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及植物配置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29.27 KB
- 文档页数:5
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配置及其分析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城市环境的美化与改善越来越重视。
作为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的配置对于城市环境的美化和改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的配置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美化环境。
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使城市道路更加美丽,提升人们的居住感受和城市形象。
改善空气质量。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同时还可以吸收部分有害气体和尘埃,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调节气温。
植物可以通过蒸腾作用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减少城市热岛效应。
提供生态环境。
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为城市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各种动植物,增加城市的生态多样性。
二、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的配置原则为了保证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的效果和作用,需要遵循一定的配置原则:适地性原则。
根据城市道路的位置、环境和气候等情况,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保证其能够生长和发育。
多样性原则。
在植物配置中,应该注重植物种类的多样性,避免单一植物的大面积种植,以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美感。
绿化面积原则。
在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的配置中,应该尽量增加绿化面积,提供更多的生态空间。
季节性原则。
根据四季的变化,选择适合不同季节生长的植物,使整个城市道路的园林景观效果更加出色。
根据城市环境的不同需求和植物生长的特点,对于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的配置,可以提出以下建议:1. 绿化种类多样化。
建议在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配置中,尽量选择不同种类的植物,包括乔木、灌木、草本等,以增加植物的多样性,提升景观效果。
2. 注重植物的适地性。
在选择植物的时候,要考虑到其适地性,选择能够适应城市环境的植物种类,以保证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3. 强调季节性植物的选择。
季节性植物可以根据不同的季节呈现出不同的景观效果,因此建议在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配置中,加入不同季节的植物,使其具有更多的变化和生机。
谈谈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配置[摘要]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街道绿化作为城市的“脸面”,体现一个城市的绿化水平,为进一步加强城市道路景观绿地建设,规范绿地植物配置,改善绿地植物种植结构,丰富城市景观,充分发挥绿地生态功能。
本文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简单的阐述城市道路绿化工程中植物配置的几点问题。
[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化工程植物配置随着城市建设飞跃发展,城市道路也逐渐增多,便形成了各种与道路相关的绿带。
也有将行道树、林荫道与防护林带共同联成绿色走廊。
因此在每一条道路设计时都应考虑将其建设成为有特色的道路和景观带,这景观带的形成是与绿化植物的巧妙配置是分不开的。
1.城市道路的植物配置类型城市道路的植物配置首先应考虑交通安全,有效地协助组织人流的集散,同时发挥道路绿化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丰富城市景观中的作用。
城市道路绿化,不仅美化环境,同时也避免了司机的驾车疲劳,提高安全。
城市道路植物配置设计主要有两类:整齐式行道树类型;自然式园林道路的布置。
