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

自二十世纪80年代Henry Holec正式提出“学习者自主”概念以来,自主学习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尤其在外语研究领域,学者们开始将研究的重点由传统的研究教师如何“教”转向研究学生如何“学”。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被认为是现代教育的目标之一。二十世纪90年代,国外自主学习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引入中国,引起我国教育界和外语界学者的普遍关注和极大兴趣。尤其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启动,2004年,《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颁布,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自主学习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被放到非常重要的地位。正如《教学要求》所言:“教学模式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习者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因此,培养学习者自主也是21世纪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基于网络环境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并非意味着不受任何约束的自由学习,而是在教师、学习同伴和教务管理部门等外部力量介入下的“自我导向、自我计划、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本文是以国内外自主学习相关理论(如认知心理学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等)研究成果为基础,在湖北经济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基础上,以自主学习监控为切入点,分析了目前我国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监控的现状与必要性、并围绕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监控目标、监控类型及原则,自主学习监控内容、自主学习监控策略等内容展开研究,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多元监控体系的构建设想,即由学生、教师、教务管理部门、教学督导及网络技术监控等共同参与的“五位一体”多元监控体系。为论证该监控模块的有效性,本文通过问卷和实验研究的方法探究了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监控与英语学业成绩相关关系。其实证研究结果论证了以下几个研究假设:(1)学生英语学业水平与元认知监控水平正相关;(2)情感调控策略(学习动机、归因、自我效能、自信心、学习态度、焦虑等情感因素的控制与调节)与英语学业水平正相关;(3)教师监控、同伴监控及其他外部监控(教务部门、督导、班主任、网络技术监控等)与英语学业水平正相关;(4)自主学习监控(含自我监控和教师的积极介入)与英语学习者词汇学习、阅读水平及听力水平正相关。通过本文的研究,作者得出结论:(1)培养学习者自主有助于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习者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2)“自主”与“监控”并非“悖论”,而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构成生态学意义上的“动态和谐、协调发展”的生态共同体;(3)积极适度的自主学习监控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英语学业水平;(4)构建“五位一体”多元监控体系是基于网络环境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5)为提高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效果、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加强监控策略培训对于英语学习者和教师来说同等重要。

在知识经济和终身学习的背景下,自主学习被赋予了从未有过的价值与使命,新的发展急需自主学习实现方式及其支持环境变革以应对未来学习的转变以及未来学习者迫切的自主追求,显然遵循“课程”与“课堂”操作隐喻的传统学习环境已无法胜任,因此问题的解决要求发展一种符合时代发展精神、吻合当前教育与技术理念的新的自主学习实现框架。对此,论文将设计的视角投向当前先进的个人学习环境(PLE)的建构理念,并分析了个人学习环境与自主学习两者结合在社会文化上和技术方法上的必然。由于能够借鉴的国内外研究几乎没有,因此论文采用了“分析差异——发现线索——寻求解决”的研究路线:首先从分析传统学习环境(以LMS为代表)到PLE中学习所发生的转变出发,然后从学习组织、学习体验、学习支持和环境架构多个角度寻找线索和理论依据,最后建构出基于

PLE的自主学习(PLE-SRL)这一全新学习模式的概念模型。PLE-SRL模型从学习的组织和保障两方面进行了重点细化。在学习组织上该模型的最大的特点在于不直接映射教与学的过程逻辑,而是以学习活动的层级组织作为支架,将自主学习的调控过程和PLE环境的建构以一种半结构化的方式进行整合,强调边学习边建设,并提炼出自主学习活动的五类构成元素以及三级逻辑组织,探讨了这一新型结构体系的建设机制、调控机制、感知机制、关联机制和导航机制,还结合典型案例讨论了其各种教育应用场景和应用模式。在学习保障上,该模型将以集体智慧为核心特征的社会关联技术引进自主学习的学习支持设计中,以实现在分布式的开放环境中最优化地组织并联结来自多元化渠道的适合的内容、工具和人,还提出实现这一学习支持的三层模型,并深入研究了其中一些关键性技术,包括学习活动流描述模型、关联推送策略矩阵、激励与优化机制等。论文最后从零代码开始设计并实现了PLE-SRL模型的原型系统,从自主学习的支持度和可接受性两个方面分别对原型系统展开了评价以及试用,实证了系统架构的可行性和理论研究的合理性。

教育是一项长期任务,学习则伴随一个人成长的全过程。现代教育理念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与发展。要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解决目前国内大学英语教育体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首先要从转变教育理念、更新教学运行机制和教学模式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学习自主性的培养“其目标是帮助学习者考虑并重视影响他们学习的各种因素,找到最适合自己特点和学习环境的学习策略,从而使学习效果更好,并使学习者能够承担对自己学习的责任。”本论文运用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以及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围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从对学生学习自主性、内部认知与自主能动性的培养、对其元认知学习策略、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其自主学习及其在自主学习中动机策略的运用能力的培养、以及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中的作用分析、大学英语教学策略的运用等方面,探讨了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建立健全自主学习的培养机制等方面的研究,以解决大学英语教学“建构缺失”状态对教学和学习所造成的问题,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并以此达到英语学习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基于人本主义的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要以学生为本,加强学生自主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实施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特点,运用全新的教学理念,采取多样化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多让学生参与教学,创造出和谐、愉悦的互动学习气氛,以提高学习效率。自主学习模式可以使学生在大学期间进行个性化学习,从根本上消除学习的被动因素和被动局面。新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应当为学生创造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培养他们的学习自主性,满足他们不同的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培养他们终身自主学习的能力。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由学生自己来进行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只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教授给学生。现代心理学的观点也认为,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因此,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帮助学生建构语言知识,学生学会或能够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并在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对新知识重新编码理解,形成自己的新知识。学生可以明白自己的知识是如何建构的、自己对新知识的概念是如何形成的。基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学习是建构性的,学习是呈现积累性的,主张目标定向的学习。知识既不来自学习的主体(学生)也不来自学习的客体(环境),而是来自两者的结合。学生通过建构自己对事物

