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植树问题两端不栽树和两端栽树
- 格式:ppt
- 大小:6.16 MB
- 文档页数:23
第2课时两端都不栽的植树问题(教案)教学内容教材P105例2。
教学目标1. 理解在一条线段上植树(两端都不栽)的情况下“棵数=间隔数-1”的关系。
2. 会通过线段图来分析理解两端都不栽的植树问题。
3. 能将两端都不栽的植树问题拓展到生活中的其他问题。
4. 培养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两端都不栽的植树问题的规律。
教学难点理解两端都不栽的植树问题中“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动手操作,画图分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出示复习题:在一条21米长的小路一旁栽树,每隔3米栽一棵(两端都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师:对于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棵数和间隔数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生:棵数=间隔数+12. 引入新课。
如果把上题改成:在一条21米长的小路一旁栽树,每隔3米栽一棵(两端都不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师:这道题与上一道题相比较,有什么变化?你是怎么理解“两端都不栽”的?生:这道题是两端都不栽的情况。
我的理解是起点处和终点处都不栽。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两端都不栽”的植树问题,看看棵数与间隔数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两题的对比,让学生弄清楚植树问题中的另一种情况是两端都不栽,激起学生探究解决方法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探究点两端都不栽的植树问题1. 课件出示例2。
动物园里的大象馆和猴山相距60 m。
绿化队要在两馆间的小路两旁栽树(两端都不栽),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3 m。
一共要栽多少棵树?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师:仿照上节课的探究方法,请同学们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在小组内研究。
2. 动手操作,发现规律。
学生在小组内探究,汇报探究结果。
生:我们先用小的数据画图分析:发现:两端都不栽,栽的棵数比间隔数少1。
师:少的1在哪呢?请你到图中指一指。
学生在图上圈出:一个间隔对应一棵树,最后多了一个间隔。
第七单元 植树问题(1)两端都种:棵数=间隔数+1(2)两端不种:棵数 = 间隔数-1(4)封闭图形:棵树 = 间隔数(3)一端种一端不种:棵数 =间隔数知识点一: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植树问题基本解决思路:间隔数=总长÷间隔距离两端都栽:棵数=间隔数+1知识点二:两端都不栽的植树问题两端不栽:棵数=间隔数-1知识点三: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一端栽一端不栽:棵数=间隔数在一条首尾相接的封闭曲线上植树,所需棵数与间隔数“一一对应”,相当于线段上一端栽一端不栽的情况。
【易错典例1】在一条长300米的公路两边种树,每隔5米种一棵(两端都种).一共种()棵树.A.61B.121C.122【思路引导】利用植树问题公式:如果植树路线的两边与两端都植树,那么植树的棵数应比要分的段数多1,再乘2,即:棵数=(段数+1)×2.根据植树棵数先求段数:300÷5=60(段),然后求植树棵数:(60+1)×2计算即可.【完整解答】解:(300÷5+1)×2=(60+1)×2=61×2=122(棵)答:一共种树122棵.故选:C.【考察注意点】本题主要考查植树问题,关键是分清段数和植树棵数的关系做题.【易错典例2】(•红安县期末)一个圆形水池的周长为150米,沿池边每隔37.5米安盏观景灯,一共要安装4盏观景灯.【思路引导】根据题意,在圆形上植树,植树的棵数与间隔数相等,直接用150除以37.5即可.【完整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得:150÷37.5=4(盏)答:一共需要装4盏灯.故答案为:4.【考察注意点】在封闭线路上植树,棵数与间隔数相等,即:棵数=间隔数.【易错典例3】操场上等距离放了8张课桌,把相邻的两张课桌用一段绳子连接起来,一共要准备7段绳子.【思路引导】根据题意相当于两端都不植树的问题,用课桌的张数减去1,就是一共要准备的绳子的段数.【完整解答】解:8﹣1=7(段)答:一共要准备7段绳子.【考察注意点】如果植树线路的两端都不植树,那么植树的棵数比要分的段数少1,即:棵数=间隔数﹣1.【易错典例4】为庆祝“六一“儿童节,学校在48米长的走廊两边摆鲜花,现在从走廊的一头开始,每隔4米摆一盆鲜花,直至走廊另一头,一共要摆多少盆鲜花?【思路引导】先看一边,据题意可知,走廊长48米,每隔4米摆一盆花,也就是48米被平均分成4米长的若干小段,花摆在分点上;所以间隔数是48÷4=12个;又因为两端都摆花,所以盆数等于段数加1;然后再乘2就可求出两边的花盆数.【完整解答】解:(48÷4+1)×2=13×2=26(盆)答:一共要摆26盆鲜花.【考察注意点】此题属于植树问题.解答此类题(两端都植树)的关键要知道:植树的棵数应比要分的段数多1,即:棵数=间隔数+1.一.选择题1.(•眉山月考)一条马路长440米,在路的两旁每隔8米植一颗树,两端都要植,共植了()棵。
