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小镇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8.54 MB
- 文档页数:149
旅游小镇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目的旅游小镇作为一种新兴旅游模式,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发展。
本次研究旨在探讨在我国特定地区打造一个独特的旅游小镇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关的建设方案和实施步骤,以促进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和繁荣。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地考察、访谈、文献资料收集等方法,设计问卷调查,以了解目标地区的旅游资源情况、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市场需求等情况,从而为后续的可行性分析做准备。
三、研究内容1、目标地区旅游资源分析目标地区位于我国西部的一个小城镇,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遗迹。
当地气候宜人,风景优美,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潜力。
2、市场需求分析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消费升级,游客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
针对目标地区的旅游小镇项目,必须明确当地的市场需求,充分考虑游客的品质需求和消费能力。
3、旅游小镇规划方案根据目标地区的特点和市场需求,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旅游小镇规划方案。
该方案包括旅游景点开发、民宿酒店建设、特色餐饮推介、文化体验活动等内容,旨在打造一个独具特色、吸引游客的旅游目的地。
4、旅游小镇营销策略为了有效推广旅游小镇项目,必须精心设计营销策略,利用各种传媒平台和渠道,扩大项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采用网络营销、合作推广等方式,提升项目的曝光度和品牌价值。
四、研究成果通过对目标地区的旅游资源、市场需求和规划方案的调研和分析,本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目标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优势,具有发展旅游小镇项目的条件和潜力。
2、市场需求不断增长,游客对品质旅游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日益旺盛,为旅游小镇项目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3、规划方案可行性较高,符合目标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有望成为一个引领当地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兴项目。
五、建设实施为了顺利推进旅游小镇项目的建设和实施,需采取以下几点措施:1、加强政府支持和引导,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古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概况古镇项目是指将具有悠久历史、独特文化和建筑风貌的古代城镇进行修复和开发,以实现旅游观光、文化传播和经济发展的目的。
古镇项目已经在中国多个地方得到了成功实施,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旅游业的重要来源。
本报告将对古镇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分析,包括市场需求、投资设施、经营模式等多个方面。
二、市场需求分析1. 市场背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传统文化和历史遗迹的热情日益高涨,古镇项目正是顺应了这一市场需求而应运而生。
古镇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览,成为了旅游业的一大亮点。
2. 潜在客户古镇项目的潜在客户主要包括国内外游客、文化爱好者、摄影爱好者和商务人士等。
这些客户对古镇项目的兴趣主要集中在古代建筑、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和手工艺品等方面。
3. 市场规模根据相关数据统计,中国古镇项目的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游客前往各地古镇项目参观旅游,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境外游客。
古镇项目已经成为中国旅游业的一个主要板块,市场潜力巨大。
三、投资设施分析1. 项目规模古镇项目的规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地区特点而定,一般来说,古镇项目的面积不会很大。
投资设施主要包括景区改造、饮食住宿、文化展览、娱乐休闲等。
2. 投资成本古镇项目的投资成本主要包括场地租赁、建筑修复、景区改造、设备采购、人员培训和宣传推广等。
根据不同项目规模和地区情况,投资成本也会有所不同。
3. 投资回报古镇项目的投资回报主要来自门票收入、商品销售、餐饮收入和住宿收入等。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古镇项目的平均年收入在数百万元到数千万元不等,回报周期较短。
四、经营模式分析1. 经营策略古镇项目的经营策略应该注重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
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展览演出、手工艺品推广等方式,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
