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压强与浮力 四. 大气压强特色训练二 北师大版
- 格式:doc
- 大小:123.51 KB
- 文档页数:4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压强和浮力综合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第31届里约奧运会将于2016年8月5日至21日首次在南美洲举行.里约奥运会的吉祥物代表了巴西人的快乐和处事的方式.图中吉祥物对地面压强最大的是()A.B.C.D.2、科学家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模拟非洲草原犬鼠洞穴。
玻璃管在A、B两处各有一个竖直向上的管口穿过隔板与大气连通,当用电吹风从M向N吹风时(如图甲),A、B两管口处的气压会出现差异,因而使玻璃管中出现气流,推动玻璃管中的轻质泡沫球从B位置的管口跳岀。
科学家发现用电吹风从N向M吹风时(如图乙),泡沫球仍从B管口跳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A位置的气体流速较大B.乙图中B位置的气体流速较大C.两图中A,B两位置的气体流速均相等D.乙图中玻璃管中气体从右管口流向左管口3、将一个重为G的鸡蛋放进盛有浓盐水的杯中,鸡蛋漂浮,然后逐渐向杯中加入清水,当鸡蛋下沉至杯底静止时停止加水,如图所示,图中的图象能粗略描述这个过程中浮力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A.B.C.D.4、一物体一半浸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10N,把它浸没在密度为0.8×103的酒精中,受到的浮力是()A.20N B.16N C.10N D.8N5、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对水平面的压强相同,边长a甲=2a乙。
如果沿竖直方向将甲、乙分别切去厚度为各自边长的部分,然后将甲切去部分叠放在乙的剩余部分上,将乙切去部分叠放在甲的剩余部分上,此时甲对水平面的压强p甲,乙对水平面的压强p乙,甲对水平面的压力F甲,乙对水平面的压力F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p甲 > p乙B.p甲 < p乙C.F甲< F乙D.F甲 = F乙6、同一支密度计先后放在甲、乙两杯液体中,静止时所处位置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液体的密度较小B.乙液体的密度较小C.密度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小D.密度计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小7、如图所示,一些同学有转笔的习惯:将笔放在手指上,不停地拨动它转圈.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笔在转动过程中不受力的作用B.笔静止在手指上时,受到平衡力作用C.只有连续拨动时,笔才会不停地转圈,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笔对手指的压强等于笔静止在桌面上时对桌面的压强8、为了探究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谢军同学提出两个猜想:猜想一:压强的大小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猜想二:压强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他通过思考设计这样的实验:用两食指先后用不同的力两次同时压铅笔两端,挤压时保持静止,如图所示.他这样的操作()A.只能验证猜想一B.只能验证猜想二C.既能验证猜想一,也能验证猜想二D.既不能验证猜想一,也不能验证猜想二9、一物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76g水溢出;将其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64g酒精溢出.已知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3,则物块在水中的状态及物块的密度是()A.悬浮,1.0×103kg/m3B.漂浮,0.95×103kg/m3C.下沉,1.2×103kg/m3D.漂浮,0.90×103kg/m310、很多动物为了适应自身生存的环境,进化出了符合一定物理规律的身体部位,对此,从物理学的角度给出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啄木鸟的嘴很尖细,可以增大压强,从而凿开树干,捉到虫子B.壁虎的脚掌上有许多“吸盘”,从而利用大气压使其在天花板上也不会掉下来C.骆驼的脚很大,可以减小压力,从而使其在沙漠中自如行走D.深水里的海鱼捕到岸上时会死掉,主要原因是水面上的压强比深水处小得多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粗略测量大气压强的值,把吸盘用力压在玻璃上并排出吸盘内的空气,吸盘压在玻璃上的面积为4×10-4m2,轻轻往挂在吸盘下的小桶内加沙子,吸盘刚好脱落时,测出吸盘、小桶和沙子的总质量为3.2kg,则大气对吸盘的压力为N,大气压强的值为Pa,若吸盘内的空气不能完全排出,则大气压的测量值比实际值偏.2、 2019年4月23日,我国在青岛附近海空域举行海军建军70周年海上阅兵。