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达标测试卷
- 格式:docx
- 大小:116.33 KB
- 文档页数:10
五四制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测试题(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我来填一填。
1.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先把( )对齐,也就是把( )对齐。
2.计算0.7+3.52+0.3+6.48时,运用加法( )律和加法( )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3.已知甲数是82.3,比乙数多53.41,乙数是( )。
4.根据4.26+3.75=8.01写出两道减法算式是( )和( )。
5.6个0.1和60个0.01合起来是( )。
6.6.50末尾的零去掉后,小数的大小( ),计数单位由原来的( )变成了( )。
7.计算7.92+(14.87-8.49)时,要先算( )法,再算( )法,结果是( )。
8.比1小的最大两位小数是( ),它与1相差( )。
9.3.6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再加上(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就是4;减去(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就是2。
10.在里填上“>”“<”或“=”。
4.7+5.2+2 11 0.99+6.887.8811 3.6+2.4+5 6.2-3+3.8 10二、我来判一判。
1.一个一位小数加上一个两位小数,和一定是一个三位小数。
( )2.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小数末尾的数要对齐。
( )3.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于小数加法同样适用。
( )4.0.7+0.3-0.7+0.3=0 ( )5.32个百分之一写成小数是0.32。
( )6.已知甲数是7.8,比乙数多2.2,乙数是10。
( )7.7.58+6.5+4.42=6.5+(7.58+4.42) ( )8.2.2与0.9的和比它们的差大1.8。
( )9.甲数是7.6,比乙数多1.62,乙数是8.22。
( )10.63.5+9.8+0.5=63.5+0.5+9.8是根据加法交换律。
( )三、我来选一选。
1.8.48-(0.65+3.48)=( )A.8.48-0.65+3.48B.8.48-3.48-0.65C.8.48-3.48+0.652.4角6分+7元4分=( )A.7元8角6分B.12元C.7.5元3.去掉52.05中的0,所得的数与原数相比( )。
第七单元检测一、填空,(5,6,8题各2分,其余每空1分,共19分)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法;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
2.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里面的,再算()里面的。
3.计算31 ×[231-(98+54)]时,要先算()法,再算()法,最后算()法。
4. 186减去860与5的商,所得的差再乘65,积是多少?列式是(),结果是()。
5.如果给算式864-12 ×6÷9添上小括号,使它的运算顺序变为先算乘法,再算碱法,最后算除法,那么添上小括号的算式应为()。
6.在下面算式适当的地方添上括号,使算式的结果尽可能大。
750÷30-5×47.在〇里填上“>""<"或“="。
25+60×12÷6〇(25 +60)×12÷6 (36+15)×100〇36×15+10040÷(85-5 × 16)〇40÷(85÷5-16) 350-72 ×8÷9〇350-72÷9×88.每人每天装订图书420册,照这样计算,4人5天能装订图书多少册?列综合算式是()。
二、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x")(5分)1.在算式40-20÷5×10中,要先算减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
()2.19乘78减去46的差,积是多少?列式是19 ×78-46。
()3.李明把9x(2+☐)错算成2+9×☐,他得到的结果与正确答案相差16。
()4.0不能作被除数,也不能作除数。
()5.358-(15+20×4)与(358-15+20)×4的结果相同。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学期第七单元测试一.选择题(共8小题)1.如图的统计图中,1格表示()A.5千克B.10千克C.5箱2.根据统计结果,你认为a选项的数值大约是()比较合理.A.10B.12C.16D.24 3.如图,十五届亚运会上,中国金牌数比韩、日两国金牌总数还多()枚.A.108B.57C.115D.107 4.如图,()可以表示下面哪种情况的统计.A.4个学生期末数学考试成绩B.四年级喜欢各项运动的男女生人数C.小明1﹣﹣8岁的身高D.蛋糕店的草莓蛋糕和芒果蛋糕最近5天的销售情况5.如图是四位同学语、数成绩总分的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语文成绩最高A.A、B.B、C.C、D.D、6.下面是育英小学和西门小学四、五、六年级学生回收电池统计图.根据统计情况估计一下,哪个学校的学生回收的电池更多?()A.西门小学B.育英小学C.两个学校一样多7.在一个圆形花坛内种了三种花(如图),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各种花占地面积的应该是()A.B.C.D.8.如图是某班一些孩子上月的读书情况统计图.如果有4个孩子读了4本书,有5个孩子读了5本书.那么有()个孩子读了6本书.A.1B.2C.3D.6二.填空题(共8小题)9.如图是某校四年级师生向希望小学捐书情况统计图.①图中每格代表本.②捐的最多,捐的最少,捐的最多的是捐的最少的倍.③如果把捐的书全部捐给希望小学的25名小朋友,平均每人可分得本.10.如图是小军上学期五门功课的成绩统计图.(1)图中每格代表分.