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2.95 MB
- 文档页数:3
中国最高大上的四大学术文摘【果断收藏】中国最高大上的四大学术文摘【果断收藏】《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0年创刊,月刊,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主办的一份二次文献,以学科和问题为双导向,既有学林,前沿等栏目,又有不同的学科。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创刊于1958年,目前已成为国内规模较大、影响较深的社会科学文献信息资料库,是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辑,从全国几千种报刊上精选出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的全文,按专题分类编辑,,文献归为教育、文史、经济、政治四大类,每类按年度(最近一年按季度)编排。
现有文献记录共约15.8万条,每条记录包括文章的题录、文摘、全文和有关的著录项。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创刊于1984年,原名《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由原中央教育部决定创办,并委托上海市主办,由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六所高校联合编辑出版。
杂志社设在上海师范大学。
2003年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经国家教育部和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更名为《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重点反映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研究中具有原创性或体现新观点、新思路、新材料,提出或解决相关学术问题的优秀论文,以及学科研究中具有前瞻性、探索性或多学科与跨学科研究等方面的前沿成果,积极推荐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与国家社会经济改革和发展密切联系的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或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的优秀成果;转载推出一大批人文社会科学重要论文,为活跃理论学术界的探讨研究,国家、地方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
那么,继续溯及原因,这四种文摘之所以被认定权威,主要是因为它们“被具有”评价期刊的功能。
这是CSSCI在构建期刊评价体系时的一个指标:二次文献转载。
该指标是指我国几种重要的二次文献对各期刊中论文全文转载的数量统计,采用四种二次文献数据:人民出版社主办的《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以及上海师范大学主办的《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最后一种仅适用于对高校综合性学报。
湖南师范大学学术期刊分类方案(试行)湖南师范大学学术期刊分类方案(试行)校行发【2012】2号为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引导广大教师进行高水平科学研究,提升学校科学研究影响力和综合实力,根据学术期刊动态发展规律以及已有实践经验,特制定《湖南师范大学学术期刊分类方案》,具体方案如下。
一、学术期刊类别(一)人文社会科学1、中文学术期刊中文学术期刊指“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公开刊行的正规报刊”(简称“公开刊物”,以下同),分为以下四类:(1)权威刊物:原则上应是每个一级学科排名第一的刊物,以及《中国社会科学》《求是》;(2)重要刊物:原则上应是每个一级学科排名前50%的刊物,以及《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理论版(3000字以上的学术论文);(3)CSSCI (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简称CSSCI)来源刊物:上述两类刊物之外的其他CSSCI来源刊物(含扩展版);(4)其他公开刊物:上述三类刊物之外的其他公开刊物。
2、二次文摘刊物根据二次文摘在计算刊物影响时的权重比例,将“四大文摘”分成三类:《新华文摘》详摘视为权威刊物;《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详摘视为重要刊物;《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复印、《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详摘视为CSSCI 来源刊物。
3、SSCI源期刊、A&HCI源期刊在SSCI(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简称SSCI)源期刊、A&HCI(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简称A&HCI)源期刊上发表的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并经学校学术委员会认定的学术论文,经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以下同)检索,被SSCI、A&HCI收录的,视为权威刊物;未被收录的视为重要刊物。
4、国际会议论文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的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并经学校学术委员会认定的学术论文,经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检索,被ISSHP(Index to Social Science & Humanities Proceedings,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会议录索引,简称ISSHP)、EI(Engineering Index,工程索引,简称EI)收录的,视为CSSCI来源刊物。
最全面的学术期刊的级别、种类、等级在国际学术平台上,中国学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学术话语权也有了越来越大的提升。
与此相关联,关于学术期刊理论的研究也逐渐走向深入,这在社会科学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
