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铜绿假单胞菌定植的病例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57.36 KB
- 文档页数:2
34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副高、高级)病例分析题微生物学检验技术是临床微生物学中的一项重要技术,通过对临床标本进行微生物学分析,可以确定致病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本文将以一例病例进行分析,探讨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病例背景:患者为一名40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咳痰,持续时间为2周。
患者没有其他明显不适,没有咳血、胸痛等症状。
患者近期无旅行史,无接触过禽类动物。
体格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
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3.5×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85%,淋巴细胞比例10%,嗜酸性粒细胞比例5%。
2.胸部X光片:双肺纹理增多,未见明显实变影。
基于以上检查结果,初步怀疑患者可能患有细菌性肺炎。
为明确致病菌的种类,需要进行微生物学检验。
微生物学检验方案:1.咳痰涂片:采集患者咳痰标本,制备涂片进行染色观察。
发现大量中性粒细胞和细菌,提示细菌感染。
2.细菌培养:将咳痰标本进行无菌处理后,采用血琼脂培养基进行细菌培养。
发现培养基上有多个菌落,进一步鉴定。
3.细菌鉴定:从菌落中挑选单个菌株进行进一步鉴定。
采用革兰氏染色、生化试验等方法,确定致病菌的种类。
4.药敏试验:对已鉴定的致病菌进行药敏试验,确定其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微生物学检验结果:1.咳痰涂片染色观察:大量革兰氏阴性杆菌。
2.细菌培养:从培养基上分离出大量革兰氏阴性杆菌。
3.细菌鉴定:经过革兰氏染色和生化试验,确定致病菌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4.药敏试验: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头孢菌素类等多种抗生素具有抗药性,对氟喹诺酮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联合用药等有一定敏感性。
根据以上微生物学检验结果,可以确定该患者患有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细菌性肺炎。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常见的医院感染病原菌,对抗生素的抗药性较高,对氟喹诺酮类等药物有一定敏感性。
临床治疗建议:1.抗生素治疗: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如氟喹诺酮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联合用药等。
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医院感染及防控对策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住院期间出现的与诊断或治疗无关的新感染。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常见的医院感染致病菌。
它通常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土壤、水体和植物中,但也可在医疗机构的水源、血液和呼吸器械等设备中定植生长,从而引发严重的感染。
本文将探讨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医院感染及防控对策。
一、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危害铜绿假单胞菌具有多种耐药性,对广谱抗菌药物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抗药性。
感染主要通过接触传播或由于呼吸机、导尿管等医疗设备引入机体内引发。
它能引起严重的呼吸道感染、血液感染、尿路感染和伤口感染等疾病,尤其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易导致并发症和死亡。
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防控措施1.加强感染监测和预警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感染监测与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和报告感染事件,追踪传染病例,评估感染的流行趋势,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
定期开展医院感染监测,对感染率高的科室和设备加强检查,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防止感染的蔓延传播。
2.严格执行手卫生措施医务人员必须认真执行手卫生措施,包括勤洗手、使用洗手液或消毒酒精进行手消毒等。
手消毒应在病人接触前后进行,特别是在进行无菌操作之前。
此外,还应注意手部皮肤的护理,避免皮肤破损,减少感染风险。
3.加强设备的清洁和消毒医疗设备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之一,因此,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设备的清洁和消毒操作规程,按照规定的方法和时间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设备的无菌状态。
