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预知KYT报告
- 格式:xls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1
危险预知训练:KYT基础4步推进法关于事故发生的原因,理论上有三种:不注意、错觉和做事情抄近路。
为此对员工进行必要的KYT训练,可以获得很好的效果。
KYT——危害预知预警活动(Kiken Yochi Training),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减少人为事故的训练方法。
一般意义上讲,重大事故发生之前,必定有相当于29个小的伤害事故发生,或者相当于存在300个事故隐患。
危险预知训练——KYT基础4步推进法,就是帮助我们事先确认所有作业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因素制定具体对策,设定小组作业行动目标,避免事故发生,实现“零”事故目标。
训前准备训练开始前,针对现场潜伏的危险因素及其可能引起危险的作业事先制作成图片、幻灯片等结合现场实物进行演示。
KYT活动小组以班组为单位,一般每组5~6人,小组成员按照主持人、记录员、报告人、发布人、评论人进行分工主持人主持KYT活动,组织小组成员发言,并控制训练的进程;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成员的发言;报告人将记录员的记录整理为报告;KYT讨论结束后,由发布人在每组进行发布讨论结果;评论人则根据各小组的发言进行评论。
训练开始前由主持人用通俗易懂的方法说明为何进行这种训练,并对KYT全体小组成员进行健康确认。
KYT讨论时,各组成员须遵循4项原则:1、大声交流;2、逐步交流;3、快速交流;4、达成一致。
KYT基础4步推进法第一步(现状把握)分析图片中潜存着什么危险,并想象可能出现的危险现象。
1、主持人演示图片或幻灯,介绍图片情况。
2、就图片中演示的潜在危险,主持人询问每一位成员的意见。
3、成员发现潜在危险,并顺序发言。
4、对危险因素可能引起的危险后果各成员认真思考后发表具体意见。
5、主持人就危险因素发表看法,特别注意引导成员发现隐藏的危险因素,并反复强调。
6、记录员记录各成员的发言,做到简单易懂。
7、主持人要督促每一位成员发言,既要有物的不安全状态又要有人的不安全行为因素,至少要提出7个以上的潜在危险因素。
KYT(危险预知训练)发布: 2008-8-27 18:16 | 作者: 6sigmasword | 来源: 6sigma品质网KYT这个词应该是来自日本.即日语的"危险"(きけん)(Kiken)、"预知"(よち)(Yochi),以及英语的"训练"(Training)。
以下为详细介绍:KYT(危险预知训练)起源于日本住友金属工业公司的工厂,后经三菱重工业公司和长崎赞造船厂发起的“全员参加的安全运动”,1973年经日本中央劳动灾害防止协会推广,形成技术方法,在NISSAN等众多日本企业获得了广泛运用,被誉为“O灾害”的支柱。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为了提升现场改善水平和全员安全意识,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从2005年底起开始推进以KYT中心的八项安全改善活动,即:KYT的实施、安全巡视的实施、标准作业的实施、设备保全KY活动的实施、作业前手指口述活动的实施、“吓一跳、冒冷汗”记录的实施、班前安全会的实施、事故信息快递与共享的实施。
八项改善活动立足于班组,以分阶段稳步实施的方式,促进员工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挖掘班组可以改进的潜力,引导和推动班组安全自主管理能力的提升,最终实现班组自主安全管理。
当前,班组在推进KYT等八项安全改善活动中,存在着一些疑问。
