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物抗风设计措施

建筑物抗风设计措施

建筑物抗风设计措施
建筑物抗风设计措施

建筑物抗风设计措施

毕永丽孙科源

摘要:既有建筑结构由于先天设计不足(风荷栽估计不够、结构抗风构造不合理)已经结构的老化、年久失修等原因,使得结构的抗风能力不足,留下结构抗风安全隐患。鉴于此,本文对建筑物抗风设计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抗风设计措施

我国拥有400多亿m3的城镇建筑物,由于过去许多建筑结构的对风荷载估计不足、结构抗风构造不合理以及结构的老化、年久失修等原因,致使大量的建筑结构物在大风中倒塌或损坏,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房屋抗风设计措施

(1)房屋选址:应根据村镇规划,合理选址,选择抗风有利地段,应尽量避开风口、山口、河口等抗风不利地段。(2)优先选择四坡屋面!或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并对几何突变部位采取局部加强措施。对于低层房屋常用的坡屋面,四坡屋面总的来说要比普通人字形屋面具有更好的抗风性能,因此应优先选择四坡屋面,且应尽量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平

屋面或坡屋面,最小混凝土板厚不宜小于90mm,砖房应在屋盖及每层楼盖处设置现浇混凝土圈梁,同时在外墙四角、内外墙交接处均应设置钢筋混凝上构造柱。对于处于经常受台风影响的村镇,采用小青瓦屋面的,应采用重物加压、用混凝土或砂浆砌筑等加固、加强措施,避免由于屋面吸力过大而被刮走。尤其在屋檐、屋脊、边缘和屋脊等几何突变部位,为了避免由于流动分离造成破坏,应采取恰当的局部加强措施。(3对于屋面结构,计算风压时应考虑上下表面风压值的叠加。对于开敞式屋面结构,上下表面都受到风的作用,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屋盖上下表面的风压差,即净风压。一般来说,屋面上表面常受负风压,而下表面受正风压,净风压应大于土表面风压,所以只考虑上表面负风压的设计偏于不安全。内外压力共同作用对于几悬臂屋檐最为明显,屋檐上表面因流动分离而产生负压,下表面由上风被墙体阻挡而淤塞在屋檐下产生正压,净风压为两者绝对值之和,因而屋檐较易受破坏。建议屋面风荷载设计宜分别按屋面结构,上、下表面的最不利风荷载进行设计。(4)注意地面粗糙度的类别选择,近海地区的地面粗糙度取A类。对檐口、雨蓬、遮阳板等应进行抗上浮验算,计算上浮的局部风压体型系数取2.0。女儿墙应按围护结构进行抗风计算,风压体型系数取L3,阵风系数取l.9。同时,对女儿墙应采取构造措施,如选择合理的宽度和高度,设置构造柱,进行合理的压顶配筋等。

(5)对屋面风荷载设计的安全系数加大20-30%为宜。屋面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动态响应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屋面相对于建筑物主体而言柔度较大,易产生弹性风致振动,同时建筑物内压紊流引起的屋面振动也不可忽视。由于屋面的柔性可降低其Helmhol濒率,同时引起较小的附加阻尼,这样内压紊流易产生Helmholz工振,而附加阻尼不足以显著降低振动响应。共振是导致柔性屋面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台风多发地区,屋面结构常发生共振破坏。强风引起的强大吸力及其脉动效应和因屋面结构的柔性而引起的风振等所致屋面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动力效应常会使屋面遭受破坏。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在没有进一步深入研究成果入之前,为慎重起见,建议对屋面风荷载设计的安全系数加大20—30%为宜。

2、建筑结构的抗风加固方法

(1)增大截面法。增大截面法是用增大结构构件或构筑物截面面积进行加固的一种方法。它不仅可以提高被加固构件的承载能力,而且还可加大其截面刚度,改变其自振频率,使正常使用阶段的性能在某种程度上得到改善,能有效减小结构的动力风荷载效应。这种加固方法广泛用于加固混凝土结构中的梁、板、柱和钢结构中的柱及屋架(补焊型钢)以及

砖墙、砖柱(增设砖或混凝土扶壁柱或混凝土围套)等。这种方法会减小使用空间,但会增加结构自重。(2)外包钢加固法。外包钢加固法是一种在结构构件(或杆件)四周包以型钢进行加固的方法,分干式外包钢和湿式外包钢两种形式。这种方法可以在基本不增大构件截面尺寸的情况下提高构件承力,增大延性和刚度,适用于混凝土住、梁、屋架和砖窗间墙以及烟囱等结构构件和构筑物的加固。但这种方法用钢量较大,加固维修费用较局。(3)预应力加固法。预应力加固法是一种采用外加预应力钢拉杆(分水平拉杆、下撑式拉杆和组合式拉杆或撑杆,对结构进行加固的方法。这种方法可在几乎不改变使用空间的条件下,提高结构构件的正截面及斜截面承载力。预应力能消除或减缓后加杆件的应力滞后现象,使后加杆件有效地参与工作。预应力产生的负弯矩可以抵消部分荷载弯矩,减小原构件的挠度,缩小原构件的裂缝宽度。甚至可使裂缝完全闭合。因此,预应力加固法广泛用于混凝土梁、板等受弯构件以及混凝土柱佣预应力顶撑加固)的加固。此外,还可用于钢梁及钢屋架的加固。预应力加固法是一种加固效果好而经济的加固方法,很有发展前途,其缺点是增加了施加预应力的工序和设备。(4)改变受力体系加固法。改变受力体系加固法是通过增设支点(柱或托架)或采用托梁拔柱的办法去改变结构的受力体系(计算简图)的一种加固方法。增设支点可以减小结构构件的计算跨度,降低计算

