄河的伟大和壮丽。
王洛宾的深情演绎,使得这首歌曲更加感人至深,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黄河的波涛汹涌,激荡着中华民族的激情。
另一首不可忽略的作品是《草原之夜》。
这首歌曲以其独特的草原风情和深情的歌声,将人们带入了广袤的草原之中。
歌曲以朴实而真挚的歌词表达了对草原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给人一种仿佛置身于草原之夜的感觉。
王洛宾在演唱中巧妙地运用音乐元素,使得整首歌曲充满了诗意和抒情。
而在表达对家乡的深情之作中,《红日》无疑是其中之一。
这首歌曲以激昂的旋律和豪放的歌词,歌颂了西北的辽阔大地和那灿烂辉煌的红日。
王洛宾的演唱中充满了对家乡的眷恋和对红日的崇敬,使得这首歌成为了表达对家乡情感的经典之作。
此外,《远方的她》也是王洛宾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歌曲以其独特的旋律和感人至深的歌词,表达了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之情。
王洛宾的嗓音饱满而富有感染力,使得这首歌曲成为了许多人表达爱情情感的经典之选。
歌曲中融入的对人生感悟的描绘,使得这首歌曲更具深度和内涵。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故乡的云》。
这首歌曲以其清新的旋律和悠扬的歌声,描绘了故乡的美丽景色和宁静生活。
王洛宾的演唱中流露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思念,让人们仿佛回到了那片宁静的故乡,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总的来说,王洛宾作为西北歌王,他的音乐作品无疑是中国音乐的瑰宝之一。
他用深情的嗓音和真挚的情感,将家乡、草原、爱情等主题表达得淋漓尽致,成为中国流行音乐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永远的西部歌王!王洛宾精选作品30首,每一个音符都让人陶醉!王洛宾(1913-1996)中国20世纪最负盛名的民族音乐家之一。
他1938年在兰州改编了第一首新疆民歌《达坂城的姑娘》之后,便与西部民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从此在大西北生活了近六十年,将传奇般的一生都献给了西部民歌的创作和传播事业。
他是不朽的歌者——王洛宾。
01《在那遥远的地方》在那遥远的地方音乐:王洛宾 - 王洛宾歌曲精选集(演唱篇) 02《掀起你的盖头来》掀起你的盖头来音乐:王洛宾 - 王洛宾歌曲精选集(演唱篇) 03《达坂城的姑娘》达坂城的姑娘音乐:王洛宾 - 王洛宾歌曲精选集(演唱篇) 04《青春舞曲》青春舞曲音乐:王洛宾;李毓敏 - 王洛宾歌曲精选集(演唱篇) 05《在银色的月光下》在银色的月光下音乐:王洛宾 - 王洛宾歌曲精选集(演唱篇) 06《牡丹汗》牡丹汗音乐:王洛宾 - 王洛宾歌曲精选集(演唱篇) 07《高高的白杨》高高的白杨音乐:王洛宾 - 王洛宾歌曲精选集(演唱篇) 08《阿拉木汗》阿拉木汗音乐:王洛宾 - 王洛宾歌曲精选集(演唱篇) 09《半个月亮爬上来》半个月亮爬上来音乐:梦之旅合唱组合 - 流淌的歌声之真情依旧 (一) 10《都达尔与玛利亚》都达尔与玛丽亚音乐:王洛宾 - 王洛宾歌曲精选集(演唱篇) 11经典曲目第一辑沙里洪巴音乐:王洛宾 - 王洛宾歌曲精选集(演唱篇)黄昏里的炊烟音乐:王洛宾 - 王洛宾歌曲精选集(演唱篇)黑眉毛音乐:王洛宾 - 王洛宾歌曲精选集(演唱篇)小白鹿音乐:王洛宾 - 王洛宾歌曲精选集(演唱篇)一江水音乐:韩红 - 红 12经典曲目第二辑康定情歌音乐:阎维文 - 克拉玛依之歌送我一朵玫瑰花音乐:黄灿 - 西域情歌可爱的一朵玫瑰花音乐:云飞 - 云飞传奇虹彩妹妹音乐:朱逢博 - 那就是我亚克西音乐:刀郎 - 喀什噶尔胡杨 13经典曲目第三辑蔓莉音乐:刀郎 - 大漠情歌战士第二个故乡音乐:李双江 - 再见吧妈妈玛依拉音乐:董文华 - 池中萍哪里来的骆驼队音乐:刀郎 - 天山情歌阿瓦尔古丽音乐:刀郎 - 大漠情歌 14经典曲目第四辑花儿与少年音乐:会声民乐团 - 民歌精华版 / 大板城的姑娘 2 等待音乐:谭维维 - 等待我等你到天明音乐:阎维文 - 西域情歌杭州姑娘音乐:蔡幸娟 - 情韵精典3哈森心里有句话音乐:黑鸭子演唱组。
