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毕业设计任务书word2003版
- 格式:doc
- 大小:73.50 KB
- 文档页数:8
毕业设计任务书黄松甸一级公路D标段施工图设计指导教师:郭玉峰讲师学生姓名:学生班级:所在学院:所学专业:12年 3月1日一、毕业设计题目题目名称:黄松甸一级公路D标段施工图设计建设地点:起于吉林省蛟河市黄松甸镇(前花园),终点止于敦化市下石庄。
二、毕业设计基本资料1、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植被本段公路地处吉林省中部平原向东部山区的过渡区域,属华夏系第二隆起带,由起点向东地形起伏逐渐加大,沿线所经地区沟谷发育,河谷及台地多为水田及旱田,山地多为天然次生林及小面积人工林。
沿线以旱田为主,在黄泥河流域内有部分水田。
沿线除越岭山地为灌木林和次生林外,余均为季节性农作物。
2、气象水文路线通过地区为东北东部山地润湿季冻区,四季变化明显,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每年7月至8月是雨季,此间是土方施工的最不利季节。
秋季凉爽昼夜温差大,是施工的黄金季节。
但秋末、冬初季节,路面经常出现雨后结冰,影响行车安全。
冬季漫长而寒冷,冻胀和翻浆为公路主要病害。
沿线各市县气象及水文资料如下:市县名称年平均降水量(mm)年平均日照时间(小时)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最大冻土深度(cm)最大积雪深度(cm)年平均无霜期(天)吉林市700.0 2455 4.9 36.0 43.0 190 48 134蛟河市710.0 2406 3.4 36.0 43.0 184 48 129敦化市621.4 2477 2.6 34.5 38.3 184 33 120 路线经过的主要河流为黄泥河,该河属牡丹江流域,河流多受降水影响,4~6月为平水期,7~9月为丰水期,10~3月为枯水期。
沿线地下水以第四系孔隙水和层间水为主,其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
3、区域地质条件1)区域地层与岩性沿线所涉及的主要地层有:(1)华力西晚期花岗岩,分布于黄松甸至黄泥河之间,风化剧烈。
(2)新生界玄武岩,主要分布于黄泥河至敦化间,呈灰黑色,气孔较发育,风化程度一般。
公路毕业设计任务书公路毕业设计任务书一、任务背景公路是现代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公路建设和规划更加需要注重科学性和可持续发展。
因此,本次毕业设计的任务是针对公路建设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和解决方案的提出。
二、任务目标1. 研究公路建设的现状和问题,了解相关政策和规划。
2. 分析公路建设对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3. 设计一个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公路建设方案,包括路线规划、交通流量分析等。
4. 根据设计方案,进行成本估算和经济效益评估,提出可行性建议。
三、任务内容1. 调研和分析a. 调研公路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包括交通拥堵、安全隐患等。
b. 分析公路建设对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包括土地利用、资源消耗等。
c. 研究相关政策和规划,了解国家对公路建设的要求和标准。
2. 设计方案a. 根据调研结果,设计一个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公路建设方案。
b. 进行路线规划,考虑地形地貌、交通流量等因素。
c. 进行交通流量分析,预测未来的交通需求和拥堵情况。
d. 设计公路的标准和技术要求,包括路面材料、桥梁隧道等。
3. 成本估算和经济效益评估a. 根据设计方案,进行成本估算,包括土地征用、建设费用等。
b. 进行经济效益评估,包括交通便利性、通行时间减少等。
c. 提出可行性建议,包括资金筹措、建设阶段划分等。
四、任务要求1. 深入调研,收集并分析相关数据和资料。
2. 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创新性和实用性的设计方案。
3. 运用专业知识和工具,进行成本估算和经济效益评估。
4. 结果分析清晰,论据充分,结论明确。
5. 文章语言通顺,表达准确,排版整洁。
五、任务时间安排1. 第一周:调研和分析,收集相关资料。
2. 第二周:设计方案,进行路线规划和交通流量分析。
3. 第三周:成本估算和经济效益评估,提出可行性建议。
4. 第四周:撰写任务书,进行修改和完善。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题目:姓名学院专业土木工程班级学号指导老师职称教研室主任一、基本任务及要求:(一)基本任务:1、路线方案选择:根据自己选定路线起终点,拟定路线方案,认真分析道路性质与任务,道路沿线地形、地质、水文气象、城乡规划、农田水利建设、环境生态保护、劳动力、材料供应以及投资能力等各方面因素,综合比较各方案的工程数量和投资以及与沿线城乡建设经济发展适应情况,选用既满足使用要求又经济合理的路线方案。
