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编辑职业发展与传统学术期刊变革——基于数位原生与数位科技的视域
- 格式:pdf
- 大小:368.26 KB
- 文档页数:4
数字化出版视域下传统科技期刊的发展思考马金玉【摘要】Digital publishing refers to the use of the internet information to edit and digitally produce our own or others’works,and posts on the internet for many people at the same time to read or download.This type of pub-lication has become a new development trend of thisindustry,which is more convenient and faster than traditional publishing of sci-tech periodicals.Nowadays,the traditional scientific journals are facing a lot of challenges for digital publishing.So,it is a necessary way for sci-tech periodicals to grasp the opportunities and face the chal-lenges,and positively adjust the ideas and models of journal.%数字化出版方式比传统出版方式更方便和快捷,已经成为新的发展业态。
数字出版在编辑、出版与营销、传播等方面对传统出版带来了冲击,传统科技期刊也因此面临不少挑战,尤其在当下科技书刊资源竞争激励的环境下,把握机遇,面对挑战,积极调整办刊思路和办刊模式,是科技期刊发展的必由之路。
【期刊名称】《中州大学学报》【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4页(P84-87)【关键词】数字化出版;科技期刊;发展;机遇【作者】马金玉【作者单位】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编辑部,南京21116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237.5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媒体渠道越来越多,对于传统科技期刊来说无疑是增加了机遇,相应的也面临不少挑战。
专业出版社青年编辑的职业发展作者:左浚茹来源:《科技资讯》2018年第01期摘要:青年编辑是出版行业的主力军,对出版行业未来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研究青年编辑的成长路径和方法。
通过分析专业出版社青年编辑职业发展初期遇到的问题,指出青年编辑需要认真学习编辑业务知识,职业发展的更高目标是成长为专家型编辑。
文章提出了青年编辑要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创新知识结构的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青年编辑创新成长中图分类号:G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1(a)-0234-02出版,是将优秀的文化成果得以记载、积累和传播的活动,而编辑工作是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
对于刚刚加入编辑队伍的青年同志,要热爱编辑工作,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认真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生涯。
编辑的职业发展中,始终需要渗透创新意识。
加强青年编辑创新意识的培养,以此实现出版物对行业信息的引领,满足读者阅读需求的同时,将会为出版单位创造出整体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
1 干一行爱一行,寻找工作价值感青年编辑有很多是刚刚走出校园的硕士或是博士,习惯于学校的科研生活,或在实验室做实验,或者搞调查研究报告。
让他们坐在书稿前,编辑加工稿件,改改错别字,改改正斜体,认为自己是大材小用。
很多青年编辑无法静下心来安心工作,感到编辑工作没有价值感可言,感到职业前景很渺茫,对工作提不起兴趣来。
但是渐渐地,当编辑经历了一本书从选题策划、签订图书合同、编辑、排版、设计、印制的全过程,才逐渐发现,编辑工作远没有当初认为得那么简单。
这其中需要创新的策划能力、统筹全局的管理能力、缜密的思维、较高的沟通能力,这时才发现做好编辑工作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很考验能力的事情。
当自己策划的图书得到作者的认可,得到读者的喜爱时,编辑更加意识到自己所从事职业的价值感和使命感。
寻找到工作的价值感,青年编辑转变了思想意识,在工作态度上,表现得更加积极和主动。
2 学习基本编辑知识青年编辑的成长过程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参加工作之初要练好编辑业务基本功,不仅仅要熟悉出版政策法规、编辑加工规范,还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底。
第卷第期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月科技期刊是传播科技信息的重要载体,对促进学术交流和科技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科技期刊的质量与编辑素质息息相关,具有高素质的编辑队伍,才能保障期刊的高质量。
