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奥数重叠问题

三年级奥数重叠问题

三年级奥数重叠问题
三年级奥数重叠问题

重叠问题

例1、同学们排队做操,从前数丁丁是第6个,从后数他排在第8个,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个同学?

同类练习:

1、同学们排队做操,从前数小王是第8个,从后来数小王是第9个,这

一队一共有多少个同学?

2、同学们排队,从前数小明是第9个,从后数乐乐是第7个,小明和乐

乐中间还有5个人,这一队可能是多少个同学?还可能是多少个同

学?

例2、为庆祝“六一”,同学们排成每行人数相等的鲜花队,小华的位置是从左边是第2个,从右边是第4个,从前数是第3个,从后面数是第5个,鲜花队有多少人?

同类练习:

1、三(4)班排成每行人数相同的队伍参加学校运动会,梅梅位置从前

数是第6个,从后数是第4个,从左边、从右边数都是第3个,三

(4)班共有多少人?

2、小朋友排成方阵跳集体舞,笑笑不管从前数,从后数,还是从左

数、从右数,都是第5个,这个方阵中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例3、有两块木板,一块长80cm,另一块长70cm,把它们钉在一起,中间重叠的部分是10cm,这块钉在一起的木板全长多少厘米?

同类练习:

1、小张把两根长20cm的彩色纸条粘贴成一根长纸条,黏贴部分长3cm,

贴好后的长纸条长多少厘米?

2、王师傅把两根木条钉成一根长木条,这两根木条,一根长50cm,另一

根比第一根短10cm,钉成的木条重叠部分长10cm,钉成的木条全

长多少厘米?

例4、把两块一样长的木板钉在一起,成一块长木板,这块钉成的木板长14分米,中间重叠部分长2分米,这两块木板分别长多少分米?

同类练习:

、把两条一样长的纸条粘贴成一根长16分米的纸条,中间粘贴部分长2分米,

这两根纸条的长多少分米?

2、把两块木板钉成一条较长的木板,钉成的木板长8分米,中间重叠部

分长1分米,已知一块长3分米,另一块长是多少分米?

例5、有一块长5分米的木板和一块长7分米的木板钉在一起,得到一块长10分米的木板,中间重叠部分有多长?

同类练习:

1、把两根长度分别是60cm和40cm的绳子打一个结,结成一根长90cm的

绳子,打结部分的长度是多少?

2、把3块长度都是5dm的木板钉成一块木板,每个重叠处的长度都是一

样,钉成的这块木板总长度为13dm,每个重叠处长度分别是多少

分米?

例6、自习课商,做完语文作文的有35人,做完数学作业的有28人,全班总人数是50人,每人至少完成一项作业,有多少同学两项作业都做完?

同类练习:

1、三年级有107个小朋友去春游,带矿泉水的有78人,带水果的有77

人,

每人至少带一种,三年级既带矿泉水,又带水果的小朋友有多少人?

2、在一次数学测试中,三(3)班50人中有12人两道思考题都没有做

对,有32人做对第一道,有20人做对第二道,有多少人两道题都做

对?

例7、上美术课,三(6)班同学每人都带一种彩色笔,有18人带水彩笔,有37人带油画棒,还有6人两种笔都带,三(6)班一共有多少人?

同类练习:

1、同学们去图书室借文艺书和科技书,每人都借了书,有27人借文艺

书,有32人借科技书,其中5人两类书都借了,去图书室借书一共

有多少人?

2、三(5)班的同学参加跳绳和踢毽子比赛,有8人没有参加,有21人

参加踢毽子比赛,有24人参加跳绳比赛,还有6人两项都参加,三

(5)班一共有多少名同学?

例8、朝阳小学有50人参加象棋比赛和围棋比赛,参加象棋比赛的有38人,有12人既参加象棋比赛,又参加围棋比赛,参加围棋比赛的有多少人?

同类练习:

1、50个同学报名参加文体活动,每人至少参加体育组和文娱组中的一

个,其中参加体育组的有29人,既参加体育组又参加文娱组的有8

人,参加文娱组有多少人?

2、40人参加智力比赛,答对第一题的有28人,答对第二题的有21人,两

题都答对的有15人,两题都没答对的有多少人?

综合练习

1、同学们做早操,从前数小刚是第7个,从后数他是第4个,这一队一共

有多少个同学?

2、同学们排成方阵跳舞,从前数小玉是第5人,从后面数她是第4人,从

左数她是第4个,从右数她是第2个,这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

3、同学们排队跳舞,每行,每列人数同样多,小红的位置无论从前数、

从后数、从左数还是右数都是第3个,一共有多少个同学跳舞?

4、王师傅把两根长度都是25cm的铁丝焊接在一起,焊接部分长5cm,焊接

部分长5cm,焊接好的铁丝共长多少厘米?

5、张师傅把两块一样长的木板钉成一块木板,钉好的木板长9分米,中间

重叠部分长1分米,这两块木板分别长多少分米?

6、把一块长45cm和一块长50cm的木板钉在一起,得到一块长85cm的木

板,中间重叠部分是多长?

7、三(2)班同学每人至少订一份《英语学习报》或《中国少年报》,其

中30人订《英语学习报》,有21人订《中国少年报》,全班40人,有多少人两份报纸都订了?

、三(2)班有学生46人,做对第一道思考题的有29人,两道思考题都做对的有5人,两道题都做错的有5人,做对第二道思考题的有多少人?

9、三(2)班有学生46人,做对第一道题思考题的有29人,做对第二道思

考题的有17人,两道题都做错的有5人,两道题都做对的有多少人?

10、三(5)班43人上美术课,有2人没带画笔,带油画笔的有25人,带水

彩笔的有23人,两种笔都带的有多少人?

11、五(1)班同学排成5条队做操,每队人数一样多,小华的位置是:从

前面数第6个,从后面数第4个。这个班共有学生多少人?

12、某班有58个同学,其中35人参加数学兴趣小组,31人参加科技兴趣小

组,有27人两个小组都参加,那么,有多少人两个小组都没有参加?

