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元件基础知识2
- 格式:ppt
- 大小:1.94 MB
- 文档页数:38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常用电子元件入门知识阅读:2280次来源:网络媒体摘要:电子元器件包括:电阻、电容器、电位器、电子管、散热器、机电元件、连接器、半导体分立器件、电声器件、激光器件、电子显示器件、光电器件、传感器、电源、开关、微特电机、电子变压器、继电器、印制电路板、集成电路、各类电路、压电、晶体、石英、陶瓷磁性材料、印刷电路用基材基板、电子功能工艺专用材料、电子胶(带)制品、电子化学材料及部品等。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常用电子元件入门知识1.电阻(1)电阻的作用和外形电阻在电路中的主要作用是降压、限流、分流、分压和作偏置元件使用。
电阻在电路中对低频交流电和直流电的阻碍作用是一样的,用字母R来表示。
电阻的外形如下图所示(图3-1)。
(2)电阻的命名电阻的型号由四部分组成,其命名方式如下(图3-2)表示:例如:RH42为:R代表电阻器,H为合成碳膜,4为高电阻,2为序号,意义为高电阻合成碳膜电阻,编号为2。
(3)电阻的识别电阻的常用单位有欧姆(Ω)、千欧(KΩ)、兆欧(MΩ)等。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兆欧=1000千欧、一千欧=1000欧。
电阻的标识方法有直标法和色环法。
①在生产时直接将电阻阻值的大小印制在电阻器上,如图3-3:②电阻阻值的大小通过色环来表示,一般有4道或5道色环。
4道色环的含义,其中第一道和第二道色环表示2位有效数字,第三道色环表示倍数,第四道色环表示误差等级。
5道色环的含义,其中第一道、第二道、第三道环表示3位有效数字,第四道环表示倍数,第五道环表示误差等级(如图3-4)。
色环一般采用棕、红、橙、黄、绿、蓝、紫、灰、白、黑、金、银色来表示,各颜色的含义如下表:如图3-5所示,如某电阻有4道色环,它表示Ω,误差等级为±10%;如某电阻有5道色环,它表示428KΩ,误差等级为±%。
③贴片电阻(图3-6)的命名贴片电阻阻值误差精度有±1%、±2%、±5%、±10%精度,常规用的最多的是±1%和±5%,±5%精度的常规是用三位数来表示。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常用电子元件入门知识电子元器件是电子设备和电子系统中所使用的基本组成部分。
电子元件按照其功能不同可以分成很多种类,例如:传感器、电容、电感、电阻、晶体管等等。
本文将介绍电子元器件入门知识,让大家了解电子元器件一些基本的概念、分类、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电子元器件的基础知识。
电子元件的分类电子元件可以按照其功能不同分成很多种类,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电子元件分类方式:按照器件性质分类电子元件按照器件性质分类,可以分为有源元件和无源元件两类。
有源元件有源元件(Active devices)有放大、开关、振荡等基本功能,它可以通过外部电源或者电信号源进行控制或者调整,常见的有源元件有晶体管、场效应管、二极管等。
无源元件无源元件(Passive devices)没有放大、开关、振荡等功能,不能通过外部电源或者电信号源进行控制,其基本功能只是传递、分配和储存信号或者能量,常见的无源元件有电阻、电容、电感等。
按照器件用途分类电子元件按照器件用途分类,可以分为功率元件和信号元件两类。
功率元件功率元件主要用于能量的放大、切换和控制,其工作电流和电压都非常大。
常见的功率元件有晶闸管、三极管、MOS管、变压器等。
信号元件信号元件主要用于信号的放大、滤波和调节,其功率相对较小。
常见的信号元件有二极管、电容、电感等。
按照器件种类分类电子元件按照器件种类分类,可以分为半导体器件和真空器件两类。
半导体器件半导体器件是利用半导体材料制造的,其中最为常见的是硅和锗,半导体器件工作在低电压、低电流和小功率下。
常见的半导体器件有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等。
