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改写
- 格式:ppt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6
四年级下册第九课古诗词三首改写作文
《清平乐·村居》改写
在一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小村庄里,有一座又低又小的茅屋。
茅屋前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
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妻正坐在茅屋前,一边喝着自家酿的米酒,一边用吴地的方言愉快地聊着天。
只听老爷爷说:“老伴儿啊,咱们的大儿子真是勤劳能干,一大早就去溪东的豆田里除草了。
”老奶奶笑着说:“是啊,咱们的二儿子也不差,你看他正坐在院子里编织鸡笼呢,那手艺可真是巧!”
老夫妻的目光移向了溪边,只见他们的小儿子正趴在草地上,剥着刚摘下的莲蓬,两条小腿不停地晃来晃去,嘴里还哼着不知名的小曲儿,那模样可爱极了!
这一家人的生活虽然平淡,但却充满了温馨和快乐。
《宿新市徐公店》改写
在稀稀疏疏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
路旁的树上,花儿已经凋落,但是树叶还没有长得茂盛浓密。
一个小孩子欢快地奔跑着,追捕着一只黄色的蝴蝶。
那蝴蝶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机灵地躲避着孩子的追捕。
小孩子跑得气喘吁吁,小脸通红,但他依然不肯放弃。
蝴蝶飞进了一大片金黄色的油菜花地里,就再也找不到了。
小孩子站在油菜花地前,挠了挠头,一脸的疑惑和失望。
看着小孩子可爱的模样,让人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乡村的春天真是充满了生机和乐趣!。
古诗改写作文(9篇)有一天临近中午,程浩一个人出去郊游。
那是美好的一天。
天空飘着淡淡的云,慢慢移动。
温柔的春风吹来,给人一种很温柔的感觉。
他忍不住说:“哦,大自然真美!”程浩慢慢向前走,来到一片森林。
我看到这里的红色杏子散发出很多诱人的香味。
这些红杏花多骨多,仿佛是羞涩的少女;有的是半封闭的,好像不想让别人看到它的“真面目”;有些盛开着,他们张开笑脸向每个人问好...程浩忍不住俯下身,捧着一束红色的杏子,闻着。
一股清新的香味直冲他的鼻子。
他闻到了这种香味,朗诵了一首诗:“春天不能在花园里到处关闭,一颗杏子从墙上冒出来。
”程浩轻轻放下那束花,伸直了手臂,轻轻抚摸着柳条。
现在,柳树已经长出了嫩芽和绿叶,所有的柳树都披上了绿色的外衣,非常美丽。
程浩脱口而出:“不知道是谁剪的好叶子。
二月的春风就像剪刀。
”程浩走到树林的尽头。
我看到他面前有一条小河。
小河缓缓流淌,两岸的影子倒映在水中。
仿佛一个苗条的女孩在镜子里梳头,就像那首诗:“春天沉默着,珍惜着涓涓细流,树荫爱阳光,爱柔软。
”程浩看到如此美丽的风景非常高兴。
然而在河对岸,很多人看到程浩那么悠闲,都在不停的观察他。
你看,河对岸有人瞪大眼睛看着程浩;有的张大了嘴巴,几乎可以把一个鸡蛋放进嘴里;有些人甚至嘲笑他...这些人也纷纷议论起来。
有人说:“他公务繁忙,为什么突然跑出去郊游?”有的说:“他一定要学少年,溜出去玩!”听完他们的辩解,程浩没有理会他们,依然微笑着看着美丽的河流。
他对自己说:“他们不知道我心里有多高兴。
他们只看到我公务那么多,工作那么忙,我却一点都不了解我。
”程浩说完后,依然背着手,闻着红杏,抚摸着柳条,看着附近的美景。
向着遥远的少年继续学习...程浩看到了外面的美景,回到住处时,忍不住写下了这美丽的“春日”: 云很轻,风也很轻,花柳渡千川。
当人们不知道如何享受生活时,这将被称为向青少年学习。
雨仿佛是春天的使者,滴答作响,奏着春天的交响曲。
“衣服湿透,杏花雨”。
如何改写诗词【习作指导】诗词改写成记叙文,由于文体不同,改写前必须清楚两种文体的特点。
诗词是运用形象、精练的语言,强烈地抒发感情,高度集中地概括和反映现实生活。
而改写后的记叙文则要求以叙述、描写为主要手段,通过人物、景物的细致刻画,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表述出来。