4.住院患者的管理与隔离对于已经感染或疑似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患者,应采取隔离措施,包括单间隔离、呼吸机隔离等,避免病原菌传播给其他健康患者。
医院应制定隔离措施的具体操作规程,并培训医务人员进行正确实施。
5.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是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
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病情和细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避免过度使用、频繁更换抗菌药物,严禁自行购买和使用抗菌药物。
大家好!我是来自XX医院XX科室的医生,今天很荣幸能在这里向大家汇报一例典型病例。
在此,我要感谢各位领导和专家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参加此次病例汇报会,同时也感谢同仁们的辛勤付出。
病例背景:患者,男,45岁,已婚,农民,居住在XX省XX市XX县。
患者于2023年3月8日因“反复咳嗽、咳痰3个月,加重1周”入院。
患者3个月前开始出现咳嗽、咳痰,为白色泡沫痰,无发热、盗汗、乏力等症状。
在当地诊所就诊,给予抗感染治疗(具体药物不详)后,症状无明显改善。
1周前症状加重,伴有呼吸困难,遂来我院就诊。
入院查体:体温:37.5℃,脉搏:88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30/80mmHg。
神志清楚,精神可,自动体位,查体合作。
口唇无发绀,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啰音及干啰音,心音有力,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1.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9.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8%,血红蛋白:150g/L,血小板计数:300×10^9/L。
2. 尿常规:正常。
3. 胸部CT:双肺多发斑片状影,部分病灶边缘模糊,考虑肺炎。
4. 血气分析:PaO2 60mmHg,PaCO2 40mmHg,SaO2 90%。
5. 血培养:阴性。
6. 痰培养:铜绿假单胞菌。
病例分析:1. 病史特点:患者为中老年男性,有慢性咳嗽、咳痰病史,加重1周,伴有呼吸困难。
2. 体征特点:体温略高,呼吸音粗,可闻及湿啰音及干啰音。
3. 辅助检查特点: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胸部CT示双肺多发斑片状影,血气分析提示低氧血症。
综合患者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诊断为肺炎。
治疗方案:1. 抗感染治疗:根据痰培养结果,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
2. 支持治疗:给予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吸氧等支持治疗。
3. 专科治疗: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治疗经过:患者入院后,立即给予抗感染、支持治疗及专科治疗。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摘要: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原因,总结临床预防控制方法。
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2,某医院痰标本中铜绿假单胞菌株76株的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检出铜绿假单胞菌株76株,其中,感染病例69株,细菌定植7株,定植率9.21%;多重耐药菌株52株,占68.42%;痰标本中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株的76例患者,气管切开/插管60例,占78.95%。
结论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减少侵袭性操作,改善医院卫生条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止耐药菌株的交叉感染,提高诊疗操作的规范和安全,能够切实降低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多重耐药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infection causes of PEA and make a summarize of precautionary methods.Method Collecting and analyzing 76 cases of PEA in sputum specimen from 2013.1 to 2014.12 in a certain hospital.Result 69 out of 76 PEA strains got infected,and 7 strains of bacterial were colonized,the colonization rate is 9.21%,and there were 52 strains of MDRO(multiple resistant bacteria),took a place of 68.42%,60 out of 76 PEA patients made tracheotomy,took a placeof 78.95%.Conclusion Enhance the immunity