三年级奥数重叠问题》完整版

三年级奥数《重叠问 题》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第九讲:重叠问题 【知识要点】: 三(1)班准备给参加班级绘画比赛的16位同学和参加朗读比赛的12位同学每人发一份纪念品,当中队长玲玲将28份纪念品发下去时,却多出5份,这是怎么回事?对了,因为有5位同学既参加了绘画比赛,又参加了朗读比赛,所以奖品就多出了5份。数学中,我们将这样的问题称为重叠问题。 解答重叠问题要用到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原理——包含与排除原理,即当两个计数部分有重复包含时,为了不重复计数,应从它们的和中排除重复部分。 解答重叠问题的应用题,必须从条件入手进行认真的分析,有时还要画出图示,借助图形进行思考,找出哪些是重复的,重复了几次?明确求的是哪一部 分,从而找出解答方法。 【例1】六一儿童节,学校门口挂了一行彩旗。小张从前数起,红旗是第8面; 从后数起,红旗是第10面。这行彩旗共多少面? 【思路导航】根据题意画出下图。 从图上可以看出,从前数起红旗是第______面,从后数起是第______面,这样红旗就数了______次,重复了______次,所以这行彩旗共有[ ] +[ ]-[ ] =[ ]面。 【课堂反馈1】 1、小朋友排队做操,小明从前数起排在第4个,从后数起排在第7个。这队小朋友 共有多少人? 2、学校组织看文艺演出,冬冬的座位从左数起是第12个,从右数起是第21个。这 一行座位有多少个? 【例2】同学们排队做操,每行人数同样多。小明的位置从左数起是第4个,从 右数起是第3个,从前数起是第5个,从后数起是第6个。做操的同学共有多少个?【思路导航】根据题意画出下图。 由图可看出: 小明的位置从左数第____个,从右数第____个,说明横行有[ ]+[ ]-[ ]=[ ]个人; 从前数第_____个,从后数第_____个,说明竖行有[ ]+[ ]-[ ]=[ ]人。 所以做操的同学共有:[ ]×[ ]=[ ]人。 【课堂反馈2】 1、同学们排队跳舞,每行、每列人数同样多。小红的位置无论从前数从后数,从左 数还是从右数起都是第4个。跳舞的共有多少人? 2、为庆祝“六一”,同学们排成每行人数相同的鲜花队,小华的位置从左数第2 个,从右数第4个;从前数第3个,从后数第5个。鲜花队共多少人?

最新三年级数学间隔排列

三年级数学间隔排列 教学目标: 1.三年级数学间隔排列 2.使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体会观察、比较、归纳是寻找和发现规律的基本方法,初步培养分析、比较、综合和归纳的能力。 3.使学生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从数学角度分析生活现象的初步意识和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难点:探索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感知规律 1.出示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感知规律。 出示:骨肉相连、教室中的桌椅、盆花的排列等。 (1)师:我相信我们班级里肯定,有很多美食家,老师这里有一种美食你们认识吗? 骨肉相连中的骨与肉看上去排的很有规律。你能说说它是怎么排的?(是这样排的肉、骨头、肉、骨头……) (2)师:那这个地方是哪里呢?(教室)我们看下这里的一排桌和椅是怎么排的呢?它又有规律呢? (它是桌、椅、桌、椅……这样摆放的).

(3)这里花摆的也好看,你觉得是按什么规律摆的才能这么好看呢? 假如老师还要再放一盆你觉得该放什么颜色的呢?再放一盆呢? 同学们同意吗? 像这里的骨与肉、课桌与椅子、红花与蓝花好像含有一种相同的规律,你能用一句简洁的话描述一下吗? 指出:当两种物体交替出现,也就是一个隔一个出现,在数学上称作一一间隔,这样的排列叫做一一间隔排列。(板书课题) 二、深入探究,研究规律 想不想继续了解间隔排列的规律啊?今天老师请来了森林里的兔子来和大家一起学习。 (一)展示例题主题图,找到间隔排列的物体。 1.仔细观察:你能发现那两种物体组成的排列是间隔排列呢? 像我们刚刚总结的一样图中的兔子和蘑菇,手帕和夹子,木桩和篱笆都是一个隔着一个交替出现,所组成的排列, 我们也可以换个角度看,两个相同物体中间隔着另一种物体,像这样的排列就叫做间隔排列。 请用两种方式描述间隔排列 Xx和xx一个隔一个排成一行,这样的排列就是一个间隔排列。 每相邻的两个xx中间有一个xx这样的排列就是一个间隔排列。 2.我们数学上在研究一种规律的时候不仅研究位置关系的还往往研究两种物体的数量问题。 完成下列表格并与你的小伙伴探讨一下你们发现什么?有什么疑

三年级奥数周期问题

周期问题 1 .小丁把同样大小的红、白、黑珠子按先2个红的、后1个白的、再3个黑的的规律排列(如下图),请你算一算,第32个珠子是什么颜色? 2 .如图,算出第20个图形是什么? ○△△□□□○△△□□□○△△…… 3 .“数学趣味题数学趣味题……”依次重复排列,第2001个字是什么? 4 .把38面小三角旗按下图排列,其中有多少面白旗?

5 .2001年10月1日是星期一,问:10月25日是星期几? 6 .2001年5月3日是星期四,5月20日是星期几? 7 .2001年8月1日是星期三,8月28日是星期几? 8 .2001年6月1日是星期五,9月1日是星期几? 9 .100个3相乘,积的个位数字是几?

10 .23个3相乘,积的个位数字是几? 11 .100个2相乘,积的个位数字是几? 12 .50个7相乘,积的个位数字是几? 13 .有一列数按“432791864327918643279186……”排列,那么前54个数字之和是多少?

14 .一列数按“294736294736294……”排列,那么前40个数字之和是多少? 15 .有一列数按“9453672945367294……”排列,那么前50个数字之和是多少? 16 .有一列数“7231652316523165……”,请问从左起第2个数字到第25个数字之间(含第2个与第25个数字)所有数字的和是多少? 17 .小红买了一本童话书,每两页文字之间有3页插图,也就是说3页插图前后各有1页文字。如果这本书有128页,而第1页是文字,这本童话书共有插图多少页?

18 .校门口摆了一排花,每两盆菊花之间摆3盆月季,共摆了112盆花。如果第一盆花是菊花,那么共摆了多少盆月季花? 19 .同学们做早操,36个同学排成一列,每两个女生中间是两个男生,第一个是女生,这列队伍中男生有多少人? 20.一个圆形花辅周围长30米,沿周围每隔3米插一面红旗,每两面红旗中间插两面黄旗。花辅周围共插了多少面黄旗?

三年级奥数-重叠问题

重叠问题 1、学校组织看文艺表演,冬冬的座位从左数是第7个,从右数是第10个,这一行座位有多少个? 2、为庆祝六一,小朋友们排成方形的鲜花队,无论从前、从后数,还是从左、从右数,李丽都在第5个,鲜花队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3、同学们排成方形的队伍跳集体舞,无论从前从后数,还是从左从右数,赵英都是第4个。跳集体舞的一共有多少个同学? 4、三(5)班同学参加了音乐、美术这两个课外兴趣小组。已知参加音乐组的有32人,参加美术组的有30人,两个小组都参加的有10人。三(5)班共有学生多少人

5、三(1)班订《数学报》的有32人,订《语文报》的有30人,两份报纸都订的有10人,全班每人至少订一种报纸,三(1)班有学生多少人? 6、、三(1)班有学生55人,每人至少参加跳绳和踢毽子比赛的一种,已知参加跳绳的有36人,参加踢毽子的有38人。两项都参加的有几人? 7、三(5)班有42名同学,会下象棋的有21名同学,会下围棋的有17名同学,两种都不会的有10名同学。两种都会下的有多少名同学? 8、学校乐器队招收了42名新学员,其中会拉小提琴的有25名,会弹电子琴的有22名,两项都不会的有3名。两项都会的有多少名?

