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的易过敏的食物

常见的易过敏的食物

常见的易过敏的食物
常见的易过敏的食物

常见的易过敏的食物

发表者:刘颖慧(访问人次:12961)

那些食物可引起过敏?

“病从口入”是过敏性疾病的特点之一。目前已知可以引起过敏的食物有数千种之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蛋白食物和水果种类越来越多,过敏食物也随之增加,如各种海鲜,奶制品,肉制品,豆制品,花生、开心果、腰果等坚果类,蘑菇、芸豆等蔬菜,桃子、草莓、菠萝等水果,蚕蛹、蚂蚱等可食昆虫,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等。更为严重的是许多人甚至因为食用某些食物而死亡,所以千万不要小觑食物过敏,如美国每年有50-100人因花生过敏而猝死,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只是不小心吃了1-2粒花生米。美国科罗拉多州过敏研究中心的医生发现因食用坚果类、牛奶和鱼类而死亡的病人中大多数伴有哮喘病。因此伴有哮喘病的过敏性疾病患者尤应注意食物过敏。由于我国和国外的饮食习惯不同,所以过敏食物的种类也有差异,我国以海产品和水产品的过敏较为常见,而国外常见的可可、草莓过敏在我国并不常见,目前在我国常见的过敏食物主要包括以下数种:

1. 海产品及水产品:虽然海鲜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但很容易诱发过敏,在沿海或湖泊地区,各种海产品或水产品如鱼、虾、蟹、蛤蜊、海螺、鱿鱼、贝类、鲍鱼和海参等均容易引起过敏,近年来人们时尚“尝海鲜”的风气增加了罹患过敏病的几率。已经发现鲐鱼、鳟鱼、金枪鱼和鲑鱼等鱼肉颜色偏红的鱼类以及虾蟹等甲壳纲海产品均含有较高的过敏原成份,而且这些过敏原通常耐热,烹饪后也常常诱发过敏。此外,海产品容易过敏也可能与海产品容易被微生物侵袭而腐败有关。近年来已证实吸入气传鱼类粉粒和吸入鱼类腐败时的异味可以诱发哮喘,?这可能是渔业发达地区哮喘发病率增高的重要原因。

2.牛奶:牛奶及奶制品是常见的过敏食物,尤其是在婴幼儿和儿童。许多婴幼儿喝了牛奶或奶粉后可诱发湿疹或哮喘,也有表现为消化道过敏,如呕吐、腹痛、吵闹。部分婴幼儿拒食牛奶的原因就是对牛奶过敏的一种自我反射性保护。国外发现的突发性婴儿“摇篮死亡(cot death)”即与牛奶过敏有关。牛奶中的甲种乳白蛋白是最强的过敏原成份,这种蛋白不耐热,经高温煮沸处理后,其过敏原性可减弱。

3.花生、黄豆、芝麻等油料作物:主要是与这些油料作物含有较高的蛋白和多糖-蛋白有关,如花生中的过敏原成分为花生仁-1A和花生仁-1B。调查显示,5%的美国儿童对花生过敏,美国每年因食物过敏而死亡的患者中,60%与花生过敏有关。我们在临床上经常可以遇到食用花生仁引发过敏的病人,尤其是生花生黄豆及豆制品过敏也较常见,过去对牛奶过敏的儿童往往以豆奶代替,现在许多学者认为豆奶也具有较高的致敏性。花生、黄豆和芝麻一旦制成油制品很少诱发过敏症状。

4.蛋类:鸡蛋以及蛋制品可以导致各个年龄段病人的过敏,其中蛋清中的卵蛋白是诱发过敏的主要成份,蛋黄较少诱发过敏。此外鹌鹑蛋、鸭蛋和鹅蛋等也可诱发过敏症状。由于我国

食用蛋类通常以熟食为主,而卵蛋白的过敏原的耐热性较差,所以经过高温处理后,禽蛋的过敏几率可明显降低。

5.某些粮食:如小麦、玉米、荞麦和谷类等,面包师哮喘(Baker\"s asthma)即与接触小麦粉有关,此外面粉中的螨类也是引起过敏的重要原因,而玉米中的过敏原通常耐热,所以爆玉米花也可诱发过敏。

6.坚果类:例如核桃、开心果、腰果、大杏仁、榛子、松子和栗子等坚果类的果仁经常引起过敏。坚果类的过敏性较强,而且以生吃为主,所以经常诱发较重症状。由于坚果类可拥有共同的过敏原成分,所以对一种坚果过敏往往也对另一种坚果过敏。

7. 水果类:也是引起过敏的主要食物,如鲜桃多汁,香甜可口,但桃子中有多种成分可导致患者过敏,包括口唇水肿、痒、全身风团和喉头水肿等。有关水果中的绿原酸(Chlorog enic acid)的致敏性仍有争论,通常认为水果的过敏原性是较低的,但因为水果多数是生吃的,这就容易诱发过敏症状,其他水果如苹果、葡萄、柿子、樱桃、香蕉、芒果、柑桔类、杏、枣、菠萝和草莓等也常常诱发过敏,特别是果籽和果皮更易诱发过敏。大多数水果的过敏原是不耐热的,制成罐头或水果干后就较少诱发过敏。

8. 某些肉类及其肉制品:包括各种哺乳类动物(如牛肉、羊肉和猪肉等)和各种家禽类(如鸡、鸭、鹅和鹌鹑等)是我们人类食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肉类及其肉制品均可能诱发过敏,特别是腐败的肉类易诱发过敏症状。

9. 某些蔬菜:供人类食用的蔬菜品种和种类繁多,过敏原成分也各异,可以诱发过敏的常见蔬菜包括青豆、芸豆、扁豆、茼蒿、芫荽、灰菜、磨菇、西红柿、韭菜、土豆、胡萝卜和芹菜等,蔬菜类的过敏原通常是不耐热的。

10. 具有特殊气味的食物:如大葱、大蒜、辣椒、圆葱、生姜、调味品(胡椒面、芥末油、五香面、咖喱粉和孜然粉等香辛料)和酒类等。

11. 其它食物:咖啡、巧克力、啤酒、果酒、白酒、蜂蜜、花粉制成的保健品和某些可食昆虫(如蚕蛹、蚂蚱、蝉、豆虫和蜗牛等)均可诱发不同程度的过敏症状。笔者即曾遇见食用蚱蜢诱发喉头水肿而致死的患者。

12.食品添加剂:随着工作节奏的加快,许多方便食品及速成食品等应运而生。而这些在食品在制作中经常添加化学物质如食品调味剂(如味精、甜味剂)、防腐剂(如苯甲酸纳、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等)、抗氧化剂(如亚硫酸盐、硫酸钠、硫酸钾、丁基羟基茴香醚等)和酒石黄等可食染料等,这些物质均可诱发过敏。

