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八年级科学第二学期期中模拟试题附答案(五)
- 格式:doc
- 大小:1.23 MB
- 文档页数:9
2017—2018学年八年级科学下学期期中试卷(含答案)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S-32Cu-64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将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B、用手拿着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时,试管口不可以对着别人,也不能对着自己。
C、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D、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上烧至发红。
然后将木炭插入集气瓶内。
2、人们发现建立模型往往需要有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经使模型更接近事物的本质。
下列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按时间的顺序正确的是()①. 卢瑟福原子模型②.汤姆生原子模型③. 道尔顿原子模型④.玻尔原子模型A. ①②③④B. ③②①④C. ④③②①D. ③①②④3、化学方程式客观地表示了化学反应的事实,它反映出反应中“质”和“量”两方面的变化,因此在读化学方程式时必须反映这些客观事实。
下列对通直流电2H2O========2H2↑+O2↑读法不正确的是()A.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B.在电解时每36克水分解生成4克氢气和32克氧气C.在电解时,每2个水分子分解成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D.在电解时每2份质量的水分解成2份质量的氢气和1份质量的氧气4、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观察不到的化学反应。
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模型示意图如下,图中相同小球代表同种原子,原子间的短线代表原子的结合。
下列从图示获得的信息中错误的是……………………………………………………………………………………()A .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B .图示符合质量守恒定律C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 .说明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分 5、在反应4NH 3+5O 2==4X+6H 2O 中,X 的分子式为( ) A 、NO B 、NO 2 C 、N 2O 4 D 、N 2O 56、.2011年9月23日,美国2011年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授予中国研究员屠呦呦,以表彰她发现了青蒿素,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2017温州市初中科学八年级下第二学期期中考试模拟卷B第3页,共20页 第4页,共20页2017温州市初中科学八年级下第二学期期中考试模拟卷B一、选择题1. 某班同学在学了有关家庭电路的知识后安装了四盏电灯,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2. 以下有关磁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 :在地面上的指南针静止时,指南针北极指向南方B :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C :利用磁场对直线电流的作用原理我们制成了电动机D :在通电螺旋管中增加一根铜芯,就可以增大通电螺旋管的磁性强弱3. 下列物体中,都能被磁铁吸引的是( )A .铁片、铜片B .铜片、铝片C .镍片、锌片D .铁片、镍片4. 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 )A .Na +——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B .Mg 2+——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C .2NO 2——2个一氮化二氧分子D .2H ——1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5. 2003年我国部分地区突发了“非典型性肺炎”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过氧乙酸可以起到消毒作用,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过氧乙酸分子的化学式为 C 2H 4O 3 ,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6B. 过氧乙酸是一种化合物C. C 、H 、O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4:3D. 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 2O6. [恩施中考]推理是研究和学习科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正电子、负质子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
科学家已发现反氢原子。
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 ( ) A .由1个带负电的质子和1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 B .由1个质子和1个电子构成C .由1个带负电的质子和1个电子构成D .由1个质子和1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 7. 下列粒子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8. 洗衣机、电冰箱、电脑等许多家用电器均使用三脚插第5页,共20页 第6页,共20页头与电源插座连接,如图所示。