9、三(6)班有学生55人,参加学校绘画比赛的有20人,既参加绘画比赛又参加书法比赛的有12人,两项比赛没参加的有14人。参加书法比赛的有多少人? 10、乐器兴趣小组有42人其中会弹钢琴的有27人,既会弹钢琴又会弹古筝的有16人,两项都不会的只有1人。会弹古筝的有多少人? 11、同学们排队做操,每行人数同样多。小明的位置从左数起是第4个,从右数起是第3个;从前数是第5个,从后数是第6个。做操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个? 12、三(4)班有学生56人,做对第一道思考题的有29人,做对第二道思考题的有27人,两道题都做错的有7人。两道思考题都做对的有几人?

0305三年级奥数——间隔问题(二)

远辉教育2016秋季奥数学案主讲人:杨老师学生:三年级电话:第五讲——间隔问题(二) 【专题简析】 栽树的学问真不少,这里面有许多有趣的问题,做这类题目要多动脑筋,弄清题意,理解树的棵树和间隔数的关系,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有关栽树的问题,应该注意: 1.如果起点和终点都栽树,数的棵树 比间隔多1; 2.如果起点和终点不栽,数的棵树比 间隔数少1; 在解答这类应用题时,应该看清题目要求,然后根据棵树和间隔数的关系,结合已知条件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典例剖析】【例题精讲】 学校门前的一条路长42米,从头到尾栽树,每隔7米栽一棵,一共能栽几棵树 【举一反三】 1.在一条长15米的水泥路上,从头 到尾每隔3米摆一盆花,一共摆了多少盆花 2.平平在桌上摆小棒,每隔8厘米摆 一根,到40厘米处可以摆几根

3.在2根10米长的绳子上绑气球, 从头开始每隔5米绑一个,一共绑了多少个气球 【例题精讲】 少先队员在路的两旁每隔5米栽一棵树,起点和终点都栽了,一共栽了20棵,这条路长多少米 【举一反三】 1.少先队员在路的两旁每隔8米栽一 棵树,起点和终点都栽,一共栽了18棵,这条路长多少米2.两根同样长的绳子上,每隔2米挂 一个灯笼,起点和终点都挂,共挂 了12个,每根绳子长多少米 3.一条路长25米,少先队员在路的 两旁栽树,起点和终点都栽,一共 栽了12棵。每两棵树之间相隔多 少米 【例题精讲】 校门口的一条路长20米,路的两边从头到尾都栽树,每隔2米栽一棵,一共要栽多少棵

【举一反三】 1.一条路长20米,路的两边从头到 尾都栽树,每2米栽一棵,一共栽了多少棵 2.一条路长100米,少先队员在路的 两旁每隔5米栽一棵树,从头到尾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3.一条路长200米,工人叔叔在路的 两旁每隔10米竖一根电线杆,从 头到尾一共要竖多少根电线杆 4.一座桥长30米,在它的两边每隔5 米有一盏灯,第一盏灯在桥的起点,最后一盏灯在桥的终点,桥上一共有几盏灯 【例题精讲】 两幢楼之间的空地上每隔2米种一棵树,共种了5棵,这两幢楼之间相距多少米

小学奥数 容斥原理之重叠问题(二) 精选练习例题 含答案解析(附知识点拨及考点)

1. 了解容斥原理二量重叠和三量重叠的内容; 2. 掌握容斥原理的在组合计数等各个方面的应用. 一、两量重叠问题 在一些计数问题中,经常遇到有关集合元素个数的计算.求两个集合并集的元素的个数,不能简单地把两个集合的元素个数相加,而要从两个集合个数之和中减去重复计算的元素个数,即减去交集的元素个数,用式子可表示成:A B A B A B =+-(其中符号“”读作“并”,相当于中文“和”或者“或”的意思;符号“”读作“交”,相当于中文“且”的意思.)则称这一公式为包含与排除原理,简称容斥原理.图示如下:A 表示小圆部分,B 表示大圆部分,C 表示大圆与小圆的公共部分,记为:A B ,即阴影面积.图示如下:A 表示小圆部分,B 表示大圆部分,C 表示大圆与小圆的公共部分,记为:A B ,即阴影面积. 包含与排除原理告诉我们,要计算两个集合A B 、的并集A B 的元素的个数,可分以下两步进行: 第一步:分别计算集合A B 、的元素个数,然后加起来,即先求A B +(意思是把A B 、的一切元素都“包含”进来,加在一起); 第二步:从上面的和中减去交集的元素个数,即减去C A B =(意思是“排除”了重复计算的元素个数). 二、三量重叠问题 A 类、B 类与C 类元素个数的总和A =类元素的个数B +类元素个数C +类元素个数-既是A 类又是B 类的元素个数-既是B 类又是C 类的元素个数-既是A 类又是C 类的元素个数+同时是A 类、B 类、C 类的元素个数.用符号表示为:A B C A B C A B B C A C A B C =++---+.图示如下: 教学目标 知识要点 7-7-2.容斥原理之重叠问题(二) 1.先包含——A B + 重叠部分A B 计算了2次,多加了1次; A B A B +-1 A B 图中小圆表示A 的元素的个数,中圆表示B 的元素的个数, C 1.先包含:A B C ++ 重叠部分A B 、B C 、C A 重叠了2次, 多加了1次. 2.再排除:A B C A B B C A C ++--- A B C 3A B C ++-

三年级奥数 周期问题练习题

【例 1】小兔和小松鼠做游戏,他们把黑、白两色小球按下面的规律排列: ●●○●●○●●○… 你知道它们所排列的这些小球中,第90个是什么球?第100个又是什么球呢? 【巩固】美美有黑珠、白珠共102个,她想把它们做成一个链子挂在自己的床头上,她是按下面的顺序排列的: ○●○○○●○○○●○○○…… 那么你知道这串珠子中,最后一个珠子应是什么颜色吗? 美美怕这种颜色的珠子数量不够,你能帮她算出这种颜色在这串珠子中共有多少个吗? 【例 2】小倩有一串彩色珠子,按红、黄、蓝、绿、白五种颜色排列. ⑴第73颗是什么颜色的? ⑵第10颗黄珠子是从头起第几颗? ⑶第8颗红珠子与第11颗红珠子之间(不包括这两颗红珠子)共有几颗珠子? 【巩固】奥运会就要到了,京京特意做了一些“北京欢迎你”的条幅,这些条幅连起来就成了:“北京欢迎你北京欢迎你北京欢迎你……”依次排列,第28个字是什么字?