但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是,国内许多学术期刊评价体系面临着诸多诘难,中国特色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并没有建立起来。
20世纪90年代,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了便于订阅日渐增多的学术期刊,在诸多学术期刊中遴选出了“中文核心期刊”。
从此,中国学术期刊便被划分为不同层级,这便是“核心类”学术期刊和“非核心类”学术期刊。
这一区分极大地影响了学术生产和学术生态,并远远地超出了当初区分的初衷,从而成为评价学术期刊以及学术论文的重要价值尺度——学术期刊一旦跨入“核心”期刊的殿堂,学术期刊以及学术论文均身价倍增。
20世纪90年代末,国内学术评价机构开始重视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由此催生了本土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随着国内高校重视SCI(科学引文索引)期刊,人们日渐关注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
这一评价指标,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学术的发展走向。
目前,高校管理者便是用这个指标体系衡量自然科学研究方面学术论文的价值。
在人们膜拜SCI 期刊的同时,诸多中国学术期刊被边缘化。
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则成为另一重要评价体系,这就把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社会科学期刊也纳入西方学术期刊评价体系之中,并逐渐成为人们唯马首是瞻的风标。
高校对西方的SSCI来源期刊以及A&HCI(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的特别推崇,便由此而来。
而许多在中国学术界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期刊却被排除在外,这在某种程度上不能不说是西方学术评价体系话语霸权的一种表现。
值得庆幸的是,在社会科学领域,缘于意识形态的差异性,SSCI 来源期刊并没有像SCI来源期刊一样,被学术评价机构当作唯一的评价标准,在SSCI来源期刊之外,国内学术评价机构还自主开发了本土化的SSCI来源期刊——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
三大检索工具(SCI、ISTP、Ei)收录检索技巧及核心期刊投稿导引一、绪论1.三大检索工具简介 科技部下属的"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从1987年起,每年以国外四大检索工具SCI、ISTP、Ei、ISR为数据源进行学术排行。
由于ISR(《科学评论索引》)收录的论文与SCI有较多重复,且收录我国的论文偏少;因此,自1993年起,不再把ISR作为论文的统计源。
而其中的SCI、ISTP、Ei数据库就是图书情报界常说的国外三大检索工具。
SCI,即《科学引文索引》,是自然科学领域基础理论学科方面的重要的期刊文摘索引数据库。
它创建于1961年,创始人为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所长EugeneGarfield(1925.9.15)。
利用它,可以检索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医学、农业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等学科方面自1945年以来(我馆购买了1994年至今的数据使用权)重要的学术成果信息;SCI还被国内外学术界当做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和进行学术排名的重要依据。
ISTP,即《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创刊于1978年,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编制,主要收录国际上著名的科技会议文献。
它所收录的数据包括农业、环境科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化学、物理学等学科。
从1990-2003年间,ISTP和ISSHP(后文将要讲到ISSHP)共收录了60,000个会议的近300万篇论文的信息。
Ei,即《工程索引》,创刊于1884年,由Elsevier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nc.编辑出版。
主要收录工程技术领域的论文(主要为科技期刊和会议录论文),数据覆盖了核技术、生物工程、交通运输、化学和工艺工程、照明和光学技术、农业工程和食品技术、计算机和数据处理、应用物理、电子和通信、控制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材料工程、石油、宇航、汽车工程等学科领域。
新闻出版署关于印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已撤销)•【公布日期】1999.01.12•【文号】•【施行日期】1999.01.1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新闻出版正文新闻出版署关于印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的通知(1999年1月12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各入编期刊编辑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是一部以国内正式出版的印刷版期刊为数据源开发制作的大型集成化全文数据库类电子连续出版物。
该光盘期刊自创办以来,已择优收录各学科领域的学术期刊3000多种,建立光盘检索咨询站近千家,得到了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和普遍好评。
该光盘期刊涉及的单位多、学科广、数据量大,客观上对入编期刊的规范化、标准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有必要制定相应的技术规范,以利于大型数据库的建立以及对文献数据进行交换、处理、检索、评价和利用,推动我国学术期刊文献信息交流现代化和文献计量学研究水平的提高。
为此,《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以现行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规范性文件为基础,考虑到国内外电子出版、网络传输、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以及文献数据格式的新规范和新要求,兼顾印刷媒体与电子媒体、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不同特点,提出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经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并由我署组织召开的专家评审会审议通过。