弯矩,大幅度提高结构构件的承载力,减小挠度,缩小裂缝宽度。当对增设的支点施加预庄力时,效果更佳。增设支点多用于大跨度结构,但这种方法较多地影响了使用对于原由多跨简支梁构成的公路或铁路桥梁及吊车梁等结构,也常采用在梁上增配负弯矩钢筋,补捣混凝土后浇层的加固方法加固。即把原来的单跨简支梁变为多跨连续梁,改变梁的受力状态,提高其承载力。在钢结构中,也常采用改变受力体系的加固方法,使部分杆件的内力降低,提高结构的承载力。例如,在钢屋架平面外采用增设支撑析架、连杆、支点等办法,使屋架由平面结构变为空间结构;又如,把梁柱的连接由铰接改为刚接等。(5)外部粘钢加固法。外部粘钢加固法是一种用胶粘剂把钢板粘贴在构件外部进行加固的方法。常用的胶粘荆以环氧树脂为主配成。这种加固方法的优点是施工工期短,施工时可以不动火。加固后几乎不改变构件的外形和使用空间,却能大大提高结构构件的承载力和正常使用阶段的性能。采用外部粘钢加固法时,通常是将钢板粘于梁底受拉区,以提高梁的承载力。当在梁侧粘贴钢板时,还可提高梁的斜截面承载力。这种方法常被用来加固承受静力作用下的混凝土(或型钢)受弯、受拉构件。但是,它要求环境温度不高于60℃,相对湿度不大于70%,并要求无化学腐蚀影响。粘贴钢板对施工工艺要求较高,一般应由专业队伍施工。

总之,近几年全球气候异常,风灾日益频繁,建筑结构的抗风能力鉴定与加固研究急待加强。

建筑天然气供应系统(通用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建筑天然气供应系统(通用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建筑天然气供应系统(通用版) 一、建筑天然气供应系统的组成 建筑天然气供应系统的构成,随城市燃气系统的供气方式不同而有所变化,如图4-7所示的供气系统,由用户引入管、立管、水平干管、用户支管、天然气计量表、燃具连接管和天然气用具所组成。这样的系统构成是用气建筑直接连接在城市的低压管道上。近来,我国一些城市也有采用中压进户表前调压的天然气供气系统。 为了防止发生天然气着火、爆炸、中毒现象,按我国城镇燃气设计规范规定,用户引入管与城市或庭院低压分配管道连接,在分支管处设阀门,可由地下或地上引入,引入管宜设在厨房、走廊或与厨房相连的封闭阳台内等便于检修的非居住房间内,而不得敷设在卧室、浴室、易燃或易爆品的仓库、有腐蚀性介质的房间、发电间、配电间、变电室、不使用天然气的空调机房、通风机房、计算机房、电缆沟、暖气沟、烟道和进风道、垃圾道等地方。引入管上

即可连一根立管,也可连多根立管,后者则应设霉水平干管,水平干管沿楼梯间或辅助房间的墙壁敷设,坡向引入管,坡度应不小于0.002。管道经过的楼梯间和房间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 当由地下引入室内时,立管在室内第一层处应设阀门。阀门一般设在室内,对重要用户尚应在室外另设阀门。阀门宜选择球阀或旋塞阀。立管的上下端应装丝堵,通过各层楼板处应设套管。套管高出地面至少50mm,套管与天然气管道之间的间隙应用柔性防腐、防水材料密封。 由立管引出的用户支管,在厨房内其高度不低于1.7m。敷设坡度不小于0.002,并由天然气计量表分别坡向立管和燃具:支管穿过墙壁时也应安装在套管内。 用具连接管(又称下垂管)是在支管上连接天然气用具的垂直管段,其上的旋塞应距地面1.5m左右。 室内天然气管道宜为明管敷设。当建筑物设计有特殊美观要求或工艺有特殊要求时,也可采用暗管敷设,但应敷设在有通风口的吊顶或有活盖的墙槽内。为了满足安全、防腐和便于检修需要,室

建筑结构抗风设计

建筑结构抗风设计在如今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建筑的高度也飞速增高,而且建筑体型越来越复杂。高楼引来“风速杀手”。由于高层、超高层建筑鳞次栉比而引发峡谷效应,使城市街道风速加大,以致危及行人和行车安全。这种峡谷效应还表现在某些高楼部分外墙表面因风速过大产生巨大负压,玻璃幕墙或大墙板块会像雪崩一样脱落,高档门窗等也常常会发生突然崩塌、坠落伤人事故。所以,建筑高度的增高和复杂的体型使得建筑结构抗风设计的难度也在不断提高。我们要明白风对建筑的危害机理才能更好地进行抗风设计。风是紊乱的随机现象。风对建筑物的作用十分复杂,规范中关于风荷载值的确定适用于大多数体型较规则、高度不太大的单幢高层建筑。目前还没有有效的预测体型复杂、高柔建筑物风作用的计算方法;摩天大楼可能造成很强的地面风,对行人和商店有很大影响;当附近还有别的高层建筑时,群体效应对建筑物和建筑物之间的通道也会造成危害。风对建筑物表面的作用力大小,与建筑物体型、高度、建筑物所处位置、结构特性有关。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台风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因台风灾害造成的经济 损失十分惨重。城市各类建筑物的损坏与倒塌是风灾直接损失的主要组成部分,快速预测和评估城市建筑物遭受风灾后的损伤情况,对城市防灾减灾工作至关重要,也是目前土木工程领域急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接下来让我们看一些比较成功的抗风设计的实例。 1974年美国芝加哥建成443m高(加上天线达500m)110层的西尔斯大楼成为当时世界最高的建筑,纽约的世界贸易中心大厦(412m,110层)只能让位,退居第二。大楼由9个标准方形钢筒体(22.9mx22.9m)组成。该结构由SOM设计.建筑师为FazlurKahn。建造到52层减少2个简体.到67层再减少2个简体.到92层再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优化措施