明确了两种文体的特点,按照记叙文的基本要素来改写,就不会把诗词改写成译文了。
诗词几乎没有细节描写,情节跳跃的幅度较大,给人思考想象的余地非常广阔。
对其改写应该首先把握诗词的主要意思,进行巧妙构思。
其次要对原文做大量的情节、细节的增补。
具体来说,在改写前,一定要认真阅读诗词,读懂诗词。
在阅读中可以结合注释,请教老师或查找相关资料等,把诗词的内容弄懂,弄通,准确深入地理解诗词的写作背景、写作内容和表达的主题。
把握住诗词的整体脉络后,思考以下几个问题:诗词描写的是什么季节或时间?诗词提到的是什么人?这个人在干什么?在哪里干的,干得怎么样?人物的心情如何?诗词表达的主题是什么?考虑清楚这些问题后,再动笔写作。
在改写时还有注意以下几点:(1)诗词的跳跃性很大,所以在改写时,不要受诗词结构、句式的束缚,不能纯粹地、机械地翻译诗句。
(2)改写的内容不能脱离诗词。
改写虽然是再创作的过程,但是不能完全重新创作,要在正确理解和把握诗词的基础上进行,不能改得面目全非。
(3)在诗词原意的基础上应适当地进行想象、创新。
对跳跃部分要适当地补充出来,变概括为具体;对表达含蓄的地方,也可以适当地“明朗化”。
(4)改写时,可以适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使改写的文字更加生动、形象。
(5)对改写文中的人物可适当运用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等手法来详细刻画,令其形象丰满;对诗词中提供的环境、场面、气氛做好必要的充实和渲染。
这样,一篇符合要求的改写文就诞生了。
【知识拓展】什么是改写?改写,就是对原文进行体裁或形式的改变,这是一种在原文基础上进行再创造的练习形式。
关于改写古诗《村居》作文(通用101篇)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
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改写古诗《村居》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改写古诗《村居》作文篇1二三月间,微风轻轻地吹拂着大地,毛毛细雨从天上洒落下来。
千万条柔柳展开了鹅黄色的嫩叶。
青的草,绿的芽,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
黄莺在天空中飞来飞去,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杨柳拂在堤岸,似乎把春天陶醉了。
我沉浸在这美景之中。
这时,一群小燕子从南方飞来,在微风中,在阳光下,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
“唧”的一声,已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柳树下了。
还有几只横掠过湖面,剪尾或翼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多么美的春光啊!”我不禁感叹道。
看,一群孩子,正在欢快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放风筝呢!那些孩子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瞧,那风筝真是千姿百态,蝴蝶和蜜蜂在嬉戏;威武的老鹰在天空中盘旋;可爱的麻雀在觅食……真是丰富多彩。
一位孩子喊道:“看,我的蝴蝶多漂亮啊!”另一位孩子又喊道:“我的老鹰才够威武呢!”他们欢笑着,玩耍着,我不禁回想到我的童年。
看着眼前的此情此景,我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改写古诗《村居》作文篇2这是一个的早晨,绿地、暖阳、翠柳、红花,到处洋溢着盎然的春色。
,处处闻啼鸟。
屋檐上,一对小鸟正用那银铃般清脆悦耳的嗓音唱着美妙动听的春之歌。
屋子内,刚刚还沉浸在美梦中的诗人被鸟儿的歌声惊醒了,他揉揉惺忪的睡眼,这才发现:天已大亮了。
于是立即穿衣起床。
当他打开房门的那一瞬,就完全被眼前春暖花开的大好景象陶醉了。
