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网络教育0324美学与人生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6.79 KB
- 文档页数:3
0324 20191
单项选择题
1、以下著作中哪一部是朱光潜先生的著作?(
)
.
《美的历程》 . 《文艺心理学》
. 《美学散步》 .
《审美教育书简》
2、朱自清认为中国历代诗论的“开山的纲领”的是( )
. 诗缘情 . 比德
. 虚静 .
诗言志
3、“美是物在人主观中的反映,是一种观念。
”是以下哪个美学家提出的观点。
( )
. 高尔泰 . 朱光潜
. 吕荧
.
李泽厚
4、认为文艺是对真理“模仿的模仿”,“影子的影子”是不真实的是( )
. 亚里士多德 . 席勒 .
黑格尔
.
柏拉图
5、在现有材料之上综合出一个新的形象,如猪八戒、孙悟空等属于().对比想象
.创造想象
.相似想象
.接近想象
6、在西方的喜剧理论中,倡导“预期失望说”的美学家是()
. B. 霍布斯
.柏格森
.弗洛伊德
.康德
7、以下关于20世纪50年代“美学大讨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这次美学讨论形成了对美的一致看法和完整体系
.朱光潜认为美是主客观的统一
.蔡仪认为美是客观的
.讨论的主要问题是“美是什么”
8、“艺术即直觉,直觉即表现”是()提出的。
.康德
.克罗齐
.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
9、下面能表达超越了主客二分关系,超越了“自我”的是()。
1、“艺术即直觉,直觉即表现”是( )提出的。
B1.A. 亚里士多德2.B. 克罗齐3.C. 柏拉图4.D. 康德2、《红楼梦》里“晴雯撕扇”的情节充分体现了美的( ) C1.A. 形象性2.B. 时代性3.C. 非功利性4.D. 民族性3、王国维的作品不包括( ) D1.A. 《宋元戏曲考》2.B. 《红楼梦评论》3.C. 《人间词话》4.D. 《诗品》4、“美是物在人主观中的反映,是一种观念。
”是以下哪个美学家提出的观点。
( ) C1.A. 朱光潜2.B. 蔡仪3.C. 吕荧4.D. 李泽厚5、“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描述的是一种什么类型的景象?( ) B1.A. 荒诞2.B. 崇高3.C. 优美4.D. 悲剧6、“客观事物的美的形象关系于客观事物本身的实质,而不取决于观赏者的看法”是以下那个美学家提出的观点。
( ) A1.A. 蔡仪2.B. 李泽厚3.C. 康德4.D. 高尔泰7、下列说法是庄子提出来的是() C1.A. 智者乐水2.B. 柔弱胜坚强3.C. 天地有大美不言4.D. 上善若水8、以下大力提倡美感的非功利的美学家是() B1.A. 杜威2.B. 康德3.C. 柏拉图4.D. 孔子9、以下主张艺术是存在真理的“揭示”说的是( ) B1.A. 席勒2.B. 海德格尔3.C. 朱光潜4.D. 荣格10、“不涉理路,不落言荃”是哪一种思维的特点?( B )1.A. 逻辑思维2.B. 形象思维3.C. 辩证思维4.D. 抽象思维11、相当于“崇高”范畴概念的是( D )1.A. 柔美2.B. 婉约3.C. 适宜4.D. 雄浑12、把美分为“绝对的美”和“相对的美”的是( D )1.A. 黑格尔2.B. 康德3.C. 柏拉图4.D. 哈奇生13、以下不属于“自下而上”研究美学的是( A )1.A. 柏拉图2.B. 费希纳3.C. 立普斯4.D. 丹纳14、“孤立说”的提出者是( B )1.A. 康德2.B. 闵斯特堡3.C. 谷鲁斯4.D. 布洛15、“新松恨不高百尺,恶竹应须斩万杆”属于( A )1.A. 对比想象2.B. 接近想象3.C. 创造性想象4.D. 相似想象16、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方其若翰,气倍词前,既乎篇成,半折心始”,这充分说明了文艺创作中( B )的现象。
智慧树知到《美学与人生》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美学与人生》章节测试答案绪论
1、与房地产,电子,金融,汽车并称五大产业的是()
A.种植
B.餐饮
C.美容
D.旅游
答案: 美容
2、出门时因为长得好看引发妇人围观的晋代诗人是()
A.陶渊明
B.陆机
C.王羲之
D.潘安
答案: 潘安
3、因为长得丑出门被人吐唾沫的古代诗人是()
A.左冲
B.王维
C.贺知章
D.陈子昂
答案: 左冲
4、钟馗曾因为丑而丢了状元。
A.对
B.错
答案: 对
5、以下人物中最有权力的是()
A.赫拉
B.左冲
C.雅典娜
D.阿瑞斯
赫拉
6、以下人物中最有智慧的是()
A.赫拉
B.宙斯
C.西西弗斯
D.雅典娜
答案: 雅典娜