2. 管理模式古镇项目的管理模式应该注重科学规划和精细管理。
要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和安全保障机制,保证游客的安全和满意度。
小镇可行性研究报告1.引言本报告旨在对建设一个小镇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和评估。
小镇是指具有自主发展能力、完整的社会生活机构和基础设施的地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对宜居环境的需求日益增长,建设小镇成为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本研究将对小镇建设的潜在利益、可能的挑战和可行的策略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2.目标和范围本研究的目标是评估建设小镇的可行性,包括经济、环境、社会和行政等方面的考虑。
具体范围包括选址、基础设施建设、人口规模和组织结构等因素。
3.方法本研究使用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
首先,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了解小镇建设的国内外经验和成功案例,以及可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其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收集相关数据和意见,对小镇建设的需求和态度进行分析。
最后,通过数据分析和对比,对小镇的可行性进行评估。
4.潜在利益建设小镇可以带来一系列的潜在利益。
首先,小镇可以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其次,小镇可以提供更宜居的生活环境,吸引人们迁入。
此外,小镇建设还可以促进农村地区的城市化进程,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
最后,小镇建设可以推动当地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增加地方收入。
5.挑战和障碍尽管建设小镇有诸多潜在利益,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障碍。
首先,选址是一个关键问题。
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地理环境、资源禀赋和交通便利度等方面。
其次,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投资,包括道路、供水、电力、通信等方面。
此外,人口规模和组织结构的确定也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最后,小镇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有效的规划和管理。
6.策略和建议为了提高小镇建设的可行性,本报告提出以下策略和建议:•选择合适的选址,考虑到地理环境、资源禀赋和交通便利度等因素。
•制定整体规划,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人口规模和组织结构等方面。
•打造宜居环境,提供良好的教育、医疗和文化设施。
•打造特色产业,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文化旅游业的繁荣。
•吸引人才和企业,促进创新创业和产业转型升级。
农旅鲜花休闲小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整立项报告一、项目背景与选址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消费的逐渐增长,农旅鲜花休闲小镇逐渐成为人们发展旅游业的一种新模式。
该项目通过整合农业、旅游和鲜花产业资源,创造一个集农业观光、休闲娱乐、鲜花购买等业态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项目,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选址方面,应选择环境优美、气候适宜、土壤肥沃的地区,有利于鲜花种植和观光游览,同时要有便捷的交通条件,方便游客前来参观游玩。
二、市场分析1.旅游市场分析:根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旅游消费市场近年来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农旅鲜花休闲小镇项目结合了农业、旅游和鲜花产业,能够满足人们对休闲、观光和购买鲜花的需求,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2.鲜花市场分析:鲜花市场在国内外均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美好生活追求的不断增长,鲜花作为一种重要的礼品和装饰品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农旅鲜花休闲小镇能够为广大消费者提供购买鲜花的便利,有效满足市场需求。
三、项目规划与设计1.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一个集观光旅游、娱乐休闲和鲜花购买于一体的小镇,包括鲜花种植区、游客接待中心、餐饮住宿区、娱乐设施区等。
2.农业观光设计:通过精心的设计和规划,种植出各种各样的鲜花,如玫瑰、郁金香、向日葵等,并建设观光区,供游客参观和欣赏。
3.休闲娱乐设计:小镇内设有多种休闲娱乐设施,如儿童游乐区、运动场所、SPA中心等,提供给游客丰富多样的娱乐选择。
四、投资方案与风险分析1.投资方案:本项目总投资额为XXX万元,其中包括土地购置、建设和装修、设备采购等费用。
2.资金筹措:通过银行贷款、引进合作伙伴以及自筹资金等方式筹措所需资金。
3.风险分析:项目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风险、自然灾害风险和管理风险。