他情不自禁地张开双臂,深吸着春天醉人的气息,仿佛自己也融入了其中。
此时此刻的,面对如此的大好春光,立即萌发了写生的念头。
一番整理之后,高鼎便背起行囊出发了。
古代诗词改写成功的例子
将古代诗词改写成现代文是常见的创意写作练习,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
个成功的例子:
这首古诗原本是描绘一个古代女子的独居生活,表达她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改写者保
留了原诗的意境和情感,同时将诗歌的背景、人物和细节进行重新构建,以现代文的
方式呈现出来。
原诗: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改写文:
春天江边花开的时节,白天却总是那么长。
夜晚,月亮在秋天的天空中格外明亮。
我
常在这样的时刻取出酒,对着江水独自酌饮。
在这寂寞的世界里,我已经习惯了这样
的生活。
不是没有歌声和笛声传入耳中,那些喧嚣和嘈杂的声音让人心烦意乱。
我知道那些都
不是为我而奏的,那些声音不属于我。
我只是一个孤独的旅人,行走在这片孤独的土地上。
但我会一直走下去,因为我知道,只有在路上,我才能找到属于我自己的声音。
这个改写成功的例子保留了原诗的意境和情感,同时也符合现代文的表达习惯,让读
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通过这样的改写,古代诗歌的精
神得以传承和发展,同时也为现代文学创作提供了灵感和创意。
古诗改写成现代诗的例子(一)古诗改写成现代诗的例子1. 《登鹳雀楼》——改写为《登高楼》•原诗作者:王之涣•原诗内容: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改写诗作者:资深创作者•改写诗内容: > 纷纷尘外景,红日照天空。
> 心想何处去,再上高楼重。
讲解:这是对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进行的现代诗改写。
原诗中描绘了黄河注入大海的壮丽景象,表达了作者进取的精神和追求。
改写诗则将焦点放在纷繁的世间景象和人们追求更高层次的心思上,表达了现代人的思考和期望。
2. 《静夜思》——改写为《夜晚思念》•原诗作者:李白•原诗内容: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改写诗作者:资深创作者•改写诗内容: > 窗前宁静夜,迷离影依稀。
> 仰望繁星空,沉思遥远归。
讲解:这是对李白的《静夜思》进行的现代诗改写。
原诗中通过床前明月的景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改写诗则利用夜晚的宁静和繁星的美丽,展现出人们对归乡的渴望和思考。
3. 《望月怀远》——改写为《对月独白》•原诗作者:杜甫•原诗内容: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改写诗作者:资深创作者•改写诗内容: > 月光洒落海,孤独共自然。
> 梦中叹遥远,思念无人见。
讲解:这是对杜甫的《望月怀远》进行的现代诗改写。
原诗中描述了海上的明月和相思之苦。
改写诗则通过月光洒落海上的画面,表达了现代人面对孤独和遥远时心中的思念和无奈。
4.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改写为《离别的黄昏》•原诗作者:李白•原诗内容: >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改写诗作者:资深创作者•改写诗内容: > 熟悉启程黄昏降,三月扬州烟花放。
> 远离孤帆抵无尽,长江流过天际望。
讲解:这是对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进行的现代诗改写。
怎样改写古诗范文怎样改写古诗一、改写的三条原则(1)诗词的原意不能变。
十分清楚地理解原诗的内容,包括原诗的作者、写作背景、诗意。
(2)根据诗词的主题,展开合理的想象。
(3)故事的情节要完整,有曲折,吸引读者。
二、分类说明写景类的古诗词要侧重景物描写,抓住景物的特点。
