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
- 格式:ppt
- 大小:2.79 MB
- 文档页数:3
工程造价专业培养方案内容工程造价专业培养目标是为了培养掌握工程造价核算、预算、招投标、结算、决算、造价管理等理论及应用技术,能在建筑施工企业和造价咨询机构从事工程造价预算、招标、合同管理、工程决算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1.基本素质: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现代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应用和实践技能,具备良好的计算机应用基础。
2.专业素质:熟练掌握工程造价核算、预算、招标、合同管理、决算、造价管理等专业理论和知识,能够熟练运用专业软件进行工程造价核算与管理。
3.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进行工程造价核算、预算、招投标等实际工作,并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造价分析、评估及解决问题。
4.创新能力: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不断学习和研究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具备一定的工程造价创新能力。
三、培养内容1.基础理论:掌握工程造价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建筑工程经济学、工程成本管理、工程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
2.专业知识:掌握工程造价核算、预算、招标、合同管理、决算、造价管理等专业知识,了解国内外有关工程造价管理的最新动态。
3.实践技能:掌握运用专业软件进行工程造价核算和管理的技能,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4.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培养方式1.课堂教学:通过专业课程的系统学习,掌握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实践教学:组织实习、实训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3.科研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4.实习实践:组织学生参与工程造价实习实践,提供实践机会,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五、课程设置1.工程造价专业基础课程:包括建筑工程概论、建筑工程经济学、建筑工程造价理论、建筑工程成本管理、建筑工程财务管理等。
2.工程造价专业实践课程:包括工程造价核算实务、建筑工程预算编制、建筑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建筑合同管理与变更、建筑工程决算编制、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等。
工程造价培养方案1. 引言工程造价是指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项目造价进行综合管理和控制的一种技术和管理活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程项目的不断增加,对工程造价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工程造价培养方案,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对于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2. 培养目标(1)掌握工程造价相关理论知识,具备工程造价技术的基本素养;(2)熟悉工程造价实践操作,具备独立进行工程造价工作的能力;(3)了解国内外工程造价的发展动态,具备跨文化交流和合作的能力;(4)具备终身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适应工程造价行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
3. 培养内容(1)基础知识教育- 工程造价学科基础知识:包括工程造价原理、造价管理、造价评估等;- 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基础知识: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基础知识储备。
(2)专业知识教育- 工程造价核心知识:包括工程造价计量、工程造价预测、工程造价控制等;- 工程造价管理知识:包括工程造价管理理论、工程造价管理方法等;- 工程造价实践技能:包括工程造价软件应用、工程造价案例分析等。
(3)实践环节- 实习实训:通过实习实训,对学生进行工程造价实践操作的训练和培养;- 课程设计: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毕业实践:以工作实践的方式,检验学生对工程造价工作的适应能力。
4. 培养方法(1)理论教育与实践相结合:设置工程造价相关课程,结合实际案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2)实践导向的教学: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背景,引导学生进行工程造价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建立实用型的专业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程造价实践环境。
5. 培养评估为了确保培养方案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应进行定期的培养评估。
评估方式可以包括论文答辩、实际案例分析、实践操作考核等。
通过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完善培养方案,提高培养质量。
2023级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3级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如下:
1. 基础课程:该专业培养工程造价方面的专业人才,因此,在大一和大二的前两年,学生将学习一系列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英语等。
这些课程将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专业课程:从大三开始,学生将开始学习与工程造价相关的专业课程。
这些课程包括工程测量、工程材料、工程造价控制、工程估算、工程预算等。
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工程造价评估、估算和预算,以及如何进行工程造价控制。
3. 实践教学: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校将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教学活动。
这可以包括参观工地、实习以及与相关企业合作的项目。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将有机会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的工程造价问题。
4. 专业实训: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学校将组织专业实训课程。
这些课程将包括工程造价软件的使用培训、案例分析和模拟工程造价项目等。
通过这些实训课程,学生将掌握一些专业软件和工具的使用,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5. 毕业设计:学生在大四将进行毕业设计项目。
这个项目将充分运用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的工程造价问题。
学生将进行课题的选择、调研、设计、实施和报告等一系列工作,以完成一个完整的毕业设计项目。
通过以上培养方案,学生将全面掌握工程造价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成为能够胜任工程造价工作的专业人才。
这些人才将能够在建筑工程、市政工程、水利工程等领域从事工程造价评估、估算和预算等工作。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560502)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560502)建设单位:湖北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万由祥项目责任人:黄享苟专业负责人:黄宏勇主要撰写人:黄宏勇主要完成人:陈卓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技术学院建筑专业带头人黄享苟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技术学院院长郭自灿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技术学院副院长刘华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技术学院素质教育中心主任黄宏勇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技术学院工程造价教研室主任张祖斌湖北职业技术学院骨干教师王义剑湖北职业技术学院骨干教师匡巍湖北职业技术学院骨干教师王铮湖北职业技术学院骨干教师胡拓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专任教师李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专任教师苏泽民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专任教师徐汉峰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专任教师张悦生孝感市造价管理站高级工程师严家繁孝感市广场建筑工程公司高级工程师梅颖建北京中大信造价咨询公司高级工程师罗伍平湖北职院后勤处工程师目录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1)1.招生对象 (1)2.基本学制 (1)二、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 (1)1.