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应该做哪些检查项目呢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1
医院里哪些检查可查出早期肝癌
一、概述
肝癌对于现在这个社会来说已经不陌生了,其实很多的癌症都是和大家日常生活有关系的,饮食习惯、生活规律不良,也会引起癌症发生。
如果在早期发生的时候大家没有重视,癌症的发病率就会变得越来越严重,最后变成了晚期癌就没有治疗的可能了,不管是什么癌症,在发生时都是会有症状的,医院里哪些检查可查出早期肝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
二、步骤/方法:
1、CT,用CT检查肝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在全国来说做得比较多。
不过当肝癌直径小于50px或密度近似正常肝实质CT难以显示。
肝癌呈弥漫性,CT不易发现;区别原发性或继发性肝癌有困难。
2、磁共振成像核磁共振检查是这几年发展比较快的一种检查方式,过去来说核磁共振没有CT检查那么理想,现在随着核磁共振的技术不断发展,扫描时间越来越快,分辨率也越来越高了,对于肝脏的一些小病灶也能作为一个比较准确的判断,现在核磁共振对于肝癌的检查也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3、超声检查:B超检查经济方便,可以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与部位,诊断准确率约为90%。
所以若第一次做B超肝癌检查没看见肝癌,4~6个月后再照一次,肝癌应该还在75px以下,治疗的效果应该不错。
三、注意事项:
平时少吃辛辣生冷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也很重要,发现自己不舒服的时候,最好能够尽早去医院做检查,才不会让早期癌症变成晚期癌症,难以治疗。
肝癌临床诊断标准肝癌是指起源于肝组织的恶性肿瘤,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肝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常常被忽视,导致疾病的晚期诊断,给治疗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因此,肝癌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肝癌的临床诊断标准。
1.临床症状:肝癌的早期症状不典型,可能只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消瘦等非特异性症状。
随着肿瘤的进展,患者可能会出现左上腹或右上腹的隐痛、肝区肿块、进行性黄疸、腹水等症状。
2.体格检查:肝癌患者的体格检查可能会发现肝脏肿大,质地硬实,并可触及肿块。
腹部压痛、移动性浊音、腹水等阳性体征也可能存在。
3. 影像学检查:肝癌的影像学检查是肝癌诊断的主要手段。
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超声、CT、MRI以及PET-CT等。
超声是最常用的肝癌筛查手段,能够发现直径为1-2cm的肿块。
CT能够提供更为准确的肿瘤形态、大小和浸润范围。
MRI在鉴别肝癌和其他病变时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PET-CT则能够对肝癌进行全身分期,评估腹腔远处转移情况。
4.肿瘤标志物检测:肝癌患者常常伴有肝功能异常,肝癌标志物的检测对于早期诊断和疾病进展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的肝癌标志物包括α-胎蛋白(AFP)、角蛋白19-9(CA19-9)、角蛋白125(CA125)等。
AFP是肝癌的特异性标志物,其水平的升高与肝癌的发生、预后及转移有关。
CA19-9和CA125水平的升高与肝癌的进展和转移密切相关。
5.组织学检查:组织学检查是肝癌的最终诊断依据,也是进行治疗方案选择的关键。
肝组织活检是诊断肝癌的金标准,可以通过穿刺或手术获得肝组织标本,并进行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检查。
总体来说,对于可疑肝癌患者,首先进行临床症状和体格检查,辅助以影像学检查进行筛查,并通过肿瘤标志物检测评估疾病的发展情况。
最后通过组织学检查确诊肝癌,并评估其分级和分期,以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肝癌的早期诊断对于提高治疗的效果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对于高危人群,如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肝硬化患者以及家族中有肝癌病史者,应进行定期的肝癌筛查和监测。
诊断肝癌需要做什么检查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癌症的可怕主要在于很难早期发现,目前对于原发性肝癌经过抽血化验,有4项指标可提供有价值的诊断,即甲胎蛋白(AFP)、异常凝血酶原(AP)γ-谷氨酰转移酶同工酶II(GGT2)及血清岩藻糖苷酶(AFU)。
检查一:甲胎蛋白 (AFP)甲胎蛋白是1956年在胎儿血清中发现的一种胚胎专一性甲种球蛋白,1964年有人在肝癌患者血清中测得它。