试论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优化措施摘要: 现如今,现代化建设普遍应用于城市建设中,这推动了我国高层建筑发展前进的步伐,由于人们对建筑施工的要求不断提高,使得建筑技术将面临更高的挑战。因此,从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方面入手,进行改进,从而扩大建筑工程的发挥空间。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优化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优化措施 abstract: nowadays, modernization is generally applied to the city construction, this drives forward the country’s high building development progress, as people have the requirement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continues to improv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hat could face higher challenge. therefore, from building engineering structure design aspects, to improve and expand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play space.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tructure design of the measures are discussed.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structure design; optimizatio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b48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高层建筑的高度在不断的进行增加,这就使得高层建筑向

高层建筑安装燃气管道

工程295 高层建筑安装燃气管道得问题与研究 摘要:近几年,宿迁地区经济发展迅猛,新建、扩建得住宅小区日益增多,小高层、高层等所占得比例也越来越大.根据要求,管道天然气作为小区配套工程应与建筑主体同时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然而因高层建筑沉降大,燃气管道较长,燃气附加压力大,这样管道极易产生各种应力与使用中燃气压力波动异常等情况,致使管道变形甚至折断与燃气不能完全燃烧,引发安全事故.因此高层建筑得燃气管道得设计与施工都有更严格得要求,有必要就高层天然气管道安装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总结预防与处理方法,确保工程设计合理与使用安全。 关键词:高层建筑;建筑沉降;附加压力;各种应力 一、高层沉降对燃气管道得影响 宿迁隶属平原地带,土质松软,积水较多,随着城市得快速发展, 宿城区与各个县城都在不断得向周边扩建,在原来得许多低洼地、鱼池与农田等地方兴建了住宅小区。由于地基松软, 很容易产生建筑产生沉降。这些工程大多在竣工后得5年内沉降速度最大,以后沉降速度逐渐降低.尤其就是高层建筑,其自重大,沉降也比较大。建筑物得沉降对燃气引入管得影响非常严重。因为建筑物产生沉降时,固定在建筑物上得燃气管道与建筑物一同下降,而埋设在室外得燃气引入管就是静止得,这样燃气管道就会变形这样就会产生切应力,当切应力达到管道承受极限时,管道就会断裂,造成燃气泄漏,引发安全事故.一般楼房沉降约在20mm左右,而18层以上建筑沉降可达100mm以上。高层建筑得燃气管道多为无缝钢管焊接与镀锌钢管丝扣连接,无论哪种施工工艺,若没有预防楼层沉降得措施,都将对燃气管道造成极大得损坏。

二、应对建筑沉降得措施 多层建筑沉降较少,可在管道穿墙处设置钢套管或预留竖槽。套管设置时要保证保证管道上部间隙不小于建筑物最大设计允许沉降量得1、2倍,下部间隙不小于5㎜。 对于小高层以上建筑,沉降量较大,设置钢套管或预留竖槽已不能满足应对沉降得要求。高层建筑一般采取上行下给方式,即燃气自庭院从上升管到达一楼户内厨房,再自下而上引入楼上各户,属于低压进户计量后直接引至燃气具。根据宿迁市高层建筑管道燃气得供气形式,在设计及施工中应考虑以下措施: 1、如建筑物位置土质松软,沉降量较大,可在埋地引入管后面阀门以 上安装一个补偿器。这就是燃气公司最常用得方法,不仅方面,补偿效果也非常好。 2、在室外埋地引入管与入户管连接处,管道尽量使用煨弯,对焊缝必 须要根据设计要求对其进行无损探伤检测.室内管与埋地庭院管连接应在最后施工,这样建筑物因已经沉降一些时间,就降低了沉降量。 3、也可在引入管上多加几个弯头,达到补偿要求。 4、在立管入户前得水平管上加设一个波纹管补偿器,利用补偿器得补偿能力达到降低切应力得效果。 三、燃气管道自身产生得应力 高层建筑因其立管厂,管道自重相对较大。因受环境温度变化影响,管道热胀冷缩,就会胀缩变形与产生热应力。这两种力在管道投入使用时非常常见,所以在设计与施工时一定要考虑在内,否则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建筑结构设计试题及答案

建筑结构设计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单层厂房下柱柱间支撑设置在伸缩缝区段的( )。 A 、两端,与上柱柱间支撑相对应的柱间 B 、中间,与屋盖横向支撑对应的柱间 C 、两端,与屋盖支撑横向水平支撑对应的柱间 D 、中间,与上柱柱间支撑相对应的柱间 2、在一般单阶柱的厂房中,柱的( )截面为内力组合的控制截面。 A 、上柱底部、下柱的底部与顶部 B 、上柱顶部、下柱的顶部与底部 C 、上柱顶部与底部、下柱的底部 D 、上柱顶部与底部、下柱顶部与底部 3、单层厂房柱牛腿的弯压破坏多发生在( )情况下。 A 、0.751.0 C 无论何时 q γ=1.4 D 作用在挡土墙上q γ=1.4 12、与b ξξ≤意义相同的表达式为()

关于加强建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若干规定(试行)

