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国水墨动画的意境美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6
中国水墨动画的巅峰之作《山水情》,相较之前的作品已趋于完美,因为它将山水的意境表现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全片重在山水的表现,无论是静景还是活物都完全融入国画的写意之中,这部动画给观众留下更多的是深邃、悠远的韵味美和登峰造极的意境美,加上古琴的浑厚音色,让人心旷神怡,从而演绎了一个旷世知音的动画。
意境是什么?以通常的说法:意境就是情景的结合,或叫“情景交融”。
一般来说,艺术是作者主观意识对客观现实反映的表现,但由于所表现的内容、题材、体裁、形式等等的不同,却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性能效果。
有的重抒情、有的重“境阔”、有的惊心动魄、有的丝丝扣入人心、有的以空间的景物来感人、有的有意境、有的没有意境。
因此,意境有它自己的性能和特点,意境不同于其他艺术的表现,也就是艺术具有一个空间的境象。
这个空间境象,有的虽然不是直接的表现出来,也能间接的引人对它的联想。
所以当人们感受到一幅画或一首诗有意境时,便会在眼前呈现出一片清新的,或宁静的,或开朗的,或壮丽雄伟的等等空间感觉,仿佛自己亲临于大自然之中一样。
可以说,意境的特点,主要是依据空间境象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
画与诗都追求意境,意境与诗画之间的关系表现为:诗产生意,画产生境。
诗和意是主观情感,画与境是客观的景象。
主客观契合,即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意中有境,境中有意。
如诗句中“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描写,将对美景短暂的留恋与珍惜表现的淋漓尽致,黄昏下温和的斜阳映照着一种凄婉、忧伤、悲凉的情景,诗人的瞬间感受留在了心底笔尖,这种色彩烘托的视觉图像已形成了画面的意境。
以传统水墨画的形式演绎的动画片《山水情》充满了中国式的优美韵味,将中国文人长久以来的追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用中国的方式表现。
客观上展现了文化的传承精神,更是体现了传统的人文精神。
整部作品将笔墨情趣与优美的诗境融进了每一画面里,通过绘画性的水墨,表现了江水烟雾蒙蒙,山峦云起缭绕和人物的音容情感,让人完全陶醉在水墨制成的山水之间。
关于中国水墨动画的思考和探讨作者:张沛来源:《现代装饰·理论》2012年第06期摘要:传统水墨动画体现了我国传统的美学思想和民族风格,以其淡雅的色彩,悠远的意境,特殊的表现形式取得过骄人成就。
近年来我国水墨动画也不断取得实验性成果。
新时期下作为国人,发展本土动画产业,复兴水墨动画,将古典技法与现代动画技术相结合,使民族艺术得以新的形式回归,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水墨动画;意境;数字化水墨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最具代表的一种形式,通过水墨与宣纸相融渗透的特殊效果,制造出丰富悠远的意境,极具艺术感染力。
水墨动画继承中国传统绘画而来,将纸上流淌的墨色融合到动画制作中,是中国动画的一大创举。
20世纪50-80年代,我国的动画艺术家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为创作基地,对水墨动画的进行探索,作了多方尝试以实现水墨晕染和虚实变化的效果,从“青蛙跳水”的短片,到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情》,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语言,极具民族特色,体现了我国传统的美学思想和民族风格,在国际上辉煌一时,取得过骄人成就。
一水墨动画的意趣表现传统水墨动画基于绘画名家的艺术风格进行创作,影片中大多没有边缘线,靠笔墨变化和渲染程度来表现运动规律,可作壮丽豪放,也可温婉细腻,看似随意的笔触饱含水墨画的运笔精髓,音乐清婉优雅,故事蕴含深刻的儒家思想,是东方韵味的绝妙体现。
《小蝌蚪找妈妈》是我国第一部剧情完整的水墨动画,首次实现了中国艺术家想要将水墨画与动画相结合的愿望。
本片角色造型来源于齐白石先生的国画作品,齐白石先生善于通过笔墨传神,当动画技术使他笔下的花鸟鱼虫活动起来时,这种艺术感染力更是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小蝌蚪的形象简洁生动,仅着点墨,就能让人感受到如同在清澈池水中游动的效果。