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唐玲出品第八章 压强与浮力 检测题(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 (2015·山东东营中考)如图1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从虚线处将其沿竖直方向截成大小不同的甲、乙两块,则两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的大小关系是( )A .大于B .等于C .小于D .无法判断2. 如图2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两个容器分别装有相同高度的纯水和盐水(),下面关于液体中三点(其中两点在同一水平面上)压强大小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 . B.C. D.3.将重为,体积为的物体放入一装有适量水的溢水杯中,溢出水,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上浮, B.物体悬浮,C.物体漂浮, D.物体沉在水底, 4.(2015·福建泉州中考)装有一定量水的细玻璃管斜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3所示,则此时水对玻璃管底部的压强为( )(取10 N/kg ) A. Pa B. PaC. PaD. Pa5.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A.和物体本身的重力大小有关B.和物体的体积大小有关C.和物体的密度大小有关D.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有关6.请你想象一下,假如“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则可能会出现( )A.两船并行,造成相吸相撞B.室外有风时,窗帘飘到窗外C.台风刮过,压塌屋顶D.汽车驶过,路边的树叶被卷入车底7.在研究液面下深度为处的液体压强时,可以设想这里有一个水平放置的“平面”,这个平面以上的液柱对平面的压力等于液柱所受的重力。
如图4所示,设“平面”的面积为S ,液体的密度为,用压强公式就能求出该处的压强。
若减小所选“平面”的面积S ,该处的液体压强将如何变化( )A.增大B.减小C.不变D.无法判断8.(2015·四川德阳中考)如图5所示,将盛有适量水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把系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铁块慢慢地浸入水中(水未溢出),观察铁块从刚开始浸入水中到完全浸在水中的实验现象,并对一些物理量作出了如下判断:①铁块受到的浮力变大;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③图1 图2 图4图3桌面受到的压力变大;④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大。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八章压强与浮力练习题及答案第一节压强【基本知识清单】【随堂练习】1、小伟同学参加军训时,体检称得他的质量为50kg ,他立正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_______N ;他正步走时,他对地面的压强将_________(增大/不变/变小).2、坐沙发要比坐板凳舒服,这主要是因为沙发较易发生形变,增大了人与沙发间的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不变的情况下,_____________(增大/减小)了压强.载重汽车的轮胎比普通车的多而宽,这样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一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8-1所示,(1)若沿aa ’线将它切成两块,拿去上面的部分,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将________,密度将_________,压强将__________;(2)若沿bb ’ 线切开,拿去右半部分,则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将__________,密度将_________,压强将__________.(增大/不变/变小)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新课标第一网A .压力方向总是与重力方向一致B .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C .压力作用效果只与压力大小有关D .压力就是压强5.在下列措施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A .打地基的桩,其下端做成尖形B .载重汽车多用几个轮子C .背行李的背带做得宽一些D .把铁轨铺在枕木上压强图8-1【课后练习】1.如图8-2所示,用100 N 的水平力将重9 N 的物体压在竖直的墙壁上,物体A与墙壁的接触面积为0.01 m 2,则物体对墙壁的压力为_____N ,压强为________Pa .2.用50 N 的压力作用在1cm 2的面积上所产生的压强为_________Pa ,如果保持压力不变,要产生5×103Pa 的压强,应使受力面积变为_____________m 2.3.两物体平放在水平面上,它们所受重力之比是l ∶3,与桌面接触面积之比是2∶1,则桌面受到的压力之比是_______,所受压强之比是_________.4.一块砖的长、宽、厚分别为20 cm 、l0 cm 、5 cm ,重15 N .将它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对地面的最大压强为__________Pa ,最小压强为_________ Pa .5.