1.1整齐式园林行道树。
此种类型,植物配置形式有。
1.1.1乔木为主、配以草坪:高大的乔木不仅遮阴效果好,还会使人感到雄伟壮观,但较单调。
1.1.2乔木和灌木:既可增加景观和季相的变化,又具有节奏感和韵律感;1.1.3常绿乔木配以花卉、灌木、草坪、绿篱(或色块):这种形式既可四季常青,又有季相变化,是目前应用较多的形式;另外,若条件允许可多行布置,既可增加绿化面积,提高绿化水平,又可大大减少噪音,这也是将来发展的方向和潮流。
1.2自然式园林道路的配置。
自然式园林道路的植物配置:种植时不成行列式,以反映自然界植物群落自然之美,花卉布置以花丛、花群为主,不用模纹花坛。
树木配植以孤立树、树丛、树林为主,不用规则修剪的绿篱,以自然的树丛、树群、树带来区划和组织园林空间。
树木整形不作建筑鸟兽等体形模拟,而以模拟自然界苍老的大树为主。
论市政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市政道路绿化是城市景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配置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正确的植物配置可以美化城市环境,改善空气质量,增强市民的生活品质。
本文将对市政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进行探讨,以期为城市绿化建设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一、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市政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应该充分考虑城市的气候特点、土壤状况和空间限制等因素。
在炎热多雨的南方城市,可以选择热带雨林植物,如榕树、银杏等。
在气候寒冷的北方城市,可以选择耐寒的树木,如松树、柳树等。
还需要考虑植物的成活率和抗污染能力,选择对于城市环境比较适宜的植物种类。
二、根据道路环境进行植物配置市政道路的环境形态各异,有的是宽阔的大道,有的是狭窄的小街。
我们在进行植物配置时,需要根据不同的道路环境进行合理的规划。
对于宽阔的大道,可以选择高大挺拔的乔木和灌木,增添整体气势。
对于狭窄的小街,可以选择矮小丰茂的灌木和地被植物,使道路两旁更加绿荫蔽日,增加交通安全性。
三、注重植物的季节性变化市政道路绿化植物配置时,需要考虑到植物的季节性变化。
在春季,可以选择开花植物,如樱花、桃花等,增添道路的生机和活力。
在夏季,可以选择树种丰茂的植物,如梧桐、榕树等,增加行人的遮荫。
在秋季,可以选择叶色艳丽的植物,如枫树、银杏等,增加道路的景色。
在冬季,可以选择坚挺耐寒的树木,如松树、柳树等,使道路焕发冬日的生机。
四、合理利用植物配置改善环境市政道路绿化植物配置还可以利用植物的特性改善道路周边的环境。
可以选择具有净化空气和减少噪音的植物种类,如银杏、丁香等,改善道路的空气质量和环境噪音。
还可以利用植物的根系来保持土壤的稳定,减少道路旁边的土壤侵蚀和滑坡等现象。
五、避免选择有毒或者易过敏的植物种类在市政道路绿化植物配置时,需要避免选择有毒或者易过敏的植物种类。
一些植物的花粉、叶子或果实可能会引起市民的过敏反应,影响市民的生活。
一些有毒的植物可能会对周围的环境和生物造成伤害。
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配置及其分析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配置是指在城市道路两侧或中央绿化带中选择和布置适合景观效果、环境和气候条件的植物。
这些植物不仅能够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的居住体验,还能使城市更具生机和活力。
下面将从道路景观植物配置的原则和分析两方面进行探讨。
道路景观植物配置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1. 适应环境:选择植物时要考虑其对环境的适应性,包括耐寒性、耐旱性、耐盐碱性等。
根据城市的气候和地理特点,选择相应的植物种类,以确保其能够良好生长。
2. 美观与实用兼顾:植物选择应注重美观性,植物的花朵、叶子和枝干等特征都能对景观起到装点作用。
还要考虑植物的实用性,比如可以选择一些具有空气净化作用的植物,为城市提供清新的空气。
3. 多样性和长春性:在植物配置上,要尽量选择不同种类的植物,以增加景观的多样性。
还要考虑植物的长春性,选择那些能长时间保持绿化效果的植物,减少频繁更换植物的成本和工作量。
4. 抗污染和易维护:城市道路上的植物容易受到车辆尾气和压力的污染,因此选择一些抗污染能力强的植物。
还要考虑植物的易维护性,选择那些生长迅速、繁殖力强的植物,便于养护和管理。
通过对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提升城市形象: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的配置直接关系到城市形象的提升。
植物的选择应注重颜色搭配和层次感,可以选用颜色鲜艳的花卉或具有华丽色彩的宿根植物,增加景观的亮点,使城市更加美丽。