在市场风险方面,应及时调研和调整经营策略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在自然灾害风险方面,应做好灾害防范工作,以减少损失;在管理风险方面,应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提高运营效率。
一、项目背景1.背景介绍:文旅小镇的概念和发展趋势2.项目目标:建设一座符合当地特色的文旅小镇,提升当地旅游业发展水平二、市场分析1.区域市场概况:人口、经济发展、旅游资源等2.竞争对手分析:存在的其他文旅小镇,其特色和竞争优势3.目标市场分析:面向的游客群体特点和需求三、项目规划1.选址条件:地理位置、交通便利度2.项目规模: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开发阶段划分3.功能规划:包括文化、旅游、商业等功能的设置4.配套设施规划:交通、住宿、餐饮、娱乐等设施的规划四、旅游资源分析1.自然景观:包括山水、湖泊、森林等2.文化景观:包括历史遗迹、文化艺术等3.旅游活动:包括户外运动、文化体验等五、市场需求分析1.游客需求调研:对目标游客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对文旅小镇的期待和需求2.需求总结:总结游客需求,提出针对性的发展策略六、项目投资估算1.投资规模: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旅游项目开发、宣传推广等投资2.投资回报预测:根据市场需求和收入预测计算投资回报率七、可行性分析1.市场可行性: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分析,判断项目是否具备市场可行性2.技术可行性:评估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和实施难度3.财务可行性:通过投资回报率和财务指标分析,判断项目的财务可行性八、风险分析1.内部风险:如项目管理风险、财务风险等2.外部风险:如市场竞争风险、政策风险等3.风险对策: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计划,减少和应对风险九、项目推进计划1.项目进度计划:确定各项任务和里程碑2.项目资源计划:确定项目所需的人力、物力资源十、结论与建议根据市场分析、可行性分析和风险分析等结果,给出项目的建设可行性结论,并提供相应的建议。
新建小镇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本报告主要对新建小镇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分析,旨在探讨小镇的发展潜力及可行性,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报告通过对小镇前景与市场需求、资源条件与规划布局、产业结构与发展模式、政策环境与社会支持等方面的分析,确定了新建小镇的可行性及发展策略,并为相关投资者和决策者提供了建议。
关键词:新建小镇;可行性研究;发展潜力;市场需求;资源条件;产业结构;政策环境一、绪论小镇是指规模较小,人口密度不高,有相对独立的社会经济系统,以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为主要产业的特定地域性聚居区。
小镇以其良好的环境、优质的资源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去小镇生活、旅游和投资。
而在现代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为了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环境保护的目标,新建小镇成为一种重要的发展模式。
因此,对新建小镇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分析,对于促进小镇的健康发展和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分为四个部分。
第二部分对小镇前景与市场需求进行分析,探讨了小镇的发展潜力及市场空间。
第三部分对资源条件与规划布局进行分析,评估了小镇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并提出了规划布局建议。
第四部分对产业结构与发展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了小镇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
最后一部分对政策环境与社会支持进行分析,提出了小镇建设所面临的政策风险和社会支持措施,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二、小镇前景与市场需求分析(一)小镇发展潜力小镇作为集旅游观光、文化传承、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地区,具有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新方向的潜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小镇成为了人们向往的生活方式,其发展潜力不容忽视。
(二)市场需求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口聚集在大城市的问题日益凸显,城市病、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
因此,人们对于悠闲安逸的生活方式和优美环境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小镇的发展正是满足了这一需求,因此市场潜力巨大。
三、资源条件与规划布局分析(一)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小镇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对其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旅小镇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一、文旅小镇的定义及背景文旅小镇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旅游发展模式,是指以文化、旅游为主导产业,以传统乡村为载体,结合现代化建设理念和服务设施,创建的集休闲观光、文化体验、创意设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小镇。