2、路线技术设计:本次毕业设计进行纸上定线。
在选定路线的“路线带”范围内,结合细部地形、地质、地物条件,合理安排道路平、纵、横三方面的关系。
定出道路中线的确切位置,以满足道路各项技术指标,保证良好的行车条件。
①纸上定线和平面线形设计:选定线位,在选定的路线上,逐段进行平曲线设计计算,填制公路直线曲线及转角表,绘制路线平面图。
②纵断面设计:逐段确定道路纵坡,进行竖曲线设计及高程计算,并绘制路线断面图。
③线形组合设计:从获得良好行车条件的目的出发,协调公路平、纵、横三方面线形,使之成为连续圆滑,顺适美观的空间曲线。
④横断面设计及路基土石方计算:除设计路基标准横断面外,还应根据具体条件对个别路段进行特殊路基横断面设计。
设计内容主要包括:路基宽度、路基高度,路基坡度、路基弯道超高加宽、路拱坡度、绘制路基横断面图,进行土石方计算及调配,填制路基设计表及土石方计算表。
3、路基工程设计:在道路平、纵、横规划的基础上,进行路基及其排水、支档和防护工程规划,其主要内容包括:a)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分析,路基土压实要求和软土地基处理方法选择。
b)排水系统规划,涵洞、排水沟渠及连接构造物形式选择。
有条件时进行结构设计。
c)挡土墙的布置、结构型式选择。
有条件时进行结构设计计算。
d)其它防护工程设计。
4、路面工程设计:考虑交通要求和环境因素、工程投资、材料供应、施工条件等因素进行路面结构设计、绘制路面结构设计图。
5、其他任务:施工组织设计。
《公路毕业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时间目录一.设计题目 (2)二.设计原始资料 (2)三.设计内容 (2)四.设计完成后应提交的成果 (3)五.设计进度安排 (4)六.设计要求 (4)七.主要参考资料 (5)八.附录(各地区的有关资料) (6)一、设计题目__ __ _至___ __公路, __ __至___ _段新建(改建)公路工程。
(路线起终点由指导教师在蓝图上确定)。
二、设计原始资料1.地形图: 路线所经地区地形图一份, 比例1: 2000, 等高距: 2米(或1米)。
设计路线必经的主要控制点A~B(由指导教师在蓝图上标示)。
2.交通量资料: 据调查近期(起始年)交通组成及数量(由指导教师给出):小型客车: 辆/日载重汽车: 辆/日兽力车: 辆/日人力车: 辆/日自行车: 辆/日摩托车: 辆/日(其中载重汽车所占比例: 解放CA-10B占%;东风EQ-140占%;黄河JN-150占%。
3、预测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 各种机动车γ= %;各种非机动车%(由指导教师给出)。
4、预测道路年限: 道路使用年限按年;路面设计年限按年。
5.道路使用性质与任务本路段主要是沟通与附近县之间的一条干线公路, 担负为沿线工、农业生产及政治、经济、文化物资交流服务。
6.筑路材料供应情况沿线可采集到砂土, 地表土为亚砂土和亚粘土, 并有丰富的砂、砾石等, 均可用作筑路材料, 平均运距为0.5km, 市内可供应炉渣, 粉煤灰等工业废渣, 平均运距5km, 距路线20km处有石灰可供应, 质量满足要求。
其它外购材料均由市内供应。
块、片石及路面、桥涵用不同规格碎石, 距离路线10KM处, 在石料开采场, 可购买, 用汽车去运输。
7、其它资料:路线所经地区的气候特点、地形、土壤、地质与水文地质等情况等资料, 可根据设计图纸所在地区确定, 这里给出了重庆西彭地区、广西南宁地区, 江苏无锡地区, 甘肃兰州地区、陕西宝鸡地区的有关资料。
广西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系土木工程交通土建方向毕业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环江至大沙坡二级公路NO.16合同段施工图设计设计时间:2012年2月-2012年5月班级:土木084班姓名:指导老师:广西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系2012年2月2012届土木工程(交通土建方向)毕业设计指导书题目:环江至大沙坡二级公路NO.16合同段施工图设计一、设计任务、内容及要求1.毕业设计任务广西环江至大沙坡二级公路建设工程指定路段路基路面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概预算设计。
2.毕业设计内容(1)毕业调研(毕业实习)选择一、二条在建或已建公路进行调研,对公路路基路面实体工程进行参观、调查,增强对公路路基路面实体的感性认识,熟悉路基路面设计的全过程,明确路基路面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概预算设计的目的、方法及效果。
(2)路基设计①公路选线(每人2.0-3km左右)②公路平面总体设计③纵断面设计图④路基标准横断面图⑤路基一般设计图⑥路基排水设计包括路基横向排水、纵向排水及地下排水设计等,并绘制排水结构设计图。
