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体纵投影图的编制
- 格式:docx
- 大小:9.03 KB
- 文档页数:1
矿体投影图一般用正投影方法,将矿体边界线及其它有关内容,投影到某一理想平面上而构成的一类综合图件,称为矿体投影图。
按投影面的空间位置,常采用矿体纵投影图和水平投影图两种基本图件。
较少采用将矿体边界线正投影到矿体平均倾斜平面上的投影方法编制的矿体倾斜平面投影图。
一般情况下,当矿床具有两个或多个矿体,为醒目起见常需按单个矿体分别编制矿体投影图。
其作用和用途是表示矿体的整体分布轮廓和侧状方向,可看出对矿体的研究与控制程度,表明不同类别储量及不同类型或不同品级矿石的大致分布范围;开发勘探阶段还常用来表示采掘进度,是矿体勘探与开采工程布置的总体性图件;并常是开采块段法、地质块段法储量计算的基本图件。
采用何种投影方式编制图件,主要取决于矿体产状的陡缓。
当矿体总体倾角较陡,大于45°时,一般常采用垂直投影面,作矿体纵投影图;当矿体倾角较缓小于45°,尤其是极缓倾斜、近于水平的矿体,则多作矿体水平投影图。
其比例尺视矿体规模和要求而定,一般为1∶500~1∶1000。
图上应表示的内容有(1)坐标网(水平投影图)或坐标线与标高水平线(垂直投影图)。
(2)勘探线。
探矿工程、样线及其编号[其中钻孔可表示出见矿深度或矿层底板标高或所截矿体(层)中点深度或标高]。
(3)矿体(层)厚度、平均品位、矿心采取率。
(4)火成岩体与围岩界限,破坏矿体(层)的主要构造线(带)。
(5)生产坑道(井)的位置及其采掘边界,废坑道(井)的位置和采空区(或可能的采空区)。
(6)储量计算边界线及与确定边界线有关的因素(如河流、铁路、大的厂房建筑区等)。
(7)不同矿石类型、品级与储量级别和矿体(层)氧化带、混合带、原生带的界线。
(8)矿段的界线及各块段的平均厚度、平均品位(包括主要元素与伴生元素)、面积(据储量计算方法而定)、体积、储量数字,以上内容可采用图示或列表。
(9)在水平投影图上一般要画出矿层底板等高线。
(10)储量计算成果汇总表。
1、矿区实际材料图上应包括哪些内容?①所有地质、①所有地质、水文地质观察路线、水文地质观察路线、水文地质观察路线、观察点及编号②全部勘查线、观察点及编号②全部勘查线、观察点及编号②全部勘查线、探矿工程及编号③各类探矿工程及编号③各类样品和标本的采集位置④见矿及未见矿的钻孔、老硐、老坑、采场、产状等⑤主要地质界线及地层代号、工作范围及基线侧线位置及编号 2、如何编制勘查线剖面图?①在图纸上绘制坐标线。
一般选择剖面线与坐标线交角大于4545°的一组,并标在图上。
°的一组,并标在图上。
②地表地形线的绘制。
以坐标线为基线将地形的转换点绘到剖面上,以坐标线为基线将地形的转换点绘到剖面上,用圆滑线将这些点用圆滑线将这些点连接起来。
③勘查工程的绘制。
以坐标线为基线,根据测量成果将探槽、浅井、钻孔等绘在剖面图上。
绘在剖面图上。
④地质界线的绘制。
④地质界线的绘制。
④地质界线的绘制。
依据各种勘查原始编录资料,依据各种勘查原始编录资料,依据各种勘查原始编录资料,将各种地质界线点按将各种地质界线点按比例尺绘到相应的位置上,且注明其产状、取样位置和编号。
⑤在综合分析、研究、推断的基础上,断的基础上,依其空间位置相互关系、依其空间位置相互关系、依其空间位置相互关系、产状和地质规律连接工程间岩层界线、产状和地质规律连接工程间岩层界线、产状和地质规律连接工程间岩层界线、矿体界线矿体界线和断层等构造线。