【巩固】节日的校园内挂起了一盏盏小电灯,小明看出每两个白灯之间有红、黄、绿各一盏彩灯.也就是说,从第一盏白灯起,每一盏白灯后面都紧接着有3盏彩灯.那么第73盏灯是什么颜色的灯? 【例 3】节日的夜景真漂亮,街上的彩灯按照5盏红灯、再接4盏蓝灯、再接1盏黄灯,然后又是5盏红灯、4盏蓝灯、1盏黄灯、……这样排下去.问: ⑴第150盏灯是什么颜色? ⑵前200盏彩灯中有多少盏蓝灯? 【巩固】在一根绳子上依次穿2个红珠、2个白珠、5个黑珠,并按此方式反复,如果从头开始数,直到第50颗,那么其中白珠有多少颗? 【巩固】小莉把平时积存下来的200枚硬币按3个1分,2个2分,1个5分的顺序排列起来. ⑴最后1枚是几分硬币 ⑵这200枚硬币一共价值多少钱? 【巩固】桌子上摆了很多硬币,按一个一角,两个五角,三个一元的次序排列,一共19枚硬币.问:最后一个是多少钱的?第十四个是多少钱的?

三年级奥数重叠问题

三年级奥数重叠问题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重叠问题 解答重叠问题要用到数学问题中的一个重要原理-----------包含与排除原理,即当两个计数部分有重复包含时,为了不重复计数,应从它们的和中排除重复部分。 解答重叠问题的应用题时,必须要从条件入手认真的分析,有时还要画出示意图,借助图形去思考,找出哪些是重复的,重复了几次明确求得是哪部分,从而找出解题的方法。 1.同学们排队做操,每行人数同样多。小明的位置从左数是第4个,从右面数是第3个,从前面数是第5个,从后面数是第6个。做操的同学共有多少人 2.同学们排队跳舞,每行、每列人数同样多。小红的位置无论从前数,从后数,从左数,从右边数都是第3个。共有多少个同学跳舞 3.为庆祝六一,同学们排成每行人数相同的鲜花队。小华的位置是从左数第2个,从右数是第4个,从前数是第3个,从后数是第5个。鲜花队共有多少人 4.三(4)班排成每行人数相同的队伍参加学校运动会。梅梅的位置是从前数是第6个,从后数是第5个,从左数、从右数都是第3个。三(4)班共有学生多少人 5.把两块同样长的模板如下图这样钉在一起,使其成为了一块木板。如果这块钉在一起的木板长120厘米,中间重叠部分的长度是16厘米。这两块木板各长多少厘米 6.把两段一样长的纸条黏在一起,使其成为一段更长的纸条。这段更长的纸条长30厘米,中间重叠部分的长度是6厘米。原来两段纸条各长多少厘米

7.把两块同样长的木板钉在一起,钉成一块长35厘米的木板,中间重叠部分长11厘米。这两块木板各长多少厘米 8.学校进行大扫除,由于鸡毛掸子不够长,为了能够掸掉灰尘,小明想了一个好办法,将鸡毛掸子和木棒绑在一起,使其从头到尾共长180厘米,其中鸡毛掸子长85厘米,鸡毛掸子与木棒重叠部分长20厘米。木棒有多长 9.一次数学测试,全班36人中做对一道题的有21人,做对两道题的有18人,没人至少做对了一道题。两道题都做对的有几人 10.三(1)班有学生55人,每人至少参加赛跑和跳绳比赛中的一项比赛。已知参加赛跑的学生有36人,参加跳绳的学生有38人。两项比赛都参加的学生有几人 11.两块相同的木板各长75厘米,钉成了一块长130厘米的木板。中间重合部分的长度是多少厘米 12.三(5)班有42名同学,会下象棋的同学有21名,会下围棋的同学有17名,两种棋都不会下的同学有10名。两种都会下的同学有多少名 13.三(1)班订《数学报》的学生有32人,订《阅读报》的学生有30人,两种报纸都订的学生有10人,全班学生没人至少订了一种报纸。三(1)班有学生多少人 14.三(4)班做完语文作业的学生有37人,做完数学作业的学生有42人,两种作业都做完的学生有31人,没人至少做完一种作业。三(4)班共有学生多少人 15.两块木板各长90厘米,如下图这样钉成一块木板,中间重合部分的长度是15厘米。这块钉在一起的木板总长度是多少厘米

0305三年级奥数——间隔问题(二)

远辉教育2016秋季奥数学案 主讲人:杨老师学生:三年级电话:62379828 第五讲——间隔问题(二) 【专题简析】 栽树的学问真不少,这里面有许多有趣的问题,做这类题目要多动脑筋,弄清题意,理解树的棵树和间隔数的关系,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有关栽树的问题,应该注意: 1.如果起点和终点都栽树,数的棵树比间隔多1; 2.如果起点和终点不栽,数的棵树比间隔数少1; 在解答这类应用题时,应该看清题目要求,然后根据棵树和间隔数的关系,结合已知条件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典例剖析】 【例题精讲】 学校门前的一条路长42米,从头到尾栽树,每隔7米栽一棵,一共能栽几棵树? 【举一反三】 1.在一条长15米的水泥路上,从头到尾每隔3 米摆一盆花,一共摆了多少盆花?2.平平在桌上摆小棒,每隔8厘米摆一根,到40 厘米处可以摆几根? 3.在2根10米长的绳子上绑气球,从头开始每 隔5米绑一个,一共绑了多少个气球? 【例题精讲】 少先队员在路的两旁每隔5米栽一棵树,起点和终点都栽了,一共栽了20棵,这条路长多少米? 【举一反三】 1.少先队员在路的两旁每隔8米栽一棵树,起点 和终点都栽,一共栽了18棵,这条路长多少米?

2.两根同样长的绳子上,每隔2米挂一个灯笼, 起点和终点都挂,共挂了12个,每根绳子长多少米? 3.一条路长25米,少先队员在路的两旁栽树, 起点和终点都栽,一共栽了12棵。每两棵树之间相隔多少米? 【例题精讲】 校门口的一条路长20米,路的两边从头到尾都栽树,每隔2米栽一棵,一共要栽多少棵? 【举一反三】 1.一条路长20米,路的两边从头到尾都栽树, 每2米栽一棵,一共栽了多少棵?2.一条路长100米,少先队员在路的两旁每隔5 米栽一棵树,从头到尾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3.一条路长200米,工人叔叔在路的两旁每隔10 米竖一根电线杆,从头到尾一共要竖多少根电线杆? 4.一座桥长30米,在它的两边每隔5米有一盏 灯,第一盏灯在桥的起点,最后一盏灯在桥的终点,桥上一共有几盏灯? 【例题精讲】 两幢楼之间的空地上每隔2米种一棵树,共种了5棵,这两幢楼之间相距多少米?

