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运输成本的核算
- 格式:doc
- 大小:229.50 KB
- 文档页数:15
1.直接材料成本车身钢材、铝材等:根据材料的单价和使用量计算成本。
发动机及相关零部件:包括缸体、活塞、曲轴等的采购和制造成本。
变速器:按照其类型和成本核算。
轮胎、玻璃、内饰材料等:确定各自的单价和数量进行计算。
2.直接人工成本组装汽车的工人工资,根据生产一台汽车所耗费的工时乘以平均工资率得出。
3.制造费用厂房和设备租赁或折旧:按照汽车的产量占总生产能力的比例分摊。
水电费:依据汽车生产过程中的实际使用量和总费用分摊。
模具和工具费用:根据使用次数和分摊规则计算到每台汽车。
研发费用:将一部分研发成本按照合理的方法分摊到每台汽车。
4.其他成本运输和物流成本:将汽车从生产地运输到销售地的费用。
质量检测和认证费用:确保汽车符合质量标准和法规的相关费用。
假设具体情况如下:车身材料成本:8000元发动机及零部件成本:6000元变速器成本:4000元轮胎、玻璃等成本:3000元内饰材料成本:2000元组装一台汽车工人花费10小时,平均工资率每小时50元,直接人工成本为500元(IOX50)厂房和设备每月折旧500000元,月产量1000台,这台汽车分摊的折旧为500元(500000÷1000)本月水电费100000元,产量100O台,这台汽车分摊的水电费为100元(100000÷1000)模具和工具费用每月200000元,产量1000台,这台汽车分摊的费用为200元(200000÷1000)研发费用每年5000000元,预计产量100OO台,这台汽车分摊的研发成本为500元(5000000÷10000)运输和物流成本:500元质量检测和认证费用:300元则这台汽车的总成本为:8000+6000+4000+3000+2000+500+500+100+200+500+50 0÷300=25600元。
汽车运输企业成本核算应设置的会计科目因汽车运输企业的生产过程与销售过程是直接统一的。
生产过程本身就是销售过程。
生产过程的结束也是销售过程的结束。
所以汽车运输企业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成本实际上就是“主营业务成本”,可以直接计入“主营业务成本”账户。
在主营业务成本总账科目下设置“运输支出”、“装卸支出”等二级科目,在“运输支出”二级科目下设置“客运”、“货运”等三级账户进行核算。
为了减少账户的层次,也可以直接将“运输支出”,“装卸支出”等直接设为一级科目,月末,再将“运输支出”、“装卸支出”等科目的发生额全部转入“主营业务成本”账户。
以后一种情况为例进行介绍。
1.“运输支出”账户运输支出账户属于成本类账户,借方登记运输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贷方登记期末结转到主营业务成本账户的运输成本。
该账户月末一般无余额。
该账户可按“客运”、“货运”设置二级科目。
二级账应采用多栏式明细账进行核算。
账内按成本项目设置专栏。
明细账格式见表1、表2。
表1 运输支出明细账二级科目:客运摘要借方金额合计职工薪酬燃料费轮胎折旧费营运间接费用车辆保险费事故损失运输管理费其他费用表2 运输支出明细账二级科目:货运摘要借方金额合计职工薪酬燃料费轮胎折旧费营运间接费用车辆保险费事故损失运输管理费其他费用2.“辅助营运费用”账户运输企业辅助生产主要是修理车间。
该账户用来归集修理等辅助车间发生的辅助生产费用。
借方登记修理车间发生的全部费用,贷方登记期末转入管理费用的辅助营运费用。
明细账也应采用多栏式。
见表3.表3 辅助营运费用明细账二级科目:修理车间摘要借方金额合计职工薪酬材料费燃料费折旧费水电费办公费3.“营运间接费用”账户该账户核算汽车运输企业对车辆运输直接进行管理的车站、车队、车场等单位在营运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间接费用,包括站、队、场职工薪酬、办公费、水电费、差旅费、劳动保护费、房屋和设备的折旧费等。
该账户借方登记车厂、车站一级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贷方登记分配转入“运输支出”账户的各项间接费用。
汽车运输成本的核算分析预测计划与控制2011.01一、基本知识一、汽车运输成本的核算内容1、汽车运输成本汽车运输成本(Cost of Automobile Transportation),是以货币的形式表示来反映汽车运输企业完成一定的运输工作量所支付的各种生产费用的总和。
2、汽车运输成本的内容汽车运输成本是按月、季、年计算的,成本内容主要包括工资及福利费、燃料、轮胎、保养修理费、大修理费、折旧费、养路费以及其他成本项目。
3、汽车运输成本的分类(1)按照生产要素划分包括:外购材料费;外购燃料费;外购动力费;外购低值易耗品;职工工资;职工福利费;固定费用折旧费;固定资产维修费;养路费;其他费用支出;(2)按照经济用途划分包括:车辆费用:企业营运车辆从事运输生产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包括:司机工资福利费,燃料,轮胎折旧,车辆修理,车辆折旧,养路费、年费、车保,事故处理费,车船使用税(按照吨位计算),路桥费,其他;营运间接费:运输企业以下的基层分公司、车队、车站所发生的营运管理费用。
(3)按照成本性态划分:固定成本:在一定的运量范围之内与行驶里程和运量无关的相对固定的成本支出。
例如:管理人员的工资、营运间接费用、管理费用、按照规定比例计提的工会经费等等。
车公里变动费用:在汽车运输中随着行驶里程变动的成本。
例如:车辆燃料耗费、轮胎、折旧、维修费等。
吨公里变动成本:随着运输周转量而变动的成本。
例如:吨公里燃料附加,按照营运收入和规定比例计算缴纳的养路费,运输管理费,按照周转量计算的行车补贴等。