参考值:<20微克/升(g/L)。
病理意义:正常情况下,这种存在于胚胎早期血清中的甲胎蛋白在出生后即迅速消失,如重现于成人血清中,则提示有肝癌的可能。
另外,在生殖腺胚胎瘤和少数转移性肿瘤如胃癌,以及在孕妇、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甲胎蛋白可呈假阳性,但升高不如肝癌明显。
甲胎蛋白现已广泛用于肝细胞癌的普查、诊断、判断治疗效果、预测复发。
普查中阳性可早于症状出现8~11个月。
肝细胞癌患者的甲胎蛋白阳性率为70%~90% 。
诊断标准:甲胎蛋白>500微克/升(μg/L)持续1个月,或>200微克/升(μg/L)持续2个月而无肝病活动证据,并排除了妊娠和生殖腺胚胎瘤者,应高度怀疑肝癌。
通常甲胎蛋白浓度与肿瘤的大小有关联,但个体差异较大。
20%~45%的活动性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甲胎蛋白呈低浓度阳性,一般不超过200微克/升(μg/L),常先有血清谷丙转氨酶明显增高,甲胎蛋白与此同时升高,在1~2个月内随病情好转、血清谷丙转氨酶下降而下降。
但甲胎蛋白低浓度阳性持续达2个月或以上,而且血清谷丙转氨酶已正常,这时应高度警惕亚临床肝癌的存在。
甲胎蛋白对肝细胞癌的临床价值可以归纳为:是一种仅次于病理检查的诊断方法;为目前最好的早期诊断方法之一,可在临床症状出现前8~11个月做出诊断;为反映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的敏感指标;有助于检出亚临床期、复发性与转移性肝癌。
检查二:异常凝血酶原(AP)异常凝血酶原也称γ-羧基凝血酶原。
肝癌的检查项目有哪些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发现和诊断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为了确诊肝癌、评估疾病的分期和确定最佳治疗方案,医生通常会将多种检查项目结合使用。
接下来,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肝癌检查项目。
1. 临床症状及体格检查在肝癌的早期阶段,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
然而,随着肿瘤的增大,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少、体重下降、腹部不适、黄疸等症状。
此时,医生会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全面的体格检查,以帮助确定是否存在肝癌的可能。
2. 血液检查血液检查是最常见的肝癌筛查和诊断方法之一。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血液检查项目:•肝功能检查:包括血清胆红素、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等指标。
肝功能异常可以提示肝脏存在疾病,包括肝癌。
•肿瘤标志物:肿瘤标志物是一些在肝癌发生时会升高的蛋白质或酶。
最常用的肝癌标志物是甲胎蛋白(AFP),AFP升高可能与肝癌存在关联。
•血常规:通过血常规可以了解患者的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情况,以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3.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可以提供肝癌的详细信息,包括肿块的大小、位置、数量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项目:•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低成本而常用的检查方法。
它可以通过声波图像来观察肝脏的形态、大小和肿块的情况。
•CT扫描:CT扫描能提供更详细的断层图像,可以清楚地显示肝脏内的肿体、肿块和血管。
•MRI扫描:MRI扫描能提供更精确的图像,特别适用于评估肝脏的解剖结构和肿块的特征。
•PET-CT扫描:PET-CT扫描结合了正电子发射体层析术(PET)和CT扫描,可以通过注射放射性示踪剂来观察肿瘤细胞的活动和代谢情况。
4. 病理学检查病理学检查是诊断肝癌最可靠的方法之一,它通过对肝组织进行取样和镜下观察,可以确定肝癌的类型、分级和浸润深度。
以下是常用的病理学检查项目:•穿刺活检:通过穿刺肝脏或肿块进行取样,然后在显微镜下进行细胞学或组织学的观察。
肝癌的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原则肝癌是世界范围内的一种常见恶性肿瘤,在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容易被忽视或被误诊为其他肝疾病。
因此,提早发现和诊断肝癌非常重要,以便及时采取手术治疗。
以下是肝癌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的原则。
早期诊断:1. 高危人群筛查:针对存在肝癌高风险因素的人群(如慢性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硬化患者、肝脏囊肿患者等),进行定期的筛查。