和断层等构造线。
⑥如用来估算资源储量时,⑥如用来估算资源储量时,应画出各矿石类型和资源量级别界线,应画出各矿石类型和资源量级别界线,应画出各矿石类型和资源量级别界线,并注明面积号、并注明面积号、并注明面积号、面积面积数、资源储量级别。
⑦用投影法在图下边绘出勘查线平面草图,其一侧放分析结果表,最后完善图名、比例尺、图例、图签。
⑧编制砂矿勘查线剖面图,为满足不同开采方法的需要,应按不同的工业指标,圈出不同开采方法的开采界线。
矿体纵投影图的编制1.投影面的确定:投影面方位一般选垂直于勘探线的方向上而且通常是与矿体的总体走向一致.如矿体走向变化大时,也可以分段投影.投影面实际是一个理想面,它在地形地质图上的分布线称为投影方位线,将该线画在地形地质图上.2.绘制标高线:标高线是通过一定高程的水平线,选择适当高度,使矿体恰好位于图幅中间.取一张8K米格纸,按照合适的间距画出水平线,并在其左侧标上高程数.可以根据所需绘制的勘探线地质剖面图确定,注意最高低高程.同时标注方位角90+-勘探线方位角3.绘制勘探工程:将各种勘探工程用规定的符号和图例逐一投影到图上,钻孔及探槽投影见矿中点,未见矿钻孔投影终点孔,坑道投影底板,并标明工程编号.首先可在所需绘制的勘探工程中,在相应的高程2中按合理的间距标注第一个勘探工程.例如是:TC在高程1300上,可相对应标注.可以同时将同一类的勘探工程标注上去.作图时可以取探槽的中点并作垂线连接.至于天井、穿脉、平硐等可同时标注.4.绘制剖面线:剖面线是勘探线剖面与投影面的交线,为一条垂线,按剖面间距在投影面上绘出这一系列垂线.即地形图中所用勘探工程TC等中点与纵坐标线间的距离,可以从探矿工程向纵坐标线水平量取,并按相应数值比例标注.5.绘制矿体边界线:分别将各剖面上的矿体出露中点投影到投影面上,用实线把相邻剖面上的相应点连接起来,即得到矿体出露边界线,将矿体尖灭点可在勘探线剖面图上量取尖点与横坐标的距离连接起来,得到矿体零点边界线,将可采边界线连接起来得到可采矿石工业矿石边界线.6.绘制地形线:将矿体最高出露线段投影到图上,用点连接分别连接探槽的两端}.7.圈定各级储量、划分矿石自然类型边界线.8.整饰图件:写出图名、比例、剖面号、矿体号、投影方位、工程号、图例、矿石类型、级别等.9.编制图件所需的主要材料:矿区地形地质图、勘探线剖面图、中段地质平面图、勘查工程分部图及各种采样分析结果.10.图件的主要用途:矿体垂直纵投影图,适于陡倾斜矿体,勘探线基本垂直矿体走向.将勘查工程揭露矿体中心线的交切点投影到一个平行矿体走向的垂直平面上,圈出矿体范围,划分储量估算的各种边界线.。
金矿的储量计算方法金矿, 计算方法, 储量金矿石从找矿、评价、勘探到矿山开采的各个阶段,都要进行储量计算。
储量计算是对矿石的“质”和“量”的全面总结,是生产建设和企业投资的依据。
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各种计算参数应真实可靠,计算数据要准确无误,以保证储量数字的正确性。
一、金矿储量级别的分类和条件我国目前将金矿储量分为两类,即能利用储量(称表内储量)和暂不能利用储量(表外储量)。
并根据地质勘探控制程度又分为A、B、C、D四级。
矿床评价阶段探获的储量,主要是D级储量,可有部分C级储量。
