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中学第五师分校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物理高一年级
- 格式:doc
- 大小:90.50 KB
- 文档页数:3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5年秋季期中考试高一物理试卷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球很大,还在不停地自转,但是在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以把它视为质点B.研究一列火车过铁路桥经历的时间时,可以把火车视为质点C.物体的速度随加速度的增大而增大,物体的速度随加速度的减小而减小D.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则加速度越大2、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从图象可以判断正确的是()A.运动时速度大小始终不变B.2s末速度为零,位移为6 mC.物体在前3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4m/sD.C点和H点速度方向相同3、某同学到黄石汽车站乘车,刚进站发现一辆汽车从车站出发,便赶紧喊司机停车。
车以初速度为0匀加速直线开出一段时间之后,司机听到该同学喊声,便刹车做匀减速运动。
这辆车从启动到停止一共经历时间是t=16s,前进了20m,在此过程中,汽车的最大速度为()A.1.25m/s B.4m/sC.2.5m/s D.无法确定4、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仅受到三个力F1、F2、F3的作用,这三个力共点,且大小和方向刚好构成如图所示的三角形,则物体所受的合力是()A.2 F1B.2 F3C.2 F2D.05、咸宁市某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让一小球竖直上抛,测量上升一段高度h所用的时间为t1,紧接着继续上升一段高度h所用时间为t2。
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A.B.C.D.6、中新社援引美联社的报道称,2015年10月15日伊朗一架载有426名乘客的客机在飞行时发生严重事故,一台发动机突然掉落,所幸的是客机安全迫降,并未造成人员伤亡,出事的是一架波音747型客机,当地时间15日早上7点15分从德黑兰机场起飞,仅仅大约2分钟后,飞行员就报告称3号发动机部分脱落,并砸坏了机身。
湖北省部分重点高中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命题人:郭浩(四十九中)审题人:杜良栋(武汉中学)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 分,共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 分,把你将各小题中认为是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卷中所对应的表格内).1、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质量、加速度、路程都是矢量B.紧急刹车时,物体相对车厢向前滑行了x=1.5m,测出x最合理的参考系是车厢C.不论物体的质量多大,只要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就可以看成质点.D.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2、下列作用于质点的各组共点力中,其合力可能为零的是()A.12N,15N,18N B.20N,40N,65NC.3N,6N,8N D.5N,10N,15N3、如图所示,可以测出一个人的反应时间,设直尺从开始自由下落,到直尺被受测者抓住,直尺下落的距离h,受测者的反应时间为t,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h B.t∝1/h C.t∝h D.t∝h24、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手将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后,小球仍向上运动是因为小球还受到手对它的作用力B.“风吹草低见牛羊”,草受力而弯曲,但没见施力物体,所以没有施力物体也能使其它物体受力C.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的书对桌面的压力就是书的重力D.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5、如图所示,是用照相机所拍摄的某小球在水中下落的一张频闪照片.已知水池壁上每块瓷砖的高度为a,闪光灯每隔△t时间闪亮一次(即拍摄一次).观察照片,关于小球的运动,以下判断可能的是( )A.小球从A位置到C位置的运动是匀速运动B.小球从B位置到D位置的运动是匀速运动C.小球从A位置到C位置的平均速度为3a/2△tD.小球通过D点时的速度为a/△t6、如图是某质点运动的速度图像,由图像得到的正确结果是()A.0~1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B.0~2s内的位移大小是3mC.0~1s内的加速度大于2~4s内的加速度D.0~1s内的运动方向与2~4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7、如图所示是给墙壁刷涂料用的“涂料滚"示意图,使用时,用撑竿推着粘有涂料的涂料滚沿墙壁上下缓缓滚动,把涂料均匀地粉刷到墙上.撑竿的重力和墙壁的摩擦均不计,且撑竿足够长,粉刷工人站在离墙壁一定距离处缓缓上推涂料滚,设该过程中撑竿对涂料滚的推力为F1,涂料滚对墙壁的压力为F2,则()A.F1增大,F2减小B.F1增大,F2增大C.F1减小,F2减小D.F1减小,F2增大8、跳伞运动员以5m/s的速度匀速竖直降落,在离地面h=10m 的地方掉了一颗扣子,掉扣子后运动员仍以原速匀速下降,则跳伞员比扣子晚着陆的时间为(不计空气阻力对扣子的作用,运动员的运动不受掉落的扣子的影响,g=10m/s2)()A.2s B.1s C.错误!s D.(2-错误!)s9、如图所示,一个半球形的碗放在桌面上,碗口水平,O点为其球心,碗的内表面及碗口是光滑的.一根细线跨在碗口上,线的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m1和m2的小球.当它们处于平衡状态时,质量为m1的小球与O点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α=90°,质量为m2的小球位于水平地面上,设此时质量为m2的小球对地面压力大小为F N,细线的拉力大小为F T,则( )A.F N=(m2-m1)g B.F N=m2gC.F T=错误!m1g D.F T =(m2-错误!m1)g10、用轻弹簧竖直悬挂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为L,现用该弹簧沿倾角为30°的斜面拉住质量为4m的物体,系统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也为L(如图所示),则物体此时所受摩擦力()A.