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叶切除术在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中的疗效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6
肝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59例临床治疗体会【摘要】目的:探讨肝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以及一些注意事项。
方法:将2010年1月-2011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11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肝部分切除术,观察组行肝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死亡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等。
结果:两组患者间并发症、死亡率以及随访症状完全消失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对照组行肝部分切除术,只将严重病变的肝叶切除。
1.2.2 观察组行肝叶切除术,将病变的肝叶完全切除。
其中左肝外叶切除42例,左半肝切除9例,右肝第6段切除3例,不规则左右肝切除5例。
在肝切除后再行引流,其中,外引流31例,t管引流20例,u管引流8例。
1.3 统计学处理将本次试验所得数据录入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手术结束后,观察组有结石残留者10例(16.95%),出现各种并发症的患者11例(18.64%),经治疗后得以康复,无一例在手术中死亡,术后对患者进行1~3年的随访,有48例(81.36%)患者症状完全消失。
对照组有结石残留者13例(22.03%),出现各种并发症的患者17例(28.81%),围手术期死亡3例(5.08%),术后对患者进行1~3年的随访,有39例(66.10%)患者症状完全消失。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由上述结果可以看出:肝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术后结石残留少、并发症少,大部分患者术后1~3年症状会完全消失[2],而且手术中以及手术后无死亡病例,下面笔者总结了手术能够成功的关键。
3.1 术前检查本组患者,术前用b超、ct等检测仪器对于患者的结石的分布,胆管狭窄部位以及病灶的扩展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测,并且根据检测结果制定出相应的手术方案,使得在手术时可以将结石以及病灶部位全部清理干净。
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疗效分析【中图分类号】r65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03-0014-01【摘要】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外科治疗的方法及效果。
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至2012年7月采用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62例。
结果肝内结石以左肝较多见,共55例占88.7%,肝切除以左外叶为主,本组病例中45例行左肝外叶切除术,10例行左半肝切除术,5例行左半肝+右肝实质切开取石,右半肝切除2例,同时行胆肠内引流术5例,术中、术后配合胆道镜探查取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7%(11/62),其中切口感染5例(8.0%),腹腔脓肿2例(3.2%),胆道出血1例(1.6%),膈下感染1例(1.6%),胆瘘2例(3.2%)。
术后残余结石3例(4.8%),复发结石4例(6.4%)。
结论: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能有效降低术后残石率,复发率和再手术率。
是当前治疗肝胆管结石的首选术式。
【关键词】肝内胆管结石肝切除胆道镜肝内胆管结石是我国及东南亚地区常见病,因其高残石率、高复发率,高再手术率,是肝胆外科最常遇到的复杂问题之一,也是肝胆外科手术的难点之一。
肝切除术是目前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最有效地方法[1]。
左肝外叶切除已成为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标准术式。
我院自2005年至2012年7月行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62例,取得较好疗效。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中男26例,女例36年龄,35岁-70平均45.5岁-病0.6-37.8年,复发性结石13例有胆道手术史15例,其中有1次手术史13例,2次手术史2例,原术式主要有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术,胆/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
行b超检查56例,ct扫描45例,mrcp检查30例,均明确结石部位及分布情况、胆管扩张程度、胆管狭窄部位-合并肝脓肿2例,胆囊坏疽1例,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5例,胰腺炎3例,胆管恶性肿瘤1例。
肝左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15例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讨论肝左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5例肝左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通过回顾分析治疗病历和随访治疗,评价肝左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疗效。
结果15例患者经过切除术治疗后,均成功取出了肝内胆管结石。
无大出血、死亡病例。
经过t管造影、b超等检查,1例患者存在残留结石,结石残留率为6.67%。
2次手术后成功取出。
术后并发症情况为:1例切口感染,1例肺部感染,1例胆瘘,2例膈下脓肿。
经过对症治疗后,并发症消失。
患者平均随访8.9月。
其中:13例患者治疗效果认定为优良,2例患者治疗效果为差,治疗优良率为86.67%。
在15例患者中,11例患者未出现其他不良症状;1例患者有偶发胆管炎,2例患者出现胆道感染,经过手术处理后得以消除。
结论肝左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具有一定临床运用价值。
【关键词】肝内胆管结石;肝左叶切除术;疗效观察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152-02关于肝内胆管结石的机理目前还未为学界所认识[1]。
目前,肝内胆管结石的发病机制仍没有明确观点,因此在临床治疗中,疗效普遍难以令人满意[2]。
我院在近些年来通过实施肝左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5月——2012年6月在我院接受肝左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15例。
其中:男6例,女9例。
年龄从27-69岁不等,平均年龄为48.7岁。
患者病程6月-18月,平均10.9月。
经询问病史,所有患者均有胆管炎发作史。
在接受肝左叶切除术前,均进行检查确诊为肝内胆管结石。
其中:4例患者为左肝内外叶胆管结石,占患者比例为26.67%;6例患者为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比例为40%;4例患者为左肝外叶胆管结石,比例为26.67%;另有1例患者伴胆囊结石。
1.2手术方法考虑到患者在肝内结石分布情况不同,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不同的手术方案。