of the patients,reduce invasive operation,improve hospital hygiene,disinfection and isolation system strictly enforced,rational use of antimicrobial agents,prevent cross infection of drug-resistant strains,improve the diagnosis and operation specification,with all these methods done above,the infection rate of PEA could be highly reduced.Keywords:PEA;Nosocomial infection;Multi-drug resistance铜绿假单胞菌是最常见的引起严重医院获得性感染的条件致病菌,其引起的医院感染高达30%以上,而呼吸道感染率更高,居病原菌之首。
急诊科常见细菌培养病例分析与处理急诊科作为医院中的一个重要部门,负责接收各类急危重症患者,并进行迅速诊断和处理。
在这个过程中,细菌培养是一项重要的检测手段,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判断病原细菌的种类,从而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本文将针对急诊科常见细菌培养病例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关的处理方法。
细菌培养案例一:肺炎一位50岁男性患者因高热、咳嗽、咳痰等症状前来急诊科就诊,经过医生询问和体检后,怀疑其患有肺炎。
为了确认病因,医生进行了细菌培养。
结果显示,细菌培养菌落呈革兰氏阳性菌,并经过进一步鉴定,确认为肺炎链球菌。
针对这一结果,医生立即给予患者青霉素类抗生素治疗,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细菌培养案例二:尿路感染一位28岁女性患者因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就诊于急诊科,医生怀疑其患有尿路感染,并通过细菌培养来确定病原菌。
培养结果显示,细菌菌落呈革兰氏阴性杆菌,进一步鉴定发现为大肠杆菌。
根据这一结果,医生为其开具了相应的抗生素治疗方案,并强调饮食卫生的重要性。
细菌培养案例三:败血症一位60岁男性患者出现高热、寒战、乏力等全身症状,病情严重,初步诊断为败血症。
为了明确病因,医生进行了细菌培养。
培养结果显示,细菌菌落呈革兰氏阳性球菌,通过进一步鉴定,确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医生选择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的抗生素,并加强了护理措施,包括静脉输入充足的液体来维持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
细菌培养案例四:创伤感染一位40岁男性患者因车祸而导致腿部严重创伤,伴有明显的红肿、渗液等症状,初步诊断为创伤感染。
为了明确感染的细菌种类,医生进行了相应的细菌培养。
鉴定结果显示,细菌菌落为革兰氏阴性杆菌,经过进一步鉴定,确定为铜绿假单胞菌。
根据这一结果,医生选择了敏感的抗生素,并进行了手术清创,加强伤口护理,以避免进一步的感染。
细菌培养案例五:皮肤软组织感染一位35岁女性患者因皮肤红肿、疼痛、局部脓肿等症状就诊,初步诊断为皮肤软组织感染。
医生为其进行了相应的细菌培养,结果显示细菌菌落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并经过进一步鉴定,确定为溶血性链球菌。
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试验结果及耐药性分析【摘要】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份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115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结果以及耐药趋势,为临床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提供参考。
方法用合肥恒星HX-21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检测115株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
结果 1358份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出115株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及环丙沙星的敏感率较高,而对头孢噻肟、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等抗生素已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
而且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比例也日渐增高。
结论近年来,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率已经很高,多重耐药菌日趋增多,耐药机制复杂。