如图8-3所示,两手指用力捏住铅笔,使它保持静止,则两手指受到的压力________(相等/不等),压强______(相等/不等).与笔尖接触的手指感到_____(疼/不疼),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6.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某同学作了如图8-4所示的三个实验,通过观察三次实验时泡沫塑料_________________,显示压力作用的效果。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4大气压强同步练习题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1.在地球周围的空间里存在着空气,习惯上称为大气,所以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又叫。
空气也像液体那样,能,因而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
空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简称。
[2.0]*2.固体、液体能够产生压强,人们比较好理解。
但空气看不见,人们生活在空气中并没有感觉到压力,很自如。
所以说大气有压强人们感到怀疑,开始时并不相信。
后来德国马德堡市的市长,做了著名的、也是十分有趣的实验,向人们证实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2.0]*3.首先用实验的方法测出了大气压的值。
这个实验表明大气压大约能支持约高的水银柱,根据公式计算,大气压值约为 Pa。
[1.5]*4.自来水笔(通常所说的钢笔)吸墨水时,用手捏橡皮管再松开,墨水就被吸进橡皮管里去。
捏橡皮管的目的是;松开时,墨水在的作用下进入橡皮管中。
[1.5]*5.下面关于大气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1.0]A.大气压是指空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力B.大气压是指空气对地面的压强C.大气压是指空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D.空气产生的压力简称为大气压*6.对下列各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1.0]A.人跳起来或物体被抛向高处,总要落回地面,这是由于受大气压作用的缘故B.人生活在大气中,并没有被压的感觉,这说明大气压是很小的C.吸盘式挂衣钩能紧贴在平整的木板或玻璃板上,是因为它能产生很大的吸力D.人在大气中没有被压的感觉,是因为人体内,也有压强及长期生活在大气中习惯了*7.实验表明,大气压的值并不是到处都一样的。
离地面越高,大气压。
课本中列出了一组不同高度的大气压值,请查阅并回答:(1)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地面海拔高度约为几米或几十米,这一地区的地面附近大气压值约为 kPa= Pa;(2)长江源头的海拔高度约6km左右,这里的大气压值约为 kPa= Pa;(3)号称世界屋脊的珠穆朗玛峰顶峰海拔高度近9km,这里的大气压值约为 kPa= Pa。
8.4“大气压强”知识过关练习题一、单选题1.带橡皮塞的口服液瓶,其吸管的横截面是如图所示的形状,做成这种形状的原因是()A. 与众不同B. 增大嘴唇与吸管的摩擦C. 增大吸管的机械强度D. 让空气顺畅地进入瓶内2.你认为以下估测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A.梵净山顶的大气压约为1.5×105PaB.一名中学生的体重约为200kgC.从地上捡起物理书放在课桌上做功接近2JD.人的正常体温是39℃3.首先测出大气压强值的科学家是()A. 阿基米德B. 帕斯卡C. 托里拆利D. 伽利略4.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A. 水的沸点低于或者高于100℃B. -10℃的冰块放在0℃的水中,冰块会熔化C. 在敞开的锅中烧水,使水沸腾,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也不会升高D. 物体吸热,温度保持不变5.压强知识在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下列关于压强的事例中解释正确的是()A. 菜刀刀刃磨得很薄,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B. “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在海水中下潜的过程中,受到海水的压强逐渐增大C. 用高压锅煮饭增大了液面气压,当锅内水沸腾的时候,温度仍然继续升高D. 火车进站时旅客不能越过安全黄线,原因是流体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大6.有关大气压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大气压的数值在不同的地方一般不同B. 同一地方大气压是不变化的C. 离海平面越高,大气压的数值越大D. 一个标准大气压等于76cm水银柱7.物理知识的应用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创造了许多自动化的设备,如下四幅图中均是利用相应的物理原理设计的自动化裝置,则下列关于它们的原理或结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利用了浮力、杠杆及连通器的知识B. 利用了大气压的知识C. 油量表为电压表改装而成D. 温度计内的测温液体是水银,而不能是酒精8.小华制成如图所示的“自动给水装置”,是用一个装满水的塑料瓶子倒放在盆景中,瓶口刚好被水浸没.