南京市建筑工程局文件 宁建工字〔2007〕32号 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建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 管理的若干规定(试行)》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现将《关于加强建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若干规定(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南京市建筑工程局 二00七年三月六日 抄报:省建设厅、省建管局 抄送:市建委 关于加强建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若干规定(试行)第一条为加强我市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建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依据《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强制性标准,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建筑结构工程是指房屋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幕墙等涉及结构安全的部分。 第三条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结构工程施工及质量管理除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外,应执行本规定。 第四条南京市建筑工程局负责本市建筑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南京市建筑安装工程质量监督站和各郊区、县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负责所监督范围内的建筑结构工程的质量监督工作。 第五条建设单位应配备专业配套的项目管理班子(或委托项目管理公司),项目负责人应经法人任命,并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第六条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项目部主要质量管理人员及项目监理机构的总监理工程师、专业监理工程师应是本单位职工(与本单位有合法的人事、工资关系,除退休人员外还应有社会保险关系),项目经理、总监理工程师应经法人任命。 第七条一个项目经理在同一时间段内只能承担一个项目的建筑结构工程施工。每一个工程项目配备至少一名专职质量检查员,30层以上(含30层)或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大型公共建筑等应配备设备安装的专职质量检查员。 一个总监理工程师在同一时间段内只能承担一个项目的建筑结构工程监理工作。特殊情况确需同时承担2个项目且经建设单位同意的,应设立总监代表,总监代表应与总监的资格相符。 第八条项目监理机构的监理人员应专业配套。人员数量和资格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监理员的配备数量应不少于监理工程师配备数量的1.5倍。 (二)监理工程师(指国家注册或省建设厅发证的监理工程师,含总监和总监代表)的配备数量。 1、建筑结构施工阶段,每个项目不少于2名(3000m2以下的单体工程,不少于1名); 2、桩基施工阶段,桩基设备在6台以上的,每增加6台设备增加1名,不足6台的按6台计;

建筑结构抗风设计

体育场网架屋盖结构风振浅析 XXX (学校,南京,210016) 摘要:伴随着的材料科学发展和土木工程施工工艺的进步,新建的体育场看台多用外形美观、结构新颖的大跨度柔性结构方向发展,这不仅满足了结构使用功能的需要,同时也给观众提供了开阔的视野。大跨度网架屋盖结构在风荷载下会受到强大的吸力,并引起柔性屋面的振动。本文简要介绍了大跨结构表面风压分布特征,风致破坏机理和风洞试验在大跨屋盖结构的应用。 关键词:大跨网架屋盖结构;风致破坏;风洞试验 A Brief Analysis of Study on Wind Induced Dynamic Response of Long Span Grid Roof Structures XXX ( College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 Astronautics, Nanjing, 210016, China) Abstract: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e stands of stadium are often covered with long—span flexible roof structures with beautiful shapes and new structural systems.It not noly meets the function of use,but also provide the audience with good view.When wind flows around roofs,the airflow will be separated to form a high suction zone,and the flexible roofs will suffer from wind—induced buffeting response.The article made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issue Key words:Long-span grid structures;wind damage;wind tunnel test 引言 风灾是自然灾害的主要灾种之一,虽然其作用幅度比一般地震荷载小,但其作用频度却比地震荷载高得多。随着结构规模的增加,风荷载变得越来越重要,以至于最后成为结构设计中控制性荷载,近年来,国内外建造了大量的重大工程建筑结构,在这些重大工程的设计中,强风作用下结构的风荷载往往决定着结构的安全性能。典型的实例是大跨度网架屋盖结构,此类结构不断出现在体育场馆、机场、文体活动中心和展览馆等大型公共建筑中。国内著名的大悬挑屋盖体育场有上海虹口足球场、青岛体育中心、上海八万人体育场以及台州体育中心主体育场等,国外实例有意大利罗马体育场、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主体育场、加拿大蒙特利尔奥林匹克体育场等。此类建筑造价颇高,作为公共建筑,社会效益显著,多为当地标志性建筑。 此类体育场屋盖具有质量轻、跨度大、柔性大、阻尼小、自振频率低的特点,而且这类结构往往比较低矮,在大气边界层中处于风速变化大、湍流度高的区域,再加上屋顶形状多不规则,绕流和空气动力作用十分复杂,风在体育场内形成了一个大的三维空间的非定常湍流场,体育场内风流动的机理很复杂,所以这种大跨屋盖对风荷载十分敏感。风荷

高层建筑燃气管道建设及安全控制措施(新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高层建筑燃气管道建设及安全 控制措施(新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高层建筑燃气管道建设及安全控制措施 (新版) 摘要:天燃气在优化社会经济、提高人民生活的同时,也存在巨大的安全问题。必须在天燃气管道建设中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保证天燃气安全输送和使用,才能充分发挥天燃气的使用优势,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层建筑;燃气管道;安全控制 一、建筑沉降对燃气管道的影响 1、沉降导致的危害 对于高层建筑来讲,其在完工之后的前五年内会发生比较显著的沉降问题,气候速率减缓。一般在建筑刚刚建设好之后就会疏通燃气管线,因为建筑本身的重量大,在穿墙的地方就会出现非常大的力。除此之外,建筑基础处回填土的沉降也会导致引入管局部悬

空,如果管线变形的话就会导致严重的气体泄漏现象。所以,要使用合理的方法来应对沉降问题。 2、沉降对燃气管线的干扰 在工作中我们发现此类建筑内的地面比室外的沉降现象要明显,它们不合理的下沉会导致燃气管的部分区域形成很大的力,当这种力经过管线的连接区域的时候,就会使得管件转动,当转动的度数超过一定的标准的话,就会导致管线发生泄露现象。如果上述的两种沉降现象对调的话,也就是说室外的要高于室内的,此类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地下活动区域在建设的时候没有做好回填工作,对地基的夯击力度不够。此时的燃气管线经过较为松散的土壤,在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之后,地面就会因为受到各种力的干扰而沉降,此时燃气管就会随着土的下沉而下降,引入管处就会生成很大的力,这种力会对管道或是附近的其他设施带来一定的影响,进而导致气体泄漏。 二、高层建筑燃气管道设计措施 1、附加压力的产生与补偿措施

结构设计常用数据表格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 2 纵向受力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 不同根数钢筋计算截面面积(mm2)

板宽1000mm内各种钢筋间距时钢筋截面面积表(mm2) 每米箍筋实配面积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 框架柱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

框架梁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白分率(%) 柱箍筋加密区的箍筋最小配箍特征值λν(ρν=λνf/f)

