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水墨动画的意境美_兼论_山水情_的写意表现
- 格式:pdf
- 大小:60.74 KB
- 文档页数:2
对中国画山水意境美的探析中国有着积淀超过千年的传统文化,其中象形文字的发展形成了两个分支,一支是文字,另一支就是绘画艺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绘画艺术中的山水画逐渐脱离人物画而成为一个新的独立分支。
画家主要通过概括的写意手法来再现自然景象,表达自身的情感及精神内涵,追求心与物象相结合的境界。
中国绘画艺术有着超出形象之外的独特的意向表现,所以意境便是中国画创作的最终目的。
中国画的意境创造应当遵循“天人合一”的规律,也应当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
一、意境美的思想基础意境在中国古典美学中占据着相当分量的比重,是艺术创作与鉴赏的重要原则,也是中国山水画的灵魂。
意境主要指的是艺术作品审美境界的虚实结合与情景交融,它超越了具体客观存在的自然事物,承载着画家的个人心境、人生感悟以及对自然中万物的感悟。
唐代张九龄在《宋使君写真图赞并序》中提出“意得神传,笔精形似”的主张,这里的“意”就创作对象而言是指审美客体的精神气韵与内在本质,就画家主体来说,就是画家自身的情思与实践体验,二者有机统一,形神兼备。
意境这一名称最早见于唐代王昌龄的《诗格》,中国画家把意境作为重要范畴提出来的时间晚于文学,是以北宋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明确使用了“境界”一词为发端的。
在唐代以前,画家的侧重点都在绘画技法研究上,比如东晋顾恺之的“以形写神”、南齐谢赫的“取之象外”、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提出的“凝意、得意、深奇”等,他们提出的主张都更加偏向于个人创作的主观意向方面,都未提及意境,但这都为唐志契在《绘事微言》中正式提出意境的概念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唐志契认为可以通过画的意境与神韵美窥探中国山水画独有的魅力。
山水画的意境体现在对景物虚实的把控上,虚实相生、错落有致的笔法和技巧能赋予画面景有尽而意无穷的奇妙氛围。
每个画家在作画之前的立意都有所区别,将情景与意境融会贯通后便会产生不同的山水性情,形成不同的笔墨风貌。
不论是气势磅礴还是山明水秀的景象,经过不同画家诠释出或磅礴崇高之势、或锦绣典雅的意境之后,都能带给观者美的享受。
中国水墨动画的巅峰之作《山水情》,相较之前的作品已趋于完美,因为它将山水的意境表现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全片重在山水的表现,无论是静景还是活物都完全融入国画的写意之中,这部动画给观众留下更多的是深邃、悠远的韵味美和登峰造极的意境美,加上古琴的浑厚音色,让人心旷神怡,从而演绎了一个旷世知音的动画。
意境是什么?以通常的说法:意境就是情景的结合,或叫“情景交融”。
一般来说,艺术是作者主观意识对客观现实反映的表现,但由于所表现的内容、题材、体裁、形式等等的不同,却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性能效果。
有的重抒情、有的重“境阔”、有的惊心动魄、有的丝丝扣入人心、有的以空间的景物来感人、有的有意境、有的没有意境。
因此,意境有它自己的性能和特点,意境不同于其他艺术的表现,也就是艺术具有一个空间的境象。
这个空间境象,有的虽然不是直接的表现出来,也能间接的引人对它的联想。
所以当人们感受到一幅画或一首诗有意境时,便会在眼前呈现出一片清新的,或宁静的,或开朗的,或壮丽雄伟的等等空间感觉,仿佛自己亲临于大自然之中一样。
可以说,意境的特点,主要是依据空间境象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
画与诗都追求意境,意境与诗画之间的关系表现为:诗产生意,画产生境。
诗和意是主观情感,画与境是客观的景象。
主客观契合,即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意中有境,境中有意。
如诗句中“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描写,将对美景短暂的留恋与珍惜表现的淋漓尽致,黄昏下温和的斜阳映照着一种凄婉、忧伤、悲凉的情景,诗人的瞬间感受留在了心底笔尖,这种色彩烘托的视觉图像已形成了画面的意境。
以传统水墨画的形式演绎的动画片《山水情》充满了中国式的优美韵味,将中国文人长久以来的追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用中国的方式表现。
客观上展现了文化的传承精神,更是体现了传统的人文精神。
整部作品将笔墨情趣与优美的诗境融进了每一画面里,通过绘画性的水墨,表现了江水烟雾蒙蒙,山峦云起缭绕和人物的音容情感,让人完全陶醉在水墨制成的山水之间。
山水情水墨动画观后感
你知道吗,这部动画的画面一出来,就好像把我拉进了一个绝美的水墨世界里。
那些山水啊,就像是活的一样。
墨色的浓淡之间,山水的神韵全出来了。
我感觉自己就像那个跟着主角在山水间游走的人,每一处景色都让我忍不住想停下来好好欣赏。
这里面的人物形象虽然简单,但是特别有韵味。
老琴师和小牧童之间的感情,很微妙,也很动人。
我个人觉得他们之间那种亦师亦友的情感传递,真的很打动人。
没有太多的言语,就靠几个动作,几个眼神,就能让人感受到他们之间深深的情谊。
这可比那些靠大段台词来表达感情的片子高明多了!