C级储量是矿山建设设计的依据。
其条件是:①基本控制了矿体的形态、产状和空间位置;②对破坏和影响主要矿体的较大断层、褶皱、破碎带的性质和产状已基本控制,对夹石和破坏主要矿体的主要火成岩的岩性、产状和分布规律已大致了解,③基本确定了矿石工业类型的种类及其比例和变化规律。
D级储量是用一定的勘探土程控制的储量,或虽用较密的工程控制,但仍达不到C级要求的储量以及由D级以上储量外推部分的储量。
其条件是:①大致控制矿体的形状、产状和分布范围,②大致了解破坏和影响矿体的地质构造特征,③大致确定矿石的工业类型。
D级储量在金矿中有三种用途:一是作为进一步勘探和矿山远景规划的储量;二是在一般金矿尿中,部分D可作为矿山建设设计的依据,三是对小而复杂的矿床,可作为矿山建设设计的依据。
二、主要综合性图件的编绘(一)坑道(中段)地质平面图.1.图件的主要内容(1)坐标线,勘探线、该平面上各种探矿工程及编号。
(2)采样位置及编号、样品分析结果。
(3)各种地质界线及并产状,矿体编号.(4)图名、比例尺、图例及图签。
2.编图的基本方法(1)按坑道的范围,在图纸上画好平而坐标网及勘探线作为底图。
(2)利用坐标网和勘探线的控制,根据测量成果,在底图上画出坑道的几何外形和钻孔位置。
(3)根据坑道原始地质编录资料,将各种地质界线和采样位置按比例尺转绘到底图上对于沿脉坑道,当矿脉出露在壁上时,若坑道(中段)平面图以顶板标高为投影平面,应按矿脉产状,顺倾斜投影到顶板界线之一侧的延长线上仁将共交点, 按比例尺投绘到中段图的相应位置。
采场地质编录图册编制技术标准一.采场地质编录图册建立在测量的1:200采场工程图册基础上,主要反映采场采准切割、矿房回采、矿体及其地质情况的1:200平、纵、剖三面地质图,采场与相邻采场及周边工程和地质情况。
二.采场地质编录图册是随着采场的采准、切割工程施工同时制订,并随着工程的进度和矿体二次圈定不断补充、修改和完善。
对回采的工作面,采用溜矿法开采时,拉底层必须编录实测。
每上采3—5米编录一次。
中深孔溜矿法采矿的采场,根据实测的孔位和深度按爆破效果,在图上圈出预计采空区范围,确定采下矿体的边界线。
要求在当月20日验收至月底前补充完善当月新的内容,采场回采完毕充填后即告结束。
采场地质编录图册需经地测部主任工程师、部长及公司总工审核后,方可存档备案。
三.图册的规格原则上采用45CM(长)×38CM(宽)图幅,超过该规格的采场需征得主管领导的同意。
四.图册封面采用统一印制的采场地质编录图册硬皮封面,封面上应填写矿区、中段、矿体、采场名称及编制年、月、日,责任签应附在封面上,字体统一用仿宋体表示,要求规整美观,封面的背面应附反映图册各主要图件、表格的目录(可打印后贴于背面)。
五.除图册封面外,图件纸张一律用透明纸制作,透明纸通常不应少于15张,特殊情况例外,封面、纸张及矿块储量计算表装订整齐后方可打坐标网描绘制图。
六.各种图件、表格的装订顺序,应是平面图在上,投影图(包括水平投影图及垂直投影图)其次,横剖面图附于最下面,储量计算表则放于平面图与封面之间。
七.图册上的各种工程、采场、地质体应严格按制作的统一图例标识。
八.坐标网、勘探线采用0.1MM线条,用2H铅笔绘制,勘探线名称统一标于图纸的正上方;各种工程、采场矿体界线采用0.2MM线条用H或HB铅笔绘制,各种穿脉工程名称应标于工程的正上方;矿体界线用红色铅笔圈识。
断层、构造线采用0.3MM。