抗过敏的食物

1. 春天是最容易过敏的季节,包括花粉热、鼻过敏等。有些食材如洋葱、青葱和大蒜等具有抗菌、抗癌的作用,可提升免疫力,相对地就可以抗过敏。洋葱:解决呼吸道过敏。含生物类黄酮的抗氧化剂,可清热解毒、恢复体力,有气喘者可多吃。不过因为性热,有口臭、便秘、痔疮、体质燥热者不宜多吃。紫苏:日本料理中常用到紫苏。紫苏是药食两用植物,具有消痰、润肺、止痛、解毒等功效。紫苏所含的亚麻酸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可在人体中转化为DHA,不含胆固醇,对人体具有显著的保健功能,尤其适合孕妇、儿童食用。 专家建议:食补预防发病 “食物过敏”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都有食物过敏的经历。 例如花生、海鲜、芒果等食品均有可能引发过敏症状。但有的食物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还能间接帮助预防过敏。让我们来看看哪些食物具有“神奇”之处。 绿茶:茶叶中含有大量酚类化合物——儿茶素,能够减轻花粉症等过敏病症。这种有用物质在制作红茶的过程中会因发酵而消失,而在制作绿茶过程中由于没有发酵而得以保留,新鲜绿茶抗过敏效果最好成人1天#到5大杯你浓绿茶就能抗过敏5岁以上小儿1次用5g绿茶泡茶服用~绿茶100到250煎汤泡澡也能抗过敏。 紫苏:厨师常用到的中药紫苏。紫苏是药食两用植物,具有消痰、润肺、止痛、解毒等功效。紫苏所含的亚麻酸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可在人体中转化为DHA,不含胆固醇,对人体具有显著的保健功能,尤其适合孕妇、儿童食用。 苹果 苹果中含有的一种多酚类,极易在水中溶解,因而易被人体所吸收。 据研究发现,未成熟苹果中所含有的多酚类含量高于成熟苹果10倍之 多。而且未成熟苹果中含有的有机酸、氨基酸、钠离子等成分,均比成 熟的苹果含量高。而且神奇的"苹果酚"还可以抑制黑色素的产生,因而 对美白皮肤大有功效!苹果酚功效,有抗氧化的作用,保持食物新鲜; 能消除鱼腥味、口臭等异味;预防蛀牙;抑制黑色素、酵素的产生;预 防生活习惯病,活性氧会引起各种生活习惯病,而苹果酚具有很强的抑 制活性氧发生的功能;苹果酚能够抑制血压上升,预防高血压。苹果酚 能够抑制过敏反应,有很好的抗敏作用儿童1个成人2到3个苹果吃下 就能抗过敏

各国食品致敏原标识管理要求

食品过敏原标识管理 一、食品过敏原标识管理 1、过敏原:又称为致敏原、变态反应原、变应原,指能够诱发机体发生过敏反应的抗原物质(蛋白质)。 2、食物过敏是人们对某些食物产生的一种不良反应,在医学上属于一种变态反应。 3、食品过敏原是普通食品中正常存在的天然或人工添加物质,被过敏体质人群消耗后能够诱发过敏反应。 4、各个国家食品标识应标明的过敏原成分

5 1)正确的食品标签:对于过敏体质的人群,预包装食品标签上正确、清楚地标识出过敏原成分,是防止他们发生食物过敏反应甚至危及生命最有效的措施。 2)国外多国已发布多项法规对过敏原标识作出规定。 3)我国已实施的标准:GB/T23779-2009预包装食品中的过敏原成分;即将实施的《预包装食品中过敏原成分的标签要求》。

1)婴幼儿患者:在5 -6岁时大约80%对牛乳、鸡蛋、花生、小麦、大豆产生过敏反应,大约20%对鱼、甲壳类动物的过敏会消除、其余的往往是终生过敏。 2)成年人:食物过敏的发病率成快速上升的趋势。 3)食品过敏的临床表现:麻疹、疱疹样皮炎、口腔过敏综合征、肠病综合征、哮喘及过敏性鼻炎、严重时可导致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 4)食物过敏至今无特效疗法。 5)过敏原引发过敏反应的最低量无定论。 6)极微量过敏原即可造成造成严重后果。 7)目前预防是防止食物过敏唯一的途径—严防有过敏体质的人接触过敏原。

三、我国出口食品因过敏原被预警召回情况(摘选) 四、过敏原管理 1、食品过敏原管理包括:生产商、监管机构、检测机构、消费者。 2、“可能存在”及预防措施: 1)需考虑对无法控制的、偶然发生的、潜在的危害所采取的最后补救措施; 2)如果上述情况存在,则可以使用“可能存在”这样的描述; 3、已确定三项过敏原管理原则: 1)控制及培训:生产企业内部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过敏原成分; 2)原料标识成分:必须准确地反映出食品听过敏成分; 3)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需在包装上向过敏体质消费者提供相关信息。 4、过敏原控制: 1)有意添加及潜在交叉污染的控制:导致交叉污染的原因 a收购原料前后的交叉接触;b错误的配方;c交叉接触;d存储条件差;e共享生产设备;f原料粉尘的污染;g与反工材料一起进行加工;h人为过失。 2)风险识别:a确认存在过敏原的原料;b确定各个加工环节可能存在的过敏原;c明确存在交叉污染的环节;d明确标签问题。 3)确定12个关键环节: A审核供应商;b原料验收;c确定消费群;d环境卫生;eHACCP计划;f企业员工安全意识;g反工环节; h重新配方;i产品研发;j标识;k工程及维护;l措施计划。 五、过敏原的阀值 1、食物中即使含有很微量的过敏原也可以引发消费者的过敏反应。 2、低于10mg/kg的水平可能会低于过敏反应的阀值。 3、仍需严格确定精准的过敏反应阀值。 4、最低可见有害作用水平(LOAEL): 已公布的食品过敏原LOAEL值(蛋白水平)

造成急慢性过敏发炎食物及其隐藏来源

第六章造成急慢性過敏發炎食物及其隱藏來源 一、台灣十大造成慢性發炎(過敏)關鍵食物 食物容易在人體內產生炎症或過敏反應,與個人是否有腸漏症及食物本身特性有關。理論上,有過敏體質的人,比較容易對食物產生炎症反應。 有些食物特別容易引起人體的慢性發炎反應,例如「牛奶」和「蛋」,即為台灣十大造成慢性炎症食物排行榜的冠亞軍。 我們很慶幸的發現,作為東方人主食的「米飯」並不在前十大造成慢性發炎食物的名單中。臨床上,不能吃米飯的人極為罕見。不過就營養學角度來看,「糙米」才有營養價值,如果長期吃「白米」,也可能吃出一身病。 ※IgG與IgE之對照: IgE是急性過敏反應的關鍵,IgG則是慢性發炎過敏反應的關鍵。 IgE看到有「異物」便立即衝鋒陷陣,症狀馬上浮上檯面;IgG則是溫吞記恨,忍一時之氣,忍到憋不住了,才慢慢地凌遲身體的各組織器官,讓你吃不完兜著走。不論是動物性或植物性蛋白質,每一種食物都有可能造成急、慢性反應,由於IgG具有屬於慢性溫吞隱忍的特性,因此,當身體發生氣喘、類風濕性關節炎、偏頭痛、蕁麻疹、功能性胃腸障礙、濕疹、疲勞、胃食道逆流、腸躁症、過動及其他許多慢性病時,多數人並不知道這些病症的元兇就是食物蛋白引起的慢性發炎反應所導致,

由於一直攝食對他本人來說是「有毒」的食物,因此,感覺有許多病症一直都無法治癒。 若能及早以科學檢驗方法揪出哪種食物對您不友善、找出傷害身體的元兇,即可避免長期受到病痛折磨。 二、急性過敏與慢性發炎過敏食物特性對照 多數人都是「慣性攝食者」。喜歡吃海鮮的人覺得海鮮是人間美味;對肉類情有獨鍾者,覺得無肉不歡。因為慣性攝食讓特定的食物不斷刺激身體,身體長時間接觸相同的食物,當食物中無法分解的蛋白質頻頻刺激腸道,這些大分子就會破壞腸黏膜,而隨著血液流到身體各組織器官。免疫系統發現蛋白質侵入而加入攻撃,於是發生了戰爭(發炎),產生偏頭痛、便秘、關節炎、咳嗽、流鼻涕、疲勞等症狀,久而久之,甚至會形成更多元化的慢性疾病。

