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疾病负担分析-王建生
- 格式:ppt
- 大小:1.12 MB
- 文档页数:51
述评2007年11月第11期《中国卫生经济》第26卷(总第297期)1前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疾病谱也在发生着变化,由传染病的防治转到慢性病和伤害的防治上来。
慢性病的负担也在逐渐的加重:全球范围内慢性病流行并快速增长:2005年有3500万人由于慢性病而导致死亡;占全部死因的60%归因于慢性病;疾病负担影响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2003年,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和肿瘤的直接经济负担为1209.50亿元,这个数字是全国卫生费用的18.37%,是全国医疗费用的21.05%[1],因此,疾病经济负担的研究对于有效配置有限的卫生资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疾病负担及疾病经济负担疾病负担(burdenofdisease)的研究是比较疾病对社会经济及健康的影响,包括研究疾病的流行病学负担和经济负担2个方面[2]。
在疾病的流行病学方面,死亡人数和患病人数是描述健康状况易于为人们所接受的指标[3],其他还有许多“率”的指标可利用,如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门诊及住院率和药品利用情况。
而率的指标还不足以显示疾病间的差异,要比较各种疾病造成的损失必须选择一种各种疾病负担所共有的元素:健康调整寿命年(HALE)、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与健康有关的生存质量(HR-QoL)和减寿年限(PYLL)等这些指标为各种不同疾病造成的负担间架起相互比较的桥梁[3]。
疾病的经济负担是指由于疾病、失能和早死给患者、家庭与社会带来的经济损失以及为了防治疾病而消耗的卫生资源[4]。
疾病的经济负担包括医疗保健的成本、社会、工作单位、雇主、家庭和个人支出的疾病成本。
疾病成本是一种“机会成本”(opportunitycost),反映疾病给社会带来的负担。
但是,反过来如果能减少和消除疾病,社会也可以减少疾病成本,从而获得效益[2]。
如何测算疾病的经济负担,探讨疾病经济负担分布的特点,以及影响经济负担变化的各种因素,对于帮助卫生政策制定者寻求减轻经济负担的方法和途径,增加健康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重要的意义。
全球疾病负担研究——大数据分析应用实例作者:于石成, 肖革新, YU Shi-cheng, XIAO Ge-xin作者单位:于石成,YU Shi-cheng(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北京102206), 肖革新,XIAO Ge-xin(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北京100022)刊名:医学信息学杂志英文刊名:Journal of Medical Intelligence年,卷(期):2013,34(9)1.Murray CJL;Lopez AD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a comparative assessment of mortality and disability from diseases,injuries,and risk factors in 1990 and projected to 2020 19962.Majid Ezzati;Alan D.Lopez;Anthony Rodgers Comparative Quantification of Health Risks-global and regional burdenof disease attributable to selected major risk factors 19963.Murray CJL;Lopez AD Mortality by Cause for Eight Regions of the World: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1997(349)4.Murray CJL;Lopez AD Regional Patterns of Disability-free life expectancy and disability-adjusted life expectancy: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1997(349)5.Murray CJL;Lopez AD Global Mortality,Disability,and the Contribution of Risk Factors: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1997(349)6.The GBD 2010.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0 2013(380)7.Gonghuan Yang;Yu Wang;Yixin Zeng Rapid Health Transition in China,1990-2010:findings from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0 2013(381)8.Rafael Lazano;Mohsen Naghavi;Kyle Foreman Global and Regional Mortality from 235 Causes of Death for 20 Age Groups in 1990 and 2010: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0 2013(380)9.Theo Vos;Abraham D Flaxman;Mohsen Naghavi;et at 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 (YLDs) for 1160 Sequelae of 289 Diseases and Injuries 1990-2010: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0 2013(380)10.Stephen SLim;Theo Vos;Abraham D Flaxman A Comparative Risk Assessment of Burden of Disease and Injury Attributable to 67 Risk Factors and Risk Factors Clusters in 21 Regions,1990-2010: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0 2013(380)11.Institute for Health Metrics and Evaluation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enerating evidence,guiding policy 2013本文链接:/Periodical_yxqbgz201309003.aspx。