kaleidoscope 万花筒81春和景明的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民族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该节日慎终追远,祭奠仙逝的先人、恩人和亲人。
近日,文友王超海来访,很久没见,相聚品茗。
年年清明,今又清明。
我俩追念和缅怀多位文友、艺友,也同时追忆起人民音乐家、“西部歌王”王洛宾。
王洛宾的一首首歌,是他一道又一道光彩的年轮;他的歌友众多,是一个部落,是一个群落。
今年不能亲到京华王洛宾墓园扫墓与祭奠,只能奉上心香一瓣,心里祭奠之,共享“西部歌王”的音乐文化韵味。
中国民族音乐家王洛宾,名荣庭,字洛宾 。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毕业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王洛宾在兰州改编了新疆民歌《达坂城的姑娘》,之后便与西部民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将一生献给了西部民歌的创作和传播。
1979年4月,应兰州军区政委肖华将军邀请,他前往兰州为战斗歌舞团创作歌剧《带血的项链》,进京参加国庆30周年会演,他获文化部颁发的创作二等奖。
他的歌曲在不同的音乐会上频频亮相,在国内外广为流传。
王洛宾被人们敬称为“西北歌王”“民歌之父”。
1981年,新疆军区召开平反大会,为王洛宾恢复名誉和军籍,他重新穿上军装,任新疆军区文工团艺术顾问。
1986年11月,新疆军区政治部、新疆音乐家协会联合为他举办“人民音乐家王洛宾作品音乐会”,首次向社会全面介绍他的音乐作品,授予他“人民音乐家”的光荣称号。
新疆人民出版社为他出版英汉对照《在那遥远的地方》《丝路情歌》歌曲集。
1988年,王洛宾离休,享受副师级待遇。
王洛宾一生创作歌剧6部,搜集、整理、创作歌曲1000余首,出版歌集8册。
王洛宾是一位民间音乐家,他生活在人民之中,与基层的大众休戚相关。
他了解民众,熟悉他们的生活、思想及情感,他为他们创作、歌唱。
在与人民大众的共同生活中,他不断汲取营养,丰富、充实自己,努力创作。
在充满人间真情、散发着生活芳香的热土里耕耘收获,创作了一首首风格新颖、优美欢乐的歌曲,代表作《在那遥远的地方》人听人爱。
三毛:西北民歌大师王洛宾三毛:东南平易近歌巨匠王洛宾现今正在外国年夜陆被尊称为“东南平易近歌之女”的平易近族音乐野王洛宾,平生编直做词濒临千尾。
他的做品之外,例如《掀起您的盖头去》、《芳华舞直》、《马车妇之歌》、《那里去的骆驼队》、《年夜坂乡的密斯》……简直是每个外国人几多可以唱没去的歌直。
而这尾《正在这悠远之处》,更是人人晓得,至古传播。
正常人只知叙那是边陲平易近歌,殊不知词直暗地里还有故事。
王洛宾于私元1913年没熟正在南京,1930年入进南京师范年夜教音乐系。
这是外国音乐学育的草创年月,至关水平天接纳欧洲音乐学教的方式。
其时,他的做直传授是留教返国的汪德昭师长教师;钢琴传授是德国人谷布克;声乐传授则是俄国沙皇僧今推一世的亲mm霍洛瓦特·僧今推·沙多妇斯基伯爵妇人。
王洛宾正在那样的学育高,实现了高档音乐学育,1937年,王洛宾战做野萧军、萧红、塞克结陪往东南游览,果为连日年夜雨,使失他们一止蒙困正在六盘山的一间客栈。
便正在这儿,经由一名“车马店”父嫩板的心外,王洛宾首次接触到了东南最本初的山歌。
这种平易近歌,是东南名为“花儿”的调令。
唱山歌“花儿”的父嫩板,正在年青时有一个斑斓的外号,鸣作“五朵梅”。
当王洛宾听到了那样的调令之后,他被“五朵梅”驯服了。
那个沙多妇斯基伯爵妇人的下徒,拜倒正在一名平民欠衫的屯子嫩夫里前,今后入进了丰盛多彩的外国平易近族音乐世界,平生离没有谢外国年夜东南,再出有归到南京。
1941年春季,导演郑君面来青海拍摄一部影戏,约请其时住正在青海省西宁市的王洛宾加入表演。
他们一止人到了青海湖畔。
郑君面物色了一名千户少的父儿卓玛,充任影戏故事面的牧羊父。
王洛宾脱上了匿袍,随着卓玛赶羊群。
拍摄的事情朝没夜回,王洛宾正在影戏世界面过了3地实邪的牧羊人糊口。
卓玛是一个匿族密斯,像山家面的陈花,二只黑溜溜的年夜眼睛,渲染精精的辫子,金丝镶边的彩色匿裙,包裹着她健美的身躯。