因此,加强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监测可为临床提供最新的流行病学,尽量减少临床经验用药,避免盲目和滥用抗生素。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药敏试验耐药趋势抗生素【Abstract】 Purpose It aims to analyze the drug susceptible experiment results and the drug resistant tendency of the commonly-used antibiotic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115 pseudomonas ageruginosa, which were isolated from our hospital’s clinical specimen between January 2008 and December 2009. And meanwhile, it is expected to offer reference for curing pseudomonas ageruginosa infection in clinic. Usage method It utilizes HX-21 drug susceptible analysis instrument for bacterial appraisal of Hefei Hengxing Company to identify bacteria and carry out drug susceptible experiment, and then to check the susceptibility of the commonly-used clinical bacteria under the effect of 115 pseudomonas ageruginosa. Findings Among the 115 pseudomonas ageruginosa isolated from 1358 clinical samples, pseudomonas ageruginosa are found to be more sensible to amikacin, piperacillin,ceftazidime and ciprofloxacin, but show its drug resistance towards some antibiotics, such as cefotaxime, gentamicin, SXT and ampicillin. Plus, the proportion of pseudomonas ageruginosa resistant to imipenemis also increasing. Conclusion In recent years, the isolation rate of pseudomonas ageruginosa has been high. Multidrug-resistance bacteria are increasing and resistance mechanisms are complex. Thus, such drug susceptible experiment detest by combining Pseudomonas ageruginosa with commonly used antibiotics can provide the newest epidemic study for clinical medicine, help to reduce the use of medicine as much as possible, and avoid the abuse of antibiotics.【Key words】 Pseudomonas ageruginosa drug susceptible experiment resistance tendency antibiotics铜绿假单胞菌为临床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尤其是在医院感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例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病例分析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引起的感染疾病,具有较强的抗药性,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则更为严重,对治疗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本文将通过一例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病例的分析来探讨其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案等方面。
病例描述:患者,男性,53岁,农民。
患者原为健康体检中发现尿路感染,并经验尿培养结果发现感染源为铜绿假单胞菌。
之前的治疗方案为喹诺酮类抗生素,但无效。
患者病情逐渐恶化,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腰痛等症状。
后来,患者转诊到上级医院进行治疗。
病因与发病机制:铜绿假单胞菌通过感染引起尿路感染,并在尿液中繁殖,导致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它具有很强的抗药性,主要是由于其具有多个耐药基因,互相合作形成耐药基因岛,使菌株具有多重抗药性。
此外,铜绿假单胞菌还能够形成生物膜,防止抗生素的进入,从而增加其耐药性。
临床表现:患者主要症状为尿频、尿急、尿痛和腰痛等,尿频是指每天尿的次数增加,尿急是指尿意突然且难以控制,尿痛是尿液通过泌尿道时感到的刺痛感。
腰痛可能是由于尿路感染引起的肾脏炎症导致的。
治疗方案:对于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治疗是相当困难的。
治疗方案一般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个方面。
药物治疗方面,针对该菌株的药敏试验是必需的,确定感染的菌株对哪些抗生素敏感,从而根据药敏结果开展靶向治疗。
根据药敏结果,可以选择强力氟喹诺酮类抗生素、β-内酰胺类抗生素等进行治疗。
此外,还可以考虑联合使用不同类别的抗生素,以增加疗效。
手术治疗方面,对于尿路感染,可能需要进行尿道插管或尿导管置换等手术操作,以减少感染的传播。
除了药物和手术治疗外,我们还应注意加强预防控制措施。
在医院环境中,严格执行洗手、消毒、隔离等措施,减少感染源的传播。