常见的易过敏的食物

常见的易过敏的食物 发表者:刘颖慧(访问人次:12961) 那些食物可引起过敏? “病从口入”是过敏性疾病的特点之一。目前已知可以引起过敏的食物有数千种之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蛋白食物和水果种类越来越多,过敏食物也随之增加,如各种海鲜,奶制品,肉制品,豆制品,花生、开心果、腰果等坚果类,蘑菇、芸豆等蔬菜,桃子、草莓、菠萝等水果,蚕蛹、蚂蚱等可食昆虫,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等。更为严重的是许多人甚至因为食用某些食物而死亡,所以千万不要小觑食物过敏,如美国每年有50-100人因花生过敏而猝死,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只是不小心吃了1-2粒花生米。美国科罗拉多州过敏研究中心的医生发现因食用坚果类、牛奶和鱼类而死亡的病人中大多数伴有哮喘病。因此伴有哮喘病的过敏性疾病患者尤应注意食物过敏。由于我国和国外的饮食习惯不同,所以过敏食物的种类也有差异,我国以海产品和水产品的过敏较为常见,而国外常见的可可、草莓过敏在我国并不常见,目前在我国常见的过敏食物主要包括以下数种: 1. 海产品及水产品:虽然海鲜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但很容易诱发过敏,在沿海或湖泊地区,各种海产品或水产品如鱼、虾、蟹、蛤蜊、海螺、鱿鱼、贝类、鲍鱼和海参等均容易引起过敏,近年来人们时尚“尝海鲜”的风气增加了罹患过敏病的几率。已经发现鲐鱼、鳟鱼、金枪鱼和鲑鱼等鱼肉颜色偏红的鱼类以及虾蟹等甲壳纲海产品均含有较高的过敏原成份,而且这些过敏原通常耐热,烹饪后也常常诱发过敏。此外,海产品容易过敏也可能与海产品容易被微生物侵袭而腐败有关。近年来已证实吸入气传鱼类粉粒和吸入鱼类腐败时的异味可以诱发哮喘,?这可能是渔业发达地区哮喘发病率增高的重要原因。 2.牛奶:牛奶及奶制品是常见的过敏食物,尤其是在婴幼儿和儿童。许多婴幼儿喝了牛奶或奶粉后可诱发湿疹或哮喘,也有表现为消化道过敏,如呕吐、腹痛、吵闹。部分婴幼儿拒食牛奶的原因就是对牛奶过敏的一种自我反射性保护。国外发现的突发性婴儿“摇篮死亡(cot death)”即与牛奶过敏有关。牛奶中的甲种乳白蛋白是最强的过敏原成份,这种蛋白不耐热,经高温煮沸处理后,其过敏原性可减弱。 3.花生、黄豆、芝麻等油料作物:主要是与这些油料作物含有较高的蛋白和多糖-蛋白有关,如花生中的过敏原成分为花生仁-1A和花生仁-1B。调查显示,5%的美国儿童对花生过敏,美国每年因食物过敏而死亡的患者中,60%与花生过敏有关。我们在临床上经常可以遇到食用花生仁引发过敏的病人,尤其是生花生黄豆及豆制品过敏也较常见,过去对牛奶过敏的儿童往往以豆奶代替,现在许多学者认为豆奶也具有较高的致敏性。花生、黄豆和芝麻一旦制成油制品很少诱发过敏症状。 4.蛋类:鸡蛋以及蛋制品可以导致各个年龄段病人的过敏,其中蛋清中的卵蛋白是诱发过敏的主要成份,蛋黄较少诱发过敏。此外鹌鹑蛋、鸭蛋和鹅蛋等也可诱发过敏症状。由于我国

吸入及食物过敏原

吸入性及食物性过敏原特异性IgE 抗体检测试剂盒的标准操作规程 1 目的:保证特异性IgE(sIgE)试验的正确操作,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2 适用范围:临床免疫实验室 3 项目名称:吸入性及食物性过敏原特异性IgE 抗体检测试剂盒 4 项目方法:欧蒙印迹法 5.原理:采用免疫印迹法原理。 5.1 经缓冲液预处理的检测膜条与患者样本进行温育。如果样本阳性,IgE 类特异性抗体与相应的过敏原结合。 5.2 在洗涤之后,加入酶标单克隆的抗人IgE 抗体(酶结合物)进行第二步温育,以形成复合物。 5.3 在孵育之后,冲洗掉未结合的酶-抗-IgE,然后加入底物液,发生颜色反应。 5.4 终止反应之后,风干判读结果。 6.标本种类及收集、运送要求: 6.1 病人准备:要求患者在安静状态下;晨起的精神、体力、情绪等因素的影响较小,是标本采集的最佳时间;抽取肘部静脉血或毛细血管血。 6.2 标本种类:人血清或者EDTA、肝素或柠檬酸抗凝血浆。 6.3 标本稳定性:待测样本于2-8°C 条件下通常可保存14 天。稀释后的样本应在同一个工作日内检测。 6.4 标本稀释:患者样本不需稀释,直接检测。 6.5 标本容器:一般用真空采血管中的血清促凝管(红色头盖)或抗凝管(紫色或绿色头盖)。 6.6 标本最小用量:血清最小用量 1ml。 6.7 标本运送:标本采集于真空采血管后应尽快送实验室分析,物流系统可加快标本传递速度。若标本不能及时转运到实验室,应将真空采血管内的标本置冰瓶或冷藏箱内,运送过程中应避免剧烈震荡。当天无法运送的标本应分离血清后冷藏。 7.试剂: 7.1 来源:欧蒙公司. 7.2 规格: 16*1人份/盒 7. 3 试剂盒组成和代号:

认识致敏食物为什么会过敏

1 認識致敏食物 張筱珮助理教授 2 為什麼會過敏? ?過敏者,過度敏感也。?免疫者,免除疫疾也。 3 免疫反應過強 過敏反應 ?當人體遇到陌生物質時,體內為了防衛自己免於被外來物質傷害,於是發展出兩種防禦系統來對抗外來的物質。 ?第一就是細胞免疫系統,專門來對抗大分子量較大之物質。 ?第二就是體液免疫系統,專門來對抗分子量較小之物質。 ?如果這種免疫系統反應太過劇烈,而造成對人體之傷害,我們稱之為過敏反應。4 ?過敏 免疫系統Th1/Th2路徑不平衡

5 過敏疾病盛行的原因 ?遺傳 ?空氣及環境污染 ?生活習慣:抽煙以及飲食習慣?感染:與過敏病無關。 ?過敏原:無過敏體質者其過敏原忍受度為過敏體質者的30倍。 6 過敏原的種類 7 過敏反應為主之疾病 ?氣喘及過敏性鼻炎?皮膚過敏 (溼疹、蕁麻疹及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胃腸炎 ?接觸性皮膚炎及藥物過敏 8 過敏性氣喘病的新定義 ?氣管平滑肌收縮造成呼吸困難而已→只需休息自然就會改善。?氣喘病→氣管慢性持續性發炎慢性持續性發炎反應→氣管敏感度增加。 ?持續發炎反應達一段時間會有永久性變化。

