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管瘤护理查房
- 格式:docx
- 大小:45.51 KB
- 文档页数:17
淋巴管瘤护理查房报告时间:20XX年XX月XX日报告人:XXX报告对象:主治医师一、病史了解:患者XXX,XX岁,男性,自述持续出现腋窝部肿块、肢体浮肿、无痛,近期加重并伴有不适感。
患者无其他明显不适,无食欲改变及消瘦等症状。
经相关检查发现为淋巴管瘤,目前正接受相关治疗。
二、病情观察:1.观察患者皮肤是否有局部肿胀、淤血、水肿等症状,注意淋巴管瘤的形状、大小及病情变化。
2.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反应,以及是否有呼吸困难、胸闷等呼吸道症状。
3.观察患者的肢体活动度、行走能力以及肢体浮肿情况。
4.观察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情况及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三、饮食调理:1.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及医嘱,合理安排膳食。
多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蒸熟的蔬菜等。
2.限制患者摄入盐分和高脂肪食物,以防止水肿加重和肠道蠕动障碍。
3.鼓励患者适量饮水,增加尿量,有利于排泄代谢产物,减轻肾脏负担。
4.做好营养宣教工作,提醒患者注意饮食卫生,少吃生冷食物,避免感染。
四、心理护理:1.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其内心的焦虑和恐惧,尽可能提供情感支持和安慰。
2.根据患者的需求,提供适当的心理干预和解释,帮助其积极面对病症。
3.鼓励患者参与到社交活动中,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加生活的乐趣。
五、宣教指导:1.向患者及家属进行淋巴管瘤的基本知识宣教,包括病因、病程、常见症状和治疗方法等。
2.告知患者如何正确使用相关的药物,并注意药物可能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状。
3.提供有关淋巴管瘤的饮食调理指导,告知患者保持健康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等。
4.指导患者如何进行淋巴管瘤的相关护理,包括局部清洁、按摩、使用弹力绷带等方法。
六、其他工作:1.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及时向主治医师汇报。
2.定期给予患者必要的护理措施,如清洁皮肤、观察药物疗效等。
3.协助医生进行淋巴管瘤的相关检查及治疗操作。
以上仅为淋巴管瘤护理查房的示范报告,具体的护理方法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巨大淋巴管瘤切除术后护理查房引言:淋巴管瘤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淋巴系统发育异常,是由于淋巴管腔的发育障碍,导致淋巴液聚集,形成囊性肿物。
巨大淋巴管瘤切除术后的护理查房非常重要,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术后并发症,促进病人康复。
以下是针对巨大淋巴管瘤切除术后的护理查房的详细情况。
一、术后切口:1.观察切口情况,是否有红肿、渗液等情况。
切口应无红肿、渗液,切口边缘应整齐,无分离现象。
如果存在问题,应及时报告医生。
2.观察切口是否有感染迹象,如红肿、疼痛、渗液、发热等。
若发现感染迹象,护士应及时通知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如进行切口护理。
二、术后疼痛:1.询问病人术后疼痛程度和部位,进行相应的疼痛评估。
可使用0-10数字评分法(0表示无痛,10表示最剧烈的痛)2.根据疼痛评估结果,合理给予镇痛药物。
通常选择非处方药如酮洛芬或布洛芬等,避免使用有麻醉作用的药物。
三、术后引流:1.观察引流液量和性质。
引流量应逐渐减少,颜色应由鲜红转变为淡红或粉红色。