随着科技出版事业的蓬勃发展,青年编辑已逐步成为编辑工作中的骨干力量。
然而,他们中的很多人并不是编辑学专业出身,由于步入编辑领域时间短,经验不足,缺乏系统的培训,离工作需要还有一定差距。
这就要求青年编辑从科技期刊对编辑素质的要求出发,不断学习相关知识并在工作实践中进行锻炼,逐步培养和提高自身素质。
一、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职业道德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是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在职业领域的具体体现。
科技期刊编辑的职业道德和编辑工作的特征是分不开的。
科技期刊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和严肃性,而青年编辑往往刚刚投身编辑事业,对本岗位的工作性质和特征缺乏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加之个人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容易受到社会及经济状况的影响,所以在工作中容易心浮气躁,疲于应付,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编辑工作,对刊物的质量和发展埋下隐患。
所以,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对青年编辑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要爱岗敬业。
青年编辑要干一行爱一行,只有热爱编辑事业,才能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完成工作。
要做到这一点,起点是关键。
青年编辑就要在工作之初培养对工作的感情,认识编辑工作的特殊性质,提高自身觉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不能走上工作岗位就报有随遇害而安的心理,更不能在工作中拈轻怕重,只做表面文章。
第二,要公正客观。
编辑对维护学术氛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青年编辑在工作中要勇于坚持原则,不徇私情,始终保持公正客观的态度,平等对待作者和稿件,不能因为作者是知名人物或与自己关系亲近而放松对稿件的要求,要自觉抵制学术不正之风,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形式的学术腐败,保护好学术交流的净土。
第三,要有责任感。
对于青年编辑来说,工作中不能满足于完成按部就班的任务,更重要的是学会变被动为主动,努力熟悉工作,进入状态。
学术期刊青年编辑的职业规划卢佳华【摘要】从入职后如何进行职业规划的角度探讨学术期刊青年编辑的发展路径.学术期刊出版的发展和变革对编辑素质提出了更高更复杂的要求,青年编辑需要继续学习和正确规划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探讨了职业规划的必要性,分析了制约青年编辑职业规划的不利因素,包括学术期刊编辑角色定位的不确定对职业目标的影响,编辑职业价值的低估对职业规划持续性的影响.青年编辑职业规划方法和步骤必须结合自身特点分阶段分目标进行.【期刊名称】《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6(036)003【总页数】5页(P281-285)【关键词】学术期刊;青年编辑;职业规划;角色;职业价值【作者】卢佳华【作者单位】武汉大学自然科学学报编辑部,湖北武汉43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238职业规划又称为职业生涯设计,指的是通过确立职业目标,确定实现目标的手段以得到不断发展的过程。
它可以是个人对事业发展的战略设想和计划安排,也可以是组织为员工事业发展而进行的战略设想和计划安排。
著名管理学家William J. Rothwell把职业生涯设计的内涵界定为:个人结合自身情况以及眼前的制约因素,为自己实现职业目标而确定行动方向,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上确定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目标并指定相应的计划,以避免盲目性,降低从业失败的可能性,为个人走向职业成功提高最有效率的路径[1]。
职业规划既强调个人对职业发展的见解和期望,同时强调组织与个体发展的互动。
一旦个体选择了一个职业,都会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只不过这种规划有时候是自觉的,系统的,有时候是不自觉的,非系统的。
学术期刊青年编辑作为期刊建设的生力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与期刊未来发展息息相关。
对青年编辑个体而言,既有充分进入编辑角色的客观需要,还有事业有所建树的主观需求,应该说每一个有责任心的青年编辑在初入编辑行当后,都会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自觉或不自觉的规划。
谈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应具备的能力作者:吴卫玲张小梅来源:《科技视界》2017年第07期【摘要】青年编辑是科技期刊的新生力量,其能力素质的高低与期刊的编辑质量息息相关。
因此,如何将已有的专业知识与编辑的业务知识有机结合,提高工作效率,是其工作中需要面对的问题。
