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辙机与道岔的位置关系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2
转辙机与道岔的位置关系简介1、转辙机自动开闭器接点排列顺序:站在岔尖面向岔根方向,从右向左为第1、2、3、4排,从远向近为1、2、3、4、5、6。
2、电液转辙机开闭器接点闭合位置与动作杆位置一致,例如:右侧伸出时1/3排闭合,左侧伸出时2/4排接点闭合。
3、电动转辙机开闭器接点闭合位置与动作杆正好相反,例如:右侧伸出时2/4排闭合,左侧伸出时1/3排接点闭合。
4、交流五线制定位2/4排闭合时,须将X2与X3的软线交叉,X4与X5的软线交叉,电阻二极管颠倒极性,室内将断相保护器的输出电源任意两相相序交叉(一般在41与61接点调整BC相序)以保证送到室外电机的相序正确。
5、直流四线制定位2/4排闭合时,须将X1与X2的软线交叉,二极管颠倒极性。
道岔定位位置的确定:开通安全线的道岔为定位位置;单线半自动区间的两个咽喉的正线道岔交叉开通不同股道,当处于下行咽喉开通正线为定位,上行咽喉靠近股道的道岔开通侧线为定位;双动道岔以同时开通平行进路为定位;其它道岔一般以开通正线或靠近正线的股道为定位。
当道岔开通定位时,室外设备不一定为直股位置。
因此,核对位置时,应说明道岔开通左股(尖轨与右侧基本轨密贴)或右股(尖轨与左侧基本轨密贴)及相关的股道、道岔、信号机、牵出线、安全线的名称。
6、道岔的左右开:工务的提法为站在岔尖面向岔根方向时,道岔向左出弯时为左开,向右出弯时为右开。
在ZYJ7牵引道岔有心轨时,向厂家提供以确定安装装置类型。
7、安装位置:站在岔尖面向岔根时,在线路左侧安装的为左装(也称正装),转辙机右伸出,在线路右侧安装的为右装(也称反装),转辙机左伸出。
转辙机在左侧弯股时称左弯,转辙机在左侧直股时称左直,转辙机在右侧弯股时称右弯,转辙机在右侧直股时称右直。
据此可确认第二根角钢打眼位置。
8、电液转辙机与道岔定位位置:当左拉入为定位时1/3排闭合,当左伸出为定位时2/4排闭合;当右伸出定位时1/3排闭合,当右伸出定位时2/4排闭合。
转辙机知识点转辙机的作用:①转换道岔的位置,根据需要转换至定位或反位;②道岔转至所需位置而且密贴后,实现锁闭,防止外力转换道岔;③正确地反应道岔的实际位置,道岔的尖轨密贴于基本轨后,给出相应的表示;④道岔被挤或因故处于“四开”(两侧尖轨均不密贴)位置时,及时给出报警及表示。
一、ZD6系列电动转辙机1、ZD6系列电动转辙机结构主要由电动机、减速器、摩擦联结器、主轴、动作杆、表示杆、移位接触器、外壳等组成。
2、主要部件及作用(1)电动机:为转辙机提供动力,采用直流串激电动机。
(2)减速器:降低转速以获得足够的转矩,并完成传动。
由第一级齿轮、第二级行星传动式减速器组成。
(3)摩擦联结器:用弹簧和摩擦制动板,组成输出轴与主轴之间的摩擦连接,防止尖轨受阻时损坏机件。
(4)主轴:由输出轴通过启动片带动旋转,主轴上安装锁闭齿轮、由锁闭齿轮和齿条块相互动作,将转动运动变为平动,通过动作杆带动尖轨运动,并完成锁闭作用。
(5)动作杆:与齿条块之间用挤切削相连,正常动作时,齿条块带动动作杆,挤岔时,挤切销折断,动作杆与齿条块分离,避免机件损坏。
(6)表示杆:由前、后表示杆及两个检查块组成。
随着尖轨移动,只有当尖轨密贴且锁闭后,自动开闭器的检查柱才能落入表示杆的缺口,接通道岔表示电路。
挤岔时,表示杆被推动,顶起检查柱,从而断开道岔表示电路。
(7)移位接触器:监督挤切销的受损状态,道岔被挤或挤切销折断时,断开道岔表示电路。
(8)自动开闭器:由动静接点、速动爪、检查柱组成,用来表示道岔尖轨所在的位置。
(9)安全接点(遮断开关):用来保证维修安全。