筛查方法包括腹部超声检查、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癌特异性标志物如α-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同系异形体III(AFP-L3)、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beta)等的检测。
2.影像检查:当临床怀疑存在肝癌时,进行影像学检查以确认诊断。
常用的影像学方法包括腹部超声检查、CT(计算机断层扫描)、MRI(磁共振成像)和肝动脉造影(DSA)。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数量和与周围器官的关系。
3.病理学检查:对于被怀疑为肝癌的病灶,可以进行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病理学检查包括组织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基因组学分析等。
手术治疗原则:1.判断手术可行性:通过全面评估患者的肝功能、肿瘤大小、位置、数量、患者的一般情况和全身情况,判断是否适合手术治疗。
2.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和周围结构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
常用的手术方法包括切除性肝切除术、肝段切除术、肝脏移植术等。
3.肝内转移灶的处理:如果存在肝内转移灶,根据肿瘤分布的不同,可以考虑进行多个切除性肝切除术、肝段切除术、肝脏移植术等方法。
4.保护肝功能:在手术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患者的肝功能,避免手术引起的肝功能恶化。
术前和术后应进行肝功能评估,以指导围手术期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5.术前和术后治疗:术前和术后可以考虑联合其他治疗手段,如肝动脉化疗栓塞、肿瘤治疗等,以提高疗效。
6.术后随访:手术治疗后应定期进行随访,以评估手术效果、防治复发和转移。
随访包括体格检查、肝功能评估、AFP等指标的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
肝癌检查项目有哪些文章目录*一、肝癌检查项目有哪些1. 肝癌的检查项目有哪些2. 肝脏检查要注意什么3. 哪些人需要做肝癌检查*二、肝癌有哪些症状*三、怎样预防肝癌肝癌检查项目有哪些1、肝癌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1.1、甲胎蛋白在病毒性肝病基础上合并AFP 400 μg/L应该高度怀疑肝癌可能,尽早完善影像学相关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1.2、肝脏超声检查超声检查为非侵入性检查,对人体组织无任何不良影响,其操作简单、直观准确、费用低廉、方便无创、广泛普及,可用于肝癌的普查和治疗后随访。
1.3、CT腹部CT增强扫描可清楚地显示肝癌的大小、数目、形态、部位、边界、肿瘤血供丰富程度,以及与肝内管道的关系,对于进一步明确诊断,与其他良性肝脏占位相鉴别,同时明确肝癌的分期分级,对于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1.4、肝脏特异性MRI能够提高小肝癌检出率,同时对肝癌与肝脏局灶性增生结节、肝腺瘤等的鉴别有较大帮助,可以作为CT检查的重要补充。
1.5、PE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CT全身扫描可以了解整体状况和评估肿瘤转移情况,更能全面判断肿瘤分期及预后,但是价格较为昂贵,一般不作为首选检查。
2、肝脏检查要注意什么 2.1、检查的前一天晚餐避免进食高脂肪、高蛋白食物或饮酒,晚上九时后不要再进食,可以少量饮水,检查当天不能吃早餐(小孩母乳喂养的禁食2~3小时,牛奶喂养的禁食3~4小时)。
2.2、检查当天早上不能进行体育锻炼或剧烈运动,应到医院后安静地休息20分钟后再抽血化验。
2.3、抽血前三天应停服影响肝功能试验结果的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氯丙嗪、水杨酸制剂等。
3、哪些人需要做肝癌检查 3.1、有肝癌家族史的人一方面许多损害肝脏的遗传性疾病,如色素沉着病、糖原贮积症等都会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的发生率也很高;另一方面,大家认为肝癌的家族性聚集主要由乙型肝炎病毒聚集所造成。
目前没有证据表明肝癌会遗传。
3.2、肝炎后肝硬化病人50%以上的肝硬化病人发生癌变,而且多是病情反复、肝脏功能改善不良、经常出现腹水等合并症的患者。
肝癌的四种检查方法分别是什么肝癌作为癌症的一种给患者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烦恼,这种疾病一旦发展到了中晚期,治疗起来就会变得十分艰难。
因此对于肝癌的治疗是越早越好,在早期能够发现肝癌的症状,进行身体全方位的检查,及早进行治疗,康复的几率就会很大。
那么肝癌的检查都有哪些项目呢?1、CT检查。
CT检查作为最常规的一种检查手段,已经广泛的应用在了肝癌的检查诊断里面。