的现象和关系的理解来进行学习。学生在学习中必须对新信息进行加工整理,使已有知识信息与其他信息相互关系,在保持已有知识信息的同时,能够处理并理解新的知识信息。因此,积极主动的学习是目标定向的学习。学生只有明确自己的目标并获得所希望的成果时,学习才是成功的。学习的目标形成于学习过程之中,与学习过程中真实任务有关,在学生和教师、教学内容、学习环境的互相作用里产生。在变化发展的学习过程里学生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利用不同的方法和途径来完成任务达到最终目标,并评定自己在达到目标中取得的进步。在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有所转变。教师应扮演六大角色:学习引导者、目标确定者、资源提供者、学习促进者、困难帮助者、成效评估者。他们对学习方式与教学内容的设计直接影响着学生能否充分而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本文认为,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和策略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培养其元认知策略及其在学习中的应用、培养其自我监控能力与自我评估能力,并在教学中创设不同学习途径、倡导互助合作式学习、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等方法来充分调动学生内部认知,培养与发展其内部认知的自主能动性,发挥其创造性思维进行创造性学习,以达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在论文的主题定位上进行创新。对教学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二是在论文理论运用方面进行的创新。使之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更强,更具有学术价值。三是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用于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上,认为学生的创新性培养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创新性转化为创新能力,这样学习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才有保障。总之,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教师应建立并强调人本主义教学思想,推进各种自主学习策略的运用,运用多种教学理论引导学生学会自行构建知识的意义,学会学习,学会进行探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学习,从而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并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网络资源自主学习

基于网络资源的自主学习 ——以《亟待拯救的文明古国》为例 福州格致中学洪珍 一、背景 信息时代的到来,基于网络的学习正在给历史教学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使得学生的历史学习从被动走向主动探究,从狭窄的课本走向广阔的互联网世界。网络教学恰恰是将学生的兴趣以及历史的有效性学习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 2008年4月,应福州市历史名师工作室的邀请,我根据学校的教学环境和软硬件建设的实际情况,制作了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五第一节《亟待拯救的文明古国》的历史学习网页,并将之上传至互联网。4月10日,我开设了《基于网络资源的自主学习——亟待拯救的文明古国》市级公开课,进行基于网络资源的自主学习探索与研究。 二、问题 革命与改革是人类文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最常见现象,学习和掌握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史实,有利于学生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一般情况下,学生对于中外历史上主要的改革现象以及改革背后所蕴含的历史发展规律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然而,埃及“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无论对于学生还是对于我自己来说都是一次挑战。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课程内容的陌生:“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相关内容在我以往大学专业学习期间是从未接触过的,由于它的“陌生性”和“崭新性”,没有现成的教学案例、课例可以借鉴,如何拓展更广阔的思维空间,这是备课时碰到的第一个问题。 2、课程本身的枯燥性:“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内容比较枯燥,且其中历史概念多、线索复杂,所涉及的背景例如奥斯曼帝国、埃及地理环境等知识学生都比较欠缺。如何上好这堂课,给枯燥的教学内容以生动的色彩,并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感,从而使他们“愿意学”、“主动学”,是我备课时要考虑的第二个问题。 3、如何以整合的理念来设计和使用网络教学环境:信息技术应用于历史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进行整合的过程。基于网络的历史学习,丰富的史料是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课前我们收集的学习资料,包括了网络资源、ppt课件,文字图片资料等,如何将这些不同媒介的资源加以整合,同时还要注意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的结合,学生在线学习和课堂教师讲授的结合,就成为上好这节课的关键问题。 三、问题的解决 开设公开课前一周,我将学生分成两部分,同时给他们两个课题:“近代埃及面临的内忧外患”和“走近穆罕默德阿里”。要求学生将这两个问题的材料通过课件形式制作出来,并要求学生要提出与他们的课题相关的思考题。通过这样的准备工作,学生对于阿里改革的相关背景以及阿里的经历、性格等都有了大概的了解。而我也从一些学生制作的课件中所提供的有用材料进一步充实了我上课的内容。 4月10日上课这一天,首先为了防止网络拥塞,我采用了“双保险”,建议一部分学生通过“网上邻居”访问,而另一部分通过”骆志煌工作室”的网站即外网访问,从而使上课过程中没有出现死机现象,保证了公开课的正常进行。 教学过程主要围绕着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教学 1、设计“自主导入”页面,激发学生兴趣:由于“自主导入”页面的设计,学生可根

