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汇报
- 格式:pptx
- 大小:190.73 KB
- 文档页数:8
高职高专院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论文中国参加WTO后,全面开放的金融、咨询效劳和建筑业市场条件给工程造价人员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而中国工程造价从业人员无论从执业资格数量上还是从能力方面都不能满足国内建筑业开展的迫切要求。
下面两组统计量可以清楚地说明我国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的现状。
统计一是天津某职业技术学院对就业岗位流向所做的调查。
调查显示该院xx届和xx届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主要流向的对口专业岗位为:建筑工程造价员,公路、铁路工程造价员,市政、装修及园林造价员,安装工程造价员。
也有局部学生从事土工材料试验工、工程测量工、施工单位文员、工程监理员等建立领域相关岗位。
两年间毕业生专业对口率分别为75.6%和77.9%。
统计二是对从事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人员根本自制的统计。
统计结果显示目前中国约有80万至100万人从事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其中只有约三分之一的人员有大专以上学历,根本上都是由土木工程、工民建、财经、管理类专业转化过来的,其中拥有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的从业人员只有86918人。
由以上两组统计可知,我国人才现状不能满足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由此,对高职高专类院校工程造价人才的培养要着眼于此。
按照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的需求结构进行分析,可以得到一个金字塔型分布图。
塔顶第一层为专家型人才,主要从事行业标准的研究、造价理论研究或者国际工程结算等工作。
第二层为综合型人才,该类型的人才主要从事的是工程造价全过程的管理、工程造价鉴定和投资参谋的工作。
第三层为工程型人才,工程型人才主要从事工程审计、本钱控制等工作。
底层为技术应用型人才,主要从事标书编制、工程结算等工作。
对高职高专的工程造价专业,重点的培养方向为技术应用型人才和工程型人才。
由上面两组统计案例也可以看出,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学校培养的工程类毕业生具有扎实的工程技术知识,但随着与国际接轨,就显出对工程经济、法律法规以及控制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缺乏,这就要求人才培养要紧随环境变化,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办学模式,调整课程结构,大力培养与经济建立紧密结合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以缓解社会和市场的急需。
结合职业技术教育探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摘要:工程造价专业是一门工程类的实用型、技术型、应用型专业,就业范围广、就业率高,结合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了基础能力模块、专业核心能力模块、专业拓展能力模块和综合实践能力模块。
关键词:工程造价专业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体系构建1.前言工程造价专业是一门工程类的实用型、技术型专业,适应我国和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
通过本专业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建筑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工程造价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相关的建设法律、法规,获得造价工程师、咨询工程师的基本训练。
工程造价专业就业前景广泛,学生毕业后可以在建筑及装饰施工企业、建设单位,设计院、工程建设监理单位、工程造价咨询公司、房地产开发企业等从事建设工程全过程的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合同管理、工程咨询、工程造价招标代理、工程监理等工作。
2.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职业技术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中与普通教育相提并论的教育分支系统,是工业化社会的产物,是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促进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为学生提供发展途径。
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有几下三方面的显著特点:(1)专业性强,职业技术教育不仅需要开设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等文化课,而且还需要开设相关的专业课,如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工程造价专业、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等。
(2)职业技术教育的对象基础差、底子薄,大部分对象为高中落榜生,这部分学生的基础文化课比较差。
(3)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训,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
3.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工程造价专业应用性较强、就业范围广,考虑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并结合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将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体系分成四大模块,即:基础能力模块、专业核心能力模块、专业拓展能力模块和综合实践能力模块。
3.1基础能力模块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面向的学生大部分为高中落榜生,他们的文化课基础差,为了有利于专业课程的学习,需要先加强文化科目的学习。
2012.No1摘 要 本文从工程造价专业的职业生涯和职业资格出发,分析高职毕业生应该具备的职业能力,定位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毕业生用人单位问卷调查的数据,结合造价员及注册造价工程师的考试要求,进行知识结构的分析及课程体系的构建,并在核心课程群的基础上进行实训环节的设计,充实课程体系。