(10)壳体:固定各部件,防止器件受损坏和雨水、尘土等的侵入。
二、S700K型电动转辙机1、S700K型电动转辙机结构主要由外壳、动力传动机构、检测和锁闭机构、安全装置、配线接口五大部分组成。
(1)外壳:主要由铸铁底壳、机盖、动作杆套筒、导向套筒、导向法兰等组成。
(2)动力传动机构:主要由三相交流电动机、齿轮组、摩擦联结器、滚珠丝杠、保持联接器、动作杆等组成。
转辙机概述及分类介绍道岔的转换和锁闭设备,是直接关系行车安全的关键设备。
由转辙机转换和锁闭道岔,易于集中操纵,实现自动化。
转辙机是重要的信号基础设备,它对于保证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改善行车人员的劳动强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转辙机概述转辙机是转辙装置的核心和主体,除转辙机本身外,还包括外锁闭装置和各类杆件、安装装置,它们共同完成道岔的转换和锁闭。
1.转辙机的作用(1)转换道岔的位置,根据需要转换至定位或反位;(2)道岔转至所需位置而且密贴后,实现锁闭,防止外力转换道岔;(3)正确地反映道岔的实际位置,道岔的尖轨密贴于基本轨后,给出相应的表示;(4)道岔被挤或因故处于“四开”(两侧尖轨均不密贴)位置时,及时给出报警及表示。
2.对转辙机的基本要求(1)作为转换装置,应具有足够大的拉力,以带动尖轨作直线往返运动;当尖轨受阻不能运动到底时,应随时通过操纵使尖轨回复原位。
(2)作为锁闭装置,当尖轨和基本轨不密贴时,不应进行锁闭;一旦锁闭,应保证不致因车通过道岔时的震动而错误解锁。
(3)作为监督装置,应能正确地反映道岔的状态。
(4)道岔被挤后,在未修复前不应再使道岔转换。
3.转辙机的分类(1)按传动方式分类,转辙机可分为电动转辙机、电动液压转辙机。
电动转辙机由电动机提供动力,采用机械传动。
多数转辙机都是电动转辙机,包括ZD6系列转辙机和S700K型电动转辙机。
电动液压转辙机简称电液转辙机,由电动机提供动力,采用液力传动。
(2)按供电电源种类,转辙机可分为直流转辙机和交流转辙机。
直流转辙机采用直流电动机,工作电源是直流电。
ZD6系列电动转辙机就是直流转辙机,由直流220V供电。
直流电动机的缺点是,由于存在换向器和电刷,易损坏,故障率较高。
交流转辙机采用三相交流电源或单相交流电源,由三相异步电动机或单相异步电动机(现大多采用三相异步电动机)作为动力。
S700K型电动转辙机和ZYJ7型电液转辙机为交流转辙机。
铁路信号设备——转辙机序道岔是决定列车运行进路的关键设备,而动作道岔的设备是转辙机,转辙机设置于道岔尖轨的轨旁或轨间,转辙机的动作、表示电路,俗称道岔控制电路,它是信号电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录一、定义二、作用三、对转辙机的基本要求四、转辙机与道岔五、转辙机的设置六、转辙机的分类七、ZD6系列电动转辙机八、S700K型电动转辙机九、转辙机的运行状态十、转辙机的检测与维护一、定义转辙机是重要的信号基础设备,用于实现对道岔的转换和锁闭,是直接关系行车安全的设备,对于保证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作用在集中联锁设备中,转辙机的作用是接到命令后带动道岔转换,其主要功能为:转换道岔、锁闭道岔尖轨、表示道岔所在位置,具体表现为:1)根据操作要求,将道岔转换至定位或反位;2)道岔转换至规定位置而且密贴后,自动实行机械锁闭,防止外力改变道岔位置;3)当道岔尖轨与基本轨密贴后,正确反映道岔位置,并给出相应表示;4)发生挤岔以及道岔长时间处于“四开”位置(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时,及时发出报警。
