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史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1.57 MB
- 文档页数:23
大二世界近代史复习知识点近代史是历史学中重要的一个分支,它专门研究从17世纪开始到现代社会形成的历史进程。
大二世界近代史是大学本科阶段的必修课,它涵盖了近代国际关系、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知识。
下面将对大二世界近代史的复习知识点进行整理。
一、近代世界体系变革1. 西方现代国际体系的形成:以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为标志,结束了欧洲长达三十年的宗教战争,确立了以君主国家为基础的现代国际体系。
2. 巴黎和会:1814年至1815年,由奥地利、普鲁士、俄罗斯和英国四强国在拿破仑战败后召开的会议。
通过重新划定欧洲国界,确立了以平衡势力为基础的体系,维持了一段相对和平的时期。
3. 一战后的巴黎和会: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战胜国在巴黎召开的和会。
通过《凡尔赛和约》等协议,对战败国进行了严厉的惩罚和领土调整,导致了二战的根源。
二、近代国际关系1. 帝国主义扩张: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西方列强开始对其他弱小国家进行殖民、控制和经济剥削,形成了帝国主义体系。
其中以英国、法国和德国为主的列强争夺非洲和亚洲殖民地的行为尤为突出。
2. 市场经济体系的形成:近代历史见证了农民工业化和商品经济的崛起,以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形成。
工业革命的推动使得工业产量大幅增长,资本主义逐渐成为主要经济模式。
3. 国家民族主义的兴起: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各个国家或地区的民族主义运动兴起,推动了许多国家的独立和统一进程。
其中,德国的统一、意大利的统一以及巴尔干半岛民族问题都是该时期的重要事件。
三、世界大战和国际合作1.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至1918年,由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引发的一场全球性战争。
战争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经济崩溃,并最终导致了多个帝国的解体。
2.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至1945年,由法西斯德国、日本及其盟国挑起的一场全球性战争。
战争造成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结束后全球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世界近代史单元复习(一)20、恩格斯说:“意大利是一个典型国家,自从现代世界的曙光在那里升起的那个时代以来,它产生过许多人物,从但丁到加里波第,他们是无与伦比的完美典型。
”这里的“现代世界的曙光”是指 C A工场手工业的兴起B新航路的开辟C文艺复兴运动D意大利的统一运动世界近代史单元复习(二)10、启蒙运动中的“自由”、“平等”要求,实质上反映了 BA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和黑暗B发展商品经济和对自由劳动力的要求C封建统治陷入了全面危机D封建教会的权威地位业已动摇15、法国拿破仑的最终失败说明了A法国封建传统根深蒂固B欧洲封建势力仍很强大C 拿破仑违背了历史潮流D南方种植园奴隶制仍存在19、对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发生、发展客观上起了推动作用的国际形势是1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成功2欧洲国家组织神圣同盟3欧洲反法同盟同法国交战4美国《门罗宣言》发表1、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
这时期“融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方式是AA西方的殖民掠夺B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D工业革命的开展2、下列搭配对应错误的是AA迪亚士—绕过好望角到达非洲东海岸B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C达伽马—由欧洲从海上直通印度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3、伏尔泰认为“儒学不是宗教;中国的考试制度是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加以采用”因为A法国教会势力强大,封建等级森严B科举是最好的选拔人才的制度C儒家思想有利于法国资本主义发展D儒家思想有利于法国的统一4、“英国的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变革,变革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
”这说明CA革命前后国王地位没变,议会发生了变化B革命后议会和国王共同掌权C革命前后议会和国王互换位置发生质变D革命只改变形式未变本质5、在法国国家档案馆里,珍藏着一份记录了200多年前法国革命理想的文件。