关键词 职业能力 工程造价专业 课程体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指出:高职高专教育要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需要的,实践技能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较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陕西省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依托“人人技能工程”,启动“职业教育三年攻坚计划”。
推进重点学科建设,优化学科布局,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水平,切实加强人才规划和队伍建设。
上述政府文件为建筑工程学院的高职专业建设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即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课程为依托、以职业技能为目标。
1 职业岗位及职业能力的分析建筑行业职业准入制度日渐完善,注册类职业资格考试涉及建筑行业的咨询、设计、招标、监理、施工、造价等各个环节。
对于工程造价专业,高职毕业生的职业生涯非常清晰:在校期间考取的初级职业资格是造价员,毕业后主要在建设、施工、监理、咨询企业、造价管理部门等,从事工程造价的编制工作,能够熟练运用工程造价管理软件进行工程计量、计价和招投标文件的编制;具备技术、经济、管理、法律的专业理论知识,经过一定年限的工作实践,可以成长为注册造价工程师,从事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通过继续再教育,可以适应的岗位群还有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一级建造师、项目管理师、招标师等。
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工程造价专业建设总结报告建筑经济管理系二O一三年十月十一日目录前言………………………………………………………………………………….. 工程造价专业取得主要成果一览表………………………………………….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建设方案完成情况一览表…………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 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2.1 2010-2013年度改革情况2.1.1 2010年改革情况………………………………………………………………2.1.2 2012年改革情况………………………………………………………………2.1.32013年改革情况………………………………………………………………2.2 人才培养成效2.2.1 学生就业率2.2.2 毕业生社会评价及典型事例3. 师资队伍建设……………………………………………………………………3.1师资队伍人员基本信息………………………………………………………3.2师资队伍结构…………………………………………………………………3.2.1 “双师”型教师比例高……………………………………………………3.2.2 专兼结合……………………………………………………………………3.2.3 职称、年龄结构合理……………………………………………………….3.2.4 教师业务水平高……………………………………………………………3.3 保障措施………………………………………………………………………4. 实验实训条件建设…………………………………………………………….4.1 现有实训条件……………………………………………………………….. 4.2 在建校内实训场所……………………………………………………………4.3 教学实验实训配套建设………………………………………………………4.3.1 实训课程改革—综合实训…………………………………………………4.3.2实训配套教材建设………………………………………………………….4.3.3 实习实训相关制度…………………………………………………………5. 专业群建设……………………………………………………………………..5.1 课程带动……………………………………………………………………..5.2 师资辐射……………………………………………………………………..5.3 实训基地共享………………………………………………………………6. 工程造价专业的特色与创新………………………………………………. 6.1工学结合的课程改革与创新………………………………………………6.1.1 《综合实训》课程的改革与创新………………………………………..6.1.2 校企合作开发核心课程及配套教材…………………………………………6.1.3 加强“理实一体化”教学……………………………………………………6.2 专业特色…………………………………………………………………………6.2.1 教学内容与执业资格考试相结合……………………………………………6.2.2 以赛促学,全面提升学生执业能力…………………………………………6.2.3 教师队伍“双师”素质较高…………………………………………………6.2.4 依托行业加强专业建设………………………………………………………7. 社会服务及示范成效……………………………………………………………7.1 社会服务…………………………………………………………………………7.2 中高职一体化联合办学……………………………………………7.3 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共享……………………………………………8.未来展望工程造价专业建设总结报告前言工程造价专业自2001年开设以来,经过十二年的专业改革与建设,目前已成为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建设专业、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及我院重点建设专业。
工程造价专业建设汇报一、专业建设的整体思路与机制建设1-1专业设置与背景分析(1)国家建筑业“十二五”规划指出要大力发展造价、招标代理等工程咨询服务,培养造就一批满足工程建设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复合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2)滕州是中国十大建筑之乡之一,目前有建筑企业106家,工程造价专业正是我院为了适应枣庄周边地区建筑业对造价人才的迫切需求而设立的。
(3)我院省级立项建设的特色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为土建类专业群的公共建设平台,其带动了工程造价专业的发展。
1-2专业建设的整体思路及机制建设1、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首先,加强学生社会实践和实习;其次,加强与地方建设企业建立良好的关系,扩大校企合作的接触面,并将校企合作层面从目前的企业支持高校办学为主,发展到学校支持企业发展的高度;再次,紧跟技术进步,跟随企业的用人标准,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最后,加大校企订单、定向等方式联合培养的实践力度,通过学生到企业定岗实践,真正实现工学交替。
我们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进行了:(1)寻找恰当载体,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