本文主要对青年编辑的成长提出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科技期刊;青年编辑;能力;编辑出版科技期刊,是发布研究成果的平台,是交流科技专业的阵地。
通过阅读科技期刊,新人可以学习前辈们的研究经验,同行之间能够进行必要的学习交流。
青年编辑,作为从事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的人员,是编辑队伍中的主力军,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深厚的编辑学理论知识和写作能力,并能够熟练掌握编辑业务,因此,提高职业素质和工作能力对科技期刊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当前科技期刊的青年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编辑的工作需要德才兼备,早已不单单是改改病句、纠正错别字、校对样张、排版这么简单了,它是集多专业、多学科知识于一体的工作,是一项创造性脑力劳动。
编辑人员既要有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又要有编辑出版的理论知识,既要掌握数字化出版知识,又要熟练现代化信息网络平台处理技术,而且,还要具有良好的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
[1]1 有效提高沟通、协调能力“闭门造车”的稿件编辑时代早已过去,编辑部不是一个封闭的个体,特别是在日益细化的社会分工背景下,编辑部作为一个组织,需要成员之间有效的沟通和密切配合,各部门之间也只有相互协作才能够保证编辑出版工作的顺利进行。
科技期刊的编辑工作有固定的规律性和周期性,每个人的工作任务和工作安排有着较强的个体性和独立性,相互之间是一种配合和协作关系,需要每个人在独立担当的同时与他人协作,在规定的时间段完成某一期杂志的编辑出版。
在正常情况下,各部门之间都是按照时间节点和各自分工有序地开展工作,但是,在计划执行过程中也会有个例,即会有一些突发性的、临时性的工作加进来,这就需要编辑人员在每一个编校环节及时掌握各个部门的相关信息,若有冲突,要在第一时间沟通协调,妥善处理,以保证各部门工作的有效进行。
学术编辑在学术期刊发展中的角色定位与作用作者:周蕾来源:《新闻世界》2018年第04期【摘要】对学术编辑在学术期刊中的角色定位及作用进行研究,对于推动学术期刊质量提升与学术研究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也是学术研究与发展领域关注的重点。
本文对此展开论述,以为相关实践及研究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学术编辑;学术期刊;角色定位;功能作用在学术研究与发展领域,随着“编辑学者化”的提出以及学术编辑自我认识的不断觉醒,学术编辑通过对作者稿件的规范以及优化等再创造过程,实现对学术研究的推进作用逐渐被肯定。
因此,对学术编辑在学术期刊中的角色定位及功能作用的研究越发被重视。
本文分析了学术编辑在学术期刊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并对学术编辑在学术期刊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研究,以为相关实践及研究开展提供参考。
(一)学术编辑在学术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对于学术编辑的理解,可以从学术研究领域编辑活动开展及其功能作用层面进行入手。
学术研究与发展过程中,编辑活动就是编辑通过对学术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按照学术成果展示以及公开发表的有关规范、标准,从内容、形式以及研究方向上对其进行加工与完善的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在传统的学术研究与发展中,将学术编辑的工作看作是一项被动和辅助性的工作,放置在学术研究与发展的从属地位上,形成一种对学术编辑不够全面与客观的认识观点。
这一观点忽视了学术编辑在学术研究与发展领域中对研究方向重点把握的关键地位,没有认识到优秀的学术编辑在学术研究与发展领域中,绝不是一个处于从属地位的被动、辅助性工作角色,而是处于方向把握和趋势引导的重要地位,是推动学术研究与发展的重要角色。
学术期刊作为学术成果展示的重要平台,所发布的学术稿件质量直接影响着学术期刊竞争发展优势的形成以及长期的生存发展。
此外,学术编辑对学术期刊中稿件的加工以及其在学术稿件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媒介作用,都体现了学术编辑在学术期刊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学术编辑与学术期刊的关系学术期刊中,学术稿件以及研究成果的发表是按照规范化与标准化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并且学术期刊中学术稿件的内容方向,与学术期刊宗旨方向也需要保持相应的一致性,学术期刊的宗旨方向又是学术研究及其发展的潮流和趋向,对这一潮流、趋向的把握以及对学术稿件内容与学术期刊宗旨要求一致性上的判断、学术稿件在学术期刊发表时所表现出的规范、标准化形式等,都属于学术编辑的工作范畴,需要学术编辑对原稿进行加工完善。