(2)分数最高,分数最低.(3)美术比外语低分.11.如图是四(2)黎慧同学的段考成绩.从图中可以看出一格代表分,她这次段考,学科的成绩最好,是分;学科的成绩最低,是分;成绩最好的学科与最低的学科相差分.12.看图填空根据上面的统计图填空:(1)纵轴上每个单位长度表示名学生;(2)班男、女生人数相差最多;(3)班男、女生人数相差最少.13.四(2)班五名选手在踢毽子比赛中的成绩如下.(1)踢的下数最多,踢的下数最少.(2)小萍的成绩是第名,第三名是.(3)小静比小兰多踢了下.(4)小静踢的下数是小红的倍.14.如图是六(1)班数学兴趣小组一次数学竞赛成绩统计图.看图解答下列问题:(1)有人参赛.(2)分数段的人数最多,是人.(3)如果60分以上为及格,80分以上为优秀,那么这次竞赛的及格率是,优秀率是.15.某公园2019年元旦的售票情况如图.(1)售票最多的是月日,共售出张票.(2)1月1日比1月3日多售出张票.(3)1月1日和3日平均每天售票张.16.如图,是五年级一班同学体育达标人数统计图.(1)五①班的总人数至少有人.(2)在项目上,男女生的水平相当,在项目上,女生合格人数高于男生.(3)我认为这个班的同学应该在项目加强锻炼.三.判断题(共5小题)17.在生活中统计一组数据,可以制成条形统计图表示.(判断对错)18.要形象具体的反映各年级男女生人数的情况,最好制成折线统计图.(判断对错) 19.在一幅条形统计图中,用2厘米表示90万吨,那么用4厘米表示180万吨.(判断对错) 20.在同一个条形统计图中,每小格表示的数量多少可以不相等.(判断对错)21.单式条形统计图中要标出图例.(判断对错)四.应用题(共6小题)22.如图是某工厂四个车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生产情况统计图.(1)车间季度生产量最高.(2)第二季度车间产量最低.(3)第三车间第一季度比第二季度多生产个.(4)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23.33、某学校四年级同学最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统计图如下.(1)统计图中一格表示人.一共调查了人.(2)喜欢的人数最多,喜欢和的人数同样多.(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24.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25团中学每周星期四下午举办兴趣活动课程,四年级参加活动如图表示.仔细观察如图并且回答问题.(1)一格表示人.(2)参加小组的人数最多,参加小组的人数最少.(3)参加猜谜语小组的人数比参加象棋小组的人数多人.(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25.如图是希望小学四、五、六年级人数统计图.(1)四、五、六年级一共有男生204人,六年级男生有多少人?(2)六年级女生比四、五年级女生的平均数多13人,六年级女生有多少人?(3)根据以上信息,请在图上画出六年级男、女生的条形图.26.小军家和小强家2018年各季度电费情况如图,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1)小军家平均每季度电费是多少元?(2)小强家平均每月电费是多少元?(3)你还能得到什么信息?27.A公司科技部、工程部、销售部三个部门的男、女员工人数如图,完成下列填空.(1)该公司男工总人数比女工总人数多人.(2)三个部门的男工平均有人.(3)公司准备招一些女工,使三个部门的女工平均数高到80人,公司准备招个女工.五.操作题(共1小题)28.根据如表,将统计图画完整.班级图书统计表图书种类数量(本)图画书40文学书50科普书20故事书60六.解答题(共1小题)29.某学校开展了主题为“垃圾分类、绿色生活新时尚”的宣传活动.李老师为了解五年级学生对于垃圾分类知识的掌握情况,组织五年级两个班的全体学生进行了垃圾分类知识竞赛,将他们的成绩进行统计,绘制了下面的统计图.(1)五年级两个班的学生人数相等,五年级一共有学生人.(2)请把统计图补充完整.(3)在这次垃圾分类知识竞赛中,五年级有人成绩优秀,有人成绩不合格.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1.【分析】观察统计图,发现1格表示5千克,据此即可解答.【解答】解:统计图中,1格表示5千克.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统计图,需要从统计图上找出数据.2.【分析】根据已知的条形所标注的数据及它们之间的高度之比或差即可看出a选项的数值大约是多少.【解答】解:如图,选项a直条的高度是B的2倍少一点,大约是16比较合理.故选:C.【点评】根据A、B、C、D、E各直条的高度及它们之间的差或比即可确定选项a直条所表示的数据.3.【分析】在第15届亚运会上中国获得金牌是165枚,韩国获得金牌是58枚,日本获得金牌是50枚,先求出韩、日两国金牌总数,再用中国获得金牌减去韩、日两国金牌总数就是要求的答案.【解答】解:165﹣(58+50)=165﹣108=57(枚);答:中国金牌数比韩、日两国金牌总数还多57枚.故选:B.【点评】关键是从统计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结合要求的问题,列式解答即可.4.【分析】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复式条形统计图可以反映两种或两种以上数量的多少,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A,表示4个学生期末数学考试成绩,用单式条形统计图;B,表示四年级喜欢各项运动的男、女生人数,必须用复式条形统计图;C,表示小明1﹣﹣8岁的身高,用单式统计图;D,表示蛋糕店的草莓蛋糕和芒果蛋糕最近5天的销售千克,可以用复式条形统计图,但是统计图中只有4项,所以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5.【分析】根据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把这四个同学的语文成绩进行比较即可.【解答】解:96>95>94>90,答:小杰的语文成绩最高.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6.【分析】首先根据加法的意义,用加法分别求出两个学校各回收电池多少个,然后进行比较即可.