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疏水材料的应用及进展
- 格式:docx
- 大小:20.24 KB
- 文档页数:5
2.2 电化学刻蚀法电化学刻蚀法是一种简易的金属表面处理方法。
2018年赵树国等[6]采用电化学刻蚀和空气中保存法成功在铝合金基体上制备出超疏水表面,表面表现出良好的超疏水特性。
2.3 喷涂法涂料被外力从容器中压出或吸出并形成雾状粘附在物面上的工作方式,称为喷涂法。
喷涂有空气喷涂和高压喷涂两种。
刘涛[1]通过喷涂的方法在将苯并噁嗪和聚四氟乙烯的混合物喷涂在304不锈钢基体制备一种苯并噁嗪和聚四氟乙烯复合超疏水涂层。
黄幸[7]使用喷枪将超声共混后的碳纳米管/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材料,喷涂到具有0.6MPa氩气的不锈钢网表面上,使不锈钢表面形成微观粗糙结构。
2.4 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主要利用含高化学活性成分的化合物作前驱体,然后通过水解缩合反应合成溶胶,陈化后胶粒聚合形成凝胶,最后通过技术处理后在基体表面成膜并固化烧结得到具有微纳米粗糙结构的薄膜。
为了增加成膜的粗糙度,还可以在前驱体中加入一些易挥发或易煅烧的高分子有机扩孔材料如聚乙二醇、聚乙烯醇或聚苯乙烯等。
通常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无机薄膜材料有二氧化硅、二氧化钛氧化铝等[7-9]。
丁鹏[10]通过溶胶-凝胶法,利用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纳米SiO2。
HDTMS是长烷基链接枝到纳米SiO2表面,使HDTMS-SiO2具有疏水性。
刘群等[10]以不锈钢网为基底利用壳聚糖和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制备SiO2溶胶对不锈钢网进行表面涂层,然后用甲基三氯硅烷对修饰后的不锈钢网进行表面疏水改性,获得具有超疏水性能的不锈钢网。
此方法的优点在于有多种基底,如不锈钢板、氧化铝板等。
显著缺点就是胶片的附着力差。
0 引言材料的润湿性是固体材料表面的重要性能之一。
润湿是一种流体从固体表面置换另一只能够流体的过程。
材料表面的润湿性主要与其表面的表面能有关。
材料的表面能主要是由材料表面的化学组成和材料表面的微观结构所决定。
一般我们用接触角θ来表示材料的润湿性,根据接触角θ的大小对材料表面的润湿性进行分类[1]。
超疏水材料的制备与应用前景哎呀,要说这超疏水材料,那可真是个神奇的玩意儿!我记得有一次,我去公园散步,正好赶上下雨。
我躲在亭子里避雨,看到旁边的荷叶上,水珠一颗颗滚落,荷叶却一点也没被打湿。
当时我就想,这大自然可真是奇妙,居然有这种神奇的现象。
后来我才知道,这其实就是超疏水现象的一种体现。
那什么是超疏水材料呢?简单来说,就是一种表面与水的接触角大于 150 度,滚动角小于 10 度的材料。
要制备这种神奇的材料,方法还真不少。
比如说,我们可以用化学气相沉积法。
这就好比是给材料穿上一层特殊的“防护服”,让水根本沾不上边。
还有溶胶凝胶法,就像是给材料做了一次“美容护理”,让它的表面变得超级光滑,水一碰到就溜走了。
咱们先来说说化学气相沉积法。
这个方法就像是在一个神奇的魔法室里操作一样。
把需要处理的材料放进一个充满特殊气体的容器里,然后通过加热或者其他方式,让这些气体在材料表面发生反应,形成一层薄薄的、具有超疏水性能的涂层。
这层涂层就像是给材料披上了一层隐形的雨衣,水滴滴上去,就像在荷叶上一样,咕噜噜地滚走了。
溶胶凝胶法呢,稍微有点复杂。
先得准备好一些特殊的化学溶液,然后把材料浸泡在里面。
这些溶液会慢慢地发生化学反应,在材料表面形成一层凝胶。
经过一系列的处理,比如干燥、加热等等,这层凝胶就会变成具有超疏水性能的涂层。
这个过程就像是给材料做了一个深度的 SPA,让它焕然一新,拥有了超级疏水的能力。
还有一种方法叫模板法。
这就像是用一个模具来塑造材料的形状和表面结构。
先准备一个具有特殊微观结构的模板,然后把材料填充进去或者在模板表面进行处理。
最后去掉模板,留下的就是具有超疏水表面结构的材料啦。
这种方法就像是做蛋糕的时候用模具做出各种形状一样,只不过我们做出来的不是蛋糕,而是超疏水材料。
除了这些方法,还有刻蚀法、自组装法等等,每一种方法都有它的独特之处。
那超疏水材料都能用来干啥呢?这用处可多了去了!比如说在建筑领域,我们可以把超疏水材料涂在建筑物的外表面,这样雨水就不会在墙壁上留下痕迹,建筑物也不容易受到雨水的侵蚀。
捷的合成方法制备出有机/无机树莓状结构的微球。
分别采用乳液聚合法和分散聚合法制备出粒径为微米级和纳米级左右的PS 高精度微球。
为制备出微球的阶层结构,可采用简单物理混合的方法,经过疏水化处理后的微球,可将其用于铜网的表面修饰,发现可以得到相同的高效油水分离特性的铜网,呈现出超疏水优良的特性。
1.3 绿色无氟超疏水材料郗盼毅等[4]用模板法通过模板“镜像”效应,以新鲜荷叶为模板,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密封材料,使天然的竹材表面呈现出微纳米层次的乳头状凸起结构;涂覆法是将样品完全浸入含有低表面能材料的化学溶液中,然后进行干燥固化成型;电放技术是用聚合物溶液在电场库仑力的作用下被极度拉伸的情况下形成喷射出高速细流,随后落在基板上形成微/纳米纤维膜。
2 超疏水材料的应用在各个领域,超疏水材料的应用不仅相当广泛而且有极大的进展。