等于零B.大小为错误!mg,方向沿斜面向下C.大小为错误!mg,方向沿斜面向上D.大小为mg,方向沿斜面向上11、物体由静止出发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一段时间1后又做加速度大小为a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至静止,总位移为x,则运动2中的最大速度为( )A .122/a x a B .12()a a x + C .12()a a x + D .12122/()a a x a a + 12、甲为杂技表演的安全网示意图,网绳的结构为正方格形,O 、a 、b 、c 、d ……为网绳的结点,安全网水平张紧后,若质量为m 的运动员从高处落下,并恰好落在O 点上,该处下凹至最低点时,网绳dOe ,bOg 均呈120°向上的张角,如图乙所示,此时O 点受到运动员的向下的冲击力大小为F ,则这时O 点周围每根网绳承受的力的大小为( )A .FB .错误!C .F +mgD .错误!二、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13小题6分,14题12分,共18分)13、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按照一定的标度(标度未画出)画出的力的图示.F 1、F 2、F 、中不是由弹簧测力计测得的力是__________(填字母).若AO 与共线,BO 与F 共线,则被拉伸的橡皮筋的方向应为_______(填AO 或BO ).在该实验中需要记录和观察的是_________.A .记录F 1、F 2、F 的大小和方向B .记录F 1、F 2的夹角C .观察F 1、F 2的大小是否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相同D .观察F 、的大小和方向是否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相同 14、小华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某处,在绳子拉力的作用下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在水平木板上运动,如图所示.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的一段.如图所示,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确定出八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并用刻度尺测出了各计数点到0计数点的距离,图中所标数据的单位是cm(1)根据纸带提供的信息,小华同学已经计算出了打下1、2、3、4、5这五个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请你帮助他计算出打下计数点6时小车的速度(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并填入下表.计数点123456t /s0.10。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错或不答得0分,选不全得3分。
将答案填在题后的表格中。
1.在绳下吊一个小球保持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绳对小球的拉力就是小球的重力B.绳对小球的拉力大小等于小球的重力,但拉力不是重力C.由于小球吊在空中,所以小球的重力没有施力物体D.小球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可以看作质点B.物体的重心并不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C.位移和路程总是大小相等,但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D.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其中任意的一个分力3.人握住旗杆匀速上爬,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受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下的B.人受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上的C.手握旗杆的力越大,人受的摩擦力也越大D.手握旗杆的力增加,人受的摩擦力保持不变4.A物体的重力是B物体的两倍,若使它们自同一高度同时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是B物体的两倍 B.A、B物体的加速度相同C.A先落地,B后落地 D.A、B两物体同时落地5.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的物体,质量为20kg,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在运动过程中,还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大小为20N的拉力作用,则物体受到的合力为( )(g=10N/kg)A.0 B.20N,向左 C。
40N,向右 D。
40N,向左6.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加速运动,但加速度不断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在这段过程中,运动物体( )A.速度不断减小,位移不断增大 B.速度不断减小,位移也不断减小C.速度不断增大,且增加得越来越慢 D.速度不断增加,且增加得越来越快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越快的汽车越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汽车运动得越快,惯性越大B.小球由于受重力的作用而自由下落时,它的惯性就不存在了C.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惯性小的缘故D.物体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有惯性8.某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其ν-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2s内和第3s内速度了,向相反B.第2s内和第3s内速度方向相同C.第3s内和第4s内加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D.第5s内速度方向与第ls内速度方向相反9.质量为M 的长方形木块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斜面对木块的作用力的方向应该是( )A .沿斜面向下B .垂直于斜面向上C .沿斜面向上D .竖直向上10.三段不可伸长的细绳OA 、OB 、OC 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它们共同悬挂一重物,如图所示,其中OB 是水平的,A 端、B 端固定。