2019年小学数学三年级周期问题

2019年小学数学三年级周期问题 〖趣味数学〗 有10张卡片,正面朝上,每次翻动6张卡片,最少经过()次翻动,卡片都能反面朝上。 〖知识要点〗 1、什么是周期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按照一定的规律不断重复的现象,如人的十二生肖、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一个星期七天等等。像这样常碰到的有一定循环出现的问题,我们称为周期问题。 2、解题步骤: (1)观察、分析数、图形或事物的变化是否重复循环出现并具有周期性。(2)每几个数循环一次,谁开始谁结束,周期长度是多少。 (3)每个循环节按什么次序排列。 (4)利用除法算式求出余数,根据余数得出正确的结果。 〖例题精讲〗 例1、两个小朋友比赛智力,一位小朋友画出了一组图形(排列如下),根据排列的规律。请算出第60个图形是(),第121个图形是()。 〔分析与解答〕:每3个图形为一组,称为一个周期。60÷3=30(组),没有余数,说明30个图形里刚好有30个周期。(即为) 121÷3=40(组)……1(个),说明121个图形中含有40个周期多1个,所以第121个图形就是重复40个周期后的第1个图形。 〖我真行1〗 按照“数学奥林匹克比赛数学奥林匹克比赛数学奥林匹克比赛……”依次排列,第100个字是()。

例2、黑珠、白珠共202个,穿成一串(如下图所示),在这串珠子中,最后一个珠子是(黑)颜色的,这种颜色的珠子共有(26)个。 ……202÷4=50……2(黑色) 50+1=51(个)〖我真行2〗 有一些灯泡按照“一黄三红四白”的顺序排列,第30个灯泡是()色,第260个灯泡是()色。 例3、一个小朋友写了这样一列数“4、1、3、2、4、1、3、2、4、1、3、2……”,你能很快算出这列前54个数字之和是多少吗? 〔分析与解答〕:上面一列数中,从第一个数字开始重复出现的部分是“4132”,周期数是4。要求这列数字的和,就要先求出这列数里一共有多少组“4132”。54÷4=13(组)……2(个),因此前13组数字之和是(4+1+3+2)×13=130;余下两个数的和是4+1=5。所以前54个数字之和是130+5=135。 〖我真行3〗 有一组数:5、8、9、4、2、5、8、9、4、2、5、8、9、4、2……,第50个数是(),这50个数的和是()。 例4、小华XX年3月23日这一天想出去玩,但不知道是星期几,而我们知道今天XX年3月8日是星期四,那么XX年3月23日是星期()。 〔分析与解答〕:我们知道一星期有7天,所以每7天为一个周期。而且XX年3月8日是星期四,故我们就可以这样排列一个周期:星期四、五、六、七、一、二、三。XX年3月8日到XX年3月23日相差:23-8=15(天), 15÷7=2(周)……1(天),说明XX年3月8日到XX年3月23日含有两个周期多一天,所以XX年3月23日就是星期四。

小学奥数专题-重叠问题(精华版)

小学奥数重叠问题专题 日常生活或数学问题中,在把一些数据按照某个标准分类时,常常出现其中的一部分数据同时属于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类别,这样在计算总数时就会出现重复计算的情况,这类问题就叫做重叠问题。 重叠问题中涉及到的容斥原理是奥数的四大原理之一,是奥数重要知识点。学生学习奥数,一定要掌握容斥原理。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解决重叠的方法。 1. 解答重叠问题要用到数学中一个重要原理——包含与排除原理,即当两个计数部分有重复包含时,为了不重复计数,应从它们的和中排除重复部分。 2. 解答重叠问题的应用题,必须从条件入手进行认真的分析,有时还要画出图示,借助图形进行思考,找出哪些是重复的,重复了几次。明确需要要求的是哪一部分,从而找出解答方法。 3. 在数学中,我们经常用平面上封闭曲线的部代表集合和集合之间的关系。这种图称为韦恩图(也叫文氏图)。 4. 解答重叠问题的常用方法是:先不考虑重叠的情况,把有重复包含的几个计数部分加起来,再从它们的和中排除重复部分元素的个数,使得计算的结果既无遗漏又不重复。这个原理叫做包含与排斥原理,也叫容斥原理。 5. 容斥原理1:如果被计数的对象,被分为A、B两大类,则:被计数对象的总个数=A 类元素的个数+B类元素的个数-同时属于A类和B类的元素个数。 . .

容斥原理2:如果被计数的对象,被分为A、B、C三大类,则:被计数对象的总个数=A类元素的个数+B类元素的个数+C类元素的个数-同时属于A类和B类元素的个数-同时属于A类和C类元素个数-同时属于B类和C类元素个数+同时属于A类、B类、C类元素个数。 . .

一、重叠问题之长度: (1)拼接(对接) (2)搭接 (3)打结 题目1:(搭接正问题:求总长度) 把两段同样是20厘米长的纸条粘合在一起,形成一段更长的纸条。中间重叠的部分是6厘米,粘好的纸条长多少厘米? 题目2:(搭接反问题一:等长搭接,求原来长度) 把两段一样长的纸条粘合在一起,形成一段更长的纸条。这段更长的纸条长30厘米,中间重叠的部分是6厘米,原来两条纸条各长多少厘米? 题目3:(搭接反问题一:不等长搭接,求原来长度) 两根木棍放在一起,从头到尾共长66厘米,其中一根木棍长48厘米,中间重叠部分长12厘米。另一根木棍长是多少厘米? 题目4:(搭接反问题二:求粘合长度,或重叠长度) 把两段同样是15厘米长的纸条粘合在一起,形成一段24厘米长的纸条,请问中间粘合的长度是多少厘米? . .

三年级奥数重叠问题教案

三年级奥数重叠问题教 案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第三次课重叠问题 一.历史回顾 (1)脑筋急转弯:两个妈妈和两个女儿一起去动物园游玩, 可她们只买了3张票,便顺利地进园了,这是为什么 (2)某校三(1)班一起去上海世博园旅游,以下是团体预约名单: 去中国馆林??洁王江杨明丁一刘方 去台湾馆叶子于丽林西林??洁何冰杨明 数一数,一共有几位学生参加 二.新手上路 解答重叠问题时要用到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原理——包含与排除原理,即当两个计数部分有重复包含时,为了不重复的计数,应从它们的和中排除重复部分。 另外,必须从条件入手认真分析,有时可以根据条件画一画图来帮助我们思考,找出哪些是重复的,重复了几次明确求的是哪一部分,从而找出解题的方法。 例1:小朋友排队做操,小明从前数起排在第4个,从后数起排在第7个。这队小朋友共有多少人

○○○●○○○○○○ 如图得出以下算式:4+7-1 = 10(人) 例2:同学们排队跳舞,每行、每列人数同样多。小红的位置无论从前数从后数,从左数还是从右数起都是第4个。跳舞的共有多少人 每排(列)有:(人) 共有:7×7 =49(人) 例3:把两段一样长的纸条粘合在一起,形成一段更长的纸条。这段更长的纸条长30厘米,中间重叠部分是6厘米,原来两段纸条各长多少厘米 (30+6)÷2 = 18(厘米) 答:原来两段纸条各长18厘米。 例4:三(1)班有学生55人,每人至少参加跳绳和踢毽子比赛的一种,已知参加跳绳的有36人,参加踢毽子的有38人。两项都参加的有几人 三.小头目通关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时间问题专练.doc