八年级期中考试科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K:39 I:127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参加本次检测,你会紧张吗?来,深深地吸一口气缓和一下紧张的考试情绪。
请问你吸的这口气中,对人体最重要的是什么气体?(▲)A.氧气B.氮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2.发生火灾时,下列自救方法正确的是(▲)①室内起火时,应立即打开门窗通风②身上着火时,不要乱跑,可以就地打滚使火熄灭③人在高层时,迅速跳楼逃离④撤离时,可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快速离开。
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3.下图是小科完成02的制取、收集和验满的主要操作过程,其中需要纠正的是(▲)4﹒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时,小科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磁铁A、B上方都是s极B﹒通过电磁铁A和B的电流相等C﹒电磁铁A的磁性强于电磁铁B的磁性D﹒向右移动滑片P,电磁铁A、B磁性都减弱5.原子结构模型是在实验和发现中不断修正和完善的,下列关于原子结构模型叙述正确的是(▲)A.“汤姆生模型”认为原子核像太阳,电子像行星绕原子核运行B.“卢瑟福模型”认为电子像云雾一样出现在原子核周围C.“分层模型”认为电子在原子核周围特定的稳定轨道上运动D.现代科学家认为电子像面包里的葡萄干似地镶嵌在原子中6﹒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无机盐称为骨盐,其中含有氟化钙(CaF2)。
氟化钙中氟(F)元素的化合价为(▲)A.−2 B.−1 C.+1 D.+27.在研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时,实验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四个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是(▲)A.两人各拿一块条形磁铁,并将各自的一个磁极相互靠近 B.将放在粗糙木板上的两块条形磁铁的磁极相互靠近C.用条形磁铁的一个磁极靠近另一块用细线悬挂并静止的条形磁铁中间D.用条形磁铁的一个磁极靠近另一块用细线悬挂并静止的条形磁铁的两端8﹒如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C6H6)、六氯苯(化学式C6Cl6)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苯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B.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10%C.六氯苯中碳氯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D.六氯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氯原子构成9﹒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过程中,二氧化锰在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10.我国未来的航母将采用自行研制的电磁弹射器。
2018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科学期中试卷(含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Cl —35.5 Na —23 Mg —24 N —14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 )2.有一瓶无色气体,将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木条复燃,说明这种气体是( )A 、氧气B 、碳C 、空气D 、氮气3.碘盐中含有一定量的碘酸钾。
3月15日起,我省实施新的碘盐含碘量标准,碘盐中碘含量从每千克35毫克降至25毫克。
这里的“碘”是指 ( )A .碘原子B .碘分子C 碘元素D .碘单质4.下列行为能使空气中氧气不断得到补充的是( )A 、动物和植物的呼吸B 、物质的燃烧C 、植物的光合作用D 、死亡生物的分解5.下列关于分子与原子本质区别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可由原子构成,所以原子的体积比分子小B.分子可以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原子不能C.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而原子不能D.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6.高铁酸钾(化学式K 2FeO 4)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等功能于一体,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自来水净化处理领域。
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A.+2价 B.+3价 C.+5价 D.+6价7.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
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PM2.5的一级标准为24小时平均浓度不超过35微克/米3,二级标准为不超过75微克/米3。
3月25日,温州等城市的检测结果如下表,则表中城市当日PM2.5达到一级标准的是( )A.温州、舟山 B .宁波、湖州 C .温州、湖州 D .宁波、舟山8、下列模型能表示化合反应的是( )9.下列各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10、隐形眼镜洗液的主要成分是H2O2(双氧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O2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H2O2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C、H2O2是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D、H2O2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两个氧元素构成的11、水在科学实验中的应用很广泛。