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黄冈中学)湖北省黄冈中学秋季高一物理期中考试试题一、选择题(共12 小题,每小题4 分,共48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 4 分,选对而不全得 2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 分)1.如图所示,小球从距地面5 m 高处落下,被地面反向弹回后,在距地面 2 m 高处被接住,则小球从高处落下到被接住这一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 A.7 m7 mB.5 m2 mC.5 m3 mD.7 m3 m 2.某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其v -t 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2s 内和第3s 内速度方向相反B.第2s 内和第3s 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C.第3s 内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D.第5s 内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3.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 在t =0 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描述两车运动的v-t 图如图,直线a、b 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 秒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0~10 秒内两车逐渐靠近B.在10~20 秒内两车逐渐远离C.在5~15 秒内两车的位移相等D.在t=10 秒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4.t=0 时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以出发点为参考点,它们的位移—时间(x -t )图像如图所示,则在t 1 时刻()A.它们的速度相同,甲在乙的前方B.它们的速度相同,乙在甲的前方C.它们的位置相同,甲的速度大于乙D.它们的位置相同,乙的速度大于甲5.如图所示为一物体作直线运动时的图象,横坐标表示时间,但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未标出.已知物体在前2s 时间内向东运动,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若纵坐标表示速度,则物体在4s 内的位移为零.B.若纵坐标表示速度,则物体在4s 内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始终向西.C.若纵坐标表示位移,则物体在4s 内的运动方向始终向东.D.若纵坐标表示位移,则物体在4s 内的位移为零.6.在下面所说的物体运动情况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物体在某时刻运动速度很大,而加速度为零B.物体在某时刻运动速度很小,而加速度很大C.运动的物体在某时刻速度为零,而其加速度不为零D. 物体做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的变速直线运动,当物体加速度减小时它的速度也减小7.在下图中,a、b 均处于静止状态,则a、b 间一定..有弹力的是()O x t t 1甲甲乙乙) (s t2408.如图所示,在甲图中,小孩用80N 的水平力推木箱,木箱不动,则木箱此时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为N;在乙图中,小孩用至少100N 的水平力推木箱,木箱才能被推动,则木箱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N;在丙图中,小孩把木箱推动了,若此时木箱与地面间摩擦力大小为90N,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200N,则木箱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 =依次填入以上空格的正确答案是()A.0、80、0.45B.80、100、0.45C.80、80、0.90D.80、100、0.90 9.如图所示,a 为水平输送带,b 为倾斜输送带。
2024届湖北省黄冈、华师大附中等八校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如图所示是商场中台阶式电梯,一人静止站在电梯水平梯板OP上,跟随电梯以速度υ斜向上(平行NP)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关于水平梯板对人的支持力F和静摩擦力f的说法,正确的是A.F垂直NP斜向上B.f=0C.f平行OP向右D.f平行OP向左2、关于物体受力分解问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斜面上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可以分解为使物体下滑的力和对斜面的压力B.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斜向上的拉力可以分解为水平向前拉物体的力和竖直向上提物体的力C.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斜向下的拉力可以分解为水平向前拉物体的力和竖直向下的对地面的压力D.根据力的分解等知识可知,沿与水平方向成同一角度推或拉水平地面上的同一物体使其匀速运动,斜向下推比斜向上拉,一般说来要省力3、某飞机从着陆到停下来所用的时间为t,滑行的距离为x,假设飞机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减速直线运动,则飞机着陆时的速度应是( )A.B.C.D.4、一本书静置于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桌面受到的压力是由桌面形变形成的B.桌面受到的压力实际就是书的重力C.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与书所受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与书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5、如图所示,大伟跟小伟站在水平地面上手拉手比力气,结果大伟把小伟拉了过来。