在患者个体上,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预防感染的发生。
总结: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疾病,对医生和患者来说都是一大困扰。
教学药历首页建立日期:*年*月*日建立人:*1、老年男性患者,支气管扩张病史30余年,胸部CT(2016—4—08)提示“1。
肺气肿2.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双肺间质炎性改变",1日前受凉后感畏寒、发热,考虑支气管扩张合并肺部感染,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抗感染,可以覆盖“支气管扩张”常见病原菌及支原体、衣原体等非典型病原体.2、患者既往间断咯血史,本次因咯血3口入院,给予卡络磺钠对症止血治疗。
初始药物治疗监护计划:治疗目标药物选择监测点疗效评价抗感染左氧氟沙星片剂量、疗程、痰涂片/培养、ADR体征、血常规、CR或CT等影像表现止血卡络磺钠剂量、给药方式、过敏现象体征、咯血量等检验资料4—15:ESR(—)、CRP(—)、肺癌组合(—)、痰涂片(不合格)术前检查(艾滋、乙肝、丙肝、梅毒抗体):HBsAb(+)、HBCAb(+);尿常规(—)、肿瘤标记物(—)、便常规+潜血(—)、凝血六项(—);血常规:WBC/N% 8。
12×109 /56。
7%,HGB 137g/L,PLT 228×109;肝、肾功:ALT/AST 9/13U/L,TBIL/DBIL 6。
3/3。
6μmol/L、BUN 3。
88mmol/L,CR 66μmol/L,Na+ 141mmol/L,K+ 4。
3mmol/L;4—16:2次痰普通菌培养(-)、痰涂片(不合格)、3次痰抗酸杆菌涂片(—);支原体IgG(+)、衣原体IgG(+);4—17:痰涂片:痰不合格;`4-18:肺癌组合(-);痰普通菌培养+药敏:影像学资料。
作者简介:肖新荣,本科,主管检验师;研究方向: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技术;E mail:xxrxiao0910@163.com耐碳青霉烯类药物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及耐药特点分析肖新荣 王福安 王曼雅石狮市医院检验科,石狮,362700,中国【摘要】 目的:分析耐碳青霉烯类药物铜绿假单胞菌(carbapenem resistantpseudomonasaeruginosa,CRPA)在临床科室的分布情况,总结其耐药特点,探讨抗菌方法。
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2月CRPA菌株80株,设为观察组,采集同期不耐碳青霉烯类药物铜绿假单胞菌80株,设为对照组,比较临床科室分布情况、CRPA耐药特点、MBL表型阳性率与基因检测结果。
结果:临床分布比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与普外科CRPA检出率较高,差异显著(犘<0.05);CRPA耐药特点显示,CRPA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显著高于其他药物,耐药率较低的常用抗菌药是阿米卡星与妥布霉素;MBL表型阳性率较高,为92.50%(74/80),MDR PA占比53.75%(43/80),XDR PA占比22.50%(18/80)。
结论:CRPA较易发生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和重症医学科,阿米卡星与妥布霉素等药物在CRPA感染中抗菌效果较好,CRPA抗感染治疗中应针对性用药。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特点;临床分布;感染防控【中图分类号】 R969 【文献标识码】 A 犇犗犐:10.3969/j.issn.2095 1396.2023.05.007犃狀犪犾狔狊犻狊狅犳犆犾犻狀犻犮犪犾犇犻狊狋狉犻犫狌狋犻狅狀犪狀犱犇狉狌犵犚犲狊犻狊狋犪狀犮犲犆犺犪狉犪犮狋犲狉犻狊狋犻犮狊狅犳犆犪狉犫犪狆犲狀犲犿犚犲狊犻狊狋犪狀狋犘狊犲狌犱狅犿狅狀犪狊犃犲狉狌犵犻狀狅狊犪XIAOXin rong,WANGFu an,WANGMan yaDepartmentofClinicalLaboratory,ShishiCityHospital,Shishi,362700,China【犃犅犛犜犚犃犆犜】 犗犫犼犲犮狋犻狏犲:Toanalyzethedistributionofcarbapenem resistantpseudomonasaeruginosa(CRPA)inclinicaldepartments,summarizethecharacteristicsofdrugresistance,andexploretheantimicrobialmethods.犕犲狋犺狅犱狊:Atotalof80CRPAstrainsfromMarch2022toFebruary2023wereselectedastheobservationgroup,and80carbapenem resistantPseudomonasaeruginosastrainsfromthesameperiodwerecollectedasthecontrolgroup.Thedistributionofclinicaldepartments,thecharacteristicsofCRPAresistance,thepositiverateofMBLphenotypeandtheresultsofgenedetectionwerecompared.犚犲狊狌犾狋狊:Thedetec tionrateofCRPAwashigherinthedepartmentsofrespiratoryandcriticalcaremedicine,criticalcaremedicineandgeneralsurgery,and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犘<0.05).TheresistancerateofCRPAtoticarcillin/clavulanicacid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tootherantibiotics.Amikacinandtobramycinwerethemostcommonantibioticswithlowresistancerate.ThepositiverateofMBLphenotypewas92.50%(74/80),MDR PAaccountedfor53.75%(43/80),andXDR PAaccountedfor22.50%(18/80).