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文综地理复习专题——“沙丘”
- 格式:docx
- 大小:528.40 KB
- 文档页数:8
地理专题—沙丘真题回顾】【例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 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
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
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
(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
【解析】第(1)题,分析沙源主要从河流带来泥沙、河湖底部裸露两个角度分析,注意从图中分析河流数量、河流输沙量和沉积量、河流流量及季节变化对湖泊水位的影响。
第(2)题,冬春季起沙的原因是风力作用的结果,所以解答的实质是分析该湖泊冬春季节多大风的原因。
可以从地形、下垫面的摩擦力大小、植被等角度进行分析。
【答案】(1)①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②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③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外湖区水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
(2)①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②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③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
【必备知识】1.风沙活动成因(1)沙源①外地输沙:盛行风从上风地带将沙尘物质吹送至风沙活动地区沉积;河流从中上游地区搬运到风沙活动地区沉积。
②当地沙源:枯水期湖滩、河滩裸露,泥沙裸露;冬春季节地表缺少植被覆盖,表土裸露;耕地面积扩大、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破坏植被,地表裸露,增加沙源。
(2)动力①盛行风:风大、大风日数多;受地形影响(山口处狭管效应、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一致等),地面风速增强。
②不稳定的空气条件:如沙尘暴多发生于午后或傍晚,不稳定的热力条件有利于风力加大、强对流发展。
③特殊天气、气候背景:干旱少雨、气温回升、蒸发旺盛,是风沙形成的温床;气旋与冷空气活动频繁。
(3)植被:冬春季节植被稀疏,地表缺少植被保护,表土疏松,沙源丰富、易起沙。
地理沙丘知识点高考地理沙丘是地球表面上的一种常见地貌,它们广泛分布于沙漠地区以及沿海地区。
在高考中,地理沙丘知识点经常被提及,掌握相关知识能够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和解答相关的考题。
下面将从沙丘的形成、分类和分布、特征及对人类的影响方面进行讲解。
一、沙丘的形成沙丘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
首先,沙尘被风吹起,并随风传播。
然后,当风力减弱至无法继续携带沙尘时,沙尘会沉积在地面上,形成沙丘的原始堆积体。
接下来,因为风的作用,原始堆积体演化为具有特定形态的沙丘,形成沙丘峰和沙丘谷。
二、沙丘的分类和分布根据沙丘的形态和成因,可以将沙丘分为冈状沙丘、穹丘、招风丘等多种类型。
冈状沙丘呈长条状,起伏不平;穹丘呈半球状,中央高,四周低;招风丘则是一种向一定的方向延伸的椭圆形沙丘。
沙丘的分布主要受到地形、气候和植被等因素的影响。
在沙漠地区,沙丘多集中分布,形成连片连带;而在沿海地区,沙丘则呈带状分布,与沿岸风向和潮流有关。
三、沙丘的特征1.形态特征:冈状沙丘的形状呈长条状,起伏不平,沙丘的高度和长度有一定的差异;穹丘的形状像半个圆球,中央高,四周低;招风丘则呈椭圆形。
2.沙丘的组成:沙丘主要由石英砂或石英颗粒组成,颗粒间紧密结合。
沙丘表面的沙子颗粒较大,向下渐细,整体呈现出坡度。
3.沙丘与其他地貌的联系:沙丘常与其他地貌相互作用,例如与河流、湖泊和海洋等。
河流越过沙丘时,可能形成河流的孤立段或分流;湖泊越过沙丘,则可能造成湖泊的断层;海洋流经沙丘时,可能弯曲成湾或形成半岛。
四、沙丘对人类的影响沙丘对人类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沙丘作为一种常见的地貌,给人们提供了美丽的风景,吸引了大量的旅游者。
其次,沙丘也对农业和城市建设产生影响。
沙丘迁移会覆盖农田,使得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威胁;同时,沙尘暴也会影响城市的空气质量,对居民的健康造成危害。
综上所述,地理沙丘是地球表面上的常见地貌,它们的形成和分类、分布以及特征对于我们理解和解答相关高考题目非常重要。
2021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沙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新疆准喝尔盆地中央,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固左、半固泄沙漠。
沙漠中的沙丘顶部多流沙,植被较少,而沙丘底部植被相对丰富。
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年降水⅛70-150mm,主要集中在5-9月,年蒸发⅛200Omm以上,冬季一般有20-3OCm深的稳泄积雪覆盖。
下图为沙漠中某沙丘剖而图。
