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外]尿道下裂的术式选
- 格式:ppt
- 大小:1.71 MB
- 文档页数:23
尿道下裂手术方式的选择*导读:尿道成形术后并发症以尿瘘最常见,其次为尿道憩室和尿道狭窄。
尿道成形术方法很多,有无阴茎下弯及阴茎下弯的程度对术式的选择和是否保留尿道板有重要意义。
以下分2种情况对术式选择进行讨论。
……尿道下裂是小儿泌尿系统常见的先天畸形,手术是唯一矫正畸形的方法。
尿道成形术后的主要并发症是尿瘘、尿道狭窄、尿道憩室。
我院1997年~2003年行尿道成形术91例,本文就手术方式的选择与适应证做一总结。
临床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91例,年龄1~15岁,平均4.8岁。
根据尿道开口位置分为4型:Ⅰ型(阴茎头冠状沟型)8例,Ⅱ型(阴茎体型)41例,Ⅲ型(阴茎阴囊型)27例,Ⅳ型(会阴型)15例。
其中11例为Ⅰ期阴茎下弯矫正术后(Ⅱ型6例,Ⅲ型3例,Ⅳ型2例)。
合并隐睾9例,阴茎阴囊转位9例,腹股沟斜疝1例,多趾、并趾畸形2例,输尿管膀胱返流1例,真两性畸形1例,会阴裂1例,Klinefelter综合征1例。
二、方法所有病例均行尿道成形术。
Duckett法适合Ⅱ、Ⅲ型,共37例(Ⅱ型24例,Ⅲ型13例);Duckett法联合Duplay法适合Ⅱ、Ⅲ、Ⅳ型,共18例(Ⅱ型2例,Ⅲ型5例,Ⅳ型11例);阴囊中隔岛状皮瓣法适合Ⅱ、Ⅲ型,共3例(Ⅱ型2例,Ⅲ型1例);皮条埋藏法(Denis-Browne法)适合Ⅱ、Ⅲ型,共3例(Ⅱ型2例,Ⅲ型1例);尿道口基底血管皮瓣法(Mathieu法)适合Ⅰ、Ⅱ型,共10例(Ⅰ型8例,Ⅱ型2例);加盖岛状皮瓣法(Onlay法)适合Ⅱ、Ⅲ、Ⅳ型,共16例(Ⅱ型6例,Ⅲ型6例,Ⅳ型4例);尿道板纵切卷管法(Snod-grass法)适合Ⅱ、Ⅲ、Ⅳ型,共4例(Ⅱ型3例,Ⅲ型1例)。
18例轻度阴茎下弯,同时行阴茎背侧白膜短缩术矫正下弯。
2002年以前75例放置尿道支架管,同时做膀胱造瘘术。
术后9~12d拔除尿道支架管及膀胱造瘘管。
2002年后16例改为尿道置入F8~F10双腔气囊导尿管引流并起支架作用,取消膀胱造瘘术,术后9~12d拔除尿管。
Snodgrass和Onlay术式治疗尿道下裂的疗效观察目的:分析Onlay术与Snodgrass术对于尿道下裂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2012.2至2014.3收治的94例尿道下裂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分为Onlay术组、Snodgrass术组。
结果:Onlay术组的治愈率高于Snodgrass术组,两组的治愈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另一方面,Onlay术组的出血量明显高于Snodgrass 术组(P<0.05),Onlay术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Snodgrass术组(P<0.05)。
结论:Onlay术治疗尿道下裂的临床效果优于Snodgrass术。
标签:尿道下裂;Onlay术式;Snodgrass术式;疗效尿道下裂患者的尿道外口远端与尿道本身发育不全,阴茎可受到纤维索的牵扯作用,因此患儿阴茎多向腹侧弯曲[1]。
尿道下裂可由基因突变、先兆子痫、促排卵药及不良环境等因素引起,可引起腹股沟疝、尿路畸形、脊膜膨出及肛门闭锁等并发症,因此在确诊后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本文分析了Onlay术与Snodgrass术对于尿道下裂的临床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在2012.2至2014.3收治的94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94例均经鉴别诊断确诊为尿道下裂,且为阴茎体型或冠状沟型,适宜采用Onlay术(加盖岛状皮瓣术)或Snodgrass术(尿道板纵切卷管术)进行治疗。
将94例分为两组,即Onlay术组与Snodgrass术组,每组47例。
Onlay术组的年龄在10个月至12岁之间,平均(4.3±1.7)岁,其中年龄0.05)。
1.2方法(1)Onlay术组。
麻醉成功后,在阴茎远端与尿道口之间作一U形手术切口,将尿道板的保留宽度控制在4mm~5mm之间,随后切开距冠状沟6mm处的环形包皮内板,切开后分离深筋膜、阴茎白膜,并脱套阴茎表皮,直至阴茎表皮到达根部为止。