而且啊,这部动画的音乐也是一绝。
琴音悠悠,和画面配合得那叫一个完美。
我听着那琴声,看着山水画面在眼前流动,整个人都沉浸进去了。
就感觉自己像是在古代的山水之间,听着仙人抚琴呢。
我在想,制作这部动画的人得有多高的艺术造诣啊!
不过呢,这部动画也有让我有点迷糊的地方。
它的故事很简单,简单到你可能会觉得它有点“清汤寡水”。
但其实啊,仔细想想,这也许就是它的独特之处。
它不需要复杂的情节来吸引人,就靠这水墨画面、人物情感和音乐,就能让你一直看下去,还回味无穷。
我觉得这个动画的结尾其实有点开放。
小牧童最后自己弹奏那把琴,他的未来会怎样呢?是成为像老琴师一样的大师,还是就守着这片山水继续简单地生活呢?我不太确定,不知道大家怎么理解呢?。
浅析中国水墨动画《山水情》中的诗性思维作者:解书琪来源:《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8年第8期摘要:缘起于现实中对水墨动画设计的诗意追求,从维柯对“诗性思维”的论述中获得启发,探索中国水墨动画《山水情》中的诗性思维。
本文从“凭借创造性的想象形成丰富的意象”“天人合一的境界”“擅长隐喻的诗性表达方式”三个方面解读《山水情》中的诗性思维,希望为我国以后的动画创作提供一份有意义的借鉴。
关键词:《山水情》诗性思维隐喻天人合一意境一、诗性思维“诗性”一词出自意大利著名学者维柯在《新科学》中的说法,在希腊原文里“诗”的意思是“创造”,所以“诗性思维”是“创造性的思维”。
维柯从三个方面阐释了“诗性思维”的含义:第一,诗性思维是“凭感觉和想象创造”的思维方式。
最初的人类的认识活动是从感觉开始的,他们凭借强旺的感觉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对外在事物做出情感式的解读,维柯将他们叫作诗人。
与理性思维相比,诗性思维是一种不需要进行逻辑推理的感性思维方式,只靠本能的感觉和想象去解读和缔造客观事物,因此,这种思维方式极容易引发人的联想。
第二,诗性思维是“以己度物”的思维方式。
维柯认为:当原始人认识不到事物产生的自然原因,而且也不能拿同类事物进行类比来说明这些原因时,就把自己的本性移加上去,正像儿童把无生命的事物拿到手里,戏和他们交谈,仿佛他们就是些有生命的人。
a 最初的诗人们就是以自己的感受来认知世界,他们将主观情感过渡到客观事物上,使事物具有感觉和情欲。
例如:肩是“山”,空隙或洞是“口”,果实是“肉”,田地“干渴”,树枝“流泪”,人把自己当作衡量世界的标准,并给予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的情感,使之成为一种有生命的实体存在。
第三,诗性思维通过隐喻、象征的方式认知世界。
运用具体的客观事物来比喻、象征人类的感情,是最基本的手段。
通过比喻、象征的思维,人类开始以自我为中心把握外物、认识世界。
二、水墨动画《山水情》的诗性思维《山水情》是水墨动画的巅峰之作,该片讲述了一位渔家少女偶遇古琴大师,向他学琴,最后在高山流水之间,感悟天人合一境界的故事。
山水情动画观后感引言近日,我有幸观赏了一部名为《山水情》的动画片。
这部动画片以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和精美的画面吸引了我的注意。
在观影后,我深深被这部作品所打动,下面我将分享我对《山水情》这部动画的观后感。
剧情梗概《山水情》是一部以中国传统山水画为背景的动画片。
故事发生在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山水之地,讲述了主人公小鱼和一只仙鹤的冒险故事。
小鱼意外进入了山水画中,与仙鹤一起经历了许多惊险刺激的冒险,也结识了各种神奇的山水生物。
在这个过程中,小鱼逐渐懂得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也领悟了生命的意义。
优美的画面《山水情》以其唯美绝伦的画面成为了动画界的一颗新星。
动画片中山水画的元素融入到了每一个场景中,使得整个片子充满了艺术的气息。
无论是山水的起伏,还是树木的葱茏,都展现了中国传统画的精髓和细腻。