三、对转辙机的要求(一)对转辙机的基本要求如下:1、作为转换装置,应具有做够大的压力,以带动尖轨作直线往返运动;当尖轨受阻不能运动到底时,应随时通过操纵使尖轨回复原位。
2、作为锁闭装置,当尖轨和基本轨不密贴时不应进行锁闭;一旦锁闭,应保证不致因车通过道岔时的震动而错误解锁。
3、作为监督装置,应能正确的反映道岔的状态。
4、道岔被挤后,在未修复前不应再使道岔装换。
(二)对转辙机的技术要求如下:1、转辙机的安装应与道岔成方正,转辙机外壳纵侧面的两端于基本轨或中分线垂直距离的偏差,不大于10mm(外锁闭道岔,不大于5mm).2、列车运行速度大于120km/h的道岔应采用外锁闭装置。
3、多点(含两点及以上)牵引道岔应采用多机牵引方式。
4、发生挤岔时,转换设备(快速转辙机除外)应可靠切断道岔表示。
5、列车运行速度大于120km/h的线路,道岔应采用三相380V 电源电压的交流电动、电液转辙机牵引。
第一节转辙机概述一、转辙机的作用1、转换道岔的位置,根据需要转换至定位或反位。
2、道岔转换到所需的位置并密贴后,实现锁闭,防止外力转换道岔。
3、正确反映道岔的实际位置,道岔尖轨密贴于基本轨后,给出相应的表示。
4、道岔被挤或因故处于“四开”位置时,及时给出报警和表示。
二、对转辙机的基本要求1、足够的拉力,以带动尖轨作直线往返运动;当尖轨受阻不能运动到底时,应随时通过操纵使尖轨回复原位。
2、作为锁闭装置,当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时,不应进行锁闭,一旦锁闭,应保证道岔不因列车通过的震动而错误解锁。
3、作为监督装置,应正确反映道岔的状态.4、道岔被挤后,在未修复之前不应再使道岔转换。
三、转辙机的分类1、按动作能源和传动方式:电动ZD、电动液压ZY、电空转辙机ZR2、按供电电源的种类:直流:ZD6系列直流220v,电空系列24v。
由于存在换向器和电刷,易损坏,故障率高交流:单相或三相电源,有S700K、ZYJ7系列交流380v.故障率低并控制隔离区。
3、动作速度:普通动作:3。
8s以上,大多数属于此类快动:0。
8s以下,驼峰调车场4、按锁闭道岔的方式:内锁闭:依靠转辙机内部的锁闭装置锁闭道岔的尖轨,是间接锁闭方式外锁闭:依靠外锁闭装置直接将基本轨与尖轨密贴,将斥离轨锁于固定位置。
直接锁闭方式。
锁闭可靠,列车对转辙机几乎无冲击。
5、按是否可挤,可分为可挤型和不可挤型转辙机:可挤型:设有道岔保护(挤切或挤脱)装置,道岔被挤时,动作杆解锁,保护整机。
不可挤型:道岔被挤时,挤坏动作杆与整机的连接结构,应整机更换。
四、转辙机的设置(一)未提速区段1、未提速之前,每一组道岔岔尖处均设一台转辙机,称谓单机牵引。
2、12号AT道岔,尖轨加长且有弹性,需两台转辙机3、可动心轨道岔心轨需单独设置一台转辙机(二)提速区段(采用S700K及钩式外锁闭)1、提速18号道岔,需5台(3+2),30号需9台(6+3)实现牵引。
两台以上的称谓多机牵引.2、提速12号道岔,2+2或2第二节 ZD6系列电动转辙机一、型电动转辙机1、型道岔区分为1、3与2、4闭合⑴若1、3闭合定位为常位:此电路为四线制道岔,室内2DQJ↑室外在定位。
转辙机概述及分类介绍道岔的转换和锁闭设备,是直接关系行车安全的关键设备。
由转辙机转换和锁闭道岔,易于集中操纵,实现自动化。
转辙机是重要的信号基础设备,它对于保证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改善行车人员的劳动强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转辙机概述转辙机是转辙装置的核心和主体,除转辙机本身外,还包括外锁闭装置和各类杆件、安装装置,它们共同完成道岔的转换和锁闭。
