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元件基础知识(一)
- 格式:ppt
- 大小:1.57 MB
- 文档页数:36
芯片、半导体和集成电路IC三者有何差异!作为半导体材料人、电子元件销售或采购,你真得知晓什么叫芯片、半导体和集成电路IC 吗?知晓它们相互之间的关联与区分吗?来来来,抓紧了解下!一、什么叫芯片芯片,别称微电路(microcircuit)、微芯片(microchip)、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lC),就是指含有芯片的硅片,体积不大,经常是电子计算机或其它电子产品的一小部分。
芯片(chip)就是说半导体元器件商品的合称,是芯片(lC,integrated circuit)的载体,由晶圆切分而成。
硅片是一块儿很小的硅,含有芯片,它是电子计算机或是其它电子产品的部分。
二、什么是半导体半导体(semiconductor),指常温导电性能介乎于导体(conductor)与绝缘体(insulator)两者之间的材料。
如肖特基二极管就算选用半导体制做的元器件。
半导体材料指得某种导电性可受操控,范畴可从绝缘体至导体之间的材料。
不管从高新科技或者社会经济发展的视角来说,半导体的必要性都是十分巨大的。
今天绝大多数的电子设备,如电子计算机、移动电话或者数字录音机之中的核心单元都和半导体材料具有极其紧密的关连。
普遍的半导体材料有硅、锗、砷化镓等,而硅更是各类半导体材料中,在商业运用上最具备知名度的一种。
物质具有的形式各种各样,液体、气体、固体、等离子体等。
我们一般把导电性差的材料,如煤、人工晶体、琥珀、瓷器等称之为绝缘体。
而把导电性比较好的金属如金、银、铜、铁、锡、铝等称之为导体。
还可以简易的把接近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材料称作半导体。
三、什么叫集成电路IC集成电路IC(integrated circuit)是一种小型电子元件或零部件。
运用一定的加工工艺,把一个电路中所需的晶体管、电阻器、电容器和电感器等元器件及布线互连在一起,制做在一块或几小块半导体晶片或媒质基片上,随后封裝在1个管壳内,变成具备所须电路作用的小型结构;其中全部元器件在结构上已构成1个整体,使电子原件朝着微小型化、低功耗、智能化和高可靠性层面迈入了一大步。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常用电子元件入门知识电子元器件是电子设备和电子系统中所使用的基本组成部分。
电子元件按照其功能不同可以分成很多种类,例如:传感器、电容、电感、电阻、晶体管等等。
本文将介绍电子元器件入门知识,让大家了解电子元器件一些基本的概念、分类、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电子元器件的基础知识。
电子元件的分类电子元件可以按照其功能不同分成很多种类,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电子元件分类方式:按照器件性质分类电子元件按照器件性质分类,可以分为有源元件和无源元件两类。
有源元件有源元件(Active devices)有放大、开关、振荡等基本功能,它可以通过外部电源或者电信号源进行控制或者调整,常见的有源元件有晶体管、场效应管、二极管等。
无源元件无源元件(Passive devices)没有放大、开关、振荡等功能,不能通过外部电源或者电信号源进行控制,其基本功能只是传递、分配和储存信号或者能量,常见的无源元件有电阻、电容、电感等。
按照器件用途分类电子元件按照器件用途分类,可以分为功率元件和信号元件两类。
功率元件功率元件主要用于能量的放大、切换和控制,其工作电流和电压都非常大。
常见的功率元件有晶闸管、三极管、MOS管、变压器等。
信号元件信号元件主要用于信号的放大、滤波和调节,其功率相对较小。
常见的信号元件有二极管、电容、电感等。
按照器件种类分类电子元件按照器件种类分类,可以分为半导体器件和真空器件两类。
半导体器件半导体器件是利用半导体材料制造的,其中最为常见的是硅和锗,半导体器件工作在低电压、低电流和小功率下。
常见的半导体器件有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等。
真空器件真空器件是利用真空容器作为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元件,常见的真空器件有真空管、冷阴极管、热阴极管等。
常用电子元件电阻电阻是用来限制电流流动的一种元件,其单位是欧姆。
常见的电阻有固定电阻、变阻器、电位器等。
在电路中,电阻通常是一个被动元件,用于控制电路的电流、电压等特性。