《牧笛》是我国动画艺术家的又一力作。
本片更具中国风格,出现了人物角色造型,简练的笔法塑造出牧童活泼可爱的形象,更通过表情动作传达出人物情感,场景展现了江南水乡细腻的风情。
中国水墨动画意境之美阅读答案中国水墨动画作为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一种延伸和创新,融合了水墨绘画和动画制作技术,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备受瞩目。
中国水墨动画以其独特的意境之美,为观众带来了一种别样的视觉享受和心灵感悟。
中国水墨动画的意境之美首先体现在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上。
与传统的动画形式相比,中国水墨动画更注重线条的表现和墨色的运用。
通过独特的画面构图和细腻的线条表现,中国水墨动画能够让观众感受到一种恬静、流动的美感。
其次,中国水墨动画的墨色运用也是其意境之美的重要表现。
中国水墨画的核心理念是以墨色来表现事物的线条和形态,并借助于水的渗透和扩散来表现空间和氛围。
在中国水墨动画中,墨色的运用不仅能表现形态的轻重与明暗,还能通过变化的渐变和水的流动,表现出一种隐约而富有诗意的氛围。
中国水墨动画的意境之美也体现在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中。
水墨绘画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水墨动画通过借鉴和发扬水墨绘画的传统技法和审美理念,将传统的意蕴和现代的动画技术相结合,为观众呈现了一幅幅充满中国文化独特魅力的画卷。
在中国水墨动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巧妙运用,如山水、花鸟等,以及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表达,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
这些文化内涵的注入,使得中国水墨动画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性,更能触动观众内心深处对美的追求和对文化的思考。
中国水墨动画的意境之美还表现在它所传递的情感和境界上。
水墨画以其独特的笔墨表达方式和意境沉静的氛围,让观者在欣赏时仿佛进入了一个禅定的境界。
中国水墨动画则通过细腻的动画表现和音乐配合,以及一些富有思想的寓意,将观者引入一个超脱尘世的情感空间。
在中国水墨动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自然景色的清新与宁静、生命力的蓬勃与脆弱、人情世故的喜怒哀乐等复杂且真实的情感。
这种情感的抒发,使得中国水墨动画不仅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灵魂上的触动。
总而言之,中国水墨动画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到的情感表达,呈现了一种别样的意境之美。
中国水墨动画电影的艺术特征分析中国水墨动画是中国动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国摘要际舞台上享有盛誉。
一度成为中国动画片的代言人,充分体现出了水墨动画在世界动画中的地位。
其将动画电影这种现代艺术和中国画这门传统艺术完美融合,使影片本身在题材、内容和形式等多方面都呈现出了鲜明的艺术特征。
在今天多元文化发展的背景下,对水墨动画电影的艺术特征进行重新的认知和分析,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中国动画电影的创作、欣赏和传播。
本文从中国水墨动画影片的含义和发展谈起,就其特有的艺术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水墨动画电影;艺术特征;分析总结中国关键词中国水墨动画影片的含义和发展所谓中国水墨动画电影,是指用中国传统的水墨画作为影片的角色和场景的表现形式,或者说整部动画影片是一幅动态的中国画。
水墨动画影片是中国动画发展的必然阶段,同时也是有着浓郁民族特色的艺术珍品。
时至今天,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
年代,中国动画艺术先驱万氏兄弟的作品中,就能世纪早在2030年,当时的陈够看到明显的中国画的图形,如传统的线描等。
1960毅副总理参观完中国美术电影展览会后提出:“如果你们能够把齐白石先生的画动起来那就更好了。