货物运输以载货物为主,成本计算单位为元/千吨公里。
货物周转量是运输部门所运货物吨数与其运送距离的乘积,是反映货车运输数量的实物指标。
二、汽车运输成本的核算1、成本核算体制、成本计算对象、计算单位和成本核算程序〈1〉成本核算体制汽车运输成本是按月、季、年计算的,其责任成本核算体系和企业的营运范围、规模、管理体制有关。
一般汽车运输企业按照企业级层结构采取公司和车队两级核算或三级核算。
公路运输成本核算方法一、公路运输成本核算的重要性。
1.1 就像居家过日子得盘算着柴米油盐的花费一样,公路运输企业也得清楚成本核算。
这可是企业的命根子啊,关系到能不能赚钱,能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里站稳脚跟。
如果不算清楚成本,就像盲人骑瞎马,乱闯一通,那迟早得栽跟头。
1.2 成本核算能让企业知道钱都花到哪儿去了。
是在车辆购置和维护上花得多呢,还是在燃油费、过路费这些方面开销大?只有清楚这些,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成本控制。
二、公路运输成本的构成要素。
2.1 车辆相关成本。
首先就是车辆的购置成本。
这就好比是买房子的首付,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一辆车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上百万,这是公路运输的硬件基础。
车辆的折旧也是个大头。
车开着开着就会变旧,价值就会降低,这部分损耗得算到成本里。
就像人会慢慢变老,青春不再,车辆的折旧是不可避免的。
还有车辆的维修保养费用。
车就像人一样,时不时会生病,需要看医生,换零件。
这维修保养的费用,时多时少,但绝对不能忽视。
2.2 运营成本。
燃油费那是像流水一样,每天都在消耗。
油价起起伏伏,对运输成本影响很大。
这就像天气一样变幻莫测,有时候油价涨得让人肉疼。
过路费也是个不容忽视的部分。
在公路上跑,经过收费站就得交钱,这就像一道道关卡,每过一关就得交一笔费用。
驾驶员的工资也在运营成本里。
驾驶员可是运输的关键人物,他们的辛勤劳动得有相应的报酬,这报酬也是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2.3 其他成本。
像保险费这种,是为了防范风险的。
就像给车辆穿了一层保护衣,虽然平时感觉不到它的作用,但真遇到事儿的时候就知道它的重要性了。
还有管理费用,包括办公场地租赁、管理人员工资等。
这就像一个大机器的润滑油,虽然不直接参与运输,但缺了它机器就转不顺畅。
三、公路运输成本核算的方法。
3.1 完全成本法。
这种方法就是把所有的成本都一股脑儿地算进去。
不管是直接成本还是间接成本,统统都考虑在内。
就像做一道大杂烩,把所有的食材都放到锅里煮,这样算出来的成本是比较全面的。
交通运输企业成本的核算一、交通运输企业成本的构成(一)费用要素和成本项目1. 费用要素交通运输企业的营运费用按经济内容划分,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应付职工薪酬。
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按照“工资”“奖金”“津贴”“补贴”“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解除职工劳动关系补偿”“非货币性福利”“其它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等应付职工薪酬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2)外购材料。
外购材料是指项目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各生产车间、产品销售部门和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生产销售产品、组织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而耗费的原材料、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备品备件、包装材料、物料消耗等。
交通运输企业的外购材料主要包括轮胎内胎、垫带、修理备用件等。
(3)外购燃料。
外购燃料是指外购的运输生产所需要的汽油、柴油等燃料。
(4)外购轮胎。
外购轮胎是指外购的运输生产所需要的外胎。
(5)外购周转材料。
外购周转材料是指外购的各种运输生产所需的用具物品,如工具、管理用具以及在营运过程中周转使用的包转容器等。
(6)折旧。
折旧是指按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要求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费。
(7)修理费。
修理费是指交通运输企业修理固定资产等发生的修理费。
(8)其他费用。
其他费用是指不能明确划分属性,纳入上述各项要素费用的一些费用支出。
汽车运输企业的期间费用,其核算方法与制造企业会计核算相似,本节不再赘述。
2. 成本项目交通运输企业在计算各项业务成本时,应将各费用要素按具体用途归入各成本核算对象的相应成本项目中去。
交通运输企业的成本项目分为车辆费用和站队经费两类,具体划分如下:(1)车辆费用。