完成上述操作后,将尿道板周围的纤维索带彻底切除,切除纤维索带后对轻度阴茎下弯进行充分矫正,如在术中矫正下弯后阴茎仍存在弯曲现象,应折叠缝合阴茎背侧对中部位的白膜。
尿道下裂的治疗方法一期尿道成形术治疗先天性尿道下裂,在50年代中期始有较大的发展,目前创用的手术方法达200余种,但尚无一种特定的术式可适合于各种类型之尿道下裂。
多数学者认为:术者的手术经验、患者的局部畸形情况、尿道覆盖屏障及缝线质量是保障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
现根据近几年的有关文献,就近年来常用的、疗效较满意的几种一期手术方法综合如下。
1 尿道口前移、阴茎头成形术(MAGPI)本术式于1981年Duckett首先报道〔1〕,实施200余例,仅1例发生尿瘘,李衷初〔2〕报告用本术式治疗阴茎头型或冠状沟型的尿道下裂100余例,效果满意。
其方法为:通过龟头正中切口,及两外侧龟头瓣的覆盖,把尿道外口前移到龟头正位。
其特点为:操作简单,设计合理,手术效果好,术后外观完美,基本与正常相似,并发症少,目前在世界上已被广泛应用,如异位尿道口腹侧皮肤较厚,弹性较好则前移容易,有较多软组织缝合固定,可避免前移之尿道口回缩,如张力大则前移的尿道口有可能向近侧退缩,甚至退回至冠状沟。
2 尿道口基底血管皮瓣尿道成形术(Mathieu术)1932年Mathieu报道后,已被广泛采用。
适用于冠状沟及尿道口位于阴茎体前1/3的无阴茎下弯的前尿道下裂,手术成功率高,术后阴茎外观好,其方法为:在尿道口近端,以尿道口基底为血管蒂形成一皮瓣,掀起,向龟头翻转,与尿道远端的尿道板或龟头部尿道沟呈活页式缝合,再造尿道,用龟头组织覆盖新尿道。
本法成功关键主要在于翻转皮瓣必须有足够的血供,有报告皮瓣裂开,随之并发尿道狭窄及尿道瘘,有人认为由于远端尿道板和龟头尿道沟仍与其深面的组织保持联系,结果是尿道外口的位置、龟头及尿道外口的形状都受制于尿道沟的深度及龟头的形态,是其不足。
3 加盖岛状皮瓣法本术式是Duckett于1986年为改进横裁带蒂包皮内板皮管尿道成形术的基础上改良而来。
对于尿道板发育好,尿道口位于阴茎体中后1/3或阴茎根部的病例,无阴茎弯曲或有轻度阴茎弯曲,龟头发育较佳者可用本法。
两种术式治疗重度尿道下裂体会发布时间:2022-03-11T02:42:54.822Z 来源:《健康世界》2022年1期作者:成毅王海林毛德强王伟[导读] 目的:探讨两种术式治疗先天性重度尿道下裂的体会。
成毅王海林毛德强王伟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青海西宁 810007摘要目的:探讨两种术式治疗先天性重度尿道下裂的体会。
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 6 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重度尿道下裂患儿62例,其中实施一期尿道成形术25 例(Duckett 16例,Duckett+Duplay 5例,Onlayislandflap 4例);实施分期尿道成形术37例(一期矫直阴茎,二期尿道成形术)。
就尿道瘘,尿道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
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一期尿道成形术25例,治愈13例,治愈率为52.00 %(13/25),其中Duckett 16例(成形10例),Duckett+Duplay 5例(成形2例),Onlayislandflap 4例(成形1例)。
共发生尿道狭窄3例(12.00 %);尿道瘘9例(36.00 %);手术总并发症发生率为48.00%(12/25)。
分期尿道成形术37例,治愈30例,治愈率为81.08 %(30/37),其余7例术后出现尿道瘘,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8.92%(7/37)。
一期尿道成形术与分期尿道成形术两组患儿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先天性重度尿道下裂的患儿临床分期尿道成形术的成功率高于一期尿道成形术;分期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一期手术,临床采用分期手术治疗重度尿道下裂患儿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术式治疗重度尿道下裂先天性尿道下裂是男性幼儿较为常见的泌尿系统畸形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手术是治愈该疾病的唯一有效方法,据文献报道术式达 300 余种,但治愈效果却不尽人意,尿道瘘和尿道狭窄是常见的并发症[1],而重度尿道下裂因畸形程度更重,治疗后的并发症更高,因此,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显得尤为重要。