结构图应包括边沟、截水沟、排水沟、边坡急流槽等地面排水设施和地下排水设施。
(3)路基防护工程根据设计路段的路基稳定情况,对于填挖较大的路基边坡及需要的路段进行防护工程设计,绘制防护工程设计图。
(4)支挡工程设计图根据路基的填挖情况,确定挡土墙的型式,并拟定尺寸,进行挡土墙设计。
绘制挡土墙设计图(本路段内所有挡土墙设计图),并计算工程数量。
(5)路面工程设计①路面横断面设计绘制路面横断面布置图。
②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拟定两种路面结构设计方案进行设计。
绘制路面结构设计图。
③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拟定两种路面结构设计方案。
绘制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图。
④路面结构技术方案比选根据沿线所给的土质,考虑路基的干湿类型,对于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要求根据土质和干湿类型设计多种路面结构,通过方案比选,选择一种合理的路面结构组合方案。
⑤路面排水设计根据路面结构设计情况进行路表排水设计和路面内部排水设计。
摘要本毕业设计题目为西藏加查至桑日公路第十三合同段,道路位于雅鲁藏布江流域。
路线区域内主要为山岭区,地形起伏较大,设计车速60km/h。
设计通过两个方案的比选来确定较佳路线,两个路线全长大概都在三千五百米左右,所选方案二路线全长3544.654m,双向两车道,路基宽10m,路面宽7m。
所选沥青路面设计年限12年。
设计包括三个部分,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公路线形设计,在本部分,通过认真仔细的研究,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了路线填挖平衡、平曲线的优化、平曲线与竖曲线组合原则等,确保了设计线形的优化,然后根据两个比选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对方案进行比选,从中确定较合理的方案——第二方案作为推荐方案。
第二部分为路基工程设计,包括支挡工程设计等。
第三部分为路面工程设计,选择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分别进行了设计,并对两个方案进行比选,选定沥青混凝土路面为推荐方案,整个排水系统由边沟、排水沟组成。
相关的图纸、表格附后。
关键词:路线平面线形;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重力式挡土墙;路面设计AbstractThe design is the tenth contract section from Qachas to Mulberry Day in Tibet, and the road is located in the Brahmaputra river basin . In the route region, there is mainly mountain ridge area, and the hypsography is series, so the design speed is 60km/h. The better route is determined through comparing of two program in the design. The length both are probably about 3,500 meters, and the selected program is 3544.654m, two two-way lanes, and the widen of the roadbed is 10m,7m of the pavement. Asphalt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is designed for twelve years.The design includes three parts, as follows : The road technical road linear design: In this part, through careful review, in light of the actual situation, the author considering the balance of excavation, the optimization of plane curve, the combination of plane curve and vertical curve, to ensure that the design of linear optimization. Then a more reasonable program -- the second program are recommended through comparing the two program according to the technical economic indicator. The second part is the roadbed engineering design, which