浙江省宁波地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科学下学期期中试题提示: 1。
本卷四大题,共35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
请你认真阅读,细心答题,书写工整,把握好时间,相信你一定会成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在国际单位制中,电阻的单位是()A.欧姆 B.伏特 C.安培 D.牛顿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震工作人员可以选用地震发出的次声波研究地壳活动B.蝙蝠能在夜空中正常飞行是因为它能利用超声波引导C.科学家用次声波测算地球和月球的距离D.医院中“B超”利用超声波获得人体内部的信息3.如图盲人靠手指“阅读”盲文,这是依靠皮肤中的( )A冷感受器 B热感受器 C痛觉感受器 D触、压觉感受器4.味觉感受器(味蕾)能辨别的四种基本的味是()A.酸、甜、苦、辣 B.酸、甜、苦、咸C.甜、咸、苦、辣 D.麻、酸、甜、咸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要使开关闭合后小灯泡能够发光,在金属夹a、b间应接入下列物品中的()A.橡皮 B.布质笔袋 C.塑料三角板 D.不锈钢尺6.在医院,学校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所示的禁鸣喇叭标志,在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A.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B.在城市道路两旁安装噪声监测仪C.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D.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7.如图,F是透镜的焦点,其中正确的光路图是()A B C D8.视觉的形成分为两步骤,下面正确的是()A. 通过晶状体等折射光后在视网膜成像;在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形成视觉B。
通过晶状体等折射光后在视网膜成像,在感光细胞形成视觉C. 通过晶状体、玻璃体折光;在视神经上成像D. 通过晶状体等折射光;由晶状体产生神经冲动在大脑皮层成像9.小红在科技馆用手触摸静电球时,她的头发向上扬起,形成此有趣现象,如图所示.竖起的头发丝所带电荷是()A.正电荷B.负电荷C.同种电荷D.异种电荷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压表应与被测用电器并联B.电流表可以直接连接到电源两级C.导体的电阻与它两端电压成正比,与通过的电流成反比D.滑动变阻器任意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都能改变电路中的电流11.以下是小洋学习了光的有关知识后,总结出的关下列光现象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古代妇女对镜梳妆是利用光的折射规律B.潭清疑水浅是光的折射现象C.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D.雨后彩虹是光的折射现象12.如图漆黑的夜晚,用手电筒照在前方的小道上或平静的水面上,我们能够看清路面的状况,但却看不到水面上的光斑.对此现象解释较合理的是()A.路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B.水面吸收了手电筒发出的所有光C.水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D.路面上的光没有遵循光的反射规律13.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错误..的是()A.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 B.虚像可以是正立的,也可以是倒立的C.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 D.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14.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已知定值电阻R1和R2的阻值大小关系为R1>R2.在这四个电路中,电路的等效电阻最大的是()15.下列三件光学仪器中,能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是()A.平面镜 B.凸透镜 C.凹透镜 D.以上三个都可16.一般家庭的厨房间都要安装抽油烟机.使用时,电动机和照明灯有时需要各自独立工作,有时需要它们同时工作.则关于抽油烟机里的电动机和照明灯的连接方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一定是串联B.一定是并联C.有时是串联,有时是并联D.不能判断是串联还是并联17.如右图是小明连接的实验电路,他连接这个电路是依据电路图中的( )A.B.C.D.18.按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当闭合开关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电压表V1和V2的指针位置完全一样,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电压表V1测量电源电压B.两个电压表所选取量程不同C.L2两端的电压为2VD.此时L1的电阻和L2的电阻之比为5:119.如图所示电路,当开关S闭合后,L1、L2均能发光,电流表、电压表均有示数.过一会儿,灯都不发光,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均为零,可能发生的故障是()A.L1灯丝断了B.L1短路C.L2灯丝断了D.L2短路20。
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考试卷八年级科学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C:12N:14Fe:56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以下对于元素符号“H”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①表示氢元素②表示氢气③表示1个氢原子A.①②B.②③C.①③2.已知某种NH4NO3样品中混有不含氮元素的杂质,测得该数为24.5%,则样品中NH4NO3的质量分数为()④表示1个氢分子D.②④NH4NO3样品中含氮的质量分A.24.5%B.49%C.70%D.80%3.茶叶中含有茶氨酸(化学式为C7H14O3N2),它有降低血压、提升记忆力、保护神经细胞、减肥等成效。
