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略与反抗知识表格
- 格式:ppt
- 大小:152.00 KB
- 文档页数:2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考点考点1 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与危机1、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政治上: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在社会结构上:形成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2、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3、乾隆后期,清王朝由强盛转向衰弱政治: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官僚机构膨胀经济:土地兼并,苛捐杂税思想文化:厉行专制主义,大兴文字狱军事:军力衰败,不堪一击,军备废弛对外关系: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封建社会始于战国时期到清王朝结束考点2 列强的侵略1、自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过1894年和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进一步加深经过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到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完全沦为2、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先后与英国签订中英《江宁条约》即《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
清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望厦条约》,与法国签订中法《黄埔条约》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858年清政府分别与英、法、美、俄签订《天津条约》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割去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1860年清政府分别与英法两国公使交换了《天津条约》的批准书,并签订了《北京条约》1860年中俄签订《北京条约》,割去中国乌苏里江以东40余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1864年中俄《堪分西北界约记》,割去中国西北44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签订《中法新约》1894年,日本发动中日甲午战争3、掠夺财富,制造惨案:南京大屠杀、旅顺大屠杀4、经济掠夺:外国列强多中国进行资本输出(最早出现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允许日本在中国设厂,对华进行大规模资本输出5、文化渗透:基督教早中国设立最大的出版社(广学会)机构,发行期刊《万国公报》6、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总根源考点3 社会性质的演变1、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民族大众的矛盾2、阶级变化1、资产阶级:中国资产阶级分为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2、工人阶级:中国早期工人阶级产生于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开办的企业、洋务派官僚开办的企业,本国民族资本企业3、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联系两大历史任务: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联系:只有完成第一大任务;才能为第二大任务的完成创造条件。
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间1840年1856-1860年1894-1895年1900-1901年战争爆发原因直接原因:扭转贸易逆差根本原因: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扩大海外市场和殖民地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直接原因:朝鲜东学党起义根本原因:日本为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直接原因: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根本原因:为了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侵略国家英国英国、法国日本英、美、俄、日、法、德、意、奥签订条约《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条约内容1、割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2100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1、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2、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3、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4、增辟通商口岸1、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2、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3、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4、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战争失败原因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实力强大主观原因:清王朝的腐朽没落根本原因:中国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无法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战争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2、外国侵略势力扩大到沿海各省并深入长江中下游地区3、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1、中国国土进一步沦丧,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2、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财政经济,加剧人民的负担3、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4、帝国主义对华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剧了人民的贫困和经济的凋敝,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关天培:英勇抗敌太平军:抗击洋枪队(1851-1864)邓世昌:壮烈殉国义和团:英勇抗击八国联军。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一、西方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㈠鸦片战争(1840.6—1842.8)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⑵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直接原因、导火线):林则徐虎门销烟。
⑶鸦片战争爆发标志: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⑷1841年初,英军占领香港岛。
⑸1842年,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 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建、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使中国丧失领土和关税两大主权)影响(危害):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⑹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⑺“落后就要挨打”是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深刻的历史教训。
㈡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1860.10)⑴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
⑵火烧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他们争先恐后,掠夺珍宝。
为掩人耳目,又放火焚烧。
如今被焚烧后的远瀛观和大水法残迹,记录着英法联军摧残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
⑶法国大作家雨果说:“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
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之一炬。
原来胜利就是一场掠夺。
”其中,“夏宫”指的是圆明园;“两个强盗”指的是英法联军。
“抢劫”和“付诸一炬”指的是:火烧圆明园。
⑷“俄国不要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⑸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⑹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割占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叶岛在内约4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侵略与反抗思维导图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间1840年1856-1860年1894-1895年1900-1901年战争爆发原因直接原因:扭转贸易逆差根本原因: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扩大海外市场和殖民地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直接原因:朝鲜东学党起义根本原因:日本为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直接原因: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根本原因:为了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侵略国家英国英国、法国日本英、美、俄、日、法、德、意、奥签订条约《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条约内容1、割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2100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1、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2、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3、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4、增辟通商口岸1、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2、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3、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4、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战争失败原因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实力强大主观原因:清王朝的腐朽没落根本原因:中国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无法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战争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2、外国侵略势力扩大到沿海各省并深入长江中下游地区3、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1、中国国土进一步沦丧,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2、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财政经济,加剧人民的负担3、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4、帝国主义对华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剧了人民的贫困和经济的凋敝,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关天培:英勇抗敌太平军:抗击洋枪队(1851-1864)邓世昌:壮烈殉国义和团:英勇抗击八国联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