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青年编辑能力自我提升的途径LI Li;HUANG Zu-bin;ZHOU Cui-ming;JIANG Qiao-yuan【摘要】新媒体时代青年编辑是编辑队伍的主力军,对科技期刊的可持续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该文探讨了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在编辑素养、获取新信息、新媒体技术、英文编译和阅读能力、时间管理、心态调整等方面提升自我能力的途径,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以弱化劣势,使自身优势在编辑工作中发挥最大化,进一步提高科技期刊的核心竞争力.【期刊名称】《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9(036)002【总页数】5页(P146-150)【关键词】新媒体;科技期刊;青年编辑;自我能力;提升途径【作者】LI Li;HUANG Zu-bin;ZHOU Cui-ming;JIANG Qiao-yuan【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238科技期刊质量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而青年编辑在编辑部所占比例较大,特别是有的编辑部处于断层阶段,青年编辑更是编辑部的主力军,是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因此,在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时代,青年编辑队伍能力建设与期刊能否在发展大潮中脱颖而出息息相关。
青年编辑应有提高自我能力的主动意识,努力成为充满活力、具有合理知识结构和良好实践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编辑。
本文探讨了青年编辑可通过提升编辑自身素养、多渠道获取新的信息、增强新媒体技能、提高英文编译和阅读能力、加强时间管理、调整心态等途径来提升自我能力,利用自身的优势弱化劣势,快速成长为新媒体时代资深复合型编辑的途径。
1 青年编辑的优势和劣势1.1 青年编辑的优势青年编辑一般都具有较高的学历、专业知识和英语水平,新媒体应用能力、求知欲和可塑性较强,易于接受新知识和新技能,善于运用各种新兴工具,具有较强的数字化生存能力和新媒体敏锐性[1];青年编辑普遍思想独立,思维活跃,富于个性,勇于挑战,善于学习;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喜欢关注新事物和新知识,对事物独特的见解往往会给编辑部带来新思维、新方法以及新的工作理念。
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的职业发展与培养探讨—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扈晓艳[摘要]针对青年编辑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编辑工作的特点,文章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基础,深入地分析了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的职业需求。
从需求这一内动力出发,文章结合期刊发展这一外部因素,基于主客观两个因素,探讨了与科技期刊青年编辑不同发展阶段、不同需求层次相适应的内涵式、均衡化的职业发展和培养路径。
[关键词]科技期刊;青年编辑;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编辑培养;职业规划科技期刊作为展示学术理论、记录科研成果、见证科技发展、促进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其办刊质量不仅取决于作者群的研究水平,也受编辑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影响。
青年编辑作为编辑队伍中的新生力量,是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因此,高水平、高素质的科技期刊青年编辑队伍的建设一直都是科技期刊持续关注和研究的课题之一。
早在1984年,邓蜀生就对青年编辑的培养给予了殷切期望,并从自身的编辑经验出发,对青年编辑的培养要求和方法提出了意见[1]。
此后,很多学者对青年编辑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如邹小荣等人强调了师徒制在青年编辑培养中的优势[2]。
惠朝阳等人分析了入职培训对青年编辑培养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了入职培训的具体策略[3]。
王志娟等人探讨了交流在科技期刊青年编辑成长中的重要作用[4]。
高磊等人论述了青年编辑在编辑部培养政策和自我培养相结合下的提升和成长路径[5]。
随着媒体融合发展步伐的加快,院金谒等人对青年编辑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认为在数字出版时代,青年编辑不仅要掌握传统的编校能力,更要掌握新媒体技术,成长为复合型编辑[6]。
近年来,学术不端行为屡有发生,科研诚信危机问题突出,周丽等人认为青年编辑应深入分析学术不端的案例,不断提升对学术不端行为的鉴别能力,成为综合型编辑人才[7]。
然而,目前国内对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的培养研究多从出版行业、期刊编辑部等外部角度出发,聚焦青年编辑水平对期刊质量和发展的影响,提出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的培养模式和成长要求,鲜少关注他们的自我需求和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