写景时,字里行间要有真情,抒发真情实感。
寓情于景,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是创造意境的重要手段。
一篇好的习作要避免有景没情,做到情为景生,景为情注,只有二者巧妙结合,才能使文章含蓄隽永,意味深长。
叙事类的古诗词改写要把事情叙述完整,有故事情节,有时间、地点、人物,也就是按照记叙文的六要素进行改写。
从内容的要求上看,要写具体生动,叙事完整,尊重诗歌原意。
情节要生动,适当展开想象,有创新。
诗歌是我国文学殿堂中的瑰宝,诗歌的美在于简洁、精炼、言简意赅。
大家一定会背许多经典的诗歌,你也一定有自己钟爱的诗歌。
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自己喜欢的一首古诗改编成现代文,用你自己的语言,再现出诗歌的诗情画意。
2.思考(1)你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歌是什么?(2)你能完整地叙述一下原诗的大意吗?(3)这首诗中,你最喜欢的地方在哪里?是哪一句还是哪几句?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上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再现原诗的情境和意境吗?《赠汪伦》改写傍晚时分,住在汪伦家的李白突然收到母亲的来信,信中写道:“白儿:你父亲病重,希望早日见到你。
见信后速回!”李白看过母亲的来信后,心急如焚,心想:想不到家里会发生这样的事,我得赶快返回家乡。
不过天色已晚,只能明天动身了。
于是,他马上收拾行李,心里想:作为好朋友,回家这件事应该和汪伦说一下,但是汪伦知道后肯定舍不得我走,还会为我的父亲担心。
怎么办呢?不如来个不辞而别,对,就这么办!第二天一大早,李白写好了辞别信,放在桌子上,悄悄地离开了汪伦家。
李白来到桃花潭边,只见杨柳依依,早春的桃花已探出了脑袋,粉的像霞,红的似火,给大地增添了几分春色;潭面上冷冷清清,飘着一叶小舟,船夫已站在船头整装待发了。
改写古诗作文关于改写古诗作文汇总10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
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改写古诗作文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改写古诗作文篇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此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
独自在异乡闯荡,每到过节时就会思念自己的家人,知道家人登上高处插上茱萸作重阳节纪念时,少了一人来参加。
登高: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民间有登高避邪的习俗。
茱萸:一种香气浓烈的植物,传说重阳节扎茱萸袋,登高饮菊花酒,可避灾。
独自流落他乡,长做异地之客,每逢佳节良辰,我越发思念眷亲。
遥想今日重阳,家人又在登高,他们佩带茱萸,发觉少我一人。
我十分思念家人。
重阳节我们一般到爷爷奶奶家过。
但今年我没有回老家,重阳节虽然不是特别大的节日,但是我此时身在他乡,现在我也逐渐明白了就是思念远方的亲人的感觉。
这让我想起了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千古名句。
九九重阳是个登高望远的节日,也是老年人的节日。
周末,爸爸、妈妈和我一同去登山。
次日清晨,我们一家就开始爬尖峰山但缺少二老。
哎,好思念姥姥姥爷。
刚到一半,我们就累得直喘气,坐在路边的石头上歇息。
我是不安分的,听着耳畔松涛阵阵,看漫山红叶缤纷,还不忘在林中搜寻一闪而过的小松鼠。
最吸引我的是路边的野花。
话说“路边的野花你别采”,怎么能不采呢?山花烂漫,鲜艳夺目,点缀在绿草丛中,那么招人喜爱。
我像鸟儿一样,追着蝴蝶雀跃,一不留神,就采了一大把。
分了送给妈妈,她们都很高兴,抱在怀里爱不释手。
我们继续向上攀登,途中遇到不少登山的人。