对这个过程中作用于双方的力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大伟拉小伟的力比小伟拉大伟的力大B.大伟与小伟间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C.大伟拉小伟的力与小伟拉大伟的力大小一定相等D.只有在大伟把小伟拉动的过程中,大伟的力才比小伟的力大,在可能出现的短暂相持过程中,两人的拉力一样大6、如图所示,一个球绕中心轴线OO′以角速度ω做匀速圆周运动,则()A.a、b两点线速度相同B.a、b两点角速度相同C.若θ=30°,则a、b两点的线速度之比v a:v b3 2 D.若θ=30°,则a、b两点的向心加速度之比a na:a nb3 27、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建立理想模型法B.根据速度的定义式,当△t非常小时,xv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维法C.伽利略为了探究自由落体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这运用了类比法D.在推导匀变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成很多小段,每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微元法8、一名消防队员在模拟演习训练中,沿着长为12m的竖立在地面上的钢管从顶端由静止先匀加速再匀减速下滑,滑到地面时速度恰好为零。
2024届湖北省黄冈市物理高一上期中质量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汽车以大小为24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获得的加速度的大小为8m/s2,那么刹车后2s内与刹车后4s 内汽车通过的路程之比为A.8:9 B.1:1 C.1:3 D.3:42、在下图中,a、b表面均光滑,天花板和地面均水平,a、b间一定有弹力的是()A.B.C.D.3、关于机械运动和参考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地球为参考系B.由于运动是绝对的,描述运动时,无需选定参考系C.一定要选固定不动的物体为参考系D.研究和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定参考系4、如图所示,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向右运动,同时还有一水平向左的力F作用于物体上,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A.水平向左B.水平向右C.等于零D.无法判断5、为了测量井里水面到井口的距离,让一个石子从井口自由下落,经过t时间之后听到石子落水的声音,忽略声音传播的时间,则井口到水面的距离为()gtA.2gtB.2/2gtC.2/4gtD.2/86、如图所示为覃塘高中学生拿生活垃圾去垃圾池倒的简易情景,甲、乙两人从O点(宿舍)同时出发,并同时到达A 点(垃圾池),两人的路径已在图中标出,则( )A.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B.两人运动的平均速度相等C.甲的路程大于乙的路程D.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7、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在描述两车运动的图象中(如图所示),直线、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内两车的平均速度相同B.在内两车的位移相等C.在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D.在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8、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 s内的位移是2 m,第4 s内的位移是2.5 m,那么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2 s内平均速度是2.25 m/s B.第3 s末瞬时速度是2.25 m/sC.质点的加速度是0.125 m/s2D.质点的加速度是0.5 m/s29、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水平桌面上,通过定滑轮悬挂一个重为10N的物体B,且已知物体A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4N.要使A静止,需加一水平向左的力F1,则力F1的取值可以为( )A.4N B.6N C.10N D.18N10、下列关于弹力和摩擦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有摩擦力的接触面间必定有弹力,有弹力的接触面也一定有摩擦力B.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物体所受的正压力大小成正比C.轻杆的弹力方向可以不在杆所在的直线上D.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运动方向相反,起阻碍物体运动的作用二、实验题11、(4分)在做“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
2012学年第一学期五校联考期中卷高一物理试题卷说明:1、考试时间为90分钟,卷面满分为100分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1、在我国东南部的某大城市,有一天下午,在该城市的中心广场行人拥挤,有人突然高喊“楼要倒了!”其他人猛然抬头观看也发现楼在慢慢倾倒,如图所示。
便纷纷狂奔逃生,引起交通混乱,但过了好久,高楼并没有倒塌。
人们再仔细观望时,楼依然稳稳地矗立在那里。
下面有关探究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是一种错觉,不可能发生B.感觉楼要倾倒的原因是人在运动C.是因为选择了高空运动的云为参考系D.是因为选择了旁边更高的楼为参考系2、下列情况中加划线的物体,哪些不.可以..看作质点?()A.研究温州快客通过宜山大桥的运行快慢 B.研究公转规律时的地球C.研究“神州”六号飞船绕地球运行的高度 D.研究火车通过一座铁路桥所用的时间3、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牙买加选手博尔特是一公认的世界飞人,在男子100m决赛和男子200m决赛中分别以9.63s和19.32s的成绩获得两枚金牌。