”这是一个期望,也是一种启发,于是艺术家尝试着把中国传统水墨画搬上舞台。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对齐白石的中国画进行了认真和细致的研究,经过反复的实验,年集体创作出了经典水墨动1961攻克了水墨动态影像的技术难题,8/ 1年代又陆在这部影片的成功的带动下,。
70《小蝌蚪找妈妈》画电影,这是一续出现了多部水墨动画精品。
上海美影厂又推出了《牧童》部描写牧童快乐生活的影片,其基本素材都是来源于李可染先生的,1988年出现的《山水情》水墨画,整个作品中充满了诗情画意。
影片的人物设计者是著名的国画家吴山明先生,该片中运用了多项全新的技术,使画面的流畅性和层次感大大增强,将中国水墨动画《蚂《熊猫百货商店》《鹿铃》推向了最高峰。
此外还有《鹬蚌相争》蚁和大象》等作品,都直接或间接运用了水墨元素,充分继承了有着千年历史的水墨画的精髓,将笔墨技巧、气韵生动、意境悠远这些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体现出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和审美品格。
水墨动画的艺术鉴赏
水墨动画是一种以中国传统水墨画为基础,融合了现代动画技术的艺术形式。
它在传统水墨画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采用了分层技术和动画技术,让画面更加生动、立体和有力量感。
水墨动画的题材广泛,包括历史、民间传说、神话、文学作品等,通过艺术手法诠释文化内涵。
水墨动画的特点是具有极强的中国文化元素,并且在制作过程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
例如,它强调的是“留白与勾勒”,即画面留有空白,以突出主题,同时注重线条的勾勒,以增强画面的力度。
另外,水墨动画的色调以黑白灰为主,这也是传统水墨画的特点之一。
黑白灰的运用可以使画面更具有古风味。
在水墨动画的制作过程中,艺术家需要考虑到叙事和动态之间的平衡,通过选择画面和音乐的配合,使画面更加有节奏感和动感,增加观众的体验感和共鸣力。
此外,水墨动画的制作还需要考虑到时代与传统之间的融合,即如何在现代技术的基础上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元素。
综上所述,水墨动画是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形式,它通过创新传统水墨画的形式和现代动画技术的结合,呈现出多种题材和风格的作品。
它在艺术鉴赏上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值得我们去深入了解和欣赏。
- 1 -。
浅析中国水墨动画《山水情》中古典音乐的意境浅析中国水墨动画《山水情》中古典音乐的意境1988年的水墨动画《山水情》堪称我国动画发展史上的经典之作,影片主要描述的是:一条莽莽水边,远处山水朦胧,怀抱古琴的老者病倒在荒村野渡,被摆渡的少年救起,在少年的悉心照料下,老琴师逐渐康复,老琴师抚琴之时,少年被美妙的音乐所迷,两人遂结为师徒。
寒来暑往,少年经勤学苦练琴技大进,老琴师十分欣喜。
但慰藉之余,他开始思虑如何才使弟子更上一层楼。
一日,老琴师看到雏鹰离开母鹰独自展翅飞翔的时候,豁然开朗。
于是老琴师携少年游遍江河山川,让少年领略了艺术的真谛所在。
师徒离别之时,老琴师以自己心爱的古琴相赠,眼望恩师身影渐远,慢慢淡入云山雾海,少年百感交集,于是他端坐崖巅,手扶琴弦,只余琴声铮铮流淌在往经的山河大川。
该片融入了中国道家师法自然,与世无争的思想和禅宗明心见性的灵感。
杰出的水墨技法与古琴技艺无不是出自大家之手,演绎了一个旷世知音的动画,片中除了着重对人物,山水风景的表现(无论是静景还是活物都完全融入国画的写意之中,表现了深邃、悠远的韵味美和登峰造极的意境美),这部动画的音乐也观众留下很深的印像,古典乐器古琴的浑厚音色,让人心旷神怡,从而使动画体现出了一种朦胧的意境之美。
一.《山水情》音乐的特点这部短片中没有任何对白,出现的声音有叶笛声、琴声、水声、风声、动物声。
少年的笛声悠扬、无忧无虑,体现了少年天真、活泼的个性。
琴声空灵飞扬,时而轻柔时而凝重,时而忧郁时而果敢,充分体现了老琴师复杂、坚决的心理。
风声凄厉,将风雪中恶劣的环境刻画得更加逼真。
各种动物的声音又让春天的来到显得极其可爱。
更重要的是,这些声音非常中国化,充满了中国式的优美,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了中国式的韵味。
中国的丝竹音乐象是秋日从树上飘落的树叶。
拨弄心灵的一根细弦,让人心神荡漾。
古琴、琵琶的使用在动画片《山水情》中是一大特色,做为传统音乐体系中古琴和琵琶,它本身具有的结构音韵特点就非常鲜明,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