疾病负担的研究Study on Disease Burden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胡善联目录一、研究疾病负担的重要性二、国外在疾病负担研究方面的情况三、疾病负担的研究方法(一)疾病的分类(二)疾病成本的计算1.直接成本(1)医院成本(2)药品费用(3)医生费用(4)其他费用2.间接成本(1)死亡成本的计算(2)长期和短期伤残的成本计算(三)危险因素的成本分析1.疾病特异方法2.全病因懂得方法(四)疾病负担的分析1.疾病负担的成本组成2.不同疾病的成本组成四、各类疾病负担的成本研究(十一种)(一)肿瘤的成本研究(二)糖尿病的成本研究(三)病毒性肝炎的成本研究(四)哮喘的成本研究(五)外伤的成本研究(六)冠心病的成本研究(七)慢性肺阻塞病的成本研究(八)生殖道疱疹病毒感染的成本研究(九)骨质疏松症的成本研究(十)抑郁症的成本研究(十一)爱滋病的成本研究五、结论疾病负担的研究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胡善联一、研究疾病负担的重要性疾病负担(burden of disease)的研究是比较一种疾病(disease)、伤残(disability)和过早死亡(premature death)对整个社会经济及健康的影响。
它包括研究疾病的流行病学负担和疾病的经济负担二个方面。
(分类)在疾病的流行病学负担方面,有很多指标可以利用,如疾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死亡率、门诊和住院率、药品利用情况、健康调整寿命年(HALE)、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与健康有关的生存质量(HR-QoL)、减寿年限(PYLL)等。
疾病的经济负担则包括医疗保健的成本,社会、工作单位、雇主、家庭、个人自付支出的疾病成本。
疾病的直接和间接成本是一种“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反映疾病对社会带来的负担。
反过来如果能减少和消除这些疾病,社会也可以减少疾病成本的支出,从而获得效益。
在很多国家,人们对医疗服务期望的可及性和社会卫生资源的可得性之间的差距正在不断扩大。
龙源期刊网 这些疾病别治过头作者:班亚文来源:《饮食与健康·下旬刊》2018年第04期疾病的早期检测是一把双刃剑,对一些人是挽救生命,对另一些人可能弊大于利。
近日,澳大利亚5家极具影响力的医疗机构向政府和政策制定者发布联合声明,呼吁尽快对公众的过度诊断和治疗采取措施。
专家表示,在众多疾病中,以下4种疾病存在严重的过度诊断和治疗,亟需引起重视。
甲状腺癌数据显示,过去10年,甲状腺癌发病率每年增长4.5%,远超其他肿瘤,但死亡率并没有明显变化。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外科主任医师王健生介绍,甲状腺癌发病率上升,除了与放射线接触、不良生活习惯、家族史等因素有关,体检人群逐年增加,许多小至1毫米的早期肿瘤都被及时发现,漏诊情况大大减少,也致使检出率走高。
因为有个“癌”字,很多患者发现了就要求切除。
某些医院也为了规避未来复发的风险,一切了之。
事实上,医学界对于小于1厘米的微小癌患者是否需要手术,一直存在争议。
医学权威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调查12个国家发现,过去20年中,超过50万人存在甲状腺癌过度治疗的情况。
王健生表示,接受全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可能终生都需要甲状腺替代治疗,还要承受甲状腺素水平过低或过高的后果,包括精力下降、体重波动等,影响生活质量。
还有一部分患者在过度治疗后,复发率反而快速上升。
王健生认为,甲状腺癌治疗要根据患者肿瘤的数目、大小及位置,结合病史,采取个体化、合理化的手术方案,不能一切了之。
对部分单发、低危的甲状腺微小癌,经过专科医生判断后,充分考虑患者意愿前提下,可以考虑暂不手术,密切观察随访。
多囊卵巢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影响全球近一成女性的内分泌失调。
发生于育龄妇女,20岁~30岁约占85%。
病因尚不清楚,严重可导致不孕。
贵州省妇幼保健院主任医师赖婷表示,因为事关生育,患者想尽快恢复健康,盲目听信一些小医院宣传,有的暂时不需手术却匆忙做了。
此外,青春期女性有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肥胖及雄激素过多等表现,如痤疮、多毛等,发生率高达50%以上,而这些表现与PCOS诊断标准有交叉,难以鉴别,也造成一定程度的过度治疗。
探讨泌尿外科尿路感染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摘要】目的分析泌尿外科病患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探究相应的护理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一年所收治的142例泌尿外科患者临床资料,深入分析其中出现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和针对性护理措施,以期为降低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现象提供可靠临床数据和可行护理措施。