据此完成1〜3题。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沙丘l-2m ±层上壤水分含量总体变化规律是A.坡顶>坡中>坡脚B.坡顶>坡脚>坡中C.坡脚>坡中>坡顶D.坡中>坡脚>坡顶3.位于丘间平地处的梭梭等植被,可以有效地A.增加降水,调节气候B.涵养水源,增加土壤水分C.防风固沙,保护农田D.保护水土,减轻洪涝灾【答案】1. A 2. C 3. B【解析】1.由材料可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年降水½ 70-150mm,主要集中在5-9月,年蒸发⅛200Omm以上,冬季一般有20-3OCm深的稳左积雪覆盖,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以降雪的形式存在,降雪虽大且稳左。
次年,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是沙丘土壤水份最丰富的的季石,故A项正确。
2.读图可知,坡顶为流沙,坡中为一年生草本,坡脚为梭梭,故从坡顶到坡脚的含水量逐渐增大,C项正确。
3.沙漠地区降水较少,气候干旱,风沙较大,植被的主要作用是涵养水源,防风固沙,B项正确。
佛掌沙丘位于雅魯藏布江北岸,近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因形如双手合十的佛掌而得爼。
读图,完成4〜5 题。
佛拿沙丘4.形成"佛掌沙丘"的主要地质作用依次是A.流水侵蚀、流水沉积、风力堆积B.风力搬运、风力堆枳、流水沉积C.风化侵蚀、流水沉积、流水堆积D.流水搬运、流水沉积、风力堆积5.游客要想更好的观赏"佛掌沙丘”,应该A.选择特定位宜B.了解景观特点C.把握观赏时机D.提髙审美素质【答案】4. D 5. A【解析】4.形成“佛掌沙丘”的沙来源于河流,是河流从上游地区侵蚀、搬运而来,在此地堆积,形成沙丘的地质作用是风力堆积,依次是流水搬运、流水沉积和风力堆积,D正确。
23高中地理综合题题型——沙丘成因类③金字塔沙丘,蜂窝状沙丘:长时期的多风向风沙流的作用下,在山前或地形较复杂的地区可形成。
一、综合题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藏米林县年降水量约640毫米,且集中在6-9月份,冬春季多大风。
在该县丹娘乡的雅鲁藏布江北岸山麓,有一个高约百米的沙丘,叫丹娘沙丘(下图),雅鲁藏布江水位季节变化大。
(1)描述沙丘所在河谷的特征,推测沙丘所在河谷段的主导风向。
(2)简述“丹娘沙丘”的形成过程。
参考答案:(1)河谷较宽,两侧高山耸立。
东南风。
(2)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沙洲出露水而面积大,气候干旱易起沙,东南风挟带沙洲和河滩上的沙粒,受山地阻挡风速减缓,沙粒堆积于山坡日积月累形成沙丘。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灌丛沙丘是风沙流被灌丛阻挡后,沙物质在灌丛内部及周围堆积而形成的一种风积生物地貌类型。
植被、沙源和风力等对灌丛沙丘的发育过程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
柽柳.为落叶灌木,在干旱沙漠地区能够在沙埋的枝干上形成新的植株,可在干早沙漠地区形成特有的灌丛沙丘。
下图为柽柳灌丛沙丘开挖剖面示意图。
(1)植被是灌丛沙丘形成的基本条件。
概括灌丛沙丘植被的生态特性。
(2)以柽柳灌丛沙丘为例,简述灌丛沙丘的形成过程。
参考答案:(1)耐旱、耐风蚀、耐沙埋、耐低温和酷暑;地表植株矮小,叶退化,地下根系发达;寿命长。
(2)风沙流被灌丛阻挡后,风力减弱,沙粒沉积,柽柳耐旱耐风沙,在沙埋的枝干上形成新的植株,继续阻挡风沙流,使沙丘不断沉积、发育。
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鸟取沙丘位于日本鸟取县东部沿海(图甲),是由鸟取县的千代川(河流名字)入海口附近的四个海岸沙丘所共同成的一细长的海岸沙丘群,东西长约16公里,南北宽约2公里,被日本称为境内“唯一的沙漠”(图乙)。
沙丘上有深达40米的凹地,也有高达50米的丘陵,凹地有时充盈淡水,一簇簇不知名的植物顽强生长着,形成片片“迷你绿洲”。
鸟取沙丘是日本唯一一处可游览参观的“海岸沙漠地地貌”景观,近年来成为日本重要的旅游胜地,日本政府开始保护“沙丘”,花大力气整治“迷你绿洲”。
2021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沙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中央,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
沙漠中的沙丘顶部多流沙,植被较少,而沙丘底部植被相对丰富。
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年降水量70-150mm,主要集中在5-9月,年蒸发量2000mm以上,冬季一般有20-30cm深的稳定积雪覆盖。
下图为沙漠中某沙丘剖面图。
据此完成1~3题。
1.沙丘土壤水份最丰富的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沙丘1-2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总体变化规律是A.坡顶>坡中>坡脚B.坡顶>坡脚>坡中C.坡脚>坡中>坡顶D.坡中>坡脚>坡顶3.位于丘间平地处的梭梭等植被,可以有效地A.增加降水,调节气候B.涵养水源,增加土壤水分C.防风固沙,保护农田D.保护水土,减轻洪涝灾【答案】1.A 2.C 3.B【解析】1.由材料可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年降水量70-150mm,主要集中在5-9月,年蒸发量2000mm以上,冬季一般有20-30cm深的稳定积雪覆盖,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以降雪的形式存在,降雪量大且稳定。
次年,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是沙丘土壤水份最丰富的的季节,故A项正确。
2.读图可知,坡顶为流沙,坡中为一年生草本,坡脚为梭梭,故从坡顶到坡脚的含水量逐渐增大,C项正确。