7、美感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身心健康的完满人生。
A.对
B.错
答案: 对
8、美育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A.对
B.错
答案: 错
9、美育与德育的社会作用是相互补充的。
A.对
B.错
答案: 对
10、追求美就是要不断整容,穿着时尚。
A.对
B.错
答案: 错
第一章
1、美的诞生是从实用性向非实用性转化的。
A.√
B.×
答案: √
2、美学作为一门学科诞生在十八世纪。
B.×
答案: √
3、殷商时代的()文里就有“美”这个字。
A.甲骨
B.金
C.小篆。
美学与人生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西南大学绪论单元测试1.与房地产,电子,金融,汽车并称五大产业的是()参考答案:美容2.出门时因为长得好看引发妇人围观的晋代诗人是()参考答案:潘安3.因为长得丑出门被人吐唾沫的古代诗人是()参考答案:左冲4.钟馗曾因为丑而丢了状元。
参考答案:对5.以下人物中最有权力的是()参考答案:赫拉6.以下人物中最有智慧的是()参考答案:雅典娜7.美感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身心健康的完满人生。
参考答案:对8.美育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参考答案:错9.美育与德育的社会作用是相互补充的。
参考答案:对10.追求美就是要不断整容,穿着时尚。
参考答案:错第一章测试1.美的诞生是从实用性向非实用性转化的。
参考答案:√2.美学作为一门学科诞生在十八世纪。
√3.殷商时代的()文里就有“美”这个字。
参考答案:甲骨4.()的《说文解字》认为“美”是“羊大,味甘也。
”参考答案:许慎5.意大利美学家()认为维科才是真正的“美学之父”。
参考答案:克罗齐6.认为“美”字的意思是羊给中国人的综合感觉为美的是()。
笠原仲二7.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时间是1750年。
参考答案:对8.下面哪位学者提出了“美是难的”。
参考答案:苏格拉底9.冯友兰将人生分为哪几重境界?参考答案: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功利境界;自然境界10.车尔尼雪夫斯基在哪一部著作中提出了“美是生活”?参考答案:《生活与美学》第二章测试1.柏拉图提出了“美的东西”与“美本身”的分别。
参考答案:√2.康德的美学代表作是《判断力批判》。
参考答案:√3.休谟认为美的判断标准是人的主观趣味。
参考答案:√4.提出美是“数的和谐”的人是()。
参考答案:毕达哥拉斯5.马克思论述美的重要著作是()参考答案:《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6.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美是生活参考答案:√7.亚里士多德认为美的三原则是高华、匀称、明确参考答案:×8.一首诗和一篇散文之间的关系属于参考答案:事物和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9.布洛在对实验美学批判的基础上,创立了心理距离说。
智慧树知到《美学与人生》章节测试答案绪论1、与房地产,电子,金融,汽车并称五大产业是()A.种植B.餐饮C.美容D.旅游答案: 美容2、出门时因为长得好看引发妇人围观晋代诗人是()A.陶渊明B.陆机C.王羲之D.潘安答案: 潘安3、因为长得丑出门被人吐唾沫古代诗人是()A.左冲B.王维C.贺知章D.陈子昂答案: 左冲4、钟馗曾因为丑而丢了状元。
A.对B.错答案: 对5、以下人物中最有权力的是()A.赫拉B.左冲C.雅典娜D.阿瑞斯答案:赫拉6、以下人物中最有智慧的是()A.赫拉B.宙斯C.西西弗斯D.雅典娜答案: 雅典娜7、美感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身心健康的完满人生。
A.对B.错答案: 对8、美育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A.对B.错9、美育与德育的社会作用是相互补充的。
A.对B.错答案: 对10、追求美就是要不断整容,穿着时尚。
A.对B.错答案: 错第一章1、美的诞生是从实用性向非实用性转化的。
A.√B.×答案: √2、美学作为一门学科诞生在十八世纪。
A.√B.×答案: √3、殷商时代的()文里就有“美”这个字。
A.甲骨B.金C.小篆答案: 甲骨4、()的《说文解字》认为“美”是“羊大,味甘也。
”A.毛苌B.荀子C.董仲舒D.许慎答案: 许慎5、意大利美学家()认为维科才是真正“美学之父”。