车辆费用是指营运车辆从事运输生产时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①应付职工薪酬: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按照“工资”“奖金”“津贴”“补贴”“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解除职工劳动关系补偿”“非货币性福利”“其它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等应付职工薪酬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汽车运输成本的核算随着现代工业和经济的发展,汽车运输已经成为了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汽车运输的成本核算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汽车运输成本的分类、核算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汽车运输成本的分类1.固定成本:指厂家或运输企业必须承担的、与生产或运营规模无关且不随运营数量的增减而变化的成本。
如租赁场地、资本花费、管理费用、保险费用等。
2.变动成本:变动成本指与汽车运输量成正比的成本,包括燃料费、维修费、司机工资等。
3.直接成本:直接与汽车运输有关的成本,如车辆采购成本、车厢成本、保险、清洗维护等。
4.间接成本:间接与汽车运输有关的成本,如配车管理、订单管理等。
二、汽车运输成本的核算方法1.直接成本法:直接成本法是将直接发生在汽车运输中的全部费用(汽车的运营费用、维修费、油耗等)作为成本加以核算,做到直接实际的汽车成本,从而保证运营的成功。
这种方法比较实际且精确。
2.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利用标准价格或者标准量来制定标准成本,确定一个标准来预先确定运输成本。
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使成本得到控制。
3.间接费用归集法:将汽车运输中发生的所有间接成本放在一个统一的口袋中进行统计分配。
这种方法适用于间接成本大量或分布比较复杂的情况。
4.全成本法:这种方法将所有运输成本进行汇总核算。
它既考虑了汽车运营方面的直接成本和变动成本,也考虑了运营过程中的固定成本和间接成本。
三、汽车运输成本的控制1.合理设计运输线路:合理的运输线路可以减少油耗、降低运输成本,增加利润。
2.精心挑选汽车:根据需要选择具有节油、可靠性高、运行效率高的汽车,以提高运营效益和降低运营成本。
3.统一经营管理:规范公司运营政策,并将成本核算纳入日常经营活动,保证管理的规范性,并降低成本。
4.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考核制度,鼓励员工创新、提升运营效率,从而减少成本。
总之,汽车运输成本的核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1分项实操一:交通运输企业成本核算资料:某汽车运输公司经营客、货两类运输业务,下设一个修理铺助车间。
本月营运车辆250辆,其中客车200辆,货车50辆,本月客车营运总量为35 000千人/公里,货车营运总量为2 000千吨/公里.本月发生如下营运费用: (1)职工薪酬(2)原材料、燃料及轮胎费用单位:元(3)提取折旧费、修理费(4)支付养路运输管理费(5)辅助生产车间的修理工时2.要求:根据以上资料,计算客、货车运输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一)实操预备知识:6.1.1交通运输业的性质和特点现代交通运输业是运用交通运输工具及其设备等劳动工具,从事旅客和货物运输的组织,主要有铁路运输、内河和海洋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和公路运输。
这些运输方式各有其技术特征以及由此决定的合理营运范围和生产经营管理上的特殊性,但同为运输行业,又有其共性。
与其他行业相比,其主要特点表现在:1。
运输生产过程的流动性。
运输生产的目的是完成被运输对象的位移,其生产过程不是在固定的厂房内进行,而是在运输线路上进行,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2.产品的特殊性。
运输企业不能生产出任何脱离运输生产过程而独立存在的“产品"以供销售,其生产成果是一种劳务,即运输企业不生产有形产品,产品生产与消费是在同一过程中进行的。
各种运输方式在生产经营过程上基本相同,因此,本章主要围绕公路运输这一典型经济业务的核算进行阐述。
6。
1。
2交通运输业成本核算的特点由于交通运输业物质生产的特征,交通运输业成本除了具有一般产品成本的共性以外,还具有自己独特的性质,归纳起来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交通运输业的成本计算对象的多样性成本计算对象不是产品,而是旅客和货物的运输项目,或者是以运输线路、运输航次等为成本计算对象。
旅客和货物的位置转移不但与数量(人次、吨)有关,还与距离(公里、海里)有关.因此采用运送数量与运输距离相结合的人公里(海里),吨公里(海里)和换算吨公里(海里)作为运输成本计算单位。
汽车运输成本的核算汽车运输成本的核算、分析、预测、计划与控制汽车运输成本管理是对汽车运输企业在生产经营全过程中发生的一切费用和成本进行预测、计划、控制、计算、分析、评估和采取降低成本措施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它是一项涉及企业各部门的综合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汽车运输成本管理对促进汽车运输企业增产、节支、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汽车运输成本的核算内容汽车运输成本是指以货币形式完成一定运输工作量的总成本。