三年级数学时间问题专练 一、填空。 1、平年一年有( )天,闰年一年有()天。平年上半年有()天,平年下半年有()天。无论平年闰年下半年都是( )天。 2、平年和闰年的区别在()月份,平年的这一月有()天,闰年的这一月有 ()天,所以闰年比平年多一天。 3、一周是()天,共()小时。 4、计时法有两种︰()和()。 5、晚上10﹕30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17﹕10是下午( ). 6、、一个世纪是()年。 7、小惠每天晚上睡觉9()。小芳早晨起床穿衣服大约用了5()。 8、8:30:25是()时()分()秒。 9、从8:40到9:30经过了( )时( )分;从2:30到4:40经过了( )时( )分。 10、跑60米,小红用14秒,小英用12秒,小云用13秒.三人中()跑的最快. 11、妈妈上午7:30上班,11:30下班,她上午工作了4小时.() 12、小云从一楼到二楼用了9秒,照这样的速度,他从一楼走到六楼要用54秒.() 13、上午5时到晚上22:45经过()时()分。 二、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每个月都有上、中、下旬。() 2、一个月有4个星期。( ) 3、小强在6月31日出生。() 4、一天的24﹕00也是第二天的0﹕00. () 5、一节课40分钟,8﹕25上课,到9﹕05下课。() 6、1900年、2000年、1998年、1996年都是闰年。( ) 7、2小时=20分.() 8、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是5分钟.() 9、时针在5和6之间,分针指着9,是6:45.() 10、时针和分钟都指着12时是12时整.() 11、秒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 12、时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12小时.()

三年级奥数《重叠问题》

三年级奥数《重叠问 题》

三年级奥数《重叠问 题》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第九讲:重叠问题 【知识要点】: 三(1)班准备给参加班级绘画比赛的16位同学和参加朗读比赛的12位同学每人发一份纪念品,当中队长玲玲将28份纪念品发下去时,却多出5份,这是怎么回事?对了,因为有5位同学既参加了绘画比赛,又参加了朗读比赛,所以奖品就多出了5份。数学中,我们将这样的问题称为重叠问题。 解答重叠问题要用到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原理——包含与排除原理,即当两个计数部分有重复包含时,为了不重复计数,应从它们的和中排除重复部分。 解答重叠问题的应用题,必须从条件入手进行认真的分析,有时还要画出图示,借助图形进行思考,找出哪些是重复的,重复了几次?明确求的是哪一部分,从而找出解答方法。 【例1】六一儿童节,学校门口挂了一行彩旗。小张从前数起,红旗是第8面;从后数起,红旗是第10面。这行彩旗共多少面? 【思路导航】根据题意画出下图。 从图上可以看出,从前数起红旗是第______面,从后数起是第______面,这样红旗就数了______次,重复了______次,所以这行彩旗共有[ ] +[ ]-[ ]=[ ]面。 【课堂反馈1】 1、小朋友排队做操,小明从前数起排在第4个,从后数起排在第7个。这队小朋友共有多少人? 2、学校组织看文艺演出,冬冬的座位从左数起是第12个,从右数起是第21个。这一行座位有多少个? 【例2】同学们排队做操,每行人数同样多。小明的位置从左数起是第4个,从右数起是第3个,从前数起是第5个,从后数起是第6个。做操的同学共有多少个?

三年级奥数-周期问题练习题

例1:小兔和小松鼠做游戏,他们把黑、白两色小球按下面的规律排列: ●●○●●○●●○… 你知道它们所排列的这些小球中,第90个是什么球?第100个又是什么球呢? 【巩固】美美有黑珠、白珠共102个,她想把它们做成一个链子挂在自己的床头上,她是按下面的顺序排列的: ○●○○○●○○○●○○○…… 那么你知道这串珠子中,最后一个珠子应是什么颜色吗? 美美怕这种颜色的珠子数量不够,你能帮她算出这种颜色在这串珠子中共有多少个吗? 【例 1】小倩有一串彩色珠子,按红、黄、蓝、绿、白五种颜色排列. ⑴第73颗是什么颜色的? ⑵第10颗黄珠子是从头起第几颗? ⑶第8颗红珠子与第11颗红珠子之间(不包括这两颗红珠子)共有几颗珠子? 【巩固】奥运会就要到了,京京特意做了一些“北京欢迎你”的条幅,这些条幅连起来就成了:“北京欢迎你北京欢迎你北京欢迎你……”依次排列,第28个字是什么字?

【巩固】节日的校园内挂起了一盏盏小电灯,小明看出每两个白灯之间有红、黄、绿各一盏彩灯.也就是说,从第一盏白灯起,每一盏白灯后面都紧接着有3盏彩灯.那么第73盏灯是什么颜色的灯? 【例 2】节日的夜景真漂亮,街上的彩灯按照5盏红灯、再接4盏蓝灯、再接1盏黄灯,然后又是5盏红灯、4盏蓝灯、1盏黄灯、……这样排下去.问: ⑴第150盏灯是什么颜色? ⑵前200盏彩灯中有多少盏蓝灯? 【巩固】在一根绳子上依次穿2个红珠、2个白珠、5个黑珠,并按此方式反复,如果从头开始数,直到第50颗,那么其中白珠有多少颗? 【巩固】小莉把平时积存下来的200枚硬币按3个1分,2个2分,1个5分的顺序排列起来. ⑴最后1枚是几分硬币 ⑵这200枚硬币一共价值多少钱? 【巩固】桌子上摆了很多硬币,按一个一角,两个五角,三个一元的次序排列,一共19枚硬币.问:最后一个是多少钱的?第十四个是多少钱的?

小学数学奥数教程设计:重叠问题1

知识要点:前面已学过排队问题,从前面数,从后面数,丽丽都排第6,这一排共有几个人?这里丽丽被重复数了两次,有时我们也把这类问题叫重叠问题。 [ 例1 ] 洗好的8块手帕夹在绳子上晾干,同一个夹子夹住相邻的两块手帕的两边,这样一共要多少个夹子? 分析:由图知道,两块手帕有一边重叠,用3个夹子。三块手帕有两边重叠,用4个夹子,我们发现夹子数总比手帕数多1,因此8块手帕就要用9个夹子。 [ 例2 ] 把图画每两张重叠在一起钉在墙上,现在有5张画要多少个图钉呢? 分析:每排两张画要6个图钉,每排三张画要8个图钉,每排四张画要10个图钉。可以看出,图画每增加一张,图钉就要增加2颗,那么5张画要12个图钉。 [ 例3 ] 有两块一样长的木板,钉在一起,如果每块木板长