受弯构件挠度限值 注:1 表中lo为构件的计算跨度; 2 表中括号内的数值适用于使用上对挠度有较高要求的构件; 3 如果构件制作时预先起拱,且使用上也允许,则在验算挠度时,可将计算所得的挠度值减去起拱值;对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尚可减去预加力所产生的反拱值; 4 计算悬臂构件的挠度限值时,其计算跨度lo按实际悬臂长度的2倍取用。

注: 1 表中的规定适用于采用热轧钢筋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和采用预应力钢丝、钢绞线及热处理钢筋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当采用其他类别的钢丝或钢筋时,其裂缝控制要求可按专门标准确定; 2 对处于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60%地区一类环境下的受弯构件,其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可采用括号内的数值; 3 在一类环境下,对钢筋混凝土屋架、托架及需作疲劳验算的吊车梁,其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应取为0.2mm;对钢筋混凝土屋面梁和托梁,其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应取为0.3mm; 4 在一类环境下,对预应力混凝土屋面梁、托梁、屋架、托架、屋面板和楼板,应按二级裂缝控制等级进行验算;在一类和二类环境下,对需作疲劳验算的须应力混凝土吊车梁,应按一级裂缝控制等级进行验算; 5 表中规定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裂缝控制等级和最大裂缝宽度限值仅适用于正截面的验算;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斜截面裂缝控制验算应符合本规范第8章的要求; 6 对于烟囱、筒仓和处于液体压力下的结构构件,其裂缝控制要求应符合专门标准的有关规定; 7 对于处于四、五类环境下的结构构件,其裂缝控制要求应符合专门标准的有关规定; 8 表中的最大裂缝宽度限值用于验算荷载作用引起的最大裂缝宽度。 梁内钢筋排成一排时的钢筋最多根数

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风设计

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风设计 【摘要】随着高层建筑高度的增加,结构对风荷载更加敏感,在不少地区,抗风研究和设计已成为控制结构安全性能和使用性能的关键因素。根据建设规模,我国城市建设中占据比例最大的是高层建筑,而高层建筑结构的多变性和复杂性,使得结构设计工作成为建筑施工的重点和难点。面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相关问题,本文将对高层建筑抗风结构常见结构的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抗风设计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在建筑方面高层建筑结构与低层建筑结构一样,需要同时承受结构自身自重(及其他荷载)产生的垂直作用和风荷载产生的水平作用,相对于低层建筑结构水平荷载对整个结构受力影响通常较小的状况,在高层建筑结构中水平风荷载会成为高层(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受力控制因素。针对我国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风设计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二.高层建筑结构抗风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设计风压等级的确立 设计风压等级的建立需要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还没有对结构设计风压等级给出明确定义,具体的划分原则和范围界定还需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2.风振系数的确定 我国目前确定结构风震系数时采用的阻尼比是按已建建筑在微振下所获取的阻尼比实测值确定的,而抗风设计所取的风载是30-100年一遇的大风荷载。此时,结构的振动将不是微小振动,而是有较大位移的振动,而大位移振动与微振的结构阻尼比是不同的,一般前者比后者大;而阻尼比增大,将使风振系数减小。因此目前我国进行高层建筑钢结构抗风设计所取的风振系数可能偏大。 3.风振舒适度的考虑 《高规》中规定重现期为10年的最大加速度限值为:公共建筑0.28m/s2;公寓建筑0.20m/s2。本文认为存在如下有待完善之处:首先,重现期取为10年已不能满足要求。《建筑荷载设计规范》中对一般结构基本风压重现期已规定为50年,且对特殊结构还要进行重现期为100年的舒适度验算;其次,该规定只将民用建筑分为公共建筑和公寓建筑两类,不够具体;再次,将峰值加速度限值仅定为0.28m/s2和0.20m/s2,不够精确。 三.高层建筑的抗风设计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基础设计分析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基础设计分析 摘要:本文介绍了基础设计的重要性及原则,论述了建筑结构基础设计应注意 的问题,分析了建筑结构基础设计中常采用的形式及相关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基础设计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充分发展,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 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筑行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成 为建筑行业发展道路上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在对房屋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建筑工程结 构设计是否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影响着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 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房屋建设基础设计过程中,必须确保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一、基础设计概述 1、重要性。对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来说,承担着整体结构质量的责任,其结构主要是指整 体的建筑结构及建筑的种类户型,对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重要目的是保障整体建筑结构的安 全合理与可靠性,在保证其基本使用功能外,还要延长它的使用年限,发挥其经济与实用性。基础设计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它又对建筑结构质量也起到重要作用, 因此研究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基础设计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 2、原则。建筑工程的基础设计,应综合分析考虑建筑场地的地质状况、上部结构的类型、施工条件、使用要求,确保建筑物不致发生过量沉降或倾斜,满足建筑物正常使用要求,尽 量避开不利地形。同时,应注意与相邻建筑的相互影响,了解邻近构筑物及各项设施的位置 和标高,确保施工安全。建筑工程首先应选择有利(稳定基岩、坚硬土、开阔、平坦、密实、均匀的中硬土等)的场地,避开对抗震不利的地段;当条件不允许避开不利的地段时,应采 取可靠措施,使其不致由于地基失稳而被破坏,或者产生过量下沉或倾斜。 二、建筑结构基础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应考虑各种因素对地基和基础设计的影响。设计人员在对建筑工程的基础进行设计时,需要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确保基础设计的科学性 和合理性。为更好的进行地基的设计,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进行必要的勘察非常重要,对 施工企业来说,施工地点的地址情况将直接影响到施工是否能顺利进行,部分施工企业在施 工前对施工地点的地质情况不会进行勘察,或进行勘察也不会进行详细的勘察,只按照建设 单位的表面测量和参照附近建筑物的设计资料来进行施工结构的设计。为更好的进行施工, 施工的设计人员必须保障地基和基础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而且还要确保设计方案的安全性。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前,要对施工地点的地质情况进行勘察,同时对勘察的报告进行详 细的研究,并在考虑各种原因后,对施工的地基和基础进行施工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时, 若施工的土层是软土地基,运用换土垫层的方法来处理,应在地质勘查的基础上,了解土层 构造及软土层的厚度,在此基础上计算垫土厚度,使垫层的宽度与厚度符合安全性和经济性 的双重要求;需要注意垫土的选择,一般选择硬度、强度较好的沙砾,保证垫土层的稳定性。建筑结构设计时,许多的设计人员只依据其自身的经验进行处置,并且部分设计人员对软土 地基的危害不是很理解,这将导致在建筑设计处理地基时,会采用错误的处理方式,从而使 建筑施工可能受到很大的伤害。在很多设计中,要对地基的承载能力进行良好的估计,这样 才能保障在施工中,地基能承载建筑压力,其承载能力与地基和基础设计息息相关。所以为 更好的进行建筑工程的施工,必须做好地基和基础方面的设计工作。 2、地震作用对基础选型的影响。建筑结构设计方案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抗震等级,当它 的抗震等级高于规定等级时,设计师应进行软件建模,对其整体结构进行严谨的考虑,并对 相关数据进行严谨的推算。当抗震等级小于规定等级时,设计师首先也要保证基础结构的设 计满足抗震性要求,同时保证其整体建筑设计过程中抗震等级满足对放低需求抗震等级,当 以上条件都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可以酌情考虑,不必使用软件建模进行预算和推理。这样抗 震建模推算的方式,可以降低人力财力的浪费,并能节约工程施工成本,有助于保障建筑的 经济效益。 三、建筑结构基础设计中常采用的形式 1、墙下条形基础设计形式。通常,大多数的建筑工程在进行基础结构设计时,都会采用