1.转辙机的作用(1)转换道岔的位置,根据需要转换至定位或反位;(2)道岔转至所需位置而且密贴后,实现锁闭,防止外力转换道岔;(3)正确地反映道岔的实际位置,道岔的尖轨密贴于基本轨后,给出相应的表示;(4)道岔被挤或因故处于“四开”(两侧尖轨均不密贴)位置时,及时给出报警及表示。
2.对转辙机的基本要求(1)作为转换装置,应具有足够大的拉力,以带动尖轨作直线往返运动;当尖轨受阻不能运动到底时,应随时通过操纵使尖轨回复原位。
(2)作为锁闭装置,当尖轨和基本轨不密贴时,不应进行锁闭;一旦锁闭,应保证不致因车通过道岔时的震动而错误解锁。
(3)作为监督装置,应能正确地反映道岔的状态。
(4)道岔被挤后,在未修复前不应再使道岔转换。
3.转辙机的分类(1)按传动方式分类,转辙机可分为电动转辙机、电动液压转辙机。
电动转辙机由电动机提供动力,采用机械传动。
多数转辙机都是电动转辙机,包括 ZD6系列转辙机和 S700K型电动转辙机。
电动液压转辙机简称电液转辙机,由电动机提供动力,采用液力传动。
(2)按供电电源种类,转辙机可分为直流转辙机和交流转辙机。
直流转辙机采用直流电动机,工作电源是直流电。
ZD6系列电动转辙机就是直流转辙机,由直流 220 V供电。
直流电动机的缺点是,由于存在换向器和电刷,易损坏,故障率较高。
交流转辙机采用三相交流电源或单相交流电源,由三相异步电动机或单相异步电动机(现大多采用三相异步电动机)作为动力。
S700K型电动转辙机和 ZYJ7型电液转辙机为交流转辙机。
转辙机与道岔的位置关系简介
1、转辙机自动开闭器接点排列顺序:站在岔尖面向岔根方向,从右向左为第1、
2、
3、4排,从远向近为1、2、3、
4、
5、6。
2、电液转辙机开闭器接点闭合位置与动作杆位置一致,例如:右侧伸出时1/3排闭合,左侧伸出时2/4排接点闭合。
3、电动转辙机开闭器接点闭合位置与动作杆正好相反,例如:右侧伸出时2/4排闭合,左侧伸出时1/3排接点闭合。
4、交流五线制定位2/4排闭合时,须将X2与X3的软线交叉,X4与X5的软线交叉,电阻二极管颠倒极性,室内将断相保护器的输出电源任意两相相序交叉(一般在41与61接点调整BC相序)以保证送到室外电机的相序正确。
5、直流四线制定位2/4排闭合时,须将X1与X2的软线交叉,二极管颠倒极性。
道岔定位位置的确定:开通安全线的道岔为定位位置;单线半自动区间的两个咽喉的正线道岔交叉开通不同股道,当处于下行咽喉开通正线为定位,上行咽喉靠近股道的道岔开通侧线为定位;双动道岔以同时开通平行进路为定位;其它道岔一般以开通正线或靠近正线的股道为定位。
当道岔开通定位时,室外设备不一定为直股位置。
因此,核对位置时,应说明道岔开通左股(尖轨与右侧基本轨密贴)或右股(尖轨与左侧基本轨密贴)及相关的股道、道岔、信号机、牵出线、安全线的名称。
6、道岔的左右开:工务的提法为站在岔尖面向岔根方向时,道
岔向左出弯时为左开,向右出弯时为右开。
在ZYJ7牵引道岔有心轨时,向厂家提供以确定安装装置类型。
7、安装位置:站在岔尖面向岔根时,在线路左侧安装的为左装(也称正装),转辙机右伸出,在线路右侧安装的为右装(也称反装),转辙机左伸出。
转辙机在左侧弯股时称左弯,转辙机在左侧直股时称左直,转辙机在右侧弯股时称右弯,转辙机在右侧直股时称右直。
据此可确认第二根角钢打眼位置。
8、电液转辙机与道岔定位位置:当左拉入为定位时1/3排闭合,当左伸出为定位时2/4排闭合;当右伸出定位时1/3排闭合,当右伸出定位时2/4排闭合。
ZD6电动转辙机与此正好相反。
9、复式交分道岔的排列是交叉的,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