电子元件基础知识入门_电子元器件知识详解凡是能产生电感作用的原件统称为电感原件,常用的电感元件有固定电感器,阻流圈,电视机永行线性线圈,行,帧振荡线圈,偏转线圈,录音机上的磁头,延迟线等。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电子元件基础知识入门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电子元件基础知识入门1 固定电感器:一般采用带引线的软磁工字磁芯,电感可做在10-22000uh之间,Q值控制在40左右。
2 阻流圈:他是具有一定电感得线圈,其用途是为了防止某些频率的高频电流通过,如整流电路的滤波阻流圈,电视上的行阻流圈等。
3 行线性线圈:用于和偏转线圈串联,调节行线性。
由工字磁芯线圈和恒磁块组成,一般彩电用直流电流1.5A电感116-194uh频率:2.52MHZ4 行振荡线圈:由骨架,线圈,调节杆,螺纹磁芯组成。
一般电感为5mh调节量大于+-10mh.电感线圈的品质因数和固有电容(1)电感量及精度线圈电感量的大小,主要决定于线圈的直径、匝数及有无铁芯等。
电感线圈的用途不同,所需的电感量也不同。
例如,在高频电路中,线圈的电感量一般为0.1uH—100Ho电感量的精度,即实际电感量与要求电感量间的误差,对它的要求视用途而定。
对振荡线圈要求较高,为o.2-o.5%。
对耦合线圈和高频扼流圈要求较低,允许10—15%。
对于某些要求电感量精度很高的场合,一般只能在绕制后用仪器测试,通过调节靠近边沿的线匝间距离或线圈中的磁芯位置来实现o(2)线圈的品质因数品质因数Q用来表示线圈损耗的大小,高频线圈通常为50—300。
对调谐回路线圈的Q值要求较高,用高Q值的线圈与电容组成的谐振电路有更好的谐振特性;用低Q值线圈与电容组成的谐振电路,其谐振特性不明显。
对耦合线圈,要求可低一些,对高频扼流圈和低频扼流圈,则无要求。
Q值的大小,影响回路的选择性、效率、滤波特性以及频率的稳定性。
一般均希望Q值大,但提高线圈的Q值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应根据实际使用场合、对线圈Q值提出适当的要求。
电子元件与电路基础知识电子元件与电路是现代电子技术的基础,掌握这些知识对于电子工程师和电子爱好者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子元件与电路的基础知识,包括电子元件的分类、电路的基本概念以及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等内容。
一、电子元件的分类电子元件是构成电路的基本单元,可分为被动元件和主动元件两类。
1. 被动元件被动元件是指不具备放大、整形等一切能力的元件,如电阻、电容、电感等。
- 电阻:电阻是电路中的常用元件,用于限制电流的大小。
其单位为欧姆(Ω),常用于电流检测、电压分压等应用。
- 电容:电容是存储电荷的元件,用于存储和释放电能。
其单位为法拉(F),常用于滤波、隔离等应用。
- 电感:电感是产生磁场的元件,用于储存和释放磁能。
其单位为亨利(H),常用于变压器、滤波器等应用。
2. 主动元件主动元件是指具备放大、开关等功能的元件,如晶体管、二极管、集成电路等。
- 晶体管:晶体管是一种用于放大和控制电流的器件。
它有三个引脚,分别为基极、发射极和集电极。
晶体管通过控制基极电流来控制集电极电流的放大倍数。
- 二极管:二极管是一种具有单向导电性的元件。
它有两个引脚,分别为阳极和阴极。
二极管在正向电压下具有导电性,而在反向电压下具有截止性。
- 集成电路:集成电路是将多个电子元件集成在一个芯片上形成的新型元件。
它可以实现复杂的逻辑功能,并具有小尺寸、低功耗的特点。
常见的集成电路包括微处理器、存储器等。
二、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是由电子元件组成的路径,用于传输电能或信号。
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对于理解电子元件的工作原理和电路的设计至关重要。
1. 电流电流是电荷在电路中流动的物理现象。
它的量度单位为安培(A)。
电流的方向从正极(正电压)流向负极(负电压)。
2. 电压电压是电荷在电路中产生的电势差。
它的量度单位为伏特(V)。
电压可以驱动电流的流动,并决定电流的大小。
3. 电阻电阻是电路中对电流流动产生阻碍的元件。
它的量度单位为欧姆(Ω)。