因其优异的超疏水性而具备防腐蚀、自清洁、防覆冰的性能,广泛运用于各个邻域,其中包括对金属材料、纺织材料、木材材料、生物组织、口腔医学等,由此可见超疏水材料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和商业潜力[2]。
2.1 金属材料领域的应用利用超疏水材料的防腐蚀特性,可将超疏水材料作为金属涂层保护金属。
SULTONZODA Firdavs 等[5]用硬脂酸乙醇溶液处理后,铝合金表面获得了铝与水在60 ℃下反应形成的纳米-微米二级粗结构。
另外,硬脂酸在铝合金的表面上具有长的键合分支,从0 引言超疏水材料是一种新型材料,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用于在金属材料领域则具有保护作用,起到了耐腐蚀的效果。
实验证明经过加工该材料也能起到自清洁及耐磨的能力。
随着超疏水材料应用的增加,所面临的问题也在变多,其稳定性成了该材料发展的研究之重。
1 超疏水材料的简介超疏水虽然是一种新型材料,但在自然界中,许多植物叶表面、鸟禽羽毛都具有超疏水性的特点,如蜻蜓的翅膀、池塘的荷叶等[1]。
目前超疏水材料分为两大类:天然和人工合成。
天然的超疏水材料大多来源于自然界的动植物,具有良好的相适应性并且易降解,具有亲水基团,对环境友好。
高性能超疏水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近年来,高性能超疏水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在科技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这类材料具有特殊的表面结构和化学性质,能够迅速排斥液体,同时还具备优异的自清洁和抗污染能力。
本文将从制备方法和应用前景两个方面探讨高性能超疏水材料的研究进展。
一、制备方法高性能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是实现其功能性的首要步骤。
目前已经有多种方法被开发出来,如模板法、化学改性、激光刻蚀等。
其中,模板法是较为常见和经典的一种制备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使用特殊的模板结构来构建高密度、微小尺寸的纳米结构,从而实现疏水材料表面的微纳结构化,以增加接触角。
另一种方法是化学改性,它通过在材料表面引入疏水基团或在材料内部引入纳米颗粒,改变材料的化学性质以提高疏水性能。
激光刻蚀则是一种快速制备微纳结构的方法,通过激光束在材料表面局部熔化和蒸发,形成微小的柱状或碗状结构,从而实现超疏水性能。
二、应用前景由于高性能超疏水材料的独特性能,其应用前景广阔。
首先,该类材料在防污和自清洁方面表现出色。
由于其超疏水性能,液体在其表面无法附着,从而避免了污染物的沾染。
这使得高性能超疏水材料在建筑材料、车身涂层等领域具备了广泛的应用前景。
另外,超疏水材料还能应用于油水分离、水滴操控等技术领域。
例如,利用超疏水材料制备的油水分离膜,在海洋石油开采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与此同时,高性能超疏水材料的制备和应用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制备过程中的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
其次,超疏水材料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表面结构容易受损,导致超疏水性能下降。
此外,超疏水材料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也是当前研究的重要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者们正在努力探索新的制备方法和改进现有的技术。
例如,一些研究人员尝试利用生物可降解材料来构建超疏水表面,以提高可持续性。
还有一些人在研究中提出通过混合不同材料形成多级结构,以增强材料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总结起来,高性能超疏水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展现了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应用潜力。
浅谈超疏水材料的应用前景超疏水材料是一类具有极强防水性能的材料,能够在其表面形成高度疏水的特性。
超疏水材料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以下将从工业、医疗、环境和生活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在工业领域,超疏水材料可以应用于液体分离和油水分离。
传统的分离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和资源,而超疏水材料可以通过其疏水特性实现液体分离,从而节省资源并减少环境污染。
例如,将超疏水材料应用于油水分离装置,可以实现高效分离,并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此外,超疏水材料还可以应用于自清洁涂料、防腐材料等领域,提高工业材料的耐用性和性能。
其次,在医疗领域,超疏水材料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超疏水材料可以应用于医疗器械表面涂层,具有阻止细菌和病毒附着的作用,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此外,超疏水材料还可以应用于人工皮肤和人工器官的制造,提高其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