【解答】解:35+37+45=117(个),117>102,30+37+35=102(个),答:西门小学的学生回收的电池更多.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7.【分析】根据扇形统计图可知:月季花占总面积的50%,茶花和玫瑰各占总面积的25%;那么在条形统计图上,茶花和玫瑰花的高度就相同,而月季花的高度就是它们的2倍,由此求解.【解答】解:因为月季花占总面积的50%,茶花和玫瑰各占总面积的25%,所以它们用条形统计图可以表示为:故选:D.【点评】先根据扇形统计图找出它们的多少关系,再根据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进行绘图.8.【分析】根据统计图可知:读4~6本的有10个孩子,其中有4个孩子读了4本书,有5个孩子读了5本书,那么读6本书的孩子就有10﹣4﹣5=1人,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10﹣4﹣5=1(人),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如何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然后再分析选择即可.二.填空题(共8小题)9.【分析】①通过观察条形统计图可知:图中每格表示5本.②科技书捐的最大,故事书捐的最少,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解答.③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用捐的各种书的总本除以25即可.【解答】解:①答:图中每格表示5本.②45>40>25>1545÷15=3;答:科技书捐的最大,故事书捐的最少,捐的最多的是捐的最少的3倍.③(15+40+45+25)÷25=125÷25=5(本);答:平均每人可分得5本.故答案为:5;科技书、故事书、3;5.【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10.【分析】(1)通过观察条形统计图可知,图中每格表示20分.(2)数学分数最高,美术分数最低.(3)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用减法解答.【解答】解:(1)图中每格表示20分.(2)数学分数最高,美术分数最低.(3)90﹣70=20(分)答:美术比外语低20分.故答案为:20;数学、美术;20.【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11.【分析】认真观察条形统计图,根据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做题即可.【解答】解:98﹣96=2(分)答:从图中可以看出一格代表1分,她这次段考,外语学科的成绩最好,是98分;语文学科的成绩最低,是96分;成绩最好的学科与最低的学科相差2分.故答案为:1;外语;98;语文;96;2.【点评】本题主要运用统计图的特点做题.12.【分析】(1)通过观察条形统计图可知:纵轴上每个单位长度表示5名学生.(2)根据减法的意义,用减法分别求出三个班男生、女生相差的人数,然后进行比较即可.(3)根据减法的意义,用减法分别求出三个班男生、女生相差的人数,然后进行比较即可.【解答】解:(1)纵轴上每个单位长度表示5名学生.(2)28﹣25=3(人)26﹣24=2(人)27﹣23=4(人)4>3>2答:三班男、女生人数相差最多.(3)28﹣25=3(人)26﹣24=2(人)27﹣23=4(人)2<3<4答:二班男、女生人数相差最少.故答案为:5;三;二.【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13.【分析】(1)根据条形统计图的高矮即可求解;(2)根据条形统计图的高矮即可求解;(3)用小静减去小兰踢的下数即可求解.(4)用小静踢的下数除以小红踢的即可求解.【解答】解:(1)小静踢的下数最多,小兰踢的下数最少.(2)小萍的成绩是第二名,第三名是小芳.(3)40﹣14=26(下)答:小静比小兰多踢了26下.(4)40÷20=2答:小静踢的下数是小红的2倍.故答案为:小静,小兰;二,小芳;26;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如何从折线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然后再根据信息进行分析、计算、解答即可.14.【分析】(1)根据加法的意义,把各分数段的人数合并起来即可.(2)通过观察统计图可知,70~79分数段的人数最多,是7人.(3)把参赛的人数看总单位“1”,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除法解答.【解答】解:(1)1+5+7+6+2=21(人)答:有21人参赛.(2)70~79分数段的人数最多,是7人.(3)(5+7+6+2)÷21=20÷21≈0.952=95.2%(6+2)÷21=8÷21≈0.381=38.1%.答:这次竞赛的及格率是95.2%,优秀率是38.1%.故答案为:21;70~79;95.2%、38.1%.【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主要,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15.【分析】(1)根据加法的意义,用加法分别求出这3天每天售票的张数,然后进行比较即可.(2)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用减法解答.(3)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用1月1日和1月3日售票的总数除以2即可.【解答】解:(1)1200+900=2100(张)1000+600=1600(张)600+400=1000(张)2100>1600>1000答:售票最多的是1月1日,共售出2100张.(2)2100﹣1000=1100(张)答:1月1日比1月3日多售出1100张票.(3)(2100+1000)÷2=3100÷2=1550(张)答:1月1日和3日平均每天售票1550张.故答案为:1、1、2100;1100;1550.【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16.