关于他在这两次决赛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0m决赛中的位移是100m决赛的两倍B.200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35m/sC.100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38m/sD.100m决赛中的最大速度约为20.76m/s4、下列描述的运动中,可能存在的是()①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却很小②速度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③速度变化的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④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5、杂技演员有高超的技术,能轻松地顶接从高处落下的坛子.关于他顶坛时头顶受到的压力,产生的直接原因是()A、坛的形变;B、头的形变;C、物体受到的重力;D、人受到的重力;6、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 1s末的速度是 6m/s,第 2s内的平均速度是 8m/s,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A.物体零时刻的速度是 3m/sB.物体的加速度是 4m/s2C.任何1s内的速度变化都是 2m/sD.2s内的平均速度是 7m/s7 、汽车以20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那么开始刹车后2 s与开始刹车后6 s汽车通过的位移大小之比为()A.1∶4B.3∶5C.3∶4D.5∶98、炮弹发射后在空中飞行,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炮弹只受重力作用,方向沿竖直方向向下②若炮弹的质量是m,则其重力大小为mg③炮弹在飞行中还受到一个向前的推力,其方向不断发生变化④炮弹在飞行过程中还受到大炮对它的推力作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9、如图所示,在甲图中,小孩用80N的水平力推木箱,木箱不动,则木箱此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在乙图中,小孩用至少100N的水平力推木箱,木箱才能被推动,则木箱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在丙图中,小孩把木箱推动了,若此时木箱与地面间摩擦力大小为90N,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200N,则木箱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________,若小孩用110N的力推木箱,木箱能被推动,则木箱此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依次填入以上空格的正确答案是()A.0、80、0.45、90B.80、100、0.45、90C.80、 80、 0.90、110D. 80、 100、 0.90、 110法不正确的是( )A.第2s末质点的运动方向改变B. 4s内质点的位移为零C.第3s末和第5s末质点的位置相同D.第1s末质点的速度将改变方向二、不定项选择(本题共16分,每小题4分。
2024届湖北省黄冈高级中学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如图,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相连,从滑轮到P和到Q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已知Q与P之间以及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两物块的质量都是m,滑轮轴上的摩擦不计,若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 拉P使其做匀速运动,则F的大小为()A.4μmg B.3μmgC.2μmg D.μmg2、关于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在同一地点,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一样快B.伽利略猜想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C.伽利略通过数学推演并用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验证了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D.伽利略思想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和谐地结合起来3、下列图像中,表示物体做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是()A.B.C.D.4、如图所示,木块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外力F1、F2沿水平方向作用在木块上,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2N.若撤去力F1,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 ).A.8N,方向向右B.8N,方向向左C.2N,方向向右D.2N,方向向左5、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对于这个研究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斜面实验“冲淡”了重力的作用,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路程B.通过对斜面实验的观察与计算,直接得到了落体运动的规律C.当时利用斜面做实验主要是考虑到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时间D.当时利用斜面做实验主要是考虑到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速度6、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B.受静摩擦力的物体不一定静止,受滑动摩擦力的物体不一定运动C.接触面上有弹力才有摩擦力,所以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弹力大小有关D.摩擦力一定是阻力7、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以时间为横轴的从静止开始运动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