画面中的色彩运用也非常出色,明亮而富有层次感的画面给人一种宁静而安详的感觉,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
感人的剧情动画片讲述的故事情节扣人心弦,令人百看不厌。
主人公小鱼的成长之路充满了挑战和磨难,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并勇敢地面对困难。
他在与仙鹤的相处中学到了许多关于友谊和爱的道理。
这部动画片通过讲述小鱼的冒险故事,向观众呈现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理念,引起了观众的共鸣。
音乐的魅力《山水情》的音乐也是其成功的关键之一。
电影中的配乐恰到好处,既能突出故事情节的紧张刺激,也能表达出人物内心世界的情感。
尤其是在片中的高潮部分,音乐的节奏和旋律都让观众陶醉其中。
细致入微的音效设计也增加了观影的沉浸感,使得观众更好地融入到故事中去。
人文关怀的主题《山水情》不仅仅是一部娱乐作品,更是一部富有人文关怀的动画片。
故事中传达的关于保护环境和珍惜自然资源的主题引发了对现实问题的思考。
动画片以小鱼的视角展现了被破坏的自然界,给观众带来了深深的震撼和思考。
通过这部作品,我们被唤醒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并呼吁大家共同呵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总结《山水情》是一部令人叹为观止的动画大片。
动画片《山水情》分析
关于动画片《山水情》,我所听到的第一个也是记忆最深刻的一个评价就是:“它是上海电影制片厂制作的中国水墨动画片的一部绝唱,现在我们再也看不到第二部像《山水情》一样的艺术精品了。
”这是一句无奈的感慨,也是我们带着艺术迈进商业时代的不可逃避的尴尬。
《山水情》是一部只有中国才能做出来的动画片。
毫无疑问,将中国传统水墨画与动画片相结合是一个非常大的创新。
中国的水墨画追求意蕴。
用墨色的浓淡简单的勾画事物的神韵,透过单纯的画面看到的是一整个世界,宁静中带着悠远。
动画片用连续的图片展现出了动态,带给人一种别样的感受。
水墨动画片的一大特点是它的流动都是缓缓的,不同于传统动画片的跳跃活泼,但是对于表现微风,流水和鱼儿的游动有着特殊的效果。
在宁静的氛围里,偶尔突显的像是眨眼的小细节,往往能让人会心一笑。
也许这样的动画片不能像美国动画一样带给人情绪上的大波动,可是却能引发人内心的欣喜,并且是在笑过之后还能回头想一想的情绪波动。
在《山水情》这部动画片里,与水墨画相配合的是中国的传统乐器,如笛子、古琴所演奏的传统乐曲。
悠扬婉转的曲调与意味深远的画面浑然一体,带给人完整的古风艺术享受。
贯穿整部动画片的或激扬,或柔和的曲调,都能与画面语言和思想内容互相映衬吗,可以说这部动画片的配乐是整个动画片的点睛之笔。
《山水情》就如同片子里面的师傅一样,从重重山水中走来,最终又飘飘然消逝在空灵的山水里,但是整部片子留给世界的“情”将长久存在。
人间有爱,山水有情——水墨动画电影《山水情》赏析作者:刘殿波来源:《快乐作文(小学3、4年级)》 2021年第4期作者简介刘殿波,教育管理者,儿童阅读倡导人,学校文化建设和儿童阅读研究者。
2021年,《快乐作文》三、四年级版继续开设《一起看电影》栏目,儿童阅读推广专家刘殿波老师将为大家解读、赏析十部经典儿童动漫电影。
欢迎同学和家长朋友跟随我们一起看电影、评电影,我们一起相约空中电影院。
本期共赏影片:《山水情》。
看过《山水情》这部动画电影的同学可能不多,很多人甚至连名字都没听说过。
这部1988年上映的电影,在2006年法国昂西国际动画节上被评选为世界上100部最伟大的动画短片之一,成为唯一一部入选的中国作品。
可以说,《山水情》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目前中国动画电影的最高成就。
观看《山水情》,就像打开了一幅幅中国水墨山水画。
电影一开始,淡淡的水墨就泼洒出一幅薄雾笼罩下的山川湖泊的朦胧景象。
