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培训
- 格式:ppt
- 大小:2.15 MB
- 文档页数:180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培训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必须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作为国际通用的质量管理标准,为企业提供了一套科学、系统的质量管理体系,有助于企业提升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本培训旨在帮助企业和员工深入了解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掌握其实施方法,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
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概述1.ISO9001标准的发展历程ISO9001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自1987年首次发布以来,ISO9001标准经历了多次修订,不断完善和更新。
最新版为2015版。
2.ISO9001标准的核心内容(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组织应当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努力超越顾客期望。
(2)领导作用:领导应当建立统一的宗旨和方向,创造员工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
(3)全员参与:组织应确保全体员工了解他们的贡献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为质量管理体系做出贡献。
(4)过程方法:组织应当识别、管理和控制过程,以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
(5)改进:组织应当通过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提高组织整体业绩。
(6)关系管理:组织应当建立和维护与顾客、供应商和其他相关方的关系,以提高组织价值。
三、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步骤1.策划质量管理体系(1)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组织应明确质量管理体系的边界,包括产品范围、地域范围等。
(2)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方针应体现组织对质量的承诺,质量目标应具有可测量性。
(3)确定组织结构、职责和权限: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和权限,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2.建立质量管理文件体系(1)编制质量手册:质量手册是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顶层文件,应阐述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结构、职责等。
(2)制定程序文件:程序文件是指导组织各部门工作的文件,包括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和改进等方面的程序。
ISO9001:2015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培训1 2 3ISO9001简介部分术语介绍标准目录框架理解七项管理原则4三大核心理念5现场管理六要素对应ISO9001 6客户审核时主要关注内容7ISO9001-2015标准的生活解读8ISO9001简介ISO9001简介1ISO 即 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ed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标准化组织,是负责除电工、电子领域之外的所有其他领域的标准化活动。
电工、电子领域的国际标准则由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
ISO性质:世界上最大的、最权威的国际标准制订、修订组织。
成立于1947年,总部在瑞士 日内瓦。
ISO9000族标准:指由 TC176(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制订的所有国际标准。
ISO9000族四大核心标准: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2015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2015ISO9004 《质量管理体系 业绩改进指南》2009ISO9011 《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2015现行ISO9001:2015为最新版我国在引进采用ISO标准时,编号有以下规律:GB/T19001-2016 对应 ISO9001:2015GB/T24001-2016 对应 ISO14001:2015在ISO标准编号前加10000(一万),则为我国等同标准的编号。
标准代号:GB为强制性国家标准代号,GB/T为推荐性国家标准代号。
而GB/T19001-2016 IDT ISO9001:2015中的IDT则为”IDT(IDENTICAL)表示等同采用,国家标准等同于国际标准,仅有或没有编辑性修改。