以下有关它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茶氨酸由C、H、O、N四种原子直接构成B.茶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g C.茶氨酸中碳、氮元素的质量比为7:2D.茶氨酸中氧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100%4.三种化合物CH4、C2H5OH、C2H4中,若含有碳元素的质量同样,则含有氢元素的质量比()A.4:6:2B.2:3:2C.4:3:2D.1:2:25.在一个N2O5和一个N2O的分子中,都含有()A.氮气B.两个氮原子C.氮元素D.1个氮分子6.由X、Y两种元素构成的一种化合物中,已知X、Y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12,X、Y 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7:8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XY B.XY3C.XY2D.XY22237.假定1个甲原子的质量为n千克,甲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b,则1个标准的碳原子的实质质量能够表示为()A.千克B.12C.千克D.千克8.次氯酸(HClO)拥有杀菌消毒的作用,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表示正确的选项是()A.B.C.D.9.以下物质的化学式对应正确的一组是()A.氢氧化钙Ca(OH)2B.硫酸SO4C.硫酸铁FeSO4D.氢氧化钠Na(OH)10.以下形象地表示了氯化钠的形成过程,有关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钠离子与钠原子有相像的化学性质B.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化合物C.钠原子易失掉一个电子,氯原子易获得一个电子D.钠和氯气反响生成氯化钠NaCl 11.刚才参加物理兴趣小组的小明同学,在独立组装完一盏台灯后,将其接入电路中,闭合台灯开关时,发现台灯灯泡不亮,同时其余家用电器也停止了工作,经查验发现保险丝熔断,其原由可能是()A.台灯开关处短路B.台灯灯丝断了C.进户线的火线与零线本来就接在一同了D.台灯灯座的两个接线柱相碰12.一根钢棒凑近一根悬挂的磁针,当他凑近磁针向钢棒,如下图,据现象能够得出下边哪一条结论(S极时,磁针被吸)A.钢棒本来必定拥有磁性,凑近磁针的一端是B.钢棒本来必定拥有磁性,凑近磁针的一端是N极S极C.钢棒本来必定不拥有磁性D.钢棒本来不必定拥有磁性13.如下图甲、乙两小磁针放在一根条形磁铁上下邻近正中间地点处,丙、丁两小磁针放在该条形磁铁左右邻近地点处,甲、乙、丙、丁四个小磁针静止时,甲、乙两小磁针的N、S极如下图。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测试科学试题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第1?10小题每题4分,第11?15小题每题3分,共55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C C C D A C C C D题号11 12 13 14 15答案 D D C B C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36分)16.④⑤;③④⑤17.1.60;2;618.4;319.凸;缩小;变大 20.并联;光的反射21.2.2;变小;不变22.6;5;1.8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3分,共39分)23.(1)P(2)把Q到A′的距离当成像距(或像距测量错误,忽略了玻璃板的厚度等合理即可)(3)1024.(1)电流(2)材料(3)长度25.(2)小于;晶状体凸度过大(3)后26.(1)(2)①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②2.5(3)35四、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第27、31小题各7分,第28、29、33小题各6分,第30、32小题各9分,共50分)27.(1)(3分)(2)(4分)28.(1)h=vt=1500m/s×3s=4500m=4.5km(3分)(2)不能;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太空间没有介质,所以超声波不能在太空中传播(3分)29.(1)R=U/I=2V/0.4A=5?(2分) (2)U A=2V U B=2.5V U=U A+U B=2V+2.5V=4.5V(2分)(3)I A=0.5A I B=0.4A I=I A+I B=0.9A(2分)30.(1)37°(3分) 50°(3分)(2)t=s/v=1.5×108km/3×105km/s=500s(3分)31.(1)电路总电阻R=R L+R2=10?+50?=60?电源电压U=IR=0.2A×60?=12V(3分)(2)通过灯泡的电流I=U/R L=12V/10?=1.2A通过电阻R1的电流I1=I总-I=1.5A-1.2A=0.3A(2分)所以电阻R1的阻值R1=U/I1=12V/0.3A=40?(2分)32.(1)I1=U1/R1=6V/6?=1A(3分)(2)R2=U2/I2=(18-6)V/1A=12?(3分)(3)当U1=15V时,I1=U1/R1=15V/6?=2.5A,2.5A>2A所以不行,R=U/I=18V/2A=9?R2=R-R1=3?当U2=15V时,U1=18V-15V=3V,R2/R1=U2/U1R2/6?=15V/3V R2=30?所以R2的阻值范围是3?至30?(3分)33.(1)R=U/I=24V/0.2A=120?R传= R-R0=120?-10?=110?(3分)(2)R=U/I=24V/1.2A=20?R传= R-R0=20?-10?=10?查表得最大撞击力为600N(3分)。
