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维护国家利益 第八课 国家利益至上 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_1
- 格式:ppt
- 大小:508.50 KB
- 文档页数:25
《国家好大家才会好》说课稿一、说教材《国家好大家才会好》是本册教材最后一个单元,第八课的第一框,是引导学生从对社会的认识进一步扩展到国家层面,从国家利益、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等方面形成对国家的深刻认识,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也是为了八年级下册和九年级的知识的展开奠定认识基础。
二、说学情初中阶段正是学生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八年级的学生能够开始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分析国家和社会现象。
但他们的思想还不成熟,社会经验比较欠缺,因此对国家利益的认识上存在不少误区.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国家利益,明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独立自主的预习,小组探究案例题目,教师进行点拨的方式;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性,增强爱国情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什么是国家利益,知道国家利益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懂得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五、说教法在进行本节课爱国情感教育时多数使用多媒体,制作PPT的方式形象直观的展示相关图片,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感悟、合作探究,结合适当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课所学内容。
六、说学法学生在进行本课的学习时,采用的是自主预习,小组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独立完成思考的能力,通过自主预习之后对本课的知识先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小组合作对教师设置的探究问题进行讨论,教师在教学中负责适时地引导以及点拨讲解。
七、说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叙利亚战争的场景,灾难纪实图片能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战争严重威胁到人民的安全利益,并对比我国的现况,引入本课内容。
(二)明确目标,自主预习齐读本课教学目标,有目的的学习才是有效率的学习.自主预习新课,朗读课本P86-90页的正文部分内容并独立完成导学案上的自学问题,完成后自行订正。
(三)小组互学,探究讨论预习了新课之后,小组谈论导学案上设置的相应题目,并在课本上做上相应的笔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8.1《国家好大家才会好——国家利益的含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国家好大家才会好——国家利益的含义》是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国家利益的含义,认识到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国家利益意识。
教材通过理论阐述、案例分析、活动探究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国家利益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维护国家利益。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对于国家利益这一概念的认识较为模糊。
通过对教材的深入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培养自己的国家利益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国家利益的含义,认识到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国家利益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
3.学会从国家利益的角度思考问题,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国家利益的含义及其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国家利益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国家利益的重要性。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探究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课堂分析。
2.准备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3.准备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我国近年来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成就背后的原因。
进而引出国家利益这一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为国家利益付出的。
引导学生认识到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理解国家利益的重要性。
3.操练(15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如何在生活中体现国家利益,以及如何维护国家利益。
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第八课国家利益至上第1课时国家好大家才会好1教学分析教学重点:国家利益的作用。
教学难点: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下列叙利亚战乱的图片)思考:谈谈你看到这四幅图片的感受。
教师总结:我们幸福的生活、安定的生产、和谐的秩序与国家密切相关。
同学们通过历史已经了解到,从1840年至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中华民族饱受帝国主义蹂躏了100多年。
国人曾有“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的呐喊。
这一节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话题。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认识国家利益(一)爱国情感活动一:邓小平的情怀(展示邓小平图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1.思考:邓小平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情感?教师讲述:邓小平这句话表达了浓浓的爱国之情。
我们每个中国人都会不自觉地怀有爱国情感。
2.思考:为什么生活中绝大多数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情感?教师总结:祖国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她以广袤的土地和灿烂辉煌的思想文化,养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对伟大祖国,我们每个人都怀有最深厚、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
这一片土地,养育了我们。
因为没有了国家,就没有了我们的幸福生活。
可以说是国家利益与我们个人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了。
拓展延伸:下面请同学们列举一些自己知道的表达爱国之情的诗词名言。
教师讲述:(展示材料)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白马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日知录·正始》;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