真空器件真空器件是利用真空容器作为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元件,常见的真空器件有真空管、冷阴极管、热阴极管等。
常用电子元件电阻电阻是用来限制电流流动的一种元件,其单位是欧姆。
常见的电阻有固定电阻、变阻器、电位器等。
在电路中,电阻通常是一个被动元件,用于控制电路的电流、电压等特性。
电子元件基础知识入门_电子元器件知识详解凡是能产生电感作用的原件统称为电感原件,常用的电感元件有固定电感器,阻流圈,电视机永行线性线圈,行,帧振荡线圈,偏转线圈,录音机上的磁头,延迟线等。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电子元件基础知识入门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电子元件基础知识入门1 固定电感器:一般采用带引线的软磁工字磁芯,电感可做在10-22000uh之间,Q值控制在40左右。
2 阻流圈:他是具有一定电感得线圈,其用途是为了防止某些频率的高频电流通过,如整流电路的滤波阻流圈,电视上的行阻流圈等。
3 行线性线圈:用于和偏转线圈串联,调节行线性。
由工字磁芯线圈和恒磁块组成,一般彩电用直流电流1.5A电感116-194uh频率:2.52MHZ4 行振荡线圈:由骨架,线圈,调节杆,螺纹磁芯组成。
一般电感为5mh调节量大于+-10mh.电感线圈的品质因数和固有电容(1)电感量及精度线圈电感量的大小,主要决定于线圈的直径、匝数及有无铁芯等。
电感线圈的用途不同,所需的电感量也不同。
例如,在高频电路中,线圈的电感量一般为0.1uH—100Ho电感量的精度,即实际电感量与要求电感量间的误差,对它的要求视用途而定。
对振荡线圈要求较高,为o.2-o.5%。
对耦合线圈和高频扼流圈要求较低,允许10—15%。
对于某些要求电感量精度很高的场合,一般只能在绕制后用仪器测试,通过调节靠近边沿的线匝间距离或线圈中的磁芯位置来实现o(2)线圈的品质因数品质因数Q用来表示线圈损耗的大小,高频线圈通常为50—300。
对调谐回路线圈的Q值要求较高,用高Q值的线圈与电容组成的谐振电路有更好的谐振特性;用低Q值线圈与电容组成的谐振电路,其谐振特性不明显。
对耦合线圈,要求可低一些,对高频扼流圈和低频扼流圈,则无要求。
Q值的大小,影响回路的选择性、效率、滤波特性以及频率的稳定性。
一般均希望Q值大,但提高线圈的Q值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应根据实际使用场合、对线圈Q值提出适当的要求。
电子行业电子元器件基本知识在电子行业中,电子元器件是构建和控制电路的基础组成部分。
它们可以被分为被动元器件和主动元器件两大类。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子元器件的基本概念、分类以及常见的被动元器件和主动元器件。
1. 电子元器件的基本概念电子元器件是指用于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或者用于控制电流、电压、电磁场等的器件。
它们通常由特定的材料制成,具有特定的物理特性。
电子元器件在电子设备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实现电流的控制、信号处理、数据传输等功能。
2. 电子元器件的分类电子元器件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按照功能分,可以将电子元器件分为被动元器件和主动元器件;按照器件材料分,可以将电子元器件分为半导体元器件和非半导体元器件;按照器件形状分,可以将电子元器件分为插件式元器件和表面贴装元器件等。
2.1 被动元器件被动元器件是指在电子电路中不负责放大信号或产生电能的元器件,它们主要用于控制电流、电压等参数。
常见的被动元器件有:2.1.1 电阻器(Resistor)电阻器是一种用来控制电流的被动元件,它的主要功能是限制电流的流动。
电阻器的阻值单位是欧姆(Ω),阻值越大,电流通过的越小。
常用的电阻器有固定电阻器和可变电阻器两种,分别用于稳定电流和调节电流。
2.1.2 电容器(Capacitor)电容器是一种用来存储电荷的被动元件,它由两个导体板和介质构成。
电容器的主要功能是在电路中储存和释放电能,其容量单位是法拉(F)。