主要包括:① 运输和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燃料、润滑剂、轮胎等费用;② 支付公路管理单位的公路养护费;③固定资产的折旧和修理费用;④ 不构成固定资产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费用;⑤ 按照国家规定计入成本的工资、福利费、具体原材料节约奖励、技术改进和合理化建议;⑥ 按规定比例提取的工会经费和按规定计入成本的职工教育经费;⑦ 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事故损失、损害赔偿,经同级财政机关批准核销的坏账损失;⑧ 应计入成本的财产保险费、合同公证费、认证费、咨询费、专有技术使用费、排污费;⑨ 营运资金贷款的利息;⑩ 广告费用和运营费用;办公费、差旅费、劳保用品、冬季取暖费、仓储费、展览费等管理费用。
此外,基本建设资金、各项专项资金和专项费用中应当支出的费用,以及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其他费用,不计入成本。
为了便于成本核算和管理,对汽车运输成本构成内容可按管理需要进行分类。
(1)按生产要素构成可分为10种包括购买电力成本、购买燃料成本、购买材料成本、购买低值易耗品、员工工资、员工福利成本、固定资产维修成本、道路维护成本和其他费用。
(2)按经济用途分类可分为车辆费用和营运间接费用两大类车辆费用是指企业经营车辆在运输生产活动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工资、职工福利费、燃料费、轮胎修理费、车辆折旧费、道路养护费、道路运输管理费、车辆保险费、事故费、税费等费用。
间接经营费用是指运输企业以下基层分支机构、车队、车站发生的经营管理费用,但不包括企业行政部门(总公司或公司)的管理费用。
项目二习题参考答案巩固训练解:1.人工费(1)计算营运车吨日汽油车车吨日=5×16×30×1=2 400(车吨日)柴油车车吨日=10×6×30×2=3 600(车吨日)(2)计算费用分配率后备司机每营运车吨日工资分配率=3000×3/(2 400+3 600)=1.5(3)计算各车型应负担的后备司机工资费用汽油车应负担后备司机工资=2 400×1。
5 =3 600(元)柴油车应负担后备司机工资=3 600×1。
5 = 5 400(元)(4)计算各车型应负担的总工资费用汽油车应负担工资成本=5 000×5+3 600=28 600(元)柴油车应负担工资成本=5 000×10+5 400=55 400(元)2。
轮胎费(1)计算千胎公里摊提额汽油车千胎公里摊提额=(30×1 000-5 000)/(800 000÷1 000)=31.25(元)柴油车千胎公里摊提额=(60×800—10 000)/(1 000 000÷1 000)=38(元)(2)计算各车型当月应摊提轮胎费用汽油车当月应摊提轮胎费用=31.25×20 000÷1 000=625(元)柴油车当月应摊提轮胎费用=38×100 000÷1 000=3 800(元)3.修理费考虑到实际情况,我们按行驶里程法进行计算:(1)计算各车型千车公里预提额(分配率)汽油车千车公里预提额=10×5 000/(500 000×5÷1 000)=20柴油车千车公里预提额=10×8 000/(500 000×10÷1 000)=16(2)计算各车型月大修理费提存额汽油车月大修理费提存额=20×20 000÷1 000=400(元)柴油车月大修理费提存额=16×100 000÷1 000=1 600(元)4。
汽车运输费用规定一、运输费用的基本构成汽车运输费用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1. 车辆运输费用:包括车辆的燃料费用、维护费用、车辆保险费用等。
2. 驾驶人员费用:包括驾驶员的工资、福利费用等。
3. 道路通行费用:包括过路费、桥梁费、隧道费等。
4. 装卸费用:包括装车和卸货的费用,包括人力费用和设备费用等。
5. 其他相关费用:包括停车费、过夜费、维修费用等。
二、运输费用的计算方法汽车运输费用的计算主要根据以下几个因素进行:1. 距离:运输的距离远近是决定运输费用的一个重要因素。
通常来说,运输距离越远,费用也越高。
2. 货物重量:运输的货物重量也是影响运输费用的因素之一。
货物重量越大,所需的燃料和运输设备也越多,因此费用也会相应增加。
3. 路况和交通情况:道路的状况和交通情况也会对运输费用产生影响。
如果道路状况良好、交通流畅,运输成本相对较低;而如果道路拥堵或有其他不利因素,运输费用会相应增加。
4. 季节和天气:季节和天气条件也会对运输费用产生一定影响。
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如冰雪、大风等,运输成本会增加,因为需要采取更多的安全措施。
三、运输费用的支付方式运输费用的支付方式可以根据情况协商确定,常见的方式包括:1. 一次性支付:运输服务提供方在运输完成后一次性收取运输费用。
2. 分期支付:将运输费用分为若干期,按照提供服务的进度进行支付。
3. 按运输量计费:根据货物的数量或重量进行计费,每单位货物收取一定的运输费用。
4. 按里程计费:根据运输的里程进行计费,每运输一定距离收取一定费用。
四、运输费用的合理性评估运输费用的合理性评估是确保运输过程的公平和合理的重要环节。
评估运输费用的合理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 市场价格水平:了解市场上类似运输服务的价格水平,以确定运输费用是否合理。
2. 服务质量:评估运输服务商的服务质量,包括准时性、货物安全性等,以确认运输费用是否相符。
3. 成本核算:了解运输服务商的运营成本,包括车辆、人力、燃料等成本,以确保收取费用的合理性。
汽车运输成本核算⽅法举例-会计实务精选⽂档⾸发
会计实务优秀获奖⽂档⾸发!