A.鲍姆嘉通B.克罗齐C.柏拉图D.维科答案: 克罗齐6、认为“美”字的意思是羊给中国人综合感觉为美的是()。
A.毕达哥拉斯B.莎夫C.笠原仲二D.苏格拉底答案: 笠原仲二7、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时间是1750年。
A.对答案: 对8、下面哪位学者提出了“美是难的”。
A. 苏格拉底B. 柏拉图C. 亚里士多德D.伊壁鸠鲁答案: 苏格拉底9、冯友兰将人生分为哪几重境界?A.自然境界B.功利境界C.道德境界D.天地境界答案: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10、车尔尼雪夫斯基在哪一部著作中提出了“美是生活”?A.《哲学研究》B.《生活与美学》C.《实践理性批判》D.《诗学》答案: 《生活与美学》第二章1、柏拉图提出了“美的东西”与“美本身”的分别。
西南大学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代码:0324学年学季:20202窗体顶端单项选择题1、“燕山雪花大如席”中雪花的形象属于()抽象仿象兴象喻象2、西方经验派美学家常把美看成是事物所引起的生理或心理上的快感和愉悦,但真正严格地把美感与快感区别开来的是()康德黑格尔席勒歌德3、下面的表述中错误的是()意象的完成与艺术品的传媒质料有关意象的完成,一定要其得到物化或物态化意象完成后再物态化或物化意象的现实化与接受过程有关4、决定着美的生活内容和文化深度的是以下哪个层面()社会历史层心理意识层知觉表象层自然物质层5、在各种艺术意象中,最具有自然天成特点的是()喻象兴象抽象仿象6、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美在数的和谐”的美学家是()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毕达哥拉斯7、美的本质问题的核心是()人的本质与美的本质之间的关系问题事物审美属性如何在实践中生成的问题人类审美感官与世界历史的关系问题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关系问题8、从历史发展的观点看,美感()有一个起点,却没有终点既无起点,也无终点没有起点有起点,也有终点9、霍布斯的喜剧主张是()生命的机械化突然荣耀说心理能量消耗的节省预期失望说10、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所表现的意象的主要特点是()情感性想象性虚拟性敏感性11、实验美学的代表人物是()立普斯丹纳费希纳布洛12、“美是客观化的快感”是谁提出的?()桑塔耶纳尼采柏拉图黑格尔13、()认为“美”的本意是人们对羊的一种视觉、味觉和触觉等的一种综合感觉。
徐炫笠元仲二萧兵柏拉图14、李泽厚所区分的美的三个层次不包括()E. 悦情悦意悦耳悦目悦志悦神悦口悦心15、麦克白的悲剧的产生是因为他自己的贪婪,李尔王的悲剧是因为他自己的轻信,奥赛罗的悲剧是因为他自己太强烈的嫉妒心,这说明文艺复兴后的悲剧主要是()社会悲剧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生活悲剧16、下列属于美的存在领域的是()三者都是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17、以下不属于经验派美学家的是()柏拉图休谟夏夫兹博里哈奇生18、王国维的作品不包括()《人间词话》《西方美学史》《宋元戏曲考》《红楼梦评论》19、在美学史上,"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命题是()提出的。
西南大学《美学与人生》作业3答案(精选5篇)第一篇:西南大学《美学与人生》作业3答案38、曾指出意境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也最具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的美学家是()A.A:朱光潜B.B:李泽厚C.C:蔡仪D.D:宗白华37、被比作“水中盐、蜜中花”的美感心理要素是()A.A:通感B.B:理解C.C:想象D.D:情感31、西方美学史上最早讨论美的专著是古希腊美学家柏拉图的()A.A:伊安篇B.B:斐多篇C.C:大希庇阿斯篇D.D:会饮篇35、以下不属于大力倡导美感的非功利性的美学家是()A.A:康德B.B:王国维C.C:蔡元培D.D:柏拉图33、决定着美的生活内容和文化深度的是以下哪个层面()A.A:自然物质层B.B:心理意识层C.C:知觉表象层D.D:社会历史层40、曾以典型的“无我”创作方式闻名的作家是()A.A:雨果B.B:马拉美C.C:庞德D.D:梅里美39、在中国近代美学史上,将“意境”范畴发展为“境界”的美学家是()