“2、影响产品质量的活动介绍在产品寿命周期内,对质量有影响的主要活动从最初的市场识别到最终满足要求的所有过程,一般归纳为以下十一个阶段:市场调研——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设计和开发——采购——制造——验证——包装和储存——送货——安装使用——售后服务——使用寿命结束或再生利用ISO9001:2015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是解决上述两问题和各阶段影响产品质量因素最常用的工具之一,也是全球应用最广的管理工具之一。
一、单项选择题A)产品交付前发生不合格品B)产品交付之后发现的不合格产品C)在服务提供期间或之后发现的不合格服务D)以上都是A)应对所有产品作好标识,以免混淆B)在生产和服务提供的全过程,应标识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状态C)应控制所有产品的唯一性标识D)以上都对A)内部审核B)自我评定C)管理评审D)绩效考核A)质量和服务要求B)生产过程及其资源C)接收准则D)质量方针A)生产的产品、提供的服务的特征B)进行的活动的特征C)拟获得的结果D)以上全部A)来料加工的原材料、半成品B)顾客委托运输的货物C)顾客提供的设备、知识产权D)以上都是A)成品B)半成品C)原材料D)以上全部A)不合格输出不能交付使用B)不合格输出得到纠正后应再次验证是否满足要求C)不合格输出控制不包括交付使用后才发现的产品不合格D)以上全部A)委托专业机构检验B)进行验证,如:检验、检查合格证明、核对外观和数量C)对其质量负责D)与采购产品同等对待A)图纸B)计算书C)包装规范D)以上都是A)产品和服务的要求B)过程准则以及产品和服务接收准则C)符合产品和服务要求所需的资源D)以上全部A)冬天客运列车车厢内的温度B)化工原材料仓库的通风和防潮条件C)厂区大门前的绿化情况D)微电子车间的静电防护装置的合理性A)体现组织的技术和管理人员的能力B)使各过程一致地、稳定地运行C)满足D)区别是否与国际接轨A)组织应确定、提供并维护过程运行所需要的环境,以获得合格产品和服务B)过程运行环境可能是人文因素与物理因素的结合C)不同组织,因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不同,过程运行所需的环境也是不同的D)以上都对A)产品的设计开发人员B)产品的生产制造人员C)产品质量的检验员D)工艺设计人员A)产品和服务B)过程C)质量管理体系D)以上全部A)产品的防护标识B)产品在生产期间的保护C)对生产产品的设备的保护D)产品包装A)设计评审B)设计验证C)设计确认D)设计输出A)工作场所的温湿度B)半成品库的通风和防潮条件C)工作区域布置的合理性D)以上都是A) “以风险为本的思考”B)强调质量管理原则C)生命周期管理D)以上全部A)完成了依据《附录 SL》格式的调整;B)强调风“险”C)用“产品和服务的外部条款”取代“采购”D)以上全部A)人力资源、组织知识;B)基础设施和监视和测量资源;C)过程环境D)以上全部A)知识产权和课程学习等方面的信息B)从失败和成功案例里学习C)在顾客或供方获得信息D)以上全部A)召回和停止供应产品和提供服务B)通知顾客C)经授权进行返修、降级、继续使用、放行D)延长服务时间或重新提供服务A)有能力持续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B)提升顾客满意度的机会C)应对风险和机会时能够考虑到组织所处的环境及目标D)有能力证实其符合质量管理体系的各项要求A)管理和系统方法B)持续改进C)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D)关系管理A)标识和说明(如标题、日期、作者、索引编号等)B)格式(如语言、软件版本、图示)和媒介(如纸质、电子版格式)C)评审和批准以确保适宜性和充分性D)以上全部A)外部供方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拟融入组织的产品和服务中B)外部供方代表组织直接向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C)经组织决定由外部供方提供某一过程或过程的一部分D)外部供方提供的办公家具A)应B)宜C)可D)能A)设计和开发评审B) 设计和开发验证C) 设计和开发确认D) 设计和开发策划A)测量设备是为验证产品符合性所需的设备B)发现测量设备不符合预期用途时,应确定当时测量结果的有效性是否受到不利影响C)必须加贴校准状态的标签D)以上全部A) 建立测量设备台账B)编制测量设备周检计划C)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或在使用前进行校准和(或)检定(验证)D)以上全部A)建筑物B)信息系统C)供方的运输设施D)过程设备的软件A)人员B)基础设施C)过程运行环境D)以上都是A)应追求高水平,以提升质量管理B)应体现组织的现时水平,不能过高要求C)应可测量并一定能实现D)既具有先进性,又不能过高要求A)在所有的职能上建立B)与提供合格产品和服务以及增强顾客满意相关C)定性定量都可以,只要可测量D)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A)改进产品和服务以满足要求B)纠正、预防或减少不利影响C)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和有效性D)以上全部A)顾客会晤B)顾客赞扬C)担保索赔D)以上全是A)采购的产品价格最优B)采购产品到货及时C)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满足要求D)以上都对A)防止不同产品的混淆B)防止不同状态产品的误用C)追加紧急放行的产品D)防止使用不合格产品1、新版标准增加了反映当今质量管理在实践和技术方面的一些先进理念和好的方法;取消了“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