我突然记起王维的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些风俗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体现。
古诗改写调侃的诗句题目:荒唐诗百篇一、开篇古诗写不管,我今捣乱来。
一支笔在手,挥洒酒肉臂。
胡诌荒无边,纵欲颠左右。
文人尽皱眉,才子啧啧赞。
二、乱世篇乱世今何在,网红辈如潮。
吹牛月入万,虚荣堪大笑。
品味趣不同,低俗成风潮。
诗词四无病,沦为网上炒。
三、销售篇诗歌当商贾,招财来摆架。
吹捧齐动手,推销不断夸。
网红名列前,往往分销狂。
老杨笑抓狂,商场均赢了。
四、情话篇情话世人嘴,喃喃惹众笑。
傻兮兮感人状,肉麻惹厌恶。
爱情让人狂,却似蚂蚁悲。
虚幻如泡影,诗狗枉费思。
五、食欲篇诗人有何心,贪嘴比谁深。
酒肉满餐桌,肚子一直撑。
牛羊猪海鲜,百味俱往心。
吟诗情不浓,醉肠却如丝。
六、赏诗篇诗篇如垃圾,扔进读者箱。
看客心中痛,读者一筹脑。
倚楼读真诗,忘却版权条。
政府都劝导,文人爬上墓。
七、名人篇古人何趣味,只在跳墙起。
下笔开口吟,一出名堪妙。
眼前尽古诗,耳边有新嗓。
苦自我比酒,定要令人笑。
八、文豪篇文豪何趣味,尽在偷抄笔。
杜甫被糟蹋,白居易被纠。
伟大的文豪们,笔如虫不疯。
北山作宴会,一壶酒敬诗。
九、民间篇老百姓无文采,只有“草”一棵。
写饭写屁股,下里巴人绝。
描摹生活趣,令人哈哈笑。
文学没门槛,人人都能读。
十、结尾篇贴上结束符,笔尖流离去。
荒唐之诗作,摇曳笑声绕。
不知此诗人,众人皆乐傲。
贫贱躲无门,且笑且逍遥。
古诗改写散文6篇一、妙引古诗文名句出彩这是高考作文中最常见的方式.可将引用分为局部引用和全篇引用。
1.局部引用就是在文章的局部位置引用古典诗文名句.如文章的标题、题记、首段和末尾等。
这些地方所处的位置比较突出、醒目,容易引发读者的关注.给他们留下较好的印象。
在文章标题处引用古诗文名句.能让题目显得典雅蕴藉,富有文学情趣,起到耀人眼目、催人卒读之功。
如2004年福建考生的《一蓑风雨任平生》,引用苏轼《定风波》语句,作为题目,既紧扣所选的历史人物。
贴切凝练.又昭示文章题旨,写出了苏轼的豁达与超脱。
可谓“一石双鸟”。
在文章开头嵌入诗词佳句.以此领起全篇.则能够使语言显得凝练精辟.更能让阅卷者立刻“窥”到作者的文化积淀和人文素养,给他们留下较佳的第一印象。
如2004年陕西考生的《寻找快乐,精彩人生》的开头:“漫步于秋日落叶徐徐的小径上。
不禁吟了一句:‘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愁绪滚滚来’。
慨叹落叶的悲哀与不幸。
其实,落叶的生命或许就是这样,只求得春日繁茂,秋日落英缤纷。
换个思维方式.龚自珍曾说过‘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嘛!我们应该欣喜,享受落英缤纷的秋景。
”这个开头由情景人手.化用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自然引出对落叶的联想,然后再引用龚自珍的名句.恰当地诠释了“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这一哲理话题的内涵。
这样处理,使文章在开头便显得意蕴深刻.诗意灵动.从而避免了“开门见山”式说理可能会有的干巴枯燥。
在文章收尾处引用古典诗文.则具有画龙点睛之效,能够启人心智、升华主题.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令读者掩卷沉思,回味无穷。
如2004年福建考生《照海倚天》的结尾:“‘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流年似水,时光如电地过去.也许,只有历史才能让‘无字碑头镌字满’,也许也只有历史.才能最好地诠释曾国藩在天京城破黄袍欲加身之时写尽生平心境的一句话: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三处引用贴切自然不显斧凿.使文章文采飞扬.情理交辉,意蕴深远,辩证而深刻地评价了曾国藩这一历史人物.实在是一记漂亮有力的“豹尾”。
古诗词改写作文450字《古诗词改写作文 450 字》《静夜思》改写在一个安静的夜晚,李白独自住在一家客栈里。