【分析】(1)该班男、女生体育达标人数从条形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在各项达标人数中,男生最高人数加女生最高人数就是这个班的最少人数.(2)根据各达标项目中表示男、女生人数的直条图高、低即可看出哪个项目上,男、女生水平相当,哪个项目上女生合格率高于男生合格率(3)仰卧起坐项目中,男、女生达标人数都较少,说明在此项目上应该加强锻炼.【解答】解:25+25=50(人)答:五①班的总人数至少有50人.(2)答:在投实心球项目上,男女生的水平相当,在跳绳项目上,女生合格人数高于男生.(3)答:我认为:这个班的同学应该在仰卧起坐项目加强锻炼.故答案为:50,投实心球,跳绳,仰卧起坐.【点评】此题是考查如何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根据所获取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三.判断题(共5小题)17.【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解答】解:在生活中统计一组数据,能够比较数量的多少;所以可以制成条形统计图表示,所以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18.【分析】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是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但一般不能直接从图中得到具体的数据;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事物的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解答】解:根据题意知,要形象具体的反映各年级男女生人数的情况,最好制成条形统计图.所以上面的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19.【分析】先求出1厘米代表多少吨,用180吨除以4厘米代表的吨数就是180吨应画的长度.【解答】解:90÷2=45(万吨);180÷45=4(厘米);故答案为:√.【点评】本题先求出不变的单一量,然后再根据这个单一量求解.20.【分析】在同一个条形统计图,表示数量的轴所分成的格数是相同的,每小格所表示的数量是相同的.【解答】解:在同一个条形统计图中,每小格表示的数量多少是相等的;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同样长的小格,不同的条形统计图中所代表的数量可以不同,但在同一个条形统计图中,每小格表示的数量多少一定相等.21.【分析】条形统计图上的每个小格表示就是一个长度单位,每个长度单位表示的数量是相同的,由于数据不同,所以画出直条的长短也不同,单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只用一种直条来表示,因此不用标出图例;而复式条形统计图可以同时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量,所以要标出图例,据此判断.【解答】解:单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只用一种直条来表示,因此不用标出图例;而复式条形统计图可以同时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量,所以要标出图例.故答案为:×.【点评】考查了单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区别,单式条形统计图中不用标出图例,而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要标出图例.四.应用题(共6小题)22.【分析】(1)通过观察统计图可知,第四车间第四季度生产量最高.(2)第二季度一车间的产量最低.(3)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用减法季度.(4)第一季度平均每个车间的产量是多少个?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先求出第一季度四个产量的总产量,然后用总产量除以4即可.【解答】解:(1)第四车间第四季度生产量最高.(2)第二季度一车间的产量最低.(3)1705﹣1550=155(个)答:第三车间第一季度比第二季度多生产155个.(4)第一季度平均每个车间的产量是多少个?(1550+1430+1705+1575)÷4=6260÷4=1565(个)答:第一季度平均每个车间的产量是1565个.故答案为:四、四;一;155.【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23.【分析】(1)通过观察统计图可知,统计图中一格表示5人,根据加法的意义,把喜欢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合并起来即可.(2)喜欢足球的人数最多,喜欢乒乓球和喜欢跳绳的人数同样多.(3)喜欢足球是人数比喜欢篮球的人数多几人?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用减法解答.【解答】解:(1)15+25+25+45+55+10=175(人)答:统计图中一格表示5人,一共调查了175人.(2)喜欢足球的人数最多,喜欢乒乓球和喜欢跳绳的人数同样多.(3)喜欢足球是人数比喜欢篮球的人数多几人?55﹣45=10(人)答:喜欢足球是人数比喜欢篮球的人数多10人.故答案为:5、175;足球、乒乓球、跳绳.【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24.【分析】(1)通过观察统计图可知,一格表示1人.(2)通过观察统计图可知,参加套圈小组的人数最多,参加象棋小组的人数最少.(3)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用减法解答.(4)提出的问题是:四年级参加兴趣小组的共有多少人?根据加法的意义,把参加各小组的人数合并起来即可.【解答】解:(1)一格表示1人.(2)参加套圈小组的人数最多,参加象棋小组的人数最少.(3)7﹣4=3(人)答:参加猜谜语小组的人数比参加象棋小组的人数多3人.(4)提出的问题是:四年级参加兴趣小组有多少人?7+11+4+7+5=34(人)故答案为:1;套圈、象棋;3;【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25.