浅谈中国水墨画的意境美在水墨动画教学中的运用中国传统水墨画追求意境之美。
水墨的晕染有表达意境之美的优势,能够营造出中国画深远的意境。
意境作为中国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具有审美特征。
动画是一门综合性艺术,是在多个艺术门类包括文学、美术、戏剧、音乐、摄影等基础上分化出的全新艺术形式,将美术与影视的特征相结合。
水墨动画将中国传统水墨画和动画完美结合,是中国动画的一大创举。
在中国水墨动画意境美的表现中融合了多种现代动画手法,充分发挥中国民族艺术特色,创造出中外动画史上独具中国特色的意境之美。
意境悠远是人们对中国水墨动画的一致评价。
这样的审美原则对水墨动画教育教学也是值得学习的。
中国水墨动画是世界动画的珍宝,它运用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表现方式,使动画的各种造型具有水墨特色,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风格。
一、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意境美中国传统的水墨画是指纯用水墨不施色彩,或者以水墨为主略施淡彩的中国画。
据《辞源》载:“水墨画——专用水墨而不施色彩的画。
”《辞海》解释:“水墨画一一中国画中纯用水墨的画体。
始于唐,成于宋,盛于元,明清以来续有发展。
以笔法’如兼五彩' 取得‘水晕墨章' 、充分发挥墨法的功能,为主导,的艺术效果。
在中国画史上占重要地位。
”学术界普遍认为水墨画始于唐代王维的泼墨山水。
宋元之后,文人画家的素养支撑着水墨画的艺术成就,将中国传统水墨画塑造成融诗书、涵情怀、讲趣味的艺术。
近代以来水墨画经历了写实与通俗等艺术形式的改造,开始具有了现代化追求,出现了“彩墨画”、“表现水墨”、“抽象水墨”、“实验水墨”等现代水墨画,它们与中国传统水墨画相比较而言,从表现形式到精神内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中国现代水墨画是兼容复合型的,包含丰富的抽象、构成因素。
结合水墨动画教学来看,我们探讨的仅仅是具有中国传统书画基本特征的中国传统水墨画。
水墨画在构图上讲究经营位置,不拘泥于某个固定的时间或空间,而是根据画家的内心感受和实际需要,打破时空限制,把不同时空中的景物容入自己的画面,营造出画家心中的时空境界。
二:中国水墨动画艺术风格中国水墨动画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形成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中国水墨动画毕竟是从历史上一步步传承演变而来的,而我们知道中国绘画在古代大都是文人雅士所从事的,他们将自己的艺术修养以及思想倾注绘画上,而水墨,动画的结合正是在这样的历史积淀下发展而来的,它必然呈现出和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的联系。
我们小组主要是通过分析其形象,色彩,选材,等方面的风格,从而从整体上把握中国水墨动画的艺术风格。
㈠形象第一:墨动画的形象不同于西方夸张的动画造型,而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民族个性风格。
比如像京剧中的脸谱用构造人物形象。
连动画的配乐也是传统民乐。
更彰显了民族特色。
第二:水墨动画在形象上一个巨大的缺陷就是缺乏想象,我们所用的形象大都来源于生活中存在的实体事物,并没有出现体现生活但是高于生活的艺术表现形式,这就造成了水墨动画形象风格单一。
㈡色彩但从色彩给人的直观感觉来讲,水墨动画的色彩是内敛的,它并不张扬,不夸张,饱和度不高。
感觉不是那么活泼奔放。
如果从色彩含义上来看,水墨动画色彩选取也是和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比如黑色邪恶,白色纯洁,红色权威等,将本土文化运用到动画中,更契合国人的审美及欣赏理念,但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弊端也在凸显,没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感,使它很难在商业化的今天站住脚。
㈢选材其在选材上也是基于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做出的多种多样的选择,故事题材多选自于神话故事,如《神笔马良》,古典小说,如《大闹天宫》,还有选自民间传说,根据成语改编而成的,反映宗教文化的。
格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善美中庸论,不揭示丑恶,宣扬美和正义。