如何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如何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摘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是《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终身教育的需要。眼下,“自主学习”已成为教育新时尚,其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并正悄然改变着教师的教育行为,影响着师生的精神面貌。因此,教师要创造条件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使学生乐学、爱学、善学,既能掌握学习的客观规律,又能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 1.让学生尽可能去“想”。 培养学生一个“敢”字,鼓励他们毫无顾及的尽情去想,合理的去想。如学《圆明园的毁灭》时,采用CAI创设情景,放火烧圆明园影片的片断,让学生看后谈体会,学生便联想到火药,学生提出中国是最早发明火药的,为什么不制造出火炮、火枪来对付英、法联军呢?这样以来,使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超越了书本。 2.让学生尽可能去“看”。 “看”就是让学生观看、观察,给充足的时间去观察,通过“看”发现,在此基础上去主动学习知识。如学圆明园

的风光时,采用CAI出示圆明园的风光图片,由学生尽情地观察、欣赏,再据自己观察和发现,给图片题一个与图同美的名字―题名。然后将图片的原名对照自己题的名,比较谁好,为什么?如学生据“万花阵”的建筑特点,它像一朵绽开的荷花而题名为“石花玉亭”。这样学生在充分“看”的基础上进行探求并创造性地学到了知识。 3.让学生尽可能地去“画”。 学生通过亲眼去看、去体验、去想象,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和思考层面把自己所获得的信息画下来,描绘出来,再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好的将手和大脑都动起来,克服学生上课只用耳听,不用小手来操作的不足。如上《画风》一课时,在设计时充分体现一个“画”字,老师和学生都用画的方式来表达一定的思维结果,老师用“简笔画”板书出书上所说的风中的事物,课中还设计让学生在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上想办法“画”出“风”来,看谁的办法想得多,并说出为什么这样就把风画出来了。这样就激起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和兴趣,培养了学生动脑和动手的能力,学生在探究怎样画这一过程中,也就明白了风是不能直接把它画出来的,只有通过其它事物在风的作用下来表示这一要点,比老师讲出来的效果好多了。 4.让学生尽可能的去“说”。 学生思维的合理性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这样通过他们

国内外自主学习研究现状综述

国内外自主学习研究现状综述

国内外自主学习研究现状综述 自主学习的思想源远流长。继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之后,卢梭、第斯多惠、杜威等都是自主学习思想的倡导者。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自主学习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20世纪80年代末出版的《自主学习和学习:理论、研究和实践》一书中也系统总结了维果斯基学派、操作主义、现象学派、社会学派、意志理论、信息加工心理学等不同角度对自主学习做过的一些探讨。但是,由于研究者的理论立场和视角不同,对于什么是自主学习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看法。目前,国外使用的与自主学习有关的术语也很多,如自我调节的学习(self—regulated learning)、自我管理的学习(self—managed learning)、主动学习(active—learning)、自律学习(autonous learning)、自我计划学习 (self—planned learning)、自我监控学习 (self—monitored learning)、自我定向学习(self—directed learning)、自我教育(self—education)、自我指导(self—instruction)等。在国外,自主学习思想一直受到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共同关注。但是,20世纪中叶以后,由于信息加工理论心理学迅速发展,维果斯基的语言自我指导理论在西方得到了认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开始兴起,心理学领域的这些发展从不同角度推动了对自主学习的理论阐述或者实践研究。

我意识是获取和应用意志控制策略的前提,在意志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自主学习过程分为:内隐的自我控制过程,包括认知监控、情绪监控与动机监控三大类;外显的自我监控过程包括学习环境中的失误控制与任务控制。其中内隐的自我控制过程是自主学习的关键过程,而学习任务和情景的变化也会增强学生的一直控制。因此,可以通过训练学生的各种叛逆个意志控制策略来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 以弗拉维尔为代表的认知建构主义学派认为自主学习实际上是元认知监控的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认知水平的提高,对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极为关键。通过直接教学、采用同伴辅导和学习问题讨论、开展合作学习,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美国密峙安大学的宾特里奇(Pintrich,2000)教授认为,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性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首先为自己确定学习目标,然后监视、调节、控制由目标和情境特征引导和约束的认知、动机和行为。自主学习活动在学生的个体、环境和总体的成就中起中介作用。 在众多西方学者对自主学习的界定中,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自主学习研究的著名专家、华盛顿城市大学的齐莫曼(B.J.Zimmenrman)教授。20世纪90年代齐莫曼在广泛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具有代表性的自主学习理论。齐莫曼认为,当前学生在元认知、动机、行为三个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时,其学习就是自主的。具体来说,如果学生自己能够主动、灵活地应用元认知策略,能够自我激发学习动

大学生自主学习心得体会

大学生自主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学生自主学习的心得体会陈强 学生自主学习的心得体会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不是说学生就可以在家闭门造车,而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的发展以及物理学习的规律,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想学”的动机。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 “亲其师,信其道”,一般说来,学生对某位老师产生恐惧,那么,对其所教的课也不会产生兴趣,反之,学生喜欢的老师一走进教室,课堂的气氛就会显得活跃,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就会油然而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容易调动。因此,教师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注重沟通师生情感,及时进行角色转换,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人文环境。 2.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兴趣是一种学习动力,学习的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越高,学习的效果越好。但如能把学习的兴趣培养成一种学习的需要,就能使学生由原来的“要我学”转为“我要学”,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学生在初学某门科目时都会感到