文旅小镇的建设旨在挖掘乡村的文化底蕴,提升当地的品牌价值,促进乡村振兴,实现经济、文化、社会效益的良性互动。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旅游消费的升级,文旅小镇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态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不少地方政府也将文旅小镇的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推进,期望通过文旅小镇的建设,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乡村振兴,促进地方经济增长。
二、文旅小镇的优势与发展前景1. 基于文化底蕴的优势文旅小镇的建设主要是基于当地乡村的文化底蕴,通过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体验项目,吸引游客前来参观体验。
这不仅能够让游客感受到地方的文化魅力,也能够增加当地村民的文化自信心,促进当地文化传承和保护。
2. 多元化的旅游项目文旅小镇的建设还包括了多元化的旅游项目,如文化演艺表演、手工艺品展销、美食文化体验等。
这些项目能够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旅游,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3. 带动乡村振兴文旅小镇的建设能够有效带动当地乡村的振兴,改善乡村基础设施设施和生活环境,提高当地民生水平,增加村民的经济收入。
同时,文旅小镇的建设也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金流入当地,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增长。
4. 有利于地方经济增长通过文旅小镇的建设,能够打造当地的旅游品牌,增加地方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文旅小镇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当地人民的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从以上几点来看,文旅小镇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发展前景,但是要想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充分考虑文旅小镇的建设模式、运营机制、管理体制等诸多问题。
下面将详细分析文旅小镇的可行性及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休闲度假区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本报告主要研究了休闲度假区建设的可行性,通过对目标市场、竞争环境、资源条件和政策环境的调查分析,得出了建设休闲度假区的可行性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建设休闲度假区对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会带动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
本报告提出了建设休闲度假区的建议,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合理的决策建议。
关键词:休闲度假区;可行性研究;目标市场;竞争环境;资源条件;政策环境一、项目背景休闲度假业已经成为全球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度假区成为各地旅游产业发展的热点。
休闲度假区的建设不仅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还可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繁荣。
根据当地区域的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建设休闲度假区是一项有利于全面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项目可行性分析1. 目标市场调查目标市场是休闲度假区建设的重要依据,通过对目标市场的调查分析,可以确定休闲度假区的定位和发展方向。
通过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本报告得出了以下结论:(1)目标市场需求旺盛,休闲度假区的建设对市场具有吸引力。
(2)市场细分明确,各类休闲度假产品需求量大,有利于休闲度假区的差异化经营。
(3)目标市场消费能力较强,有利于休闲度假区形成持续的收入增长。
2. 竞争环境分析针对休闲度假区建设可能面临的竞争环境,本报告对当地同类休闲度假区进行了综合分析:(1)现有休闲度假区设施和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存在一定的市场空白。
(2)竞争休闲度假区品牌定位不够明确,有利于新兴休闲度假区的市场拓展和品牌塑造。
(3)部分竞争休闲度假区宣传力度不大,对休闲度假区的潜在市场开发构成了一定障碍。
3. 资源条件评估资源条件是休闲度假区建设的基础,对休闲度假区建设的资源条件进行评估可以为后续建设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本报告对休闲度假区建设的资源条件进行了评估:(1)自然环境得天独厚,适宜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产品。
(2)文化历史积淀深厚,为休闲度假区的文化品牌塑造提供了有力支持。