2. 缓解交通压力: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的配置还可以缓解交通压力。
适当选择树种等大型植物,可以起到隔音、净化空气和降低温度的作用,为行人和车辆提供舒适的环境。
3.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的配置对居民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影响。
植物的绿色和芬芳气息可以缓解压力、舒缓心情,增加居民的幸福感。
在植物配置上,还可以考虑种植一些果树或观赏果树,为居民提供新鲜水果或美丽的景观。
4. 保护生态环境:合理的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配置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
分析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配置与选择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加快了城镇化建设步伐,交通建设作为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尤其对于城市道路而言,绿化植物对于美化城市环境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不仅要慎重选择绿化植物品种,还要合理配置,从而实现建设和谐、美丽城市的目标。
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化植物;配置;选择近年来,我国加快了现代化城市建设步伐,带动了城市道路的发展,与此同时,绿化建设受到人们高度的关注与重视。
绿化建设作为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消除噪音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反映着一个城市文明和文化内涵。
在这种背景之下,我们要投入充足的精力和资金,加大绿化植物的种植力度,这要求我们除了要根据城市规划布局和发展特点,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绿化植物以外,还必须合理配置,这不仅是城市建设的需要,也是我国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我国城市绿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植物种类不够丰富事实上,在道路绿化方面,植物种类非常之多,然而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应用于道路绿化的植物少之又少。
例如,部分地区的公路两侧几乎采用同一品种绿化植物,这不仅会削弱景观效果,而且极易导致严重病虫害现象,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最终无法得到保证。
2.色彩过于单调毫无疑问,对于道路绿化景观而言,主要是通过植物色彩得以体现的。
从目前大多数道路绿化情况来看,植物色彩过于单调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根本无法取得较好的视觉效果,绿化植物的美化功能更是大打折扣。
3.乡土植物奇缺关于乡土植物,主要来源于本土,资源非常丰富,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抗性,在道路建设中,应当大力推广。
然而根据道路绿化规划情况来看,更注重引进新的绿化植物品种,却忽略了乡土植物,可想而知,这些植物在适应性上明显弱于乡土植物,极易在成长的过程中“夭折”,不仅如此,无法将当地特点体现出来。
二、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1.合理选择绿化植物品种(1)选择富有当地特色的乡土树种。
因地制宜是选择绿化树种时必须遵守的原则,而选择乡土树种是体现地方特点和文化内涵的有效途径。
城市道路绿化植物配置原则与方法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城市绿化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城市绿化代表着整个城市的形象,也在环保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还可以增加人们休息和休闲的场所。
因此,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中,各种植物的选择一定要符合科学,体现出植物学、景观学和生态学的特点,还要考虑的城市的气候和地理位置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搭配,表现出本土的文化和特色。
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化植物;配置原则;方法1导言现代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城市道路的形象,进一步决定了城市的品位。