新奇,因而对这门科目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但学生缺乏意志和毅力,兴趣容易因困难和乏味而转移和中断,只有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维持他们学习的动机。所以,教师要根据教学的目的要求,结合学生的特点,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形式,不断的调动学生的兴趣。 二) 传授科学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未来学家指出:未来社会的“文盲”,并不是指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指那些不善于掌握学习方法,不会自主学习的人,所以,教师应有意识地贯穿学法指导。俗话说:“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教师告诉学生“是什么”,学生照单全收,但不知其“为什么”,告诉学生“为什么”,学生可以有所领悟,但最重要的从“是什么”到“为什么”的思维过程却给忽略了。坚持让学生自主学习,哪怕学生的自得自悟的能力还不够全面、深刻,但对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1.预习。自主学习的预习,是学生独立获取基本知识的重要一环。指导预 习按“扶—放”原则,起先可设置“导学提纲”,以设计一系列问题的形式,在“学什么”“怎样学”两方面加以引导。当学生对如何预习有一定的实践后,提纲逐步精简,最终让学生丢掉“导学提纲”的拐杖,走上自学的道路。

新课程自主学习资源英语七年级上

《新课程自主学习资源》英语七年级上 听力部分录音材料及参考答案 一、听力部分录音材料 Lesson 1-4 Ⅰ. 1. A 2. b 3. G 4. h 5. m 6. DC 7. km 8. MBA Ⅱ. 1. Nice to meet you! 2. What’s your name? 3. Hello, I’m Jim. 4. Good morning!5.How are you? 6. Fine, thank you. And you? 7. What’s this? 8. Thank you! 9. Sit down, please! 10. My name is Ann read. Ⅲ. 1. Bb 2. Kk 3. Mn 4. Ll 5. Gg 6. Ee Lesson 5-8 Ⅰ.1. -My name is Wei Hua. -How do you do? 2. -How are you, Li Lei? -Fine, thank you. 3. -Nice to meet you, Mr Green. - Nice to meet you, too. 4. -Hello! Are you Miss Li? -Yes, I am. 5.. -This is Jim. -How do you do? 6. -Good morning, Mrs King. - Good morning Ⅱ. 1.G 2.B 3.D 4.K 5.F 6..J 7.X 8.S 9.Q 10.L 11.Y 12.R 13.H 14.I 15.P Ⅲ. 1. Good afternoon. 2.LiLei, this is Wei Hua. 3.What’s your name? 4. Can you spell your name? 5.Are you Jim? 6. How do you do? Lesson 9-12 Ⅰ.1.0 2.14 3.2286 4. 119 5. 4 Ⅱ. 1. What’s 4 plus 6? 2. What’s 3 minus 1? 3. What’s 2 plus 3? 4. What’s 15 minus 10? 5.What’s 8 plus 3? Ⅲ. 1. This is a plane. It is 747. 2. I am 13. 3. This is my telephone number: 40288607-3022. 4. This is my bike. The number:0113572. 5. This is Mei Mei. She is in Row 5. Lesson 13-16 Ⅰ.1.What’s this in English? It’s a computer. 2.Is that a bike? Yes, it is. 3.What’s that? It’s a bus. 4. What’s this in English? It’s an apple. 5. Is this a watch? No, it’s a clock. Ⅱ. 1. Is it an English car? 2. What’s this in English? 3.Are you 13? 4. What class are you in? 5.What’s 3 plus 7? Lesson 17-20 Ⅰ.A. Is it a bird? B. How old is Mr Zhang? C. Where is Bill? D. Who’s that in the picture? E. Is the boy Number 6? F. Is Joy at school? G. Are you English? H. Is it a cat or a boy? I. What’s your name? J. Is your mother a teacher? Ⅱ. 1. Who’s that? He’s Mr Liu. He’s a teacher. 2. What’s this? It’s a bike. 3.What’s that? It’s an apple. 4. What’s this? It’s Number 9. 5. Is that a book? Yes, it is. Lesson 21-24 Ⅰ.1.This is my bag. 2.These are Chinese cars. 3.Sorry, I don't know. 4.My picture is on the wall. 5. He is in Class 2 Grade 1. Ⅱ. 1. Excuse me, are you a teacher? 2. Excuse me, what row are you in? 3.Is it a cat? 4. Is the woman your teacher? 5.Your picture is very nice. 6. Who is that girl? 7. Are you in Class Two? 8. How do you do? 9. Is the girl Lily? 10. Hello! This is Sam. Ⅲ. 1.English 2. my 3. father 4. woman 5. mother 6. Her 7. teacher 8.You 9. His 10. eleven Lesson 25-28 I. 1. Are they in the classroom? 2. Is it a box? 3. What’s this? 4. Can you see one woman or two women in the picture? 5. Is she a teacher? 6. What are these in English? II. 1. What are those over there? 2. Where are Han Mei and Li Hong ? 3. Are Jim and Kate in the same class? 4. Where’s Li Lei’s bag? 5. Who’s that? III. Lucy and lily are twin sisters. They are at the same age. They’re 11. They aren’t Chinese. Now they are in our class, but we are not in the same row. Jim is a boy. He is English. Jim has a bird. Its name is Polly. Polly is our good friend. We all like it very much. Lesson 29-32 I. 1.W: What’s this ? M: it’s a pen. 2. W: Where are the apples? M: They are over there. 3. W: Can I put it on the bed? M: Yes, please. 4. W: Please look after my cat, Mimi. M: OK. 5. W: Where’s Ann? M: She’s in the car. II. 1. A: Excuse me, What’s your phone number?B: My phone number is 2708866. And my mother’s phone number is 2706688. 2. G: Are you in Class 8? B: Yes, I am. We are in the same class. 3. A: Hello! Lucy! Who’s that girl? B: Hi, Jim! She is my friend ,Kate. 4. G: Is your friend Chinese? B: No, she’s American. And now she is a student in my class. 5. A: Are you all here today? B; No, Wang Hai and Li Lei aren’t here. I think they are at home. III. Lucy and Lily are sisters. They are twins. They look the same. They are students of No. 5 Middle School. Their Chinese teacher is Miss Gao. Han Mei is their good friend in China. Lesson 33-36 I. 1. like 2. parents 3. son 4. family 5. policeman 6.address 7. work 8. ask II. 1. E 2. D 3. B 4. C 5.A 6. F III. 1. Can you spell you name? 2. Is that a ruler? 3. What class are you in ? 4. How do you do? 5. What’s this ? Lesson 37-40 I. 1. The cat is behind the door. 2. The woman in the picture is my mother. 3. What’s on the chair? 4. The desk isn’t near the window. 5. Where’s the ball? It’s under the bed. 6. Look! Some boxes are on the car.