电容器可以存储电能的原因是介质可以吸收和存储电荷。
电容器可以用于滤波、耦合和储能等应用。
2.1.3 电感器(Inductor)电感器是一种用来储存能量的被动元件,它由导线卷成的线圈构成。
电感器的主要功能是储存磁能,其单位是亨利(H)。
电感器的储能原理是通过线圈中产生的磁场来储存能量。
电感器常用于滤波、变压器和振荡电路等应用。
2.2 主动元器件主动元器件是指能够放大信号或产生电能的元器件,它们可以控制电流和电压的大小。
电子元件与电路基础知识电子元件与电路是现代电子技术的基础,掌握这些知识对于电子工程师和电子爱好者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子元件与电路的基础知识,包括电子元件的分类、电路的基本概念以及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等内容。
一、电子元件的分类电子元件是构成电路的基本单元,可分为被动元件和主动元件两类。
1. 被动元件被动元件是指不具备放大、整形等一切能力的元件,如电阻、电容、电感等。
- 电阻:电阻是电路中的常用元件,用于限制电流的大小。
其单位为欧姆(Ω),常用于电流检测、电压分压等应用。
- 电容:电容是存储电荷的元件,用于存储和释放电能。
其单位为法拉(F),常用于滤波、隔离等应用。
- 电感:电感是产生磁场的元件,用于储存和释放磁能。
其单位为亨利(H),常用于变压器、滤波器等应用。
2. 主动元件主动元件是指具备放大、开关等功能的元件,如晶体管、二极管、集成电路等。
- 晶体管:晶体管是一种用于放大和控制电流的器件。
它有三个引脚,分别为基极、发射极和集电极。
晶体管通过控制基极电流来控制集电极电流的放大倍数。
- 二极管:二极管是一种具有单向导电性的元件。
它有两个引脚,分别为阳极和阴极。
二极管在正向电压下具有导电性,而在反向电压下具有截止性。
- 集成电路:集成电路是将多个电子元件集成在一个芯片上形成的新型元件。
它可以实现复杂的逻辑功能,并具有小尺寸、低功耗的特点。
常见的集成电路包括微处理器、存储器等。
二、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是由电子元件组成的路径,用于传输电能或信号。
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对于理解电子元件的工作原理和电路的设计至关重要。
1. 电流电流是电荷在电路中流动的物理现象。
它的量度单位为安培(A)。
电流的方向从正极(正电压)流向负极(负电压)。
2. 电压电压是电荷在电路中产生的电势差。
它的量度单位为伏特(V)。
电压可以驱动电流的流动,并决定电流的大小。
3. 电阻电阻是电路中对电流流动产生阻碍的元件。
它的量度单位为欧姆(Ω)。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大全篇一: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第一讲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课程大纲:第一章电子元器件分类第二章集成电路的基础知识第三章集成电路的发展及分类第四章集成电路的命名第五章集成电路的封装第六章集成电路的第七章集成电路的品牌分销商第一章电子元器件分类第一节电子元器件分类●概念:●电子元器件分为两类:半导体、电子元件第二节行业概念●被动组件是电子产品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组件。
电子电路有主动与被动两种装置,所谓被动组件是不必接电就可以动作,而产生调节电流电压,储蓄静电、防治电磁波不干扰、过滤电流杂质等的功能。
相对应主动组件,被动足是在电压改变的时候,电阻和阻抗都不会随之改变。
被动组件可以涵盖三大类产品:电阻器、电感器和电容器。
●半导体分立器件主要包括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三极管阵列、MOS场效应管、结型场效应管、光电耦合器、可控硅等各种两端和三端器件。
●有源器件和无源器件简单地讲就是需能(电)源的器件叫有源器件,无需能(电)源的器件就是无源器件。
有源器件一般用来信号放大、变换等,无源器件用来进行信号传输,或者通过方向性进行“信号放大”。
电容、电阻、电感都是无源器件,IC、模块等都是有源器件。