人才培养目标 (1)2.人才培养规格 (1)3.职业岗位 (3)三、人才培养模式 (3)四、专业课程体系 (4)五、课程目标与要求 (7)1.专业核心课程分析与介绍 (7)2.文化基础课程简介 (13)3.其它专业课程简介 (14)六、教学活动安排 (16)1.课程设置表 (16)2.实践教学安排 (18)3.素质教育活动安排 (20)七、毕业要求 (21)八、教学保障条件 (21)1.师资条件 (21)2.实训条件 (23)3.学习资源条件 (24)4.教学管理 (25)一、招生对象与学制1.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2.基本学制全日制三年二、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1.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华中地区建筑行业,培养具备建筑相关行业职业素养与文化素质,牢固掌握建筑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所需要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相应的职业技能,能从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施工预算、竣工结算、工程量清单计价等工作,胜任建筑行业造价员岗位工作,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专业代码:120105学科门类:工学一、培养目标工程造价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专业综合素质与能力,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全面获得造价工程师基本训练,具备在建设工程领域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投资、房地产、招标代理、造价咨询、审计、金融及保险等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工程决策分析与经济评价、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造价控制、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与咨询、工程合同管理、工程审计、工程造价鉴定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与要求(一)培养规格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土木工程、管理学、经济学、法律方面等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接受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能力。
(二)素质要求通过学习,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的基本素质: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具有敬业进取、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2.具备综合运用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方法从事工程造价管理中的技术管理、专业管理、综合管理的基本能力;3.应用专业软件解决工程造价实际问题的能力。
4.了解国内外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熟悉国家有关工程造价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具有英语阅读、翻译、查询资料、写作与交流的初步能力;掌握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相关知识,具备运用计算机及信息技术辅助解决工程造价专业相关问题的基本能力。
6.在获得学历学位证书的同时,获得与专业相关的职(执)业资格证书的基本知识。
三、主干学科和核心课程(一)主干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二)核心课程工程制图与识图、建筑力学与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工程经济学、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造价管理、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建设法规等。
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见习、专业实习、学年设计(论文)、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专业技能训练五、修业年限标准学制:四年最长修业年限:八年六、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七、教育教学活动时间安排八、课程结构及学时、学分分配学科专业基础平台课程选修附:专业技能训练项目安排表十、有关说明(1)考核类型C为考查,S为考试(2)文化素质讲座(含师范专业的教师教育讲座)每学期举行,要求每生至少选听15次;(3)每生至少参加社团1个;(4)基础必读书由各学院制订书目并在第六学期组织考核;(5)引导、鼓励学生为毕业后取得江苏省造价员、国家注册造价师、国家注册投资咨询工程师等执业资格证书积极准备。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建设单位、施工企业,工程造价咨询、招标代理、工程监理、工程项目管理等企业的工程造价及相关岗位,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牢固掌握建筑与装饰工程、安装工程或市政工程等工程造价专业技术技能,具备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等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具有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面向建设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专业领域,能够从事工程概预算、工程结算、工程竣工决算、工程招标标底和投标报价的编制与审核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学制与招生对象(一)学制:三年(实行弹性学制)。
(二)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专)毕业生和职高毕业生。
三、职业面向表1工程造价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一)能力要求1.具备工程计量与计价的能力;2.具备施工图预算审核的能力;3.具备竣工结算文件编制能力;4.具备合同跟踪、诊断、谈判的能力;5.具备结算文件审核及争议处理的能力;6.具备计算机预算软件的应用能力。
(二)知识要求1.具备扎实的高等职业教育文化理论基础;2.掌握工程经济和建筑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工程造价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3.熟悉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和全过程各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知识;4.掌握实践能力应用的知识;5.具备工程造价管理知识,能熟练编制工程造价文件的知识。
(三)素质要求1.安全至上、质量第一的工作作风;2.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3.养成严格守时、遵章守纪、服从指挥、团队协作的职业精神;4.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5.较好的文字处理能力;较好的分析、判断和概括能力,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五、毕业标准(一)本专业学生必须修满139学分,其中必修课123学分,限选课,任选课和创新创业素质拓展课16学分(含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二)取得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职业资格(岗位技能)证书;1.基本能力等级证书(1)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或B级证书(2)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水平考试证书2.职业资格证书1.必考“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CAD中级﹙建筑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2.选考“BIM一级建模师”(中国建设教育协会)3.选考“1+建筑工程识图”证书六、课程体系(一)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2工程造价专业核心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表3工程造价专业职业能力核心课程分析表表4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课程分析表八、专业教学计划进程表(附后)九、学年学期教学活动安排表5工程造价专业学年学期教学活动安排表注:=为放假时间,—为课堂教学,※考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军训与入学教育,■创新创业实践,◆课程集中实训与实习,○职业群基础及技能实训,◇职业技能与认证实训,□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论文)九、各类课程学时学分安排表6工程造价专业各类课程学时与学分比例分析表十、实施保障(一)师资队伍工程造价专业教学团队成立于2010年,以满足广东省及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对复合型、发展型工程造价类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