超疏水材料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医疗领域的卫生标准和手术效果。
再次,在环境领域,超疏水材料可以应用于净化水源和治理水污染。
水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而水资源的污染和紧缺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问题。
超疏水材料可以通过其高度疏水的特性,使污染物无法进入水体,从而实现水的净化和保护。
例如,超疏水材料可以应用于河流、湖泊的保护和水域生态的恢复工作。
最后,在生活领域,超疏水材料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超疏水材料可以应用于建筑材料,如窗户、墙面等,具有自清洁和防尘的功能。
此外,超疏水材料还可以应用于家居用品,如锅具、餐具等,防止水和油污渗透,提高其使用寿命和卫生程度。
超疏水材料的应用可以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和舒适。
综上所述,超疏水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包括工业、医疗、环境和生活等方面。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超疏水材料的性能和应用领域将不断拓宽,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福祉。
超疏水材料的制备与应用近年来,超疏水材料在科技领域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
超疏水材料是一种表面具有高度疏水性的材料,其具备极佳的自清洁能力和防污性能。
本文将探讨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首先,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最常见的是采用化学方法。
通过在材料表面涂覆一层特殊的化学涂层,可以使其表面呈现出极高的疏水性。
例如,使用聚偏氟乙烯(PTFE)等高分子材料进行涂覆,可以形成一层类似蜡状的涂层,其表面具有微细的凹凸纳米结构,从而实现超疏水效果。
此外,物理方法也可用于超疏水材料的制备。
物理方法指的是通过改变材料表面的形貌结构,实现其表面疏水性的提高。
例如,利用激光刻蚀技术可以在材料表面形成微细的纳米结构,从而提高其疏水性能。
通过物理方法制备的超疏水材料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被广泛应用于海洋船舶舰船、建筑材料、玻璃制品等领域。
除了制备方法,超疏水材料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首先是在纺织材料领域的应用。
超疏水纺织材料可以有效防止污渍的附着,增加材料的自洁能力和使用寿命。
这对于制作户外服装、防水材料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于户外运动爱好者来说,更是一种福音。
其次,在海洋工程领域,超疏水材料的应用也非常突出。
由于超疏水材料具有出色的防污性能,能够有效减少海洋生物的附着,从而降低摩擦阻力,提高舰船的行进速度。
这对于节省能源、提高海洋工程装备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超疏水材料还可以应用于医学器械和生物医学领域。
由于其表面的超疏水性,减少了材料表面细菌和病原微生物的附着,从而减少了细菌感染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这对于医学器械的使用和病房、手术室的卫生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总而言之,超疏水材料的制备与应用是一个多样化的领域,涉及到多个行业和领域。
通过不同的制备方法,可以得到具有超强疏水性能的材料,从而在纺织材料、海洋工程、医学器械等方面实现广泛应用。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超疏水材料的制备和应用将会进一步拓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改变。
仿生超疏水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应用2400字摘要:在仿生研究领域,许多奇特的微/纳生物表面现象给予人们大量的启示。
比如荷叶效应、水黾在水面上奔跑以及蝴蝶翅膀的自洁,引发了人们对超疏水材料的研究兴趣。
本文综述了仿生超疏水表面的润湿性原理、主要制备方法和应用。
毕业关键词:仿生超疏水;润湿性;制备方法;应用在时间的长河中,大自然不断地孕育生命,每一个生命体都具有其独特的艺术性、科学性。
人类在不断适应自然、认识自然的同时,逐渐开始研究自然。
仿生研究是人们学习自然,提高现有技术的有效手段。
在仿生研究领域,许多奇特的微纳生物表面现象给予了人们大量的启示与想象空间[1]。
比如荷叶效应[2] 、水黾在水面上奔跑以及蝴蝶翅膀的自洁[3],引发了人们对仿生超疏水材料的研究兴趣。