2017-2018学年八年级科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温馨提醒:1.全卷共四大题,30小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 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卷对应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 当金属导体中通过自左向右的电流时,导体中的电子移动方向为()A. 自左向右B. 自右向左C.各个方向都有D.先向右后向左2. “女高音歌唱家”和“男低音歌唱家”,这里的“高”和“低”指的是()A.音调高低B.响度大小C.音色好坏D.以上说法都不对3. “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做光学游戏形成的“手影”;民间皮影戏的“皮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时“摄影”等。
以下列出的“影”与科学知识对应的关系不正确的是()A.手影——光的直线传播 B.皮影——光的反射C.倒影——平面镜成像 D.摄影——凸透镜成像4.下列现象中不能表明声音能传递信息的是()A.蝙蝠利用超声波定位B.医生询问病人的病情C.利用超声波对孕妇做常规检查D.超声波可以清洗精密机械5. 一个雨后的晚上,天刚放晴,地面虽干,但仍留有不少水潭,为了不致踩在水潭里,下面的判断正确的是()A. 迎着月光走时,地面上发亮处是水潭B. 迎着月光走时,地面上暗处是水潭C. 背着月光走时,地面上发亮处是水潭D. 迎着和背着月光走时,地面上发亮处都是水潭6. 导体的电阻 ( )A.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与导体中的电流强度成反比C.决定于电路中的电流强度和电压D.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7. 发现通电螺线管周围出现铁屑排列成的一条条曲线,则()A.一定可以判断电流的方向B.无法判断电流的方向C.若有一个自由转动的小磁针,便可判断出电流的方向D.可以判断出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一样8.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是()A.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B.使闭合导体的一部分置于磁场中运动 C.使闭合导体的一部分沿磁感线运动 D.使闭合导体的一部分在磁场里做切割磁感线运动9. 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4.0V时,导体中的电流是1.0A,如果将其两端的电压减小到2.0V,导体中的电流变为()A.2.0A B.0.25A C.3.0A D.0.50A 10.一支蜡烛立在凸透镜前,调节光屏的位置,恰好在光屏上得到缩小的清晰的像,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动,把蜡烛和光屏对调一下位置,则()A.在光屏上仍可呈现缩小的像B.隔着透镜可看到蜡烛的像C.在光屏上呈现放大的像D.在光屏上呈现与蜡烛等大的像11. 甲乙两导体并联,通过电流比是2:1,如果它们串联,两端电压比是( )A.2:1B.1:1C.1:2D.1:312.关于电磁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磁感线可以形象地描述磁场B.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 C.奥斯特实验说明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D.电流的方向对电磁铁磁性强弱有影响13. 一螺线管边上悬挂一条形磁体,当闭合开关后,磁体出现如图所示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条形磁体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B.条形磁体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C.通电螺线管的左端为S极D.通电螺线管与条形磁体互相吸引14.一只阻值为0.1欧的电阻与另一只阻值为10欧的电阻并联,并联后的等效电阻( )A.小于0.1欧B.等于1欧C.等于10.1欧D.小于10欧但大于0.1欧15将笔尖紧贴平面镜,发现笔尖的像距离笔尖大约为8毫米,则镜子的厚度为()A.8毫米B.16毫米C.4毫米D.2毫米16.关于电磁感应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有感应电流B.在电磁感应现象里,机械能转化为电能C闭和导线的一部分在磁场中运动时,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D.感应电流的方向可有安培定则来判断17. 在某一温度下,连接在电路中的两段导体A和B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3所示,由图中信息可知( )A.A导体的电阻为10ΩB.A导体的电阻大于B导体的电阻C.A导体两端电压为3V时,通过A导体的电流为0.6AD.B导体两端电压为0V时,B导体的电阻也为0Ω18.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实像,如果这时用硬纸板将凸透镜遮住一半,则( ).A.屏上不能成像B.屏上不能成完整的像C.屏上仍能成完整的像,但比原来暗D.屏上仍能成完整的像,且和原来的像没有任何不同19.为了判断一根钢棒是否有磁性,小明进行了如下几组小实验,其中()不能达到目的A.让钢棒靠近铁屑,铁屑被吸引,则钢棒具有磁性B.用细线将钢棒吊起来,使它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静止时总是指南北方向则钢棒具有磁性C.让小磁针靠近钢棒,若钢棒与小磁针相互排斥,则钢棒具有磁性D.让小磁针靠近钢棒,若钢棒与小磁针相互吸引,则钢棒具有磁性20.如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表①、②、③是电流表或电压表,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在中点,闭合开关S,三只电表均有示数。
2017—2018学年八年级科学第二学期期中试卷班级姓名座号有关元素的相对原子量:O=16;H=1;C=12;N=14;Mg=24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关于符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符号必须用文字表达,而且全世界通用B、符号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的文字不同而引起的混乱C、符号能表示某种特定的含义D、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2、以下几种物质是按氯元素的化合价变化规律排列的:KCl、( )、HClO、KClO3、HClO4,你认为括号内应是哪种物质?()A、NaClB、NaClOC、Cl2D、 HClO33、下列离子符号的书写不符合它的名称的是()A、氢氧根离子OH-B、硫酸根离子SO42-C、铵根离子NH3-D、碳酸氢根离子HCO3-4、炒菜锅中的油着火,熄灭的最好方法是()A、放水B、撒沙土C、盖上锅盖D、使用灭火器5、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燃烧矿物燃料越来越多,使城市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气体。