这份文件,被历史学家们称为“新制度的诞生书“。
该文件是CA《废除封建制度的法令》B《人权宣言》C《1971年宪法》D《民法典》6、“我将法律比作一个庞大球体的中心,所有公民无一例外,在圆周上均与中心保持同等距离,所占位置相等;所有的人都同等地依存于法律,所有的人都将自由与财产交由法律保护,这就是我所称的公民的普通权利,在这点上他们彼此全部相同……法律保护所有公民的共同权利,也就保护了一切他能做事的权利,除非公民想要做的事已开始危害公共利益,否则这种保护绝不会停止。
世界近代史复习资料填空1.英国圈地运动起于15世纪后期,终于(19)世纪上半期;英国无国会统治时间为(11年)2.英国资产阶级、新贵族的纲领性文件是(《大抗议》),1679年,他们在下院提出(《排斥法案》),要求取消身为天主教徒的查理二世之弟(詹姆斯二世世)的王权继承权。
3. 16世纪初,(亨利八世)通过宗教改革,将教会的管理权从罗马教皇手中夺到英国国王手中,(塔列朗)提出的正统主义,很快就成为维也纳会议的指导原则之一。
4.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派的恐怖政策统治基本上包括了(经济恐怖)与(政治恐怖)两方面。
5.(芽月起义)和(牧月起义)是法国大革命中乘疾风骤雨式的群众运动的尾声。
6.第二次反法同盟瓦解,英国被迫与法国签订(《亚眠条约》);(奥地利)加入英俄同盟,表明第三次反法同盟正式形成,1809年1月,英国联合奥地利结成第(五)次反法同盟。
7.(《提尔西特合约》)的签订明显暴露出拿破仑谋取欧洲霸权的野心,是他对外战争的一个转折点。
8.英国对殖民地的基本政策是(力图使殖民地成为自己的原料供应地和商品销售市场)9.三十年战争后,德意志农奴制的恢复主要是由被称为(容克)的庄园领主搞起来的。
10.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思想斗争经历了很长时间,第一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文艺复兴),第二次是(启蒙运动)。
11. 1721年,瑞典被迫签订(尼斯塔特和约),使俄国北方有了出海口。
12.在两次俄土战争中,俄国取得了在(黑海海峡)的自由航行权,南方的出海口问题得到了解决。
13. 1770年3月,波士顿人民在为被英军打死的人举行葬礼时进行了大示威,英政府不得不取消(汤森税法),只保留了其中的茶税。
14.北美独立战争前夕,第一届大陆会议在(费城)召开,有(12)哥殖民地代表参加。
15.拉美独立战争时期玻利瓦尔是(委内瑞拉独立)斗争中的主要领导人。
16.(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汽船。
17.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前半期,以(法国)为中心的西欧美术界主要经历了(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兴衰交替过程。
世界近代史复习题整理一、名词解释教皇子午线哥伦布交换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奥格斯堡和约》加尔文教三十年战争威斯特伐利亚会议和体系新君主制破坏圣像运动幕藩体制特辖制托马斯·潘恩门罗主义考迪罗维也纳会议和体系宪章运动巴黎公社德雷佛斯事件亚伯拉罕·林肯(1809-1865):美国政治家、思想家。
于1860年以共和党人身份当选美国总统,其当选成为南北战争的导火索。
起初,其虽反对奴隶制度,但并非废奴主义者,尤其反对暴力革命,希望以限制奴隶制东扩,推广资本主义工资劳动制度以使奴隶制度自然消亡。
但后因和解不成且北方在内战中连连失利,转变思想,于1862年颁布《宅地法》、《解放宣言》,领导北方赢得内战胜利。
后遇刺身亡。
密苏里妥协案:1819年,密苏里申请以州的身份加入联邦。
由于该州奴隶制存废问题事关南北势力在参议院的平衡,故而两方争论不休。
1820年3月,国会的南北方代表终达成妥协:确定密苏里为蓄奴州,同时从马萨诸塞州分出一个新州——缅因州作为自由州。
但对北方有利的是,它在尚未建州的西部广大地区确立北纬36°30′以南为奴隶制区域,以北为自由制区域。
此案反映了南北矛盾的激化。
堪萨斯内战:1854年国会讨论堪萨斯和内布拉斯加建州时,按《密苏里妥协案》,两州应成为自由州。
但奴隶主却据人民主权原则强迫国会授权新州居民自己决定奴隶制的存废,后通过《堪萨斯——内布拉斯加法案》。
此法案的通过,导致堪萨斯城内废奴派及自由土地派同奴隶主爆发了争夺堪萨斯领地的流血冲突,称为堪萨斯内战。
此战彰明两种制度的矛盾已激化至武装冲突的程度。
文艺复兴:词源为法文renaissance,原意为“再生”。
广义上存在三次文艺复兴:加洛林文艺复兴,12世纪文艺复兴,14-15世纪文艺复兴,狭义上即指14-15世纪的文艺复兴。
加洛林文艺复兴以恢复拉丁语学习为主要内容,12世纪文艺复兴以建立大学,完善学科为主要内容,14-15世纪文艺复兴形式上是在文学艺术方面对古典文化的复兴与创新,内核中则是对于人文主义的歌颂。
世界近代史总复习纲要一.一个社会,三个内容:世界近代史从1640午英国资产阶级革争开始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为止,约277年,这一时期,主要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
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资本主义的发展史:讲的是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从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