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在执行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映给《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以便进一步完善该项规范。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Data norm for retrieval andevaluation of Chinese AcademicJournal(CD))前言《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是我国第一部以电子期刊方式连续出版的大型集成化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是我国最重要的战略性信息资源之一,在我国信息化建设和知识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1、《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月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主办的集系统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等为一体的综合科技期刊,创刊于1981年3月,每月25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1-2267/N,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0-6788,邮发代号:2-305。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创刊以来,形成了科学性强、权威度高、影响力大、覆盖面广的刊物特色。
编委会始终坚持严格审稿和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坚持为作者和读者服务的精神,坚持规范化出版和科学、严谨、高效、求实的工作态度,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可。
近年来收稿量不断增长,刊发的论文质量很高,影响越来越大,成为系统工程与系统科学和管理科学等领域最有影响力的杂志之一。
文献计量学各项指标逐年增长。
连续多次被评为“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是EI Page One数据库收录期刊,也是中国在管理类期刊中唯一进入国际EI 检索的科技期刊。
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认定为管理科学重要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入编《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台湾)华艺数位艺术股份有限公司《中文电子期刊服务》。
办刊宗旨促进系统工程的发展,繁荣系统科学事业,促进系统工程学科知识的普及与推广,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以提高我国管理技术水平,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四个现代化服务。
内容定位:系统工程在工业、农业、军事、教育、科研、经济与金融、及信息管理等领域中的重要应用成果, 解决实际问题的具有重要意义的创造性的优秀理论成果;介绍国内外重大研究进展和人物等的动态报道和综述文章,以及优秀书刊评介等。
2、《系统工程学报》是由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主办,天津大学承办的全国性一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高质量的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和应用及综述性论文,内容包括复杂系统及大规模系统理论、方法及应用,系统建模、预测、控制、优化、评价与决策及运筹学的各个分支领域,有关的人工智能技术在系统工程中的应用以及系统工程领域中的新概念、新原理、新方法等。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简介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简称CSAC,半月刊)创刊于1994年,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部支持、科技导报主办的综合性科技类检索刊物,与2006年创刊的《中国学术期刊文摘(英文版)》(简称CSAE)构成姊妹刊物,主编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书记处书记、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冯长根教授担任,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CSAC致力于将我国科学技术各领域的原创性学术成果全面、快速地向科技工作者交流、传播,遴选了我国近600种高水平科技类学术期刊为文摘收录源期刊,每期刊载2000余条论文文摘信息,内容覆盖了自然科学、医药科学、农业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人文瑟社会科学5大学科门类,涉及50多个一级学科。
被CSAC收录是北京大学图书馆遴选中文核心期刊的标准之一,也是中国科协评审和资助精品学术期刊的重要指标。
《新疆农业科学》为《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收录期刊。
附件1、附件2
自2008年1月开始,CSACF增加收录中国科协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题录。
从2009年3起,CSAC由过去的上半月刊收录自然科学和医药科学两大学科门类的文摘条目,下半月刊收录农业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以及人文科学3大学科学门类文摘条目的编排形式,改为上、下半月刊均收录5大学科门类的文摘条目的标准半月刊编排形式,读者可通过作者姓名、关键词、论文发表期刊等信息多途径检索相关的学术论文,还可根据收录论文文摘的统计数量信息对被收录论文的作者和作者单位的科研情况进行相应的评估。
CSAC已成为科研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图书馆以及广大科技工作者了解我国最新科技研究成果、学术研究动向的重要参考工具书。
附件1《中国学术期刊文摘》2011年第17卷16期
附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