犆狅狀犮犾狌狊犻狅狀:CRPAismorelikelytooccurinthedepartmentsofrespiratoryandcriticalcaremedicineandcriticalcaremedicine.AmikacinandtobramycinhavegoodantibacterialeffectsinCRPAin fection.【犓犈犢犠犗犚犇犛】 pseudomonasaeruginosa;drugresistancecharacteristics;clinicaldistribu tion;preventionandcontrolofinfection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PA)为非发酵、专性需氧菌,属于革兰阴性杆菌,是临床常见菌。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流行病学、微生物学和发病机制社区获得性感染 — 铜绿假单胞菌引发社区获得性感染的报道日益多见,这类感染包括:毛囊炎(由热水浴缸、涡旋浴缸或污染的海绵引起)、肺炎、刺伤后骨髓炎、注射吸毒者的心内膜炎、在淡水湖泊游泳后的外耳道炎、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的腹膜炎或出口部位感染,以及AIDS患者中的社区获得性菌血症和肺炎。
四、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既对一些抗生素天然耐药,又可在治疗过程中获得耐药性,这种特性有助于增强其细菌毒力。
NHSN根据感染类型探究了2011-2014年的铜绿假单胞菌分离株的抗生素耐药率。
耐药机制 —目前已报道了有关铜绿假单胞菌抗生素耐药的多种机制。
其中包括:①AmpCβ-内酰胺酶;②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beta-lactamase, ESBL);③外膜蛋白OprD(一种碳青霉烯类特异性孔蛋白)的表达下调;④多药外排泵⑤铜绿假单胞菌有形成生物膜的能力;⑥可能从放线菌转移获得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
具体而言,获得性耐药可由突变或获得外源性耐药决定因子所致,并可由降解酶、通透性降低和主动外排等一些机制介导。
关于降解酶,质粒介导的ESBL已在有限的几个地区有过报道。
TEM 型、SHV型和CTX-M型ESBL虽在铜绿假单胞菌中有过报道,但并不常见;VEB型ESBL普遍存在于东亚地区的菌株中,而且现已播散到其他地区,PER型ESBL则在土耳其广泛分布。
通过这些酶,铜绿假单胞菌可对抗假单胞菌头孢菌素类产生高度耐药,某些酶(如,PER-1)甚至还能降解头孢烯类和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
一项来自意大利锡耶纳的病例系列研究阐明了PER-1的潜在作用,该研究纳入了26例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血流感染(bloodstream infection,BSI)病例。
9例表达了PER-1,另外17例未表达任何ESBL。
9例PER-1型血流感染病例中有7例对包括碳青霉烯类在内的抗生素治疗无应答。
1例铜绿假单胞菌定植的病例分析在临床实验室中,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率几乎均占首位,由于其耐药率逐渐上升,治疗效果不理想,受到院感工作者、微生物检验人员的高度关注。
围绕着铜绿假单胞菌的科研课题、文章亦占相当比例。
相对于这种浓厚的学术氛围,临床医生对痰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却没有那么高的兴趣,原因是细菌报告与临床符合率太低。
临床药师在临床工作中,可以对痰液检中检出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一定的药学监护,以配合临床医生共同制定抗感染方案。
一病例摘要男性患者,60岁,汉族,因“颅脑外伤术后昏迷1月”入院。
患者因车祸至头部外伤,于外院急诊行“右侧额颞顶部硬膜下血肿清除术,去大骨瓣减压术”,患者术后持续昏迷,呼吸机辅助呼吸。
之后患者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40℃,血培养示:肺炎克雷伯杆菌,考虑为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痰培养示:铜绿假单胞菌及真菌,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万古霉素、氟康唑等”抗感染治疗。
病情无好转,由120送入我院进一步诊治。
入院诊断为:1.重度颅脑外伤并广泛蛛网膜下腔出血,右侧颞叶脑挫伤出血,右侧额颞顶部硬膜下血肿清除术,去大骨瓣减压术后;2.肺部感染并呼吸衰竭;3.血导管感染。
收入我院ICU时,患者中度昏迷,T38.5℃,自主呼吸浅快,经气切处接呼吸机辅助呼吸,双肺散在大量痰鸣,左肺可闻及少量低调哮鸣音,经气切处吸出大量稠脓痰,黄绿色,血常规显示WBC15.5×109/L,入院头三天中段尿培养示:光滑假丝酵母菌,对伊曲康唑、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及氟胞嘧啶敏感;痰培养示:铜绿假单胞菌,仅对哌拉西林敏感;血培养示:鲍曼不动杆菌,对氨曲南、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敏感。
结合药敏结果先后给予氨曲南、头孢噻肟舒巴坦、米卡芬净、氟康唑等抗感染治疗,十天后患者病情平稳,无发热,血象正常,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啰音,转入普外科治疗。