②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工人运动史):讲的是无产阶级从产生、发展、壮大以及登上政治舞台,进行夺权斗争,最后取得部分胜利的历史。
③民族解放斗争史:讲的是亚、非、拉人民反对殖民主义英勇斗争的情况。
二.两个时期,三个特点:世界近代史以1871年巴黎公社为界分为两个时期:1.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至l870年普法战争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即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时期。
其特点是:①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资产阶级专政代替封建专制,在欧、美、亚产生了资本主义国家。
西欧是资本主义发源地,随后资本主义就从西欧发展列美、亚洲。
如: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首先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随后美、法也建立起资产阶级专政,到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突破了西欧发展到亚洲和东欧。
如:俄国废除农奴制,日本进行明治维新,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②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代替工场手工业生产,普遍建立起大机器生产的工厂,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
如:英国的工业革命从18世纪中期开始.列19世纪上半期完成;其后,法美也进行了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工业革命,岌展了社会生产力,使资本主义国家力量增强。
③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渐代替了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无产阶由形成、发展到壮大,由自发斗争发展到自觉斗争,由捣毁机器发展科独立工人运动,登上政治舞台:以致于产生科学共产主义,建立起国际工人组织。
2.从187l年巴黎公社到“一战”结束,是资本主义衰落时期,由“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时期。
其特点是:①随着资本主义发展逐渐出现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的融合,形成金融资本,出现金融寡头,建立起大资产阶级专政,对内镇压工人运动,对外发动侵略战争,如: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出现,“一战”的爆发。
一、名词解释1.八月法令:八月法令是1789年8月由法国大革命中的法国国民制宪议会决议的包含19条法令的一系列法律条文,该法令实际上从法律层面上废除了法国的封建制度,被视为“旧制度的死亡证书”。
2.最后协定书: 为了把政治和领土状态恢复到1792年以前,维也纳的主谋者、名符其实的会议主席、奥地利首相梅特涅与会国草拟并通过了《最后议定书》等一系列国际条约,规定了许多国际关系的准则。
维也纳会议《最后议定书》的有关决定,建立了关于莱茵河自由航行的中央委员会等相应的执行机构,确保国际法有关规定的实施。
3.预定论:叙述长老教会与改革宗教会的信仰,它是将改革宗信仰表达得最完全的信条,预定论认为神的旨意是绝对的,也是无条件的,人的命运是上帝安排好的,无法变更。
人无法预知上帝的预定,人们不能以任何方式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除非正在过选民的生活。
4.热月政策:热月党人原是反罗伯斯比尔的各派人物的暂时结合,并无统一纲领。
他们代表在革命中形成的资产阶级暴发户的利益,执政后实行的主要是原丹东派的主张。
主要代表人物有塔利安、弗雷隆、巴拉斯等5.克伦威尔:奥弗·克伦威尔,公元1599~公元1658,是英国政治家、军事家、宗教领袖。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新贵族集团的代表人物、独立派的首领。
曾领导国议军在英国内战中大获全胜,是才干杰出、叱咤风云的军事将领,是使国会民主政体成为英国政体的关键性的人物。
6.自由主义:自由主义是拿破仑战争后“自由派”这一政治名称的派生术语,是以启蒙思想原则为信念的意识形态,强调维护公民自由权利,如私有财产和人身权利、思想言论自由等。
7.大日本帝国宪法:大日本宪法于1889年为明治天皇所颁布,亦称“明治宪法”,这部宪法是以德国宪法为蓝本所制定的,它规定了人民的某些基本权利,并确立了日本式的君主立宪制、近代天皇制,是明治维新的重要成果。
8.因信称义:按基督教教义,人自犯有原罪以来,没有办法实现自我的救赎.因而不能自行有正义的行为.成为正义的人,成为正义的人只能出于上帝的拯救而获得。
世界近代史复习题大学世界近代史是指从15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内,世界经历了重大的变革,包括地理大发现、工业革命、政治思想的革新以及殖民主义的扩张等。
以下是一些关于世界近代史的复习题,供大学学习者参考:1. 地理大发现:简述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 地理大发现开启了欧洲对新大陆的探索,促进了全球贸易网络的形成。