汽车运输成本核算⽅法举例-会计实务精选⽂档⾸发
汽车运输成本核算⽅法举例
汽车运输企业的成本核算最主要的是对汽车运输业务中发⽣的各项要
素费⽤和综合费⽤进⾏分配。
构成汽车运输成本的要素费⽤是指在运输⽣产中直接开⽀的货币资⾦以
及直接消耗的各项实物资产。
要素费⽤主要包括直接⼈⼯费(职⼯薪酬)、燃料费、固定资产折旧费等。
综合费⽤是指辅助⽣产部门或汽车运输的直接管理部门发⽣的各项费⽤,如辅助营运费⽤、营运间接费⽤等。
下⾯将具体介绍汽车运输企业各项要素费⽤和综合费⽤的分配。
⼀、应付职⼯薪酬的分配与⽀付
(⼀)应付职⼯薪酬核算的内容
应付职⼯薪酬是指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的各种薪酬。
职⼯薪酬是职⼯对企业投⼊劳动⽽获得的报酬,是企业必须付出的⼈⼒成本。
按现⾏规定,职⼯薪酬主要包括:职⼯的⼯资、奖⾦、津贴和补贴,职⼯福利费,医疗、养⽼、失业、⼯伤、⽣育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会经费,职⼯教育经费,⾮货币性福利等。
这些,对企业来说,都是因职⼯提供服务⽽对职⼯产⽣的义务。
⼯资薪酬包括职⼯⼯资、奖⾦、津贴和补贴等。
按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企业在职⼯因病、⼯伤、产假、计划⽣育假、婚丧假、事假、探亲假、定期休假、停⼯学习等按计时⼯资或计件⼯资标准的⼀定⽐例⽀付的⼯资,也属于职⼯⼯资范畴,应计⼊⼯资总额。
职⼯福利费是指企业为职⼯集体提供的福利,近年来,企业改制后,原来。
运输业务计算题习题一汽车运输成本的核算一、资料1、浦江物流公司对燃料采用实地盘存制。
车队领用的外胎采用行驶里程摊提法,其他部门领用的外胎采用一次摊销法。
1月31日,发生下列有关的经济业务:(1)各部门本月份柴油的领用数量,月初、月末柴油的车存数量如表1所示。
表1 燃料领用数量和车存数量汇总表单位:升(2)根据本月份的领料单,编制轮胎领用汇总表如表2所示。
1表2 轮胎领用汇总表数量单位:个金额单位:元(3)本月份第一车队实际行驶144 000公里,每车装胎6条,报废外胎超里程4 000公里,轮胎规格为10.00,里程摊提率为0.95%。
第二车队实际行驶175 500公里,每车装胎6条,报废外胎亏里程3 000公里,轮胎规格为9.00-20.00,里程摊提率为0.80%,摊提本月份轮胎费用。
2(4)本月份行政管理部门及汽车运输分公司发生工资总额为120 000元,其中:第一车队45 000元,第二车队48 000元,修理车间9 000元,运输分公司7 000元,行政管理部门11 000元。
机动司机和助手5 900元,机动司机和助手的工资按营运货物千吨/公里分配。
该月第一车队营运货物1 150千吨/公里;第二车队营运货物1 210千吨/公里。
(5)按本月份工资总额的14%、2%、1.5%、7%和5%,分别计提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住房公积金和社会保险费。
(6)该公司计提折旧,对营运车辆采用工作量法,对其他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1月初固定资产原值、各车队营运车辆行驶里程和有关部门各类固定资产折旧率如表3所示。
34表3 各类固定资产折旧率表(7)签发转账支票支付保险公司全年车辆保险费195 300元。
其中:第一车队90 000元,第二车队97 200元,汽车运输分公司3 300元,行政管理部门4 800元。
4(8)摊销应由本月份负担的车辆保险费。
(9)修理车间修理车辆直接耗用材料汇总表4所示。
汽车成本核算方法汽车成本核算是指对汽车生产、运营和维护过程中涉及的各种费用进行明确、详细的核算和分析,以便企业对成本进行控制和管理的一种方法。
汽车成本核算的目标是使企业能够准确了解汽车生产和运营活动的成本构成和变动情况,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一、汽车成本核算方法的基本原则:1. 成本的全面性原则。
即对所有相关的直接和间接费用进行核算和分析,确保了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成本的分配性原则。
即按照成本产生的因素进行合理的分配,以反映不同成本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程度,提高成本核算的公平性。
3. 成本的时效性原则。
即按照成本产生的时间顺序进行核算,以便及时分析成本变动情况,为企业决策提供实时的成本信息。