●摩尔定律INTEL公司创建人之一戈登・摩尔的经验法则,他曾经这样描述:“随着芯片上的电路复杂度提高,元件数目必将增加,然而每个元件的成本却每年下降一半。
”摩尔定律看似非常简单,实则对于半导体工业的发展的指导意义深远。
一些分析家预测摩尔定律终将实效――一种自我激励的机制,只要半导体技术和经济的发展还能满足市场需要,摩尔定律还将继续生存下去,只不过是速度上的减缓。
第二章集成电路的基础知识第一节集成电路的基础介绍我们通常说的“芯片”是指集成电路,它是微电子技术的主要产品。
所谓微电子是相对“强电”、“弱电”等概念而言,指它处理的电子信号极其微小,它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我们通常所接触的电子产品,包括通讯、电脑、智能化系统、自动控制、空间技术、电台、电视等等都是在微电子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目录第一章电阻基础知识与检测方法1.1 基础知识1.1.1 分类1.1.2 主要性能指针1.1.3 命名方法1.1.4 选用常识1.2 检测方法与经验1.2.1 固定电阻器的检测1.2.2 水泥电阻的检测1.2.3 熔断电阻的检测1.2.4 电位器的检测1.2.5 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的检测1.2.6 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的检测1.2.7 压敏电阻的检测1.2.8 光敏电阻的检测第二章电容分类说明2.1 基础知识2.1.1 常用电容的结构和特点2.1.2 主要性能指标2.1.3 命名方法2.1.4 选用常识2.2 电容器检测的一般方法2.2.1 固定电容器的检测2.2.2 电解电容器的检测2.2.3 可变电容器的检测第三章晶体二极管基础知识及检测方法3.1 二极管基础知识3.1.1 二极管的主要参数3.1.2 常用二极管3.2 TVS的特性及主要参数3.2.1 TVS的特性曲线3.2.2 TVS的特性参数3.2.3 TVS二极管的分类3.2.4 TVS的选用技巧3.2.5 TVS与压敏电阻的比较3.3 二极管的选用常识3.4 二极管的检测方法3.4.1 普通二极1管的检测3.4.2 普通发光二极管的检测3.4.3 红外发光二极管的检测第四章三极管基础知识及检测方法4.1 晶体管基础4.4.1 晶体管基础4.4.2 晶体管的命名方法4.4.3 用万用表测试三级管一电阻基础知识与检测方法1.1 基础知识电阻器是电路组件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在电子设备中约占组件总数的30%以上,其质量的好坏对电路工作的稳定性有极大影响。
它的主要用途是稳定和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其次还作为分流器分压器和负载使用。
1.1.1分类在电子电路中常用的电阻器有固定式电阻器和电位器,按制作材料和工艺不同,固定式电阻器可分为:膜式电阻(碳膜RT、金属膜RJ、合成膜RH和氧化膜RY)、实芯电阻(有机RS和无机RN)、金属线绕电阻(RX)、特殊电阻(MG型光敏电阻、MF型热敏电阻)四种。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第一篇: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1. 电子元器件的种类电子元器件是指用于电子设备中的各种组件,包括半导体器件、电容器、电阻器、电感器、变压器、晶体管、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等几十种,每种电子元器件都有其特殊的功能和用途。
2. 电子元器件的作用电子元器件是构成电子设备的基础,不同的元器件具有不同的作用。
例如,半导体器件可以控制电流的通过,实现电路的开关功能;电容器可以储存电能,实现能量的转换;电阻器可以调节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电感器可以产生电场和磁场,被广泛应用于变压器和电源等方面。