- 它导致了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对美洲、非洲和亚洲的许多地区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和文化影响。
2. 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时期对科学、艺术和哲学的贡献是什么?-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重视人文主义,重视个人价值和理性思考。
- 艺术家如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的作品,以及伽利略的科学发现,都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知识的进步。
3. 宗教改革:宗教改革是如何影响欧洲社会和政治格局的?- 宗教改革导致了天主教会权威的削弱,新教的产生。
- 它引发了一系列的宗教战争,同时也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形成和现代国家制度的建立。
4. 启蒙运动: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家有哪些?他们的思想如何影响了现代民主和科学的发展?- 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家包括伏尔泰、卢梭、康德等,他们主张理性、自由和平等。
- 这些思想为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现代科学方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5. 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起源、发展和影响是什么?- 工业革命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随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和北美。
- 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变了社会结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问题和社会不平等。
6. 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如何塑造了现代世界的经济和政治格局?- 殖民主义导致了全球资源的重新分配,同时也引发了被殖民地区的反抗和独立运动。
- 帝国主义的扩张和竞争是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原因之一。
7. 民族主义和独立运动:19世纪和20世纪的民族主义和独立运动有哪些?它们对世界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 民族主义和独立运动包括美国的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等。
《世界近代史》复习知识要点中阳楼初中胡建军一、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1、文艺复兴:①背景:14世纪前后,意大利兴起了手工工场,开始产生新生的资产阶级,他们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中的幸福。
②指导思想(核心思想):人文主义③实质: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④时间与范围:14世纪首先兴起的国家:意大利;15至16世纪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
⑤代表人物及作品但丁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
代表作《神曲》达﹒芬奇意大利画家。
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莎士比亚英国文学巨匠,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⑥影响:(1)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2)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新航路的开辟①最早新航路开辟的国家:西班牙和葡萄牙②航海家和航线:1492年,哥伦布受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从西班牙起程,开始横渡大西洋。
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和海地。
称当地居民为印第安人。
③意义:(1)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2)欧洲大西洋沿岸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⑶给亚非拉国家带来了殖民侵略和掠夺。
④对哥伦布开辟欧洲到美洲的大西洋航路的不同评价:哥伦布远航美洲给印第安人带来了巨大灾难,加剧了他们的贫穷和落后,同时在客观上使掠夺的财富成为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有进步性。