九.图册平面图包括下中段层、底部结构层、拉底切采层、各上采分层(段)、上部中段层,各分层主要内容应有坐标网、勘探线、基线或辅基线、横剖面、各种探采工程、采空区边界线、采场分层名称、主要测点(坑道顶底板标高用分子分母标于旁边,采场上采层的测点编号及顶板高程)各种矿岩地质界线及构造线(实测地质产状的应将产状标于图上)等,每个分层探采工程揭露的矿体地质取样后,除样槽标于图上外,应列有单个样品化验结果明细表(表上列出工程号、矿体号、样号、样长、分析结果等)及单工程分段平均品位。
矿体垂直纵投影图的编制1.直纵投影图的编制矿体投影图按其投影面不同而分为矿体垂直纵投影图与矿体水平投影图。
前者是当矿体总体的倾角大于450时,适于选择垂直投影面来编制矿体垂直纵投影图;后者是当矿体总体的倾角小于450时则选择水平投影面而编制矿体水平投影图。
上林铜矿床的矿体产状:倾向北东,倾角均大于450,故根据上述编制条件,应以垂直投影面进行投影编制矿体垂直纵投影图。
图的比例尺为1:1000(一般要求与矿床地形地质图及勘探线剖面图的比例尺相同)。
然后,即可在图纸上依次进行矿体垂直纵投影图的编制。
编制的程序与方法如下:1.矿体垂直投影面方位的确定矿体垂直投影面的方位,实际上就是这种投影面与地表面相交的交线方位(此交线称为投影线),也就是投影线在矿床地形地质图上的方位。
因此,制图开始就先在图纸上,确定矿体垂直投影面的方位,即投影线的方位。
确定投影线方位时,应尽可能使其与矿体平均走向一致。
投影线与矿体走向线的交角,一般要求不能大于150;如果矿体各段走向变化大于150时,则可分段采取不同方位的投影面分别进行投绘。
但是,这种分段不同方位的投影面确定方法,应特别注意展开后各部分的相互关系。
本实习因矿体走向变化不大,应按投影线平行矿体走向的方法,确定矿体垂直纵投影面的方位。
2、标高线的绘制标高线,是一组在图纸上以相同高程差所绘制的水平线。
它们是按10cm的间隔在图纸上画出来的标高线,其实际高程差图纸的比例尺不同而各异。
如果图纸的比例尺为1:500时,其高程差为50m;如果图纸的比例尺为1:1000时,其高程差则为100m。
在图纸上,标高线的位置要选择适当,不宜偏高或偏低,应使矿体垂直纵投影图的内容居于图幅中央。
本实习应绘制标高线之前,先根据实习附录及附图中提供的矿体延长与延深情况,估计垂直纵投影图的范围,依此确定标高线的条数与长度。
然后,在图纸上以10cm的间距(实际高程差为100m),绘出标高线,标注各标高程。
矿体产状、厚度、品位等情况的统计性图表的编制2011-3-18 11:35:55 中国选矿技术网浏览174 次收藏我来说两句一、各类等量线图各类等量线图包括等高(或等深)线图、等厚线图、等品位线(或含量等值线)图等。
(一)等高(深)线图;其目的是为了研究特定层面的深部构造特别是褶皱构造,也可用于研究断层、矿床预测、指导勘探和开采以及储量计算。
1、等高(深)线图有下列几种:(1)一定地层层面的等高(深)线图,多用于研究褶皱构造:当所选择的层面代表一定地层单位的界面时,特称为层位等高(深)线图,多用于研究一定等构造层褶皱构造,当用于成矿预测或指导勘探时,多选择矿层(或含矿层)顶板或顶板以上有一定距离的标志层或矿化遮挡层;当用于指导开采时,多选择矿层或含矿层顶或底板。
(2)若干相邻地层层面等高(深)线重叠的图(重叠的图最好用不同色例):多用于研究大地构造运动或上、下构造层褶皱构造的关系或含矿层的赋存空间。
