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公共政策主体及其能力
- 格式:ppt
- 大小:87.00 KB
- 文档页数:19
公共政策主体能力及内容经济发展阶段升级、社会结构升级、消费结构升级等多种因素叠加起来,加速了公共需求的扩张,提高了社会对各级政府的行政要求公共领域的培育与规范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发展到当前阶段必须整体关注和谋划的一个战略问题。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公共政策主体能力及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公共政策主体是直接或间接参与公共政策全过程的行动者。
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官方主体。
主要有执政党、行政机关、权力机关、司法机关。
在我国,除了前四者外,人民政协、事业单位、行政性公司、某些社会团体等都可以从“公”的角度参与政策制定和实施,成为政策主体。
第二类是民间主体。
主要有公民个人、利益集团、智囊团。
另外需要注意,公民个人可能因人大代表的身份成为官方主体;智囊团也可能是官方的智囊团。
【阅读延伸】公共政策评估的含义、用途和主体第八章第一节公共政策评估的含义、用途和主体1、评估的含义: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去判断某一系统的状态或质量,判断的核心问题在于确定该系统的好坏、优劣等价值。
2、公共政策评估的含义依据一定的标准和持续,考察整个政策过程,对政策的效率、价值等进行检测和评价,以判断政策结果实现政策目标的程度。
3、政策评估的积极目的——把握政策活动与政策目标之间的实际关系;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
4、政策评估的消极目的:①以“情况不同,尚在调查评估”为借口,推迟做出决策或采取行动;②企图通过评估找到有利于自己的证据,以便推卸工作失误的责任;③把政策评估作为炫耀工作业绩,为自己树碑立传的手段;④以政策评估达到追加预算、增拨经费的目的;⑤选择某些表现光线的政策环节进行评估,借以掩饰政策在整体上的失败或者严重错误;⑥选择某些次要的、直接性的政策要素造成的不良效果进行评估,企图借此从整体上攻击并要求废纸某项政策。
5、政策评估的主要用途有哪些?①是检验政策效果的基本途径;②是决定政策取向的依据(政策延续、政策革新、政策终结);③是合理有效地配置政策资源的认识基础;④是进行政策教育的重要方法;⑤是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必由之路。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提要第一章导论一、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二、政府分配利益是一个动态过程,分配的基础是政府选择利益和综合利益;分配的关键是落实利益。
1.利益选择2.利益综合3.利益分配4.利益落实三、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一)整体性;(二)超前性;(三)层次性;(四)多样性;(五)合法性。
四、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一)导向功能;(二)调控功能;(三)分配功能。
五、公共政策分析要素:(一)政策问题;(二)政策目标;(三)政策方案;(四)政策模型;(五)政策资源;(六)政策评价标准;(七)政策效果;(八)政策环境;(九)政策信息第二章公共政策主体及其能力一、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或个人。
因为公共管理的目标是有效地维护与增进并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所以,公共政策主体应该包括政府主体、准公共政策主体和社会公众。
二、核心主体:(一)立法机关;(二)行政机关;(三)司法机关;(四)(执)政党。
三、准公共政策主体:政府主体以外的公共政策主体统称为准公共政策主体,即“社会中那些为追求公共利益与服务的非政府公共组织”,也可称之为第三部门,如非政府组织NGO、非营利组织NPO等社会组织和社会主体。
准政策主体在整个公共政策体系中仅处于从属性和辅助性的地位。
四、公众参与与公共政策:公众(公民或选民)是公共政策主体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没有明确的组织,力量也比较分散,但却是一种最广泛的非官方政策主体。
公众通过各种政治参与途径,影响或制约政府的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五、政策主体能力的含义与内容政策主体能力是各政策主体的能力与整个公共政策体系内部的互动及整合能力的综合体。
从整体上来说,公共政策主体的能力主要包括:(一)规制社会成员行为的能力;(二)引导公众观念,行为的能力;(三)调控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四)公平分配社会资源的能力;(五)公共政策体系内部的互动及综合能力。
第一节思考题1.什么是公共政策?请你举例说明影响你生活的某些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由政府或其他权威人士制定的计划和规划;公共政策是一系列活动组成的过程;公共政策具有明确的目的、目标或方向,不是自发的或盲目的行为;公共政策能调整社会的利益关系,是对社会所作的权威性价值分配;公共政策申明了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
积分入户,逼着城市前进。
针对外来工融入城市的户籍难问题,广东的一些城市试行“积分入户”政策。
但有批评指出,积分政策“嫌贫爱富,嫌老爱壮;大部分只从城镇经济发展需要的角度考虑入户条件,农民工的真正贡献、合理需要和内心愿望尚待关注。
2.公共生活中你是怎样理解公共政策对于国家和公民的作用与意义的?公共政策是根据公众意志、满足公众利益,由公共权力机构对公共领域进行的社会公共管理,它是维护社会公正,确保社会公平,协调公众利益,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措施和手段。
“公共”是在公域基础上,反映公意,维护公正,体现公平,并具有事务公开,满足公益的特点。
因而公正性、公平性、公开性是公共性的三个基本维度。
3.结合案例分析说明错误的公共政策会导致怎样的不良后果?英国骚乱之后,公共政策右转。
第一章关键术语1.公共政策概念公共政策是由政府或其他权威人士制定的计划和规划;公共政策是一系列活动组成的过程;公共政策具有明确的目的、目标或方向,不是自发的或盲目的行为;公共政策能调整社会的利益关系,是对社会所作的权威性价值分配;公共政策申明了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
2.公共政策过程3.公共政策特征(1)公共性:公共政策是根据公众意志、满足公众利益,由公共权力机构对公共领域进行的社会公共管理,它是维护社会公正,确保社会公平,协调公众利益,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措施和手段。
“公共”是在公域基础上,反映公意,维护公正,体现公平,并具有事务公开,满足公益的特点。
因而公正性、公平性、公开性是公共性的三个基本维度。
(2)整体性: ①关联性。
②层次性。
(3)动态性: ①过程性或阶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