【分析】(1)已知四、五、六年级一共有男生204人,其中四年级男生有70人,五年级男生有58人,用男生的总人数减去四、五年级的男生人数就是六年级的男生人数.据此列式解答.(2)已知四年级的女生是60人,五年级的女生是74人,六年级女生比四、五年级女生的平均数多13人,先求出四、五年级女生的平均人数,然后再加上13人就是六年级的女生人数.据此列式解答.(3)根据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按照上面的数据完成统计图.【解答】解:(1)204﹣70﹣58=76(人)答:六年级男生有76人.(2)(60+74)÷2+13=134÷2+13=67+3=70(人)答:六女生有70人.(3)作图如下:希望小学四、五、六年级人数统计图【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26.【分析】(1)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先求出小军家全年共用电费多少元,然后用全年的电费除以4即可.(2)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先求出小强家全年共用电费多少元,然后用全年的电费除以12即可.(3)第一季度小强家电费比小军家多多少元?(答案不唯一),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用减法解答.【解答】解:(1)(160+115+210+135)÷4=620÷4=155(元)答:小军家平均每季度电费是155元.(2)(205+130+270+187)÷12=792÷12=66(元)答:小强家平均每月电费是66元.(3)第一季度小强家电费比小军家多多少元?205﹣160=45(元)答:第一季度小强家电费比小军家多45元.【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27.【分析】(1)首先根据加法的意义,把男工和女工人数分别合并起来,然后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多几,用减法解答.(2)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用男工总人数除以3即可.(3)先用80乘3求出女工要达到的人数,然后用女工要达到的人数减去原来女工的人数即可.【解答】解:(1)(80+110+134)﹣(40+65+87)=324﹣192=132(人)答:该公司男工总人数比女工总人数多132人.(2)(80+110+134)÷3=324÷3=108(人)答:三个部门的男工平均有108人.(3)80×3﹣(40+65+87)=240﹣192=48(人)答:公司准备招48个女工.故答案为:132;108;48.【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五.操作题(共1小题)28.【分析】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每格表示10本,图画书40本需要涂40÷10=4格;科普书20本需要涂20÷10=2格;故事书60本需要涂60÷10=6格;由此制作条形统计图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与分析可得:【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能否正确制作条形统计图的能力.六.解答题(共1小题)29.【分析】(1)根据统计图,把五(2)各个成绩的人数相加,求出五(2)班的人数,又五年级两个班的学生人数相等,然后再乘上2就是五年级的共有的人数;(2)根据题意,五(1)和五(2)人数相等,用五(2)班的人数分别求出五(1)班优秀的13人、合格的8人以及不合格的3人,求出五(1)班良好的人数,然后再补充完整统计图即可;(3)根据题意,把五(1)班和五(2)班成绩优秀的人数相加,就是五年级优秀的人数,即12+16;同理用3+5可以求出五年级不合格的人数.【解答】解:(1)16+12+6+5=39(人)39×2=78(人)答:五年级一共有学生78人.(2)39﹣13﹣8﹣3=15(人)统计图补充如下:(3)13+16=29(人)3+5=8(人)答:在这次垃圾分类知识竞赛中,五年级有29人成绩优秀,有8人成绩不合格.故答案为:78,29,8.【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统计图表的综合分析、解释和应用,能够看懂统计表,并能从统计图中或统计表中获取有用的信息,解决基本的问题.。
第七单元素养达标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1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附加题总分得分一、填一填。
(每空1分,共22分)1.在一个长方形中,邻边互相( 垂直),对边互相( 平行)。
2.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 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 距离)。
3.钟面上( 3)时整和( 9)时整,分针与时针互相垂直。
4.已知一条直线,可以画( 无数)条直线与它平行;过直线外一点,可以画( 一)条直线与它垂直。
5.两条平行线间可以画( 无数)条垂直的线段,这些线段的长度都( 相等)。
6.下图中,与直线a平行的是直线( b),与直线a垂直的是直线( d),直线b 与直线d的关系是互相( 垂直)。
直线a与直线d的交点叫做( 垂足)。
第6题图第7题图7.如图,连接点O和直线l上各点画线段,其中最长的是( OA),最短的是( OD)。
8.平行四边形有( 两)组对边互相平行。
9.把一张长方形纸片上下对折再展开,折痕与上下两条边互相( 平行),折痕与左右两条边互相( 垂直)。
10.下列字母中,( T)只有互相垂直的线段,( N、Z、M、W)只有互相平行的线段,( E、H、F)既有互相平行又有互相垂直的线段。
A N E Z M W T H I F二、判一判。
(对的画“√”,错的画“×”)(5分)1.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一条直线的平行线有无数条。
(√)3.两条直线相交,这两条直线一定互相垂直。