当选择的层面为若干相邻的不(或假)整合面时,多用于大地构造运动,特别是海侵、海退规律,用于沉积矿产的矿床预测:预测含油、气构造及铁、铝土矿成矿有利地段。
(3)一定地层单位的层位等高(深)线与等厚线重迭的图,多用于研究大地构造运动或一定地质时代的古地理环境,用于沉积矿产的成矿研究。
(4)一定构造线界面的等高(深)线图以及综合层面或层位与构造线界面的等高(深)线图,多用于研究断裂的类型及位移要素,特别是后者能全面反映断层不同线段的位移要素,比断层图解法要全面些,一般用于指导勘探或成矿预测(图1示其一例)。
图1 用以研究断层的构造等深线图(A):断层下盘;(B):断层上盘;1:断层地表迹线;2(a)、(b):分别为断层面与下、上盘下白垩统顶部交切线的投影线;3(a)、(b):分别为断层与下、上盘上侏罗统顶部的交切线的投影线;4、5 分别为下白垩统顶部与上侏罗统顶部的等深线。
地质判读:断层为正断层,但北部落差小,南部大,倾角自北向南逐步变陡,并有水平位移(上盘南移);下白垩统与上侏罗统之间为不整合接触,不整合面为一曲面,向西倾伏。
矿体纵投影图的编制
1.投影面的确定:投影面方位一般选垂直于勘探线的方向上而且通常是与矿体的总体走向一致。
如矿体走向变化大时,也可以分段投影。
投影面实际是一个理想面,它在地形地质图上的分布线称为投影方位线,将该线画在地形地质图上。
2.绘制标高线:标高线是通过一定高程的水平线,选择适当高度,使矿体恰好位于图幅中间。
取一张8K米格纸,按照合适的间距画出水平线,并在其左侧标上高程数。
(可以根据所需绘制的勘探线地质剖面图确定,注意最高(低)高程)。
同时标注方位角(90+-勘探线方位角)
3.绘制勘探工程:将各种勘探工程用规定的符号和图例逐一投影到图上,钻孔及探槽投影见矿中点,未见矿钻孔投影终点孔,坑道投影底板,并标明工程编号。
(首先可在所需绘制的勘探工程中,在相应的高程(2)中按合理的间距标注第一个勘探工程。
例如是:TC在高程1300上,可相对应标注。
可以同时将同一类的勘探工程标注上去。
作图时可以取探槽的中点并作垂线连接)。
至于天井、穿脉、平硐等可同时标注。
4.绘制剖面线:剖面线是勘探线剖面与投影面的交线,为一条垂线,按剖面间距在投影面上绘出这一系列垂线。
(即地形图中所用勘探工程(TC)等中点与纵坐标线间的距离,可以从探矿工程向纵坐标线水平量取,并按相应数值比例标注)。
5.绘制矿体边界线:分别将各剖面上的矿体出露中点投影到投影面上,用实线把相邻剖面上的相应点连接起来,即得到矿体出露边界线,将矿体尖灭点(可在勘探线剖面图上量取尖点与横坐标的距离)连接起来,得到矿体零点边界线,将可采边界线连接起来得到可采矿石(工业矿石)边界线。
6.绘制地形线:将矿体最高出露线段投影到图上,用点连接(分别连接探槽的两端})。
7.圈定各级储量、划分矿石自然类型边界线。
8.整饰图件:写出图名、比例、剖面号、矿体号、投影方位、工程号、图例、矿石类型、级别等。
9.编制图件所需的主要材料:矿区地形地质图、勘探线剖面图、中段地质平面图、勘查工程分部图及各种采样分析结果。
10.图件的主要用途:矿体垂直纵投影图,适于陡倾斜矿体,勘探线基本垂直矿体走向。
将勘查工程揭露矿体中心线的交切点投影到一个平行矿体走向的垂直平面上,圈出矿体范围,划分储量估算的各种边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