建筑天然气供应系统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7761 (安全管理范本系列) 建筑天然气供应系统详细 版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建筑天然气供应系统详细版 提示语:本安全管理文件适合使用于平时合理组织的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预期的生产目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一、建筑天然气供应系统的组成 建筑天然气供应系统的构成,随城市燃气系统的供气方式不同而有所变化,如图4-7所示的供气系统,由用户引入管、立管、水平干管、用户支管、天然气计量表、燃具连接管和天然气用具所组成。这样的系统构成是用气建筑直接连接在城市的低压管道上。近来,我国一些城市也有采用中压进户表前调压的天然气供气系统。 为了防止发生天然气着火、爆炸、中毒现象,按我国城镇燃气设计规范规定,用户引入管与城市或庭院低压分配管道连接,在分支管处设阀门,可由地下

或地上引入,引入管宜设在厨房、走廊或与厨房相连的封闭阳台内等便于检修的非居住房间内,而不得敷设在卧室、浴室、易燃或易爆品的仓库、有腐蚀性介质的房间、发电间、配电间、变电室、不使用天然气的空调机房、通风机房、计算机房、电缆沟、暖气沟、烟道和进风道、垃圾道等地方。引入管上即可连一根立管,也可连多根立管,后者则应设霉水平干管,水平干管沿楼梯间或辅助房间的墙壁敷设,坡向引入管,坡度应不小于0.002。管道经过的楼梯间和房间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 当由地下引入室内时,立管在室内第一层处应设阀门。阀门一般设在室内,对重要用户尚应在室外另设阀门。阀门宜选择球阀或旋塞阀。立管的上下端应装丝堵,通过各层楼板处应设套管。套管高出地面至少50mm,套管与天然气管道之间的间隙应用柔性