(×)4.过直线外一点可以画无数条已知直线的垂线。
(×)5.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它们的长度一定相等。
(×)三、选一选。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2分)1.同一平面内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可以相交成4个( B)。
A.锐角B.直角C.钝角2.连接两点可以画( A)条线段。
A.1 B.2 C.无数3.右图中有( B)组平行线。
A.1 B.2 C.34.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C)。
单元综合素质评价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一、认真审题,填一填。
(每小题3分,共24分)1.绕下图走5圈是()米,合()千米。
第1题图第2题图2.如图是若干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组成的“土、山”两个字,已知每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这两个字的周长分别是()厘米和()厘米。
3.一根长40厘米的绳子正好绕一个正方形镜框一周,这个镜框的边长是()厘米。
4.【说理题】如右图,同同和典典进行拼图游戏。
同同说:“三角形的周长是10+8+6=24(厘米),用两个这样的三角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24+24=48(厘米)。
”你认为同同说的()(填“对”或“不对”)。
理由是()。
5.将2个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6.把一个边长为8分米的大正方形剪成4个相同的小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周长是()分米。
7.将长为8厘米、宽为4厘米的长方形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形,剪成的每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8.【新情境】哥哥买了一部手机,他给手机贴上钢化膜。
钢化膜的长是16厘米,宽是7厘米,钢化膜的周长是()厘米。
二、仔细推敲,选一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3分,共18分)1.用1根18厘米长的铁丝做成一个长方形框架(没有剩余),这个长方形框架的长和宽的长度不可能是()。
A.8厘米,1厘米B.5厘米,2厘米C.6厘米,3厘米2.下面用8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图形中,周长最短的是()。
A. B. C.3.下列图形中,不能用“4×3”求出周长的是()。
A. B. C.4.如右图,A、B两个图形的周长相比较,()。
A.A<B B.A=B C.A>B5.一个长方形的长不变,宽增加5厘米,周长比原来增加()厘米。
A.5 B.10 C.156.周长最长的是()。
A. B. C.三、细心的你,算一算:求出各图形的周长。
(每小题3分,共12分)1. 2.3. 4.四、动手操作,我能行。
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A一、填空。
(1)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后算();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后算();小括号内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这个括号内也要先算(),后算()。
(2)把下列数量关系式填完整。
工作总量÷ =× =路程单价× =总价(3)在□内填入一个相同的一位数,使等式成立。
□×□=□÷□ 5×□=□+36□×□=72+□□×□=56-□(4)在下面的○中填上>、<或=。
25×4÷25×4○25×4-25×4600÷20÷5○600÷(20×5)450÷18-12○450÷(18-12)二、判断下面各题的对错,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并改正。
(1)54÷18+41×3 (2)16×5-80÷16=3+41×3 =80-80÷16=44×3 =0÷16=132 () =0 ()(3)640+360÷60+40 (4)5×(825-115÷23)=1000÷100 =5×(825-5)=10 () =5×820=4100()三、用递等式计算。
78×50-1440÷12 3856÷16+85×164000÷(16+832÷13)(326+95×25)÷37(7236÷18-228)×28 (4275-24×75)÷25四、列式计算。
(1)103乘38减26的差,积是多少?(2)98加42除以14的商,和是多少?(3)甲数是99,比乙数的3倍多15,乙数是多少?(4)360与140的和的一半,再除以50,商是多少?(5)60与40的和,被它们的差除,结果是多少?五、应用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7、8单元测试卷考试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卷面(3分)。
我能做到书写端正,卷面整洁。
知识技能 (70分)一、我会填。
(第4、5小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19分)1.(湖北武汉)一口平底锅一次只能煎两条鱼,用它煎一条鱼需要4分钟(正反面各2分钟)。
那么,煎5条鱼至少需要()分钟。
2.周日小兰帮妈妈做家务如下:用洗衣机洗衣服35分钟,拖地8分钟,擦家具10分钟,择菜5分钟,洗菜5分钟,晾衣服5分钟。
若经过合理安排,做完这些事至少要用()分钟。
3.三个人拍毕业照,拍一张要1分钟,可以拍单人照,也可以拍双人照,每人拍两张照片,至少需要()分钟。
4.看图回答问题。
(1)这是一个()统计图。
(2)才才答对了()道题,状状答对了()道题。
(3)()答对题目数量最多,比路路多答对()道题。