现代城市道路的绿化景观不但缓解了城市的环境污染,也提升了广大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目前,现代城市对于道路绿化成为了我国城市建设的重要一部分,城市道路的绿化给广大群众呈现了一个不一样的城市面貌,凸显了城市的发展水平。
所以,对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要进行合理设计。
2城市道路园林绿化景观植物配置原则分析2.1实用性原则城市的道路景观是城市发展的缩影,因此在不同的道路设计上要突出其功能和特色,根据道路交通情况进行科学规划,突出实用性。
在繁华的主干道上,植被应以笔直的杨树,柳树和国槐为主,夏天起到遮荫纳凉的效果。
道路两侧以花灌木,彩叶植物,观赏性花卉进行色彩和高度的搭配,起到缓减视觉疲劳和美化的作用。
而老城区道路两旁的植物通过加强养护,并重新规划种植密度,利用花箱种植各色的花卉,使其更好体现人文道路景观作用。
2.2因地制宜原则城市道路景观是城市建设体系组成部分,在规划设计上要根据地形,环境,人文趋向等因素,因地制宜地利用当地植物资源,进行合理结构配置和组合。
如环境条件差的地段要尽量选用适应能力强,成活率高的乡土树种。
而快速路景观设计除合理植物结构,色彩组合配置外,还要考虑景观整体上的流线性,便于驾驶人员交通视线。
2.3可持续发展原则城市的道路景观设计中应树立长远观念,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在道路景观绿化设计上要立足当前,同时要考虑到经济效益和生态价值,既要实现短期的显著改观,也要统筹兼顾植物景观的长期生长。
浅议北方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及植物配置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特别是北方城市,由于气候和环境的不同,对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和植物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将从北方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意义和特点,以及植物配置的分析等方面进行浅议。
一、北方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意义与特点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在北方城市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特点。
道路绿化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净化空气,提高空气品质。
北方城市气候干燥,夏季气温高,空气质量较差,通过道路绿化,可以增加植被覆盖,减少尘土飞扬,净化空气,改善城市环境。
道路绿化可以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
北方城市大多数建筑为现代化建筑,通过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可以使城市更具有生机和活力,为市民提供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
道路绿化还可以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城市的热环境,为人们提供凉爽的休息场所。
北方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特点主要包括:一是要考虑气候的影响。
北方城市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道路绿化要考虑植物的耐寒和耐热性;二是要充分考虑景观的宜人性。
北方城市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植被覆盖相对较少,因此要通过景观设计,使城市道路充满绿意,给人以愉悦的感受;三是要考虑植物的抗逆性。
北方城市道路绿化的植物要考虑到其抗风、抗尘、抗干旱等特点,能够适应北方城市的气候环境。
在北方城市的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植物的选用至关重要。
首先要考虑植物的适应能力,选择能够适应北方城市气候条件的植物,如松树、柏树、杨树等。
其次要考虑植物的景观效果,选择能够在北方城市道路上形成美丽景观的植物,如花卉植物、观赏草等。
最后要考虑植物的维护管理,选择易于管理的植物,如乌桕、柳树等。
在北方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要考虑到植物的品种搭配、树木的数量和分布、花卉的色彩搭配等因素。
首先要合理搭配不同品种的植物,在色彩、形态上形成对比和协调,使道路绿化景观更加丰富多彩。
其次要合理确定树木的数量和分布,使道路两侧形成绿荫隧道,为行人提供阴凉之处。
景观街道植物配置方案背景城市景观的美化不仅仅是建筑、雕塑和街道灯,还包括植物的配置。
