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6.04 KB
- 文档页数:7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学设计课题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课时安排1课时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领会生物多样性的含义,列举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并能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初步认识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和独特。
3.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4.通过对教材资料的分析,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学会搜集和整理信息的方法。
5.培养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6.通过本章学习,主要在同学们心目中建立起生物(包括人)与环境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7.激发同学们保护生物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的热情,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1.领会生物多样性的含义,并能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生物多样性的三个方面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资源采用多媒体手段,配以视频、图片资料,使知识信息传递立体化,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展示图片。
导入: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一张海报,观察海报中的地球有什么特点,海报说明了什么?提出问题:生物的多样性到底重要在哪里呢?为什么会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生活的多样性。
板书: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学生观察、推测分析、思考问题(各种各样的生物构成了地球,有些种类已经灭绝了,宣传保护生物种类等)。
通过展示海报,引起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关注,进入认识生物多样性这一课题。
同时营造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探究一、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播放视频:自然界是那么的生机勃勃,我们一起来通过一段视频感受一下吧!提问:(1)是谁使得自然界这么生机勃勃呢? 了解各种生物及生物种类的大致情况。
学生四人一组,通过阅读资料、分析资整体上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自然界中的生物种类大致有多少?(3)已经标识的生物种类大致有多少?设疑:我国生物种类多样性与世界生物多样性相比较,有什么特点呢?展示:教材107页资料分析中的图表。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三个层次。
(2)掌握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3)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调查、收集资料等方法,了解生物多样性的表现。
(2)运用分析、比较、推理等方法,探讨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教学重点: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三个层次。
2.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教学难点:1.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教学准备:1. 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调查问卷、资料收集表等。
教学过程:第一章:生物多样性的概念1.导入: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多样性的含义。
2.新课:讲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互动:学生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的表现。
4.小结:总结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三个层次。
第二章: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导入:提问生物多样性对人类有什么价值。
2.新课:讲解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
3.互动:学生讨论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4.小结:总结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第三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1.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
2.新课:讲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包括就地保护、迁地保护、法制教育和管理等。
3.互动:学生探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
4.小结:总结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第四章: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实例1.导入:介绍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背景。
2.新课:讲解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例,如四川大熊猫保护区、海南热带雨林等。
3.互动:学生分享了解到的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实例。
4.小结:总结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果和挑战。
第五章:青少年如何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1.导入:引导学生思考青少年如何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做贡献。
2.新课:讲解青少年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式,如开展调查、宣传、实践活动等。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价值和保护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概括生物多样性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兴趣,提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价值和保护方法。
2.教学难点: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其保护方法。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生物多样性相关资料3.视频资料四、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利用视频资料,展示生物多样性的美丽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吗?它有什么价值?第二环节: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价值和保护方法。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互相交流。
第三环节:课堂讲解1.讲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
2.讲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活的基础,为人类提供了食物、药材、工业原料等资源;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条件;生物多样性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
3.讲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就地保护、迁地保护、法律法规保护等。
第四环节:案例分析1.学生分组讨论:针对教材中的案例,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保护方法。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2.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第六环节:课后作业2.收集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资料,下节课进行分享。
五、教学反思1.加强课堂互动,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2.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难度,使全体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3.在课后作业中,关注学生的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我会通过一个互动活动来加深学生对生物多样性概念的理解。
我会展示几种不同的生物图片,例如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然后问道:“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这些生物有什么共同点吗?”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生物多样性的定义。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我会设计一个小组讨论环节。
人教版生物初二上册《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明白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和意义
明白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
能通过搜集、查找资料,尝试对一些资料,图表进行分析
2.能力目标
通过资料分析、查找,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资料搜集能力
通过对生物多样性和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概括和总结,培养学生总结概括能力。
3.情感目标
让学生了解国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关注生命,爱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明白得基因的多样性。
3.归纳能力、推理能力的培养;生态意识、环保意识的强化。
三、教学预备
1.教师预备:
收集有关我国生物多样性的典型事例、图片和视频资料
2.学生预备
向父母了解在最近二三十年里本地的生物多样性有什么变化
查询有关以环保为主题的资料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板书设计
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7C学科网,最大最全的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教学资料详细分类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列举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认识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及其独特性。
(3)说明保护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课本资料分析,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归纳总结能力,学会收集和整理信息的方法。
(2)培养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本章学习,主要在同学心目中建立起生物(包括人)与环境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2)激发同学们保护生物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的热情、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点
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方面内容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基因多样性。