为了控制城市空气污染,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A、开发氢能源B、使用电动自行车C、增加绿化的面积D、戴防毒面罩6、元素符号“Fe”()A、只表示铁元素B、只表示一个原子C、只表示一个铁分子D、既表示铁元素,也表示一个铁原子7、下列微粒中,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A、OB、2OC、O2--D、O28、蒸馏水不能养金鱼,是由于蒸馏水中几乎不含()A、氧元素B、氧分子C、氧原子D、水分子9、在Fe3O4分子中铁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是()A、3:4B、4:3C、8:21D、21:810、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有下列步骤:①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中,塞紧塞子,并固定在铁架台上;②点燃洒精灯,给试管加热,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熄灭洒精灯;⑤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②⑤④C、③①②④⑤D、③①②⑤④11、下列反应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 、甲烷+氧气 二氧化碳 + 水B 、水 氢气 + 氧水C 、锌 + 稀硫酸 硫酸锌 + 氢气D 、铁 + 氧气四氧化三铁12、山西云冈石窑有很多佛像雕刻,原来栩栩如生的雕刻已经变得模糊不清,有的表面还出现了斑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酸雨。
2017—2018学年⼋年级科学第⼆学期期中试卷(⼆)2017—2018学年⼋年级科学第⼆学期期中试卷(⼆)考⽣须知:1.本卷共4⼤题,43⼩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试卷分为试题卷(共6页)和答题卷(共2页)。
请在答题卷上写上考⽣姓名、学校、考号。
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效。
3.可能⽤到的相对原⼦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K-39 Mn-55 I-127 Ca-40⼀.选择题(本题有20⼩题,每⼩题只有⼀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事实:①动物呼吸②⽩磷⾃然③铁⽣锈④⽕药爆炸。
它们的共同点是: ()A .都发光B .都属于缓慢氧化反应C .都发⽣爆炸D .都属于氧化反应2.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种元素,⼜能表⽰该元素的⼀个原⼦,还能表⽰该元素组成的单质的是()A. AlB. N 2C. Cl D .H3.如下图所⽰,两个甲分⼦反应⽣成三个⼄分⼦和⼀个丙分⼦,则从图⽰获得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表⽰B 原⼦表⽰A 原⼦⼄甲丙+A .分⼦的种类在化学反应中发⽣了改变B .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C .反应⽣成的丙物质属于单质D .⼄分⼦中含有⼀个A 原⼦,⼀个B 原⼦4.下列图中,甲装置是验证在有光照条件下O 2是否由绿⾊植物释放;⼄和丙是另2个装置,通常可作为甲的对照实验的装置是()A .只有⼄B .只有丙C .⼄和丙都是D .⼄和丙都不是5.下⾯对灭⽕实例的灭⽕原理解释不正确...的是:() A .住宅失⽕时,消防队员⽤⽔灭⽕——降低可燃物的着⽕点B. 酒精在桌上着⽕时,⽤湿抹布盖灭——隔绝空⽓或氧⽓C. 炒菜油锅着⽕时,⽤锅盖盖熄——隔绝空⽓或氧⽓D. 扑灭森林⽕灾时,设置隔离带——可燃物与燃烧物隔离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7.关于光合作⽤和呼吸作⽤的说法错误的是()A .光合作⽤是把简单的⽆机物转变成有机物,把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
2017—2018年八年级科学第二学期期中模拟试题(五)温馨提示:1.全卷满分100分,共31题。
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
3. 本卷中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K-39 Cl-35.5 。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四个仪器中可以直接加热的是 ……………………………………………………………( ▲ )A .烧杯B .量筒C .试管D .集气瓶2.今春云南干旱,林地大面积受伤,以下物质中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 )A .COB .CO 2C .O 2D .N 2 3.下列选项属于..符号的是……………………………………………………………………………( ▲ )A .氮元素B .锂原子结构C .水分子结构D .空气的组成4. 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刚熄灭时,烛芯会冒出一缕白烟,燃着的火柴只碰到白烟,便能使蜡烛复燃,如图所示。