养生休闲旅游小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核心提示:养生休闲旅游小镇项目投资环境分析,养生休闲旅游小镇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养生休闲旅游小镇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养生休闲旅游小镇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养生休闲旅游小镇行业财务指标分析参考,养生休闲旅游小镇行业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养生休闲旅游小镇项目建设条件与选址方案,养生休闲旅游小镇项目不确定性及风险分析,养生休闲旅游小镇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提供国家发改委甲级资质专业编写:养生休闲旅游小镇项目建议书养生休闲旅游小镇项目申请报告养生休闲旅游小镇项目环评报告养生休闲旅游小镇项目商业计划书养生休闲旅游小镇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养生休闲旅游小镇项目节能评估报告养生休闲旅游小镇项目规划设计咨询养生休闲旅游小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批地,融资,贷款,申请国家补助资金等【关键词】养生休闲旅游小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报告【交付方式】特快专递、E-mail【交付时间】2-3个工作日【报告格式】Word格式;PDF格式【报告价格】此报告为委托项目报告,具体价格根据具体的要求协商,欢迎进入公司网站,了解详情,工程师(高建先生)会给您满意的答复。
【报告说明】本报告是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究报告,此报告为个性化定制服务报告,我们将根据不同类型及不同行业的项目提出的具体要求,修订报告目录,并在此目录的基础上重新完善行业数据及分析内容,为企业项目立项、上马、融资提供全程指引服务。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制定某一建设或科研项目之前,对该项目实施的可能性、有效性、技术方案及技术政策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以求确定一个在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的最优方案和最佳时机而写的书面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内容是要求以全面、系统的分析为主要方法,经济效益为核心,围绕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运用大量的数据资料论证拟建项目是否可行。
对整个可行性研究提出综合分析评价,指出优缺点和建议。
温泉休闲度假小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批地+贷款)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编制时间:二〇二〇年二月咨询师:高建目录专家答疑:一、可研报告定义:可行性研究报告,简称可研报告,是在制订生产、基建、科研计划的前期,通过全面的调查研究,分析论证某个建设或改造工程、某种科学研究、某项商务活动切实可行而提出的一种书面材料。
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是通过对项目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如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从技术、经济、工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影响进行预测,从而提出该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咨询意见,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综合性分析方法。
可行性研究具有预见性、公正性、可靠性、科学性的特点。
一般来说,可行性研究是以市场供需为立足点,以资源投入为限度,以科学方法为手段,以一系列评价指标为结果,它通常处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确定项目在技术上能否实施,二是如何才能取得最佳效益。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用途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项目实施主体为了实施某项经济活动需要委托专业研究机构编撰的重要文件,其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作用:1. 用于向投资主管部门备案、行政审批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的规定,我国对不使用政府投资的项目实行核准和备案两种批复方式,其中核准项目向政府部门提交项目申请报告,备案项目一般提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同时,根据《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对某些项目仍旧保留行政审批权,投资主体仍需向审批部门提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 用于向金融机构贷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我国的商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和进出口银行等以及其他境内外的各类金融机构在接受项目建设贷款时,会对贷款项目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平谷,银行等金融机构只有在确认项目具有偿还贷款能力、不承担过大的风险情况下,才会同意贷款。