2.观察引流管是否堵塞,如果引流管堵塞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3.根据引流情况,及时保持引流的顺畅与处理。
四、术后情绪和心理支持:1.询问病人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对病人进行心理支持和安慰。
2.解释术后恢复的过程和时间,帮助病人正确对待术后的不适感和变化。
3.鼓励病人积极参与康复锻炼,逐步恢复身体功能。
五、术后活动:1.根据医嘱,协助病人进行下床活动。
逐渐增加活动时间和范围,帮助病人尽早恢复身体功能。
2.观察病人活动时是否出现疼痛、乏力、呼吸困难等不适,及时报告医生以便评估。
六、饮食和营养:1.根据术后营养需求,制定适当的饮食方案。
避免进食辛辣食物、生冷食物和刺激性食物,增加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的摄入。
2.观察病人的饮食情况,避免因为术后不适而不进食,保证营养摄入。
七、术后消化道排气与排便功能:1.询问病人的排气和排便情况。
一般术后24小时内出现排气为佳,术后72小时内出现排便为佳。
淋巴管瘤-回顾性查房时间:2019年9月24日地点:十一楼示教室参加人员主持人:查房护士:二、查房护士汇报病例:张天雷床号:10 性别:男年龄:64岁住院号:1918461主诉:因“发现腹腔肿物半月”入院时间:2019年08月23日入院诊断:肠系膜囊肿术后诊断:腹膜后淋巴管瘤身高:170cm体重:96kgBMI:33.21T:36.6℃P:72次/分R:20次/分BP:120/85mmHg神志清楚,精神食欲均正常,睡眠可,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否认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病史,否认有“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有“手术、外伤”史,否认有“输血”史,有青霉素过敏史,预防接种史随社会流行。
个人史:出生居住原籍,到过外地,否认有“疫水、疫源”接触史,无烟酒等不良嗜好;否认有“粉尘、放射物及毒物”接触史,否认有“冶游”史。
婚姻史:适龄结婚,家人体健。
家族史:否认家族性遗传性疾病辅助检查:治疗:1.抗感染头孢呋辛2.止咳祛痰溴已新葡萄糖,氨溴索口服液3.护胃奥美拉唑4.营养神经甲钴胺分散片风险评分:术前护理问题:1.焦虑:与担心病情预后有关(2019-08-23 16:00)护理目标:患者主诉焦虑感减轻,信心感增加,能配合治疗护理措施:(1)评估患者焦虑的原因及程度。
(2)介绍病区环境,住院规则,管床医生护士及同病房室友。
(3)多与患者接触和交流,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及日常生活所需,建议家属陪伴。
(4)尽量解答患者问题,耐心、语气平和。
(5)创造轻松和谐的气氛,各项护理操作细致,耐心,给病人以安全感。
(6)通过连续性护理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7)与患者家属共同做好患者心理护理。
效果评价:08-25 09:30患者能表达内心感受,焦虑减轻2.知识缺乏:缺乏疾病相关知识与知识来源受限有关(2019-08-24 09:00)护理目标:患者及家属对疾病、手术有所了解(1)根据病情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病因,手术治疗的目的、意义和重要性。
(2)讲解术前准备,备好各物品,指导患者避免进食高嘌呤类食物,如浓汤、鱼籽,每日饮水2000ml。
(3)向患者及家属描述手术方式,麻醉方式。
(4)指导患者术后床上翻身、踝泵运动、咳嗽咳痰等功能训练。
(5)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后管道的重要性,预防拔管。
效果评价:08-26 16:00 患者及家属基本了解相关知识。
术后护理问题:1.疼痛与手术创伤及咳嗽有关2.活动无耐力与手术创伤有关3.清理呼吸道低效与术中气管插管、惧怕切口疼痛有关4.舒适度的改变与切口疼痛及左大腿麻木有关5.并发症:切口脂肪液化6.有管道滑脱的危险与术后留置管道有关7.有血栓形成的危险与手术及血液高凝状态有关8.便秘与饮食及生活状态未恢复正常有关9.潜在并发症:淋巴漏切口感染P1疼痛NRS3分与手术创伤及咳嗽有关(2019-08-27 11:30)护理目标:患者疼痛可耐受护理措施:1.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取半卧位,减轻腹壁切口张力,减轻疼痛。