1 润湿性原理固体表面的润湿性[4]对揭示表面亲、疏水性,强化表面疏水性能和制备疏水表面具有重要意义。
描述润湿性的指标为与水的接触角,接触角小于9O°,为亲水表面,接触角大于90°,为疏水表面,接触角大于150°,则称为超疏水表面。
Wenzel[5]假设液体始终填满固体表面上的凹槽结构,粗糙表面的表观接触角θ?与光滑平坦表面本征接触角θ存在以下关系:r(γs-g-γl-s)/γl-g=cosθ?=r cosθ,式中r是材料表面的粗糙度因子,为固液界面实际接触面积与表观接触面积之比。
而Cassie[6]认为疏水表面上的液滴不能填满粗糙表面上的凹槽,凹槽中液滴下存留空气,从而表观上的固液接触实际上是固液、固气接触共同组成,提出cosθ?=fs(1+ cosθ)-1,式中:fs是复合接触面中凸起固体面积与表观接触面积之比,其值小于1。
而Cassie和Baxter[7]从热力学角度得到适合任何复合表面接触的Cassie-Baxter方程cosθ?=f1cosθ1+ f2cosθ2,式中θ?是复合表面的表观接触角,f1、f2分别是两种介质在固体表面上所占面积的比例,θ1、θ2分别是2种介质界面间(固液、气液)的本征接触角。
超疏水纳米材料超疏水纳米材料是一种具有特殊表面性质的材料,其表面能够实现超强的疏水效果。
这种材料在各种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包括防水涂料、油污清洁、生物医学材料等。
本文将介绍超疏水纳米材料的特性、制备方法以及应用前景。
超疏水纳米材料的特性主要体现在其表面的疏水性能上。
其表面具有微纳米级的结构,使得水滴在其表面上呈现出极强的滚动性,水滴接触角通常大于150°,甚至可以达到160°以上。
这种超强的疏水性能使得水滴在接触材料表面时能够迅速滚动并带走表面上的污垢和杂质,从而实现自清洁效果。
同时,超疏水表面也能够有效抑制水分子和油分子的吸附,具有优异的防水和防油性能。
制备超疏水纳米材料的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溶液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电化学沉积法等。
其中,溶液法是一种较为简单且成本较低的制备方法,通常通过在材料表面沉积纳米颗粒或纳米结构来实现超疏水效果。
化学气相沉积法则是利用气相反应在材料表面沉积纳米结构,具有较高的制备精度和成品质量。
电化学沉积法则是通过电化学方法在材料表面沉积纳米结构,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易于控制的优点。
超疏水纳米材料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建筑领域,超疏水涂料可以应用于建筑外墙和屋顶,实现自清洁和防水效果,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和美观性。
在汽车领域,超疏水涂层可以应用于车身表面和车窗玻璃,有效防止雨水和污垢对车辆表面的侵蚀,提高行车安全性。
在生物医学领域,超疏水材料可以应用于医疗器械和医用纺织品,减少细菌和病毒的附着,提高医疗设备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总之,超疏水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表面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其制备方法多样,应用领域广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超疏水纳米材料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超疏水材料超疏水材料是一种具有极高防水性能的材料,能够在接触水的情况下将其迅速排斥并形成水滴滚落的现象,具有很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从超疏水材料的作用、制备方法、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介绍。
超疏水材料的作用是基于其特殊的表面结构和化学成分,表面的微小结构使其具有极低的表面能,从而可以将水迅速排斥并滚落,同时又具有耐久性和稳定性。
超疏水材料还具有自清洁、抗污染、耐侵蚀等特点,使其广泛应用于防水、防腐、防污染等领域。
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有多种,其中包括表面改性、纳米结构、涂层等技术。
表面改性是通过改变材料表面的化学性质,使其具有疏水性。
纳米结构是通过制备微小的纳米结构,使材料表面形成多孔结构,进而实现超疏水性能。
涂层则是将疏水材料涂覆在基材上,形成一层保护层,使其具有超疏水性。
超疏水材料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防水领域。
超疏水材料可以应用于建筑物的外墙、屋顶、地板等,能够有效防止水的渗透,保护建筑内部结构。
此外,超疏水材料还可以应用于船舶、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外表面,防止水的侵蚀和污染,提高使用寿命。
此外,超疏水材料还可以应用于高温场合、化学工业、生物医学等领域,用于增加材料的耐高温性能、耐腐蚀性能和抗菌性能。
超疏水材料的研究和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仍有许多挑战需要克服。
其中包括材料的稳定性、耐久性和加工性等方面。