5.四(1)班和四(2)班各挑选3名同学举行1分钟跳绳对抗赛。
比赛规则:一对一分别比赛,胜一次得1分,三局两胜制。
四(1)班3名同学成绩分别是①号130下,②号108下,③号128下;四(2)班3名同学成绩分别是①号146下,②号116下,③号129下。
最后四(1)班获胜了,他们的出场顺序是怎样安排的?(在下表中填一填)6.(广东中山)一座桥,从桥的一端走到对岸需要5分钟,从对岸返回也需要5分钟,桥上每次只能容纳2人行走。
3名队员从桥的这端走到对岸再返回,最少需要()分钟。
二、我会选。
(12分)1.用一只平底锅烙饼,每次最多只能烙2张,烙一张饼需要4分钟(每一面需要2分钟),烙7张饼至少需要()分钟。
A.28B.20C.142.(广东中山)张力同学感冒了,他想尽快吃完药休息。
他要做的事情如下:找杯子倒开水1分钟,等开水变凉6分钟,拿感冒药1分钟,量体温5分钟。
做完这些事他最少要用()分钟。
A.6B.7C.83.饭店有甲、乙、丙三位顾客,他们每人点了两道菜,假设两个厨师做每道菜的时间都相等,为使顾客等待的时间之和最少,则应()。
2020-2021学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达标检测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解答题1.下图是第一小组1分钟口算成绩统计图。
(1)每格代表()道题。
(2)()算对的题数最多,算对了()道,()算对的题数最少。
(3)()和()算对的题数相同。
(4)看完统计图,如果宋娟在你身边,你想对她说点什么?2.下图是四(4)班同学最喜欢的体育活动(每人只限一项)的统计图。
(1)填写图中括号里的数据。
(2)最喜欢游泳活动的人数是最喜欢篮球活动人数的一半,请在图中表示出最喜欢游泳活动的人数。
(3)喜欢足球的比喜欢篮球的少()人。
(4)四(4)班一共有()名学生,()活动最受欢迎。
3.同学们最喜欢的大课间活动统计表如下。
(1)把统计结果分别用下面的条形统计图表示。
一组最喜欢的大课间活动统计图四年级最喜欢的大课间活动统计图(2)一组的图每格代表()人,年级的图每格代表()人。
(3)全校喜欢的大课间活动人数:跑步400人;跳绳350人;打球250人;其他350人。
若用条形图表示出来,1格代表()人比较合适。
4.一批同学参加飞镖比赛,每人发三镖,镖靶上的数字4和1表示射中该靶区的得分数(如左图),没射中的得0分.右图是这次比赛的得分统计图,看图填空:(1)参加飞镖比赛的全体同学的平均分是(______)分;(2)三镖都没中靶的有(______)人;(3)只有一镖中靶的有(______)人;(4)只有两镖中靶的有(______)人;(5)三镖都中靶的有(______)人.二、填空题5.四(3)班要投票确定假日游玩地点。
除了请假的小明没有参加外,其他同学全部参加了投票,结果如下:(1)完成统计表。
(2)四(3)班共有学生(________)人。
(3)如果小明参加投票,他最有可能选择去(________)。
(4)估计四(3)班最后决定去(________)游玩。
第七单元测试卷(包含答案)一、认真思考,正确填空。
1.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表示(),根据()画成(),然后把这些()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2.生活离不开统计,统计数据出了可以分类整理成()外,还可以绘成()。
3.用纵轴和横轴各表示整理的数据,能有涂格子的方法表示整理数据间的关系,这样的统计图是()。
4.一个平底锅里只能同时煎4条鱼,用它煎一条鱼需要4分钟(正反面各需要2分钟),煎4条鱼需要()分钟,煎6条鱼需要()分钟。
5.烤一个红薯大约需要12分钟,一个烤箱一个可以同时烤3个红薯。
那么烤10个红薯需要()分钟。
烤20个红薯需要()分钟。
二、我会判。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统计表与统计图的绘制都是在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的。
()2.统计图应该在统计表的基础上进行绘制。
()3.在一幅条形统计图中,如果用2厘米长的直条表示90吨重的货物,那么5厘米长的直条就可以表示180吨重的货物。
()4.要具体的反映各年级女士人数的情况最好制成条形统计图。
()5.烙三张饼,两面烙,每面要3分钟,每只烙两张,一共需要12分钟。
()三、我会选。
1.( )和( )都可以用来表示数据。
A.统计表 B.条形图 C.画“正”字2.( )更能直观地比较数量的多少。
A.条形图B.统计表C.圆圈图3.小明给客人沏茶,节水1分钟,烧水6分钟,洗茶杯2分钟,拿茶叶1分钟,沏茶1分钟,小明合理安排以上事情,最少需要()使客人尽快喝茶。
A. 7分钟B. 8分钟C. 9分钟D. 10分钟4.用一只平底锅煎饼,每次只能放4张饼,煎一张饼需要4分钟(正反面各2分钟),煎6张饼至少需要()分钟。
A.6B. 12C. 24D. 165.妈妈下班回家做饭,淘米需要2分钟,煮饭需要20分钟,洗菜要3分钟,切菜要2分钟,炒菜要10分钟。
如果煮饭和炒菜要用不同的锅和铲子,妈妈要将饭菜都做好,最少要用()时间。
A.22B. 25C.27D. 37四、熟能生巧算一算1、直接写出得数.240÷40= 90-28= 180×4=260÷20 = 840÷70= 30×26=2、列竖式计算。
第七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我会选择。
(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空2分,共10分) 1.()和()都可以用来表示数据。
A.统计表B.条形图C.画“正”字2.()更能直观地比较数量的多少。
A.条形图B.统计表C.圆圈图
3.聪聪调查了全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情况,如下表:
用条形图表示上面的数据,1格代表()人较合适。
A.1 B.2 C.5
4.少儿图书馆一天的图书借阅情况如下:
用条形图表示上面的数据,1格代表()本较合适。
A.10 B.20 C.50
二、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 2题2分,其余每题4分,共10分)
下面是四(1)班同学睡眠时间统计图。
1.睡眠时间在()的人数最多,在()的人数最少。
2.我国专家建议:小学生的睡眠时间每天应不少于10小时,四(1)班有()人睡眠时间不够。
3.你的睡眠时间够吗?你有什么建议?