2.使用镇痛泵,评估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必要时遵医嘱用药并观察疗效。
3.遵医嘱给予止咳祛痰药物,指导翻身拍背,咳嗽时用手按压住伤口处,以减轻疼痛。
4.分散注意力,如与家人交谈、深呼吸、放松按摩等方法,以减轻疼痛。
5.保持病房安静、舒适, 避免不良刺激,同时鼓励家属共同参与。
效果评价:09-01 09:00患者感切口疼痛明显好转(NRS1分)P2活动无耐力与手术创伤有关(2019-08-27 11:30)护理目标:患者术后6小时自主翻身,术后3天下床活动护理措施:1.协助患者术后第一天予半卧位,解释早期活动的意义,指导患者在床上翻身及肢体活动,术后第二天,协助坐起,早中晚各10-20min,术后第三天,协助床边活动10-20min,后逐步增加。
2.遵医嘱静脉补充营养,观察电解质情况。
3.观察患者肛门排气排便情况,遵医嘱予流质饮食,指导患者进食水或米汤、菜汤、鱼汤无不适,第2天进半流质,指导进食粥、烂面条、蒸蛋,新鲜水果蔬菜等高蛋白食物,提高活动耐力。
效果评价: 09-01 患者可自行下床活动。
P3清理呼吸道低效与术中气管插管、惧怕切口疼痛有关(2019-08-28 10:00)护理目标:痰液顺利排出,呼吸顺畅护理措施:1.予半卧位,每1-2h协助患者翻身拍背一次。
2.指导病人有效咳嗽的方法,病人半卧位,先进行几次深呼吸,然后再深吸气后保持张口,用力进行2次短促的咳嗽,将痰咳出,协助口腔护理两次。
3.咳嗽疼痛时,嘱病人用手捂住疼痛部位。
4.遵医嘱使用止咳祛痰药物,并观察疗效。
护理评价:09-01 09:00患者咳痰顺利P4舒适度的改变与切口疼痛及左大腿麻木有关(2019-08-28 10:00)护理目标:提高患者舒适度。
护理措施:1.指导患者有效咳嗽,观察疼痛的程度。
2.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及时满足患者需要。
3.观察左下肢麻木的程度,指导适当患者活动下肢,如:抬高下肢锻炼,按摩下肢,遵医嘱使用营养神经药物,并观察疗效。
4.告知下床活动的方法,做好跌倒的防范措施。
效果评价:09-05 08:30患者配合治疗,舒适感增加P5并发症:切口脂肪液化(2019-09-05 10:00)护理目标:切口基本愈合护理措施:1.避免腹内压增加,嘱其咳嗽前将两手放于切口两侧加压,使伤口压力减低。
2.术后注意严密观察,无菌更换切口敷料,注意预防感染。
3.遵医嘱辅助治疗,给予红外线照射以加强切口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水肿消退及渗出物吸收,从而促进切口愈合。
效果评价:09-11 10:00切口较前愈合,敷料清洁P6有管道滑脱的危险与术后留置管道有关(导管滑脱12 分2019-08-27 11:00)护理目标:各导管固定在位通畅护理措施:1.做好导管相关标识并及时评估,妥善固定。
2.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性质并记录,3.每日及时更换引流液并挤压引流管保持通畅,定时更换引流袋翻身或搬运、下床活动中注意勿牵拉折叠引流管道,注意无菌操作。
4.做好防导管滑脱相关知识宣教,告知其放置引流管道的目的及重要性,床头悬挂警示标识,翻身或搬运、下床活动中注意勿牵拉折叠引流管道。
5.每日协助家属清洗尿道口两次,遵医嘱尽早拔管效果评价:09-01 09:30 各导管均拔除,导管滑脱0分P7有血栓形成的危险与手术及血液高凝状态有关(2019-08-27 11:30)护理目标:未发生血栓。
1.指导患者在床上适当活动,足部可做踝泵运动,每日3-5次,每次30组,共120组,可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
2.协助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3.观察有无腹痛,发热,站立后下肢沉重,胀痛等不适,应警惕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