结果本组探究中共计出现11例尿路感染患者(7.74%);病原菌共计25株且其中主要是革兰阴性菌(12株);造成泌尿外科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年龄在60岁以上、留置导尿管时间大于5天、存在侵入性操作、在治疗期间使用了抗菌药物。
结论于泌尿外科的病患而言,发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
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时,需要对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分析,根据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同时在护理的过程中建立规范性消毒制度,严格按照相关的护理流程开展护理工作,从而将病患的护理满意度逐步提高。
【关键词】泌尿外科;尿路感染;危险因素;预防措施随着泌尿外科创伤性手术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侵入性微创手术的迅猛发展,泌尿外科患者发生住院感染的概率持续上升,且近几年发生率不断上升,泌尿外科住院病人发生院内感染,不但严重影响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同时还会影响患者对医护人员想信任度,降低其对医疗手段的信任度,加重病人经济负担。
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特别是多重抗菌药物的快速发展,细菌的耐药性问题逐渐成为临床工作者面临的一大难题。
因此,充分了解泌尿外科手术病人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积极应对该类病人发生院内感染,对于泌尿外科医护人员及病人均是当前一道重要难题。
本研究共计选取142例泌尿外科患者临床资料,探究目的是深入分析泌尿外科尿路感染患者危险因素和针对性护理措施。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我院2019年1~12月所收治的142例泌尿外科患者为对象,回顾性分析各项临床资料。
本组探究中,男女患者例数分别是82例、60例,患者年龄在22~86岁,平均年龄为(52.58±4.12)岁,住院时间在6~18d。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Practical Clinical Nursing Science2019年第4卷第23期V ol.4, No.23, 2019193社区老年高血压自我管理的现状及影响因素陈 哲(军委政治工作部原机关门诊部口腔科,北京 100120)【关键词】社区老年高血压;自我管理;现状【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6-2479.2019.23.193.01原发性高血压是全球常见的慢性疾病,以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临床表现,也是多种心脑血管的危险因素。
据《中国心血管报道2017》报道,中国高血压的患病率约有25.2%,全国约有2.7亿高血压患者之多[1]。
有研究报道我国每年因高血压而产生的医疗费用高达300亿多元[2]。
自我管理是指个体通过认知及行为策略对自身的情绪、行为、思想等目标进行管理的过程,简单的说,医学中自我管理是患者通过各种途径对疾病有了足够的认识,进而控制和管理自身疾病症状,保持和增进自身健康,并保持治疗疾病的一种健康行为。
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源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已有20多年的历史。
早在199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病人研究中心的报道中就有这样的表述,慢性病(糖尿病、哮喘、高血压)人通过自我管理,有效降低患者住院率,改善患者健康状况[3]。
目前,我国疾病的自我管理起步较晚,外加上我国社区医疗资源相对较为薄弱,因而我国社区慢性病自我管理项目开展相对较少。
1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现状过往研究报道我国社区老年高血压自我管理通过传统干预模式和新型干预模式2中模式进行[4]。
传统干预模式通过健康教育、家庭访视、社区护理为主要措施,对患者进行疾病的介绍,增进患者对疾病的认识,进而通过行为、思想进行管理。
健康教育的形式主要通过社区课堂、发放传单、义诊等途径,有助于患者了解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避免不良的生活方式。
论著·防保康复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中国社区医师2018年第34卷第18期标记、系统评估、专案管理、随访系统、疗效评估等各个环节,需要以全科医生为核心的高效团队协助,而这必将促进全科医生加强学习和提升,具备过硬的技术水平、沟通技能、组织能力和极高的职业素养。
总之,随着老年化时代到来以及多病共存患者的逐步增加,如何在新的医学环境下满足其日益增多的个性化健康需求,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已成为当务之急。
“全科医疗照顾模式”能使多病共存患者得到效益最优化的照顾,解决医生实施医疗决策时产生的局限和困惑,并能减少医疗资源的不良消耗,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1]Boyd CM,Fortin M.Future of multi-morbidi-ty research:How should understanding of multi-morbidity inform health system de-sign?[J].Public Health Reviews,2010,32(2):451-474.[2]Anderson G Chronic Care:Making the Case for Ongoing Care.Robert Wood Johnson Foundation,2010[EB/OL]http///fi1es/research/50968chronic.care.chartbook.pdf.2012-06-19.[3]Wolff JL,Starfield B,Anderson G.Prevalence,expenditures,and complications of multiple chronic conditions in the elderly[J].Arch Intern Med,2002,162:2269-2276.