9台灣最常引發的過敏原 ?過敏原: 塵蹣、蟑螂、霉菌、灰塵、動物的毛皮?特定的病人→引發過敏性的症狀 –腸胃道、皮膚、呼吸道 10 台灣最常引發的過敏原 ?其他非過敏的刺激因素:空氣中浮塵、冷空氣 →引發鼻子過敏的症狀。 ?當天氣轉涼時→過敏性鼻炎好發期。 11 食物中過敏原 ?美國每年有數百萬人會發生食物過敏?台灣每14個人中就有一人有食物過敏的經驗。 ?常見食物過敏症狀: 輕微/中度→嚴重可能致死。?目前沒有直接治療的方法, ?預防勝於治療 12 食物中過敏原 ?認識自己的過敏原及處理方式?應避免吃到食物過敏原~為最基本的預防方法。 –食品包裝標示提供的過敏原資訊

最全的食物过敏实用知识

什么是食物过敏 食物过敏(foodallergy)也称为食物变态反应(foodallergy)或消化系统变态反应(allergicreactionofdigestivesystem)、过敏性胃肠炎(allergicgastroenteritis)等,是由于某种食物或食品添加剂等引起的IgE介导和非IgE介导的免疫反应,而导致消化系统内或全身性的变态反应。 食物过敏的患病率 儿童食物过敏反应的患病率约6%~8%,而牛乳是最常见的过敏食物占其中的3%~7.5%,以1岁以内的婴幼儿多见。随着年龄的增长,食物过敏症的发病率明显下降。有食物过敏的患者常伴有支气管哮喘,发病率约6.8%~17%而对牛奶过敏的儿童,哮喘的发病率则可高达26%。 食物过敏的病因 1、诱发小儿过敏的途径:食物诱发过敏的途径诱发小儿过敏的途径有五:胃肠 道食入、呼吸道吸入、皮肤接触或注射、通过人乳和胎盘进入。 2、食物变应原引起:食物变应原指的是能引起免疫反应的食物抗原分子。几乎 所有食物变应原都是蛋白质,大多数为水溶性糖蛋白,分子量10万~60万每种食物蛋白质可能含几种不同的变应原。食物变应原有如下几个特点: ⑴任何食物可诱发变态反应:但小儿常见的食物变应原为牛奶、鸡蛋、大豆,其 中牛奶和鸡蛋是幼儿最常见的强变应原致敏食物也因各地区饮食习惯不同而异。

花生既是小儿也是成人常见的变应原,海味食物不是小儿的主要变应原,坚果诱发的过敏在小儿比较少见虽然任何食物可以致敏,但约90%的过敏反应是由少数食物引起,如牛奶、鸡蛋、花生和小麦。 ⑵食物中仅部分成分具变应原性:以牛奶和鸡蛋为例,牛奶至少有5种具变应原性其中以酪蛋白、乙种乳球蛋白(β-lactoglobulin,β-LC)变应原性最强。鸡蛋中蛋黄具相当少的变应原蛋清中的卵白蛋白和卵类黏蛋白为鸡蛋中最常见的变应原。 ⑶食物变应原性的可变性:加热可使大多数食物的变应原性减低。胃的酸度增加和消化酶的存在可减少食物的变应原性。 ⑷食物间存在交叉反应性:不同的蛋白质可有共同的抗原决定簇,使变应原具交叉反应性。如至少50%牛奶过敏者也对山羊奶过敏。对鸡蛋过敏者可能对其他鸟类的蛋也过敏。交叉反应不存在于牛奶和牛肉之间,也不存在于鸡蛋和鸡肉之间。植物的交叉反应性比动物明显如对大豆过敏者也可能对豆科植物的其他成员如扁豆、苜蓿等过敏。患者对花粉过敏也会对水果和蔬菜有反应如对桦树花粉过敏者也对苹果、榛子桃、杏、樱桃、胡萝卜等有反应。对艾蒿过敏者也对伞形酮类蔬菜如芹菜、茴香和胡萝卜有反应。 ⑸对食物的中间代谢产物过敏:十分少见,患者多在进食后2~3h出现症状。

宝宝易过敏的食物

宝宝易过敏的食物 宝宝易过敏的食物 内容简介:食物通常都是具有两面性的,有时候稍微不注意,我们吃了某种事物就会产生过敏。下面美食网就为你介绍宝宝易过敏的食物。宝宝易过敏的食物食物过敏原1:牛奶或奶 食物通常都是具有两面性的,有时候稍微不注意,我们吃了某种事物就会产生过敏。下面美食网就为你介绍宝宝易过敏的食物。 宝宝易过敏的食物 食物过敏原1:牛奶或奶粉 过敏原因:牛奶或奶粉过敏主要是牛奶蛋白过敏,即牛奶里的大分子蛋白过敏。每当接触到大的蛋白质分子,宝宝身体就会发生不适症状。 预防措施:对于有过敏家族史的宝宝,要坚持母乳喂养。如果妈妈产后几天没有母乳,最好用低敏奶粉(部分水解蛋白)替代普通奶粉,也就是关于第一口奶的问题,宝宝接触过敏原(牛奶的大分子蛋白)越早,越容易过敏。 食物过敏原2:鸡蛋 过敏原因:鸡蛋中含有一种能使宝宝过敏的物质——卵清蛋白。当宝宝吃鸡蛋的时候,卵清蛋白即可成为过敏原引起宝宝过敏,特别是首次吃鸡蛋的宝宝。 预防措施:鸡蛋过敏中蛋白比蛋黄更易引起过敏。如果只给宝宝吃蛋黄而不吃蛋白,会起到既营养又不过敏的效果,所以6~9个月的宝宝开始吃固体食物的时候,最好先添加蛋黄,1岁以后再尝试吃全蛋。 食物过敏原3:菠萝 过敏原因:由于菠萝内含有消化蛋白质作用的菠萝蛋白酶,这种酶可使胃肠黏膜的通透性增加,胃肠内大分子异体蛋白质得以渗入血流,加上人体感受性差异,导致宝宝过敏反应。 预防措施:不宜太早给宝宝添加菠萝,在宝宝辅食添加顺序中最好将菠萝排在其他水果的后面。 食物过敏原4:海鲜

过敏原因:海鲜是指来自海洋的鱼、虾、蟹、贝壳类等动物性食物,含有相当多的蛋白质,营养丰富,但也是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 预防措施:1、海鲜最好在宝宝18个月以后开始添加,添加时要少量单项进行添加;确认宝宝不过敏后,再增加分量或添加新辅食。 食物过敏原5:芒果 过敏原因:芒果除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胡萝卜素及多种维生素外,还含有单羟基苯及醛酸,这类物质易引起过敏,引发芒果皮炎;特别是不完全成熟的芒果还含有醛酸,对皮肤黏膜有一定刺激作用。 预防措施:把芒果切成小片后食用,这样可避免芒果汁直接接触到面部皮肤,降低过敏的概率。 食物过敏原6:花生 过敏原因:花生是重要的食物过敏原,会引起极其罕见的严重的过敏症。花生过敏的症状包括:血压降低、面部和喉咙肿胀,哮喘、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 预防措施:避免花生类的食品,如花生奶油、花生酱、花生油、花生糖、酥皮花生等,并让其他人也知道宝宝过敏的情况。 温馨提示: 如果宝宝对某一食物过敏的话,其表现症状一般为皮肤症状(如湿疹等),胃肠道症状(呕吐、腹泻等)等。对常见的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妈妈给宝宝添加时一定要分外注意。首次添加要少量,并要密切注意宝宝食用后的状况。 辅食添加,排查过敏食物好时机 注意观察:一次单项、持续跟踪 在宝宝6个月之后再开始添加辅食,是避免食物过敏的好方法。添加时以一次单项为原则,也就是说每次只添加一种辅食,同时进行观察,看宝宝是否有经常吐奶、腹泻甚至出现红疹。如果该辅食持续食用一周都没问题,则可以再添加另一种辅食,同样持续观察一周。这么做主要是观察宝宝对每一种食物的反应是否正常,若有过敏情况出现,能更清楚是哪一种食物需要列入宝宝的过敏黑名单中。 发现过敏,排除法找出过敏原