植物不仅能够增加城市的生态价值,也能够创造出舒适的城市空间。
在城市规划中,景观街道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景观街道不仅负责为道路提供绿化和美化,还可以作为人们活动和交流的场所,扮演着社交、文化和娱乐的角色。
因此,景观街道的植物配置也显得非常重要。
目标本文旨在提供一些景观街道植物配置方案,以创造出绿化美观、感官舒适和生态友好的城市街道。
植物配置方案方案一:红木树红木树是一种高大的乔木,树冠形态宽阔,枝条分布着重,枝叶茂密,枝叶延伸角度大,形成一个清新自然的景观。
红木树生长速度较快,适合作为景观街道的重点植物,可以为城市带来更加自然、优美的路线景观。
方案二:奇异果树奇异果树是一种热带水果树,树干较粗,树冠形态宽大,奇异果的果实不仅美味可口,而且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有益于人体健康。
奇异果树的叶子也是非常漂亮的景观,色泽鲜艳、光滑柔软,让行人在走过景观街道时能够欣赏到美丽的景色。
方案三:柳树柳树是一种非常适合用来修建街道环境的树种,经常被用于修建城市公园和道路两侧,可以增加城市的湿地景观,为城市增添亲水元素。
柳树既可以像大树一样繁茂,也可以像灌木一样灵活,可以使景观街道风格更加自然、和谐。
方案四:非洲菊非洲菊是一种非常适合用作景观街道的植物,非常适合城市的气候条件。
非洲菊生长快、花期长,而且耐寒,可以在城市环境下长期生长。
非洲菊花朵颜色呈现多种颜色,有红色、黄色或者白色,可以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愉悦体验。
结语景观街道植物配置方案是城市规划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植物不仅可以增强城市的景观呈现力,还可以为市民提供舒适的城市环境。
本文提供了几种常见的景观街道植物配置方案,希望能够为城市规划带来一份美丽和舒适。
探析广州城市景观道路的植物配置摘要:道路绿化是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做好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一方面能美化环境、维护交通,另一方面也可以净化空气、改善小气候,给城市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城市景观道路绿化要想取得良好效果,就要重视植物搭配形式。
本文主要探究广州城市景观道路的植物配置。
关键词:广州市,景观道路,植物配置1.引言道路绿化是城市整个绿化系统的关键,它通过点、线、面的连接形式将城市绿地有机连结,形成城市的绿色大网络。
科学、合理、美观的道路绿化能帮助构建系统完整的道路网络,实现交通中人、车的分流,改善城市环境。
广州市总面积约7846 km²,位于N 23°06'—23°24',E 114°22'—114°38',地带性植被为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
广州市地貌多样,地势北高南低,属于南亚热带赤红壤区,土壤呈弱酸性,pH 4.4—6.8。
广州市光热资源充足,年平均气温为22.6—23.2 ℃,气候温和,温暖多雨。
2.广州城市景观道路的植物配置现状及其特点2.1行道树绿带行道树绿带主要是指在人行道、车行道间设置,以行道树种植为主的绿化带。
行道树是城市道路绿化的重要部分,因此,我们必须根据道路的使用性质设计绿化形式。
(1)主干道路广州市主干道路常种植桑科乔木行道树,其中占重要比例的是细叶榕(Ficus microcarpa),常种植在中山七路、中山一路及新港路。
作为一种常见的景观植物,细叶榕树冠较宽,树干高度适中,具有较好的遮阳效果,广泛种植在广州市道路,已成为广州市道路绿化的主要植物之一。
除了细叶榕,还有其他植物种植于广州市主干道路,如东风东路种植的麻楝(Chukrasia tabularia)、江南大道种植的芒果树(Mangifera indica)等。
近年来,广州市行道树树种引入了印度紫檀(Pterocarpus indicus)等新树种,此树种生长速度快,枝形独特,但要注意冬季落叶后及时修剪枝叶。
城市街道园林景观植物设计分析孙羽发布时间:2021-08-20T09:12:28.818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15期作者:孙羽[导读] 城市街道园林景观是展示城市整体风貌的重要体现,在城市街道规划设计中承担着比较重要的作用。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街道园林景观植物设计仍有提升的空间,基于此,探索并论述了城市街道园林景观植物的设计作用、形式、原则,分析了我国城市街道园林景观的发展现状,并提出园林景观植物设计的发展策略。