自主学习 自主研修 笔记.

自主学习自主研修笔记 有关教学有效性的几个思考 王华 问题:怎样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 所谓优质教学,即高质高效、高水平高境界的教学。优质教学当然是有效教学,但有效教学未必是优质教学。有效教学只是我们对教学的基本要求,优质教学才是我们的追求目标。优质教学应该具备以下基本特征: 一、深刻 深刻者,一针见血、入木三分也。“为了顺利地完成自己的任务,一个教师应当掌握深刻的知识。”(赞科夫)深刻不是说把教材看懂,而是把教材看穿、看透,挖掘出教材的精髓。教师钻教材钻得深,悟出来的道理就透彻,这样讲起课来就简单,也能够讲在点子上,正所谓“一语破的、一语解惑、一语启智、一语激情”。教师一句精辟的话,常使学生萦绕于脑际而终生难忘;一个生动的比喻,常使学生抓住了知识的关键而茅塞顿开;一句幽默的批评,常使学生放下包袱而又惭愧不已。言不在多,贵在精当;语不在长,贵在适时;要语不烦,达意则灵。教师把课上得简单,实在是一种智慧、一种艺术、一种能耐、一种功夫、一种水平、一种境界,这决不是把教学简单化了,而是艺术化了、精良化了、高效化了。总之,教师对教材钻研深刻,上起课来就会微言大义、发人深省,从而让学生听起来轻松、嚼起来有味。与深刻相对立的是肤浅,肤浅的实质是智慧的疲软。肤浅就像一锅二十七八度的温水,既没有沸汤的烫人,也没有寒冰的彻骨。因此,你不要指望从肤浅者的教学中去寻找刻骨铭心的印象。 二、独到 独到者,独具慧眼也。教师对教材要有真知灼见,能够于平凡中见新奇。这样,他的课就如同一首诗、一幅画、一段旋律、一项发明,是独一无二的创造,学生听这样的课就像是在独享一道风景。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独到见解实际上是一种创造性思维,这种思维的特点之一是首创性。一位外国作家说:第一个形容女人像花的人是聪明人,第二个再这样形容的是傻子。首创性只承认第一,拒绝雷同和模仿。特点之二是独创性。独创性是思维最宝贵的品质,任何新见解、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都是独创性思维的产物,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源于教师的独创性思维。 独到的东西总会给人特别的、难忘的印象。独到的对立面是平庸。平庸者只肯定别人肯定的,也只否认别人否认的。至于那些应该肯定而别人没有肯定的东西,他是断然不会点头的;同样,对于那些应当否定而别人没有否定的东西,他也不会带头说“不”。所以,一般来说,你想从平庸者的教学中讨到什么让你开窍的钥匙,往往是徒劳的。 三、广博

