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恶性肿瘤-护理查房
- 格式:ppt
- 大小:1.57 MB
- 文档页数:20
直肠癌患者护理查房参加人员:外一科全体护士长:大家好,由于这段时间直肠癌的病人较多,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一下直肠癌病人的护理措施。
直肠癌是从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至齿状线之间的癌肿,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高,在我国占全身癌肿的第三位。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但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
男女比例为2-3:1。
直肠癌以中下段多见。
占70-80%,多能通过直肠指诊发现。
早起治疗愈后较佳。
下面由责任护士***进行一下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72岁,主因间断性脓血便2个月于3月11号9:02分入院,入院时测T:36.7 P:70次/分BP:140/80mmhg R:18次/分,测血糖10.42mmol/L,由于血糖高所以对病人给予胰岛素皮下注射等治疗,血糖正常后于3月21号17:00进行直肠癌根治术。
现术后第4天病人现禁食水、保留导尿、抗炎补液等对症治疗。
护士长:请**说一下直肠癌的病因。
田华:直肠癌的病因尚不清楚,但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饮食因素高蛋白、高脂肪、低纤维素饮食与直肠癌的发病有密切关系。
2、直肠腺瘤癌变腺瘤可分成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及混合性腺瘤三类。
其中绒毛状腺瘤癌变率高。
家族性多发性腺瘤也被视为癌前期病变,若不治疗其恶变率几乎达到百分之百。
3、直肠慢性炎症刺激溃疡性结肠炎和克隆病等由于肠黏膜破坏,溃疡修复增生,肉芽组织形成过程中发生癌变。
血吸虫病虫卵在直肠黏膜沉积,引起血吸虫性肠炎,其发生癌变也高于正常人。
4、其它如遗传因素、既往大肠癌、乳癌病史等。
护士长:请***说一下直肠癌病人的分型及分期***:分型:(一)大体分型可分为三类:1、肿块型又称菜花型预后较差。
2、溃疡型多见,占50%以上,转移较早。
3浸润型少见,转移早愈后差(二)组织学分型:以腺癌最多见占75-85%,粘液腺癌次之占10-20%愈后较腺癌差。
其它还有未分化癌、鳞状细胞癌,未分化癌预后最差。
(三)转移途径主要有四种:1、淋巴转移这是直肠癌的主要转移途径。
直肠癌病人的护理查房主持人:直肠癌是乙状结肠职场交界处至齿状线之间的癌肿,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见于男性,男女之比为2-3:1,发病年龄多为40岁以上,直肠癌因其位置较前而易于诊断,但不易彻底根治,复发率高,多数手术不能保住肛门,患者不易接受,常存在焦虑恐惧心理。
今天的护理查房,讨论此类病人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明确护理重点,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主持人:首先请责任护士介绍一下病人的情况。
•患者周会敏,男,51岁,主管医生:杨征宇•患者2013-07-19 19:00以“间断腹痛、腹泻10余天,加重伴发热1天”为主诉收入消化内科,入院诊断:1、急性细菌性痢疾?2、急性出血性肠炎?•简要病史:患者1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腹部隐痛,以脐周为主,排便后缓解,伴腹泻,每日3-5次,为稀糊状便,无头晕、心慌,1天前腹痛、腹泻再发,伴寒战发热,体温最高39.1℃,腹泻3次,鲜红色血便1次,伴里急后重,患者无糖尿病、高血压史,无外伤手术史,吸烟30年,平均20支/天。
给予一级护理,流食,抗感染、抑酸、补液治疗,结肠镜检示:结肠占位,于08-04 15:40以“结肠占位”为诊断转入我科,完善术前检查、术前肠道准备(口服肠道抑菌药、清洁灌肠)08-08上午在全麻下行直肠癌根治术、腹壁结肠造瘘术、肠粘连松解术,阑尾切除术14:00术毕返回病房,带回右锁骨下静脉置管、胃肠减压管、腹腔引流管一根、留置尿管,及镇痛泵,术后给予一级护理,禁食水,吸氧,心电监护,静脉输液、抗感染、抑酸、止血、静脉高营养等支持治疗。
08-10停用镇痛泵,08-11改二级护理,停用心电监护,停吸氧,08-12开放腹壁造瘘口,08-13拔除胃肠减压管,改流食,停用静脉高营养液,08-15拔除尿管,自行排尿,08-16拔除腹腔引流管及右锁骨下静脉置管,08-21拆线,08-23间断出现腹痛、腹胀,腹部平片示:肠梗阻,给予禁食、胃肠减压、灌肠、补液对症治疗后缓解,08-27停胃肠减压,改流食,09-01患者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