尿道下裂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并发症的预防探讨作者:陆增祥谢泽翌李永余晓霞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12期【摘要】目的:探讨尿道下裂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并发症的预防,为医院治疗尿道下裂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方法:抽取我院2008年1月份到2013年1月份收治的60例尿道下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将其分为A、B、C、D组各15例,分别行MAGPI、Mathieu、Onlay和Snodgrass手术;并结合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经治疗发现,全组60例患者中,共有52例治愈,治愈率达到86.7%;其中A组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尿道下裂;手术方式;并发症尿道下裂是由于前尿道未完全发育造成尿道开口出现异常的一种先天生殖器畸形,临床可通过选用MAGPI、Mathieu、Onlay和Snodgrass等手术方式来予以治疗,但术后很可能会导致尿痿、尿道狭窄等一系列并发症的出现,医院应该给予充分重视,并通过严格遵循治疗原则和规范手术操作等来起到防治效果[1]。
为此,本研究拟结合我院2008年1月份到2013年1月份收治的60例患者及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全组患者均为男性,且均属于首次手术。
年龄在8个月到16岁左右,平均年龄(3.7±2.4)岁,包括9例为阴茎头型,23例为冠状沟型,28例为阴茎体型。
按照手术方式将其分为A、B、C和D组,几组在一般资料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根据患者不同的尿道下裂类型,给予适当的一期尿道下裂修复术治疗,其中A组行MAGPI手术治疗,B组行Mathieu手术治疗,C组行Onlay手术治疗,D组行Snodgrass手术治疗。
同时新尿道支架管选用F6和F8号硅胶气囊尿管,不给予患者膀胱造痿;术后1周将外层弹力绷带及网眼纱布予以拆除,术后2周将内层敷料及尿道支架管进行拆除,并针对不同并发症予以处理。
尿道下裂手术方法选择再认识张潍平;孙宁;黄澄如;田军;谢向辉;宋宏程【期刊名称】《临床儿科杂志》【年(卷),期】2004(22)6【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尿道下裂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总结2000~2003年治疗490例尿道下裂的临床经验.无阴茎下弯或轻度阴茎下弯通过阴茎背侧白膜折叠矫正后的尿道下裂手术方法,包括:尿道口位于舟状窝患儿选用尿道口前移、阴茎头成型(MAGPI);尿道口位于阴茎体、阴茎根患儿用加盖岛状包皮瓣法(Onlay);Snodgrass法用于尿道板发育好的远端前型尿道下裂以及部分再次手术病例;合并阴茎下弯的尿道下裂应用带蒂岛状包皮瓣尿道成型术(Duckett)及Duckett+Duplay术式.结果各种手术方法的成功率:MAGPI为95.5%(21/22例);Snodgrass 93.3%(14/15例),Snodgrass用于再次手术的患儿效果72.4%(21/29例);Onlay 95.5%(213/223例);Duckett 90.8%(157/173例);Duckett+Duplay 81.6%(31/38例).结论应根据尿道下裂有无合并阴茎下弯及尿道开口位置和阴茎发育的状况选择手术方法.