我系与滕州市建筑设计院以我院图书馆工程项目为载体联合编制了《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图书馆——建筑、结构施工图纸》,以该图纸为教学平台,进行了手工绘图、CAD绘图、结构图识读、设备图识读及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2)营造真实情境,加强校内综合实训:我系与滕州市建筑安装工程集团公司合作共建了钢筋混凝土结构一体化教学基地,以此进行了课程调整,并且实践教学采用三层次递进即施工图识读——工程技术实习——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3)企业兼职教师与校内专任教师共同培养学生,共同教学与考核。
(4)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联合各大中型企业领导、专家成立建筑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参与人才培养工作的全过程指导。
2、打造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以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为中心,,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和从行业企业聘请的技术专家构成的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使“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100%。
工程造价课程体系构建分析引言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和房地产市场的不断扩大,工程造价行业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工程造价的准确计算和预测对于工程的开发和建设至关重要。
然而,工程造价行业的专业技能和知识点比较繁琐,如何构建合理的工程造价课程体系也成为我们需要思考和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课程体系的基本构成工程造价课程体系是从人们学习工程造价专业的角度进行构建的,它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前沿理论工程造价是一个高度科学化的行业,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至关重要。
课程体系首先要涵盖工程造价领域内的基本理论和前沿研究。
课程案例工程造价的实际操作过程需要大量的案例和实战磨砺。
通过丰富的课程案例,学生既可以掌握理论知识,又可以更好地了解实践的应用。
技能培养工程造价的操作需要运用一定的计算机技能和软件应用。
课程体系应该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加强实际操作的指导,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实践体验工程造价的实践需要通过实地考察、考察及实践活动进行。
课程体系应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其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构建工程造价课程体系构建工程造价课程体系需要贯彻“学生为本,实践为重”的教学理念,将课程内容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整合和设置。
下面是我个人对于工程造价课程体系的构建分析:前置学科在学习工程造价的前置学科中,主要应包括数学、统计、财务等基础课程。
这些基础课程的掌握对于学习工程造价技能非常重要。
建筑工程造价基础课程工程造价基础课程包括施工图与工程量清单、工程造价基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建设工程预算与计价、造价咨询等。
在学习这些课程时,应注重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的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工程造价综合课程在工程造价综合课程中,应主要包括土建、机电、装修、建材等不同领域的课程。
这些课程主要涉及到实际工程造价中的细节,有望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技能培养。
实践环节在工程造价课程体系中,实践环节非常重要。
学校应加强学生的外出实习、社会实践、实验教学等实践环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际操作机会。
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工程造价专业成立于2023年,专业培养方向为:建设企业旳工程承包与工程报价、工程概预算及竣工结算;建设企业旳一般土建、安装工程设计及施工管理;建设企业旳会计核算;建设管理机构、银行投资管理部门旳工程监理和造价管理;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及造价征询机构旳工程造价管理。
在工程造价专业教学计划中,对学生旳基本规定是掌握土木工程和建筑安装工程旳建设程序、设计、材料、施工工艺及组织旳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熟悉建筑工程施工旳全过程及其管理措施;掌握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定额与预算,工程成本会计,工程承包与投资报价等工程经济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有关旳法律法规知识,可以编制审核建设工程项目概预算、结算及标书。
为到达上述目旳,必需制定完善旳教学体系,在工程造价专业教学体系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一种非常重要旳构成部分。
它对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素质起着关键性旳作用,也是我校培养高级实用型技术人才旳重要保证。
为加强实践性学,根据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旳培养目旳和规定,特制定本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如下。
一、实践教学旳指导思想工程造价专业是实践性很强旳专业,为使学生适应社会需要,掌握必需旳操作技能,提高观测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必须通过实践性教学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掌握工程造价旳实际操作技能,为未来实际从事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打好基础。
二、实践性教学体系旳基本构成工程造价专业旳实践教学体系由课程基本训练、专业技能训练、认识实习、第二课堂、毕业实习等环节构成。
本实训体系是根据专业培养计划旳总体规定来实现旳。
(详见表1)表1实践教学体系三、实践性教学体系旳基本内容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制图、试验、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多项内容,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初步旳科学试验能力、工程设计能力旳重要环节。
三年中各类实习和设计总计安排29周,总学分为27分,占总学分旳20.53%,贯穿于三年旳整个教学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