25厘米,中间钉在一起的长5厘米,现在长木板有多长? 分析:把两块木板钉起来,钉在一起的地方的长度就是重叠的部分。现在的总长就是原来两个总长的和减去重叠的部分。算式:25+25-5=45(厘米)所以现在木板长45厘米。 [ 例4 ] 张老师出了两道题,做对第一题的有13人,做对第二题的有22人,两道题都做对的有8人,这个班一共有多少人? 分析:做对第一题的13个人里,有8个人也做对第二题,那么做对第二题的22个人里这8个人就又重复数了一次,因此把做对第一题的人数和做对第二题的人数和起来,再减去重复数的这8个人。算式:13+22-8=27(人)所以这个班一共有27人。 [ 例5 ] 四根长都是8厘米的绳子,把它们打结连在一起,成为一根长绳,打结处每根绳用去1厘米,绳结长度不计,现在这根长绳长多少厘米? 分析:两根绳有一个结,三根绳有两个结,那么四根绳有三个结。一个结用去1+1=2厘米,那么三个结用去 2+2+2=6 13人 22人 8人

三年级奥数第19讲 重叠问题

第19讲重叠问题 一、知识要点 三(1)班准备给参加班级绘画比赛的16位同学和参加朗读比赛的12位同学每人发一份纪念品,当中队长玲玲将28份纪念品发下去时,却多出5份,这是怎么回事?对了,因为有5位同学既参加了绘画比赛,又参加了朗读比赛,所以奖品就多出了5份。数学中,我们将这样的问题称为重叠问题。 解答重叠问题要用到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原理——包含与排除原理,即当两个计数部分有重复包含时,为了不重复计数,应从它们的和中排除重复部分。 解答重叠问题的应用题,必须从条件入手进行认真的分析,有时还要画出图示,借助图形进行思考,找出哪些是重复的,重复了几次?明确求的是哪一部分,从而找出解答方法。 二、精讲精练 【例题1】六一儿童节,学校门口挂了一行彩旗。小张从前数起,红旗是第8面;从后数起,红旗是第10面。这行彩旗共多少面? 【思路导航】根据题意,画出下图: 从图上可以看出,从前数起红旗是第8面,从后数起 是第10面,这样红旗就数了两次,重复了一次,所以这行 彩旗共有8+10-1=17面。 练习1: 1.小朋友排队做操,小明从前数起排在第4个,从后数起排在第7个。这队小朋友共有多少人? 2.学校组织看文艺演出,冬冬的座位从左数起是第12个,从右数起是第21个。这一行座位有多少个? 3.同学们排队去参观展览,无论从前数还是从后起起,李华都排在第8个。这一排共有多少个同学?

【例题2】同学们排队做操,每行人数同样多。小明的位置从左数起是第4个,从右数起是第3个,从前数起是第5个,从后数起是第6个。做操的同学共有多少个? 【思路导航】根据题意,画出下图: 由图可看出:小明的位置从左数第4个,右数第3个,说明横行有4+3-1=6个人;从前数第5个,从后数第6个,说明竖行有5+6-1=10人,所以做操的同学共有:6×10=60人。 练习2: 1.同学们排队跳舞,每行、每列人数同样多。小红的位置无论从前数从后数,从左数还是从右数起都是第4个。跳舞的共有多少人? 2.为庆祝“六一”,同学们排成每行人数相同的鲜花队,小华的位置从左数第2个,从右数第4个;从前数第3个,从后数第5个。鲜花队共多少人? 3.三(4)班排成每行人数相同的队伍入场参加校运动会,梅梅的位置从前数是第6个,从后数是第5个;从左数、从右数都是第3个。三(4)班共有学生多少人? 【例题3】把两块一样长的木板像下图这样钉在一起成了一块木板。如果这块钉在一起的木板长120厘米,中间重叠部分是16厘米,这两块木板各长多少厘米? 【思路导航】把等长的两块木板的一端钉起来,钉在一起的长度就是重叠部 分,重叠的部分是16厘米,所以这两块木板的总长度是120 +16=136厘米,每块木板的长度是136÷2=68厘米。

0304三年级奥数——间隔问题(一)之令狐文艳创作

远辉教育2016秋季奥数学案 令狐文艳 主讲人:杨老师学生:三年级电话: 62379828 第四讲——间隔问题(一) 【专题简析】 锯木头的段数问题、爬楼梯的层次问题、敲钟遇到的时间问题、栽树问题等,都是日常生活中比较特殊的问题。这些问题看起来比较简单,但计算起来容易发生错误。 1.锯木头问题,主要是明白锯成的段数 比锯的次数多1; 2.爬楼梯遇到的层次问题,主要是明白 几楼与几层楼梯是不同的,楼数比楼 梯数多1; 3.敲钟遇到的时间问题,应该先考虑敲 的次数比敲声之间的间隔多1; 4.排队问题主要是考虑排队的人数比每 两人之间的间隔多1; 5.植树问题分两种情况,环形植树与直 线植树的差别,两头栽不栽树问题与 每两棵树间隔的关系。 解答这类应用题,先要考虑以上提到的这些差别,再选择恰当的解题方法。【典例剖析】 【例题简析】 一根木头锯成两段需要三分钟, 如果要把这个木头锯成7段,需 要几分钟? 【举一反三】 1.王师傅把一根木头锯成2段用了2分 钟,他把这根木头锯成了10段,一 共用了几分钟? 2.李师傅把一根小管锯成3段,每锯一 次要3分钟,请问用需要几分钟?3.一个小组的同学排成一列去参观,前 后两人之间都保持1米的距离,这个 小组有19名同学,徐老师也和学 生一样站在队尾,这列队从排头到排 尾有多少米? 【例题简析】 把一根木头锯成相同的6段,共 用了30分钟,每锯一次要用几 分钟? 【举一反三】 1.把一根木头锯成相同的5段,一共用 了28分钟,每锯一次要用几分钟? 2.将8米长的木料锯成2米长的木条,

共用了12分钟,每锯一次用几分 钟? 3.3根木料,每根锯成相同的3段,一 共用了18分钟,每锯一次要用几分 钟? 【例题简析】 时钟在6点钟是敲6下,10秒钟 敲完,敲12下需要几秒? 【举一反三】 1.时钟敲5下,用了8秒,敲10下用 几秒? 2.时钟敲7下用了12秒,敲10下需要 几秒? 3.时钟在3点钟时敲3下,需要4秒, 那么11点钟时敲钟需要几秒? 【例题简析】 公共汽车站每隔8分钟从起点开出一 辆汽车,第一辆汽车是在早晨6点的 时候开出的,6点48分的时候开出的 是第几辆汽车? 【举一反三】 1.公交车站每隔6分钟开出一辆车,当 这个车站开出第9辆车时,一共经过 了多少分钟? 2.公共汽车站每隔8分钟从起点站开出 一班车,第一班车是在6点14分开 出的,第6辆车应在什么时候开出 的? 3.汽车站每次10分钟开出一辆车,一 小时开出几辆车?【例题简析】 一根木头锯成4段用了6分钟,另外 有同样的一根木料以同样的速度锯, 18分钟可锯成多少段? 【举一反三】 1.一根木料锯成3段用了6分钟,另外 有同样一根木料以同样的速度锯,12 分钟可锯成多少段? 2.一根木料8分钟锯成了3段,12分 钟可以把这根木料锯成了几段? 3.工人师傅15分钟把一根木头锯成了4 段,如果他锯了30分钟,那么这根 木头被锯成了几段? 【家庭作业】 1.把一根长30厘米的铁丝剪成6段, 每剪一次要用2分钟,一共需要几分 钟? 2.一根木料长10米,要把它锯成一些2 米长的小段,每锯一次要用4分钟, 一共要用多少分钟? 3.时钟3点敲3下,用4秒钟,敲9下 用几秒? 4.时钟10秒敲6下,敲10下需要几 秒? 5.一根木料,锯成3段要用10分钟, 如果要锯成5段需要多少分钟? 6.张师傅18分钟把一根木头锯成了7 段,如果他锯了36分钟,那么这根 木头被锯成了几段?