朦胧中,一个踽踽而行的身影由远及近,逐渐清晰,原来是一位老者怀抱包裹来到江边码头。
这时,笛声响起,受到惊吓的野鸭一起飞向天空,一位渔家少年吹着竹笛撑一叶扁舟从芦苇荡中翩然而出。
故事就在这舒缓的音乐中缓缓展开。
老者从少年的船上下到岸边,没走几步就摇摇晃晃一头栽倒在地。
少年匆忙从船上跳下来,扶起老者到自家茅舍休息养病。
第二天,老者在叽叽喳喳的鸟鸣声中醒来,顿觉身体康健,他怀抱自己随身携带的包裹,若有所思。
少年打水回来,边走边吹响自己的竹笛,这时,和着这清脆的笛声,从茅屋中突然传出悠扬的琴声,少年又惊又喜,循着琴声惊喜地看到老者坐在茅屋中抚琴弹奏,好似神仙一般。
少年坐在老者身旁,开始跟着这位老琴师学琴。
观看《山水情》,还仿佛是欣赏一部中国古典音乐风光片。
电影虽然没有一句对白,但清脆的笛声和悠扬的琴声一唱一和,就像琴师与少年师徒二人一问一答,相得益彰。
借助于山水鸟兽,这些平时难以听懂的古琴曲,突然间变得温柔动听,美妙的音乐似乎流动起来,直入心怀。
中国水墨动画意境之美阅读答案中国水墨动画作为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一种延伸和创新,融合了水墨绘画和动画制作技术,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备受瞩目。
中国水墨动画以其独特的意境之美,为观众带来了一种别样的视觉享受和心灵感悟。
中国水墨动画的意境之美首先体现在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上。
与传统的动画形式相比,中国水墨动画更注重线条的表现和墨色的运用。
通过独特的画面构图和细腻的线条表现,中国水墨动画能够让观众感受到一种恬静、流动的美感。
其次,中国水墨动画的墨色运用也是其意境之美的重要表现。
中国水墨画的核心理念是以墨色来表现事物的线条和形态,并借助于水的渗透和扩散来表现空间和氛围。
在中国水墨动画中,墨色的运用不仅能表现形态的轻重与明暗,还能通过变化的渐变和水的流动,表现出一种隐约而富有诗意的氛围。
中国水墨动画的意境之美也体现在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中。
水墨绘画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水墨动画通过借鉴和发扬水墨绘画的传统技法和审美理念,将传统的意蕴和现代的动画技术相结合,为观众呈现了一幅幅充满中国文化独特魅力的画卷。
在中国水墨动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巧妙运用,如山水、花鸟等,以及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表达,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
这些文化内涵的注入,使得中国水墨动画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性,更能触动观众内心深处对美的追求和对文化的思考。
中国水墨动画的意境之美还表现在它所传递的情感和境界上。
水墨画以其独特的笔墨表达方式和意境沉静的氛围,让观者在欣赏时仿佛进入了一个禅定的境界。
中国水墨动画则通过细腻的动画表现和音乐配合,以及一些富有思想的寓意,将观者引入一个超脱尘世的情感空间。
在中国水墨动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自然景色的清新与宁静、生命力的蓬勃与脆弱、人情世故的喜怒哀乐等复杂且真实的情感。
这种情感的抒发,使得中国水墨动画不仅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灵魂上的触动。
总而言之,中国水墨动画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到的情感表达,呈现了一种别样的意境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