A.A:王国维B.B:吕荧C.C:严羽D.D:蔡元培32、“隐秀”说的提出者是()A.A:钟嵘B.B:陆机C.C:司空图D.D:刘勰41、当人心境压抑时,去观看喜剧表演,用笑来冲淡郁闷,从而保持情绪的稳定,这是艺术的社会干预功能()A.A:社会干预功能B.B:心理平衡功能C.C:道德教育功能D.D:娱乐消遣功能42、艺术意象是一种()A.A:虚拟的存在B.B:客观的物质存在C.C:精神的存在D.D:物质—精神存在44、以下不属于艺术品的基本特征的是()A.A:自律性B.B:他律性C.C:形式符号性D.D:开放性36、审美关系是人与世界构成的一种()A.A:精神关系B.B:认识关系C.C:信仰关系D.D: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关系45、艺术品的直接性物质存在是()A.A:物质实在层B.B:意象世界层C.C:形式符号层D.D:意境超验层34、以下陈述不属于席勒所作出的是()A.A:“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
西南大学《美学原理》复习思考题及答案(0324)《美学原理》复习思考题(本复习思考题仅供题型参考,不是模拟题,期末考试内容以教材内容为准,与这里的复习思考题不是对等关系。
期末考试卷面70分,平时作业20分,出勤10分。
中期直播与课件上均有期末考试复习的重点难点指导。
请不要完全按照这个复习思考题来准备期末考试)一、单项选择题1.在艺术接受中,每个接受者所具有的先在的自身素质,被现代接受美学称为( )A.期待视界B.先验图式C.主体经验D.先见之明2.在艺术接受中,意象的重建过程主要在于( )A.读B.悟C.观D.品3.意境和意象的区别在于( )A.意境是指审美的广度,意象是指审美的深度B.意境具有主客一体的特征,意象具有主客对立的特征C.意境属于形而上的领域,意象属于形而下的领域D.意境是一个艺术范畴,意象是一个美学范畴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这段古诗中意象的类型是( )A.仿象B.兴象C.喻象D.抽象5.现实主义艺术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属于( )A.仿象B.兴象C.喻象D.抽象6.意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区别不是表现在( )A.前者主要是心理学范畴,后者主要是认识论范畴B.前者一般不使用抽象概念,后者需要运用抽象概念C.前者的目的在于求美,后者的目的在于求真D.前者的成果是精神产品,后者的成果不是精神产品7.从艺术起源的角度界定艺术的学说是( )A.符号说B.表现说C.游戏说D.教化说8.古人云:“粗绢恶扇,败人意兴”。
在艺术品的层次结构中,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是( )A.物质实在层B.形式符号层C.意象世界层D.意境超验层9.下列美学家中不主张模仿说的是(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贺拉斯D.席勒10.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里的“乐”,体现了美育的( )A.形象性B.愉悦性C.独创性D.逻辑性11.叔本华说:“国王和乞丐从窗口看夕阳,两者都可以感觉到美”。
0324 20202单项选择题1、“燕山雪花大如席”中雪花的形象属于().抽象.仿象.兴象.喻象2、西方经验派美学家常把美看成是事物所引起的生理或心理上的快感和愉悦,但真正严格地把美感与快感区别开来的是().康德.黑格尔.席勒.歌德3、下面的表述中错误的是().意象的完成与艺术品的传媒质料有关.意象的完成,一定要其得到物化或物态化.意象完成后再物态化或物化.意象的现实化与接受过程有关4、决定着美的生活内容和文化深度的是以下哪个层面().社会历史层.心理意识层.知觉表象层.自然物质层5、在各种艺术意象中,最具有自然天成特点的是().喻象.兴象.抽象.仿象6、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美在数的和谐”的美学家是().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毕达哥拉斯7、美的本质问题的核心是().人的本质与美的本质之间的关系问题.事物审美属性如何在实践中生成的问题.人类审美感官与世界历史的关系问题.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关系问题8、从历史发展的观点看,美感().有一个起点,却没有终点.既无起点,也无终点.没有起点.有起点,也有终点9、霍布斯的喜剧主张是().生命的机械化.突然荣耀说.心理能量消耗的节省.预期失望说10、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所表现的意象的主要特点是().情感性.想象性.虚拟性.敏感性11、实验美学的代表人物是().立普斯.丹纳.费希纳.布洛12、“美是客观化的快感”是谁提出的?().桑塔耶纳.尼采.柏拉图.黑格尔13、()认为“美”的本意是人们对羊的一种视觉、味觉和触觉等的一种综合感觉。