2022-2023学年五年级数学上册“双减”作业设计系列之7.2两端都不栽的植树问题(解析版)编者的话:《2022-2023学年五年级数学上册“双减”作业设计系列》是基于《2022-2023学年五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和期末真题中的常考考点考题总结与编辑而成的,该系列结合“双减”实际,从作业量、作业难度、作业完成时间、作业情况评价四个维度上进行设计。
作业量,即作业量上重质不重量,其优点是题例齐全而典型,题量精简而适当。
作业内容,即将作业内容分成基础巩固、能力提高、思维实践三个梯度,其中基础巩固和能力提高部分属于必做内容,思维实践部分属于选做内容。
作业完成时间,即对于不同学生,不同梯度、不同题量的测评时间不同,建议使用时,将总体时长控制在20分钟左右。
作业情况评价,即将作业评价分为态度(包括书写、格式、卷面)、完成(包括完成时间、完成量)、掌握(三个部分作业完成质量情况)、综合等四个方面,评价全面而准确,欢迎使用。
年月日完成时间:分秒基础巩固类一、填空题。
1.在相距80米的两栋楼之间栽树(两端都不栽),每隔4米栽一棵。
共栽了()棵。
【答案】80÷4-1=20-1=19(棵)2.公园内有一条长廊长为55m,元旦期间每隔5m放一盆鲜花(两端不放),一共需要( )盆鲜花。
【答案】55÷5-1=11-1=10(盆)3.一条走廊长32m,在其一侧每隔4m摆放一盆植物(两端不放)。
一共要放()盆植物。
【答案】32÷4-1=8-1=7(盆)4.将一根长8米的木料,每2米锯成一段,每锯一次需5分钟,锯完这根木料需要( )分钟。
【答案】(8÷2-1)×5=15(分钟)二、判断题。
1.一条走廊长12米,在走廊的一侧每隔3米放一盆菊花,两端都不放,需要放4盆。
( )【答案】×2.在相距100米的两幢大楼之间栽树,每隔10米栽一棵,共要栽10棵。
(两端均不栽) ( )【答案】×3.一座楼房每上一层要走18级台阶,王芳回家共上了180级台阶,她家住在11楼。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两端不栽)》教案教学设计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设计说明1.重视知识的迁移和转化。
知识迁移法就是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启发学生进行新旧知识对照,由旧知识去思考、领会新知识,学会学习的方法。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两端栽树时的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掌握了两端栽树的解题方法,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学生已经发现了“两端栽树”的规律,这时老师提出如果两端都不栽树,棵数和间隔数之间又会有怎样的规律呢?有了前面学习的基础,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想表达的欲望也很强烈。
通过动手操作,形成知识的迁移和转化,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规律,让学生的研究成果被认可,让学生有成就感,从而也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2.重视独立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有了前面的学习基础,先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究,再合作交流。
通过简单的例子验证前面的猜测,发现两端都不栽树的规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数学思想又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直尺教学过程⊙对比引入,揭示课题1.出示复习题:在一条60 m长的小路的一旁栽树,每隔3 m 栽一棵(两端都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1)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指名汇报)(2)对于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棵数和间隔数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指名回答:棵数=间隔数+1)2.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对于上节课的知识掌握得非常好!如果老师把上题改为:在一条60 m长的小路的一旁栽树,每隔3 m栽一棵(两端不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1)想一想,这道题与上一道题相比较,有什么变化?(2)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两端不栽”的。