休闲小镇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第一章总论第一节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一、项目名称:某某市某某湖休闲小镇二、承办单位及法人代表1、承办单位:某某金开置业有限公司情况概述2、法人代表某某三、主管部门某某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四、建设地点某某市莒南县板泉镇岚峨村行政区域。
第二节项目概述及研究结论拟建某某湖休闲旅游度假小镇位于莒南县板泉镇某某水库周围,规划控制面积3.78平方公里。
其中水域生态涵养0.65平方公里,高效生态农业种植0.75平方公里,高效农业种植1.2平方公里,度假村、湿地公园、民俗风情园及其他建设用地1.18平方公里。
建筑用地主要包括休闲度假酒店2万平方米;养老中心18000平方米(包含日间照料中心5000平方米;候鸟式养老公寓8000平方米;其他配套设施2000平方米),度假村18.5万平方米。
配套附属设施包括道路、观光旅游车、水上乐园、垂钓台、人工岛等一宗。
计划分三期实施,一期工程计划工期五年(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
二期工程计划工期三年(2020年至2023年)。
三期工程主要某某水库湿地生态区,计划工期二年(2021年至2023年)一期工程计划投资6.25亿元,二期工程计划投资3892万元,三期工程计划投资1.57亿元。
工程合计投资8.21亿元。
本建设项目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及省、市政府关于房屋建设的政策规定,项目建设的各项条件都已具备,项目建成后有利于推动新农村建设、推动高效农业生产建设、拉动地方经济、有利于新型农村示范建设、改善居住环境及城市居住田园化;也有利于莒南县现代化生态城市、“大某某、新某某”的建设。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第一节基本情况一、项目单位概况某某金开置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注册资金为1000万元,是一家专注于房地产开发的公司。
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以“诚信为本、质量第一、客户至上、服务至上”为企业理念,提倡团结、互助、奋进思想,不断吸收具有多年房地产开发从业经验的专业人才,组成了一支具有80%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开发经验丰富,开发理念超前,技术实力精湛,工作能力优秀的房地产开发团队。
公司本着打造精品社区,引领物业潮流的经营理念。
先后开发改造了兰陵县尚岩镇驻地的颐尚花园、向城镇的银杏家园、兰陵县驻地向阳花园、费县经济强镇上冶镇驻地的沂蒙财富广场,以上项目投资逾几亿元,项目资金来源全部自筹。
公司为加快小城镇建设,改善居住环境,实现城乡一体化尽了微薄之力。
我公司的经营方针是“开发一个项目,造福一方人民,树立一方口碑”。
公司以先进的开发理念,成熟的开发经验,诚实守信的经营作风,同心协力、开拓创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浪潮中,乘风破浪、拓展思路、锐意进取、再创新高,依托各级政府的支持和优秀人力资源优势,努力把公司打造成为本地最具有竞争力的房地产企业之一,为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美化城市环境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项目环境概况某某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地近黄海,东连日照,西接枣庄、济宁、泰安,北靠淄博、潍坊,南邻江苏。
地跨东经117度24秒─119度11秒,北纬34度22秒─36度22秒,南北最大长距 228公里,东西最大宽度161公里,总面积17184平方公里,是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市。
某某市交通十分便利,已形成海上、空中、公路、铁路相衔接的立体网络。
已经复航的某某机场为国家二级机场,是鲁南地区最大的民航机场,可起降波音737、麦道82等机型,现已开通北京、上海、广州、青岛的直飞航班。
境内以4条过境国道和14条省道干线为主,形成四通八达的公路网。
1、项目位置本项目位于山东省莒南县最西南部与临沭县青云镇接壤,原土地属莒南板泉镇岚峨沟、马曹头村土地范围,东临莒南县某某水库,南至临沭县青云镇用地,西临225省道(莒南至新浦),北临板泉镇马槽头村耕地。
本项目距莒南县城20km,距临沭县城14km,距某某城市中心28km,距河东区20km,距日照岚山港50km,距江苏省连云港市区75km,距长深高速青云出口2km,距新规划曹岚高速出入口6km,距新规划的某某南疏港路2km,距某某沭埠岭国际机场23km,距连云港白塔埠机场50km,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2、项目的环境条件莒南县属暖温带季风区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大陆度61.1%。
气候总特征是:春季温暖,干燥多风;夏季湿热,雨量充沛;秋季凉爽,昼夜温差大;冬季寒冷,雨雪稀少。
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无霜期长。
常年最热月为7月和8月,平均气温为25.5℃,年际变动在28.2-23.3℃之间,极端最高气温为38.9℃(1988年7月8日);常年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为-1.9℃,年际变动在-4.6-0.3℃之间。
极端最低气温为-19.2℃(1969年2月5日)。
当地有“冷在三九,热在中伏”之谚。
历年降水量(898.0毫米),一(773.9毫米)之间。
各月平均日照时数以5、6月份最多,分别为244.1小时和222.0小时。
最少是2月和7月,分别为173.7小时和181.4小时。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017年莒南县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如下如下目标:(1)提升现代农业。