此白烟可能是…………………………( ▲ ) A .氮气 B .水蒸气 C .二氧化碳D .石蜡的固体小颗粒5.下图中的符号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 ▲ )A B C D 6.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4题图A .两种反应物均为化合物B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 .分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D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7.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有水的是……………………………………………………… ( ▲ )A .打开热水瓶盖,瓶口出现白雾B .白色硫酸铜粉末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变蓝C .人对着镜子哈气,镜子表面起雾D .蜡烛火焰上罩一干冷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8.如图所示是水的微观层次结构图,图中最右侧的 “○”表示…………………………………( ▲ )9.下列四位同学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 )A .小王认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时无法进行呼吸作用B .小柯认为:绿色植物呼吸作用时一定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 .小明认为:绿色植物呼吸作用,吸入二氧化碳、放出氧气D .小张认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为人和动物提供了食物和氧气 10.图甲是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原子而产生散射的实验,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图乙所示的原子核式结构,卢瑟福的这一研究过程是一个………………………( ▲ )11.如图为某物质的分子模型示意图,其中“0”代表氢原子,“●”代表氧原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12. 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之一是让农民饮用清洁的自来水。
二氧化氯(ClO 2)是一种新型的自来水消毒剂,二氧化氯A .氢元素B .氢原子C .氧元素D .氧原子 A .建立模型的过程 B .得出结论的过程 C .提出问题的过程 D .验证证据的过程 A .此物质属于混合物 B .此物质的化学式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C. 此物质的一个分子由4个原子构成 D .此物质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1第6题图第8题图 第10题图 甲 乙第11题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 A.+4 B.+3 C.+2 D.+1 13.5月12日为“国家防灾减灾日”。
下列关于火灾、灭火与逃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先找贵重物品B .火灾时,只能用CO 2灭火C .高楼发生火灾,应该跳楼逃生D .在火场的浓烟中逃生,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势前行14.如图所示,某同学为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将大针筒内的空气一次性压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没有变化。
据此,你认为该同学应该…………………………………( ▲ ) A .继续用大针筒向澄清石灰水压入空气B .撤去大针筒,用嘴向澄清石灰水吹气C .得出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的结论D .得出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结论第14题图15.下列事实:①动物呼吸 ②白磷自燃 ③食物腐烂 ④火药爆炸。
它们的共同点是……………( ▲ )A .都发光B .都属于缓慢氧化反应C .都发生爆炸D .都属于氧化反应 16.燃烧时不会污染空气的燃料是…………………………………………………………………( ▲ ) A .煤气 B .煤 C .氢气 D .木炭17.慧明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氧气、温度有关。
其中证明可燃物燃烧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的实验是………………………………………………………………………………A .①和②B .②和③C .②和④D .③和④18.某公园的一个水上运动项目,封闭塑料球内充有3m 3左右的空气,小朋友可以漂浮在水中玩耍,但在球内时间不能太长。
下列选项中,影响小朋友呆在球内时间长短的关键因素是………( ▲ ) A .人体的含水量 B .球内二氧化碳含量 C .球内氧气含量 D .球内的明暗程度 19.如图为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
在实验过程中,当实验结束时,应先把导管口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其目的是( ▲ ) A .为了检验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 B .为了提高收集到的氧气的纯度 C .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使试管破裂D .防止高锰酸钾颗粒进入导气管20.下列各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 .点燃酒精灯C .制取氧气D .滴管滴加液体二.简答题(共5小题13空,每空2分,共26分)21.慧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水蕴草来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
(1)水蕴草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 ▲ ,同时产生氧气。
(2)本实验采用 ▲ 法收集氧气。
(3)叶绿体位于植物细胞的哪一基本结构中? ▲ 。
22.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事故以来,目前在我国各地监测出的人工放射物质碘-131(碘元素符号:I)的数值水平极其微小,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影响。
碘-131能与水发生如图的化学反应。
第21题图第19题图第17题图写出全部反应物的化学式 ▲ 、 ▲。
23.元素周期表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