当前,研究者正在不断探索新的制备方法和材料,以提高超疏水材料的性能和应用范围。
总之,超疏水材料是一种具有极高防水性能的材料,具有自清洁、抗污染、耐侵蚀等特点,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制备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突破,相信超疏水材料将在更多的领域得到应用,并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大的便利和舒适。
超疏水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应用摘要:超疏水表面材料具有防水、防污、可减少流体的粘滞等优良特性,是目前功能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
由于超疏水表面在自清洁表面、微流体系统和生物相容性等方面的潜在应用,有关超疏水表面的研究引起了极大的关注,本文简述了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方法,归纳了超疏水表面的应用,对超疏水表面研究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超疏水表面材料;微流体系统;表面制备方法;表面应用Superhydrophobic materials Researchand ApplicationLi Yongliang(Jiangnan University,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Materials Engineering JiangsuWuxi 214122,China)Abstract:Superhydrophobic surface material with a waterproof, anti-fouling, can reduce the viscosity of the fluid and other excellent features, is currently one of the hot functional materials. As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 in the self-cleaning surfaces, microfluidic systems, biocompatibility and other potential applications, research on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 caused a great deal of attention, this paper outlines the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 preparation methods, summarized the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 application of research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s were discussed.Keywords:Superhydrophobic surface material; Microfluidic systems; Surface preparation methods; Surface application近年来,植物叶表面的超疏水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超疏水材料在液体分离中的应用近年来,超疏水材料因其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引起了科研领域的广泛关注。
超疏水材料不仅具有优异的液体分离性能,还可以在生物医学、环境保护和能源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将着重探讨超疏水材料在液体分离中的应用,并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超疏水材料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备受关注。
由于人类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产生大量有机溶液及油性废水,油水分离技术迫在眉睫。
传统的油水分离方法往往无法高效、经济地去除其中微小颗粒和油脂,这使得环境净化难以实现。
而超疏水材料的独特结构和性质为油水分离提供了新的思路。
通过将超疏水材料置于油水混合物中,油水分离科学家发现,油滴会在超疏水材料表面形成球形,并滚落出溶液。
这是因为超疏水材料表面纳米纹理结构使得液体无法与其接触,从而形成气体垫层,实现了油滴的分离。
超疏水材料不仅能高效去除油水污染,还可以实现资源的回收和节约。
这一技术的应用前景十分辽阔。
其次,超疏水材料在液体纯化中的应用也迅速崭露头角。
液体纯化在化工生产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但传统的过滤、膜分离等方法费时费力,效率低下。
超疏水材料的出现为液体纯化带来了新的思路。
研究人员通过构建超疏水材料膜,有效去除溶液中的杂质。
具体来说,超疏水材料膜的微纳孔隙可以选择性地分离出特定大小的颗粒或分子,使得溶液得到纯化。