这是选材的风格。
但是瓶颈也是没有突破自身,在世界范围内取材,是水墨动画不能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传统水墨动画在外在表现形式和内在承载思想方面都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所以说它体现的艺术风格是中国传统文化融合民族个性下衍生出来的内敛,简洁,意蕴深远。
三:中国水墨动画的艺术特点中国绘画的特点是以线条墨色为基本造型语言,追求自由流动的空间,与诗文刻篆等相结合的绘画艺术,而与之相结合的动画必然在艺术特点上有所秉承。
人 文 论 坛213INTELLIGENCE浅谈水墨动画《山水情》湖南大众传媒学院 王 瑶摘 要:水墨动画片是中国动画的一大创举,是中国动漫走向世界的最佳代表。
它将传统的中国水墨画引入到动画制作中,那种虚虚实实的意境和轻灵优雅的画面使动画片的艺术格调有了重大的突破。
本文从水墨动画的概念出发,具体阐述了《山水情》的剧情,并对该片的画面、音乐、意境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水墨动画 山水情 艺术我国的水墨动画片是孩子们喜欢的艺术形式,是中国艺术家创造的动画艺术新品种。
它是以中国水墨画技法作为人物造型和环境空间造型的表现手段,运用动画拍摄的特殊处理技术把水墨画形象和构图逐一拍摄下来,通过连续放映形成浓淡虚实活动的水墨画影象的动画片。
与一般的动画片不同,水墨动画没有轮廓线,水墨在宣纸上自然渲染,浑然天成,一个个场景就是一幅幅出色的水墨画。
角色的动作和表情优美灵动,泼墨山水的背景豪放壮丽,柔和的笔调充满诗意。
它体现了中国画“似与不似之间”的美学,意境深远。
自1960年至今,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已拍摄多部水墨动画,其中较为有影响的水墨动画是《山水情》、《小蝌蚪找妈妈》、《牧笛》、《鹿铃》等。
1988年,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山水情》成了中国水墨动画片的绝唱,也成了中国动画彻底商业化之前的最后一部艺术精品。
国际动画界把中国的“水墨动画”誉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第一个片种。
由于包括水墨、剪纸动画等取得的辉煌成就奠定了“中国学派”动画电影在世界动画中的重要地位。
《山水情》是中国水墨动画的巅峰之作,相较之前的作品已趋于完美,因为它将山水的意境表现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这部十九分钟的动画片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拍摄、特伟导演。
该片描述一位老琴师在归途中病倒在荒村野渡头,渔家少年救助老人,老人养病,教琴,赠琴的故事。
通过水墨动画把人间那种至真至纯的师徒之情,表现在屏幕上。
《山水情》中揉合了各种现代动画手法,充分发挥中国水墨画、民族音乐的特色,创作出中外艺术史上独具中国特色的意境,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画面美《山水情》格调清新、洒脱、空灵、飘逸,将笔墨情趣与优美的诗境融进了每一个“活”的流动的画面里,通过绘画性的水墨,表现了江水烟雾蒙蒙,山峦云起缭绕和人物的音容情感,让人完全陶醉在水墨制成的山水之间。
15MOVIE REVIEW 电影评介2015年第24期水墨动漫的中国文化特色欣赏——以动漫电影《山水情》为例任 艳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文化产业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出台了许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动漫产业作为文化的产业的一个代表,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动漫电影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喜爱,每年都会出产众多的动漫电影。
在动漫电影中有一种特殊的类型,那就是水墨动漫电影。
它把中国传统的水墨艺术与动漫电影相结合,具有了淳朴的特点,具有清新雅致的特点,极具中国文化特色。
水墨动漫电影是我国动漫创作者对动漫电影的创新,使中国动漫电影达到一个新的艺术高峰。
水墨动漫电影具有洒脱、宁静的意境之美,丰富的艺术空间隐喻其中,充分展现了水墨画的虚实结合和内外相应,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水墨动漫的中国文化特色引起了学者的广泛思考。