includ retaining engineering design and so on. Part three is pavement design, and the concrete pavement and asphalt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both are considered and designed competely in the design,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is recommended for the program,the whole drainage system is formed as side ditches, drainage ditch and pipe culvert. Related to the drawings, forms attached.Key words:Route plane linear design;Vertical section design;Cross-section design;gravity retaining walls;Pavement design目录绪论 (1)1毕业设计任务书 (3)1.1 设计基本资料 (3)1.1.1 道路的性质与任务 (3)1.1.2 道路等级 (3)1.1.3 沿线自然地理特征 (3)1.2 设计的主要内容及技术指标 (4)1.2.1 道路类型、等级的确定 (4)1.2.2 道路技术标准论证 (5)1.3 竖曲线标准论证 (6)1.3.1 坡长 (6)1.3.2 纵坡 (6)1.3.3 竖曲线半径及长度 (6)1.3.4 视距长度 (7)1.4 横断面的技术标准论证 (7)1.4.1 行车道数目及其宽度 (7)1.4.2 路基路面的宽度 (7)1.4.3 路拱横坡和路肩横坡度 (7)1.4.4 净空高度论证 (8)1.4.5 车辆荷载论证 (8)2 纸上定线和平纵设计 (10)2.1 纸上定线 (10)2.2 平面线形设计 (10)2.2.1 方案一 (11)2.2.2 方案二 (15)2.2.3 坐标计算 (16)2.3 路线纵断面设计 (18)2.3.1 纵断面设计步骤 (18)2.3.2 设计计算公式 (19)2.3.3 方案一 (19)2.3.4 方案二 (23)2.4 平纵组合设计 (24)2.5 方案比选 (24)2.5.1 主要综合考虑因素 (24)2.5.2 各方案主要指标 (25)2.5.3 方案比选意见 (25)3 横断面设计及路基土石方计算 (27)3.1 横断面设计 (27)3.1.1 路基横断面 (27)3.1.2 超高及加宽 (27)3.2 路基土石方计算 (28)3.2.1 横断面面积的计算 (29)3.2.2 土石方数量的计算 (29)4 支挡工程设计 (32)4.1 重力式挡土墙的设计: (32)4.2 断面尺寸 (33)4.3 墙顶以上填土土压力的计算 (33)4.3.1 破裂角 (33)4.3.2 土压力 (34)4.4 墙身断面强度验算 (34)4.4.1 土压力及弯矩计算 (34)4.4.2 墙身自重、墙顶填土重及弯矩计算 (37)4.4.3 截面应力计算 (37)4.5 基础底面强度及稳定验算 (37)4.5.1 土压力及弯矩计算 (37)4.5.2 墙身填料,墙身、基础自重及弯矩 (40)4.5.3 基底应力验算 (40)4.5.4 基底稳定性验算 (41)5 路面工程设计 (42)5.1 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案一) (42)5.1.1 轴载分析 (42)5.1.2 当验算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时 (43)5.1.3 结构组合和材料选取 (43)5.1.4 各层材料的抗压模量与劈裂强度 (43)5.1.5 土基回弹模量的确定 (44)5.1.6 设计指标的确定 (44)5.1.7 设计资料总结 (44)5.1.8 确定石灰土层厚度 (45)5.2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47)5.2.1 将各级轴载换算为标准轴载 (47)5.2.2 交通分析 (48)5.2.3 初拟路面结构 (48)5.2.4 路面材料参数确定 (49)5.2.5 普通混凝土面层的相对刚度半径 (49)5.2.6 荷载疲劳应力 (49)5.2.7 温度疲劳应力 (50)5.3 路面方案比选 (50)6 路面排水设计 (51)6.1 路肩排水 (51)6.2 中央分隔带排水 (51)6.3 路面内部排水 (52)7 路基防护与加固 (53)7.1 坡面防护 (53)7.1.1 植物防护 (53)7.1.2 工程防护 (54)7.2 冲刷防护 (54)7.3 软土地基加固 (54)结束语 (56)参考文献 (57)致谢 (58)绪论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对于交通的需求迅速增长,形成了由多种运输方式组成的交通运输系统。