八大类食物易过敏

最容易引起过敏的八大类食物 因进食某种正常状态的食物引起的不正常反应,如荨麻疹、湿疹、哮喘、过敏性鼻炎、血管性水肿、皮炎、腹胀、腹泻或腹痛、偏头痛等,而且这些反应只在一部分敏感人群发生,称为食物过敏(Food allergy or Food hypersensitivity)。食物过敏的发生机制与不正常免疫(特别是IgE抗体)有关。还有一种与食物过敏类似的情况,叫做食物耐受不良(Food intolerance,也称食物不耐受),也是因为进食某种正常状态的食物引起的不正常反应,其表现与食物过敏相似,也与某些人特殊敏感体质有关,但其发生机制与免疫机制无关,最典型的例子是牛奶乳糖不耐受。在实际工作中,食物过敏和食物耐受不良这两种情况很难区分。有人统称它们为“食物的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 of food)。还有人干脆把这两种情况都称为食物过敏,造成了概念上很大的混乱。 1999 年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第23 次会议公布了常见致敏食品的清单,认为在世界范围内(中国的情况未必完全一致)临床上90%以上的过敏反应(可能也包括了食物不耐受)由八类食物引起: ①奶类,特别是牛奶; ②禽蛋类; ③鱼类(包括海水鱼、淡水鱼); ④甲壳类水生动物(虾、对虾、螃蟹、大小龙虾、蛤蜊等); ⑤花生; ⑥大豆; ⑦坚果类(杏仁、核桃、腰果、榛子、松子、栗子等); ⑧小麦。 明确对某种食物过敏的人,应尽量避免食用该种食物,同时,(因为食物过敏经常有交叉现象)要注意以上各种高致敏性的食物,密切观察进食这些食物后的反应。 未明确过敏食物,但经常出现上述过敏反应者,除了密切观察进食这些食物后的反应外,还可以进行食物过敏检测,包括“食物过敏原过筛实验”(IgE检测)和“乳糖氢呼吸实验”,前者针对食物过敏,后者针对乳糖不耐受。

关于食品过敏原的探讨

关于食品过敏原的探讨 摘要:本文讨论的是关于食品过敏原在国内外的关注情况、与之相关的检测、标识和立法,对今后提高食品过敏原控制的研讨。 关键词:食品过敏原、标识 目前,食品安全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关于食品过敏原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的得到各国的注意,相关的立法和研究在不断发展。食品过敏原(Food Allergen)问题属于食品安全性的范畴,又涉及到临床医学等的领域。对食品过敏原问题的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各不相同的理解和关注程度。国外发达国家已经有着诸多的报道和研究,甚至有较具体的立法对食品生产和经销者进行监管,而我国对食品过敏原的研究和关注较少,而消费者对由此引发的过敏反应也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随着国家对食品安全工作的深入开展,食品过敏原的问题将逐渐得到重视。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食品过敏的发病率日益增加,给临床和食品工业造成了的压力,也引起了消费者的一度恐慌,增加了民众对食品的不安全感。调查显示全世界范围内有1%~2%的成年人对食品过敏,而低于三岁的儿童中有8%以上对食品过敏。社会生活的变迁,引导着人们生活习惯不断发生改变,饮食业跨越地区和国家的界限快速发展,转基因食品的大量涌现,过敏症状亦趋于多样复杂和严重化。食品过敏原的安全性问题要求食品的生产者、管理者以及消费者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共同把可能存在的任何风险降至最低限。 1 关于食品过敏原的介绍 目前大约有160多种食品含有可以导致过敏反应的食品过敏原,常见的食品有:奶(牛奶、山羊奶等),树果(杏仁、胡桃、山核桃、榛子和腰果等),菜籽(葵花籽、芝麻等),豆类(花生、大豆、豌豆、蚕豆等),蛋类,巧克力,香辛料,鲜果,海产品(虾、贝壳类)等。一般来说,食品过敏原为分子量介于10000~70000之间的蛋白或糖蛋白,占食品总蛋白的极小一部分,分别属于不同的蛋白家族。但是微量的食品过敏原蛋白即可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据专家报道, 产生的临床症状包括皮肤反应(荨麻疹、血管性水肿、湿疹),呼吸症状(哮喘、鼻炎),肠胃症状(呕吐、腹泻、肠胃痉挛),系统反应(心血管症状),肌肉和骨骼等不同形式的临床症状,有时可能产生过敏性休克(Anaphylactic Shock),甚至危及生命。当摄入了有关的食物,其中的食品过敏原可能导致一系列的过敏反应。过敏反应通常会在一个小时内出现,症状明显,有时表现得会较激烈,包括诸如呕吐,腹泻,呼吸困难,嘴唇、舌头或咽喉肿胀,血压骤降等。而因食品产生的敏感或不适反应却可能在几小时内,甚至几天后才会发生,主要的症状有:湿疹,胃肠不适综合症,偏头痛,麻疹,鼻炎,全身乏力,哮喘,关节炎,疼痛,儿童多动症等。 2 国内外对食品过敏原的标识管理和控制 关注食品过敏原可以先关注食品标签,对于流通领域的食品消费者可以通过仔细阅读产品标签获得产品信息,了解产品的配料、生产过程,控制误食引起的食品过敏情况。目前,欧盟二十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对食品过敏原立法。

可以抗过敏的食物你知道几种!

可以抗过敏的食物你知道几种! 对于肌肤过敏的朋友来说,过敏是件让人痛苦不堪的事。在这个秋冬交汇的季节里,如何用食物来对抗过敏呢? 金芙敏提示:下面这些会对皮肤过敏的朋友很有帮助的! 1、苹果 美国有句谚语:“每顿饭吃一个苹果,就不用请医生”。可见苹果的营养和保健价值毋庸置疑。苹果所含的营养既全面又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当皮肤过敏的时候,可以通过自制面膜让缓解皮肤过敏。将一个苹果去皮切片或捣成泥汁,敷于脸部,15分钟—20分钟后取下。苹果有收敛、爽肤的作用,常用可使皮肤细滑、面斑减轻。适合中性皮肤。 2、荔枝 荔枝含维生素A、B1、C,还含有果胶、游离氨基酸、蛋白质以及铁、磷、钙等多种元素。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荔枝有补肾、改善肝功能、加速毒素排除、促进细胞生成、使皮肤细嫩等作用,是排毒养颜的理想水果。 3、柠檬 堪称美容“多面手”。柠檬含维生素C及果酸,它的精油具有抗菌作用,可以软化及清洁皮肤,并可深层洁净皮肤及增加脸部弹性。 4、猕猴桃 将半个或一个猕猴桃榨汁涂抹面部,15分钟—20分钟后取下,将脸部洗净。猕猴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能参与胶原蛋白的形成过程,对保养肌肤、防止老化起重要作用,是抗皱的美容佳品。适合各种类型的皮肤。 5.洋葱和大蒜 含有抗炎化合物,可防过敏症的发病。 6、杏桃 有镇定功效。杏桃的果核中能提炼出一种油,这种成分可以镇定神经,并可以促进肌肤的愈合能力。