3.沙漠地区降水较少,气候干旱,风沙较大,植被的主要作用是涵养水源,防风固沙,B项正确。
佛掌沙丘位于雅鲁藏布江北岸,近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因形如双手合十的佛掌而得名。
读图,完成4~5题。
4. 形成“佛掌沙丘”的主要地质作用依次是A. 流水侵蚀、流水沉积、风力堆积B.风力搬运、风力堆积、流水沉积C. 风化侵蚀、流水沉积、流水堆积D.流水搬运、流水沉积、风力堆积5. 游客要想更好的观赏“佛掌沙丘”,应该A. 选择特定位置B.了解景观特点C. 把握观赏时机D.提高审美素质【答案】4. D 5. A【解析】4. 形成“佛掌沙丘”的沙来源于河流,是河流从上游地区侵蚀、搬运而来,在此地堆积,形成沙丘的地质作用是风力堆积,依次是流水搬运、流水沉积和风力堆积,D正确。
高三文综模拟考试地理试题(附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下图为我国西北内陆某一沙丘等高线示意图(图1)及该处某时刻沙丘景观图(图2),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的沙丘迎风坡朝向是()A.东北B.西北C.东南D.西南2.关于图2所示季节,描述正确的是()A.北半球昼短夜长B.长江口盐度最低季节C.北京香山红叶飘飘D.全球日出东北方我国近海海域的海流可分为两大系统,即外来洋流系统——黑潮暖流主干及其分支、近海海域内就地形成的海流系统。
下图为我国近海表层海流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与同纬度黑潮暖流所经海域相比,我国近海海流所经海域的海水一般盐度较低,主要原因是()A.洋流性质差异B.蒸发量大C.受陆地径流影响D.水温低4.黄海沿岸流使所经海域表层()A.等温线向北弯曲,水温升高B.等温线向北弯曲,水温降低C.等温线向南弯曲,水温升高D.等温线向南弯曲,水温降低5.东海沿岸流在2月和8月流向不同,主要影响因素是()①季风②长江入海水量的季节变化③海陆轮廓④人类活动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游牧的本质是指牧民在一定的区域内不同牧场之间移动放牧。
目的是为牲畜找到合适的牧场,做到夏避酷暑、冬避严寒,与之对应形成了游牧民族特有的季节性固定居址。
下图为夏季新疆天山北麓温泉县牧民的传统居址平面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由图可推测该羊圈()A.应该远离水源地B.墙体厚利于圈养C.地处高海拔地区D.安置在山麓地带7.图中居址门的朝向是()A.东B.南C.西D.北下图为“1965~2018年珠三角地区与南海海面平均气温季节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珠三角与南海海面间的热力环流最显著的季节()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9.能正确反映珠三角滨海地区热力环流的是()A.B.C.D.图是一位设计师为浙江省、安徽省、贵州省和内蒙古自治区设计的艺术字,这些字中蕴含了四地特色的文化元素。
高三地理二轮微专题——“沙丘”一、单项选择题读下图回答问题:1、该沙丘地貌分布图最不可能在()A.塔里木盆地B.内蒙古高原C.鄂尔多斯高原(黄河以南,黄土高原以北)D.柴达木盆地2、A点的绝对海拔高度可能是()A.1340m、1330mB.1320m、1350mC.1320m、1330mD.1350m、1340m3、该地区的主导风向()A.西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东北风答案:1、D 2、A 3、B读下图回答问题:1、该地区的盛行的风向是()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2、我国哪一类地区最可能有此种地形分布的是()A云贵高原 B黄淮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塔里木盆地3、我国此种地形分布区的气候类型最有可能是()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答案:1、B 2、D 3、C(2002年北京春招卷)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读图回答1~3题:1、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A、东北B、西北C、东南D、西南2、Q点对P点的相对高度(H)最大可以达到(米)()A、40<H<41B、49<H<50C、59<H<60D、60<H<613、该类地形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A、东北地区B、东南地区C、西北地区 D西南地区答案:1、B 2、C 3、C(2013年,福建文综,9~10题)图4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读图完成9~10题。
图49.该沙丘位于A. 冲积扇B. 洪积平原C. 三角洲D. 河漫滩【答案】D10. 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C(2014年,安徽文综,31~32题)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
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赣江”(图10b)。
图中的沙岭沙山(29.5°N附近)形成于2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