【总页数】3页(P347-349)【作者】张潍平;孙宁;黄澄如;田军;谢向辉;宋宏程【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外科,北京,10004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外科,北京,10004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外科,北京,10004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外科,北京,10004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外科,北京,10004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外科,北京,10004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6.9【相关文献】1.尿道下裂手术方法选择 [J], 李铁强2.混合型脑性瘫痪的手术指征和手术方法选择 [J], 侯红波;李伟生;陆黎春;李新3.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方法选择 [J], 刘士凯;菅书明;雷周满4.浅谈近视眼手术方法选择与LASIK围手术期的护理 [J], 林清;王锁珍;周娜5.尿道下裂手术治疗的再认识 [J], 姚海军;应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儿尿道下裂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一)治疗手术行尿道成形是尿道下裂惟一的治疗方法。
手术要求达到完全矫正阴茎下弯、尿道正位开口于阴茎头、能站立排尿、成年后能进行正常性生活的目的。
综合国内外文献,报道的手术方法有200多种,但至今尚无一种满意的被所有医师接受的术式。
相对来说比较常用的手术方法有尿道口前移龟头成形术(meataladvancementandglanuloplastyincorporatedprocedure,MAGIP)、Mathieu或Filp-Flap尿道成形术、尿道成形术)、包皮内板横行岛状皮瓣尿道成形术(Duckett术)等。
近10年来,欧美比较多的在无阴茎下弯的尿道下裂中应用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也称Snodgrass术)。
波士顿儿童医院报道,其尿道下裂尿道成形术的50%是采用此方法。
主要特点是手术简单,尿道外口美观,并发症低。
从1999年起开始应用,效果很好。
手术的主要并发症包括:尿瘘、尿道狭窄、尿道憩室形成、阴茎弯曲及阴茎扭转等,其总体发生率有30%左右。
由于影响因素很多,目前尚难有效解决。
由于尿道下裂患儿多不能正常站立解尿,容易造成其心理负担,影响心理发育,现多主张早期手术。
手术年龄可提前至6个月。
(二)预后必须手术治疗,应于学龄前完成,多数主张1岁后即可手术,但手术效果总不能令人十分满意。
尿道下裂手术方式探讨
冯旭升;周菊玲;杨建;赵明义
【期刊名称】《铁道医学》
【年(卷),期】2000(28)2
【摘要】目的评价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尿道下裂的疗效。
方法将尿道下裂术式归纳为 3类 :(1)原位皮瓣尿道成形。
(2 )带蒂皮瓣尿道成形。
(3)游离组织尿道成形。
结合实践中的体会分析之。
结果第 1类手术成功率 6 9.5% ,第2类手术成功率 81% ,第 3类手术成功率 88.1%。
结论选择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尿道下裂 ,各有其优缺点。
【总页数】2页(P114-115)
【关键词】尿道下裂;外科手术;术式;疗效
【作者】冯旭升;周菊玲;杨建;赵明义
【作者单位】郑州铁路中心医院泌尿外科;河南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小儿外科【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96.05
【相关文献】
1.尿道下裂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并发症的预防探讨 [J], 陆增祥;谢泽翌;李永;余晓霞
2.尿道下裂:哪种手术方式最佳 [J], 姚海军;郑大超;王忠
3.先天性尿道下裂手术方式的探讨(附33例临床分析) [J], 黄奕宽;李裕民;李成昌
4.18例尿道下裂手术方式的探讨 [J], 云志中;谭朝晖
5.两种不同麻醉方式在小儿尿道下裂手术的应用比较 [J], 陈世鸿;陈琦妮;欧智;黄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