一、 水墨动漫与中国艺术哲学水墨动漫体现了中国艺术哲学。
在水墨动漫中,不管是空间造型还是人物塑造,都运用了中国传统水墨绘画的技巧。
描绘目标是通过水墨的虚与实来表现的,是通过水墨的浓与淡来表现的,使之具有艺术意蕴和笔墨情趣。
水墨动漫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比如虚实结合,比如情景交融。
儒释道哲学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哲学思想在我国民族艺术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水墨动漫艺术离不开传统哲学思想,是充满艺术的哲学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独特的审美情趣。
水墨动漫的艺术哲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儒学主导古代理性精神对中国传统艺术美学具有重要影响,一方面影响了传统美学的艺术特点,一方面影响了艺术的中和原则。
我国传统美学的基本原则偏向功能性,比如阴阳等。
传统美学的内在规律也是偏功能性的,比如气势等。
传统美学的范畴也是偏功能性的,比如意蕴等。
对立双方的相互融合是我国传统美学非常重视的,情景交融也是我国传统艺术美学相当重视的。
儒家思想具有很强的功利性,注重感官的满足,注重情感的实现,但必须是合理的。
浅议中国水墨动画的意境美
[论文关键词]水墨画水墨动画意境
[论文摘要]水墨画是中国绘画艺术的灵魂,水墨动画片也称得上是中国动画的一大创举。
它将中国传统水墨画题材、审美情趣和意境引入到动画的制作中,娴熟巧妙的笔墨营造出轻灵优雅的画面,它们之间有根深蒂固的传承关系,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水墨动画片《山水情》的研究,探索了中国水墨动画创作中的意境美,以此为切入点,来阐释水墨动画意境的审美特征,并呼吁经典艺术的回归。
五六十年代的中国水墨动画是世界动画界的珍宝,它突破了传统动画片线条结构惯用的单线平涂,运用了传统中国水墨画的表现方式,使动画的各种造型具有水墨特色,形成了最有中国特色的艺术风格,开拓了动画界新的审美领域,同时使水墨绘画艺术有了更大的展示空间。
与其他形式的动画片不同,水墨动画是没有边线的,水墨在宣纸上自然渲染,每一个场景都是一幅优美的水墨画,也是一首流水潺潺的抒情诗。
水墨的晕染特征有表达意境之美的优势,它营造出中国画深远的意境,创造了“梦幻仙境般”的艺术美学。
水墨动画的巅峰之作《山水情》,相较之前的作品已趋于完美,因为它将山水的意境表现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影片主要描述的是:—位神秘出现,又神秘离去的老琴师,他不幸
晕倒在渡口,幸遇小渔童相救,悉心照料,老琴师无以回报,见渔童弹琴似乎颇有天分,就教之以琴。
接下来展开的画面是美丽的山水,闲暇之中,看老鹰飞过,浪花卷起,似乎隐藏着不安。
江对面若隐若现的山河,老琴师将心爱的古琴赠给渔童,独自走向山巅白云之间,渔童为老琴师弹琴相送。
全片重在山水的表现,无论是静景还是活物都完全融入国画的写意之中,这部动画给观众留下更多的是深邃、悠远的韵味美和登峰造极的意境美,加上古琴的浑厚音色,让人心旷神怡,从而演绎了一个旷世知音的动画。
一、意境的解读
意境是什么?以通常的说法:意境就是情景的结合,或叫“情景交融”。
尽管某些人在口头上,把“意境”作为广泛地解释,而从欣赏的实际经验或创作实践方面来看,“意境”确有其特殊性能和特殊概念。
一般来说,艺术是作者主观意识对客观现实反映的表现,但由于所表现的内容、题材、体裁、形式等等的不同,却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性能效果。
有的重抒情、有的重“境阔”、有的惊心动魄、有的丝丝扣入人心、有的以空间的景物来感人、有的有意境、有的没有意境。
因此,意境有它自己的性能和特点,意境不同于其他艺术的表现,也就是艺术具有一个空间的境象。
这个空间境象,有的虽然不是直接的表现出来,也能间接的引人对它的联想。
所以当人们感受到
一幅画或一首诗有意境时,便会在眼前呈现出一片清新的,或宁静的,或开朗的,或壮丽雄伟的等等空间感觉,仿佛自己亲临于大自然之中一样。
可以说,意境的特点,主要是依据空间境象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
二、水墨动画创造意境的源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词
画与诗都追求意境,意境与诗画之间的关系表现为:诗产生意,画产生境。
诗和意是主观情感,画与境是客观的景象。