同时,超疏水材料膜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耐腐蚀性,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
因此,超疏水材料膜在化工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水处理领域中的海水淡化和废水处理,以及分离纯化生物分子等方面。
当然,超疏水材料在液体分离中的应用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例如,在制药工业中,超疏水材料的使用可以提高药物纯度和产率,从而节省生产成本。
此外,超疏水材料还可以应用于电化学和能源领域中的离子分离和电池技术等。
在人们对健康和环境意识提高的背景下,超疏水材料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总之,超疏水材料在液体分离中的应用是近年来科研领域的热门话题。
超疏水材料的应用与研究进展关键信息项:1、超疏水材料的定义及性能特点接触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滚动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面粗糙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应用领域自清洁表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防腐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油水分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减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医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研究进展新型材料的开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备方法的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能优化策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论模型的完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超疏水材料的定义及性能特点超疏水材料通常是指与水的接触角大于 150°,滚动角小于 10°的材料。
其具有独特的表面性能,这主要归因于材料的表面化学组成和微观结构。
111 接触角接触角是衡量材料超疏水性的关键指标之一。
当水滴在材料表面上形成的接触角越大,表明材料的疏水性能越强。
112 滚动角滚动角则反映了水滴在材料表面上的移动容易程度。
较小的滚动角意味着水滴能够轻易地从表面滚落,进一步体现了材料的超疏水性。
113 表面粗糙度材料表面的粗糙度对超疏水性起着重要作用。
适当的粗糙度可以增加空气在表面的留存,增强疏水效果。
114 化学组成材料的化学组成决定了其表面能的高低。
低表面能的化学物质有助于实现超疏水性能。
12 应用领域超疏水材料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在多个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
超疏水材料的制备与性质研究进展关键信息项1、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溶胶凝胶法静电纺丝法蚀刻法模板法自组装法2、超疏水材料的性质接触角滚动角表面能耐腐蚀性耐磨性稳定性光学性能热稳定性3、研究进展新型制备工艺的开发性能优化策略应用领域拓展11 引言超疏水材料因其独特的表面性质在众多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对其制备方法和性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111 超疏水材料的定义超疏水材料通常是指与水的接触角大于 150°,滚动角小于 10°的材料。
112 超疏水现象的原理主要基于材料表面的微观结构和低表面能物质的协同作用。
12 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121 化学气相沉积法通过气态物质在固体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并沉积形成超疏水涂层。
优点:涂层均匀、致密。
缺点:设备复杂、成本较高。
122 溶胶凝胶法利用溶胶凝胶过程制备超疏水材料。
优点:工艺简单、成本相对较低。
缺点:制备周期较长。
123 静电纺丝法通过高压电场将聚合物溶液或熔体拉伸成纤维,形成具有超疏水性能的纤维膜。
优点:可制备纳米级纤维。
缺点:纤维的均匀性较难控制。
124 蚀刻法对材料表面进行蚀刻处理,构建微纳结构。
优点:操作相对简单。
缺点:对蚀刻条件要求较高。
125 模板法以特定的模板为基础制备超疏水材料。
优点:可精确控制结构。
缺点:模板的制备和去除较为复杂。
126 自组装法分子或纳米粒子在一定条件下自发地组装形成超疏水结构。
优点:自适应性强。
缺点:过程较难控制。
13 超疏水材料的性质131 接触角衡量超疏水性能的重要指标,接触角越大,超疏水性能越好。
