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家庭经济情况指标量化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48.50 KB
- 文档页数:2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家庭经济困难情况量化测评指标体系
校对困难学生的关心和支持。
民主评议小组要本着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原则认真对申请学生进行评议,如有弄虚作假、暗箱操作等行为,学校将严肃处理。
2.为保护学生隐私,本表内容保密,仅供家庭经济困难认定使用,学生所在院(系)要严加保管。
3.提交本表时需同时提交建档立卡、低保证、孤儿证、烈士证、残疾证、县级及以上医疗
机构证明。
4. 本表用A4纸正反打印,将此表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一同交至学院统一保管.。
学生家庭经济情况量化测评指标体系附件1:学生家庭经济情况量化测评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主要观测点参考权重得分备注1.烈士子女家庭经济困难1002.孤儿无经济来源、无社会福利机构收养1003.学生生源地(15分) 3.1东部地区(10)东部地区的城镇 5 东部省份:辽宁、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东部地区乡村8东部地区国家级贫困县113.2中部地区(12)中部地区的城镇7 中部省份:吉林、黑龙江、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中部地区的乡村10中部地区的国家级贫困县133.3西部地区(15)西部地区的城镇10 西部省份:内蒙、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部地区的乡村12西部地区的国家级贫困县154.学生家庭主要成员状况(40分)4.1父母双亲健康状况(20分)单亲家庭,父(母)身体健康8单亲家庭,父(母)近期患一般性疾病10单亲家庭,父(母)长期患病(慢性病)或残疾16单亲家庭,父(母)遭遇车祸等重大突发事件18单亲家庭,父(母)长期(突发)患重大疾病20双亲家庭,父母双方均身体健康 5双亲家庭,父母一方近期患一般性疾病8双亲家庭,父母一方长期患病(慢性病)或残疾12双亲家庭,父母一方遭遇车祸等重大特发事件14双亲家庭,父母一方长期(突发)患重大疾病16双亲家庭,父母双方均近期患一般性疾病9双亲家庭,父母双方均长期患病(慢性病)或残疾16双亲家庭,父母双方均遭遇车祸等重大特发事件18双亲家庭,父母双方均长期(突发)患重大疾病20其他特殊情况0-64.2多子女家庭(10分,有2个及以上子女,不含已结婚、独立生活的子女)其他子女均已就业0 其他子女已不上学,但均无工作2 其他子女有的在上学,也有不上学但无工作3 其他子女均在上学(有的在接受义务教育) 4 其他子女均在接受非义务教育 5 其他子女均身体健康 2 其他子女有患疾病 3 其他子女有长期患病(慢性病),或残疾4 其他子女有遭遇车祸等重大突发事件4 其他子女有长期(突发)患重大疾病 54.3赡养老人(10分,祖父母、外祖父母)家庭需共同赡养1-2位老人,老人均身体健康3 家庭需共同赡养1-2位老人,但有老人患重大疾病或常年患病6 家庭需共同赡养3-4位老人,老人均身体健康4 家庭需共同赡养3-4位老人,但有老人患重大疾病或常年患病8 家庭需独立赡养1-2位老人,老人均身体健康4 家庭需独立赡养1-2位老人,但有老人患重大疾病或常年患病8 家庭需独立赡养3-4位老人,老人均身体健康6 家庭需独立赡养3-4位老人,但有老人患重大疾病或常年患病10 其他特殊情况0-45.学生家庭收入情况(45分)5.1工作能力及收入(40分)父母双方均有工作,但收入低于当地最低收入标准251、纯农户是指家庭除农业收入外,没有其他的收入来源;2、若为单亲家庭,符合所列选项的,按照所列分值+3分计分,但最高得分为40分纯农户,父母一方务农,另一方在外务工,或双方均在外务工,收入低于当地最低收入标准28纯农户,父母双方均务农,收入低于当地最低收入标准30纯农户,父母双方均务农,且耕地少,自然环境恶劣,收入极其有限35父母一方下岗或无固定工作,无稳定收入来源,另一方收入低于当地最低收入标准30父母双下岗或无固定工作,无稳定收入来源34父母一方劳动能力差(残疾等),另一方收入低于当地最低收入标准31父母一方无劳动能力,另一方收入低于当地最低收入标准34父母双方均劳动能力差(残疾等)37父母双方均无劳动能力40其他情况0-15 5.2低保户、特困职工户(5分)低保户、特困职工户 56.附加项6.1学生本人健康状况(20分)残疾、长期患病(慢性病)16加分项目遭遇车祸等重大突发事件、造成较严重的伤害或长期(突发)患重大疾病206.2家庭遭遇自然灾害等(50分)家庭遭遇重大自然灾害,如:地震、泥石流、洪灾、雪灾、旱灾等,造成重大损失(根据受灾损失情况给分,但最高50分)50备注总分。
**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指标量化参考标准
(2019版)
为切实做好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等级认定和资助工作,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资助,制定此参考标准;因家庭经济困难情况多样,此指标仅做参考使用,认定工作还是要依据学生实际困难情况做出认定结果。
量化参考指标详见《**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2019版)。
此次修改主要是参考国家文件对以下方面进行修改:
1、对六类重点资助对象给予倾斜;
2、量化分值作为确定学生困难认定结果的参考指标,实际认定结果必须经过学校四级认定民主评议后确定:
3、城乡低保标准参考民政部公布数据,城市地区低保标准按月,农村低保标准按年。
附件1:
量化参考指标
附件2: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article/sj/tjjb/bzbz/201908/*********.html。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量化评分指标1系:专业:班级:姓名:一级测评指标权重二级测评指标(调查内容)权重值一、父亲职业 6 1.公司股东或高管、私营业主2.公务员、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工作人员、个体经营户3.进城务工人员或合同制工作人员4.务农或临时务工5.城镇下岗职工(失业)、其他原因无法就业、失踪(联)或去世二、母亲职业 6 6.公司股东或高管、私营业主、全职太太7.公务员、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工作人员、个体经营户8.进城务工人员或合同制工作人员9.务农或临时务工10.城镇下岗职工(失业)或其他原因无法就业、失踪(联)或去世三、父亲劳动能力10 11.身体健康且有一技之长12.身体健康但无一技之长13.5-10级伤残或丧失部分劳动力14.年龄60岁及以上,劳动能力弱或已退休15.3-4级伤残或基本丧失劳动能力16.1-2级伤残或无劳动能力17.失踪(联)或去世四、母亲劳动能力10 18.身体健康且有一技之长19.身体健康但无一技之长20.5-10级伤残或丧失部分劳动力21.年龄60岁及以上,劳动能力弱或已退休22.3-4级伤残或基本丧失劳动能力23.1-2级伤残或无劳动能力24.失踪(联)或去世五、父母离异,未重组家庭825.随父亲(或母亲)生活,母亲(或父亲)支付抚养用26.随父亲(或母亲)生活,母亲(或父亲)不承担任何费用六、家庭其他成员劳动能力427.无其他成员;或有其他成员且有劳动能力或固定收入28.其他家庭成员中部分有劳动能力或固定收入29.其他成员均无劳动能力或固定收入七、房屋情况 6 30.其他房屋(商品房)或两套及以上31.农村砖瓦楼房或经济适用房(保障房)32.农村简易房、砖瓦平房或城市廉租房(公租房)33.无房(寄居他人家或临时板房、茅草屋)八、医疗支出12 34.家庭成员医疗费用个人负担部分一年在3000元及以内35.家庭成员医疗费用个人负担部分一年在3000-1万(含1万)36.家庭成员医疗费用个人负担部分一年在1万-3万(含3万)37.家庭成员医疗费用个人负担部分一年在3万-10万或父母外的其他成员患重大疾病38.家庭成员医疗费用个人负担部分一年在10万以上或学生父母患重大疾病九、家庭受灾10 39.近两年内未遭受自然灾害40.近两年内遭受一般自然灾害,影响家庭收入41.近两年内遭受较重自然灾害,影响家庭收入且造成财产损失42.近两年内遭受重大自然灾害,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重大损失十、家庭变故10 43.近两年内未出现家庭变故44.近两年内家庭主要成员出现伤残、失踪或意外事故造成财产损失等情况45.近两年内家庭主要成员出现重大伤残、意外死亡十一、家庭现住地 3 46.近两年家庭实际住地在城市(含县城)47.近两年家庭实际住地在其他区域48.近两年家庭实际住地在边(穷)地区、山区及交通极不便利的偏远地区十二、就学人口 5 49.1人50.2人51.3人及以上十三、其他情况10 52.少数民族(不包括土家族)53.除烈士子女外的优抚家庭子女、见义勇为人员子女54.烈士子女、城乡低保户家庭子女、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城乡特困救助供养子女55.无经济来源的孤儿或事实孤儿合计100参与调查总人数:人,平均权重值:,您的权重值:,位于调查总人数的前 %。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量化指标体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不稳定性,越来越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需要得到支持和帮助。
然而,如何准确地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为了教育部门面临的一个难题。
因此,建立一套量化指标体系,以科学、公正的方式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已成为教育部门一项重要的工作。
该量化指标体系应包括家庭收入、家庭成员数、家庭资产等多个方面的数据,并通过多种数据的综合评估,确定该学生是否符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标准。
通过该量化指标体系,不仅可以减少主观性和偏差性,提高认定的准确性和公正性,而且可以为政府、学校等提供更准确的统计数据,为制定教育政策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在确定量化指标体系时,需要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家庭情况的差异性。
同时,应该注重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便于教育部门和学校在实际操作中应用。
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量化指标体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但是,只有通过科学、公正的方式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才能够确保他们得到应有的支持和帮助,从而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
- 1 -。