⑤与中国的郑和下西洋作比较: A目的不同:郑和下西洋目的是为了显示国力和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新航路的开辟是为了追求财富。
B规模不同:郑和下西洋总共七次,每次都有几百条大船,两三万人,规模很大;而新航路开辟时,各个航海家航海次数少,每次都是几到十几条小船,规模较小。
C时间早:郑和从1405年就开始下西洋,比西方航海家的远航早了半个多世纪;D影响也有不同: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但对中国的社会发展没有多大影响;开辟新航路则为欧洲国家的殖民掠夺开辟了道路,促进了西欧的资本主义发展。
世界史(近代史部分)——教学大纲世界近代史的研究对象•把世界上的所有国家作为研究对象,并把中国包括在内。
•要从宏观的角度考察1500-1900年世界各个地区、各个国家是如何打破隔绝状态,最后形成为一个相互联系、互相影响的整体。
1、绪论•世界近代史的研究对象•世界近代史的研究任务•关于世界历史的分期•研究世界近代史的意义•课程教材2、世界近代史的研究任务•对近代以来人类历史从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
•建立全局的观点,综合考察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历史,运用相关学科,如人类学、考古学的成果,研究和阐明人类历史的演变,揭示演变的规律和趋向。
3、关于世界历史的分期•西方史学界:基于欧洲历史的分期,把世界历史分成三个时期:古代、中世纪、近代。
•一些史学家把世界历史分成四个时期:在上述三个分期的基础上,又加上当代或现代。
•马克思主义史学: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理论,把世界历史分成:原始社会(古代)、封建社会(中世纪)、资本主义社会(近代)、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来的时期(现代)。
4、研究世界近代史的意义•学术价值•现实意义5、课程教材•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刘祚昌、王觉非主编《近代史编》•教材特点:•—编写方法:纵横交错:既叙述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纵向演变,又注重各国、各地区、个民族之间的经济、政治及文化的横向联系,进行跨国家、跨地区的综合性的比较研究,并且探索一些重大历史现象从发源地向外扩散、传播及发生影响等的来龙去脉。
•重视中国在近代世界史上所处的地位,提出了一些历史反思。
•16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中国和日本•17世纪工业革命前的东西方世界•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资本主义向外扩张——世界连成整体第二讲16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同一世纪东方中国和日本1、世界隔绝状态的突破.商业革命2、文艺复兴3、宗教改革4、欧洲诸国专制制度的形成.尼德兰革命5、16世纪的中国和日本第一节世界隔绝状态的突破.商业革命•地理大发现和商业革命的背景•地理大发现的过程•近代早期的殖民征服•商业革命一、地理大发现和商业革命的背景与条件背景:•经济上:需求、价格上涨、对黄金的追求•精神动力:传播基督教•思想动力:人文主义思想,相信人的力量,认为人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发挥自己的才能来创造幸福。
世界近代史复习思考题导言一、填空1、人类历史跨入近代阶段的一个总体发展规律是:资本主义在西欧产生、发展、向全世界扩张并走向垄断。
2、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原动力。
3、19世纪末,推动资本主义由自由向垄断过渡的推动力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4、进入垄断阶段,资本输出代替商品输出成为资本主义经济扩张的主要手段。
二、名词解释1、资本主义答:“资本主义”这个词并不是一个稳定的概念,在世界近代史的不同阶段,它的含义一直在发生变化:(1)资本主义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关系,作为一种生产、分配和交换的制度,最早萌芽于14-15世纪的地中海沿岸;地理大发现以后,在西欧获得迅速发展。
(2)资本主义作为一种新的制度(社会形态),最早产生于17世纪初的荷兰;随后在英、法、美等国家取得胜利。
(3)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展,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我们现在惯于使用的“资本主义”多取第二种含义,指的的资本主义社会形态。
三、简答1、简述世界近代史发展的四个阶段。
答:资本主义兴起时期(16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17——18世纪)、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时期(19世纪初——19世纪70年代)、向垄断过渡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
2、简述世界近代史中存在的三大世界性矛盾。