通过对患者的腹部进行检查,可以清晰的看出来肝癌的发病部位、大小以及整体的症状,给进一步的诊断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通过其他的一些影响分析相结合,还可以确定肝脏部位的血管整体走位,以便于在早期实施癌瘤的切除,提升了手术成功的几率。
2、肝脏超声检查。
肝脏超声检查不用侵入到肝脏里面,通过外部的探查就可以明确肝脏的整体情况以及癌细胞的位置、大小。
这种检查方法目前也比较常用,操作起来十分便捷,检查费用低,效果显著。
3、肝脏特异性MRI。
作为CT检查的进一步确诊,这种检查更加细致,能够分辨出小型肝癌的存在,其分辨率更高。
一般肝脏特异性MRI常常和CT检查相互结合,相互补充,极大程度的提升了肝癌检查和确诊的准确率。
4、PET-CT全身扫描。
这种扫描技术运用的全新的高科技手段,通过对全身的细致检查,能够快速准确的判断出肿瘤的整体情况以及是否发生转移,效果更佳显著。
只是这种检查手段的价格比较高,使用率比较低,一般不作为肝癌检查的首选方法。
肝癌患者一定要多了解肝癌的有关常识,以便可以及早发现肝癌的一些症状,及时到正规的医院接受专业的检查。
在此希望所有的肝癌患者都能够积极进行治疗,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早日恢复健康,拥有快乐的生活。
【本文由执业医师毕爽供稿】原文链接:/ga/2014/0225/155263.html。
肝癌的诊断标准肝癌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它一直是世界上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
肝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缩短患者死亡率的关键,并确保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对于肝癌的诊断标准应该有一个定义。
一般来说,肝癌的诊断标准应包括根据患者的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的结果进行评估。
首先,要确定患者是否有肝癌,就要根据患者的表现来评估。
典型的肝癌症状包括发热,水肿,腹部肿块,黄疸,贫血,疲乏,感染,恶心和体重减轻。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肝脏功能损害,乏力或腹泻。
其次,实验室检查也是诊断肝癌的重要指标。
通过血液和尿液检查,可以测定患者的肝功能,肝细胞色素和肝指标。
此外,还要测定肿瘤标志物,包括癌胚抗原(CEA),肝素直接胆红素(LDH),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介素(IL)-6等。
此外,影像学检查也是诊断肝癌的重要手段。
MRI,CT和超声波检查可以检测肝脏病变以及肝内结节的大小,形状和密度。
最后,根据患者的上述表现,医生可以进行病理检查来确定最终的诊断结果。
包括细胞学检查和免疫组化等。
总之,肝癌的诊断标准应包括根据患者的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的结果进行评估。
因此,肝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缩短患者死亡率的关键,并确保患者的生活质量。
并且,在采取治疗之前,还需要认真评估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病理检查结果,以确保正确的诊断和预后。
肝癌的治疗方法也有很多种,其中包括手术治疗,化疗和放射治疗等。
对于每种治疗方法,患者都需要接受专业医生的评估,以确保最佳的治疗效果。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肝癌的诊断标准应包括根据患者的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的结果进行评估。
我们也可以看到,肝癌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以缩短患者的死亡率,并确保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外,治疗前,患者也需要接受专业医生的评估,以确保最佳的治疗效果。
肝癌患者如何做检查七项检查一个不能少(经典)肝癌出现,严重的影响了患者们的健康,给肝癌患者们生活带来不便,所以肝癌患者们迫切的希望早日康复,过上正常人的生活,这样就盲目的治疗,对于肝癌不可盲目治疗。
大家必须要对肝癌有一定的了解,检测肝癌要查哪些项目?1、肝功能检查:肝癌患者应作肝功能检查,多数正常,伴有肝硬化时可出现肝功能损伤,部份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高,肝癌造成肝功能损害仅见于晚期病人。
2、超声检查:超声检查也是诊断肝癌的手段,超声的特点是操作起来比较容易,费用也比较低,对肝脏病变的检出率也是比较高的。
3、CT:用CT检查肝癌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手段,在全国来说做得比较多。
4、甲胎蛋白检查:看是否有肿瘤标记物,甲胎蛋白对于检查有一定的敏感性,然而我们临床上也发现一部分患者的甲胎蛋白并不一定高,肝癌患者的甲胎蛋白可以是高,然而甲胎蛋白不高的患者也不能完全排除肝癌的可能。
5、血管造影:虽然对肝癌的诊断准确性很高,然而这种方法属于有创伤的,首先要在股动脉切一个切口,插一根管子进到股动脉,一直到肝动脉,把肿瘤血管显现出来。