(学生思考后自由汇报)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两端不栽”的植树问题,看一看棵数与间隔数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两端都不栽的植树问题》(教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我今天要和大家一起学习的课题是《两端都不栽的植树问题》,这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的一章节。
在这个问题中,我们会学习到在一条直线上进行植树时,如果两端都不栽树,应该如何计算栽树的棵数。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主要围绕两端都不栽的植树问题展开。
我们会通过实际的情景,比如在一条10米长的直线上进行植树,来理解并掌握两端都不栽树时,栽树的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希望大家能够理解并掌握两端都不栽的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今天的教学难点是理解并掌握两端都不栽树时,栽树的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则是大家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学习这个问题,我已经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一条10米长的绳子,一些小木棍,以及白板和记号笔。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际的情景引入这个问题,比如在一条10米长的直线上进行植树,但两端都不栽树,然后让大家思考,应该如何计算栽树的棵数。
然后,我会给大家一些随堂练习,让大家通过实际的操作,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个问题。
我会和大家一起讨论,如何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六、板书设计在讲解的过程中,我会用白板和记号笔,将两端都不栽树时,栽树的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进行板书展示。
七、作业设计今天的作业是让大家解决一个实际的问题。
题目是:在一条15米长的直线上进行植树,但两端都不栽树,每棵树之间的间隔是3米,请问需要栽多少棵树?答案是5棵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希望大家能够理解并掌握两端都不栽的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同时,我也希望大家能够进一步思考,还有哪些其他的问题,可以用类似的方法来解决。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教学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我们特别关注。
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并掌握两端都不栽树时,栽树的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植树问题的三种情况《植树问题》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曾经被演绎出了许多经典课例。
因此在教学准备阶段,我认真地研读了很多课例,发现在诸多课例中,存在着这样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关于“植树问题”的三种不同类型,即所谓的“两端都栽”“只栽一端”与“两端都不栽” 。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将“三种情况”的区分以及相应的计算法则(“加一”“不加不减”“减一”)看成一种“规律”要求学生牢固地掌握,从而能在面对新的类似问题时不假思索地直接加以应用。
同时在这些课例的反思中,我又发现了一个共同的特点,很多学生能找到规律但不能熟练地运用规律,不能把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与生活中相似的现象进行知识链接。
本节课不仅要让学生建立“两端都栽”“只栽一端”与“两端都不栽”数学模型,还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
并且要总结出相关的计算公式“总长÷间距=间隔数”,并通过公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去掌握这一解题模式。