常用建筑结构设计软件比较

常用结构软件比较 本人在设计院工作,有机会接触多个结构计算软件,加上自己也喜欢研究软件,故对各种软件的优缺点有一定的了解。现在根据自己的使用体会,从设计人员的角度对各个软件作一个评价,请各位同行指正。本文仅限于混凝土结构计算程序。 目前的结构计算程序主要有:PKPM系列(TAT、SATWE)、TBSA系列(TBSA、TBWE、TBSAP)、BSCW、GSCAD、 SAP系列。其他一些结构计算程序如ETABS等,虽然功能强大,且在国外也相当流行,但国内实际上使用的不多,故不做详细讨论。 一、结构计算程序的分析与比较 1、结构主体计算程序的模型与优缺点 从主体计算程序所采用的模型单元来说 TAT和TBSA属于结构空间分析的第一代程序,其构件均采用空间杆系单元,其中梁、柱均采用简化的空间杆单元,剪力墙则采用空间薄壁杆单元。在形成单刚后再加入刚性楼板的位移协调矩阵,引入了楼板无限刚性假设,大大减少了结构自由度。 SATWE、TBWE和TBSAP在此基础上加入了墙元,SATWE和TBSAP还加入了楼板分块刚性假设与弹性楼板假设,更能适应复杂的结构。SATWE提供了梁元、等截面圆弧形曲梁单元、柱元、杆元、墙元、弹性楼板单元(包括三角形和矩形薄壳单元、四节点等参薄壳单元)和厚板单元(包括三角形厚板单元和四节点等参厚板单元)。另外,通过与JCCAD的联合,还能实现基础-上部结构的整体协同计算。TBSAP提供的单元除了常用的杆单元、梁柱单元外,还提供了用以计算板的四边形或三角形壳元、墙元、用以计算厚板转换层的八节点四十八自由度三维元、广义单元(包括罚单元与集中单元),以及进行基础计算用的弹性地基梁单元、弹性地基柱单元(桩元)、三角形或四边形弹性地基板单元和地基土元。TBSAP可以对结构进行基础-上部结构-楼板的整体联算。 从计算准确性的角度来说 SAP84是最为精确的,其单元类型非常丰富,而且能够对结构进行静力、动力等多种计算。最为关键的是,使用SAP84时能根据结构的实际情况进行单元划分,其计算模型是最为接近实际结构。 BSCW和GSCAD的情况比较特殊,严格说来这两个程序均是前后处理工具,其开发者并没有进行结构计算程序的开发。但BSCW与其计算程序一起出售,因此有必要提一下。BSCW一直是使用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一个框剪结构计算软件,这个程序应属于空间协同分析程序,即结构计算的第二代程序(第一代为平面分析,第二代为空间协同,第三代为空间分析)。GSCAD则可以选择生成SS、TBSA、TAT或是SSW的计算数据。SS和SSW均是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开发的,其中SS采用空间杆系模型,与TBSA、TAT属于同一类软件;而SSW根据其软件说明来看也具有墙元,但不清楚其墙元的类型,而且此程序目前尚未通过鉴定。 薄壁杆件模型的缺点是: 1、没有考虑剪力墙的剪切变形。 2、变形不协调。 当结构模型中出现拐角刚域时,截面的翘曲自由度(对应的杆端力为双力矩)不连续,造成误差。另外由于此模型假定薄壁杆件的断面保持平截面,实际上忽略了各墙肢的次要变形,增大了结构刚度。同一薄壁杆墙肢数越多,刚度增加越大;薄壁杆越多,刚度增加越大。但另一方面,对于剪力墙上的洞口,空间杆系程序只能作为梁进行分析,将实际结构中连梁对墙肢的一段连续约束简化为点约束,削弱了结构刚度。连梁越高,则削弱越大;连梁越多,则削弱越大。所以计算时对实际结构的刚度是增大还是削弱要看墙肢与连梁的比例。 杆单元点接触传力与变形的特点使TBSA、TAT等计算结构转换层时误差较大。因为从实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1. 1 国际现状 国际上最早从 80 年代开始利用计算机进行结构辅助设计,也就是二维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这种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方法的过程是采用程序化手法,使设计过程更加简单,也促进了标准化绘制的形成。但是随着对结构设计的高效性需求日益加大,出现了三维化的设计方法。 当前很多发达国家在工程结构设计上引入了建筑信息建模等理念,在相关技术的支持下通过建立三维模型的方式进行结构设计,很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1. 2 国内现状 随着国内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结构设计的现状是,一方面,建筑结构设计的信息化使得设计过程更加便捷,造成设计人员过于依赖于电脑,而不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全面评估,这给建筑工程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当前的信息化结构设计技术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虽然建筑信息建模等三维方式已经在国内的部分建筑设计上得到了应用,但是实现先进信息技术与实际设计工作的完美结合,仍需要在日常工作中进行不断的探索与优化。 2. 1 设计误区 忽视结构设计的实用性。建筑结构设计应该满足使用性

需求,结构设计如果只是外在具有可观赏性,无法真正应用到建筑工程中去,或者结构设计的使用寿命过短,都是结构设计不具实用价值的体现。部分建筑结构设计单一重视外观,将极大的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 忽视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建筑的根本要求是安全,建筑的安全与否关乎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建筑的安全由每一结构中的小细节共同组成,结构设计就是建筑整体安全的重要细节,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应该充分重视安全性。 2. 2 结构问题 异性结构的不合理。当前,异性结构的高层建筑随处可见,在追求建筑的个性化外在表现时,同样不可以忽视了异性结构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主流的异性结构表现为不规则的形体以及过高的高度,这些特征使得建筑在结构布局上存在较多的不合理性,也缺乏相应的抗震设计。当前我国尚没有充分的技术对异性建筑都进行全面的承载力检验,因此设计时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一定要严格自律,充分考虑建筑的抗震性与结构合理性。 结构设计的不合规。我国的相关法规制度都对建筑的高度与宽度设定了响应的规范,有些高层建筑的高度超甚至超过了的最大的高度限制值。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如果建筑的高度与宽度超过相关规定,则应该采用超限标准。结构设计高度超高的弊端有很多,比如建筑物防震力不足、与施工地