132 滚动角反映水滴在材料表面滚动的难易程度,滚动角越小,表面越容易排水。
133 表面能低表面能是实现超疏水的关键因素之一。
134 耐腐蚀性超疏水涂层能有效提高材料的耐腐蚀性能。
135 耐磨性在实际应用中,耐磨性决定了超疏水材料的使用寿命。
136 稳定性包括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机械稳定性等。
制备超疏水涂层材料的研究与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材料表面性能的需求越来越高,其中超疏水涂层材料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超疏水涂层材料能够使水分形成近乎球形的珠状滴,通过控制水在表面的接触面积和水滴重量,能够实现诸如自清洁、抗污染等多种性能的提升。
本文将探讨制备超疏水涂层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一、疏水涂层材料的制备疏水涂层主要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与基体材料结合,形成一层具有疏水性质的表面层。
其中物理方法主要利用多孔材料的表面结构特征,通过对涂层结构和表面能的调控来实现涂层的疏水性能提升;化学方法则通过材料表面的化学反应改变表面性质,实现超疏水涂层的制备。
目前疏水涂层制备的方法较多,例如溶胶-凝胶法、电沉积法、溶剂蒸发法等等。
在这些方法中,制备超疏水涂层的关键在于控制涂层的表面形貌以及表面能的大小,使得液体在涂层上形成珠状,并能够滑落。
这些方法所涉及的制备工艺较为复杂,需要精密的控制条件,并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和材料。
二、超疏水涂层的应用超疏水涂层作为一种新型的表面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装饰、制造、防污染、水处理等多个领域。
其中,需要特别提到的是超疏水涂层在防污染和自清洁方面的应用。
1.防污染应用由于超疏水涂层能够防止各种液体的附着,因此可以用于容器、电子元件、玻璃器皿等清洁保洁性较高的环境。
例如在医院医疗器械制造上,采用超疏水涂层可以有效的降低器械表面污染的风险。
2.自清洁应用超疏水涂层的自清洁效果也为人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例如在玻璃幕墙、太阳能电池板、车窗等领域,使用超疏水涂层可以使物体表面形成一层几乎无法侵蚀的珠状水滴,使得物体表面污垢难以黏附,同时也难以在水滴上停留,并通过气流将污垢带走。
三、制备超疏水涂层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无论是物理方法还是化学方法,制备超疏水涂层都存在着一些问题。
例如制备过程复杂,制备时间长,涂层的稳定性较差等等。
尽管疏水材料的应用前景极为广阔,但涂层稳定性、涂层厚度、涂层质量等仍然是目前需要攻克的技术难关。
环氧树脂在超疏水领域的应用概述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在现代科技和工程领域中,超疏水性能的材料和涂层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自清洁表面、抗污染材料、防腐蚀涂层等。
超疏水性能的提升对于解决许多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环氧树脂作为一种重要的聚合物材料,在超疏水领域也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五个章节来探讨环氧树脂在超疏水领域的应用。
首先,我们将介绍环氧树脂的概述,包括其定义、特性以及生产和合成方法。
接着,我们将回顾超疏水技术的发展,并介绍其定义、原理以及材料分类和特点。
随后,我们将详细讨论环氧树脂在超疏水领域的应用,包括改进润湿问题的方法和与其他超疏水材料的复合应用。
最后,我们将总结目前环氧树脂在超疏水领域应用的现状和进展,并展望未来环氧树脂超疏水材料的发展前景。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全面概述环氧树脂在超疏水领域的应用,深入探讨其与其他超疏水材料的复合应用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前景展望。
通过对环氧树脂在超疏水领域的综述,我们将为该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并促进更多创新技术和方法的发展。
同时,我们也将总结论文的主要观点和贡献,以期对读者提供清晰准确地理解。
2. 环氧树脂的概述2.1 定义和特性环氧树脂是一种重要的高分子材料,由环氧基团与含有活性氢的化合物通过开环聚合反应得到。
它具有许多优良的特性,例如高强度、优异的黏附性、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能等。
这些特性使得环氧树脂广泛应用于涂料、胶粘剂、复合材料等领域。
环氧树脂为无色或淡黄色液态或固体,可通过控制组成和合成方法来调整其物理和化学性质。
它可以与许多不同类型的固化剂(如胺类、酸酐类等)反应形成三维联结网络结构,使其在固化后形成坚硬耐磨的材料。
此外,在不同的配方设计下,环氧树脂还可以具备耐温性、电绝缘性以及其他特殊功能。
2.2 生产和合成方法环氧树脂通常通过将环氧基团丙烯酸盐与双酚A型等含有活性氢原子的化合物进行开环聚合反应来合成。
超疏水材料的应用及进展