肝叶切除术在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中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对采用干叶切除的方法对肝内胆管结石(ihl)进行治疗的手术方式和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随机抽取在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这三年时间里,在我院就诊的患有肝内胆管结石的患者病例50例,随即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25例,其中a 组采用肝叶切除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对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术后进行随访,对其复发率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在抽样中的所有50例病例中,通过手术治疗没有死亡病例报告,a组患者的术后残石率明显低于b组患者术后残石率(p<0.05),a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也明显低于b组(p<0.05)。
结论采用干叶切除的方法对肝内胆管结石(ihl)进行治疗的手术其临床效果明显,治愈率高,复发率和并发症出现几率低,值得临床应用于推广。
【关键词】肝叶切除术;肝内胆管结石;疗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r6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6-0197-02
肝内胆管结石是所有结石中较为常见的一种[1]。
具有急性发作的特点,发作时疼痛感极强,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且在治疗时易出现结石残留的现象,且复发率极高,是外科手术治疗中的难点和重点[2]。
利用肝叶切除术对肝内胆管结石进行治疗能够最大限度的对病灶进行切除,能有效地防止上述现象的发生[3]。
在本
次研究中,我们随机抽取在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这三年时间里,在我院就诊的患有肝内胆管结石的患者病例50例,随即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25例,分别采用肝叶切除术和常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的疗效和复发率进行比较分析。
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在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这三年时间里,在我院就诊的患有肝内胆管结石的患者病例50例,随即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25例,其中有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年龄在30至65岁之间,平均年龄47.5岁。
两组患者的上述所有自然资料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可以进行比较。
抽样的50例患者中有41例为首次手术,所有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均经过临床确诊。
1.2 方法:随机抽取在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这三年时间里,在我院就诊的患有肝内胆管结石的患者病例50例,随即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25例,其中a组采用肝叶切除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对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术后进行随访,对其复发率进行统计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差异性显著(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1.4 结石分布:所有50例患者中,21例为左外叶结石;29例右
肝内胆管结石。
2 结果
在抽样中的所有50例病例中,通过手术治疗没有死亡病例报告,a组患者的术后残石率明显低于b组患者术后残石率(p<0.05),a 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也明显低于b组(p<0.05)。
具体见表1、表2、表3
3 讨论
肝内胆管结石是所有结石中较为常见的一种。
具有急性发作的特点,发作时疼痛感极强,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且在治疗时易出现结石残留的现象,且复发率极高,是外科手术治疗中的难点和重点。
利用肝叶切除术对肝内胆管结石进行治疗能够最大限度的对病灶进行切除,能有效地防止上述现象的发生。
肝胆管结石主要有下列治疗原则:切除病灶,舒畅梗阻,顺利引
流[4],使胆道的正常生理功能得以恢复。
切除病灶是该病治疗的核心之处也是最主要目的,对出现狭窄和畸形现象的胆管进行矫正,
从而进行顺利引流,是该病治疗该病的关键所在。
但是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都要接受肝叶切除术的手术治疗。
很多学者认为[5],现在利用肝切除术对肝内胆管结石进行治疗的主要条
件有以下几点: ①患者肝的储备功能和身体状况可以满足该手术的需要; ②病灶部位分布在肝段、叶或半肝区域,又难以将结石取尽的; ③患者的肝段、叶胆管伴有狭窄现象且梗阻难以解除; ④
患者的肝段、叶出现有十分明显的萎缩和纤维化现象; ⑤患者胆管合并有先天性的病变, 对胆道出血现象难以控制、患有胆源性的肝脓肿; ⑥肝内胆管有疑似癌变现象出现。
本此研究就是按照上述原则对病例进行的选择, 对肝胆管结石采取肝叶切除术进行治疗,其临床疗效十分明显。
该病患者一般会同时患有胆道畸形、梗阻、感染等症状,术后会有结石残留、出现反复感染症状,从而导致患者必须接受再次手术,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有文献报道称,该病的术后出现残石的几率为20.6%,近几年以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界同仁的共同努力,该病的结石残留率已经呈明显下降趋势。
会导致残石出现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手术方式的选择,有报道称[6]非肝切除治疗方法的结石残留率在左右25 % ,采用肝切除治疗方法的结石残留率为15%左右 ,后者与前者进行比较明显要低很多,显然肝
叶切除术能够用彻底地岁病灶进行切除、对胆道的狭窄和畸形现象进行纠正。
本次研究抽样病例的术后结石残留率是12.0% ,与文献报道的结果基本相符。
经过我们的研究最终认为,在该病的治疗方面肝叶切除术虽然没有肝癌切除术应用的范围广泛,但是其对病变的肝叶切除不够彻底是最终导致肝内出现结石残留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次研究抽样的患者中有8例接受了胆肠吻合术治疗。
其中2
例的左右肝内检查到了结石,由于患者的左肝叶表现为严重的萎缩
症状并充满了结石,在进行了左半肝的切除术后,使二级右肝管很
好的暴露出来并可以将狭窄切开进行取石,将大量的结石取出以后,进行吻合术治疗,术后患者没有胆管炎症状出现。
综上所述,采用干叶切除的方法对肝内胆管结石(ihl)进行治疗的手术其临床效果明显,治愈率高,复发率和并发症出现几率低,值得临床应用于推广。
参考文献
[1] 周宁新,张效东.肝内胆管外科治疗的方法与选择[j] .肝胆外科杂志,2007,15(6):401-403
[2] 何效东,崔泉,赵晓雷,等.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316例报告[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7,16(2):111-113
[3] 黄志强.手术后胆管残石的过去、现状和对策[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0 ,20(9):515 -516
[4] 梁力建,汤地.原发性肝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7 ,21(8):492-493
[5] 邓美海,唐兆峰,刘波,等.左肝外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效果的评价[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6,26(6):437-438
[6] 皮健,温泉,张勇,等.肝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附178 例报
告[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8,17(2):111-113
作者单位:414600 湘阴县人民医院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