其瓶中水面能高于盆内水面,主要是由于()A. 瓶的支持力的作用B. 瓶的重力作用C. 水的浮力作用D. 大气压的作用9.“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下面是小强的观察和他对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A. “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所说话音调放低些B. 炒菜时有“白气”冒出,这是汽化后的水蒸气C. 教室里一个开关能同时控制两只灯,两灯同时亮、同时灭,这两只灯是串联的D. 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大气压10.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酒精在标准大气压下熔化和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固态酒精是非晶体B.在-120℃时,酒精处于固态C.酒精温度计可以用来测量沸水的温度D.酒精在沸腾过程中温度升高11.第一位用实验的方法测出大气压强数值的科学家是()A. 托里拆利B. 牛顿C. 伽利略D. 焦耳12.下面是对日常生活中一些数据的估计,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 一名中学生所受的重力约为50NB. 初中物理教科书的质量约1.8kgC. 人的正常步行速度约1.2m/sD. 古剑山山顶的大气压大约是1.2×105 Pa13.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得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是760毫米,然后再向水银槽里注入水银,使槽里水银面上升10毫米,则这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A. 770毫米B. 765毫米C. 760毫米D. 750毫米14.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为控制疟疾疫情,屠呦呦尝试用加热青蒿水溶液的方法使其沸腾,从而去除水分以提取药物,但提取药物的药效并不理想.她猜想: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药物被破坏掉了.对此,可采用的方法是()A. 用微火加热使溶液缓慢沸腾B. 用旺火加热缩短沸腾时间C. 减小容器内的气压降低溶液沸点D. 增大容器内的气压升高溶液沸点15.将图示的塑料挂衣钩按在竖直的墙或玻璃上,在钩上挂上几件衣服也不会掉下来,这是由于()A. 大气压的作用B. 空气对它的浮力C. 玻璃或墙对它有吸引力D. 挂衣钩的惯性二、填空题16.我们利用金属钨作灯泡的灯丝,是因为钨的________ 高,不易熔断;饺子在水中怎么煮不会变黄变焦,而放在油锅却很快变黄变焦,是因为油的________ 高;17.小明同学一家假期到西藏去旅行,由于那里海拔较高, 他们在野炊时发现米饭煮不熟,这是因为________ .18.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禁止抽烟”、“不要使用手机”等.这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液态的汽油容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我们利用金属钨作灯泡的灯丝,是因为钨的________高,不易熔断;饺子在水中怎么煮不会变黄变焦,而放在油锅中却很快变黄变焦,是因为油的________高.19.如图一款家用高压锅,其优点是很容易将食物煮熟煮烂,但是食物煮好后,即使断开电源很长时间也无法打开锅盖,为了能尽快开锅进食,可以稍稍打开顶部的减压阀,这时可以听到内部又沸腾了,这是因为内部液体上方的气压减小,导致液体的沸点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但这种做法很不安全,所以最好的做法应该是________.20.物理学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用吸管吸取饮料,是利用________的知识;汽车发动机等热机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________能;卫星通信是通过微波实现的,在真空中微波的传播速度与光速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21.登山运动员在向高峰攀登时会出现“高原反应”,这除了高原缺氧、寒冷之外,还因为那里的大气压强比平原地区________(填“大”或“小”)得多.在高原上用普通锅难以煮熟食物,是因为普通锅的密封性能较差,锅内气压受外界大气压影响,使得水的沸点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100℃.22.如图所示是自制气压计,小红拿着它从1楼乘坐电梯到20楼,观察发现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说明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标准大气压的数值________ Pa.23.江西庐山的“云雾茶”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如图所示,在壶盖上开有一个小孔,其作用是在倒水时使壶内外的________相同;由于壶身和壶嘴构成________,方便装水和倒水,因而要求它们的高度相平.24.著名的________ 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托里拆利在玻璃管内装入________ 较大的水银做实验测出大气压强的值,若换用水完成该实验,则需要________ 玻璃管的长度(选填“减小”或“增大”).25.