.徐炫.笠元仲二.萧兵.柏拉图14、李泽厚所区分的美的三个层次不包括(). E. 悦情悦意.悦耳悦目.悦志悦神.悦口悦心15、麦克白的悲剧的产生是因为他自己的贪婪,李尔王的悲剧是因为他自己的轻信,奥赛罗的悲剧是因为他自己太强烈的嫉妒心,这说明文艺复兴后的悲剧主要是().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生活悲剧16、下列属于美的存在领域的是().三者都是.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17、以下不属于经验派美学家的是().柏拉图.休谟.夏夫兹博里.哈奇生18、王国维的作品不包括().《人间词话》.《西方美学史》.《宋元戏曲考》.《红楼梦评论》19、在美学史上,"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命题是()提出的。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课程名称:《美学与人生》课程代码:0324 学年学季:20192
单项选择题
1、认为艺术是创作家的“白日梦”的是()
黑格尔
荣格
弗洛依德/【对】
亚里士多德
2、美学思想与审美意识的关系是()
前者以后者为基础/【对】
同时产生
后者以前者为基础
完全等同
3、在荣格看来,艺术家应该是一种“更高意义上的人”,即()
个体的人
审美的人
集体的人/【对】
拥有自由意志的人
4、强调小说具有熏、浸、刺、提功能的是()
梁启超/【对】
宗白华
柏拉图
康德
5、中国古代文论中缘情说大体上可以归结为()
形式说
符号说
娱乐说
表现说/【对】
6、亚里士多德对古希腊的悲剧艺术进行系统理论总结的著作是()
《诗艺》
《判断力批判》
《理想国》
《诗学》/【对】
7、在西方的喜剧理论中,倡导“预期失望说”的美学家是()
C. 霍布斯。
单项选择题1、将乖讹区分为“上升的乖讹”和“下降的乖讹”的美学家().r康德.r斯宾塞匕.C亚里士多德.C黑格尔2、审美发生的基本前提是().C工具的制造和使用S.C审美意识确实立.C审美学科确实立.C巫术活动3、美育与德育的社会作用().C相互替代.C相互包容.C相互补充S.C相互对立4、西方美学上首次提出“美本身”问题的美学家是().r康德.r柏拉图匕亚里士多德.「B.x 匕46、在荣格看来,艺术家应该是“更高意义的人“,即集体的人。
().「A J S.B.x47、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1755年。
().「A W.「B.x匕48、认为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的代表人物是吕荧。
().「A N.「B.x S49、美育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A J,「B.x S50、在美学史上,博克真正区分了美感和快感。
().「A W.「B.x匕51、浪漫主义文学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属于喻象。
().R A W U.r B.x52、在西方美学史上,亚里士多德真正区别了美感和快感。
()53、在各种意象中,抽象最具有自然天成的特点。
().「A N.「B.x 匕54、“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区别是前者具有人为色彩,后者没有人为色彩。
().「A W.r B.x S55、李泽厚是美是主观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A N.「B.x 匕56、贺拉斯是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提出了“心理距离说().「A N.「B.x 匕57、“美”字的最早出现是在周朝。
().「A W.「B.x S58、在西方美学史上,最早谈到喜剧问题的是苏格拉底。
().「A J.「B.x S59、美感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成就身心健康的完美人生。
().R A W S.R B.X观点正确,论述清晰,言之成理即可。