月光透过窗户,洒在了床前的地面上,好像一层白霜。
李白抬头看着那明亮的月亮,心里特别想念自己的家乡。
他想起了家乡的亲人们,他们是不是也在这同一轮明月下呢?想起小时候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的快乐时光,想起妈妈做的香喷喷的饭菜。
他多么想立刻就回到家乡,抱抱自己的亲人,告诉他们自己在外面的经历。
可是,路途遥远,他只能一个人在这陌生的地方,对着月亮默默地思念。
李白不禁低下头,轻轻叹了口气,嘴里喃喃地念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春晓》改写春天的早上,太阳暖暖地照着大地,孟浩然在睡梦中听到了鸟儿欢快的叫声。
他慢慢地睁开眼睛,伸了个大大的懒腰,从床上坐了起来。
窗外,到处都是鸟儿的歌声,好像在开一场热闹的音乐会。
孟浩然想到昨天晚上,刮了一阵大风,还下了一场小雨。
不知道院子里的那些美丽的花朵怎么样了?他赶紧穿上衣服,走到院子里一看,哎呀!好多花瓣都被风雨打落在地上。
但是,那些还在枝头的花朵,经过雨水的冲洗,变得更加鲜艳和美丽。
看着这一切,孟浩然不禁吟诵起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古诗词改写作文 450 字》《悯农》改写在一个炎热的中午,太阳火辣辣地烤着大地。
农民伯伯们还在田里辛苦地干活。
他们弯着腰,拿着锄头,一下一下地锄着地,汗水不停地从他们的脸上流下来,滴在土地里。
他们从早上一直干到中午,连饭都还没来得及吃。
可是,他们种出来的粮食,却被那些不珍惜的人随意浪费。
有一个小朋友,吃饭的时候总是把饭粒撒得到处都是。
他的爸爸妈妈就给他讲农民伯伯种地的辛苦,告诉他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
小朋友听了以后,再也不浪费粮食了。
就像古诗里说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我们一定要珍惜粮食呀!《咏柳》改写春天来了,到处都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河边的柳树长出了嫩绿的叶子,长长的柳枝就像小姑娘的辫子,在微风中轻轻地摆动着。
古诗改写作文关于古诗改写作文锦集9篇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
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本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古诗改写作文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古诗改写作文篇1夏日的午后,一个人沿河边散步,微风习习,夹杂着荷花的清香扑面而来,瞬间扫除了浑身的疲惫,让人感觉神清气爽。
两岸挺拔的柳树上有清脆的蝉鸣,好像永远不知疲倦地歌唱,继续前行,临近荷花池的地方,还能偶尔听到青蛙在水里呱呱叫,真是一场视觉与听觉的双重盛宴。
荷花池的源头是一股涓涓细流的泉水,泉水从洞口缓缓流出,形成一股细流,没有一丝声响。
想来是这泉眼很爱惜这股细流,舍不得多流一点儿,也生怕流的太过湍急就会打破池面的宁静,破坏了这静谧的时光。
你看那泉水多么清澈明亮,像是跳动的精灵,汇入小池之后更是让池水多了份魅力,让池中的景色变得有情有趣,富有人性。
岸边的柳树挡住了夏日强烈的阳光,形成树阴,遮住水面,用她的阴凉盖住小池,避免池水因为温度过高而干涸。
树枝在晴朗柔和的风光里微微摇曳,倒影在水面上婆娑弄影,十分空灵。
一面荷叶刚把她那含苞待放的嫩尖露出水面,以此来彰显自己的勃勃生机,可是还没等她完全暴露在这夏日温热的空气中,这尖尖嫩角上却早有一只小小蜻蜓立在了上面,它似乎要捷足先登,早一点领略这夏日的美景,嗅一下这荷叶的清香,观赏这满池艳丽的荷花,倾听水中别样的蛙鸣。
眼前的这一切看得我如痴如醉,流连忘返。
无声的泉水、明亮的阳光、深绿的树阴、冒尖的小荷、可爱的蜻蜓,在夏日的午后形成了一幅色彩艳丽,明亮生动的画卷,让一切都充满了诗情画意。
真是不虚此行啊!古诗改写作文篇2李白是唐代一位浪漫主义的诗仙,汪伦隐居在安徽泾县,汪伦佷想请李白到他家做客。