2024届湖北省黄冈市物理高一上期中监测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各组物理量均为矢量..的是( )A.位移、质量、速度B.速度、时间、路程C.力、速率、位移D.速度、位移、加速度2、下面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B.只有质量很小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C.任何情况下地球都不可以看成质点D.研究物体运动时, 物体的形状和体积属于无关因素时, 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3、如图所示,有四块相同的坚固石块垒成弧形的石拱,其中第3、4块固定在地面上,每块石块的两个面间所夹的圆心角为37°.假定石块间的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则第1、2块石块间的作用力和第1、3块石块间的作用力的大小之比为()A.12B3C.45D34、下列关于静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间一定有静摩擦力B.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C.静摩擦力对物体的运动总是起阻碍作用D.静摩擦力一定比滑动摩擦力大5、以下几组共点力分别作用在物体上,有可能使物体所受合力为零的是( ) A.10N,50N,100N. B.5N,10N,20N.C.10N,40N,5N. D.30N,40N,50N.6、一矿井深125m,在井口每隔一定时间自由下落一个小球,当第11个小球刚从井口下落时,第1个小球恰好到井底(g=10m/s ),则( )A .第一个小球落井底时的速度为50m/sB .第一个小球落井底时的速度为25m/sC .相邻两个小球下落的时间间隔是0.5sD .第九个小球和第七个小球之间的距离15m7、汽车沿平直的道路运动,速度从v 1变为v 2,如图所示。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3年高一(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命题人:程志攀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第7~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列情况中的运动物体,不能..被看作质点的是()A 研究绕地球飞行时航天飞机的轨道B 研究飞行中直升飞机螺旋桨的运转情况C 计算从北京开往上海的火车运行时间D 计算在传送带上输送的工件数【答案】B【考点】质点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起到无关因素或者次要因素的时候,就可以将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忽略,用一个有质量的点代替这个物体。
2.铁块放在桌面上,下列关于铁块和桌面受力的论述正确的是( ) A.铁块与桌面之间有弹力作用,其原因是桌面发生了形变,坚硬的铁块并未发生形变B.桌面受到竖直向下的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引起的,铁块受到竖直向上的弹力,是由于铁块发生形变引起的C.桌面受到竖直向下的弹力,是由于铁块发生形变引起的,铁块受到竖直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引起的D.铁块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压向桌面,所以桌面受到压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答案】C【考点】弹力铁块受到弹力是因为桌子发生形变,由于桌子要恢复原状从而对铁块有一个向上的支持力;桌子受到弹力是因为铁块发生形变,由于铁块要恢复原状从而对桌子有个向下的压力。
3.一石块从楼房阳台边缘处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到达地面。
把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分为相等的三段,如果它在第一段时间内的位移是1.2m,那么它在第三段时间内的位移是( ) A.1.2m B.3.6m C.6.0m D.10.8m【答案】C【考点】自由落体运动设总时间为t,第一段时间内位移为h,总位移为H,则根据公式:2123h gt=⎛⎫⎪⎝⎭,212H g t=,联立可以得到选项C正确。
4.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5十2t3,它的速度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v=6t2.该质点在t=0到t=2 s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关系式中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 ( )A.4 m/s B.8 m/s C.12 m/s D.24 m/s【答案】B【考点】平均速度根据公式xvt∆=∆,将0t=代入可以得到15mx=,将2t s=代入可以得到221mx=,所以16x m∆=,代入公式可以得到选项B正确。
黄冈中学第五师分校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
物理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人:陈记才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
1、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哪个可以看作质点()
A.体育教练员研究百米赛跑运动员的起跑动作
B.研究汽车后轮上一点运动情况的车轮
C.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速度
D.研究地球自转时的地球
2.A、B、C三物同时、同地、同向出发做直线运动,
图2-1是它们位移与时间的图象,由图可知它们在
t 0时间内(除t
时刻外)()
A.三者平均速度相等
B.甲的平均速度最大
C.乙的平均速度最大
D.乙的平均速度最小
3.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加速度为3m/s2,则
()
A.物体在某秒末的速度一定是该秒初的速度的3倍
B.物体在某秒初的速度一定比前秒末的速度大3m/s
C.物体在某秒末的速度一定比该秒初的速度大3m/s
D.物体在某秒末的速度一定比前秒初的速度大3m/s
4.火车在平直轨道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车头通过某路标时的速度为v1,车尾通过该路标时的速度为v2,则火车的中点通过该路标的速度为( )
A
、B
、C 、D、
5.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开始运动起,通过连续三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分别为1 s、2s、3s,这三段路程之比应是()