效果评价:09-01 08:00患者未发生血栓P8便秘与饮食及生活状态未恢复正常有关(2019-09-09 10:00)护理目标:患者排便顺畅,排便时间缩短护理措施:1.指导患者每天清晨晨起饮 1 杯温开水或者盐开水。
2.摄取足量的膳食纤维,促进肠蠕动,少食或不食刺激性强的饮料、调味品、辛辣食品,交待可能会引起便秘的药物。
3.要强调避免排便时用力,以预防生命体征发生变化、头晕或出血,蹲厕的时间控制在 20min 左右,记录大便的次数和颜色、形状。
4.早晚饭后行走 0.5h 左右,并且保持顺时针按摩腹部,随后按摩腰骶部。
5.保持心情愉快,减少烦恼。
6.遵医嘱使用润肠通便药物,观察疗效。
效果评价:09-14 09:00患者排便顺畅,排便时间10min内P9潜在并发症:淋巴漏(2019-08-27 10:00)护理目标:未发生淋巴漏护理措施:1.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腹部体征,有无腹胀,倾听患者主诉。
遵医嘱做好营养指标监测,监测水、电解质、血糖情况;关注出入量;关注腹水做乳糜实验的结果,判断是发生淋巴漏。
2. 妥善固定、保持腹腔引流通畅用导管固定贴予腹腔引流管妥善固定,有效避免意外拔管;定时巡视,防引流管折叠、扭曲及受压,定时挤捏,防堵管。
引流袋采用绳子双重固定,方便患者的活动。
3. 观察与记录密切观察 24 h 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护士班班交接并准确记录,及时汇报医师,比较治疗前后引流量的变化。
效果评价:2019-09-01 09:30患者未发生淋巴漏P9潜在并发症:切口感染(2019-09-05 10:00)护理目标:未发生切口感染护理措施:1.观察切口生长情况,观察切口周围皮肤有无红肿、有无脓液渗出等。
2.严格无菌换药,保持敷料清洁,污染时及时告知医生。
3.询问患者切口疼痛程度,监测体温变化,关注血常规结果。
效果评价:09-11 10:00未发生切口感染出院指导:切口的护理:指导患者定期换药,观察切口愈合情况,拆线前避免碰水,若出现红肿热痛或者是有分泌物异常现象应该及时到医院诊疗。
活动指导:拆线后一个月内避免腹烈咳嗽、大笑、猛力排便、重体力劳动、主动性运动锻炼等,后逐渐增加活动量,可适当活动及参加体育锻炼,如慢跑、打太极、快走、骑自行车等,适当减脂。
饮食指导: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建议多吃粗纤维食物,如、芹菜、卷心菜、粗粮、豆类、竹笋、等鲜果和蔬菜,减少高嘌呤的食物摄取,每日饮水2000ml,可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瘦肉等,以利于伤口的愈合和身体的康复。
生活指导:保持生活作息规律,心情愉快,适当进行腹部按摩,保持排便顺畅。
用药指导:继续服用营养神经药物,直至大腿麻木现象消失,避免久站。
定期检查,防止淋巴管瘤复发。
三、专科查体腹部膨隆,未见腹部静脉曲张,未见明显胃肠型及蠕动波,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左中下腹部可及约15x10cm大小包块,表面光整,活动度尚可,无明显压痛,肝脾肋下未及,肝肾无扣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
四、讨论1.腹膜后指什么位置?(陈梅)腹腔是指整个腹膜围成的空腔。
泛指整个腹部内的空间。
腹膜后是指后腹膜以外的区域。
腹膜后器官有:胰、肾、输尿管、肾上腺。
腹膜为全身最大和配布最复杂的浆膜,其面积约与皮肤相等,由间皮及其外面的结缔组织构成,薄而表面光滑,呈半透明状。
五、疾病相关知识概述:淋巴管瘤是发生于淋巴系统的一种良性病变,9 0% 的淋巴管瘤见于 2 岁以下儿童,全身各部位均可发生,颈部与腋部为好发部位,而发生于成人的腹部囊性淋巴管瘤非常少见。
病因:淋巴管的先天发育异常,淋巴液不能经静脉正常引流,致淋巴结构异构或淋巴管增生扩大所致,亦有认为系继发性淋巴管损伤所致。
病理分类:淋巴增殖及扩张程度不同,病理学上将淋巴管瘤分为 3 类1.单纯型,又称毛细血管型,以皮肤及黏膜多见,由细小的淋巴管构成。
2.海绵状淋巴管瘤,含有扩张较大的淋巴管,多见于四肢和腋窝。
3.囊状淋巴管瘤,由大的淋巴腔隙构成,可单发或多发,其内充满浆液,多发生于颈部、纵隔和后腹膜等多个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