生活中“吸”字表述的现象,其原因各不相同。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压强和浮力-基础练习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重为100N的物体B,在足够深的水中匀速下沉,通过滑轮组拉着重600N的物体A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在4s内物体A移动了0.8米,已知B的密度是水的密度的5倍,动滑轮重12N,不计绳重及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g取10N/kg)()A. B对绳的拉力是20NB. B对绳的拉力的功率是16WC. A物体受摩擦力为148ND.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2.三个体积完全相同的物体,放入容器中静止后如图,则三个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说法正确的是()A. 木球最大B. 铜球和铁球一样大C. 铁球最小D. 密度不同,无法判断3.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甲、乙、丙三艘潜水艇,甲漂浮,受到的浮力为F甲;乙悬浮,受到的浮力为F乙;丙沉入海底,受到的浮力为F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漂浮和悬浮时,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F甲=F乙B. 乙悬浮时,浮力等于重力,丙沉入海底时浮力小于重力,F乙>F丙C. 甲漂浮排开水的体积最小,丙沉入海底排开水的体积最大,F甲<F乙<F丙D. 甲漂浮时V排<V物,乙和丙浸没时V排¢=V物,F甲<F乙=F丙4.如图所示,密度为ρ的液体中有体积均为V的A、B、C三个实心物体,A正在上浮,B静止,C正在下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它们受到的浮力F A>F B>F CB. 它们受到的浮力相等C. B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D. C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5.如图是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蚊龙号”载人潜水器,2010年8月27日潜水器3759m海试成功,潜水器完成海试返回海面,在未露出水面的过程中潜水器受到的()A. 浮力不变,压强变小B. 浮力不变,压强变大C. 浮力变大,压强变小D. 浮力变大,压强变大6.把质量相等的实心木球和实心铝球浸没于某种液体中,放手后,木球悬浮而铝球下沉,静止后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是()A. F木=F铝B. F木<F铝C. F木>F铝D. 无法确定7.在装水的容器中伸入一手指(不碰到容器底和壁,且水不溢出),会使容器底部所受水的()A. 压力增大、压强增大B. 压力不变、压强增大C. 压力不变、压强减小D. 压力不变、压强不变8.一物块轻轻放入盛满煤油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30cm3煤油溢出;特其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27cm3水溢出,已知煤油的密度是0.8×103kg/m3,则物块在水中静止时的状态及物块的密度分别是()A. 下沉,1.1×103kg/m3B. 漂浮,0.85×103kg/m3C. 悬浮,1.0×103kg/m3D. 漂浮,0.9×103kg/m39.将铁轨铺在枕木上是为了( )A. 增大压强B. 减小压强C. 增大压力D. 减小压力二、多选题10.大磅秤上站着一个重500N的人,同时放着一个重30N的物体,当此人用20N的力竖直向上提这个物体时()A. 磅秤上的示数减少20NB. 磅秤的示数不会改变C. 物体受到的重力为30ND. 人对磅秤的压力是500N11.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盛有不同的液体,现将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两物块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恰好相平,两物块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 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大B. 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较大C. 甲容器中物块排开液体的重力较大D. 乙容器中物块受到液体的浮力较大12.达尔文进化论告诉我们,很多动物为了适应自身生存的环境,进行出了符合一定物理规律的身体部位.以下事例从物理学的角度给出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 雄鹰有时不用抖动翅膀也能翱翔天空是应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原理B. 鱼类体内有鳔,通过鳔的调节作用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下沉和上浮C. 啄木鸟的嘴很尖细,可以增大压强,从而凿开树干,捉到躲在深处的虫子D. 骆驼的脚很大,可以减小压强,从而使其在沙漠中自如行走13.