本校家庭经济困难认定量化指标体系
本文旨在介绍本校家庭经济困难认定量化指标体系,该体系将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更精准的资助服务。
该体系分为四个层次:家庭收入、家庭支出、家庭负债和家庭资产。
在家庭收入层面,主要考虑家庭人均月收入、家庭总收入、家庭总支出与总收入的比例等指标。
在家庭支出层面,主要考虑家庭人均月支出、家庭主要支出项目(如食品、住房、医疗等)的支出情况、家庭支出与总收入的比例等指标。
在家庭负债层面,主要考虑家庭总负债、家庭负债与总收入的比例等指标。
在家庭资产层面,主要考虑家庭总资产、房产车辆等固定资产的价值、家庭资产与总负债的比例等指标。
通过以上指标的综合考量,本校将更加精准地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并提供相应的资助服务,如助学金、减免学费等。
同时,本校也将定期对该指标体系进行优化和更新,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群体。
- 1 -。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助学金量化评定参考细则(省资助中心试行版)一、先决条件: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已填写《湖北医药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经过认定程序被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说明:在无外部力量帮扶下,学生自己和家庭主要成员所拥有的资金不足以缴纳学费,或缴纳学费后生活费无着落。
二、优先评定范围(一)家庭成员情况:1、烈士子女;2、孤儿;3、残疾人家庭或自身残疾;4、父母一方去世;(二)家庭经济情况:1、家庭主要收入来源者因故丧失劳动能力,无固定收入;2、因遭遇自然灾害,使家庭收入严重下降;3、家庭成员长期患病,医疗费用支出较大。
三、不得评定范围1、不遵纪守法,在校期间严重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2、不勤奋学习,学习不上进,经常逃课、迟到、早退的;3、不诚实守信,虚构家庭情况骗取奖助学金或助学贷款等资助,有经济能力解决生活费和缴纳学费而不缴学费的;4、不勤俭节约,家庭成员或本人有下列之一高消费、奢侈消费行为的:(1)家庭拥有小车、装修豪华楼房、拥有或使用高档通讯工具的;(2)购买或长期租用高配置、高价格电脑(特殊专业除外)的;(3)购买高档娱乐电器、高档时装、首饰或高档化妆品等奢侈品的;(4)经常出入酒店高消费进餐,节假日经常外出旅游的;(5)经常有抽烟、酗酒等高消费行为的;三、评定等级国家助学金评定分为三个等级:⑴、一等:主要为特困等级学生⑵、二等:主要为贫困等级学生⑶、三等:主要为一般贫困或临时贫困学生四、评定程序1、已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由学生本人申请,填写《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请表》。
2、辅导员进行资格审查。
3、辅导员组织班委和学生代表对申请学生进行复核评定,确定等级。
4、班级公示。
将初步确定的名单在班级和寝室公示。
5、学院审核、公示。
将各班级评定的学生名单审核汇总并予以公示,无异议后,报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贫困生申请量化评分标准一、家庭经济状况(60分)1. 家庭收入(30分)- 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30分。
- 家庭月人均收入处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当地平均收入的30%之间:20分。
- 家庭月人均收入处于当地平均收入的30% - 50%之间:10分。
- 家庭月人均收入高于当地平均收入的50%:0 - 5分(根据实际略高于的程度评分)2. 家庭负债(15分)- 家庭因重大疾病、自然灾害等原因负债超过5万元:15分。
- 负债在3 - 5万元之间:10分。
- 负债在1 - 3万元之间:5分。
- 负债低于1万元或无负债:0 - 3分(根据家庭其他经济压力情况评分)3. 家庭劳动力状况(15分)- 家庭无劳动力(如家庭成员均为老弱病残等):15分。
- 家庭劳动力占家庭成员总数比例低于30%:10分。
- 家庭劳动力占家庭成员总数比例在30% - 50%之间:5分。
- 家庭劳动力占家庭成员总数比例高于50%:0 - 3分(考虑劳动力就业稳定性等情况)二、特殊情况(30分)1. 家庭成员健康状况(15分)- 家庭成员中有重大疾病患者(如癌症、严重心脏病等需长期高额治疗费用):15分。
- 家庭成员中有慢性病患者(需长期服药控制):10分。
- 家庭成员有轻微疾病或残疾但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5分。
- 家庭成员健康状况良好:0 - 3分(考虑家族病史等潜在风险因素)2. 家庭遭遇突发情况(15分)- 近一年内家庭遭受自然灾害(如洪水、地震等导致房屋损坏、财产重大损失):15分。
- 近一年内家庭遭遇意外事故(如主要劳动力伤亡等):10分。
- 家庭近期面临其他突发困难(如家庭成员失业且难以再就业等):5分。
- 家庭近期无突发特殊情况:0 - 3分。
三、学生个人情况(10分)1. 学习成绩(5分)- 上一学年综合成绩排名在班级前30%:5分。
- 成绩排名在班级30% - 60%之间:3分。
- 成绩排名在班级60%之后:0 - 2分(根据是否有积极进步等情况评分)2. 个人消费情况(5分)- 个人月消费远低于学校学生平均消费水平(除必要学习生活开支外几乎无其他消费):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