叔本华5、马克思主义认为,艺术生产是().C物质生产的重要形式.r物质一精神的重要形式.C理性生产的重要形式.C精神生产的重要形式/6、以下美学家中不主张“美在理念”的是().C亚里士多德/.C柏拉图.C黑格尔.C普罗提诺7、艺术敏感主要是指艺术家的().r感悟力守.「表现力.「理解力.C想象力8、从联想的类型来看,“瑞雪兆丰年”属于().C接近联想S.C相似联想.r创造性想象.C比照联想9、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根本区别在于()艺术品是人」.制品.'艺术品是精神产品.r艺术品用意象思维创造意象世界S.r艺术品主要传达人类的审美经验10、《诗品》的作者是().r亚里士多德.r钟崂S.r严羽.r刘勰11>不主张载道说的美学家是().r柳宗元.r孔子.r韩愈.r陆机S12、相当于崇高这一范畴的中国概念是().C韵味.C阴柔.C雄浑S.C意境13、认为美的三要素是“和谐、整一”再加“鲜明的颜色”的是().r奥占斯丁阿奎那V.'普洛丁.r朗吉弩斯14、提出“美是生活”的俄国理论家是().r托尔斯泰.r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博罗留波夫15、汉语里“美”字出现在().C更朝.r商朝S.C周朝.r秦朝16、康德主要美学著作是()。
西南大学 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欢迎您! %E5%BC%A0%E6%B6%A6%E5%8D%8E 同学 学号:W16105570353002单项选择题1、春光明媚和冰天雪地会给人以不同的美感,这说明了( ) 1. 美感的一般特点 2. 美感的感觉特征3. 形式因素在美感中的中介作用4. 美感的主体差异2、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从美学理论上阐明了美是愉快的一些美学家是( ) 1. C. 精神分析学派 2. 伊壁鸠鲁派 3. 英国经验派4. 毕达哥拉斯学派3、艺术家感受.体验世界,孕育审美意象的基础与起点是( ) 1. 艺术技巧 2. 艺术想象 3.艺术敏感4. 艺术灵感4、西方美学史上最早讨论美的专著是古希腊美学家柏拉图的() 1. 斐多篇2. 大希庇阿斯篇3. 会饮篇4. 伊安篇5、美感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 ) 1. 培养审美能力2. 成就身心健康的完美人生3. 规范社会文化4. 提高艺术鉴赏水平6、朱自清的《绿》所描绘的梅雨潭:“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所表现出的风格是( ) 1. 悲壮 2. 滑稽 3. 优美 4. 崇高7、把山水作为绘画、文学等艺术样式的题材,这标志着( ) 1.D. 人对自然审美意识开始觉醒 2. 审美活动开始走向独立 3. 艺术开始进入自觉的时代4. 人对现实审美关系的建立8、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
与这段话最切近的美论是( ) 1. 美在生活 2. 美在形式 3. 美在距离 4. 美在关系9、“环肥燕瘦”十分生动地说明了审美现象具有( ) 1. .民族性 2. 地域性 3. 历史性4. 阶级性10、鲍姆嘉登的《美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美学学科的独立,其时间是在( ) 1.1755年2. 1775年3.1757年 4.1750年11、托马斯•阿奎那认为:“事物并不是因为我们爱它才成为美的,而是因为它是美的与善的才为我们所爱。
0324美学与人生答案
1.结合具体的审美现象,谈谈怎样理解美的形象性?(50分)
答:那么,什么是形象性呢?“形”在中国古典词汇中更多的指地上的可见的事物之外貌,而象则更多地指天象或者象征之意。
例如《周易•系辞上》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而韩康伯注曰:“象况日月星辰,形况山川草木。
”同样在《系辞上》里说:“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
”这些都指出了“形象”的直接观感性,只不过有“天上地下”“形上形下”的区分。
《周易》里说:“圣人设卦观象,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
”“象也者象此者也。
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
”“天垂象,见吉凶。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
”这些“象”都有以痕迹征兆象征的意思。
《老子》说:“道之为物,惟恍惟忽。
忽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