[4]Van den Akker M,Buntinx F,Metsemakers JF,Roos S.Knottnerus JA.Multi-morbidity in generalpractice:prevalence,incidence,anddeterminants of co-occurring chronic and recurrent diseases[J].J Clin Epidemiol,1998,51:367-375.[5]杨士贤,石鹏,郑辅刚,等.北京市太阳宫、香河园地区老年居民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需求调查[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3,12(8):615-618.[6]王建生,姜垣,金水高.老年人6种常见慢性病的疾病负担[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5,13(4):148-151.[7]戚龙,董碧蓉.老年多病共存临床治疗决策新视角[J].现代临床医学,2014,40(2):150-156.[8]Boyd CM ,Leff B,Wolff JL,et rming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prevalence ofcoexistingconditions among adults with coronary heartdisease[J].J AmGeriatrSoc,2011,59(5):797-805.[9]Fortin pointe L,Hudon C,Vanasse A.Multi-morbidity is common to family prac-tice.Is it commonly researched ?[J].Can Fam Physician,2006,5l:244-245.[10]Soubhi H.Invited commentary:multiple mor-bidities,multiple designs.www.annfam /cgi/eletters/4/2/104#3952.[11]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 Expert Panel onthe Care of Older Adults with Multi-morbid-ity.Patient-Centered Care for Older Adults with Multiple Chronic Conditions:A Step-wise Approach from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J].J Am Geriatric Soc,2012,60(10):1957-1968.[12]Campaign for Better Care[J/OL].Availableat:http://www.National /site/Page Server?Page name=cbc_intro_land-ing(Accessed on October 19,2011).[13]胡猛,戎建,廖桂华,等.老干部多病共存一体化医疗保健模式探讨[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2,14(3):241-242.[14]Basalus M,Tandjung K,Houweilingen K,et al.TWENTE Study:The Real-World ndeavor Resolute Versus Xience V Drug-E-luting Stent Study in Twente[J].Netherland eartJournal,2010,18(7):360-364.新华社北京2018年6月17日电。
疾病经济负担分析讲解疾病经济负担分析是指对患者所承受的治疗费用、医疗费用以及相关费用的评估和测定,了解疾病对个体、家庭以及整个社会的经济影响。
疾病经济负担分析是公共卫生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旨在帮助决策者更好地制定公共卫生政策和提供医疗服务,以减轻患者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1.治疗费用分析治疗费用是患者在医疗过程中所需支付的直接费用,包括药物费用、检查费用、治疗费用等,是疾病经济负担的核心内容。
治疗费用分析可以帮助了解不同疾病的治疗费用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进而为制定合理的医疗费用政策提供参考。
2.医疗费用分析除了直接治疗费用外,患者在医疗过程中还需要支付其他费用,如住院费、手术费、护理费等。
医疗费用分析的目的是了解患者在医疗过程中的全部费用,并对其进行测定和评估。
通过医疗费用分析,可以发现并解决医疗费用被过度收取或者患者因为经济原因而延迟或放弃治疗的问题。
3.相关费用分析除了治疗费用和医疗费用,患者在疾病过程中还需要支付其他相关费用,如交通费、餐饮费、住宿费等。
相关费用的分析可以帮助了解患者因为疾病而承担的间接费用,从而更全面地评估和测定疾病经济负担。
4.经济负担测定经济负担测定是对个体、家庭以及整个社会的疾病经济负担进行量化的方法,旨在评估不同疾病对生活质量和经济状况的影响程度。
经济负担测定可以基于不同的指标,如支出比例、生活质量指数等,帮助决策者更好地理解患者以及社会所承受的经济压力,从而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
疾病经济负担分析在公共卫生经济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帮助决策者评估不同疾病的经济影响,比较不同治疗策略的经济效益,制定合理的医疗费用政策,提高医疗资源配置的效率,减轻患者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此外,疾病经济负担分析还可以为医疗服务的管理和优化提供参考,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总之,疾病经济负担分析是公共卫生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通过对治疗费用、医疗费用以及相关费用的评估和测定,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好地制定公共卫生政策和提供医疗服务,减轻患者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中国疾病负担研究报告一、引言中国的疾病负担日益加重,这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密切相关。