3. 电子元器件的工作原理电子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基本上都是基于物理的原理,例如,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子、空穴和杂质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电容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场的效应,电阻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流通过材料的阻力效应,电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磁场的效应等等。
4. 电子元器件的分类电子元器件根据其用途和功能的不同,可以分成几大类,例如,功率元器件、信号元器件、封装元器件、芯片元器件等等。
其分类标准包括尺寸、电气性能、功能、材料、工作环境、结构等因素。
5. 电子元器件的选型选择适当的电子元器件是组成各种电路的关键所在。
正确的选型应该考虑电气规格、尺寸、质量、价格和供应等因素。
根据实际需求,可以通过参考电子元器件数据手册、供应商提供的技术参数、试验和模拟仿真等手段,选择最适合的电子元器件。
6.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名称和图示电子元器件的命名方式有时比较独特,例如罗马数字、字母等。
通过电子元器件的标识,可以快速准确地进行元器件的售后维修、更换和选型。
常见的电子元器件还包括二极管、电容器、电阻器、电感器、晶体管、集成电路等。
第二篇:电子元器件的应用领域1. 电子元器件在通信领域的应用通信领域是电子元器件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
在通信领域,电子元器件主要用于移动通信、室内通信、卫星通信、电视广播、无线电广播、军事通信等。
应用的电子元器件包含了射频芯片、Baseband芯片、功率放大器、滤波器、晶振、电容器等。
第二部分电子元件基本知识第一章电阻一,定义:各种材料的物体对通过它的电流呈现一定的阻力,这种阻力电流的作用叫电阻。
二,图形代号:通常用英文字母“R”表示。
三,基本单位:欧姆(Ω)-----千欧(KΩ)----兆欧(MΩ)-----吉欧(GΩ)1 GΩ=103 MΩ=106 KΩ=109Ω四,分类:1,按材质分:碳膜电阻,线绕电阻,水泥电阻。
2,按功能分:可调电阻,固定电阻。
可调电阻又可分为自动(如光敏电阻,热敏电阻,压敏电阻,磁敏电阻,力敏电阻)和手动两种。
3,按封装形式分:DIP和SMD4,按体积规格尺寸分:0201,0402,0603,0805,1206,2010,2512等。
5,按功率分:1/20W,1/16W,1/10W,1/8W,1/4W,3/4W,1W….七,标识及编码规则1色环标识法:A用不同色环按一定原则进行标识,一般用于DIP电阻。
各色代码如上。
B编码规则:以靠近引脚第一色环为开始,第一,第二,第三环表示有效数,倒数第一环为允许误差,倒数第二环为倍乘数。
C精密与非精密之分:一般四色环为非精密,五色环为精密。
D例:一个色环电阻用橙,灰,棕,金表示即为:38*101 =380Ω,+5%2字符标识法:用R,K,M,G,分别表示,GΩ,MΩ,KΩ,Ω表示电阻的基本单位。
所在位置表示小数点位。
一般用在表示10Ω表示10.2G Ω3,数字代码法:即用阿拉伯数字,按一定规则,表示电阻值,一般用在SMD 电阻上,常用三位法和四位法。
A , 编码规则:最后一位表示10的倍乘数即10N;前两位或三位表示有效数字。
B , 5%以上,四码表示精密1%以下。
C , 其中39表示有效数字照写“39”,2表示102三位码表 示误差为5%。
即:3900Ω+5%。
D , 其中390表示有效数字照写“390”,1表示101 四位码表示误差为1%。
即:3900Ω+5%4,特殊代码标识法:即用两位阿拉伯数字和一位英文字母表示,常用于SMD 电阻。
电子设计的电子元件基础知识电子设计离不开电子元件,就由于人类不能没有灵魂,那么你想知道关于电子元件基础知识有哪些吗?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推荐电子设计的电子元件基础知识介绍,希望你喜欢。
电子设计的电子元件基础知识:电阻器电阻,英文名resistance,通常缩写为R,它是导体的一种基本性质,与导体的尺寸、材料、温度有关。