”《韩非子》对此解释说:“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
”这里的“象”则多了想象的意思了。
总的来看,形象,都包含有可以眼见的直观的甚至可以触觉的物象的意思。
因此,美的形象性就是说美不是抽象的,而是可见、可感可触的。
康德曾经指出“美是非关概念而普遍的”,美不是理性逻辑之下的清晰概念,但它却象概念一样有普遍的可传达性。
美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是抽象的真理和知识,即使美的东西有某种普遍性,典型性,蕴涵着“某种道理”,那也一定是在形象中包含着的,是不知不觉的自然显现,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如果不是感性的显现理念,而仅仅只见理念,只是一些抽象的概念,那这个东西不能叫做美。
美是人的视觉一下能捕捉到的一个鲜明的栩栩如生的具体可感的物象,这是美的首要条件。
然后这个物象要能够引起人们的想象、情感等活动,把这个画面自己构筑成一个连贯的完整的有生命力的包含欣赏者自己情感的美的画面,如果还仅仅只停留在物象的阶段,就很难有更美的感觉。
所以,美实际上是感性形象经过人的感性“综合”而形成的一个“意象”,是一个“物乙”而不是物体原样的“物甲”了。
三星堆:纵目图。
怎样才能看得远呢?你看那突出的眼睛,这就是形象的说法。
实际上,人们很多复杂的意思往往是语言不能完全穷尽的,用“象”来表达往往能够有更多的含义,这就是形象大于语言。
在《周易》中人们就认识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所以要“立象以尽意”。
用“象”来表达人们的意思,这是一种智慧。
很多时候作者自己的寄托、寓意、情感等等都是非常复杂的,不是单一的,不是可以一言以蔽之的。
而且有很多时候作者自己也并没有一个很明确的“主题”,往往只有一个大致的方向,正如曹禺说自己创作《雷雨》的时候并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人们所说的抨击封建大家庭的罪恶的都可以“追加”上去,但当时并没有这样明确的想法,只是有一些模糊的影像在眼前冲突。
3.怎样理解马克思关于“劳动创造美”的观点?(50分)
马克思强调基础的决定作用。
从人类社会的生活、实践方面来认识美,把这一看法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的是马克思主义美学。
马克思把整个世界分为两大部分,一个是经济基础,社会物质世界,一个是上层建筑,意识形态。
美学属于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的部分。
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人的审美创造不是人生来就有的,是人在对外在物质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产生的。
因此人的审美意识最根本的原因是人的实践、劳动。
所以马克思提出“劳动创造了美”,“人在自己创造的世界中欣赏自己”,这就是美。
文艺起源于劳动,社会生活是文艺的源泉,决定文艺的发展。
马克思对任何文艺现象的考察总是把它和当时的社会、历史联系起来,提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2的论点,坚持“历史的观点和美学的观点”相结合,即恩格斯所说的“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和莎士比亚的戏剧生动性相结合”。
如在对拉萨尔《济金根》的分析中,马克思认为应把济金根放入他自己的特定历史时期来分析济金根悲剧产生的原因,
提出了著名的“历史的必然和这种必然不能实现”才是悲剧的真正根源的观点。
如马克思在对希腊神话的评价中提出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他的土壤,具有永久的魅力。
就是从历史的观点来看问题的。
同时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中,马克思还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现象。
马克思强调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说自己从巴尔扎克的作品里“所学到的东西”,“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
全部东西还要多”,但他又不赞同对现实做事无巨细的完全忠实的描绘,又主张可以虚构、加工、典型。
主张个性化,但他又反对“恶劣的个性化,”3主张创作的“莎士比亚化”,4反对“席勒式”5的口号化、传声筒式的创作,但又反对那种完全没有共性的个性化。