病程中,患者的肝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无特殊。
二分析与讨论该患者入院后连续三天在尿液、痰液、血液中检出细菌和真菌,综合分析病情后,给予了针对真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治疗,所用药物均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治疗十天后,患者感染症状明显得到控制,提示在此病例中,铜绿假单胞菌很可能是定植菌。
某医院骨科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假暴发的调查赵纳幸,王喜来,俞英,蒋廷旺,吉芸英*(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江苏苏州 215500)【摘要】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假暴发的调查方法及原因。
方法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及环境微生物学检测等方法,对骨科2017年5月发生的一起5例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疑似暴发事件进行分析讨论,并在采取干预措施后对效果进行评估。
结果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及综合临床资料分析,确定骨科5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为假暴发,系采样标本污染所致。
结论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正确采集微生物样本,可避免医院感染假暴发。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假暴发【中图分类号】R378.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27.176.02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菌,易寄居在潮湿的医院环境中,可造成医院内传播,并且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是医院感染常见细菌[1]。
2017年5月13日,我院骨科12病区同一批次切口分泌物培养,5个标本同时检出铜绿假单胞菌。
针对该组病例发生情况,从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现场采样入手,查找感染源与感染途径,迅速采取一系列综合防控措施干预,同时对可能发生聚集的感染危险因素进行调查,探讨预防与控制措施,最终确定为医院感染假暴发。
现将基本情况与处理经过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基本情况2017年5月13日9:00医院感染管理科接到微生物室电话报告,12病区送检的同一批次5个分泌物细菌培养标本,同时检出铜绿假单胞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3例耐药谱完全一致,两例一种药敏结果有中介和耐药的区别。
因实验室条件有限,未做同源性检测。
1.2 方法1.2.1 医院感染暴发的初步判断医院感染管理科立即启动医院感染暴发预案。
召开分析讨论会,查阅病例资料,根据原国家卫生部医政司制定《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卫医发[2001]2号)[2]对5例患者进行医院感染诊断。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2018 年第 5 卷第 46 期2018 Vol.5 No.46165・病例报告・一例铜绿假单胞菌致髋关节感染的病例分析杨淑媛,黄碧瑜,劳海燕*(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药学部,广东 广州 510080)【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髋关节感染【中图分类号】R68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8.46.165.01铜绿假单胞菌,即绿脓杆菌,在临床上通常被认为属于条件致病菌,多因体内免疫力下降,或接受侵入性治疗及诊断等类似操作时,增加呼吸系统、骨骼及软组织等脏器或部位感染,比如继发肺内感染、髋关节感染等,不仅可带给患者痛苦,还可导致并病情恶化,特别严重者甚至可引起患者死亡[1-3]。
铜绿假单胞菌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具有分离率高、耐药风险高、致病力较强等特点,一直以来就是医院内细菌感染监测的重点菌种,比如多重耐药菌种、广泛耐药菌种均曾有出现,严重威胁临床安全。
本案患者系左侧无菌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其髋关节受到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现将该患者诊疗过程简述如下。
1 病例回顾患者,女27岁,已婚,金融行业公司职员,孕3产0,因“无明显诱因左髋部疼痛2月余,加重5天”为主诉曾于当期医院就诊,双下肢X 线摄片显示存在自评做股骨头坏死,经静脉泵注止痛药后,疼痛有所缓解;现为求进一步治疗入我院,以“左股骨头坏死”为主诉经门诊收入骨科疗区。
入院时意识清楚,精神尚可,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普通面容,步入病房,神志清楚,语言清晰,查体合作。
查体:体温36.9℃,呼吸20次/min ,心率79次/min ,收缩压120/78 mmHg ;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瘀点、瘀斑、皮疹及出血点。