为了帮助班组明确推进内容,提升推进效果,我们组织编写了这本活动手册,以供班组培训、活动之用,也可为各级诊断员提供参考。
编者二〇〇七年七月十九日目录一、KYT的实施1、定义2、活动目的3、应用范围4、活动实施二、安全巡视的实施1、定义2、活动目的3、应用范围4、活动实施三、标准作业的实施1、定义2、活动目的3、应用范围4、活动实施四、设备保全KY活动的实施1、定义2、活动目的3、应用范围4、活动实施五、作业前手指口述活动的实施1、定义2、活动目的3、应用范围4、活动实施六、“吓一跳、冒冷汗”记录的实施1、定义2、活动目的3、应用范围4、活动实施七、班前安全会的实施1、定义2、活动目的3、应用范围4、活动实施八、事故信息快递与共享的实施1、定义2、活动目的3、应用范围4、活动实施九、班组KYT等八项安全改善诊断标准(暂行)及实施说明1、诊断标准2、诊断标准概述3、KYT的实施4、安全巡视的实施5、标准化作业的实施6、设备保全KY活动的实施7、作业前手指口述活动的实施8、“吓一跳、冒冷汗”记录的实施9、班前安全会的实施10、事故信息快递与共享的实施十、部分表单样本(示例)一、KYT的实施1、定义KYT:K—危险(Kiken),Y—预知(Yochi),T—训练(Training),即危险预知活动,是针对生产特点和作业全过程,以危险因素为对象,以作业班组为团队开展的一项安全教育和训练活动,它是一种群众性的“自主管理”活动。
危险预知训练(KYT)
KYT起源于日本,一开始在住友金属工业公司的工厂,后经三菱重工业公司和长崎赞造船厂发起的“全员参加的安全运动”,众多企业得到广泛的应用。
危险预知训练的目的是:提升员工个人自身对危险的敏感性,提高作业注意力;养成防范危险、自我管理的习惯。
这个和JSA有点类似,JSA是工作前针对具体的活动进行安全分析,KYT则是一项安全教育和训练活动。
KYT是班组进行的群众性“自主管理”活动。
将作业团队成员的天马行空的思维逐渐汇总,浓缩成小的目标。
这个过程一般叫做4R法(就是4歩)。
1R:寻找潜在的危险:针对选定的作业内容,让大家轮流分析,找出潜在的危险因素,和可能的后果,这个过程往往需要进行头脑风暴,可以天马行空的分析。
2R:确定关键的危险因素,其实这个就是划重点了。
既然重点就不可能太多,一般不超过三个。
划重点应该是取得共识,一般不用投票解决。
3R:针对每个关键因素制定待选的对策。
组长可以逐个提问,比如“如果是你,应该怎样做?”应该关注应该怎么做,而不是不能做什么。
4R:确定执行的对策。
针对所特有的待选对策措施,选出最优化的重点安全对策措施,作为行动目标。
为了加深印象,需要进行共同签字确认,并口头宣读。
这个过程并不复杂,也不难做。
真正做好就很了不起,做一次或者几次应该都不难,关键是班组能不能长期开展起来?
日本在施工工地都用这个活动。
小组号小组名负责人记录人报告人发表者评价人其他成员第1步(有什么潜在危险)
第2步(这是危险的因素)
第4步(我们怎么做!)
※ 符号※
※
※
禁止使用不良料架包装,包装过度素
材不得入库,确保素材包装符合标准。
安全性后作业。
3好!安全![确认] 3.作业前依“素材堆叠标准”确认周边上级主管批示
具体对策小组行动目标画 符号的因素1.作业前未确定周边素材存放之安全性,作业时素材倾斜倒塌会造成人员伤害。
1.素材的包装木架因老化或木架本身与所包装素材尺寸比例不合,木架尺寸小于素材尺寸素材叠放积压使木架断裂,各素材倾斜倒塌,当有人员作业时会造成人员伤害。
1.素材的包装高度超过素材宽度的1.2倍,底部稳定性不佳,会使素材倾斜倒塌。
退货或从重新包装后入库存放。
危 险 预 知 训 练 报 告
时间:地点:状况:素材库房素材包装木架不符合包装标准
危险因素及编号:用(因……会造成……)的形式,写出想象中的危险因素及其后果.
1 1.入库时摆放整齐,老化与不良料架包装的素材不能叠放,重新包装或退货,
确认安全后入库。
2.素材包装高度超过本身高度1.2倍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