沈清同学利用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此时大气压强等于760 mm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B. 若将玻璃管稍稍倾斜,则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不变C. 若把此装置从天塔首层乘电梯带到顶层,则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增大D. 若换用密度比水银小的液体做实验,则大气压能支持液柱的高度会增大14.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已于2012年10月正式服役,如图是“辽宁号”训练时舰载飞机起飞时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舰载飞机能够起飞,是由于飞机机翼上部流速大压强小的缘故B. 舰载飞机飞离航母后,航空母舰所受浮力增大,排水量亦增大C. 舰载飞机飞离航母后,通过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与地面取得联系D. 半导体材料在航母高温高频大功率器件中具有很大应用潜力15.关于压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地铁站候车必须在安全线外,因为在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B. 夏天,香水山山顶大气压比山脚大气压高C. 菜刀磨得很锋利是为了增大压强D. “蛟龙号”往深海下潜过程中,所受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三、填空题16.将一物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81g水从大烧杯中溢出;将其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72g酒精从大烧杯中溢出,已知ρ酒精=0.8×103kg/m3,则可判断物块在水中处于________ 状态(选填“漂浮”、“悬浮”、“沉底”),物块的密度是________ kg/m3。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甲、乙为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相等,现分别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将两个正方体切去一部分,他们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为p 甲和p 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质量,p 甲可能大于p 乙B .若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体积,p 甲一定小于p 乙C .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体积,p 甲一定小于p 乙D .若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质量,p 甲可能大于p 乙2.如图,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与容器的接触部分密合,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受力不平衡时会发生形变。
此装置( )A .左右构成一个连通器B .橡皮膜左侧所受压强大于右侧所受压强C .若左右两部分均注入的是水,一定能出现如图所示橡皮膜凹凸情况D .若左侧注入水,右侧注入酒精,一定能出现如图所示橡皮膜凹凸情况3.小明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体.图中h h 甲乙,由此可以判断 ( )A .甲液体的密度等于乙液体的密度B .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C .甲金属盒处的压强等于乙金属盒处的压强D .甲金属盒处的压强小于乙金属盒处的压强4.如图所示,一个密封的圆台状容器,内装一定质量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现把它倒置过来,则()A.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减小B.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减小C.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减小D.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减小5.将两物体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让它们同时浸没在水中时,两弹簧测力计示数减小了相同的数值,则这两物体必定有相同的()A.形状B.质量C.密度D.体积6.下列事例中,能够减小压强的是()A.破窗锤的敲击端做成锥状B.为了易于把吸管插入软包装饮料盒内,吸管的一端被削得很尖C.刀、斧、剪的刃都磨得很薄D.把书包带做得宽些7.下列与压强有关的事例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书包的背带较宽,是为了增大压强B.用吸管喝饮料,利用了大气压强C.拦河大坝修成上窄下宽,利用了连通器原理D.起风时,常看见屋内的窗帘飘向窗外,这是因为窗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大8.