目录第一章电阻基础知识与检测方法1.1 基础知识1.1.1 分类1.1.2 主要性能指针1.1.3 命名方法1.1.4 选用常识1.2 检测方法与经验1.2.1 固定电阻器的检测1.2.2 水泥电阻的检测1.2.3 熔断电阻的检测1.2.4 电位器的检测1.2.5 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的检测1.2.6 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的检测1.2.7 压敏电阻的检测1.2.8 光敏电阻的检测第二章电容分类说明2.1 基础知识2.1.1 常用电容的结构和特点2.1.2 主要性能指标2.1.3 命名方法2.1.4 选用常识2.2 电容器检测的一般方法2.2.1 固定电容器的检测2.2.2 电解电容器的检测2.2.3 可变电容器的检测第三章晶体二极管基础知识及检测方法3.1 二极管基础知识3.1.1 二极管的主要参数3.1.2 常用二极管3.2 TVS的特性及主要参数3.2.1 TVS的特性曲线3.2.2 TVS的特性参数3.2.3 TVS二极管的分类3.2.4 TVS的选用技巧3.2.5 TVS与压敏电阻的比较3.3 二极管的选用常识3.4 二极管的检测方法3.4.1 普通二极1管的检测3.4.2 普通发光二极管的检测3.4.3 红外发光二极管的检测第四章三极管基础知识及检测方法4.1 晶体管基础4.4.1 晶体管基础4.4.2 晶体管的命名方法4.4.3 用万用表测试三级管一电阻基础知识与检测方法1.1 基础知识电阻器是电路组件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在电子设备中约占组件总数的30%以上,其质量的好坏对电路工作的稳定性有极大影响。
它的主要用途是稳定和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其次还作为分流器分压器和负载使用。
1.1.1分类在电子电路中常用的电阻器有固定式电阻器和电位器,按制作材料和工艺不同,固定式电阻器可分为:膜式电阻(碳膜RT、金属膜RJ、合成膜RH和氧化膜RY)、实芯电阻(有机RS和无机RN)、金属线绕电阻(RX)、特殊电阻(MG型光敏电阻、MF型热敏电阻)四种。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第一篇: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1. 电子元器件的种类电子元器件是指用于电子设备中的各种组件,包括半导体器件、电容器、电阻器、电感器、变压器、晶体管、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等几十种,每种电子元器件都有其特殊的功能和用途。
2. 电子元器件的作用电子元器件是构成电子设备的基础,不同的元器件具有不同的作用。
例如,半导体器件可以控制电流的通过,实现电路的开关功能;电容器可以储存电能,实现能量的转换;电阻器可以调节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电感器可以产生电场和磁场,被广泛应用于变压器和电源等方面。
3. 电子元器件的工作原理电子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基本上都是基于物理的原理,例如,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子、空穴和杂质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电容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场的效应,电阻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流通过材料的阻力效应,电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磁场的效应等等。
4. 电子元器件的分类电子元器件根据其用途和功能的不同,可以分成几大类,例如,功率元器件、信号元器件、封装元器件、芯片元器件等等。
其分类标准包括尺寸、电气性能、功能、材料、工作环境、结构等因素。
5. 电子元器件的选型选择适当的电子元器件是组成各种电路的关键所在。
正确的选型应该考虑电气规格、尺寸、质量、价格和供应等因素。
根据实际需求,可以通过参考电子元器件数据手册、供应商提供的技术参数、试验和模拟仿真等手段,选择最适合的电子元器件。
6.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名称和图示电子元器件的命名方式有时比较独特,例如罗马数字、字母等。
通过电子元器件的标识,可以快速准确地进行元器件的售后维修、更换和选型。
常见的电子元器件还包括二极管、电容器、电阻器、电感器、晶体管、集成电路等。