头颅五官无畸形,双瞳直径3 mm ,对光反射灵敏,口唇无苍白及发绀,口腔粘膜光滑,伸舌居中;耳鼻喉未见明显异常;颈部及甲状腺无明显异常。
1例铜绿假单胞菌定植的病例分析
在临床实验室中,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率几乎均占首位,由于其耐药率逐渐上升,治疗效果不理想,受到院感工作者、微生物检验人员的高度关注。
围绕着铜绿假单胞菌的科研课题、文章亦占相当比例。
相对于这种浓厚的学术氛围,临床医生对痰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却没有那么高的兴趣,原因是细菌报告与临床符合率太低。
临床药师在临床工作中,可以对痰液检中检出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一定的药学监护,以配合临床医生共同制定抗感染方案。
一病例摘要
男性患者,60岁,汉族,因“颅脑外伤术后昏迷1月” 入院。
患者因车祸至头部外伤,于外院急诊行“右侧额颞顶部硬膜下血肿清除术,去大骨瓣减压术”,患者术后持续昏迷,呼吸机辅助呼吸。
之后患者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40℃,血培养示:肺炎克雷伯杆菌,考虑为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痰培养示:铜绿假单胞菌及真菌,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万古霉素、氟康唑等”抗感染治疗。
病情无好转,由120送入我院进一步诊治。
入院诊断为:1.重度颅脑外伤并广泛蛛网膜下腔出血,右侧颞叶脑挫伤出血,右侧额颞顶部硬膜下血肿清除术,去大骨瓣减压术后;2.肺部感染并呼吸衰竭;3.血导管感染。
收入我院ICU时,患者中度昏迷,T 38.5℃,自主呼吸浅快,经气切处接呼吸机辅助呼吸,双肺散在大量痰鸣,左肺可闻及少量低调哮鸣音,经气切处吸出大量稠脓痰,黄绿色,血常规显示WBC 15.5×109/L,入院头三天中段尿培养示:光滑假丝酵母菌,对伊曲康唑、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及氟胞嘧啶敏感;痰培养示:铜绿假单胞菌,仅对哌拉西林敏感;血培养示:鲍曼不动杆菌,对氨曲南、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敏感。
结合药敏结果先后给予氨曲南、头孢噻肟舒巴坦、米卡芬净、氟康唑等抗感染治疗,十天后患者病情平稳,无发热,血象正常,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啰音,转入普外科治疗。
病程中,患者的肝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无特殊。
二分析与讨论
该患者入院后连续三天在尿液、痰液、血液中检出细菌和真菌,综合分析病情后,给予了针对真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治疗,所用药物均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治疗十天后,患者感染症状明显得到控制,提示在此病例中,铜绿假单胞菌很可能是定植菌。
1 发生定植的原因
正常的宿主上呼吸道有大量生理菌群,通过营养竞争、占位保护等作用拮抗外籍菌群的定植,完整的黏膜也是宿主重要的防御屏障。
在多种因素如严重基础疾病、抗生素过度使用、机械损伤等的作用下导致这些
防护机制遭破坏或削弱,病菌即可入侵。
患者有外伤后手术史,术后持续使用呼吸机,使用过多种强效广谱抗生素,在清除病原菌同时,上呼吸道正常菌群亦受到一定程度的“杀伤”,呼吸道定植抗力减弱,而铜绿假单胞菌[1]一方面因耐药性强可逃避抗生素攻击,有机会在上呼吸道大量繁殖,另一方面因毒力弱,可与宿主“和平共处”,此即为典型的上呼吸道定植现象,这种铜绿假单胞菌的定位应为“呼吸道中不应优势存在的细菌”,清除的最佳手段就是停用抗生素,通过正常菌群的生物拮抗而达到目的。
2 定植菌的判断
病原菌判断标准:患者具有感染症状,且依据药敏结果抗菌治疗有效。
定植菌判断标准:患者无感染症状或有感染症状,但根据药敏结果抗菌治疗无效。
临床细菌学检验[2]所涉及的各种标本中,以咳痰标本最为常见,也是检验人员花费时间和精力最多的标本类,但目前临床最不认可的也正是痰细菌学检验报告。
实践证明,以痰涂片控制痰标本的质量或洗涤痰液标本、连续两次以上培养生长同一种菌等措施,仅能提高“分离
率”或“阳性率”,但并不等于增加准确性[3],患者连续三天均在痰液中培养出铜绿假单胞菌,仅对哌拉西林敏感,铜绿假单胞菌为医院环境中常见菌,毒力弱,耐药性和定植能力较强,在细菌中定植率最高,结合患者的感染表现,更接近于真菌感染的特点,在治疗方案里,选用了以对抗真菌为主的治疗策略,效果明显。
3 总结
对于痰液中培养出铜绿假单胞菌的患者,制定抗感染方案时,临床药师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药学监护:
3.1针对临床上痰检报告中的条件致病菌,需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评价是病原菌还是定植菌,以明确是否需要抗菌治疗。
3.2熟悉铜绿假单胞菌的致病特点、耐药机制和治疗策略,在多种细菌检出时,能准确判断优势菌,明确抗感染方案。
参考文献
[1] 孙敬,余理智,邓林强,等.粘液型铜绿假单胞菌药敏实验不同时间段结果分析团.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 16(A):222~224.
[2] 孙敬.提高抗酸杆菌检出率的一种方法.中华检验医学杂志,1998,21(2):l 24.
[3] Murray P,Raron E J,Pfaller M,et al.Manu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M].7th edition,1999
本篇文章来源于[中大网校] 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地址:/lunwen/yyx/47651186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