在仿生研究领域,许多奇特的微/纳生物表面现象给予人们大量的启示。
比如荷叶效应、水黾在水面上奔跑以及蝴蝶翅膀的自洁,引发了人们对超疏水材料的研究兴趣。
本文综述了仿生超疏水表面的润湿性原理、主要制备方法和应用。
关键词:仿生超疏水;润湿性;制备方法;应用
在时间的长河中,大自然不断地孕育生命,每一个生命体都具有其独特的艺术性、科学性。
人类在不断适应自然、认识自然的同时,逐渐开始研究自然。
仿生研究是人们学习自然,提高现有技术的有效手段。
在仿生研究领域,许多奇特的微纳生物表面现象给予了人们大量的启示与想象空间[1]。
比如荷叶效应[2]
、水黾在水面上奔跑以及蝴蝶翅膀的自洁[3],引发了人们对仿生超疏水材料的研究兴趣。
1 润湿性原理
固体表面的润湿性[4]对揭示表面亲、疏水性,强化表面疏水性能和制备疏水表面具有重要意义。
描述润湿性的指标为与水的接触角,接触角小于9O°,为亲水表面,接触角大于90°,为疏水表面,接触角大于150°,则称为超疏水表面。
Wenzel[5]假设液体始终填满固体表面上的凹槽结构,粗糙
表面的表观接触角θ?与光滑平坦表面本征接触角θ存在以下关系:r (γs-g-γl-s)/γl-g=cosθ?=rI
cosθ,式中r是材料表面的粗糙度因子,为固液界面实际接触面积与表观接触面积之比。
而Cassie[6]认为疏水表面上的液滴不能填满粗糙表面上的凹槽,凹槽中液滴下存留空气,从而表观上的固液接触实际上是固液、固气接触共同组成,提出cosθ?=fs(1+c cosθ)-1,式中:fs是复合接触面中凸起固体面积与表观接触面积之比,其值小于1。
而Cassie和Baxter[7]从热力学角度得到适合任何复合表面接触的Cassie-Baxter方程cosθ?=f1cosθ1+: f2cosθ2,式中θ?是复合表面的表观接触角,f1、f2分别是两种介质在固体表面上所占面积的比例,θ1、θ2分别是2种介质界面间(固液、气液)的本征接触角。
研究发现[8],固体表面随着微孔深度的增加,液体的浸润性增大,润湿性减小;随着孔间距的增大,液体的润湿深度先减小后增大。
超
2 制备方法
由材料表面润湿性原理可知,材料表面能和表面微纳米结构是影响材料表面疏水、亲水性能的主要因素。
制备仿生超疏水表面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使用具有低表面能材料,另一方面是改变材料表面粗糙度和微纳米结构。
2.1、自然界物质中表面能最低的两种材料是硅氧烷、含氟
材料。
典型的低表面能材料是有机硅和氟树脂以及其相应的改性树脂。
2.2、从制备粗糙表面结构材料来说,目前主要有模板法、蒸汽诱导相分离法、溶胶一凝胶法、电纺法和电化学法、激光和等离子体处理法、喷涂法等,本文简述几种主要的制备方法:段
模板法[9]:目前最简单、经济、快速的制备表面微纳结构的方法。
采用具有特定形状的物体作为模板,将图形转移到相应的衬底上,成型固化以后通过脱模得到母版的反型表面结构,多用于制备疏水有机薄膜,但易受模板限制,难以大面积制备超疏水表面。
姚连珍[10]以荷叶效应为理论基础,探讨了基于模板法的防污自洁PVDF 膜的制备,结果表明,由模板法制备的膜表面的粗糙度对静态接触角有很大的影响,合适的表面微突体直径能够增大接触角,PVDF膜的静态接触角可达152°。
]
蒸汽诱导异相分离:利用聚合物溶液或共混聚合物的相分离过程可形成粗糙结构,用于制备具有特殊浸润性的表面,该方法简单易行且成本低廉。
查道安[11]采用蒸汽诱导异相法制备出了PVDF多孔材料以及PVDF/石墨烯复合材料,进行亲疏水性测试,结果发现PVDF/石墨烯复合材料具有超疏水性能(水接触角上
>150°),而未加入石墨烯的纯PVDF及PVDF-HFP多孔材料不具有超疏水性。
溶胶一凝胶法:主要利用含高化学活性成分的化合物前驱体的水解与缩合形成溶胶,再经过陈化胶粒聚合形成凝胶,最后采用一定方法基体表面成膜并固化烧结,形成具有微纳结构的薄膜。
该法多用于制备无机涂层,反应工艺简单,易操作,适用范围广。
贺惠蓉[12]等通过溶胶凝胶法,采用提拉技术在金属表面构筑TiO2薄膜,TiO2薄膜表面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呈现粗糙的纳米结构,通过低表面能物质o
FAS 修饰后,该表面呈现超疏水性。
电纺法和电化学法:根据材料晶面电化学活性的各向异性,通过自身氧化、表面电化学沉积可以得到有序表面结构,主要应用于金属材料。
王丽芳[13]采用静电纺丝技术构筑粗糙表面,再使用廉价的低表面能物质硅油在煅烧过程中进行同步修饰,制备出接触角大于150°,滚动角小于5°的TiO2超疏水表面。
湿
此外还有其它制备方法,如激光和等离子体处理法[14]- [15]、刻蚀法[16]、喷涂法[17]- [18]
、化学反应法[19]、溶剂/非溶剂法[20]等。
3 应用与展望
仿生超疏水表面由于其独特的超疏水、自清洁以及防腐性能,应用前景广阔。
可以开发新的水面交通工具[21],如果技术成熟,制备出类似水黾腿部的超疏水结构,人们使用这种设备,可以轻而易举的在水面行走。
表面防腐[22]方面,由于超疏水表面可以极大程度
隔绝水分,减缓海水对建筑物的腐蚀速度,起到保护层的用途,同样原理可以减小海洋中舰船的腐蚀[23],增大海军装备的使用寿命。
透明超疏水材料由于其特殊的光学性能,可以制成玻璃,用于摩天大楼,根据本身具有自洁、防污能力,避免高空作业擦洗玻璃。
在生物医药领域[24]仿生超疏水同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但是依据目前的技术水平,仿生超疏水材料制造成本高昂,稳定性不足,难以投入工业化生产。
随着技术的发展,在不远的将来,仿生超疏水材料定会得到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