天津市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天津 300074摘要:城市街道园林景观是展示城市整体风貌的重要体现,在城市街道规划设计中承担着比较重要的作用。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街道园林景观植物设计仍有提升的空间,基于此,探索并论述了城市街道园林景观植物的设计作用、形式、原则,分析了我国城市街道园林景观的发展现状,并提出园林景观植物设计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城市街道;园林;景观植物;设计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生产、生活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向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但是,部分地区城市化建设占用了大量的绿地和农田,森林绿地的覆盖面积锐减,产生了诸多问题。
在此背景下,国家和各级政府纷纷号召人们通过实际行动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不断增加相应投入,提高城市绿化面积,加强对城市街道园林景观植物的设计,采取多种措施改善城市道路环境质量。
但是,园林景观设计工作中依然存在着树种单一、结构不合理、过分雷同、缺乏有效管理等诸多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个人调查研究,系统分析了现阶段城市街道园林景观植物设计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能加强园林景观植物设计,改善城市街道环境。
1、城市道路植物景观配置模式根据城市道路的特征,总结其景观配置模式主要有:自然式、规则式、混合式、密林式、简易式、多层式。
1.1自然式自然式是根据地形与环境来模拟自然景色的绿化模式,从植物的配置到活动空间的组织、地形的处理等都以自然手法来组织,形成一种连续的自然景观组合。
浅谈城市道路的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城市道路景观所运用的材料除了建筑材料以外,比重更大的是植物,植物材料能够承担景观中的多种角色,不仅作为装点或者装饰,在景观中植物可以创造空间或引领游人的视线、用来遮挡不佳的视线方向或稳定比较陡的斜坡,能够在情绪上影响观赏者或在视觉上统一建筑组群,以及改善小气候中的光照、湿度和风的影响,可以说植物材料能够满足室外环境中的多种功能需求。
在进行城市道路的建设过程中,要更出色地发挥植物的作用,就要充分运用植物材料的视觉特性,从最直接的人的感受出发,从植物尺度、线条、形状、色彩、叶形、组群、质感等视觉要素入手,了解植物对人视觉心理的影响,并将其运用到设计中。
一、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原则1、道路绿地树种的选择要符合当地环境条件首先,要适地适树,根据本地区气候、土壤和地上地下环境条件选择适于该地生长的树木,以利于树木的正常发育和抵御自然灾害,保持较稳定的绿地效果,切忌盲目追新。
其次,要选择抗污染、耐修剪、树冠圆整、树荫浓密的树种。
另外,道路绿地植物应以乔木为主,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相结合,提倡进行人工植物群落配置,形成多层次道路绿地景观。
2、道路绿地与交通组织相协调道路绿地设计要符合行车视线要求。
在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圍内和弯道转弯处的树木不能影响驾驶员视线通透,在弯道外侧的树木应沿边缘整齐连续栽植,预告道路线形变化,引导行车视线。
同时要利用道路绿地的隔离、屏挡通透、范围等交通组织功能设计绿地。
3、发挥防护功能作用改善道路及其附近的地域小气候生态条件,降温遮荫、防尘减噪、防风防火、防灾防震是道路绿地特有的生态防护功能,是城市其他硬质材料无法替代的。
规划设计中可采用遮荫式、遮挡式、阻隔式手法,采用密林式、疏林地、地被式、群落式以及行道树式等栽植形式。
4、植物造景应符合美学要求道路绿化的布局、配置、节奏、色彩变化等都要与道路的空间尺度相协调。
同一道路的绿化宜有统一的景观风格,不同道路和绿化形式可有所变化。
发各种各样的功能、衍生各种各样建筑。
因此,在藤本壮介的建筑里,场所是可以随着使用者的使用方式随意变幻的。
内部各功能之间、内部与外部之间都没有明显的边界。
4结语尽管人们有时并不理解藤本壮介的建筑作品,比如“远景之丘”就被戏称为刷了白油漆的脚手架。
但是藤本壮介通过诗意的空间操作与情感互动,让使用者与空间产生共鸣,与周围环境交流。
他通过深入的思考为建筑赋予了无限的可能,当建筑交付使用的时候,使用者有选择的自由。
建筑是真实自然的,使用者随心所欲地使用建筑,内心也是愉悦的,这时候,藤本壮介的建筑就是美的。
(收稿:2019-09-12)[1]李光旭.自然而然的建筑———藤本壮介建筑设计思维解读[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2):94-95.[2]藤本壮介.建筑诞生的时刻图[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2.[3]洪悦.什么是建筑的自然美?[J].南方建筑,2003(04):51.[4]井立川.基于纯粹性表达的技术美学———解读藤本壮介作品案例的设计策略[J].四川建材,2017,43(08):36-37.[5]马跃峰,李媛.空间的相关性演绎———探讨藤本壮介非线性思维下的弱建筑[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5,30(01):50-54.