7.豆浆 过敏性体质的人血液中游离氨基酸比健康人少,若能增加血液中的游离氨基酸,过敏症的发病率将大大降低。豆浆中这种物质含量最丰富,过敏性体质者最好每天喝些豆浆。 8.金芙敏是如何缓解过敏症状的 人体之所以发生过敏是因为IgE免疫球蛋白发生异常,免疫基因细胞受损,免疫系统失衡,导致外界刺激性物质随意入侵呼吸道粘膜、胃肠道粘膜,皮肤结缔组织中的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发生反应形成瘙痒、水肿、充血、溃烂等一系列过敏反应。金芙敏合成肽免疫原能够平衡IgE免疫球蛋白,修复受损的免疫基因细胞,重塑免疫系统,从而阻断过敏源,彻底改善过敏体质。

什么食物吃了会皮肤过敏呢

什么食物吃了会皮肤过敏呢 皮肤过敏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导致皮肤过敏的原因有很多,因此如果自己的皮肤不是很好的话,要格外的因此注意才行,那么什么食物吃了会皮肤过敏呢?首先是一些发物比如虾子一类,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什么食物吃了会皮肤过敏呢? 1、奶及奶制品牛奶是诱发婴幼儿过敏的最常见食物,牛奶中含有甲种乳白蛋白、乙种乳球蛋白和酪蛋白等成分,其中甲种乳白蛋白是所有牛奶成分中变应原性最强的成分,这种蛋白不耐热,高温后其致敏性可明显减弱,但对于高度牛奶过敏的患者仍然可以诱发较为严重的症状。 2、海产品及水产品包括鱼类、虾类、蟹类、鱿鱼、贝类和蚌类等均可诱发过敏症状,特别是不新鲜的海产品,即使熟食也常常诱发过敏。 3、水果类水果的变应原性较低,但因为水果多数是生吃的,所以也容易诱发过敏症状,特别是水果的种子和果皮更容易诱发过敏。 4、黄豆及豆制品、花生、芝麻、菜豆等主要与这些油料作物含有较高的蛋白和多糖蛋白有关,其他豆类如绿豆、红豆以及青豆、芸豆等菜豆均可诱发过敏症状。 5、禽蛋类鸡蛋、鹌鹑蛋及蛋制品对导致各年龄段患者的过敏,其中蛋清中的卵白蛋白是诱发过敏的主要成分。卵白蛋白的变应

原耐热性较差,经过高温处理的禽蛋,其诱发过敏的几率可明显降低。 6、某些蔬菜常见蔬菜包括茼蒿、芫荽、灰菜、蘑菇、西红柿、菜豆、土豆、胡萝卜和芹菜等。 7、具有特殊气味的食物如大葱、大蒜、辣椒。圆葱、生姜、调味品(胡椒面、芥末油。五香面、咖喱粉和孜然粉等)和酒类等。 过敏患者禁止吸烟、甜食及非常刺激性食物、烟、酒等。以防诱发或加重皮损,多吃新鲜的水果,如苹果、梨、香蕉、橙子等,多吃新鲜绿叶蔬菜、苦瓜等。根据营养学家的研究,洋葱、大蒜、柑橘等含有抗炎化合物,有显着的抗过敏功效,可以适当多吃。过敏性体质者最好每天多吃豆腐、豆浆等豆制品。海鲜类的食品非常容易引起皮肤过敏,这类食品要尽量少吃,以免引起过敏,还有鱼、虾、蟹棒、螃蟹、海带等海鲜类食物也容易过敏还不利于皮肤的愈合。皮肤过敏期间最好不要食用油腻的食物,以免加重过敏情况。 以上对于什么食物吃了会皮肤过敏这个问题作出了解答,可以看出有的是生活中我们经常吃的食物,所以我们要格外的引起注意才行,在以后的生活中就不要再吃这类食物,当然很多人改善皮肤就用一些护肤品,这样也是可以的,重要的是要选择好的护肤品,这样对我们的皮肤才更加有保障一些。

食品过敏原

二、食品过敏原的性质 (一)食品过敏原的一般特性 食品中含有多种不同类型的蛋白质,但只有少数一些蛋白质是已知的过敏原。在植物性食品中,如花生和大豆,大多数过敏原蛋白都是储存蛋白,而且在某些特定食品中含量丰富。但也有些蛋白质含量很低,却是主要过敏原,如鳕鱼过敏原Gad c 1。 与所有其他种类的抗原一样,要引起机体免疫反应,食品过敏原必须是一种宿主免疫系统不能识别的外来分子。大多数食品过敏原是一些对食品处理、烹饪和消化过程具有抗性的高稳定性蛋白质分子。但也有例外,如苹果等新鲜水果及蔬菜中的某些过敏原就是一些不稳定蛋白。一般来说,稳定性过敏原引发的过敏反应主要发生在口腔粘膜上,因为它们被降解后就会失去过敏原性。但消化过程中食品过敏原的抗原表位是否会改变,从而影响其致敏性,进而引发过敏反应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对本土性的常见食品,摄入量往往是该食品过敏原诱发过敏反应的重要因素,如挪威的鳕鱼、美国的花生日本的大豆和大米诱发的过敏反应等。同时,食品过敏反应中食品过敏原的摄入方式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食品过敏原的摄入主要是通过食入的方式,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吸入和皮肤接触食品过敏原同样能引起食品过敏反应,从事食品工作的人员有职业性食品过敏疾病就是最好的例子。黏膜渗透性被认为是食品过敏反应中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许多食品蛋白能够穿透胃肠黏膜,进而诱导正常个体产生免疫反应。但食品过敏患者与正常人在黏膜对过敏原的吸附方式究竟有什么不同,及肠胃黏膜渗透性与是食品过敏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关系,至今仍未得到阐明。对于婴幼儿,由于其胃肠黏膜屏障还未成熟,大分子蛋白质能够很容易地通过胃肠上皮细胞而引发食品过敏反应,所以相比之下,婴幼儿食品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要比成年人高很多。 食品过敏性疾病在全国范围内都是很常见的一种疾病。但由于食品过敏易与食品毒性反应及食品不耐受相混淆,因而其发病率的多篇报道结果相差悬殊。发达国家儿童食品过敏原发病率是1.4%(0.5%~3.5%),北美报告整个人群中食品过敏原的发病率为10%(儿童13%,成人7%),欧洲儿童过敏原发病率为0.3%~7.5%,成人为2%。成人食品过敏原发病率明显低于儿童过敏原发病率,这主要是由于婴儿及儿童的胃肠道屏蔽作用差,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的缘故。婴儿及儿童食品过敏原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1990年采用双盲对照食品激发实验对两组人群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荷兰的成年人中有2.4%发生食品过敏,而英国成年人中有1.4%~1.8%发生食品过敏。进一步调查发现,芬兰青壮年约有3%~6%对牛奶过敏;美国的普通人群中约有1.1%对花生和坚果过敏;英国的成年人中约有0.5%对花生过敏。国内对3040名2岁以下儿童的一项调查显示,产生食品过敏原的比率为5.2%。最近我国24个省和自治区健康人群食品过敏状况的初步调查结果显示自诉有食品过敏史的有5.7%,其中,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为1.9%,占自诉食品过敏人群的33.5%。在其他研究中发现,食品过敏的发生存在性别上的差异,发生食品过敏的患者中女性占轻微的优势。年龄在25~74岁的受试者中发生过敏反应的女性占27.5%,而男性为14.0%。此外,食品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也存在地域上的差异,不同国家、地区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有很大的不同,例如在西班牙有4.6%的人有食品过敏史,而在澳大利亚则有19.1%的人有食品过敏史。本病的发生还与