如图所示,在三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丙三种液体;将三个完全相同的铜球,分别沉入容器底部,当铜球静止时,容器底部受到铜球的压力大小关系是>>F F F,则液体密度相比较()甲乙丙A.甲的最小B.乙的最小C.丙的最小D.一样大9.摩拜单车(Mobike)是全球第一个智能共享公共自行车项目,市民使用手机下载APP,用户注册账号并缴纳押金后,即可搜索发现并用智能手机扫码解锁单车,畅行全城。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压强和浮力章节测试(新版)北师大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压强和浮力章节测试(新版)北师大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压强和浮力章节测试(新版)北师大版的全部内容。
第八章压强和浮力一、单选题1。
浸没于水中的乒乓球露出水面之前,受到的浮力( )A. 不变 B. 变小C。
变大 D. 先变小后变大2.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漂浮于海面的冰山正逐渐熔化.小明为了探究冰山熔化后海平面是否变化,就将一块冰放入浓盐水中,冰处于漂浮状态,液面位置如图所示.冰熔化后,杯中的液面将比熔化前()A。
不变B。
上升 C.下无法判断3。
下列四个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A。
在铁轨下面铺枕木B。
书包带做得较宽C。
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D。
斧头磨得很锋利4.如图所示,以下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其中分析正确的是()A. 甲图实验,帕斯卡裂桶实验,证明液体压强跟液体的密度有关B。
乙图实验,通过观察细沙凹陷面积大小判断受力效果C。
丙图实验,测出拉动注射器活塞时的拉力和活塞的面积,可估测大气压强的值D。
丁图实验,在教室内可以用水银代替水做托里拆利实验是因为用水做该实验误差大5。
小春同学在学校开田径运动会时,穿钉鞋跑在100m跑道上,若脚对钉鞋的压强为p1,鞋钉对跑道的压强为p2 , (忽略鞋子重力),则()A。
p1>p2B。
p1<p2C。
p1=p2D. 无法确定6。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个物体重为8N,然后将该物体浸没在水中,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6N,则该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B. 8NC. 6ND. 2N7。
第8章二、液体内部的压强一、单选题1.将同一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a)、(b)两种液体中,如图所示,这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是()A.液体(a)的密度小于液体(b)的密度B.液体(a)的密度等于液体(b)的密度C.液体(a)的密度大于液体(b)的密度D.无法判断2.如图,两端开口的弯管中左右两边各充满A,B两种液体,弯管顶部装有阀门S,两端分别插入装有A,B两种液体的两槽中,A槽装水,h1=0.8m,B槽装酒精,h2=0.9m(酒精密度ρ酒精=0.8×103kg/m3,g取10N/kg)。
当阀门S打开后,液体将()A.向左流B.不流动C.向右流D.无法判断3.将重为5N的木块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静止时如图所示,此过程从烧杯溢出3N的水。
则木块静止时所受浮力的大小和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化情况是()A.5N不变B.5N变大C.3N变大D.3N不变4.一个空的塑料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地浸没水中,一次瓶口朝上(如图甲),一次瓶口朝下(如图乙),这两次塑料瓶在水中的位置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图中橡皮膜将向上凸B.乙图中橡皮膜将向下凸C.甲图中橡皮膜形变程度比乙图中小D.甲图中橡皮膜形变程度比乙图中大5.上课时,老师先演示了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的实验后问同学:液体内部的压强还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小强的猜想是:还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老师请小强用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小强利用压强计进行实验。
他设计了以下三个实验方案,你认为哪种方案能验证出他的猜想()A.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分别放入水和盐水中的同一深度处,观察比较B.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分别放入水和盐水中的不同深度处,观察比较C.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分别放入盐水中的不同深度处,观察比较D.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分别放入盐水中的同一深度处,观察比较6. 小明在学习液体压强时,用压强计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获得的数据如表。