欧姆定律说,I=U/R,那么R=U /I,电阻的基本单位是欧姆,用希腊字母“Ω”表示,有这样的定义:导体上加上一伏特电压时,产生一安培电流所对应的阻值。
电阻的主要职能就是阻碍电流流过。
事实上,“电阻”说的是一种性质,而通常在电子产品中所指的电阻,是指电阻器这样一种元件。
师傅对徒弟说:“找一个100欧的电阻来!”,指的就是一个“电阻值”为100欧姆的电阻器,欧姆常简称为欧。
表示电阻阻值的常用单位还有千欧(kΩ),兆欧(MΩ)。
1、电阻器的种类电阻器的种类有很多,通常分为三大类:固定电阻,可变电阻,特种电阻。
在电子产品中,以固定电阻应用最多。
而固定电阻以其制造材料又可分为好多类,但常用、常见的有RT型碳膜电阻、RJ型金属膜电阻、RX型线绕电阻,还有近年来开始广泛应用的片状电阻。
型号命名很有规律,R代表电阻,T-碳膜,J-金属,X-线绕,是拼音的第一个字母。
在国产老式的电子产品中,常可以看到外表涂覆绿漆的电阻,那就是RT型的。
而红颜色的电阻,是RJ型的。
一般老式电子产品中,以绿色的电阻居多。
为什么呢?这涉及到产品成本的问题,因为金属膜电阻虽然精度高、温度特性好,但制造成本也高,而碳膜电阻特别价廉,而且能满足民用产品要求。
电阻器当然也有功率之分。
常见的是1/8瓦的“色环碳膜电阻”,它是电子产品和电子制作中用的最多的。
当然在一些微型产品中,会用到1/16瓦的电阻,它的个头小多了。
再者就是微型片状电阻,它是贴片元件家族的一员,以前多见于进口微型产品中,现在电子爱好者也可以买到了(做无??听器?)2、电阻器的标识这些直接标注的电阻,在新买来的时候,很容易识别规格。
电子元器件入门知识目录一、概述 (2)1. 电子元器件基本概念与分类 (3)2. 电子元器件发展趋势及重要性 (4)二、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 (6)1. 电子元器件主要参数与性能指标 (7)1.1 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性能参数 (8)1.2 半导体器件(二极管、晶体管等)性能参数 (10)1.3 集成电路及功能模块简介 (11)1.4 其他常用元器件性能参数介绍 (11)2. 电子元器件选购与使用注意事项 (13)2.1 选购电子元器件基本原则与技巧 (15)2.2 电子元器件使用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解答 (15)3. 电子元器件质量检测方法与标准 (17)3.1 外观检查与基本性能测试方法 (18)3.2 质量认证标准与合格供应商选择 (19)三、电子元器件应用领域 (20)1. 通信领域电子元器件应用 (21)1.1 移动通信系统中电子元器件应用 (22)1.2 光纤传输系统中电子元器件应用 (23)1.3 卫星通信及其他通信领域中元器件应用 (25)2. 电子元器件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应用 (26)2.1 CPU及周边电路元器件简介 (28)2.2 存储系统中元器件应用 (29)2.3 输入输出接口技术及其相关元器件介绍 (31)3. 消费电子产品中电子元器件应用案例分析 (32)3.1 音频/视频产品元器件需求特点 (33)3.2 智能家居产品中元器件应用案例分析 (34)3.3 汽车电子及其他消费电子产品元器件需求概述 (36)四、发展趋势与展望 (37)一、概述电子元器件是电子设备的基础构成部分,是电子设备实现各种功能的必要元素。
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电子元器件的基础知识是进入电子领域的第一步。
本文档旨在介绍电子元器件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重要性,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入门路径。
电子元器件是电子电路中的基本单元,包括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晶体管(含场效应晶体管)、集成电路等。