第二篇:电子元器件的应用领域1. 电子元器件在通信领域的应用通信领域是电子元器件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
在通信领域,电子元器件主要用于移动通信、室内通信、卫星通信、电视广播、无线电广播、军事通信等。
应用的电子元器件包含了射频芯片、Baseband芯片、功率放大器、滤波器、晶振、电容器等。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题库100道及答案解析1. 电阻的单位是()A. 安培B. 伏特C. 欧姆D. 法拉答案:C解析:电阻的单位是欧姆,用符号“Ω”表示。
2. 电容的基本作用是()A. 储存电荷B. 消耗电能C. 产生电能D. 阻碍电流答案:A解析:电容的基本作用是储存电荷。
3. 以下哪种不是常见的二极管类型()A. 发光二极管B. 稳压二极管C. 光电二极管D. 电阻二极管答案:D解析:常见的二极管类型有发光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光电二极管等,没有电阻二极管。
4. 三极管的三个极分别是()A. 阳极、阴极、栅极B. 源极、漏极、栅极C. 基极、集电极、发射极D. 正极、负极、接地极答案:C解析:三极管的三个极分别是基极、集电极、发射极。
5. 集成电路的英文缩写是()A. ICB. PCBC. LEDD. CPU答案:A解析:集成电路的英文是Integrated Circuit,缩写为IC。
6. 以下哪种电子元器件常用于滤波电路()A. 电阻B. 电容C. 电感D. 二极管答案:B解析:电容常用于滤波电路。
7. 电感的单位是()A. 亨利B. 法拉C. 欧姆D. 伏特答案:A解析:电感的单位是亨利,用符号“H”表示。
8. 场效应管是()控制型器件A. 电流B. 电压C. 电阻D. 电容答案:B解析: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型器件。
9. 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先增大后减小答案:B解析:热敏电阻分为正温度系数和负温度系数,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10. 压敏电阻常用于()A. 限流B. 分压C. 过压保护D. 滤波解析:压敏电阻常用于过压保护。
11. 以下哪种不是常见的集成电路封装形式()A. DIPB. SOPC. BGAD. LED答案:D解析:LED 不是集成电路封装形式,DIP、SOP、BGA 是常见的集成电路封装形式。
12. 晶振的作用是()A. 产生时钟信号B. 放大信号C. 滤波D. 整流答案:A解析:晶振的作用是产生稳定的时钟信号。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大全篇一: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第一讲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课程大纲:第一章电子元器件分类第二章集成电路的基础知识第三章集成电路的发展及分类第四章集成电路的命名第五章集成电路的封装第六章集成电路的品牌第七章集成电路的品牌分销商第一章电子元器件分类第一节电子元器件分类●概念:电子元器件是电子工业发展的基础。
它们是组成电子设备的基本单元,属电子工业的中间产品。
●电子元器件分为两类:半导体、电子元件第二节行业概念●被动组件是电子产品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组件。
电子电路有主动与被动两种装置,所谓被动组件是不必接电就可以动作,而产生调节电流电压,储蓄静电、防治电磁波不干扰、过滤电流杂质等的功能。
相对应主动组件,被动足是在电压改变的时候,电阻和阻抗都不会随之改变。
被动组件可以涵盖三大类产品:电阻器、电感器和电容器。
●半导体分立器件主要包括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三极管阵列、MOS场效应管、结型场效应管、光电耦合器、可控硅等各种两端和三端器件。
●有源器件和无源器件简单地讲就是需能(电)源的器件叫有源器件,无需能(电)源的器件就是无源器件。
有源器件一般用来信号放大、变换等,无源器件用来进行信号传输,或者通过方向性进行“信号放大”。
电容、电阻、电感都是无源器件,IC、模块等都是有源器件。
●摩尔定律INTEL公司创建人之一戈登·摩尔的经验法则,他曾经这样描述:“随着芯片上的电路复杂度提高,元件数目必将增加,然而每个元件的成本却每年下降一半。