于是汪伦用了最好的糯米和高粱做成了一坛美酒,把酒放在地窟里。
有一天,汪伦听到李白来到安徽,汪伦想了一个妙计,写了一封信,信里说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
古诗改写怎么改写古诗?第一步:读懂古诗,看一看古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第二步:根据诗句把当时的情景想象成一幅图画,画面上应该有什么?第三步:根据画面具体想一想他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第四步:适当地加入一些情节,再加入环境、语言、表情、动作描写,把你想到的通顺、连贯地写下来。
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是一首()诗,有哪些事物?想一想,送别时候会做些什么?送别在草长莺飞的三月天里,冰消了,雪融了,小燕子飞回了北方,大地换上了一件绿衣,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黄鹤楼里,李白和孟浩然默默地坐在桌子两边,无言地饮着酒。
李白斟了一杯酒,缓缓地举起杯,说道:“仁兄啊,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会,多保重啊。
”说完,便将酒一饮而尽。
孟浩然也举起杯来,眼中含着泪,注视着李白,一仰头将酒喝了下去,缓缓地放下酒杯,说道:“我这一去扬州,不知何时才能归来,贤弟你一定要多保重身体啊!”说着,滴下了泪珠。
李白垂下头,看着杯中的酒,眼圈也红了,他心想:真不知浩然兄去扬州之后会怎样,不知我们两何时才会再坐在一起饮美酒啊。
这时,船工走了进来说:“客官,不早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趁着天亮,赶快起行吧。
”孟浩然默默地注视着老朋友,在船工的再三催促下,缓缓站起了身,依依不舍地往船边走去,时不时回头看着老朋友。
眼看船就要开了,孟浩然已经泣不成声了,他哽咽着对李白说:“贤弟,后会有期啊。
”李白站在江边不停地挥着手,喊到:“仁兄,一路保重。
”小船越驶越远,消失在天地之间,只剩下无情的江水咆哮着,拍打着两岸的沙石,仿佛在为他们两人而哭泣着。
李白望着远去的老朋友,想起了他们两人在春天一边赏花一边吟诗,夏天一边饮茶一边论诗,中秋节时月下相互勉励,冬季对酒谈古论今,不禁流下了晶莹的泪珠。
改写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1)不要纯粹翻译诗句。
(2)改写的内容不能脱离古诗词原来的意境。
(3)在符合古诗词原意的基础上可适当地进行想象、创新。
《忆江南》改写《忆江南》改写13篇《忆江南》改写1如今,我在洛阳城已有20xx年,我虽然呆了很久,但是不知道我在江南时的时光。
江南的风景,一年四季都很好,他的美景让我怀念,哪里是多么美丽,最美丽的是春天,日出江边的花红的像火焰,春天的江水绿的向蓝色哪里非常漂亮,太阳多么的明亮,日出多么漂亮,那里到处都是美丽的景物,鲜艳的颜色,那样的大桥,凉爽的风,茂盛的大树,到处都是碧绿,到处都是美丽。
这跟现在的洛阳城有很大的差距,那里如诗如画,好多的人都在哪里做诗。
如李白、杜甫、等名人,哪里的小摊,那里的水,哪里的风景,我是多么的怀念呀,哪里的吴宫、桂林,是我最想念的地方,春天到了,那里柳绿花红,是江南最美好的季节,我现在,看见没有长叶子的树,就想起了江南的大树,看见被冻住的水,就想起江南的大河,大海,看见有人爬山,就想起了我们江南的大山。
想了好久,这美丽的风景,能不让我像吗,如果你们不让,我也会想的。
《忆江南》改写2这细雨绵绵的江南可真好啊!大脑中依次闪现着江南的美景,似乎仍是那样的熟悉和亲切。
当一轮红日在天边冉冉升起,江岸两边一簇簇、一丛丛的花儿,像燃烧的火焰那样热烈,似乎连太阳都有点自惭形秽。
春天到来的时候,江水一片莹碧,就像把蓝草沉在水中一样,把整个江面都染得一片碧蓝。
江面下的江水是那样的清澈透明,仿佛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游鱼;江面上,碧波荡漾,小舟游弋。
如丝如缕的烟雨,将江南映衬的明艳而动人。