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标准化、规模化和品牌化农业,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布局,用好用活土地流转政策,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重点建设沭河、鸡龙河、洙溪河、龙王河沿岸特色农业长廊,打造生态农业观光带;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保持全国粮食大县地位;适度推进粮改油、粮改饲、粮改特,发展土特产、小品种,带动农民持续增收。
(2)推进镇村特色化发展。
全力推进城镇梯次发展,支持创建特色小镇,建设特色园区,发展特色产业,打造提升大店、板泉两个全国重点镇,坊前、岭泉两个市域中心城市组团镇,涝坡、洙边两个市级重点镇。
着力完善小城镇“四供两排”等基础设施,提高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建设一批产业特色明显、公共服务完善、吸纳能力强的特色小城镇。
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实施“两区同建”和“五项六化”工程,探索灵活有效的供暖方式,努力实现入住社区“暖入户”,重点打造一批美丽乡村示范片区,争创国家农村社区建设示范县。
(3)汇聚要素促保障。
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强化亩均投资强度,注重亩均财政收入,提高供地率和土地利用率,力争年内挖潜闲置低效土地825亩,完成土地增减挂钩验收700亩。
某某水库休闲小镇定位是高效农业开发、休闲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田园度假村居住。
完全符合莒南县县委县府的规划方向和规划目标。
根据现有岚峨村地理环境和脆弱的生态环境,急需进行产业提升及采取生态保护措施。
项目四周均为山岭贫瘠土地荒滩,土地植被加上落后的耕种方式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目前某某水库设计500万立方米设计库容已不足300万立方米库容。
某某水库四周因承包户不科学施肥已造成水质富营养化,水生态环境急需改善。
某某水库库区目前有野生淡水鱼类30,逐年恶化的水文环境也影响着野生鱼类的生存。
进行旅游生态开发,涵养生态环境,提升土地投入产出比,促进农民增收,某某小镇开发,迫在眉睫。
第三章建设地点和建设条件第一节建设地点本项目位于山东省莒南县最西南部与临沭县青云镇接壤,原土地属莒南板泉镇岚峨沟村民委员会,东临莒南县岚峨沟水库,南至临沭县青云镇用地,西临225省道(莒南至新浦),北临板泉镇岚峨沟村耕地。
本项目距莒南县城20km,距临沭县城14km,距某某城市中心28km,距河东区20km,距日照岚山港50km,距江苏省连云港市区75km,距长深高速青云出口2km,距新规划曹岚高速出入口6km,距新规划的某某南疏港路2km,距某某沭埠岭国际机场23km,距连云港白塔埠机场50km,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第二节建设条件一、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莒南县隶属于山东省某某市,地处山东省东南部鲁苏交界处,东与山东省日照市相邻,紧靠岚山港,南与江苏省连云港市接壤,西与某某市河东区毗邻,北与莒县相接。
截至2014年3月,总面积1388平方公里,辖12个镇街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242个行政村(社区),81.64万人口。
莒南是沂蒙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齐鲁红都”、山东的“小延安”。
莒南县辖1街道办事处、15个镇:十字路街道、大店镇、文疃镇、坊前镇、板泉镇、洙边镇、石莲子镇、岭泉镇、筵宾镇、涝坡镇、坪上镇、壮岗镇、团林镇、朱芦镇、道口镇、相沟镇。
2009年9月,坪上镇、壮岗镇、团林镇、朱芦镇成立某某临港经济开发区(某某市政府派出正处级机构)。
二、自然资源现状(一)地形地貌莒南县跨胶南地体和沂沭断裂带。
亚洲东部著名的郯(城)庐(江)巨型断裂带呈北北东向通过县境西部。
沂沭断裂带最东侧的分支断裂昌邑--大店断裂,将县境地分为两部分:断裂带以东为“胶南地体”,它是扬子板块和华北板块的碰撞带,地体的基底结晶岩系为元古界胶南群;断裂以西为“沂沭断裂带”。
上述两个地质构造单元在地层、构造、岩浆岩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
莒南县属鲁东南丘陵区,为胶南隆起的一部分。
地势总特点是东高西低,东部是北高南低,并向东南和西南呈脊背状倾斜。
全县平均海拔高度200米,最高点是县境北部的马山,海拔高度662.2米;最低点在壮岗镇陈家河村前,海拔高度19.9米。
县境地貌以大店、十字路至相沟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低山丘陵区,西部平原区。
大致分为低山丘陵区、剥蚀丘陵区、岭下平地和洪积--冲积平原区四种地貌类型。
以低山丘陵为主,其它类型地貌分布面积较小。
低山丘陵区县境十字路至厉家寨以北,大店至十字路以东的县境北部和东北部地区,部分分布于南部和东南部,朱芦、厉家寨、文疃、柳沟、涝坡、陡山等乡(镇)的大部分地区,大店、十字路、筵宾、坊前、相邸、相沟及洙边等乡(镇)的部分地区,属于低山丘陵区。
海拔高度在100米以上、坡度大于8°的低山丘陵区约为526-70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0-40%。
其特点为北部山峻坡陡,沟深谷狭,岩石裸露,土层较薄;东及东南部山低岭缓,土层较厚。
剥蚀丘陵区主要分布在县境南部和东南部,局部分布于西北部,相邸、坊前、坪上、团林、壮岗、演马、洙边、相沟、官坊、王家沟等乡(镇)的部分地区,属于剥蚀丘陵区。
境内海拔高度低于100米,坡度低于3°至5°的剥蚀丘陵区约526-613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0-35%。
该区特点为丘低坡缓,阜岗浑圆,沟宽谷阔,起伏如波,十字路至坪上间的“九岭十八坡”即为这种地貌的典型特征。
该类地貌基岩的风化剥蚀程度严重。
基岩类型主要以胶南群变质岩系为主,其次为泰山群变质岩,部分地段为燕山期花岗岩类和白垩系陆相碎屑岩、红色砂砾岩。
基岩之上形成厚风化壳。
地表多被残坡土覆盖,土层较厚,以白浆化棕壤为主,县内多垦为耕地。
岭下平地县境东部的山前平地、岭间平地及沿河谷地,为岭下平地区,多与低山丘陵和剥蚀丘陵相间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