大学生自主学习浅析

大学生自主学习浅析 摘要:如今,各国都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目标。对即将步入社会这个激烈的竞争环境的大学生来说,自主学习能力更是至关重要。本文从自主学习本身的特性和大学生当前的学习特点出发,简要探讨了大学生应该如何提高自主学习水平并对现在的大学教育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自主学习学习策略学习科学 导言:自主学习作为当今教育领域热门的学习方式,在大学生的学习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自主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成绩,而且是个体终生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它被看成一种高水平的学习方式,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自我调节水平来改善他们的学习成绩,使其成长为有效的学习者。然而,在如今大学教育中,尽管自主学习得到相当的提倡,但由于制度上、人的意识上的种种不足,使得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无法科学的,充分的进行,进而直接影响了在校大学生的学习效果。这也直接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的教育质量。因此,对大学生自主学习模式进行探讨,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学习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自主学习 1. 自主学习的含义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它不是学习者完全独立的完成学习任务,而是强调以学习者本人为中心,有效利用各方资源,是与他主学习相对立的一种学习方式。可见,它与我们通常所说的“自学”有明显的差异,“自学”仅仅是自主学习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对自己的学习活动作预先的计划和安排;二是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监督、评价、反馈;三是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调节、修整和控制。 由于不同研究者界定自主学习时的理论立场和视角不同,因此对自主学习定义上的统一极为困难。Zimmerman对自主学习的有关定义作了系统总结,归纳出共有的三个特征:①强调元认知、动机和行为等方面的自我调节策略的运用; ②强调自主学习指一种自我定向的反馈循环过程,认为自主学习者能够监控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效果,并根据反馈反复调节自己的学习过程;③强调自主学习者知道何时、如何使用某种特定的学习策略,或者做出合适的反应[1]。 2. 自主学习的价值 在信息时代知识爆炸的新条件下,知识迅速折旧,人们必须改变传统正规教育中以教师为定向的学习方式,更多的采用自我定向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来获得工作生活所需的知识技能。另外,在新型的终身教育体系必须以个体的终身学习为保障,因而自主学习成为个人必备的技能。再次,当前学校教育存在的各方面突出问题能够通过自主学习方式的引进得到解决。同时,对学生个体而言,自主学习同样能够满足个性发展的需要,提高学习的质量。 3. 影响自主学习的因素 影响自主学习的主要内部因素有:自我效能感、归因、目标设置、认知策略的获得、元认知水平、意志控制水平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某种或某类任务,是个体的能力自信心在某些活动中的具体表现[2]。具有不同自我效能感的学习者在任务定向、努力、紧张和焦虑等方面存在差异,而且在意志控制、学业信念、策略运用等方面也有明显不同,总得看来,高自我效能感的学生在上述方面更加积极,更有利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自主学习资源参考答案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自主学习资源参考答案 第六单元参考答案 第一课 1.人类社会2.中学阶段3.同龄群体职业群体民族群体社会组织4.社会健康的自我5.C 6.C 7.C 8.B 9.(1)自我意识有了较迅速发展,性意识开始有了觉醒与发展,情绪与情感方面表现出敏感强烈、并伴有脆弱、变化迅速与不稳定的特点,独立感加强等。(2)略 10.略11.略 第二课 1.沟通理解2.距离感和隔膜代沟3.开放的自我4.相互尊重平等待人5.友谊益友和诤友6.诚信7.×8.√9.×10.√11.×12.√13.√14.√15.×16.√17.D 18.B 19.C 20.C 21.略22.(1)没有学会主动倾听和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 (2)提示:从理解他人的涵义及学会主动倾听、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等回答23.(1)小明不应该改分数。因为忠诚老实是为人处事的基础,是社会生活得以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之一,是每个公民应该遵循的基本道德准则。青少年应做到诚实为人,在学习生活中,要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实事求是,讲究实效,勤奋上进。小明关心妈妈的身体是好的,但如果用改分数的这种不诚实的做法,只会让妈妈更伤心。因此小明不该改分数。(2)略。 第三课 1.父母2.高科技虚拟社区3.学校教育学生18 权利义务4.学习训练5.立下志向6.社会角色我现在7.×8.×9.×10.×11.×12.√13.ABCD 14.答题提示:只要学生围绕自己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事例即可。对父母的报答只要能答出孝敬父母等即可。15.答题提示:课见课本第24页的相关“社会角色”提示。16.略 综合探究六 1.信息书籍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互联网等2.纸印刷术3.广播和电视4.互联网5.略6.答题提示:首先要答出相关的传媒名称。如:报纸、图书、杂志、电视、网络等等。然后简要说出影响。(说明不要统一的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7.(1)电话(2)发邮件或电话(3)写信(4)发邮件(只要言之有理即可)8.略9.略10.略11.略 第六单元测试卷 1.B 2.B 3.C 4.C 5.B 6.C 7.A 8.B 9.B 10.B 11.A 12.B 13.B 14.B 15.C 16.C 17.B 18.A 19.C 20.D 21.D 22.A 23.C 24.B 25.(1)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是企业的声誉,它不仅关系到消费者的利益,而且涉及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诚信是市场一大原则,是企业的生命。在社会生活中作

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有效方式

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有效方式 数学学科定安县实验中学张楠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般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来看,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则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要让学生通过网络环境、解题反思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自主学习方式来学习。学生只要能运用好的学习方法,就等于找到了捷径;学生只要养成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就等于建立了一种自我调节的推进机制。在长期的内因和外因交互作用下,让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沿着正确的方向、途径发展,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不断调节,自我完善。 关键词:有效教学;自主探究 一、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也在悄然改变着传统的学习方式。为了更好的推进素质教育和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充分利用和开发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开展学生自主性学习,从而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各种教学技术的支持。在新课程教改中,本人对不同环境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方式进行了初步探索。 二、解题反思模式下的自主探究学习 在学习中形成反思习惯对学生自主学习知识和思维品质的培养都有积极的意义。培养学生把解题后的反思应用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养成检验、反思的习惯,是提高学习效果、培养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反思解题思路可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反思解题途径,可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反思题目结论,可培养思维的创造性;运用反思过程中形成的知识组块,可提高学习思维的敏捷性;反思还可提高学生思维自我评价水平,从而可以说反思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将自己内隐思维活动的调节,控制过程展示出来,问题解决后不要停止,应立即引导学生进行问题后的反思,并把反思中的得失板书出来,使学生能够效仿。 2、教师要启发学生解题思路的发现和结论的猜想,并树立自觉的猜想意识,努力培养学生猜想的主动意识,鼓励学生从解决问题后的反思出发,大胆猜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进行自主学习。 3、通过解题后对习题特征进行反思,用自己的语言或数学语言对习题进行重新概述,培养思维的深刻性,促进知识的正向迁移,提高解题能力。 4、反思题目结论,进行解题成果的扩大,培养思维的创造性。而且还要将反思对象扩展到学生作业后要写反思,利用作业空出的反思栏给老师提出问题。结合作业作出合适的反思。有了作业反思的要求,师生在教学上便产生了互动和交往,根据从学生的反思老师可以随时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学习态度等很多有利于教学的信息。 案例1:在讲解《勾股定理》时,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对于任意的直角三角形,如果它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b a ,,斜边为c ,那么一定有222c b a =+。 问题提出:那么当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和4,那么斜边为多少? 这是一个典型的利用勾股定理解题的题目,我们的做法是根据勾股定理再结合平方根的知识,得到斜边的长度为5254322==+。 引导学生对题目的结果进行反思:从具体再到抽象,我们可以得到一系列相同题目的解题公式:任意的直角三角形,如果它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b a ,,斜边为c ,那么一定有222222,,a c b b c a b a c -=-=+=。 通过这个问题的反思,使学生自己应用知识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并且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具体——抽象——具体”的形成过程,完成知识的自主探索学习。 5、除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外,用一段时间进行专门解题思维训练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和反思能力的有效途径。