”摩尔定律看似非常简单,实则对于半导体工业的发展的指导意义深远。
一些分析家预测摩尔定律终将实效——一种自我激励的机制,只要半导体技术和经济的发展还能满足市场需要,摩尔定律还将继续生存下去,只不过是速度上的减缓。
第二章集成电路的基础知识第一节集成电路的基础介绍我们通常说的“芯片”是指集成电路,它是微电子技术的主要产品。
所谓微电子是相对“强电”、“弱电”等概念而言,指它处理的电子信号极其微小,它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我们通常所接触的电子产品,包括通讯、电脑、智能化系统、自动控制、空间技术、电台、电视等等都是在微电子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常用电子元件基础知识简介一.电阻:1.电阻介绍当电流通过金属导体时,作定向运动的自由电子会与金蜀中的带电粒子发生碰撞,可见,导体对电荷的定向运动有阻碍作用.导体对电流的阻力小,说明它的导电能力强, 导体对电流的阻力大,说明它的导电能力差.电阻就是反应导体对电流起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电阻用字母 R & r表示.电阻的单位是欧母,简称欧 ,用字母Ω表示.当导体两端的电压是 1 伏特,导体内通过的电流是1安培时,这段导体的电阻就是1欧母除奥姆外,常用的电阻单位有千欧(kΩ) 和兆欧 (MΩ).1 kΩ =1000Ω1 MΩ =1 000 kΩ =1000,000 Ω2﹒电阻分类半可变电阻器(微调电阻)可变电阻器可变电阻器(电阻器)按电阻是否可变划分固定电阻器碳质电阻﹐碳膜电阻(OPT)﹐金属膜电阻﹒金属氧化膜电阻﹐线绕电阻等﹒固定电阻──微调电阻──可变电阻──3﹒固定电阻器﹐电容器的标志方法a﹒直标法是指在阻容组件表面直接标出它的主要参数和技术性能的一种标志方法﹒主要参数和技术性能的数值﹐用阿拉伯数字和文字符号单位标出﹒b.文字符号法是将需要标志出的主要参数与技术性能用文字﹐数字符合两者有规律的组合起来标志在阻容组件上的一种方法﹒c﹒色标法是指用不同颜色的带或点在产品表面上标出产品的主要参数的标志方法﹐各种颜色所表示的意义如下表所示﹕例如:1.值为27000Ω﹐允许偏差±5﹐其表示方法如下﹕金色(允许偏差)橙色(倍乘)紫色(第二位数)红色(第一位数)2.值为17﹒5Ω﹐允许偏差1%﹐其表示方法如下﹕棕色(允许偏差)金色(倍乘)绿色(第三位数)紫色(第二位数)棕色(第一位数)4﹒常用组件的图形符号a﹒电阻器﹐电位器的图形符号A.电阻器的图形符号如下﹕符号中长方块表示电阻本身的圆柱体,该长方块在绘制时,长与宽的比值约为3﹕1﹔长方块两连的短线分别表示电阻器的两条引线﹒电阻的额定功率大小﹐即瓦数大小﹐在电阻器的圆形符号上也能表示出来﹐如下图所示﹕─────── 1/8W 1/4W 1/2W 1W────── 2W 3W 5W 10W──20W二.电容1.电容介绍电容是储存电荷的物理量,利用它可以起到用起到滤波,藕合,隔直,调谐,旁路,选苹等作用.半可变电容器可变电容器可变电容器2﹒分类﹕按电容器电容量可化分固定电容器按电容介质划分﹕磁介电容器﹐聚脂膜电容器﹐云母电容器﹐电解质电容器﹐胆电解电容器3﹒电容器符号﹐容量单位﹐表示方法﹕*电容器用安母C表示﹐单位法拉(F)1F=10的6次方μF 1μF=10的6次方微微法拉( PF)*电容量的表示方法﹕a﹒数字值接表示法﹕ 10μF 0﹒22μF一般情况下﹐带小数点后面不注单位的都是微法(μF )如0﹒22整数后不注单位的都是微微法(PF)如果整数又是微法的后面必须注单位﹒b﹒数字代号法﹕用三位数字来表示如 47 2 ──前面有效数字加零个数数字第一﹑二位如 103=10*10的三次方=0﹒01μF227=220μFc﹒数字加字母n﹐n表示千’如﹕6n8=6800PF 220n=0.22μF*误差等级﹐一般采用六级±1%±2%±5%±10%±20%±80%-20%F G J K M Z*在电路上符号固定电容可变电容半可变电容有极性电解电容三﹒电感1﹒分类﹕按电感是否变划分为固定电感﹐可变电感铁心线圈无铁心按用途分变压器电源变压器中频变压器激励变压器(推动变压器)脉冲变压器2﹒电感量﹐单位符号﹕“L”享利(H)1H=1000毫享(MH) 1MH=1000微享(μH)1>数字直接表示法2>用色环表示﹕又称色码电感﹐表示方法同电阻﹐但本体一般为绿色﹒3>注意事项﹕电源变压器必须申报安规﹐变压器绕制要有规定﹒变压器外壳上贴有危险标记﹐生产厂商标或标记生产日期﹐料号﹒四﹒二极体-1﹒图面阳极──阴极2﹒实体───3﹒以电器特性可分为﹕二极体 DILDE曾二极体 ZWNER随道二极体 TUNNEL SIODE功率二极管变容二极管光电二极管4﹒插机时注意﹕极性﹐料号﹒5.特性:单向导电性, 一般用字母"D"表示.五.三极体1.特性:放大;一般用字母"Q"表示.2.圖面:教材Page: of。