二、汽车成本核算的方法:1. 直接成本法:即将与特定汽车相关的直接成本进行核算和分析,例如汽车的原材料、零部件、人工工资等费用。
这种方法比较简单直观,但只考虑了直接成本,未能全面反映汽车生产和运营过程中的所有费用。
2. 部门成本法:即按照企业内不同部门的划分,对各个部门的成本进行核算和分析。
这种方法能够更加具体地了解不同部门的成本变化情况,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有针对性的成本信息。
3. 过程成本法:即按照汽车生产和销售的不同过程,对各个过程涉及的成本进行核算和分析。
例如设计、工艺、采购、生产、销售等过程,能够更加详细地了解成本分布情况,从而更好地控制和管理成本。
4. 弹性成本法:即将与汽车生产和运营过程中的变动费用进行核算和分析,以反映不同产品和生产规模下的成本变化情况。
这种方法能够对企业的成本弹性进行评估,为企业的产品定价和生产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5. 标准成本法:即按照企业内部设定的标准成本进行核算和分析,以比较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从而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这种方法能够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6. 差异分析法:即将不同期间或不同成本对象之间的差异进行核算和分析,以找出成本变动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汽车运输成本的核算、分析、预测、计划与控制汽车运输成本管理是对汽车运输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所发生的所有费用和成本的形成,进行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考核和采取降低成本措施等一系列的管理活动。
它是涉及企业各部门的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汽车运输成本管理,对于促进汽车运输企业增产节支,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汽车运输成本的核算容汽车运输成本是指以货币的形式来反映完成一定运输工作量的全部耗费。
主要包括::①运输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燃料、润滑料、轮胎等费用;②支付公路管理单位的养路费;③固定资产的折旧费、修理费;④进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所发生的不构成固定资产的费用;⑤按国家规定列入成本的职工工资、福利费、特定原材料节约奖、技术改进和合理化建议奖;⑥按规定比例计算提取的工会经费和按规定列入成本的职工教育经费;⑦生产营运过程中发生的事故损失和残损赔偿费,经同级财政机关批准核销的坏帐损失;⑧财产保险费,契约、合同公证费和鉴证费、咨询费、专有技术使用费以及应列入成本的排污费;⑨流动资金贷款利息;⑩广告费和营运业务费;办公费、差旅费、劳动保护用品费、冬季取暖费、仓库经费、展览费等管理费等。
除此以外,应在基本建设资金、各种专项基金和专项费用中开支的费用,以及与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其他费用等,均不得列入成本。
为了便于成本核算和管理,对汽车运输成本构成容可按管理需要进行分类。
(1)按生产要素构成可分为10种包括外购动力费、外购燃料费、外购材料费、外购低值易耗品、职工工资、职工福利费、固定资产沂旧费、固定资产修理费、养路费、其他费用支出。
(2)按经济用途分类可分为车辆费用和营运间接费用两大类车辆费用指企业营运车辆从事运输生产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工资、职工福利费、燃料、轮胎修理费、车辆折旧、养路费、公路运输管理费、车辆保险费、事故费、税金其他费用等。
营运间接费指运输企业以下的基层分公司、车队、车站发生的营运管理费用,但不包括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总公司或公司)的管理费用。
这种分类方法.便于研究分析成本降低或超支的原因,为降低成本提供具体途径。