[6]李彦伯.居间的诗学《建筑诞生的时刻》评介[J].时代建筑,2014(05):123.[7]李彦伯.动人的暧昧———浅析藤本壮介的建筑思想[J].建筑师,2014(03):92-99.[8]ice,藤本壮介.一个混沌的噪音.https:///note/553693823/.图2东京武藏野艺术大学图书馆[8]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配置及其分析———以北京市石景山区冬奥组委会周边环境为例高瑾萱,宋靖航(北方工业大学,北京石景山100000)城市道路作为城市的主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交通功能,还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这座城市的历史及未来。
主要以石景山区首钢周边环境进行调研分析,提出城市道路园林设计现存的问题,对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及植物配置提出了建议。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及植物配置分析
摘要:道路绿化是城市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整个城市的生态
环境具有积极意义。
在城市道路绿化设计过程中,需合理配置植物,注重植物生
态特性和场地环境,加强植物的定期养护,保证城市道路绿化的景观效果,对提
升城市形象具有积极意义。
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及植
物配置。
关键词:园林景观;城市道路;植物配置
中图分类号:S68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当前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一定要重视对植物的合理化配置,选择优质
和色彩鲜明的植物,对道路景观整体结构进行优化,明确道路园林景观设计和植
物配置的关键原则,优化整体布局。
同时要加强对规则式手法和多层次综合手法
的合理应用,改善道路周围环境,提高整体设计的美感,创造出更具有地域特色
的景观。
1城市道路绿化建设
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4个等级,道路绿化建设要满
足其相应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中有生命的公共基础设施,是主要以植物为载体的人工造景。
城市道路绿化建设是一个全过程、多方位的建
设活动,涉及设计、施工、管养阶段,而接受绿化行政审批、建设监管等行政干预,又需要多部门、多专业统一协调,受诸多因素制约;但通过各参建单位、管
理单位等的共同努力,可以减少道路建设中影响绿化的不利因素,为道路绿化植
物创造合理的生长空间并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服务于道路功能[1]。
2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及植物配置措施
道路绿化作为城市道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净化空气、调节气候、
减弱噪音、增加湿度、美化环境,能增加城市吸引力,维护城市可持续性发展及
和谐发展;城市物质文化水平和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体现着现代人追求和
向往的生态园林式绿化宜居环境。
因此,城市道路绿化的生态规划,对城市环境
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2.1绿色城市交通系统
低碳交通设计的核心是注重公共交通,鼓励慢行出行。
以TOD为导向,优化
交通,实现紧凑功能布局。
对我国的一些城市,有较大出行要求的如大学城、工
业园区、商务办公区等,地方政府也可引进以长距离大运量轨道和快速公交系统
作为对外交通方式,以实现城市跨地域间的人口点对点的大规模快速运送。
加强
政府引导市民环保出行的能力,对私家车的出行制定有效措施,以围绕公交站点
的紧凑功能布局鼓励“低碳或无碳出行”,发展公共交通。
在实施建设过程中应
在城市绿地、园区、商场等地规划以自行车路网和散步道为首的“都市慢道”。
同时,也应重视道路交通景观的绿化与安全工作,通过构建充满魅力的公共空间,建立景观宜人、空气质量清洁、设施安全的都市慢行环境,提高低碳出行比例[2]。
2.2植物低碳性配置
植物具有改变局域生态环境的作用,在城市道路植物景观绿化设计过程当中,管理人员要充分考虑植物的具体特点,遵循因地制宜的思想,确保绿化植物能够
适宜当地的生态气候和土质条件,切实提高道路植物的存活率,增强生态效益。
其次,在城市道路植物景观设计过程当中,设计人员要结合道路的形式去选择合
适的绿化植物,尽可能引进优良的外来植物品种,切实丰富城市道路植物景观的
种类,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植物景观。
比如,藤蔓植物的适应能力较强,而且种