主张作者自己的观点越隐蔽越好,但又明确表明作品一定要有鲜明的“倾向性”,并说从哀斯库罗斯到但丁到塞万提斯到席勒,这些伟大的作家都是因为有鲜明的倾向性。
马克思的美学观就是这样,总是保持着辩证法的光辉。
人在劳动的过程中把自己的能动性体现于对对象的改造上,使对象“人化”了,他并不是被动的机械反映世界,所以文艺对世界又有能动反作用。
人们可以“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可以典型化。
因此,文艺又不是简单的被世界所决定。
马克思把文艺看成人类掌握世界的四种方式之一,6但又充分注意到了文艺的特殊的反映形式。
比如物质生产决定精神生产,马克思又特别指出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存在着不平衡的现象,某些艺术形式只能在生产力水平很低的情况下达到它最发达的阶段,如史诗、神话等。
在某个生产力水平很低的地区,其文学生产却可能达到很高的水平,如19世纪的俄国和德国,俄国直到1861年才实行农奴制改革,才开始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而这时的英国早已是资本主义非常发达的“日不落帝国”,但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俄国的文学艺术并不比英国逊色。
这时的德国也是如此,1871年以前,德国是300多个分封割据的小国,海涅在《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里形容当时德国是一个“到处散发着臭气的大粪堆”,但德国当时以海涅、歌德、席勒等为代表的文艺生产并不比英国逊色多少。
当然,我们也应看到生产力水平高,文艺生产的水平也同步高的情况是一般的规律,是存在的,比如唐朝的发达和文艺的繁荣是同步的,英国的发达与文艺的繁荣是同步的。
马克思对美的认识把美放入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中来定义美。
有了劳动和实践,人从自然中生成,脱离了动物的状态,进入了人类社会的历史。
人的历史
是人类社会实践劳动能动创造的历史,马克思的人是历史的,有能动性的,创造性的,劳动实践的,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人,所以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总和”。
因此美的逻辑起点就是人的实践劳动和创造,是社会化了的人的审美实践活动,是历史性的,社会性的。
因此,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劳动创造美”,“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和“自然的人化”等命题,把美的本质研究引向一个新的至高点,是我们进行美学研究的重要根据和基础。
所以,我们总起来看,马克思主义美学主要有以下一些主要内容: 1、美的本质和起源的理论; 2、美的规律的理论;
3、异化劳动7和人的审美活动之间的关系;
4、艺术本质的理论。
而马克思美学的这些思想所呈现出来的特色与其他美学体系具有迥然不同的特色: 1、把美学问题与人类社会的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2、把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紧密结合起来; 3、始终坚持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方法论; 4、始终坚持历史发展的辨证观点。
马克思把美学从认识论、理念论、形式论、主观经验论等阶段带到了人的本质实践的阶段。
这对深化、提升美的本质追寻是一个崭新的有说服力的视角。
马克思:以前的哲学都是怎样解释是世界,而问题的关键是改变世界。
同时,我们也要指出的是马克思主义美学是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被发展的一个开放的体系,列宁、毛泽东等其他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丰富和发展都有巨大贡献。
它的内容也是极其丰富的,我们的概括是挂一漏万,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深入还需要大家多话工夫,多读原著。
我们在此指出的是马克思主义美学是人类美学史上最具活力的一种美学形态,一种科学的美学形态,值得我们深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