主客观契合,即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意中有境,境中有意。
如诗句中“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描写,将对美景短暂的留恋与珍惜表现的淋漓尽致,黄昏下温和的斜阳映照着一种凄婉、忧伤、悲凉的情景,诗人的瞬间感受留在了心底笔尖,这种色彩烘托的视觉图像已形成了画面的意境。
以传统水墨画的形式演绎的动画片《山水情》充满了中国式的优美前味,将中国文人长久以来的追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用中国的方式表现。
客观上展现了文化的传承精神,更是体现了传统的人文精神。
整部作品将笔墨情趣与优美的诗境融进了每一画面里,通过绘画性的水墨,表现了江水烟雾蒙蒙,山峦云起缭绕和人物的音容情感,让人完全陶醉在水墨制成的山水之间。
三、水墨动画意境的审美特征
意境作为中国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它具有审美特征。
水墨动画将水墨技法和电影技术相结合形成一个个“活”的流动的画面,《山水情》中揉合了各种现代动画手法,充分发挥中国水墨画的特色,创作出中外艺术史上独具中国特色的意境之说,具体来说它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虚实相生的取境美
唐代刘禹锡说的“境生象外”,指出了意境所具有“象”(实)与“境”(虚)的两个层面。
虚与实,是中国绘画中一对重要的理论范畴,它包括隐现、藏露、浓淡、黑白的对立统一。
它显示山川万物的阴阳变化及创作主体的独特感受,虚实相生,意味无穷。
虚,指笔线不到的空白处;实,指有笔墨有物象的实部。
水墨画往往简单勾绘甚至干脆省略背景,留下大片空白,以虚衬实,凸现主体,拓展画面意境,增强表现效果。
《山水情》中用“半边”构图和空处留自展现烟云水气的甜润灵秀,清新飘逸;用“梅花点瓣”式的笔触浓浓的刻画出苍茫山色,水的“白润”与墨的“黑韵”交融在流动的画面中,虚中带实,实中带虚,从而形成一个意中之境的艺术空间。
(二)民族音乐的朦胧美
在音乐中,我们常常会体会到一种朦胧美,因为音乐的形象具有不确定性。
当音乐响起时,音乐之声到底描写的是山还是水,是青松还是翠竹,欣赏者不可能有具体的形象感受,正
是在一片朦胧之中,在说不清楚美在何处的陶醉之中,才感受到了意境美的存在。
中国水墨动画的一大特色就是民族音乐的充分运用,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中国传统的世界观即“天人合一”,崇仰创造万物的大自然,又重视人的内心体验,而音乐的产生正是源于人对大自然的感悟。
《乐记》中记载:“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古人认为:“音乐达天地之和而与人之气相接”。
《山水情》中笛声、风声、水声、雁声、鹰声、等天籁之音与悠扬琴音遥相呼应而形成了一曲美妙的交响乐,久久不绝于耳,尤其是琴艺的升华为影片创造出了一种情景交融的意境,心灵与自然浑然一体的境界。
(三)深邃悠远的韵味美
“韵味”是指意境中所蕴含的那种咀嚼不尽的美的因素和效果,它包括情、理、意、韵、趣、味等多种因素。
《山水情》中老琴师与小渔童惜别,倾吐对人生的赞美与祝福,老琴师便消失在茫茫山野。
然而,老鹰、孤雁、江流这一意象的出现,将观者引向了更为广阔的、丰富的间接意象,使人们不仅看到了离别场面,而且深切感受到离别之情的深远,正是直接意象中所引发的间接意象,构成了画面的意境,并在意境中产生了
一种韵味,离别的痛苦、友谊的深厚,一切都在这韵味之中。
意境就是如此简单而真实,其中的韵味却是抽象、妙不可言的。
四、结语
无论从历史的角度看,还是从现实的层面来看,水墨动画无疑是中国动画电影里一朵璀璨的奇葩,《山水情》是我国动画片当之无愧的精品,它是中国艺术家在“西洋卡通”领域里追求自己民族化道路上攀登的一个高峰。
曾有国际评论家这样评论说:“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在艺术风格上形成独树一帜的中国学派。
”之所以中国动画达到这么高的水平,和获得如此高的评价,主要原因是中国水墨动画呈现出了东方美学精神及以特有的哲学思想,使动画本身洋溢着一股浓郁的中国气息。
水墨动画的特殊性以及创作本意,决定了意境的创造成了,整部影片最吸引人的亮点。
故事情节已不再是主旋律,好在看似简单的水墨动画除了承担电影的一般元素外,还隐藏着一些中国民族性的艺术语言,平衡了画面的矛盾。
尽管如此,面对“西洋卡通”铺天盖地的冲击,水墨动画处于“高处不胜寒”的尴尬境地。
最终因为过于追求艺术境界而悄悄失去了它的辉煌,它留给观众与创作者深远的思考,我们共同期待经典艺术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