高三文综地理复习专题——“沙丘”整理人:大亚湾第一中学曾繁开一、单项选择题读下图回答问题:1、该沙丘地貌分布图最不可能在()A.塔里木盆地B.内蒙古高原C.鄂尔多斯高原(黄河以南,黄土高原以北)D.柴达木盆地2、A点的绝对海拔高度可能是()A.1340m、1330mB.1320m、1350mC.1320m、1330mD.1350m、1340m3、该地区的主导风向()A.西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东北风答案:1、D 2、A 3、B读下图回答问题:1、该地区的盛行的风向是()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2、我国哪一类地区最可能有此种地形分布的是()A云贵高原 B黄淮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塔里木盆地3、我国此种地形分布区的气候类型最有可能是()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答案:1、B 2、D 3、C(2002年北京春招卷)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读图回答1~3题:1、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A、东北B、西北C、东南D、西南2、Q点对P点的相对高度(H)最大可以达到(米)()A、40<H<41B、49<H<50C、59<H<60D、60<H<613、该类地形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A、东北地区B、东南地区C、西北地区 D西南地区答案:1、B 2、C 3、C(2013年,福建文综,9~10题)图4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读图完成9~10题。
图49.该沙丘位于A. 冲积扇B. 洪积平原C. 三角洲D. 河漫滩【答案】D10. 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C(2014年,安徽文综,31~32题)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
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赣江”(图10b)。
图中的沙岭沙山(29.5°N附近)形成于2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
高三文综地理复习专题——“沙丘”整理人:大亚湾第一中学曾繁开一、单项选择题读下图回答问题:1、该沙丘地貌分布图最不可能在()A.塔里木盆地B.内蒙古高原C.鄂尔多斯高原(黄河以南,黄土高原以北)D.柴达木盆地2、A点的绝对海拔高度可能是()A.1340m、1330mB.1320m、1350mC.1320m、1330mD.1350m、1340m3、该地区的主导风向()A.西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东北风答案:1、D 2、A 3、B读下图回答问题:1、该地区的盛行的风向是()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2、我国哪一类地区最可能有此种地形分布的是()A云贵高原 B黄淮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塔里木盆地3、我国此种地形分布区的气候类型最有可能是()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答案:1、B 2、D 3、C(2002年北京春招卷)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读图回答1~3题:1、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A、东北B、西北C、东南D、西南2、Q点对P点的相对高度(H)最大可以达到(米)()A、40<H<41B、49<H<50C、59<H<60D、60<H<613、该类地形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A、东北地区B、东南地区C、西北地区 D西南地区答案:1、B 2、C 3、C(2013年,福建文综,9~10题)图4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读图完成9~10题。
图49.该沙丘位于A. 冲积扇B. 洪积平原C. 三角洲D. 河漫滩【答案】D10. 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C(2014年,安徽文综,31~32题)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
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赣江”(图10b)。
图中的沙岭沙山(29.5°N附近)形成于2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
、单项选择题 读下图回答问题:1该沙丘地貌分布图最不可能在() 2、A 点的绝对海拔高度可能是( )1、 该地区的盛行的风向是( )A 东北风B 西北风C 东南风D 西南风 2、 我国哪一类地区最可能有此种地形分布的是() A 云贵高原 B黄淮平原C 珠江三角洲D 塔里木盆地3、 我国此种地形分布区的气候类型最有可能是()A 温带海洋性气候B 温带季风气候C 温带大陆性气候D 热带沙漠气候答案:1、B 2、D 3、CA.塔里木盆地B.内蒙古咼原C.鄂尔多斯高原(黄河以南,黄土高原以北)D.柴达木盆地 A.1340m 、1330m B.1320m 、1350m C.1320m 、1330m D.1350m 、1340m 3、该地区的主导风向(A.西南风B.西北风 答案:1、D 2、A 3读下图回答问题:)C.东南风D.东北风BttflRl MOWJ(2002年北京春招卷)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读图回答1、 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A 、东北B 、西北C 、东南D 、西南2、 Q 点对P 点的相对高度(H )最大可以达到(米)( )A 40V H< 41B 、49V H< 50C 、59v H v 60D 、60 V H v 613、 该类地形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A 、东北地区B 、东南地区C 、西北地区D 西南地区答案:1、B 2、C 3、C(2013年,福建文综,9〜10题)图4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 读图完成9〜 10题。