毕业设计任务书院系土木建筑学院专业交通土建学号姓名1、毕业设计题目:XXXX公路工程初步设计2、毕业设计任务及技术要求:一、设计规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等二、设计任务2.1设计总说明①地理位置图②说明书③路线平纵缩图④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2.2路线公路技术等级和技术标准(不低于二级)①公路等级及其主要技术标准的论证与确定;②路线方案的比选;③路线平面设计;④路线纵断面设计。
2.3路基、路面及排水①路基横断面设计;②路基超高加宽设计;③确定沿线路基取土、弃土位置;④计算土石方数量并进行调配;⑤确定防护工程的位置、结构类型及尺寸;⑥路面结构及材料组成设计;⑦确定路基路面排水系统的位置、结构类型及尺寸;⑧特殊路基(软土)设计。
2.4小桥、涵洞设计及说明2.5工程量的计算①路线部分(填挖方);②路基路面部分;③小桥涵洞部分;④其他工程需要。
2.6其他设计:①确定沿线设施各项工程的位置;②确定环境保护的内容、措施及方案;③确定占用土地、拆迁建筑物及电力、电讯等设施的数量;3、毕业设计应完成的项目内容和指导性进度安排:应完成的项目内容以上述的任务为主,视情况可能会有变化。
第1到4周为毕业实习,期间需要熟悉相关规范,了解设计内容,读懂设计地形图。
第一阶段(第5周开始)路线的比选、确定,纵横断面的设计;( 1.5周)第二阶段路基相关资料的调查、设计;(1周)第三阶段路面类型的确定、设计;(1周)第四阶段小桥及涵洞的设计;(1周)第五阶段根据设计成果计算各项工程的工程量;( 1.5周)第六阶段(第10周初稿完成)计算说明书、图纸等成果初步完成;(1周)第七阶段毕业设计的最后完善,PPT制作,毕业答辩的准备工作。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院系:土木建筑学院
专业:土木工程
班级:AP09071
学号:28
学生姓名:阮应春
指导老师:袁国清
一、毕业设计题目
开平市某二级公路设计与计算。
(稔广线标段一K6+048.080 -K7+100 )
二、毕业设计目标
通过该公路设计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道路交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或科学研究的综合训练,是前面各个教学环节的继续、深化和拓宽,是学生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其目的是学生受到道路交通工程师所必须的综合训练,有利于向工作岗位过渡。
三、设计资料
(1)稔广线地形图(CAD)
(2)道路所处地区的地形、地貌
本路段所处地区地貌单元属于丘陵平原区,路线走廊带沿途地形起伏较小,地表少见基岩露头,地质条件较好。
(3)道路所处地区的水文气象
本路段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南海海洋性气候影响,年平均湿度 82%,年平均气压 1013毫巴。
4至 9月多吹偏南风,炎热多雨。
10月至次年 3月多吹偏北风,常受寒潮影响出现霜冻或低温阴雨天气。
每年夏秋季节常有台风侵袭。
根据长沙气象站 40年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为 22.1℃,最高37.6℃(1990年 6月 23日),最低 1.0℃(1969年 2月 6日),多年平均日照 1892小时,年无霜期 356天。
四、设计规范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
五、毕业设计任务
第一节说明
一、设计总说明
1、地理位置图
2、说明书
3、路线平纵缩图
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二、路线说明
三、路基、路面及排水说明
四、小桥、涵洞说明
五、工程量的计算
六、文件组成及图表示例
1、地理位置图
2、路线平纵面缩图
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4、附件
第二节路线
一、公路技术等级和技术标准(不低于二级)
二、技术标准
三、设计的主要步骤
1、选线
2、定线
3、平面设计
4、纵断面的设计
5、横断面的设计
四、文件组成
1、路线平面图;
2、路线纵断面图;
3、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
4、征用土地表;
5、拆迁建筑物表;
6、拆迁电力、电信及其它管线设施表;
7、砍树挖根数量表;
8、挖淤泥排水数量表;
9、耕地填前夯(压)实数量表;
10、总里程及断链桩号表;
11、水准点表;
12、路线固定表;
13、公路用地图。
第三节路基路面及排水
一、路基
1、查询或调查地理、地质、气候、水文、水文地质、农业灌溉等资料。
2、主要设计步骤
①、路基横断面尺寸设计
②、取土坑、弃土堆、护坡道、碎落台的设计
③、路基排水
④、路基加固与防护
⑤、挡土墙设计
二、路面
柔性路面设计方法及要求
1、新建道路路面设计
(1)确定土基回弹模量E0(含土基类型划分)
根据资料确定公路所属自然区划及按照路基土组和干湿类型划分路段,并据此确定各路段的土基回弹模量E0。
(2)计算累计当量轴次Ne
根据公路等级及交通组成情况计算在使用年限内的累计当量轴次。
注意:凡是轴载大于25KN的前轴、后轴均应进行轴次换算。
(3)计算设计弯沉值l R:
根据公路等级及累计当量轴次,确定路面等级及面层类型,计算设计弯沉l R。
(4)拟定路面结构型式及面层厚度,确定各层材料的抗压回弹模量及其它的设计参数。
各类结构层最小厚度,抗压回弹模量见《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
路面各结构层的厚度必须考虑施工机具、材料供应、材料扩散应力的效果等因素。
(5)计算基层厚度h
每段路应至少拟定两种可能的结构组合方案,加以比较。
(6)验算整体性结构层层底弯拉应力;
(7)验算防冻厚度;
(8)经济技术方案比较,确定最优结构型式;
(9)绘制路面结构设计图;
(10)计算编制路面加宽数量表;
(11)计算编制路面工程数量表。
2、沥青路面补强设计
(1)原路面有关资料的调查(路况、结构、实测弯沉)及整理;
(2)计算设计弯沉(同上);
(3)确定路段干湿类型(同上);
(4)路面补强方案拟定及选择;
(5)厚度计算;
(6)验算整体性结构层层底弯拉应力;
(7)防冻厚度验算;
(8)绘制路面结构设计图;
(9)计算编制路面工程数量表。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1、进行轴次换算,确定使用年限,交通量增长率,计算累计当量轴次。
2、确定路面结构
(1)确定路基于湿类型;
(2)初步拟定路面结构、拟定板厚、板平面尺寸;
(3)确定基层顶面的计算回弹模量;
(4)计算抗折疲劳强度;
(5)计算温度疲劳应力;
(6)计算荷载疲劳应力;
(7)验算初拟板厚并确定混凝土板厚;
(8)验算防冻厚度。
3、做出横断面图、接缝断面图、平面图
4、计算路面工程数量
第四节涵洞
一、涵洞勘测设计内容
1、确定小桥涵的位置和选定小桥涵的类型;
2、搜集野外勘测资料,进行必要的水文计算,确定设计流量;
3、按设计流量,通过水力计算,合理确定:
(1)涵洞孔径;
(2)河床加固类型、尺寸;
(3)涵洞进出口类型及进出口冲刷防护与处理。
4、标准图的选用,对于特殊设计应给结构设计图;
5、工程数量计算。
二、收集资料
1、桥涵水文资料
2、涵址地形图,各种断面图及洪水纵坡图
3、地质地貌情况调查和工程地质纵断面图
三、设计的主要步骤
1、确定涵洞位置
2、设计流量、孔径计算、确定涵洞形式
3、套用标准图,绘制涵洞布置图和结构图
4、计算工程量
第五节各项工程工程量计算
1、路线部分
(1)路基每公里土石方数量
在每公里土石方数量中,填方和挖方应该分开计列。
另外,填方和挖方中按土石方开挖的难易程度也应将士石具体分类。
(2)路面工程数量
对于所设计路段的总里程,以及所采用的各结构层的形式及厚度,各结构层的铺筑面积等应该详细列出。
(3)涵洞工程数量
在涵洞工程数量表中,应该列出各个涵洞的中心桩号、孔数与孔径、涵长、结构类型,并对基础、涵身、进出水口、钢筋等所具体涉及的工程部位的工程数量详细列出。
(4)防护工程数量
在防护工程中,对于沿线所涉及到的防护工程:起讫桩号种类、长度,应分别列出。
对于其具体涉及到:如干砌片石、浆砌块石、回填土、挖基坑硬土等数量应详细统计列出。
(5)桥梁工程数量
在桥梁工程数量中,应列出沿线所有桥梁的中心桩号、孔数与孔径、桥长、结构类型等,具体涉及到每一个桥,应从下部构造、上部构造、栏杆路缘、调治工程等几项分别详细列出其具体工程数量。
(6)其他工程及沿线设施工程数量
其他工程及沿线设施应具体包括护栏、隔离栅、中间带、车道分离块、标志牌、轮廓线、路面标线、拦水带、里程碑、百米桩、界碑等,对于设计中所具体涉及到的每一项,应给出其工程数量。
(7)临时工程数量
包括汽车便道、便桥、临时码头、轨道铺设、以及临时电力、电讯线路的工程数量。
六、进度计划
第一阶段路线的比选、确定,纵横断面的设计;(1.5周)
第二阶段路基相关资料的调查、设计;(1周)
第三阶段路面类型的确定、设计;(1周)
第四阶段小桥涵洞的设计;(1周)
第五阶段根据设计成果计算各项工程的工程量;(1.5周)
第六阶段计算说明书、图纸等成果初步完成;(1周)
第七阶段毕业设计的最后完善,毕业答辩的准备工作。
(2周)
七、参考文献
1、五邑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格式规范化要求
2、现行公路工程标准、规范、规程
3、现行城市道路标准、规范、规程
4、公路设计手册(路基、路面)人民交通出版社
5、交通工程手册交通学会人民交通出版社
6、实用土木工程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
7、现代公路勘测设计实用技术人民交通出版社
8、改性沥青与SMA路面沈金安编著人民交通出版社
9、高等级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人民交通出版
社
10、道路设计资料集孙家驷编著人民交通出版社
11、水泥混凝土公路技术实践与展望王燕编著人民交
通出版社
12、路面分析与设计余定选译人民交通出版社
13、沥青路面道路结构设计指南张富德编著人民交通
出版社
14、路桥施工图识图指南孙建国编著人民交通出版社
15、公路工程八大通病分析与防治人民交通出版社
16、塑料板排水法加固软基工程实例集人民交通出版社
17、现代道路交通测试技术孙朝云编著人民交通出版社
18、公路小桥涵手册河北交规院人民交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