(3)技成本性质可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是在一定产量围,其总额与行驶里程和产量基本无关的那一部分相对固定的成本支出,如管理人员的工资及其职工福利费。
变动成本是随着运输里程或运输量变动而变动的那部分成本支出,如营运车辆耗用燃料、营运车辆维修费等等。
运输成本按成本性态分类,便于分析汽车运输成本升降的原因,并有助于进行本量利决策分析。
二、汽车运输成本的核算1.汽车运输成本的核算体制、计算对象、核算程序(1)汽车运输成本的核算体制汽车运输成本是按月、季、年计算的,其责任成本核算体系和企业的营运围、规模、管理体制有关。
一般汽车运输企业按照企业级层结构采取公司和车队两级核算或企业、分公司、车队三级核算。
企业完全成本:企业审核车队的费用报表,计算费用分配表和车站费用表,进行成本差异调整,帐务处理,最后编制企业的运输成本表。
车队成本核算:核算容包括车辆使用直接费用,和车辆管理费用,将以上容编制车队运输成本表。
(2)汽车运输成本的计算对象和单位计算对象:把营运车辆以不同燃料和厂牌进行划分,分别进行成本核算。
对于特殊货物运输企业,应该以不同类型、不同用途来划分车辆,分别作为核算对象,例如集装箱专用车可以作为一种车型归集计算运输成本。
汽车运输成本计算单位:吨公里或千吨公里,另外,大型运输车以千吨位公里为计算单位,而集装箱以千标准箱公里为计算单位汽车运输成本的计算期运输成本按月计算各月成本,并按月、季、年计算从年初到各月末止的累积成本。
(3)汽车运输成本的核算程序1)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单位和方法2)费用原始凭证按照对象、类别3)根据费用汇总和原始凭证,将辅助4)企业根据各车队的成本核算资料2.汽车运输成本的核算容(1)汽车运输成本项目的设置与容企业运输成本项目分为车辆直接费用和营运间接费用车辆直接费用:工资福利费、燃料费、轮胎、修理费、车辆折旧费、养路费、公路运输管理费、车保、事故处理费、车船使用税、其他费用。
营运间接费:是企业运营过程中发生的不能直接计入成本核算对象的各种间接费用,包括分公司、车队、车站发生的营运管理费。
(2)汽车运输成本计算法方法1)工资及职工福利费固定车辆司机---将实际发生的工资直接计入运输成本的工资项目。
按照工资负当对象和金额计算应该计提的职工福利费,直接计入各分类运输成本的职工福利费项目后备司机---按照营运车吨位或营运车日,分别计入有关的车辆分类运输成本。
每营运车吨日工资分配额=应分配的司机工资总额/总营运车吨日;某车型应分摊的司机工资额=该车型总营运车吨日*每营运车吨日分配额2)燃料费:消耗的燃料应根据行车单所列的实际消耗计算入各车型成本。
计算的围与期间,应与车辆运行情况一致。
当月实耗数=月初车存数+本月加油量-月末车存数3)轮胎费用运营车辆领用的按实际领用数和发生数计入各类运输成本。
但一次领用较多时分月摊入各月。
千胎公里摊提费(元/千胎公里)=(外胎计划价格-计划残值)/新胎到报废行驶公里定额÷1000某车型外胎应计摊提费用(元)=千胎公里摊提费*该车型外胎实际使用胎公里÷1000 某车型外胎超亏公里程应调整成本差异=千胎公里摊提费*该车型报废外胎超亏胎公里÷10004)修理费:营运车辆因维护和修理而领用的各种材料、配件费可以直接计入各分类成本的维修费项目;预提的车辆大修理费用,按照预提大修理费用计算表计入各分类成本维修项目。
⏹按照使用年限计提:某车型营运车月大维修费用预存率=预计大修理次数*每次大修理费用 *100%/该车型平均原值*预计使用年限*12 某车型营运车月大维修费用=预存率*该车原值⏹按照实际行驶里程计提某车型营运车千车公里大维修费用预提额=预计大修理次数 * 每次大修理费用 / 该车型新到报废行驶里程定额÷1000某车型营运车月大维修费用提存额=该车型营运车千车公里大修费用预提额*该车型营运车当月实际行驶里程÷10005)车辆折旧费⏹按照使用年限法计提折旧:某车型营运车月折旧率=(1-残值率)÷(某车型预计使用年限*12)*100%某车型营运车月折旧额=该营运车月初原值*该车型营运车月折旧率⏹按照营运车行驶车公里计提折旧:某车型营运车千车公里折旧额=车辆原值-(预计残值-清理费用)/该车型折旧里程定额÷1000 某车型营运车月折旧费用=该车型营运车当月实际行驶千车公里里程*该车型营运车千车公里折旧额6)养路费和运输管理费按照营运收入的一定比例缴纳养路费和运输管理费的企业,按照车型分别计算,并计入对应的成本项目中;按照车辆吨位预先缴纳的企业,应根据实际缴纳的数额分摊计入运输成本的养路费和运输管理费项目中。
7)车辆保险费:按照实际支付的投保费用和投保期,按照月份分车型分摊计入各分类成本的车辆保险费项目中。
8)事故处理费9)营运间接费:企业在营运过程中不能直接计入成本核算对象的间接费用,但是不包括企业管理部门的管理费用。