右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氧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__▲_____。
(2)利用右表元素,写出一种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第8号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名称___▲_____。
24.2011年4月,上海工商部门查获用柠檬黄色素染黄的“染色馒头”。
柠檬黄色素的化学式为C 16H 9N 4O 9S 2Na 3,外观为橙黄色粉末,可添加于饮料等食品,但用量有严格限制。
(1)柠檬黄色素是由 ▲ 种元素组成的;(2)柠檬黄色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C :H= ▲ 。
25.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方案来探究燃烧的条件:(1)用镊子分别夹取一根小木条和一块小石子,放在火焰上点燃。
(2)用镊子分别夹取一蘸有水的小棉团和一个干燥的小棉团,放在火焰上片刻。
(3)分别点燃两支小蜡烛,将其中一支蜡烛用瓶子罩住。
(4)由此得出结论: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有充足的氧气三者__▲___不可。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12空 ,每空2分,共24分)26.慧明同学看到装有薯片的包装袋总是鼓鼓的,里面充有气体。
他进行了如下探究: 第25题图 第23题图(1)他提出的问题是▲。
(2)其他同学一致认为该实验方案是不合理的,正确的实验方案是:将收集的该气体▲,观察现象。
27. 某实验小组进行有关红磷燃烧的系列实验(如下图)第27题图(1)实验一:如图A所示,将点燃的红磷插入集气瓶中,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可看到集气瓶中产生大量_________ ▲ 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 __,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反应;(2)实验二:如图B所示,将过量红磷点燃插入集气瓶中,塞紧橡皮塞,待燃烧停止并冷却到室温后, _ ▲_止水夹,可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被吸进集气瓶内,吸进水的体积大约占原瓶内空气体积的1/5.此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慧明同学在复习气体的性质时,阅读到以下资料: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取决于反应前的药品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气体的装置取决于气体能否与水反应、在水中的溶解性以及该气体相对于空气的密度大小。
现有甲、乙、丙三种气体的反应前的物品状态、反应条件以及有关性质如下表,有关装置如下图。
(1)能用发生装置A 制取的气体是▲(填“甲”、“乙”或“丙”);(2)收集丙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填字母序号);29. 下图中A 与B 两装置分别表示种子和幼苗进行的生理作用,A 、B 装置间用玻璃管连接。
请据图 回答:(1)向A 装置中加适量的水,一段时间后,B 装置中幼苗的光合作用将 ▲ (填“加强”或“减弱”),其原因是 ▲ 。
(2)B 装置中幼苗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也在进行呼吸作用,要验证幼苗是否进行呼吸作用,可将图中连接B 装置的玻璃管左端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中,同时对B 装置进行 ▲ 处理。
四.分析计算题(30题4 分,31题 6分,共10 分)30.3月12日为中国的植树节,慧明的老师带领全班同学去山上种树。
为了使小树更好的成长,老师还带了化肥碳酸氢铵(NH4HCO3),施肥时化肥不能离小树根太近。
(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 (1)求碳酸氢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2)若每棵小树施化肥碳酸氢铵20克,则含氮元素的质量是多少? 31.慧明用氯酸钾来制取氧气,称取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其混合物的总质量为30.0克,放入大使管中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为止。
实验测得固体混合物质量随加热时间变化的相关数据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化学方程式:(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 克。
(2)反应生成氯化钾的质量是多少?第31题图光源水 种子玻璃管玻璃罩 A B 第29题图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 二.简答题(共5小题13空,每空2分,共26分) 21.(1)有机物 (2)排水法 (3)细胞质 22.(1) I 2 (2)H 2O 23.(1)8 (2)N 2 (O 2或Cl 2或F 2) (3)三氧化二铝 24.(1)6 (2)48:325.温度达到着火点 氧气(助燃物) 缺一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12空 ,每空2分,共24分) 26. (1)袋内是什么气体 (合理即可) (2)通入澄清的石灰水27. (1)白烟 4P+5O 2====P 2O 5 化合(2)打开 验证空气中所含氧气的体积分数 28. (1)乙 (2)D 29. (1)加强 种子呼吸作用加强后给幼苗提供较多的二氧化碳(或答对“B装置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也可得分)(2)遮光(或黑暗)四.分析计算题(30题4 分,31题 6分,共10 分)30.(1)N% =14/159 = 8.81% ………………………(2分) (2)20g ×8.81% = 1.76g ………………………(2分) 31.(1)9.6 即30-20.4 = 9.6(2)解:设反应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