3.说明保护多样性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
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方面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基因多样性。
四、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引导启发、对比分析归纳等多种教学方法。
五、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
有关生物多样性三方面内容的多媒体片断或图片。
2.学生准备:
(1)复习已学过的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的种类。
(2)生物的性状是基因控制的内容收集。
(3)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种类。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六、板书设计
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一、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二、基因的多样性{
三、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四、三者之间的关系
五、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含义
意义 基因的多样性与种
类多样性的关系。
《认识生物多样性》生物教案•相关推荐《认识生物多样性》生物教案(通用10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认识生物多样性》生物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认识生物多样性》生物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是八年级《生物学》(人教版)上册第六单元第二章。
本章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章不分节,内容涉及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
课程标准对于本节课的要求是: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调查和资料的收集、处理、交流等活动,帮助学生领悟各种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并积极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活动。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课标也提出了达到的目标:这部分知识对学生形成生物进化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课我设计了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学习活动学生和老师充分互动并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思考、促使课堂本身具有生成新因素的能力,有效发挥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生命活力。
二、学情分析本课采用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初二学生经过一年的生物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他们已经可以独立思考问题,敢于质疑和讨论,但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老师引导分析。
在深化课堂的氛围下,本着“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的原则,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并且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的优势,让学生带着展示的自豪感和讨论的收获感。
通过自己的分析,自己的探究,加深对本课重点和难点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2、了解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3、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对于数据的处理能力2、使学生分析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于中国生物多样性的了解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从我做起”四、教学重点生物的多样性的三个层次的具体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材分析:(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其三个层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的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等知识点。
(3)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理解生物多样性的丰富性和独特性,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形成爱护环境、保护生物的意识,并能够概述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列举并描述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并阐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学生能够认识到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丰富性和独特性,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并形成爱护环境、保护生物的情感态度。
重点:(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及其关系。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与实践。
难点:(1)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理解。
(2)基因多样性的概念及其在生物多样性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1)生物多样性相关多媒体资料库。
(2)我国生物多样性案例汇编。
(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图片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开始课程前,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系列生动的自然景象:游弋的鱼群、嬉戏的野生动物、多样的植被生态,以及微观世界的草履虫等。
提出启发性问题:生物的多样性这一概念中,哪一个字最关键?自然界中的生物多样性体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多样性?学生活动:学生观察视频片段,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初步认识到多字是生物多样性概念的核心,生物多样性的体现包括种类、基因和生态系统等多个层面。
教学意图: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为接下来深入学习生物多样性的具体层次奠定基础。
二、探索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一)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教师活动:过渡到生物种类多样性的话题,介绍全球及中国生物种类的丰富性。
分发教科书资料,引导学生小组讨论我国特有的生物种类及其分布,探讨生物种类多样性的重要性。
《认识生物多样性》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列举生物的多样性的三个层次,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指导学生分析资料,培养学生分析资料的能力。
3.对我国生物的多样性的丰富和独特性有初步的认识,培养民族自豪感。
说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培养珍爱生物、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生物的多样性的三个层次。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2.教学难点:(1)理解基因多样性(2)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的关系。
(3).学习分析资料的方法。
三、教学设计思路从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上看,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直观是这节课的切入点;基因多样性比较抽象,但只要抓住了基因多样性和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关系便找到了问题的突破口。
学生对基因多样性的认识也由此开始;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将三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直观呈现,利用图片给与感官刺激,同时援引大量的事例进行例证和分析,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通过实例分析,全面把握三个层次的关系,形成热爱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制作生物的多样性的课件。
2.收集有关生物的多样性的资料。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六、教学设计七、板书设计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生物的多样性 基因的多样性形成一、引言教师:播放美丽的大自然风光录像。
然后提问大自然中美丽的风光是由哪几种因素形成的?学生:回答。
教师:引出新课内容二、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教师:提出有关生物种类和多少的问题。
学生:回答。
教师:引导、分析和总结,使学生对自然界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形成一个初步认识。
教师:1.展示资料。
2.指导学生分析资料,讨论有关问题。
学生:分组阅读资料,讨论问题,回答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展示有关资料,说明我国是世界上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三、基因的多样性教师:提出相应的问题,并通过展示图片、录象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基因的多样性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进行讨论,理解基因的多样性是决定生物多样性的内在原因。
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一.教课目标(一) . 知识与技术方面1、领悟生物多样性的涵义,列举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并能概括它们之间的关系。
2、对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和独到性有初步的认识。
3、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方面进一步培养学生剖析问题的能力。
(三)感情目标与价值观方面培养民族骄傲感,形成爱惜生物的感情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课要点1、生物的多样性三个层次的关系。
2、理解基因多样性。
3、学习剖析资料的方法。
4.生物的多样性是现在的重要问题。
三.教课难点1、理解基因多样性。
2、学习剖析资料的方法。
3.基因较抽象,难以理解。
四.教课方法讲解法、阅读法、资料剖析法与练习法相联合。
五.教具使用图片六.教课过程教师活动环节和内容学生活动教课企图导入:跟着人们对生学生阅读并思初步认识物多样性的认识不停考生物多样加深,“生物多样1、动物中我们性的内性”的内涵也更为丰还学过无脊椎涵。
富。
它不单指生物种动物中的腔肠经过观类的多样性,还包含动物、软体动察,认识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物、甲壳动生物种类系统的多样性。
物、环节动物多样性的阅读课本 90 页“资料和节肢动物含义,培剖析”,回答以下问等;植物中我养仔细观题:们还学过藻类察的能1、在动物和植物中,植物、苔藓植力。
除上表所列出的类群物、蕨类植从基因多外,还有哪些类群?物;除动物和样性的角除动物和植物外,你植物外,还有度剖析保还知道哪些生物类细菌、真菌和护野生动群?病毒。
植物质源2、在上表中,我国哪2、在上表中,的必需一类生物在世界上占我国裸子植物性。
有的百分比最高?哪在世界上据有认识生太一类相对较少?试计的百分比最系统的多算我国上述的几种生高;爬行动物样性及其物类群总种数占世界在世界上据有意义,进的均匀百分比。
的百分比相对而理解生较少;我国上态系统多1、依据你的述几种生物类样性与生预计,你以为能否群总种数占世物种类多还有好多种生物没界的均匀百分样性之间有被发现?比为 1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