9. 该沙丘位于A.冲积扇B. 洪积平原C. 三角洲D.河漫滩【答案】D10. 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1~3 题:C.③ D. ④图4【答案】C(2014年,安徽文综,31〜32题)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
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赣江”(图10b)。
图中的沙岭沙山(°N附近)形成于2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
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脊)槽(谷)相间的地形。
读图10,完成31〜32题。
■E10*^31. 受大气环流和地形分布(图10a)的影响,图10b所示地区()A.全年以偏北风为主,冬半年风速较大B.夏半年以西南风为主,风速较大C.全年以偏南风为主,夏半年风速较小D.冬半年以东北风为主,风速较小32. 沙山及沙山上垄槽相间地形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A.风力堆积、流水侵蚀B.流水堆积、风力侵蚀C•风力堆积、风力侵蚀 D.流水堆积、流水侵蚀[答案]皮拉大沙丘(图3)位于大西洋畔的法国西南部波尔多市(0 ° 34' E, 44° 50' N),它的东边是郁郁葱葱的森林。
皮拉沙丘以每年5米的速度持续向内陆推进。
据此回答5〜6题。
5 •皮拉大沙丘向内陆推进的主要原因是A.受盛行西风影响 B •沿岸山地阻挡海洋水汽的深入,降水少C.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D •寒流流经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6 •该地景观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D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答案:二、综合题(2013全国新课标H, 36题)36. (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畜、多风、植被稀疏。
图5所示区城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城镇* 2242 山峰隔程伽r 河流水库<5°°>等高线/HK示坡线(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
(6分)(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8分)(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
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
(8分)观点A: 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观点B: 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答案】(1)(M处附近的)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边、河床沉积;(3分)(河水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季节河床裸露;(2分)风沙在此沉积。
(1分)(2)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2分)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3分)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3分)(3)观点A:扩大论据:该区域西临黄土高原,北邻内蒙古高原,大风可将沙尘吹到此处;(2分)河流持续搬运泥沙;(2分)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导致河床裸露期增长;(2分)风出风口后,在M地速度降低,风沙在此沉积(2分)观点B:不会扩大论据: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丰富,风沙发生季节短(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2分)河流源地及径流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使河流搬运的泥沙量减少);(2分)沙源集中分布在河床与河边,面积较小,不足以形成面积较大的沙丘群;(2分)位于山区,附近有水库,沙丘群难以向周围扩展。
(2分)(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1,第36题)36. (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6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大于等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起沙的原因。