肝动脉造影这个检查手段不作为首选,因为它是有创性的。
现在更多用这个手段作为治疗,就我们平常说到的介入治疗,通过肝动脉灶来进行,把抗癌药物通过导管直接打到肿瘤血管里面,达到治疗效果。
6、核磁共振检查:核磁共振是检查肝癌新的有价值的诊断方法,定性与CT相妨——约95% ,同样是价格昂贵。
目前一般先行B超检查,发现问题再用CT或核磁共振复查鉴定。
7、肝穿活组织检查:可在B超或同位素定位下穿刺活检,阳性率76.1%~92.3% ,另外可抽腹水查找癌细胞,转移淋巴结活检,剖腹探查取活组织检查。
这里补充一点,本书中的患者陈某,当年手术探查时切片活检也找不到癌细胞,但临床证实他当时已属晚期肝癌。
检查肝癌的方法还是很多的,很多患者关心自己的寿命。
那么,肝癌能活多久?肝癌早期手术切除后,1年生存率约80~90%,3年生存率大约60%~80%;5年生存率大约40%~60%,也就是经手术治疗过的肝癌患者约有一半能活过5年;近几年经确诊的肝癌,只有18%有手术机会;失去手术机会的肝癌5年生存率不足10%,也就是说晚期肝癌患者10个中有1个能活过5年,9个活不过5年。
肝癌患者怎样进行检查诊断肝癌常常被人们误认为不治之症,以为一旦查出患有肝癌,那么就没有了生存的希望,这种想法是极其错误的。
肝癌早期症状虽然并不明显,但是如果能在肝癌病变前期的及早诊断治疗,患者还是有生还的机会的。
诊断肝癌的检查方法肝癌诊断1、超声检查。
B超检查经济方便,可以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与部位,诊断准确率约为90%。
对肝脏病变的检出率也是比较高的。
这是早期肝癌的检查方法之一,通常来讲,肝癌从1cm长到3cm,最快约需4~6个月左右。
所以若第一次做B超肝癌检查没看见肝癌的话,4~6个月后再照一次,肝癌应该还在3cm以下,治疗的效果应该不错。
肝癌诊断2、磁共振成像。
核磁共振检查是这几年发展比较快的一种检查方式,过去来说核磁共振没有CT检查那么理想,现在随着核磁共振的技术不断发展,扫描时间越来越快,分辨率也越来越高了,对于肝脏的一些小病灶也能作为一个比较准确的判断,现在核磁共振对于肝癌的检查也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肝癌诊断3、CT。
用CT检查肝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在全国来说做得比较多。
不过当肝癌直径小于2cm或密度近似正常肝实质CT难以显示。
肝癌呈弥漫性,CT不易发现;区别原发性或继发性肝癌有困难。
肝癌诊断4、甲胎蛋白检查。
当B超和/或CT等成像检查怀疑是早期肝癌时,一般会建议做个甲胎蛋白检查辅助诊断。
甲胎蛋白检查也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检查方式,看有没有肿瘤标记物,甲胎蛋白对于检查有一定的敏感性,但是我们临床上也发现一部分病人的甲胎蛋白不一定高,肝癌患者的甲胎蛋白可以是高,但是甲胎蛋白不高的患者也不能完全排除肝癌的可能。
肝癌诊断5、PET-CT。
PET-CT是将PET与CT融成的功能分子影像成像系统为一体,既可通过CT形态显像进行病灶的精确解剖定位,又可由PET功能显像反映肝脏占位组织的生化代谢信息,并且同时浑身扫描可以了解整体状况和评估转移情况,是早期肝癌的检查方法之一,有乙肝等情况的患者可考虑检查,可达到早期发现病灶的目的,同时可了解肿瘤治疗前后的大小和代谢变化。
/肝癌应该做哪些检查项目呢
肝癌的三部曲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就是肝炎-肝硬化-肝癌,这说明了肝炎时期检查和治疗的必要性。
不过现实中有不少的肝癌患者并没有对此引起重视,没有及时进行治疗,生活细节不注意,导致了病情的加重,最终诱发肝癌。
一旦发现肝癌就要及时进行检查,那么肝癌常规检查包括哪些手段呢?
1、肝癌检查第一种方法就是超声检查。
说起超声检查,相信很多人都会想到B超检查,其实 B超就是肝癌检查最常见的一种传统方法。
这种检查方法的特点就是不用探入到患者的体内,操作起来十分简便,而且费用也低,具有着很不错的检出率。
2、如果超声检查不能够确定肝癌的具体症状,这时候就需要用到CT检查。
CT检查作为比较新型的检查方法,逐渐的被患者所接受,这种检查手段虽然价格比较高,但是有很多优势,能够更加清晰的分辨出患者肿瘤的大小、数量、结节和转移情况,对于肝癌的诊断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3、临床上对于肝癌的检查还会用到甲胎蛋白的检查。
这种检查方法主要是通过对患者的患病部位进行标记,看其体内的甲胎蛋白是否超量。
肝癌患者体内的甲胎蛋白一般是很高的,不也并不是甲胎蛋白高的就一定是肝癌的症状。
4、核磁共振检查。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核磁共振技术在近几年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取代了以前的扫描时间长、分辨率不高等缺陷,现今用核磁共振技术检查肝癌,扫描时间大大的缩减了,而且检出率也极大的提升,而且还能够分辨出来小型的肝癌病灶,可以说核磁共振技术对于肝癌的检测也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本文由执业医师蒋炜楠供稿】
原文链接:/ga/2014/0321/157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