答: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扩张,逐渐形成了世界近代史的三大世界性的基本矛盾,这三大矛盾也构成了世纪近代史发展的线索,它们分别是: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资产阶级革命的先声——尼德兰革命一、填空1、世界历史上的爆发的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是尼德兰革命。
2、破坏圣像运动标志着尼德兰革命的爆发。
二、名词解释:1、“血腥敕令”答:1550年西班牙总督在尼德兰发布敕令,规定新教徒为“异端”分子,已经抓获即处死,并处没收财产。
窝藏帮助异端者同罪,因其残酷性被称为“血腥敕令”。
世界近代史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权利请愿书》:是一部有关人民权利的法律,是英国宪法之一,因此是英国宪政史重要法律之一。
“权利请愿书”表达了限制王权的资产阶级要求,确立保护私有财产原则,再次强调国会在征税上的最高权力。
2、长期议会:长期议会是英国国王查理一世为了筹集军费而于1640年11月3日召集的议会,这届议会以后断断续续存在到1653年,长达13年之久,史称“长期议会”。
其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占优势,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立法机关和领导机关。
先后逮捕并处死国王宠臣斯特拉福伯爵和劳德大主教,通过《大抗议书》。
1649年1月30日处死国王。
5月19日宣布英国为共和国。
1653年4月20日,克伦威尔建立军事独裁的护国政治后被解散。
3、《人身保护法》:《人身保护法》是17世纪70年代末英国议会通过的关于保障人身安全的法案。
1679年议会选举时,反对查理二世政府的反对派议员(辉格党人)在议会中提出了《人身保护法》。
法案规定:如无法院拘票,不得逮捕人;每个被逮捕的人,在逮捕之前应先公布他的罪状,被捕的人有权要求立刻按照法律进行审讯;对于依法逮捕的人,必须在24小时内提交法院审讯,否则应予释放。
凡犯有“叛国罪”或“严重刑事罪”者不在此例。
该法主要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服务。
4、克伦威尔:克伦威尔(1599~1658年)出身于乡绅家庭,中等贵族,是一个虔诚的清教徒。
议会中的独立派领袖,代表中校新贵族和中等资产阶级利益。
克伦威尔出身于亨廷登郡的一个没落的新贵族家庭。
青年时期就学于剑桥一个著名清教学院,受到清教思想的薰陶。
1628年被选入议会。
在长期议会中,与坚决反对王党的议员站在一起。
参加制定《大抗议书》等文件。
1642年,英国内战开始,他站在国会革命阵营方面,以自己组织的“铁骑军”屡建战功。
1645年,国会授权克伦威尔改组军队,他以铁骑军为基础组成“新模范军”。
他指挥这支军队,战胜了王党的军队。
1649年1月30日,他在人民的压力下,以议会和军队的名义处死国王查理一世。
一.名词解释【路德教】:16世纪由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创立的新教。
1529年,由马丁·路德创立于德国。
其思想主要包括:①因信称义,认为只有信仰上帝才能得救。
②强调《圣经》的最高权威。
③人人皆祭司,主张教徒平等。
④简化宗教仪式,建设廉洁教会。
1546年,德国新教与天主教诸侯国发生战争。
1553年,双方缔结奥格斯堡合约,确定“教随国定”的原则。
至此,路德教派新教得到了正式承认。
【英国国教】:英国在宗教改革中建立的民族教会。
又称安立甘宗。
1534年,国王亨利八世促使国会通过《至尊法案》。
规定英格兰教会不再受制于教皇而以国王为英格兰教会的最高元首,并将英格兰教会立为国教。
1563年,伊丽莎白一世颁布《公祷书》和《三十九条信纲》,规定了英国国教的教义。
英国国教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其中清教徒更是成为革命的主力军。
【加尔文教】:16世纪由宗教改革家加尔文创立的新教。
16世界30年代中期,瑞士宗教改革的中心转移到日内瓦,领袖是约翰·加尔文。
加尔文神学思想的核心是预定论。
加尔文的圣礼体现了廉俭和平等的思想。
圣礼只保留洗礼和圣餐礼两种。
加尔文教教会神职人员大量减少,只设长老、牧师、教师、执事四职。
1541年,加尔文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日内瓦神权共和国。
加尔文教的教义适合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因而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西欧国家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法国的胡格诺教派、英国和北美的清教徒、苏格兰的长老会教徒和荷兰的新教教徒,都是加尔文派的教徒。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结果】沃姆斯敕令:1521年4月,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在沃姆斯城帝国会议上颁布的一项敕令,主旨在于反对宗教改革的倡导者马丁.路德及其教义。
路德本人也应召与会,双方进行了两小时辩论。
教皇利奥十世宣布开除路德教籍的敕令,要求帝国把路德置于法律保护之外,静止传播路德的说教;路德据理力争,拒不悔恨,后避入萨克森选侯腓特烈的瓦特堡。
奥格斯堡合约:1529年帝国会议在斯拜尔召开,重申了沃姆斯会议反对异端的禁令,路德派诸侯拒绝接受该决定。
世界近代史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地理大发现——西方史学家对15至18世纪欧洲一系列航海活动的通称。