一节课下来我感觉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1、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
本册安排“植树问题”的目的之一就是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思想,而本节课没有让学生体验到“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过程。
2、一堂课上下来,真的还是对学生牵的很牢,没全然放宽,以至课堂中除了很多不足之处,期盼日后调整改良。
3、对课堂的生成问题处理还不够灵活,不能进行很好的利用。
植树问题就是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卷数学广角内容。
一共存有三个例题,分后4课时。
基准1就是直线两端栽树问题,基准2就是直线两端不栽树问题,基准3就是半封闭图形栽树问题。
基准1教学完结后发生了未知间隔长度和树的棵数,谋路段短的问题,同时还发生了队列问题。
基准2教学完结后,发生了时钟间隔问题、队列问题,上楼问题等。
在实际教学中,教学效果并不是较好,学生掌控出来很困难。
因为对于植树问题的认知,学生尚无非常大的难度,再应用领域植树问题的规律回去化解例如队列问题、时钟间隔问题、上楼问题等学生会感觉更容易。
植树问题植树问题可分为两大类、四种类型:一、在不封闭的的路线上植树:1、路的两端都要栽树:棵数=段数+1;2、路的一端植树,另一端不植树:棵数=段数;3、路的两端都不植树:棵数=段数-1;二、在封闭的路线上植树:棵数=段数。
这里的段数是指总距离÷棵距。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与植树问题相似,可以用植树问题的方法来解答的题目,如锯木头问题,上楼梯问题等。
解答这类问题时,关键是将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与植树问题中的“总距离”“棵距”“棵数”对应起来。
1、同学们在校园里的一条长80米的小路两旁栽树,每隔4米栽一颗,(1)如果路的两端都栽一颗,共需多少棵树?(2)如果只有一端栽树,共需多少棵树?(3)如果两端都不栽树,共需多少棵树?2、一个圆形花台,周长90米,每隔3米摆一盆菊花,一共需要多少盆菊花?3、已知一个公园的周围有一条长6800米的路。
现在在路的一边每隔8米栽一棵垂柳,在两棵垂柳之间栽三棵海棠树,应准备垂柳和海棠树各多少棵。
4、一条马路长200米,在进行景观改造时,在马路两旁从头到尾距离相等地栽了82棵小松树,每两棵小松树之间相距多少米?5、李奶奶饭后到校园的林荫道上散步,她从第一棵树走到第六棵树用了5分钟,当她走到第15棵树时用了多少分钟?6、小明的爷爷给小明出了一道题:湖边春色分外娇,一株杏树一株桃。
平湖周围三千米,六米一株都栽到,漫步湖畔没景色,可知杏桃各多少?请你帮小明算一算。
7、青青家住5楼,她从一楼到二楼走了19级台阶,如果每层楼之间的台阶数相同,她一共要走多少级台阶?8、小明从一楼走到三楼三楼,用了54秒。
用同样的速度,从一楼到六楼需要多少时间?9、一根木头锯成3段要12分钟,如果每次锯的时间相等,锯成6段要多少分钟?10、小王从1楼到7楼共走102级台阶,他每上一层楼走了多少台阶?11、小红家的楼房每上一层楼要走18级台阶,小红每天回家要走108级台阶,她家住几楼?12、时钟2点钟敲两下,用4秒敲完。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植树问题一、两端都种树的植树问题。
1. 在一条长200米的道路一旁种树,每隔5米种一棵(两端都种),一共要种多少棵树?- 解析:首先计算间隔数,间隔数 = 总长度÷间隔长度,即200÷5 = 40个间隔。
因为两端都种树,所以树的棵数比间隔数多1,即40 + 1=41棵。
2. 有一条长120米的小路,每隔6米种一棵树(两端都种),这条小路上共种多少棵树?- 解析:间隔数为120÷6 = 20个,树的棵数 = 间隔数+1,所以共种20 + 1 = 21棵树。
3. 学校要在一条长80米的走廊一边摆花盆,每隔4米摆一盆(两端都摆),一共要摆多少盆花?- 解析:间隔数是80÷4 = 20个,由于两端都摆,花盆数比间隔数多1,即20+1 = 21盆。
4. 在一条长150米的马路一侧种树,每隔10米种一棵(两端都种),需要多少棵树苗?- 解析:先求出间隔数150÷10 = 15个,因为两端都种,所以树的棵数为15 + 1 = 16棵。
5. 工人叔叔要在一条长300米的公路两旁种树(两端都种),每隔15米种一棵,一共要种多少棵树?- 解析:先算一旁的情况,间隔数为300÷15 = 20个,一旁树的棵数是20 + 1 = 21棵。
因为是在公路两旁种树,所以总共要种21×2 = 42棵树。
二、两端都不种树的植树问题。
1. 在一条长180米的街道一侧安装路灯,每隔6米安装一盏(两端都不安装),一共要安装多少盏路灯?- 解析:间隔数为180÷6 = 30个,因为两端都不安装,所以路灯盏数比间隔数少1,即30 - 1 = 29盏。
2. 要在一条长240米的水渠边种树,每隔8米种一棵(两端都不种),一共能种多少棵树?- 解析:间隔数是240÷8 = 30个,树的棵数 = 间隔数 - 1,所以能种30 - 1 = 29棵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