常见的易过敏的食物

常见的易xx的食物 发表者: 刘颖慧(访问人次:12961) 那些食物可引起xx? “病从口入”是过敏性疾病的特点之一。目前已知可以引起过敏的食物有数千种之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蛋白食物和水果种类越来越多,过敏食物也随之增加,如各种海鲜,奶制品,肉制品,豆制品,花生、开心果、腰果等坚果类,蘑菇、芸豆等蔬菜,桃子、草莓、菠萝等水果,蚕蛹、蚂蚱等可食昆虫,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等。更为严重的是许多人甚至因为食用某些食物而死亡,所以千万不要小觑食物过敏,如美国每年有50-100人因花生过敏而猝死,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只是不小心吃了1-2粒花生米。美国科罗拉多州过敏研究中心的医生发现因食用坚果类、牛奶和鱼类而死亡的病人中大多数伴有哮喘病。因此伴有哮喘病的过敏性疾病患者尤应注意食物过敏。由于我国和国外的饮食习惯不同,所以过敏食物的种类也有差异,我国以海产品和水产品的过敏较为常见,而国外常见的可可、草莓过敏在我国并不常见,目前在我国常见的过敏食物主要包括以下数种: 1.海产品及水产品: 虽然海鲜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但很容易诱发过敏,在沿海或湖泊地区,各种海产品或水产品如鱼、虾、蟹、蛤蜊、海螺、鱿鱼、贝类、鲍鱼和海参等均容易引起过敏,近年来人们时尚“尝海鲜”的风气增加了罹患过敏病的几率。已经发现鲐鱼、鳟鱼、金枪鱼和鲑鱼等鱼肉颜色偏红的鱼类以及虾蟹等甲壳纲海产品均含有较高的过敏原成份,而且这些过敏原通常耐热,烹饪后也常常诱发过敏。此外,海产品容易过敏也可能与海产品容易被微生物侵袭而腐败有关。近年来已证实吸入气传鱼类粉粒和吸入鱼类腐败时的异味可以诱发哮喘,?这可能是渔业发达地区哮喘发病率增高的重要原因。 2.牛奶:

过敏原分类

过敏原分类 (2009-12-21 12:09:49) 能引起过敏症的物质数以千计,它们存在的空气、食物、饮料、药物、甚至可接触到的日用品中,而这些物质便叫做“过敏原”分为以下几类: 1、食物过敏原:食物过敏原可以是一些普通的食物和饮料,如海产类、果仁类、草莓类、香料、牛奶、啤酒或含有酒精的饮料均可能成为引起最常有的皮肤过敏症状------荨麻疹。 接触性过敏原: 2、有毒物质过敏:接触有毒的常春藤和有毒的橡树及金属(镍)和染料引起。还有一般的日用品如香水、指甲油、化妆品及橡胶。过敏的部位会呈现类似荨麻疹的红疹及瘙痒。 3、空气过敏原: 散播于空气的过敏原,因其可以远播而引起的多种过敏症。其中花粉、霉菌和藻类都会引起最常见的一种鼻敏感症----枯草热,枯草热的季节由春天开始直至秋天。其他散播于空气中的过敏原有尘螨、动物皮毛、工业污染废料以及在潮湿环境中生长的霉菌。 4、注入性过敏原:除了某些注射药物外,还包括昆虫叮咬、大黄蜂和蜜蜂等的刺蛰。 传统医学界对过敏没有很好的根治手段,大量的黄胺类、激素类的药物运用只是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而且副作用极大,过敏病人都是在一次次的长年累月的反复发作中缓解症状,身体的免疫能力日趋低下,极为痛苦。 在7月8日全球首个“世界过敏日”里,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院士指出,中国有两亿多人患过敏性疾病,脱敏已是公认疗效显著的疗法。 钟南山院士介绍,目前全球有22%的人群患有过敏性鼻炎、哮喘、湿疹等过敏性疾病,并以每10年23倍的速度增加,预计2010年将达到全球人口的40%。依此类推目前中国有两亿多人患有过敏性疾病,应引起重视。 诱发过敏反应的抗原称为过敏原。过敏原是过敏发生的必要条件。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物质常见的有2000-3000种,医学文献记载接近2万种。它们通过吸入、食入、注射或接触等方式使机体产生过敏现象。常见的过敏原如下: A、吸入式过敏原:如花粉、柳絮、粉尘、螨虫、动物皮屑、油烟、油漆、汽车尾气、煤气、香烟等。 B、食入式过敏原:如牛奶、鸡蛋、鱼虾、牛羊肉、海鲜、动物脂肪、异体蛋白、酒精、毒品、抗菌素、消炎药、香油、香精、葱、姜、大蒜以及一些蔬菜、水果等。 C、接触式过敏原:如冷空气、热空气、紫外线、辐射、化妆品、洗发水、洗洁精、染发剂、肥皂、化纤用品、塑料、金属饰品(手表、项链、戒指、耳环)、细菌、霉菌、病毒、寄生虫等。 D、注射式过敏原:如青霉素、链霉素、异种血清等。 E、自身组织抗原:精神紧张、工作压力、受微生物感染、电离辐射、烧伤等生物、理化因素影响而使结构或组成发生改变的自身组织抗原,以及由于外伤或感染而释放的自身隐蔽抗原,也可成为过敏原。 治疗顽固性过敏最有效的措施是寻找出过敏诱发因子(过敏原),但要在2万种不同的诱发因子中准确地找到致病因子犹如大海里捞针。最新权威实验证实:过敏人群体内自由基