(5分) (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7分)(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止措施(6分)【答案】(1)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冬春季节河 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错那湖水位低, (因河口外湖区水深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
(2) 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 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
(3) (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基(和路肩) ;损害机车车 辆和通信、信号灯,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影响运行列车安全。
(4) (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高立式沙障) 。
(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
根据材料和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7分)材料一:鄱阳湖区域分布图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图6(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
(6分)圏*f 蠱砂地b山、*河廉、胡怕鄱阳湖区t妨布團屮材料二:“天漠”是一种特殊的地理现象,它们像是形形色色的“迷你沙漠”,却会神秘出现在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带,与江河湖海如影随形。
图中M地附近有20多万亩沙丘。
2011 年11月,位于M 沙地的风力发电站成功并网发电。
(1)湖畔沙丘形成要有“丰富的沙源”、“强劲的风力”,分析M地沙丘的成因。
(3分)(2)简述M地建风力发电站的区位优势。
(4 分)答案:(1)沙丘的形成:湖区附近多低山丘陵(或地势起伏较大)(1分);雨季,多暴雨且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湖区大量泥沙堆积(1分);(枯水季节,湖内沙滩露出)强风作用促进了湖边M地沙丘的发育形成(1分)。
(共3分)(2 )风力资源丰富;沙地面积广,地价较低;风力发电较清洁;政策扶持;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等。
(共4分,任答四点即可)36. (2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湿润地区的沙漠往往称作“天漠”,也有“飞来的沙漠”之称,丹娘沙丘使是其中之一。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图,该地区4〜9月份降雨丰富,占全年八九成,10〜次年3月气候干旱,多大风天气,大风经过江面容易形成涡旋上升气流。
河谷阶地和沙洲上植被稀少。
人们生产活动以放牧、种植和林业为主,生活能源来自薪柴。
冈O 甘比事讯歼艸那肚丘佟站创“别0i“ ;・t岛战mt 江心枕iM~7^/ D —2 护MT Kt(1)分析图示河谷冬春风沙活动的沙源。
(6分)(2)简要说明丹娘沙丘形成的过程。
(8分)(3)试描述速雅鲁藏布江该河段的水文特征。
(6分)(4)判断图中公路由于人类活动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6分)【答案】(1)滥砍、滥伐、滥牧导致区域水土流失,泥沙汇入河谷(2分)。
河道泥沙淤积,形成沙洲和河漫滩(2分)。
冬春季节,河流水位低,河滩和沙洲裸露(2分)。
(2)每年冬春季节(10月-次年3月),气候干旱,多大风(2分),大风经过地区植被稀少,加上经过江面,受阻挡较少,形成涡旋上升气流(2分),气流携带沙洲和河滩上的沙粒(2分),受江边山地地形阻挡,风速减缓,沙粒堆积于山坡日积月累形成沙丘(2分)。
(3)流量较大;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水流平缓;含沙量较大。
(任答三点给6分)(4)滑坡或泥石流(2分)。
措施:退耕还林,还草,保护坡地植被(2分);调整区域生活能源使用结构(2分);限牧、禁止乱砍滥伐(2分)。
【2016届惠州市第二次调研考试37题】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西部,年降水量40-80mm蒸发量超过3000mm沙漠东南部有湖泊群和高大沙山(平均海拔200-300米)集中分布(下图所示)。
研究发现,湖泊水由深部断裂带的地下水补给,湖泊及附近出现钙华(含碳酸氢钙的地热水接近和出露于地表时,因二氧化碳大量逸出而形成碳酸钙的化学沉淀物)及钙质胶结层。
沙山底部以钙华及钙质胶结层为“内核”,且沙山内部较潮湿。
(1)判断该地的主导风向,并说明理由。
(8分)(2)分析该地湖泊附近形成高大沙山的原因。
(6分)(3)推断沙山迎风坡和背风坡从坡底到坡顶表层沙粒粒径的变化,并分析原因(8分)答案:(1)西北风(偏西风);(2分)理由:沙山(链)东北一西南延伸;沙山西北坡缓,受风力侵蚀,应为迎风坡。
(每点3分)(2)风力强盛,沙源丰富;钙华及钙质胶结层对风沙的阻挡,风沙在此沉积;水及水汽对沙的吸附(沙山内部湿润),使风力对沙山的侵蚀减弱,沙山不断长高。
(每点2分)(3)迎风坡和背风坡从坡底到坡顶沙粒粒径均由大到小变化;(4分,可分开答,各2分)原因:迎风坡随着坡面升高,风力搬运能力减弱,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2分)背风坡一侧,颗粒大的由于重力作用更容易向坡底滑落。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