国内外自主学习研究现状综述

国内外自主学习研究现状综述 自主学习的思想源远流长。继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之后,卢梭、第斯多惠、杜威等都是自主学习思想的倡导者。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自主学习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20世纪80年代末出版的《自主学习和学习:理论、研究和实践》一书中也系统总结了维果斯基学派、操作主义、现象学派、社会学派、意志理论、信息加工心理学等不同角度对自主学习做过的一些探讨。但是,由于研究者的理论立场和视角不同,对于什么是自主学习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看法。目前,国外使用的与自主学习有关的术语也很多,如自我调节的学习(self—regulated learning)、自我管理的学习(self—managed learning)、主动学习(active—learning)、自律学习(autonous learning)、自我计划学习 (self—planned learning)、自我监控学习 (self—monitored learning)、自我定向学习(self—directed learning)、自我教育(self—education)、自我指导(self—instruction)等。在国外,自主学习思想一直受到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共同关注。但是,20世纪中叶以后,由于信息加工理论心理学迅速发展,维果斯基的语言自我指导理论在西方得到了认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开始兴起,心理学领域的这些发展从不同角度推动了对自主学习的理论阐述或者实践研究。

以斯金那纳为代表的操作主义理论认为自主学习本质上是一种操作性行为,它是基于外部强化或自我强化而做出的一种应答性反应。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本质上是个体的学习调控反应与邻近的强化物建立联系。它包含四个子过程: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评价和自我强化。以及由此开发出了自我记录技术、自我指导技术、自我强化技术。该理论最强调外部环境对自主学习的制约作用。 以班杜拉为代表的社会认知学派从个人、行为和环境交互作用的角度来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问题。认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主要由个人内部的本能、需要、驱力、特质等决定,不主要由外在的环境因素来决定,而是受到这两者的交互作用——主体社会认知的影响制约,这种影响并决定行为的社会认知有两种:即结果期望和自我效能感。结果期望是指人关于自己的某一行为会导致他所期望的某种主观推测或判断。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关于自己是否有能力胜任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或推测,它将影响行为的结果因素转化为先行因素,对行为发作用。从理论分析,任何学生的学习行为实际上受学生的结果期望和自我效能感的双重制 约和调节。这一理论十分重视学生的社会交往和社会认知在其自主学习发展中的作用。它认为,学生与教师、父母、其他学生的积极交往和反馈会极大地促进自主学习的发展。此理论把自主学习分成自我观察、自我判断、自我反应三个子过程,强调自我效能和榜样示范在自主学习中的作用。 自由意志理论认为自主学习实际上也是一种意志控制过程,意志成分控制着人的学习行为,使学习者克服困难、坚持学习。高度的自

大学生如何自主学习

公选课《学习的智慧》期末考查作业 学院商学院 专业经济学(国际金融方向) 年级2015级 姓名吴文杰 作业题目《大学生如何自主学习》 任课教师张茂林职称教授 2017年6月10日

大学生如何自主学习 一、前言 如今,各国都把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目标,对即将步入社会这个激烈的竞争环境的大学生来说,自主学习能力更是至关重要,我作为一名大学生对此深有体会,在此简要探讨大学生应该如何提高自主学习的水平并对现在的大学教育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二、自主学习的含义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不是学习者完全独立的完成学习任务,而是强调以学习者本人为中心,有效利用各方资源,是与督促学习相对立的一种学习方式。可见,它与我们通常所说的“自学”有明显的差异,“自学”仅仅是自主学习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对自己的学习活动做预先的计划和安排;而是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监督、评价、反馈;三是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调节、修正和控制。 由于不同研究者界定自主学习时的理论立场和视角不同,因此对自主学习定以上的统一极为困难。我国教育专家对自主学习的有关定义做了系统总结,归纳出共有的三个特征: 1、强调元认知、动机和行为等方面的自我调节策略的运用; 2、强调自主学习之一种自我定向的反馈循环过程,认为自主学习者能够监控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效果,并根据反馈反复调节自己的学习过程; 3、强调自主学习者知道何时、如何使用某种特定的学习策略,或者做出合适的反应。 三、自主学习的价值 在信息时代知识爆炸的新条件下,知识迅速折旧,人们必须改变传统正规教育中以教师为定向的学习方式,更多的采用自我定向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来获得工作生活所需的知识技能。另外,在新型的终身教育体系必须以个体的终身学习为保障,因而自主学习成为个人必备的技能。再次,当前学校教育存在的各方面突出问题能够通过自主学习方式的引进得到解决。同时,对学生个体而言,自主学习同样能够满足个性发展的需要,提高学习的质量。 四、大学生的学习特点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时期,在个性发展尚处于自我统合和角色混乱阶段如果个体不能实现自我统合,就容易处于角色混乱状态,生活学习缺乏目标,迷失方向。绝大多数大学生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苦恼,其中排在前面的依次为“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意志薄弱、缺乏自信”“能力较差”“缺乏金钱”“前途模糊迷茫”。对于大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在于长期以来的初、中等教育的不足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客观上,虽然学生已经具有了丰富而完善的学习策略,包括记笔记、复习、做练习、涉猎相关内容,预习、背诵、课后整理等以占绝对主导地位,但总体上,涉猎相关内容、课后整理、复习薄弱环节策略使用的还不是非常普遍;大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还不是很强。大学阶段的教学也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时机,学生有较多的时间供自己安排,学习资源十分丰富。 由此可见,在大学阶段,大学生需要、也有条件进行自主学习。三是,还必须配合相应的策略指导或培训,并适当调整现有的教学方式,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个性和潜力。大学