想起江南,我最怀念的是那“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杭州了。
记得那时,在山中的灵隐寺里,寺庙的住持长老告诉我,在中秋的晚上,月亮中就会落下簌簌的桂子。
我还清晰地记着晚上躺在钱塘江边的郡亭里,看着一波又一波的江潮涌来,耳边似乎还荡漾着“哗哗哗”的水声。
哎!现在远离江南,不知何时才能故地重游,再睹江南的芳华呢?水乡江南,烟雨绵绵。
到处是园林水榭,亭台楼阁,精致而秀美,好似人间仙境。
不知道我今生今世还有没有这个福气,能再次走进烟雨江南,好好享受这江南水乡的美景啊!《忆江南》改写3这细雨绵绵的江南好啊,风景似乎很熟悉。
古代诗词改写成功的例子
当然,有很多古代诗词经过现代人的改写后,仍然保持了原有的意境和美感,同时又注入了新的元素和意义。
以下是一些例子:
1. 李白的《静夜思》原诗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现代人将其改写为“窗前明月光,洒在寝室床。
举目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这种改写更注重细节和环境描写,使诗歌更具画面感。
2. 杜甫的《春望》原诗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现代人将其改写为“山河破碎间,春日草木长。
感慨花含泪,离
恨鸟惊惶。
” 这种改写更注重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使诗歌更具有情感的表
达力。
3. 白居易的《琵琶行》原诗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 现代人将其改写为“大弦嘈嘈如骤雨,小
弦滴滴如倾诉。
嘈嘈滴滴交织间,珠玑散落满玉盘。
” 这种改写更注重音
乐效果的描绘,使诗歌更具听觉享受。
以上例子表明,改写古代诗词时需要保持原有的意境和美感,同时又要注意到现代读者的审美需求和文化背景,以使其更好地被理解和接受。
九上语文诗词曲五首改写600作文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九上语文诗词曲五首改写600作文篇1天地苍茫一片,犹如银色世界一般,柳宗元登楼远望,见江边雪景十分美丽,便打踱步去看雪景。
他走在雪地上,一棵棵枯黄的树木上没有一丝绿色,雪花伴随着小雨纷纷飘落,一个小东西无力地掉在地上——一个废弃的鸟窝,抬头远望,天空中没有一只鸟儿,许是飞到了远方过冬了吧。
柳宗元不免觉得寂寞,他想起以前和朋友一起谈笑风生的日子,想起他们推杯换盏的情景,他不由得想念他的朋友了。
这时,一滴冰凉的雪花落进他的脖子里,将他扯回到现实,环视四周,哪里有人在?白茫茫的银世界,条条小路上,除了他,哪里还看得见人的踪迹?站在雨雪中,柳宗元漫无目的地往江边走去,只见一个棕色的小东西在江中移动,那空白一片中的一缕颜色清晰里掩映在他的眼帘中,他走上前去,想看个究竟——那是一叶棕色的孤舟,一个老翁正在江上垂钓,雨雪渐渐变大,那老翁从舟中拿起了竹编的蓑衣,动作利索地一晃,头一低套上了蓑衣,他又从船中拿出斗笠戴上,一副视死如归的样子,坐在江边垂钓。
柳中元凝神遥望,看了许久也不见那老翁钓到什么鱼,恐只是在独钓一江大雪罢了。
这时,那老翁转过身来,看见了他,便轻快地摇着桨,划到了岸边……船上,柳宗元微笑着坐在孤舟上,打量着这位老翁,他约莫六十多岁光景,黄色的斗笠遮盖了住了他的白发。
群山中,大江上,仿佛广阔天地中只有他们二人。
柳宗元不由得有感而发,便吟诗一首: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傍晚时分,雪停了,老翁摇着桨与他挥手告别。
九上语文诗词曲五首改写600作文篇2九上语文诗词曲五首改写大家好,我是个学习语文的初三学生。
最近我们学习了九上册的几首名篇,其中有几首诗词曲让我印象特别深刻,想为大家重新改写一番,体会一下这些文化瑰宝的独特魅力。
首先是李白的《行路难》。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仆人远离家乡、行走艰难的奋斗历程。
但我觉得这不仅是个人的故事,也可以理解为我们每个学生求学路上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