A.1﹕2﹕3 B.1﹕3﹕5 C.12﹕22﹕32 D.13﹕23﹕336.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第5秒内的位移和在第1秒内的位移之比是()A.5﹕1 B.9﹕1 C.19﹕1 D. 25﹕1
7. 在一高塔顶端同时释放一片羽毛和一个玻璃球,玻璃球先于羽毛到达地面,这主
要是因为()
A.它们的重量不同
B.它们的密度不同
C.它们的材料不同
D.它们受到的空气阻力不同
8. 甲、乙、丙三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同时经过某一路标,以后甲车一直做匀速直线
运动,乙车先减速后加速,丙车先加速后减速,它们经过下一路标时的速度又相同则()
A、甲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
B、乙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
C、丙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
D、三车同时通过下一个路标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9.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大时,加速度一定大;速度小时,加速度一定小
B.速度的方向就是加速度的方向
C.在时间t内,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速度一定不断增大
D.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不一定为零
10.物体在一直线上运动,用正、负号表示方向的不同,根据给出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正负,下列对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v
>0,a<0,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
B.v
<0,a<0,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
C.v
<0,a>0,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
D.v
>0,a>0,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
11.根据打点计时器打上点的纸带,可以直接得到的物理量()
A、时间间隔
B、位移
C、加速度
D、平均速度
12.如图所示的两条斜线分别代表a、b两物体做直线
运动时的v-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前10s内,b的位移比a的位移大
B、b的加速度比a的加速度小
C、a出发后10s追上b
D、10s时两物体的瞬时速率相等10
三、填空题:(12分 )
13. [4分]小车从坡路上由静止开始下滑,第一秒内的位移是2m ,第二秒内的位移是5m,第三秒内的位移是10m ,第四秒内的位移是14m ,则物体前2s 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m/s,后2s 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m/s,物体在全程的平均速度____m/s.小车____(填“是”或“不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14. [8分]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如图是采用正确的实验手段,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点迹图.0,1,2,3,4是所取的五个计数点,图中数值是各计数点对应的以厘米为单位的尺的读数.
(1)打点计时器的周期是 ,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是 . (2)利用图中的刻度尺,量出由计数点2到计数点3的位移S 1= ,由计数点3到计数点4的位移S 2= .
(3)由以上数据,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为 , 打下计数点3时小车的速度 .
四、计算题(解题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
)40分 15.(8分)一个自由下落的物体,到达地面时的速度是20m/s ,这个物体是从多高处下落的?从开始下落计时,经多长时间到达地面?(g 取10m/s 2)
16.(10分)飞机着陆后以6m/s 2
的加速度匀减速运动,若着陆时的速度为120m/s 。
试求: ⑴飞机着陆后15秒末时的速度。
⑵飞机着陆后25秒内的位移。
(1)在表格中所列时间内,哪段时间内重物在做加速运动?哪段时间内重物在做匀速运动?哪段时间内重物在做减速运动?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多大? (2)在右图中作出重物的v-t 图线。
(3)2s--5s 内起重机的位移是多大?
18.(12分)甲车从某地以10m/s 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在其后方64m 处以20m/s 的初速度并以0.5m/s 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求二车经多长时间相遇,相遇点在距乙车出发点多远处?两车追赶过程中(零时刻除外)何时相距最远,最远距离是多大?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
物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32分)
1、C
2、A
3、C
4、B
5、D
6、B
7、D
8、C 二.多项选择题(16分)
9、CD 10、BD 11、AB 12、ABD
三、填空题(12分)
13、3.5 12 7.75 不是
14.0.02S ,0.1S ,3.6cm ,4.8cm ,1.2m/s 2, 0.42m/s
四、计算题(40分) 15. 20m ,2s
16.30m/s, 1200m
17.(1)前0-5s ; 5s-8s ;8s-10s 0.8m/s 2 (4分) (2) 图略。
(3分) (3) 3.9m (3分)
18.解析:甲车的位移s v t t 1110==
①
乙车的位移s v t at t t 222212201
4
=-=-
② 若二车相遇,则有s s 1264+=
③
将①②代入方程③得t t 2402560-+=,解得t s 18=,t s 232=,可见二车分别在8s 和32s 时相遇。
相遇时乙车离出发地点的距离分别为
s m 2144=,s m 2384'=
当v 甲=v 乙时两车相距最远 10=20-0.5t t=20s
X 1=vt=200m
X 2=200-100=300m
X=x 2-(x 1+64)=300m-264m=3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