自主学习资料(4)

自主学习资料(四) 第四章会计凭证设计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会计凭证设计概述 第二节原始凭证设计 第三节记账凭证设计 本章参考资料 1.《基础会计》第七章立信会计出版社2010年9月第一版主编隋英杰 2.《现代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第五章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第二版主编伍中信 3.《会计制度设计》第四章科学出版社2009年8月第一版主编宋艳敏、刘晓东 一、复习思考题 1.会计凭证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2.原始凭证和原始记录的关系是什么? 3.原始凭证的设计原则有哪些?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4.记账凭证的设计原则是什么? 5.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是什么关系? 6.记账凭证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7.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和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有什么不同? 8.如何确定所要设计原始凭证的种类?你认为如何加强对原始凭证的管理? 9.如何确定一个企业所要设计的记账凭证的种类?你所熟悉的记账凭证种类是 按什么划分的? 二、实务练习 1.某企业有部分职工进行了加班,其中王二平时加班一天、假日加班二天、节日加班一天;李四节日加班三天、假日加班三天;张三平时、节日和假日各加班一天。三人的日工资分别为:30元、40元、50元。请设计并编制本单位职工加班工资计算表。 2.某企业以权责发生制为日常记账基础,本月有待摊的保险费、报刊费和和房

屋租金,请为该企业设计待摊费用分配表。 三、案例分析 1.资料:某公司2009年7月9日以银行存款450 000购买了一台设备,并收到购货发票、运费通知单和转账支票存根各一张,另外企业设备管理部门已出具该设备的验收证明一张,针对该项交易,该企业设计的的记账凭证如下: 付款凭证 会计主管:记账:稽核:制单: 要求:请指出上述凭证在设计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就上述业务的内容为该企业设计合理的付款凭证并正确编制该付款凭证。 2.资料:李丽2009年7月从某财经学院毕业,现担任A公司财务处出纳。2009年12月2日A公司收到南方公司上月欠款126 900元。12月5日,业务员王凯出差预借差旅费5000元,李丽审核“借款单”后,以现金付讫。12月6日,李丽根据“工资结算表”以现金87 596元发放公司员工工资。12月8日,该公司负责生产的李副经理持有一张金额为1260的发票前来报销,发票上注明系樱花牌家用抽油烟机,经李丽审核发票上应填的内容齐全。12月12日,该公司何副董事长持一张金额为920元,开票日期为2009年1月份的发票前来报销,并称这是当时出差回来后遗失而现在找到的发票,经李丽审核发票应填的内容齐全,但发票的发票日期恰为春节期间。12月19日,公司财务处长和总账会计一同外出开会,公司领导决定由李丽临时兼管总账会计。12月28日,公司业务部门梁经理来财务处领取金额为78 065元转账支票一张,离丽江支票上的大写金额填写为:柒万八千陆拾伍元。 要求:请指出上述业务涉及哪些原始凭证?在业务的处理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并为其中的自制原始凭证设计格式。

小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自主合作学习模式探究 一.背景 新课程要求我们的课堂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性为主要目标的课堂,强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从发现中寻找快乐,从解决问题中增强信心,从不断体验中获得新知。打破长期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这种课堂主要靠教师向学生灌输,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状态,其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发挥,既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推进我国教育的深化改革,以利于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人材的成长,必须明确认清教学过程的本质,在先进的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创建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既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新型教学结构。 二、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高效掌握知识,迅速增长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知识源于行动”和“认识发生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观点,认为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是教育的最高原则。只有自己具体地和自发地参与各种活动,才能形成自己的假设,并给予相对合理的证实或否定,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 杨振宁博士指出,如果说在过去还有可能一个人独立完成诺贝尔奖项的话,那么,进入8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信息社会以来,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任何重大发明创造都是不可能的。在经济一体化与专业分工日趋精细的大趋势之下,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已经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重要品质。 要通过参与式的交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能够为自己行为负责的人。教师的角色作用在于引导学生,选择有用的信息,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营造师生共同学习、探索和研究问题的环境氛围,建立对话式、交互式、融合式的教学模式,正在成为教师从业的必备素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