哪些水果会引起过敏呢

哪些水果会引起过敏呢? 哪些水果会引起过敏呢?很多人吃了水果后,也会诱发湿疹、荨麻疹、皮炎之类的过敏性疾病。今天我们请“清适敏”的医学专家给大家讲解一下: 热带水果中最容易引起过敏的水果有芒果、菠萝,其他还有香蕉、草莓、杨桃、猕猴桃、西红柿等。引起过敏的物质千差万别,有些是水果的本身成分,如菠萝的菠萝蛋白酶、芒果中的致敏性蛋白、果胶、醛酸; 有些是生产、储存、保鲜过程中残留在水果中的生长激素、催熟剂、保鲜剂等。过敏体质的人对食物的反应不同,对于同样一种食物,有些人吃了可能不过敏,有些人吃了过敏情况严重。偶尔对一种食物过敏,可能是对食物中的添加剂、防腐剂等过敏。 水果过敏症状一般比较轻,嘴角出现发红、皮疹、脱皮、皮肤瘙痒、口舌麻木等,俗称“水果疹”。有些人还会出现一些恶心、呕吐、头疼、头晕等症状,腹痛、腹泻也是过敏症状表现。水果过敏还会引起哮喘,尤其是儿童,食物过敏往往是过敏性哮喘的主要诱因之一。3岁以下的儿童出现过敏的几率很大,随着年龄的增长,耐受性逐渐增强,对食物的过敏就逐渐减少了。 那么如果连吃水果都过敏的体质怎么办呢?从医学上来说,没有无缘无故的过敏,应该是身体出现过敏是身体抵抗力下降的标志,根据“清适敏”的临床研究,凡是排毒抗氧化能力弱的体质,容易出现过敏。 我们也可以用中医的理论进行分析。中医认为,脾虚不能化湿,湿久生热,当受到外部因素诱导时,过敏性症状就会暴发出来。对于经常过敏的患者来说,平时可常备“清适敏”中药方剂,可快速改善过敏症状,坚持服用药,过逐步改善过敏性体质,增加人体免疫力。 同时,过敏性体质患者吃水果最好在晚上,特别是对于一些光敏性较强的水果,可以有效避免过敏的发生。

食品过敏原的常见检测技术

食品过敏原的常见检测技术 1、免疫学检测技术 之前提到95%的食品过敏原属于蛋白质,因此专门针对蛋白检测的免疫学相关技术是检测食品中蛋白类过敏原的重要手段。其中免疫学检测包括免疫吸附技术、免疫层析技术、免疫传感器技术、免疫扩散技术以及免疫印迹等技术。 免疫吸附技术主要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和放射/酶联吸附抑制实验。酶联免疫技术是将抗原抗体免疫反应的特异性和酶的高效催化反应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检测技术,其原理是被酶标记的抗体与食品过敏原发生反应作用于底物后,其显色深浅能够反映待测样品中过敏原的含量。该技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单,易于推广,但也存在制备抗体困难,不适用于低分子量和不稳定的过敏原检测,存在结构类似物的交叉反应和对试剂选择性高导致无法进行多残留检测等不足。而放射/酶联吸附抑制实验则是使待测食品中的过敏原与固相载体上的抗原竞争结合特定人群血清中的IgE,之后再加入一种抗IgE的同位素或酶标记抗体,反应完成后通过添加可改变颜色或者能发光的底物用于检测结合IgE的抗体,最终推测出食品中过敏原的浓度。尽管它是科研人员使用最广泛和最灵敏的方法,在生海鲜、大豆、花生油和坚果类食物过敏原检测中已有应用,然而由于检测过程中的人血清难以标准化以及商业化的食品过敏原在固相载体上与IgE的结合 能力不尽相同,限制了该方法的推广。 免疫层析技术检测食品中的过敏原的原理是将特异的抗体固定在硝酸纤维素膜的某一取代,当样品浸入干燥膜一端,通过毛细管作用沿膜向前移动到有抗体的区域时,过敏原能与其发生特异性结合,之后若使用免疫胶体金或免疫酶染色则可使该区域呈色实现免疫诊断。目前该技术在花生蛋白类过敏原和榛子过敏原上具有一定应用,具有检测阈值低和高特异性的优点,但作为定性或半定量技术来说,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免疫传感器技术则是将传感技术和特异性免疫反应相结合对食品中的过敏原进行检测,具体是通过对识别原件表面的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实时监测,将检测结果通过传感器转换为精密数字输出,不仅具有快速简便,便于收集和整理数据的优点,而且损伤和污染样品的可能性小,推广性强。 免疫扩散技术是免疫学中最常用的检测手段,一般来说,单向琼脂扩散可用于定量分析,双向琼脂扩散用于定性分析。目前为了提高扩散速度和灵敏度,通常结合电泳共同检测食品过敏原,基本原理是以半固体的琼脂凝胶作为介质,将食品中可溶性的过敏原溶于凝胶中,在通电条件下进行琼脂扩散后与特定抗体结合后发生沉淀。具体包括对流免疫电泳和火箭电泳等技术,其中后者的灵敏度较高,在鸡蛋、牛奶、意大利面食和荞麦等食品中均有应用。对于免疫印迹来说,也被称为酶联免疫电转移印斑法,是将高分辨率的凝胶电泳和免疫化学分析相结合的一种杂交技术,经过凝胶电泳分离的蛋白类食品过敏原被转移到固相载体上(通常是硝酸纤维素膜),先与对应抗体发生免疫反应,反应产物再与酶或同位素标记的第二抗体结合,经过底物显色或放射自显影后即可对样品中的过敏原进行检测,具有经济性和灵敏度高的特点。

食品过敏原物质种类

过敏原种类列表 食品安全性(Food Safety)是食品质量最重要的组成部分。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定义食品安全性为“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造和(或)使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受害的一种担保”。我国有关专家认为食品安全性应该是“食品中不应含有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或因素,从而导致消费者急性或慢性毒害或感染疾病,或产生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健康的隐患”。从理论上看,食品安全性包含绝对安全性和相对安全性两种概念。所以,一种食品是否安全,取决于食品本身,取决于其制造、食用方式是否合理,食用数量是否适当,还取决于消费者自身的一些内在条件。 大多数人都经历过不良的食品反应,但只有少数人(大约8%的婴儿和2%的成人)产生过强烈的因食品蛋白质引起的过敏反应。 1.食品过敏原种类及造成的危害 对食品安全性的正确理解与毒性概念及其相应的风险概念分不开。毒性是指物质在任何条件下对有机体产生任何种类(慢性或急性)损害或伤害的一种能力。所以,评价一种食品或其成分是否具有安全性主要是看其是否会造成实际的危害。 目前大约有160多种食品含有可以导致过敏反应的食品过敏原,常见的食品有:奶(牛奶、山羊奶等),树果(杏仁、胡桃、山核桃、榛子和腰果等),菜籽(葵花籽、芝麻等),豆类(花生、大豆、豌豆、蚕豆等),蛋类,巧克力,香辛料,鲜果,海产品(虾、贝壳类)等。可详见附录A、附录B。 食品过敏原产生的过敏反应包括呼吸系统、肠胃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皮肤、肌肉和骨骼等不同形式的临床症状,有时可能产生过敏性休克(Anaphylactic Shock),甚至危及生命。当摄入了有关的食物,其中的食品过敏原可能导致一系列的过敏反应。过敏反应通常会在一个小时内出现,症状明显,有时表现得会较激烈,包括诸如呕吐,腹泻,呼吸困难,嘴唇、舌头或咽喉肿胀,血压骤降等。而因食品产生的敏感或不适反应却可能在几小时内,甚至几天后才会发生,主要的症状有:湿疹,胃肠不适综合症,偏头痛,麻疹,鼻炎,全身乏力,哮喘,关节炎,疼痛,儿童多动症等。 2. 过敏原列表的准则 虽然普遍认为几乎每一种食品或食品原料都有至少导致一个人不良反应潜在可能性,但只有一小部分物质会导致严重的危及生命的反应。用来描述这些物质的准则如下:1〕具可信度的出版物上刊载的严重的危及生命的案例 2〕此类反应的多份独立的报告 3〕此类反应的清楚的科学证据,连同食品过敏领域有经验专家对该反应进行的口头验证。 4〕至少两个独立的,公认的科学家通过对相关科学数据的分析对危及生命的可能性的科学论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