通过编制营运间接费用分配表,计入各分类运输成本的营运间接费项目中(3)辅助营运费用的计算1)各种直接耗用的辅助材料根据材料耗用汇总分配表,按照不同成本对象进行归集2)辅助人员工资等按照实际工时进行分摊。
单位工时工资=辅助生产人员工资及职工福利费/辅助生产总工时某类维修作业或产品应分摊工资或费用额=该来维修作业或产品实际耗用的工时*单位工时工资(4)运营间接费用的计算营运间接费:企业在营运过程中不能直接计入成本计算对象的各种间接费用1)车队管理费车队管理费初次分配:车队管理费用分配率=当月车队管理费用总额*100% / (运输业务直接费用+其他业务直接费用)运输业务应分摊的车队管理费用=当月运输业务直接费用总额*车队费用分配率车队管理费用按照车型进行分摊:车队管理费用按照车型分摊的分配率=运输业务应分摊的车队管理费用*100%/该车队各个车型营运车的直接费用某车型营运车应分摊的车队费用=当月该车型营运车直接费用总和*车队管理费用按照车型分摊的分配率2)车站经费的分配车站管理费用分配率=当月车站管理费用总额*100% / (运输业务直接费用+其他业务直接费用)运输业务应分摊的车站管理费用=当月运输业务直接费用总额*车站费用分配率(5)企业运输成本的计算1)运输总成本=运输支出+辅助营运费用+营运间接费2)单位运输成本计算某运输成本计算对象的单位运输成本=该成本计算对象的当月运输成本总额/该成本计算对象当月运输周转量3)成本差异----成本降低额、成本降低率成本降低额=上年度实际单位成本*本期实际周转量-本期实际成本;成本降低率=成本降低额*100%/(上年实际单位成本*本期实际周转率)(6)车队运输成本的计算1)车队不完全成本:除了养路费、运输管理费、车站经费这些不直接被车队负责并管理的费用和车队耗用的燃料、材料,其他的车辆运输费用和营运间接费都归集在其中。
车队不完全成本核算不需要经过完整的会计程序。
计算过程:根据各种原始纪录和凭证,编制各种费用分配表、汇总表和计算表,并汇集编制分类成本计算表,计算车队成本和单位成本2)车队完全成本:计算方法和企业运输分类成本计算方法相同。
分公司和车队经过收集、分配以及汇集各种直接费用和辅助费用,再加上车站管理费用或车队管理费用以及燃料材料成本,得到分公司火车对运输总成本。
(7)集装箱运输成本的计算集装箱运输成本计算成本计算单位:元/千标准箱公里成本核算步骤:同一般运输车辆集装箱车运输单位成本=集装箱车运输总成本/集装箱车周转量(千标准箱公里)大型运输车组运输成本计算单位:元/千吨位小时计算步骤:同一般运输车辆大型车组运输单位成本=大型车组运输总成本/大型车组作业量(千吨位小时)三、汽车运输成本分析1.汽车运输成本的分析方法(1)指标分析法指标对比分析法,又称比较法。
就是通过技术经济指标的对比,检查计划的完成情况,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而挖掘部潜力的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通俗易懂、简单易行、便于掌握的特点,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应用时必须注意各技术经济指标的可比性。
1)将实际指标与计划指标对比。
2)本期实际指标与上期实际指标对比。
3) 与本行业平均水平、先进水平对比。
(2)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又叫连环替代法,是指数法原理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和发展。
它根据指数法的原理,在分析多种因素影响的事物变动时,为了观察某一因素变动的影响而将其他因素固定下来,如此逐项分析,逐项替代,故称因素分析法或连环替代法。
2.汽车运输成本分析(1)车辆运用效率指标变动对单位固定成本的影响分析⏹涉及的指标:总车日--------A,即每个成本核算期间⏹工作率---------α=工作车日数/总车日数*100%⏹平均车日行程---l=计算期总行程/同期工作车日总数⏹里程利用率----β=载重行程/总行程*100%⏹重车平均吨位-----q⏹吨位利用率-----γ=换算周转量/载重行程吨位公里*100%⏹托运率-----------ω=挂车完成周转量/(汽车完成周转量+挂车完成周转量)*100%⏹固定成本在每千吨公里的分摊公式:⏹ F /[Aαlβqγ/(1-w) ]⏹计算:当一项指标发生变化时,相应的固定成本分摊会发生变化,在分析一项指标对固定成本的影响,只要比较计划单位固定成本和受该项车辆运用效率指标影响而变化了的单位固定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