15世纪后,由于对外贸易的需要和对贵金属的渴求,在宗教狂热和人文主义精神的鼓舞下,西欧一些探险家开始寻找通向东方的新航路。
1492年,哥伦布航抵“美洲”,开辟了欧美航线;1498年达•伽马开辟自西欧绕过非洲南端直达印度的航路;1519—1522年麦哲伦与其同伴首次环球航行。
地理大发现,引起了商业革命和西方国家殖民掠夺的狂潮,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关系的成长,预示了世界史上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2、价格革命——16至17世纪西欧社会上出现的金银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
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等国从殖民地掠回大量金银,使欧洲贵金属的储量急剧增长,从而引起欧洲各国通货膨胀。
价格革命打乱了传统的经济关系,推动了英国圈地运动和中欧农奴制再版,使新兴资产阶级的经济力量愈益增长,加速了西欧各国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和封建制的解体。
3、商业革命——16世纪欧洲商业的突然扩大和新的世界市场兴起的现象被称为商业革命。
新航路的发现,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欧洲人的经商范围由地中海一带扩展到大西洋及世界各地,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都有了商业往来。
各地对欧洲商品的需求也在扩大,使贸易额和商品种类都大为增加。
工业的发展、商业活动的迅速扩大以及殖民制度的建立,对欧洲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商业革命是产业发展所引起的,而商业革命开发了广大市场,又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4、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14至17世纪欧洲文化和思想史上的一次重大的新文化运动。
因欧洲思想文化界人士力图恢复希腊、罗马典文化,使之“复活”、“再生”,“文艺复兴”即由此得名。
文艺复兴起源于意大利,15世纪后期传播到英法德等其他西欧国家,运动的中心是意大利。
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人文主义,是一种以人为中心,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的精神。
高中历史世界近代史重难点知识点总结一、文艺复兴1.时间:14 世纪 - 16 世纪2.兴起地点:意大利3.核心思想:人文主义4.代表人物及作品- 但丁:《神曲》- 薄伽丘:《十日谈》- 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米开朗琪罗:雕塑《大卫》- 拉斐尔:《西斯廷圣母》5.影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文学、艺术和科学的发展,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二、新航路开辟1.代表人物及航线- 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达伽马:开辟通往印度的新航路- 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 麦哲伦:环球航行2.影响: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引发了欧洲殖民扩张和掠夺。
三、宗教改革1.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2.影响:打破了天主教会的精神垄断,促进了欧洲宗教和思想的解放。
四、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开始标志:1640 年,长期议会的召开。
3.重要文件:《权利法案》,限制了王权,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4.意义: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对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五、美国独立战争1.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2.开始标志:1775 年,来克星顿的枪声。
3.重要文件:《独立宣言》,宣告美国诞生。
4.1787 年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国家。
5.意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六、法国大革命1.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开始标志:1789 年 7 月 14 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3.重要文件:《人权宣言》,宣扬自由、平等、民主等原则。
4.拿破仑帝国:对内颁布《拿破仑法典》,巩固资产阶级统治;对外战争前期具有正义性,后期具有侵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