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国的疾病负担情况,本报告对现有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合分析,并针对未来趋势进行了预测。
二、疾病负担研究现状近年来,中国的疾病负担研究主要集中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s)领域,特别是心血管疾病、癌症和糖尿病等。
这些疾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对医疗资源和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压力。
此外,由于环境污染和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等也日益成为的焦点。
三、影响因素分析1、人口老龄化: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人群的疾病发病率和患病率也相应提高。
2、城市化:城市化进程加速导致环境污染、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变化等问题,从而增加了各种疾病的发生风险。
3、生活方式改变:缺乏运动、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吸烟和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的普及,加剧了慢性病的发生和传播。
四、未来趋势预测根据现有的研究数据和趋势判断,未来中国的疾病负担将进一步加重。
预计未来将需要更多的医疗资源和社会支持来应对日益增长的疾病负担。
五、政策建议为减轻中国的疾病负担,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2、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3、加强慢性病防控工作,包括早期筛查、诊断和治疗。
4、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包括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和提高医疗救助力度。
5、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减少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六、结论中国的疾病负担研究报告揭示了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为了有效应对日益增长的疾病负担,需要政府、社会和公众共同努力,采取综合性的防控措施,降低疾病发病率和患病率,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中国糖尿病疾病负担及发病预测分析糖尿病是一种全球性的慢性疾病,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在中国,糖尿病的疾病负担日益加重,预测未来发病率将持续上升。
疾病负担的研究范文疾病负担的研究是指对特定地区或特定人群中所面临的各种疾病所带来的健康损害、经济负担、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评估和分析的一项研究工作。
疾病负担评估可以帮助决策者和公众了解不同疾病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程度,为制定公共卫生政策、分配医疗资源以及开展疾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疾病负担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健康损害:疾病对个体的健康状况所造成的影响,包括生命损失(死亡)、生命失能(失去工作能力、对他人的照顾能力降低等)等。
评估疾病的健康损害可以通过测量死亡率、残疾率、失能年数(DALY)等指标来进行。
2.经济负担:疾病对个体和社会经济的影响,包括直接经济负担(医疗费用、药物费用等)和间接经济负担(个体因病导致的收入减少、生产力降低等)。
评估疾病的经济负担可以通过测算医疗费用、工作日失效率、生产力损失等指标来进行。
3.社会影响:疾病对个体和社会的社会关系、心理健康、社会参与和社会秩序等方面的影响。
评估疾病的社会影响可以通过测量疾病对婚姻关系、亲子关系、人际关系等的影响、疾病对个体和社会心理健康的影响、疾病对社会参与和社会秩序的影响等指标来进行。
1.数据收集:疾病负担的研究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包括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医疗和保健机构的统计数据、人口普查数据等。
数据的收集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病案资料收集、数据库查询等方式进行。
2.数据分析:疾病负担的研究需要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包括描述性分析、比较分析和回归分析等。
通过分析数据,可以计算出各个方面的指标,比如疾病的死亡率、残疾率、失能年数,疾病的医疗费用、工作日失效率、生产力损失等。
3.结果解释:疾病负担的研究结果需要进行解释和传播,以便帮助决策者和公众更好地理解疾病的负担情况。
可以通过报告、学术论文、政策建议等方式将研究结果进行传播。
疾病负担的研究对于制定公共卫生政策、优化医疗资源分配、改善疾病防控策略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了解其中一地区或人群中疾病的负担情况,可以帮助政府和决策者制定合适的卫生政策,提供适当的医疗资源,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