电子元器件王豫明内容一、概述二、元器件基础知识三、电子元器件一、概述1.元器件的重要性2.案例1.元器件的重要性•元器件构成电子产品的基本元素。
•元器件是推动电子产品发展的主要因素。
元器件构成电子产品的基本元素元器件构成电子产品的基本元素元器件构成电子产品的基本元素元器件构成电子产品的基本元素推动电子产品的发展主要因素推动电子产品的发展主要因素2.案例元器件知识掌握的不全面产生的影响•造成沟通误区•影响生产过程、进度影响生产过程进度•影响产品质量•影响性能基础知识的缺乏造成沟通误区z基础知识的不了解影响生产过程、进度、质量影响生产过程进度质量z基础知识、制造不了解影响产品质量增加成本影响产品质量、增加成本z 封装不了解影响性能z许多人(包括许多专业人士)只重视电路原理、设计、计算。
z25MHZ高频放大电路。
z电容去偶滤除高频分量z选择:9纸介质电容器分布电容+分布电感超高频振荡回路9云母电容器缺乏对元器件结构、材料缺乏了解。
二、元器件基础知识二元器件基础知识11.元件种类2.元件封装形式3.基本概念二、元器件基础知识1.元件种类z电路中实现的功能分类:电阻、电容、电感电阻电容电感器、变压器、机电组件、半导体分立组件半导体分立组件、集成电路。
2.元件封装THT-通孔安装形式。
SMT-表面安装形式。
通孔元件,它有引脚穿过PCB,然后焊接。
通孔元件它有引脚穿过然后焊接表面安装元件被直接焊到PCB表面上被称作焊盘的金属上。
通孔元件•轴向元件:元件引脚从身体两端引出的称为轴向元件元件引脚从身体两端引出的称为轴向元件。
•径向元件:元件的2个或多个引脚从同方向伸出。
个或多个引脚从同一方向伸出•典型的轴向元件有:•典型的轴向元件有:典型的轴向元件有典型的径向元件有•典型的径向元件有:晶体管、电容、二极管、滤波器和晶振。
表面安装元件•表面安装元件或SMD/SMC,相对于通孔元件而言,越来越流行。
言越来越行•器件没有长的引脚,不需要穿过PWB。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培训教材第一章:概述1.1电子元器件的定义与分类电子元器件是指为实现电子电路功能,具有一定电气性能和独立功能的电子元件和器件的总称。
根据功能和用途的不同,电子元器件可分为被动元器件和主动元器件两大类。
1.2电子元器件的重要性电子元器件是电子设备的基础,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子设备的性能、质量和可靠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元器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人类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章:被动元器件2.1电阻器电阻器是一种被动电子元件,其主要功能是限制电流的流动,产生电压降。
电阻器按材料可分为碳膜电阻、金属膜电阻、线绕电阻等。
按功率可分为小功率电阻、中功率电阻和大功率电阻。
2.2电容器电容器是一种储存电荷的被动电子元件,其主要功能是滤波、旁路、耦合和振荡等。
电容器按材料可分为陶瓷电容器、铝电解电容器、钽电解电容器等。
按结构可分为固定电容器、可变电容器和可调电容器。
2.3电感器电感器是一种储存能量的被动电子元件,其主要功能是滤波、隔直、共模抑制和信号传输等。
电感器按结构可分为空芯电感、磁芯电感和绕线电感等。
按用途可分为滤波电感、振荡电感和传感器电感等。
第三章:主动元器件3.1二极管二极管是一种具有单向导电性的主动电子元件,其主要功能是整流、稳压、调制和限幅等。
二极管按材料可分为硅二极管和锗二极管。
按结构可分为点接触二极管和面接触二极管。
3.2晶体管晶体管是一种具有放大和开关功能的主动电子元件,其主要功能是放大、开关、稳压和信号处理等。
晶体管按结构可分为双极型晶体管(BJT)和场效应晶体管(FET)。
按材料可分为硅晶体管和锗晶体管。
3.3集成电路集成电路是一种将大量电子元器件集成在一块半导体芯片上的主动电子元件,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复杂的电子电路功能。
集成电路按功能可分为模拟集成电路、数字集成电路和模拟/数字混合集成电路。
第四章:电子元器件的检测与选型4.1电子元器件的检测方法电子元器件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电气性能测试和可靠性试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