四(1)班同学睡眠时间统计图
三、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
( 1题15分,2题28分,共43分) 1.红红记录了去年各季度自家的用水情况,并制成统计表如下:
(1)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制作条形统计图。
红红家去年各季度用水情况统计图
(2)根据统计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统计图中一格代表()吨。
②红红家去年平均每个季度用水多少吨?
③你还知道哪些信息?
2.育英小学四年级两个班回收易拉罐情况如下表。
(1)把上表中的数据分别在条形统计图上表示出来。
四(1)班回收易拉罐情况统计图四(2)班回收易拉罐情况统计图
(2)四(1)班回收易拉罐情况统计图中一格代表()个;
四(2)班回收易拉罐情况统计图中一格代表()个。
(3)四(1)班哪个月回收的易拉罐最多?哪个月回收的易拉罐最少?
四(2)班呢?请你分析一下原因。
(4)两个班4个月一共回收了多少个易拉罐?
(5)如果回收10个易拉罐可以制成2个新易拉罐,两个班4个月
一共回收的易拉罐可以制成多少个新易拉罐?
四、下面是笑笑7~10岁的身高统计图。
这幅统计图绘制得对吗?若
不对,请指出错误之处。
(6分)
五、(变式题)下面是丽丽调查的本班第一小组和全班同学最喜欢吃的
水果情况。
(画图10分,1题4分,2题5分,共19分)
第一小组
全班
把统计的结果分别在下面的条形图中表示出来。
第一小组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情况统计图
全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情况统计图
1.第一小组的条形图每格代表()人,全班的条形图每格代表()人。
2.通过条形图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六、四年级各班同学参加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立定跳远测试成绩如下。
(画图6分,1题2分,2题4分,共12分)
选择某一等级将各班人数在下面条形图中表示出来,并回答问题。
四年级同学立定跳远()等级统计图
1.每格代表()人。
2.()班的()等级人数最多。
答案
一、1.A B2.A3.A4.B
二、1.10小时及以上7小时以下2.303.略。
三、1.(1)红红家去年各季度用水情况统计图
(2)①2
②(16+14+18+12)÷4=15(吨)
答:红红家去年平均每个季度用水15吨。
③红红家去年第三季度用水最多,第四季度用水最少。
[点拨]③题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2.(1)四(1)班回收易拉罐情况统计图
四(2)班回收易拉罐情况统计图
(2)5 4
(3)四(1)班七月回收的易拉罐最多,四月最少;四(2)班七月回
收的易拉罐最多,四月最少。
因为七月天气比较炎热,人
们喝饮料较多,所以回收的易拉罐较多,相反,四月天气
比较冷,人们喝饮料较少,所以回收的易拉罐较少。
[点拨]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4)20+25+25+30=100(个)
24+26+28+32=110(个)
100+110=210(个)
答:两个班4个月一共回收了210个易拉罐。
(5)210÷10×2=42(个)
答:两个班4个月一共回收的易拉罐可以制成42个新易拉
罐。
四、不对。
错误之处有:①统计图没有名称,②单位长度不统一,③
条形宽度不一致。
五、第一小组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情况统计图
全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情况统计图
1.1 2
2.全班同学最喜欢吃香蕉的人数最多,最喜欢吃橘子的人数最少。
[点拨]2题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六、四年级同学立定跳远(优秀)等级统计图
1.2
2.四(2)优秀
[点拨]此题为开放题,答案不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