小学奥数:重叠问题1

小学奥数: 知识要点:前面已学过排队问题,从前面数,从后面数,丽丽都排第6,这一排共有几个人?这里丽丽被重复数了两次,有时我们也把这类问题叫重叠问题。 [ 例1 ] 洗好的8块手帕夹在绳子上晾干,同一个夹子夹住相邻的两块手帕的两边,这样一共要多少个夹子? 分析:由图知道,两块手帕有一边重叠,用3个夹子。三块手帕有两边重叠,用4个夹子,我们发现夹子数总比手帕数多1,因此8块手帕就要用9个夹子。 [ 例2 ] 把图画每两张重叠在一起钉在墙上,现在有5张画要多少个图钉呢? 分析:每排两张画要6个图钉,每排三张画要8个图钉,每排四张画要10个图钉。可以看出,图画每增加一张,图钉就要增加2颗,那么5张画要12个图钉。 [ 例3 ] 有两块一样长的木板,钉在一起,如果每块木板长25厘米,中间钉在一起的长5厘米,现在长木板有多长?

分析:把两块木板钉起来,钉在一起的地方的长度就是重叠的部分。现在的总长就是原来两个总长的和减去重叠的部分。算式:25+25-5=45(厘米)所以现在木板长45厘米。 [ 例4 ] 张老师出了两道题,做对第一题的有13人,做对第二题的有22人,两道题都做对的有8人,这个班一共有多少人? 分析:做对第一题的13个人里,有8个人也做对第二题,那么做对第二题的22个人里这8个人就又重复数了一次,因此把做对第一题的人数和做对第二题的人数和起来,再减去重复数的这8个人。算式:13+22-8=27(人)所以这个班一共有27人。 [ 例5 ] 四根长都是8厘米的绳子,把它们打结连在一起,成为一根长绳,打结处每根绳用去1厘米,绳结长度不计,现在这根长绳长多少厘米? 分析:两根绳有一个结,三根绳有两个结,那么四根绳有三个结。一个结用去1+1=2厘米,那么三个结用去2+2+2=6厘米,绳子总长8+8+8+8=32厘米,减去打结的6 厘米,13人 22人 8人

三年级奥数重叠问题

重叠问题 解答重叠问题要用到数学问题中的一个重要原理-----------包含与排除原理,即当两个计数部分有重复包含时,为了不重复计数,应从它们的与中排除重复部分。 解答重叠问题的应用题时,必须要从条件入手认真的分析,有时还要画出示意图,借助图形去思考,找出哪些就是重复的,重复了几次?明确求得就是哪部分,从而找出解题的方法。 1.同学们排队做操,每行人数同样多。小明的位置从左数就是第4个,从右面数就是第3个,从前面数就是第5个,从后面数就是第6个。做操的同学共有多少人? 2.同学们排队跳舞,每行、每列人数同样多。小红的位置无论从前数,从后数,从左数,从右边数都就是第3个。共有多少个同学跳舞? 3.为庆祝六一,同学们排成每行人数相同的鲜花队。小华的位置就是从左数第2个,从右数就是第4个,从前数就是第3个,从后数就是第5个。鲜花队共有多少人? 4.三(4)班排成每行人数相同的队伍参加学校运动会。梅梅的位置就是从前数就是第6个,从后数就是第5个,从左数、从右数都就是第3个。三(4)班共有学生多少人? 5.把两块同样长的模板如下图这样钉在一起,使其成为了一块木板。如果这块钉在一起的木板长120厘米,中间重叠部分的长度就是16厘米。这两块木板各长多少厘米? 6.把两段一样长的纸条黏在一起,使其成为一段更长的纸条。这段更长的纸条长30厘米,中间重叠部分的长度就是6厘米。原来两段纸条各长多少厘米? 7.把两块同样长的木板钉在一起,钉成一块长35厘米的木板,中间重叠部分长11厘米。这两块木板各长多少厘米? 8.学校进行大扫除,由于鸡毛掸子不够长,为了能够掸掉灰尘,小明想了一个好办法,将鸡毛掸子与木棒绑在一起,使其从头到尾共长180厘米,其中鸡毛掸子长85厘米,鸡毛掸子与木棒重叠部分长20厘米。木棒有多长? 9.一次数学测试,全班36人中做对一道题的有21人,做对两道题的有18人,没人至少做对了一道题。两道题都做对的有几人? 10.三(1)班有学生55人,每人至少参加赛跑与跳绳比赛中的一项比赛。已知参加赛跑的学生有36人,参加跳绳的学生有38人。两项比赛都参加的学生有几人? 11.两块相同的木板各长75厘米,钉成了一块长130厘米的木板。中间重合部分的长度就是多少厘米? 12.三(5)班有42名同学,会下象棋的同学有21名,会下围棋的同学有17名,两种棋都不会下的同学有10名。两种都会下的同学有多少名? 13.三(1)班订《数学报》的学生有32人,订《阅读报》的学生有30人,两种报纸都订的学生有10人,全班学生没人至少订了一种报纸。三(1)班有学生多少人? 14.三(4)班做完语文作业的学生有37人,做完数学作业的学生有42人,两种作业都做完的学生有31人,没人至少做完一种作业。三(4)班共有学生多少人? 15.两块木板各长90厘米,如下图这样钉成一块木板,中间重合部分的长度就是15厘米。这块钉在一起的木板总长度就是多少厘米? 16.三年级有107个小朋友去春游,带矿泉水的小朋友有78人,带水果的小朋友有77人,要求矿泉水与水果没人至少带一种。既带矿泉水又带水果的小朋友有多少人? 17.三(1)班有学生50人,参加学校绘画比赛的有20人,既参加绘画比赛又参加摄影比赛的学生有12人,两项比赛都没参加的学生有10人。参加摄影比赛的学生有多少人? 18.三(2)班有学生46人,做对第一道思考题的学生有29人,两道思考题都做对的学生有5人,两道思考题都做错的学生有5人。做对第二道思考题的学生有多少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