在那遥远的地方——永远的王洛宾,永远的西部情在那遥远的地方——永远的王洛宾,永远的西部情【王洛宾,1913年12月28日出生北京—1996年3月逝世乌鲁木齐】为纪念王洛宾诞辰99周年而作文:劳燕编辑:晓枫婉月金银滩金银滩,在青海湖的北岸,这里是一片茫茫草原,草原位于青海省海晏县境内,它的西部同宝山与青海湖相临,北、东部是高山峻岭环绕,南部与海晏县三角城接壤(三角城是西海郡遗址,建于西汉王莽秉政时期)。
在这方圆1100平方公里的大草原上,贯穿过一条安静的小河:麻皮河和哈利津河,河的北岸盛开着亮黄的金露梅,河的南岸生长着许多洁白的银露梅。
这里就是青海有名的金滩、银滩大草原。
藏民兄弟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块热土地上,有三十多万支牛羊在这牧区生息。
美丽的金银滩大草原,7、8、9月间,金露梅、银露梅和同百花盛开,百鸟翔飞,尤其是百灵鸟的歌声,动听迷人……美得足以让你震颤:大草原碧草如茵,高高大草原上蓝蓝的天,蓝得醉人,蓝天草原上的云,白得可心,草原的山,美得如画,就连草原的空气也甜得让人心怡。
金银滩高高的大草原啊,高得让你感觉伸手可以从蓝天撂下一片白云来。
高高浮云般的羊群,棕黑相间的牦牛,星星点点地徜徉在青草和野花丛中。
穿着藏服的藏民,骑着骏马,悠然从草原上缓缓驰来。
远处,山峦起伏,偶尔有雄鹰飞过,从莲花般的蒙古包的远处出没在白云深处。
金银滩的名字早在上世纪就跟一个伟大的音乐家连在了一起。
王洛宾,西部歌王,早在四十年代初,他在金银滩创作的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似乎早已成为代表他的一个符号,从金银滩、青海湖出发,唱遍了青海,唱遍了全中国,风靡海内外。
感染着无数的人。
中国人,没有人不知道这首歌,也没有人不喜欢它。
二十世纪过去了,多少年了,王洛宾,一个让人熟悉又让人敬重的人。
熟悉他创作的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歌,在受了那么多的委屈,那么多的苦后,他的歌曲依然充满了浓浓的爱意。
使人感佩敬重。
20世纪30年代末,王洛宾在青海湖边的祁连山下搜集民间音乐,在一个小旅馆里,他听到了老板娘哼唱的一首哈萨克民歌《羊群里躺着想念你的人》。
民族音乐家王洛宾生平简介王洛宾(1913.12.28-1996.3.14),名荣庭,字洛宾,曾用名艾依尼丁,汉族人,出生北京,中国民族音乐家。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毕业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民族音乐家王洛宾,希望大家喜欢!王洛宾生平简介王洛宾出生在北京一个油画匠家庭。
他的祖父是浙江人,原本是靠卖茶叶蛋为生了,后来辗转流落到北京。
王洛宾的爷爷则是非常有名气的民间艺术家,在北京很是有名气,他的爷爷还很喜欢音乐,游族成家庭乐队,在家自娱自乐,好不热闹。
可能王洛宾的父亲就是在这样的家庭的影响下,吹拉弹唱无所不精。
民国十六年夏天,王荣庭就读于北京通州潞河中学。
同年秋天,他参加了基督教的教堂唱诗班,富有音乐天赋的的王荣庭很快就脱颖而出,成了唱诗班的佼佼者。
民国十七年,王荣庭的父亲因病去世,他去姐姐家报丧,不想在打工时,认识了塞克、金剑啸、沙蒙等艺术上的好友。
他还和塞克学了七弦琴(现在的吉他)。
塞克作为王荣庭的启蒙老师,不但教会他弹吉他,还教会他怎么唱歌、作曲。
九一八事变,王洛宾被送到北平师范大学艺术系学习,在哪里他学到了正统的音乐教育,为之后的创作打下深厚的基础,也在那一年王洛宾创作了出了他的第一首曲子《奴隶之爱》。
七·七卢沟桥事变后,王洛宾便几集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期间创作了《老乡上战场》、《风陵渡的歌声》等脍炙人口的抗日歌曲。
之后改编了新疆民歌《达坂城的姑娘》后,便同西部结下不解之缘,一生都献给了西部民歌的创作和传播,被人称为是“西部歌王”。
王洛宾作品特点王洛宾是我国的的民族音乐家,他一生的创作无数,那么王洛宾作品特点是什么?他早期多以抗日歌曲为主,在建国后,则是与西部结缘,创作多为民歌。
所以前期王洛宾作品特点是歌曲前期多是慷慨激昂为主,能鼓舞士气。
后期民歌,则贴近生活,朗朗上口。
王洛宾作曲家,他可以说是个土洋结合的音乐人,他受到过正统的音乐教育,又是出生于书香门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