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风设计

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风设计 一、前言 当前,我国高层建筑的高度不断增加,加之全球气候和环境问题,使得高层建筑抗风设计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二、高层建筑抗风的研究方法 结构抗风性能研究的主要方法有风洞试验、CFD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四种。 1、风洞试验方法 风洞试验,即在大气边界层风洞中用模型试验来模拟实际结构在风的作用下静力和动力效应。常用的风洞试验方法包括刚性模型测压试验、高频动态天平试验、节段模型测力试验、节段模型测振试验和气动弹性模型试验等。刚性模型测压试验也就是按照外形几何相似的原则,以一定缩尺比例制作测压模型进行风洞测压试验。这种试验方法是一种结构表面上的所有压力测点的同步压力测试法,它要求所有测点同步测试,结构响应的计算可以考虑多模态的影响,但较多测点的同步测试需要较好的试验测试设备。 高频动态天平试验得到理想状态下的结构响应,较容易实现,在高层建筑模型的风洞试验中该方法应用较广,但是它只能考虑一阶直线型模态,不能考虑高阶模态影响,一般只能从理论上进行修正或加入一定的假定来弥补试验的不足。节段模型测力试验和节段模型测振试验一般使用刚性或弹性支座模型,通常用于桥梁结构,也可以用于其它细长形状的结构。气动弹性模型试验能够全面考虑结构和气流的相互耦合作用,较为真实地反映结构在大气边界层中的动力响应形式,是进行结构风致响应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是模型制作和试验都比较复杂。 2、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的方法 CFD数值模拟,即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在计算机上模拟建筑物周围的风压场变化并求解建筑物结构表面的风荷载分布。它拥有直接模拟实际风环境的能力,但是,建筑物位于大气边界层中,气流在大气边界层中的流动状态十分复杂,往往是计算流体力学中最难模拟的内容。同时,钝体建筑物周围流场也十分复杂,它是由撞击、分离、回流、环绕和旋涡等组成的,因此就目前来说,CFD 数值模拟方法还是无法替代风洞试验。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 1在施工图设计阶段,结构专业设计文件应包含图纸目录、设计说明、设计图纸、计算书(内部归档)。 2图纸目录应按图纸序号排列,先列新绘制图纸,后列选用的重复利用图和标准图。3结构设计总说明每一单项工程应编写一份结构设计总说明,对多于项工程宜编写统一的结构施工图设计总说明。如为简单的小型单项工程,则设计总说明中的内容可分别写在基础平面图和各层结构平面图上。结构设计总说明应包括以下内容: 1本工程结构设计的主要依据(同3.5.2条); 2设计0.000标高所对应的绝对标高值; 3图纸中标高、尺寸的单位; 4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和设计使用年限,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要求和砌体结构施工质量控制等级:5建筑场地类别、地基的液化等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及设计地震分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 6人防工程的抗力等级; 7扼要说明有关地基概况,对不良地基的处理措施及技术要求、抗液化措施及要求、地基土的冰冻深度,地基基础的设计等级; 8采用的设计菏载,包含风荷载、雪荷载、楼屋面允许使用荷载、特殊部位的最大使用荷载标准值; 9所选用结构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及相应的产品标准,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时,应说明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锚固长度、搭接长度、接长方法,预应力构件的锚具种类、预留孔道做法、施工要求及锚具防腐措施等,并对某些构件或部位的材料提出特殊要求; 10对水池、地下室等有抗渗要求的建(构)筑物的混凝土,说明抗渗等级,需作试漏的提出具体要求,在施工期间存有上浮可能时,应提出抗浮措施; 11所采用的通用做法和标准构件图集;如有特殊构件需作结构性能检验时,应指出检验的方法与要求; 12施工中应遵循的施工规范和注意事项。 4基础平面图 1绘出定位轴线、基础构件(包括承台,基础梁等)的位置、尺寸、底标高、构件编号,基础底标高不同时,应绘出放坡示意。 2标明结构承重墙与墙垛、柱的位置与尺寸、编号,当为混凝土结构时,此项可另绘平面图,并注明断面变化关系尺寸。 3标明地沟,地坑和已定设备基础的平面位置、尺寸、标高,无地下室时±0.000标高以下的预留孔与埋件的位置、尺寸、标高。 4提出沉降观测要求及测点布置(宜附测点构造详图)。 5说明中应包括基础持力层及基础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地基的承载能力特征值,基底及基槽回填土的处理措施与要求,以及对施工的有关要求等。 6桩基应绘出桩位平面位置及定位尺寸,说明桩的类型和桩顶标高、入土深度、桩端持力层及进入持力层的深度,成桩的施工要求、试桩要求和桩基的检测要求(若先做试桩时,应单独先绘制试桩定位平面图),注明单桩的允许极限承载力值。 7当采用人工复合地基时,应绘出复合地基的处理范围和深度,置换桩的平面布置及其材料和性能要求、构造祥图;注明复合地基的承载能力特征值及压缩模量等有关参数和检测要求。

建筑结构设计试题及标准答案

建筑结构设计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单层厂房下柱柱间支撑设置在伸缩缝区段的( )。 A 、两端,与上柱柱间支撑相对应的柱间 B 、中间,与屋盖横向支撑对应的柱间 C 、两端,与屋盖支撑横向水平支撑对应的柱间 D、中间,与上柱柱间支撑相对应的柱间 2、在一般单阶柱的厂房中,柱的( )截面为内力组合的控制截面。 A 、上柱底部、下柱的底部与顶部 B 、上柱顶部、下柱的顶部与底部 C 、上柱顶部与底部、下柱的底部 D 、上柱顶部与底部、下柱顶部与底部 3、单层厂房柱牛腿的弯压破坏多发生在( )情况下。 A 、0.75<a /h0≤1 B、0.1<a/h 0≤0.75 C 、a/h 0≤0.1 D、受拉纵筋配筋率和配箍率均 较低 4、( )结构体系既有结构布置灵活、使用方便的优点,又有较大的刚度和较强的抗震能 力,因而广泛的应用与高层办公楼及宾馆建筑。 A、框架 B 、剪力墙 C 、框架-剪力墙 D 、框 架-筒体 5、一般多层框架房屋,侧移主要是由梁柱弯曲变形引起,( )的层间侧移最大。 A 、顶层 B 、底层 C、中间层 D 、顶层和底层 6、砌体结构采用水泥砂浆砌筑,则其抗压强度设计值应乘以调整系数( )。 A 、0.9 B 、0.85 C 、0.75 D 、0.7+A 7、砌体局部受压可能有三种破坏形态,( )表现出明显的脆性,工程设计中必须避免 发生。 A 、竖向裂缝发展导致的破坏——先裂后坏 B 、劈裂破坏——一裂就坏 C 、局压面积处局部破坏——未裂先坏 D 、B 和C 8、( )房屋的静力计算,可按楼盖(屋盖)与墙柱为铰接的考虑空间工作的平面排架或 框架计算。 A 、弹性方案 B 、刚弹性方案 C、刚性方案 D 、B 和C 9、在进行单层厂房结构设计时,若屋面活荷载、雪荷载、积灰活载同时存在,则( ) 同时考虑。 A 、屋面活载与雪荷载,积灰荷载三者 B 、积灰荷载与屋面活载中的较大值,与雪荷载 C 、屋面活载与雪荷载中的较大值,与积灰荷载 D 、只考虑三者中的最大值 10、单层厂房柱进行内力组合时,任何一组最不利内力组合中都必须包括( )引起的内力。 A、风荷载 B、吊车荷载 C、恒载 D 、屋 面活荷载 11.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 A 对结构有利时q γ<1.0 B 无论何时q γ>1.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