据表中信息判断小明研究的问题是()A.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B.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的大小关系C.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D.液体压强与气压的关系7.如图是一个装有水的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ρ水=1000kg/m3,g=10N/kg)()A.b所受的压强是200PaB.a点所受的压强与b所受的压强之比是1:1C.a点所受的液体内部压强与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内部压强之比是1:4D.b点所受的液体内部压强与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内部压强之比是4:58.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玻璃筒下端扎有橡皮膜,在玻璃筒内灌一定量的水,将它放入盛酒精的容器内。
8.4 大气压强
一、填空题
1.做托里拆利实验时,用一根长约1米、一端开口的玻璃管,充满水银后,将开口堵住倒插于水银槽内,则管中的水银液面会下降,降到一定高度时水银柱
将。
如果将玻璃管倾斜,管中水银柱的长度将,但水银柱液面所在的高度将。
若用粗一点或细一点的玻璃管作这个实验,水银柱的高度将,这是因为在一定条件下,同一地区的大气压强如果管顶破一小洞,管内水银
将。
2.大气压是由于而产生的,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
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压强将随着海拔的降低,大气压强将。
液体的沸点随大气压强的降低而。
3.在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装入一段长10厘米的水银,如果大气压强为75厘米水银柱高,在图所示的三种放置情况下,管中封闭气体的压强:甲是厘米汞柱高,乙是厘米汞柱高,丙是厘米汞柱高。
4.用水把两块平行的玻璃板之间的空气排开后,沿垂直玻璃板方向把它们分开,必须沿垂直玻璃板方向作用很大的力,这是由于作用,两块玻璃越大,分开它们时的作用力。
5.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减小时,体积增大时。
二、选择题
1.有关大气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气压强等于760厘米水银柱高
B.大气压强的值在不同的地方是不同的
C.同一地方的大气压的值总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D.大气压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大
2.地球上大气压的存在是众人皆知的事实,但不是任何现象都能证实
的,也不是各种运动都能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下面的几种说法中不
能证明的是:[]
A.活塞式抽水机的抽水过程
B.离心式水泵的抽水过程
C.钢笔吸墨水
D.车辆的行驶
3.测量大气压强可以采用一端封闭的玻璃管进行。
如果测量时是通过
在管中注入水进行的,则管的长度应是[]
A.1米左右
B.0.76米就可以了
C.与管的粗细无关,小于10米即可
D.管长大于10米
4.一个杯子的口径为10厘米,装满水后用硬纸板盖好,然后倒过来,水并没把纸板压下,其原因是[]
A.水对纸板的粘结作用力造成的
B.杯口对板的粘力造成的
C.大气对板的向上压力大于杯中水的重力
D.上面的说法都不正确
5.关于大气压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气压计由山下到山顶,示数增大
B.晴天变雨天,气压计示数变大
C.一天中,在同一地区任何时间所测的大气压的大小相同
D.冬天比夏天气压计的示数增大。
6.有一种用塑料或橡皮制造的挂衣钩,中间是一个空的“皮碗”,如图所示,可以把它按在光滑的墙或玻璃上,在钩上再挂上几件衣服也不会掉下来,这是因为[]
A.墙对它有吸力
B.玻璃对它有吸力
C.衣钉对墙或玻璃有附着力
D.大气压的作用
7.水银曲管气压计的构造如图所示,被封闭的一端是真空的,开
口的一端与大气相通。
根据图中所示的数据,这时大气压强为[]
A.90厘米水银柱高
B.75厘米水银柱高
C.85厘米水银柱高
D.难以读出,因无刻度
三、计算题
1.塑料挂衣钩的塑料帽的直径是4.2厘米,计算大气压作用在这塑料
帽上的压力多大?(设大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并且塑料帽完全密贴在玻璃上)
2.潜水员在海水中,潜入20米深处的水下时,他所承受的压强是多
3.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是,大约每升高12米,大气压强
降低1毫米汞柱高。
某气压计在山脚下,测得大气压强为750毫米
汞柱高,已知该山的高度为1236米,则在山顶上气压计的示数为多
少?合多少帕斯卡?
4.飞机在空中飞行时,测得所受的大气压是700毫米汞柱,若地面的
大气压760毫米汞柱,问飞机的飞行高度是多少?
答案
一、
1.保持不变,增大,仍然不变,不变,相同,很快下降,降到与水银
槽内水银面相平
2.空气的重力,减小,增大,降低,
3.大气压;6.75,85,65;
4.大气压,就越大;
5.压强增大压强减小。
二、
1.B
2.D
3.D
4.C
5.D
6.D
7.B
三、
1.
2.
3.
=647毫米汞柱高
4.飞机所在高空与地面的大气压强差为
△p=(760-700)毫米汞柱=60毫米汞柱
h=△p×12米/毫米汞柱=60×12米=72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