它们在电子设备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共同构成完整的电子系统。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2第一节、电阻器电阻是指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流过导体时,所受到的阻力。
它用“R”或者“r”表示。
电阻器是电子、电器设备中常用的一种基本元器件,简称电阻。
一、电阻器的种类:电阻器可分为固定电阻器与可变电阻器两大类。
(1)固定电阻器:根据制作的材料不一致,又可分为碳膜电阻、金属膜电阻、线绕电阻、水泥电阻等。
(2)可变电阻器:可分为半可调电阻器与电位器两类。
二、电阻器的作用:电阻器在各类电路中阻碍电流的通过,起到降压、分压、稳固与调节电流的作用,与电容组合还可起滤波的作用。
三、电阻器的符号电阻器在电路中通常有下列表示符号:四、电阻器的特性(1)电阻器与电压、电流的关系。
欧姆定律:R=U/I。
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与:R总=R1+R2+······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倒数之与:1/R总=1/R1+1/R2+······五、电阻器的要紧参数(1)电阻器的标称阻值。
1 MΩ=1000 KΩ=1000000Ω符合国家标准的电阻器表面都标有电阻值,称之为标称阻值。
电阻的基本单位为欧姆,用字母“Ω”表示,其它单位还有“KΩ”,“MΩ”等。
(2)电阻器的额定功率。
是指电阻器在规定的气压与温度下,长期在交、直流电路中工作时所同意消耗的最大功率。
(3)电阻器的精度等级。
是指电阻器的实际阻值与标称阻值之间所同意的最大误差。
六、电阻器的示值方法(1)直接标示法。
是指将电阻器的要紧参数与技术性直接印注在电阻器表面。
(2)色环标示法。
要紧是插件电阻在其本体上用不一致颜色的色码环使用规定的方式来表示电阻器的阻值大小与误差范围。
(3)文字符号标识法直接将数字与字母印制在电阻器表面,以表示电阻器的要紧参数与技术性能。
各有关数字与字母都有其有关含义。
附表一、电阻器阻值同意误差与字母参照表附表二、EIA-96 标识方式第三位字母表示:Y=10-2 X=10-1 A=100 B=101 C=102 D=103 E=104 F=105附表三、E24系列规格值附:电阻器示值读法:1、E-96系列示值(单位为欧姆[Ω]):a)、用数值表示:第一~第三位为有效数字,第四位为10的幂指数,即10的多少次方。
第一節 電子元器件基礎知識§1電阻器一、 電阻的定議及分類電子在物件內作定向運動時會遇到阻力,這種阻力稱為電阻,具有一定電阻數的元件稱為電阻器,簡稱電阻。
電阻按材料的不同可以分為四大類:1. 薄膜電阻。
(碳膜電阻,金屬膜電阻金屬氧化膜電阻,化學沉積膜電阻)。
2. 線繞電阻。
(通用線繞電阻、大功率線繞電阻、高頻線繞電阻)。
3. 實芯電阻。
(無機合成實芯碳質電阻、有機合成實芯碳質電阻)。
4. 敏感電阻。
(壓敏電阻、熱敏電阻、光敏電阻、濕敏電阻)。
二、 電阻的識別1. 電阻的符號和代號。
電阻的符號用“ ”表示,電阻的代號用“R ”表示。
2. 電阻的阻值識別。
國產電阻大部分採用直標法和文字符號法來表示電阻阻值直標法是用 數字和單位符號直接標出,例:電阻阻值為5.1k ,允許誤差為±5%。
文字符號法是用單位符號標出前面的數字表示整數阻值,後面的數字表 示第一位小數阻值,電阻允許誤差用字母表示。
國外電阻大部分採用色標法。
普通電阻用四色環表示,前面兩環表示有效數字,第三環表示10的倍率, 第四環表示允許誤差。
精密電阻用五色環表示,前面三環是有效數字,第四環表示10的倍率,允許誤差 代號±0.5% ±1% ±2% ±5% ±10% ±20% DFGJKM第五環表示允許誤差。
電阻色環標志數值三、電阻的主要參數1. 標稱阻值和允許誤差。
標稱值就是電阻表面所標的阻值。
電阻實際阻值和標稱值之比的百分數稱阻值偏差,它表示電阻的精度。
電阻的單位是歐姆,用字母“Ω”表示;為了使用方便,有時也用千歐(KΩ),兆歐(MΩ)為單位,其換算公式為:1KΩ=103Ω1MΩ=103KΩ=106Ω2. 額定功率在正常的大氣壓力90~106.6Kpa及規定的環境溫度下,電阻長期工作所允許耗散的最大功率,稱電阻的額定功率;選用電阻時,電阻的額定功率為實際消耗功率的1.5~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