植成本较低,成活率较高,在后期养护过程当中不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具
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而且生命力比较旺盛和顽强,具有较强的观赏性[3]。
2.3道路两侧
第一,由于交通性道路所通行的汽车较多,会产生噪声,对景观环境造成一
定的干扰。
对此,最好选用树冠整齐、下枝较少且生长迅速的乔木,如阴香、人
面子和广玉兰等。
同时,还可在乔木底部种植绿篱等植物,为减少噪声影响,可
选用枝叶稠密的植物,提高设计的功能性。
第二,在道路中间绿化带设计时,一
般要选用小乔木和花卉等,采用花坛或绿化带划分道路,不仅可确保行车安全,
而且可优化道路空间。
2.4分车带树种配置
在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中,应根据分车带的宽度选择适合的植物,同时为了使
道路景观更加丰富,应根据不同区域的道路特点设计不同的绿化方案。
第一,按
分车带宽度划分。
根据分车带宽度的不同,设计不同的绿化方案。
当分车带宽度
≥1.5m,植物配置以乔木为主,灌草结合,可以选用秋枫、重阳木、黄山栾树、
黄连木等乔木,配合种植黄金榕、垂叶榕、胡枝子、多花红千层、杂交鹅掌楸、
桂花、木芙蓉等小乔木、灌木植物。
当分车带宽度<1.5m,植物配置以灌木为主,灌草结合,可以选用紫叶李、双荚决明、紫荆、紫薇、西府海棠、山茶、法国冬青、天目琼花等灌木植物。
第二,按道路分布区域划分,根据道路所在区域的不同,推荐选用不同的树种[4]。
2.5高速公路绿化带
当前,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在保证高速公路建设符合国际标准
的同时,要对道路整体结构进行优化设计。
如对于4车道的高速公路,一般中间
会设置宽约3m的分隔带,比较窄,可种植一些低矮的花灌木和宿根花卉。
对于
比较宽的分隔带,要种植自然式植物,在高速公路两侧要结合周围环境特点合理
化配置植物。
研究发现,国外的高速公路线路一般规则式植物配置由专业园林设
计师对其进行景观设计和优化,主要是为降低驾驶人员的疲劳感,确保交通安全。
在对公路线路进行平面设计时,要注意曲线的流畅性,通过对景观的合理化设计,达到更好的车移景异效果,要对公路两侧的植物进行搭配,一般要配置乔木、灌木,加强对绿带的保护[5]。
2.6人行道绿化带
行道树种在道路两旁及分车带,给车辆和行人遮阴并构成街景。
一般采用左
右两侧乔灌木搭配的形式。
为达到丰富景观的效果,根据不同人行道的现状情况,
大部分人行道以常绿树种为主,部分道路以彩叶树种为主,或常绿与落叶树种相
结合,在一些特殊的道路上种植花化、香化、观果树种。
推荐植物有香樟、乌桕、朴树、刺槐、栾树、法桐、水杉、苦楝、榉树、石楠、柚子树、黄金槐、垂柳、
侧柏、雪松、银杏、无患子、鸡爪槭、红枫、红叶石楠等。
2.7立体绿化设计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高架桥在城市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对缓解城市
的交通压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然而随着高架建筑的迅速发展,在城市中出现了
大量的“灰色地带”,这就需要城市道路植物景观绿化设计人员增强立体设计理念,利用高架桥墩架设钢丝网种植一些爬山虎、凌霄这类攀岩植物,形成一个立
体的绿色覆盖,同时也可以在护栏杆上镶嵌一些花槽,种植一些蔷薇以及紫藤等
花期较长的植物,增强立体绿化设计的效果,实现对空间的利用率,进而扩大道
路的绿化覆盖面积,打造一个低碳型的城市道路空间[6]。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越来越影响人们的生活,构建环保、低碳型
的城市环境成为城市规划建设的主要方向,人们也对低碳城市建设投入了较高的
关注。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是城市特色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展现城市生态文
明和城市形象的窗口。
在具体设计中,科学配置植物可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提
高道路园林景观设计的美观性。
参考文献:
[1]任浩.城市道路静态区域绿化景观工程施工要点[J].中国建筑装饰装
修,2022,3:87-88.
[2]杨欣欣.市政道路绿化工程标准化管理[J].品牌与标准化,2022,1:110-
111+114.
[3]吴保卫.基于城市规划对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2021,34(06):6-9.
[4]陈曦.市政道路绿化景观工程管理[J].砖瓦,2020,6:126-127.
[5]李学利.城市市政道路绿化景观工程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
品,2019,10:107-108.
[6]张忠心.乌鲁木齐市道路绿地景观改造提升的几点思考[J].绿色环保建材,2018,7: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