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四步骤交通需求预测模型(4.1)交通分配详解
- 格式:ppt
- 大小:1.04 MB
- 文档页数:75
需求预测方法及模型总结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专业:交通工程班级学号:071412127学生姓名:刘学鹏指导教师:秦丹丹完成时间:2015-11-26需求预测方法及模型总结交通需求预测是交通规划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交通发展政策的制定、交通网络设计以及方案评价都与交通需求预测有密切的关系。
现代交通规划理论中的交通需求预测习惯上被分为四个阶段,即交通产生预测、交通分布预测、交通方式分担预测及交通网络分配。
下面就对交通需求预测的四阶段法以及其各自的模型进行总结。
一、交通生成预测Ⅰ、增长率法增长率法是根据预测对象(如客货运量、经济指标等)的预计增长速度进行预测的方法。
预测模型的一般形式为: Qt =Q(1+α)t增长率法的关键在于确定增长率,但增长率随着选择年限及计算方法的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差异。
所以增长率法一般仅适用于增长率变化不大且增长趋势稳定的情况,其特点是计算简单,但预测结果粗略,较适用于近期预测。
Ⅱ、乘车系数法乘车系数法又称为原单位发生率法,类似于城市交通预测中的类别发生率法,它用区域总人口与平均每人年度乘车次数来预测客运量。
模型的形式为:Q t =Ptβ乘车系数可以根据指标的历年资料和今后变化趋势确定,但是乘车系数本身的变动有时难以预测,各种偶然因素会使其发生较大波动。
此外,人口、职业、年龄的变化也使系数很难符合一定规律。
Ⅲ、产值系数法产值系数法是根据预测期国民经济指标值(如工农业总产值、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等)和确定的每单位指标值所引起的货运量或客运量进行预测的方法。
模型的形式为:Q t =MtβⅣ、弹性系数法弹性系数法是通过研究单位社会经济指标产生的小区交通出行量,预测将来吸引、发生量的一种方法。
此法是综合考虑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和发展趋势,参考O、D调查区域社会经济有关文献资料,确定弹性系数的大致范围,结合所得出的历史弹性系数及所处区域位置及相关运网历史交通量与直接影响区历史经济量的回归分析作为进一步的分析手段,确定出项目影响区的交通增长弹性系数,依此进行发生、吸引交通量预测。
交通需求预测四阶段法概述1. 引言交通需求预测是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准确预测未来交通需求可以帮助决策者做出科学合理的交通规划和决策,优化城市交通系统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在交通需求预测的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四阶段法。
本文将介绍交通需求预测中常用的四阶段法,包括旅行方式选择、路线选择、出行目的选择和交通模式选择四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方法,通过这四个阶段的组合,可以较为全面地预测未来的交通需求。
2. 旅行方式选择旅行方式选择是交通需求预测的第一个阶段,其目的是确定人们在出行时选择何种交通方式。
在旅行方式选择阶段,常用的方法包括调查问卷调查、出行意向模型、交通需求模型等。
调查问卷调查是一种常见的数据收集方法,通过向居民或出行者提问,了解他们的出行习惯和偏好,从而得到一定的信息。
出行意向模型和交通需求模型则是通过数学建模的方式,分析人们的行为决策过程,预测不同出行方式的选择概率。
通过旅行方式选择阶段,可以得到不同交通方式的选择概率,为后续的路线选择和出行目的选择提供输入。
3. 路线选择路线选择是交通需求预测的第二个阶段,其目的是确定人们在选择了交通方式后,选择何种路线。
在路线选择阶段,常用的方法包括路径选择模型、交通网络分析等。
路径选择模型是一种基于数学模型的方法,通过分析交通网络中的各条路径,结合出行者的个人特征和信息,预测人们选择不同路线的概率。
交通网络分析则是通过对交通网络的拓扑结构和流量分布进行分析,推导出不同路线的通行能力和拥挤程度,进而影响路线的选择。
通过路线选择阶段,可以得到不同路线的选择概率和交通网络的通行能力分布,为后续的出行目的选择和交通模式选择提供输入。
4. 出行目的选择出行目的选择是交通需求预测的第三个阶段,其目的是确定人们在出行时的出行目的。
在出行目的选择阶段,常用的方法包括出行目的调查、模拟人群行为等。
出行目的调查是一种收集数据的方法,通过向出行者询问他们的出行目的,了解不同出行目的的分布情况。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四阶段法交通需求预测姓名:专业:班级:学号:指导教师:本论文主要是以福州市某轨道交通的道路网络来举例论证,如图4-1所示。
其中1、3、7、9四个交通节点分别作为四个交通区A 、B 、C 、D 的作用点,交通节点之间边线上的数据是路段的行驶时间。
该道路网络的每条道路上都设有中央分隔带以及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隔带的双向两车道道路。
图4-1 福州某轨道交通的道路网络 单位:min4.1交通生成预测根据每个家庭的月收入的不同来统计出行率,经过调查见表4-1: 表4-1出行率表收入分类(元/月) 0~800 800~1600 1600~2400 2400以上 出行率(人次/天)2.93.23.43.7小区现状家庭数和目标家庭数以及不同家庭的月收入比例如表4-2所示: 表4-2 小区家庭数小 区 A B C D 现 状 家 庭 数 8700 9200 8400 9600 目标年家庭数9800 11300 9600 11800 比例0-800 0.04 0.02 0.12 0.03 800-16000.150.260.130.241600-2400 0.25 0.37 0.28 0.33 2400以上0.650.420.560.46现状及目标年各小区家庭数以及不同收入家庭的比例。
123 45678 988448888 7.27.288DA B C使用交叉分类法,计算现状及目标年各小区的交通生成量。
现状交通生成量:交通小区A:8700×0.04×2.9+8700×0.15×3.2+8700×0.25×3.4+8700×0.65×3.7=33504交通小区B:9200×0.02×2.9+9200×0.26×3.2+9200×0.37×3.4+9200×0.42×3.7=34058交通小区C:8400×0.12×2.9+8400×0.13×3.2+8400×0.28×3.4+8400×0.56×3.7=28842交通小区D:9600×0.03×2.9+9600×0.24×3.2+9600×0.33×3.4+9600×0.46×3.7=25772目标年交通生成量:交通小区A:9800×0.04×2.9+9800×0.15×3.2+9800×0.25×3.4+9800×0.65×3.7=37740交通小区B:11300×0.02×2.9+11300×0.26×3.2+11300×0.37×3.4+11300×0.42×3.7=41833 交通小区C:9600×0.12×2.9+9600×0.13×3.2+9600×0.28×3.4+9600×0.56×3.7=28842交通小区D:11800×0.03×2.9+11800×0.24×3.2+11800×0.33×3.4+11800×0.46×3.7=257722.交通分布预测已知现状交通分布的OD矩阵为:(单位:人次/天)A B C DA 0 6180 6180 15450B 6180 0 15450 3090C 6180 15450 0 7725D 15450 3090 7725 0 使用增长系数法计算目标年的OD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