工程造价培养方案1. 引言工程造价专业是工程管理领域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对于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和预算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综合的工程造价培养方案,以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以适应工程造价行业的发展需求。
2. 教学目标本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以下能力和素质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掌握工程造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进行项目成本估算、核算和控制工作;•具备良好的数学、经济学和管理学基础知识,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够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工程造价模拟和预测分析;•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各方沟通协调,有效管理工程项目;•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识,能够不断更新知识,适应行业的快速发展。
3. 培养方案3.1 专业课程设置3.1.1 基础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计算机基础3.1.2 专业核心课程•工程造价基础•工程经济学•工程概预算与控制•工程造价评估•工程成本管理•工程造价案例分析3.1.3 选修课程•工程项目管理•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土木工程测量与监测技术•建筑工程材料与技术•建筑结构理论与设计3.2 实践环节3.2.1 实习实训每位学生在大三和大四暑假期间,都需要参加为期两个月的工程造价实习实训。
在实训期间,学生将有机会亲身参与工程项目成本估算和控制的各个环节,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2.2 毕业设计在大四上学期,每位学生需要完成一个工程造价相关的毕业设计项目。
学生将根据自身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一个工程项目进行综合成本估算和控制分析,并撰写毕业论文。
3.3 能力培养为了培养学生在工程造价方面的实际能力,本课程设置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培养:•使用常用工程造价软件进行实际操作;•邀请行业专家和相关企业人员进行讲座和实践指导;•组织学生参观工程项目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和实践;•组织学生参与专业竞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工程造价的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 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工程管理能力,能有效地进行工程造价测算、管理和控制的专门人才;2. 培养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工程造价技术人才;3. 培养工程造价专业管理人才,能够适应工程造价的需求和发展。
二、培养方案1. 本科生培养在本科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工程造价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
具体措施如下:(1)课程设置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应结合现代工程造价行业需要,合理安排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技术课程。
其中包括:施工工程造价、工程造价管理、工程概预算、工程结算、工程造价审计等。
此外,还要设置专业实践环节,进行专业实习和实训。
(2)师资建设培养队伍要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这就要求学校在教师队伍的培养、引进和培训等方面要下功夫,以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还要加强学术交流、合作和创新,与企业界等进行多方面的合作交流,提高师资力量的整体水平。
(3)实践环节本科教育要充分注重实践环节的设置,创新实验教学方法,引入实验课程,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和科研项目等,增加学生的实际操作经验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2. 硕士研究生培养硕士研究生培养是在本科生教育的基础上,对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行深度和广度的扩展和提高。
具体措施如下:(1)课程设置设置专业硕士学位课程,包括工程预算、工程造价管理、工程结算、工程造价审计等专业核心课程。
此外,还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设立专业实践实训项目,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导师团队对硕士研究生的导师团队要求较高,要求导师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和科研能力,能够指导学生进行科研和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和实践能力。
(3)实践环节在研究生教育中,实践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
要提供学术交流和科研项目合作的机会,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工程造价专业培养方案(含教学计划)学科门类:管理学专业代码:120105学制:四年修业年限:3-6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毕业要求最低学分:188学分主干学科:土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经济学。
相近专业:工程管理、建筑经济、土木工程。
院部负责人:赵士德审核:张小明校长:日期:2018年7月1、培养目标与服务面向工程造价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及相关工程的基本技术知识,掌握与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组成的系统的、开放性的知识结构,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专业综合素质与能力,具备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全面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能够在建设工程领域从事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且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能够在建设工程领域、以及古建筑修缮及仿古建筑工程领域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投资、招标代理、造价咨询、审计、金融及保险等企事业单位、房地产领域的企事业单位和相关政府部门,从事工程决策分析与经济评价、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造价控制、基于BIM技术的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与咨询、工程合同管理、工程审计、工程造价鉴定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工作。
2、知识、能力、素质要素及实现矩阵(1).知识结构1)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熟悉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等社会学科基本知识,了解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自然科学知识:掌握高等数学、工程数学知识,熟悉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可持续发展相关知识,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3)工具性知识:掌握一门外语,掌握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相关知识。
4)专业知识:掌握工程制图与识图、工程测量、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或建筑工程、机电安装工程、古建工程)、工程力学、工程施工技术等工程技术知识;掌握工程项目管理、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造价管理、管理运筹学、施工组织等工程造价管理知识;掌握经济学原理、工程经济学、会计学基础、工程财务等经济与财务管理知识;掌握经济法、建设法规、工程招投标及合同管理等法律法规与合同管理知识;熟悉工程计量与计价软件及其应用,工程BIM原理及软件应用、工程管理软件及其应用等信息技术知识。
工程造价咨询人才培养制度一、前言工程造价咨询是当今建筑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涉及的领域广泛,对于成本控制、质量保障、风险管理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如何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工程造价咨询人才,成为当前建筑行业发展的急需之举。
本文旨在探讨工程造价咨询人才培养制度,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
二、工程造价咨询人才概述工程造价咨询人才是指具有一定工程造价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能够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造价咨询、工程预算等工作。
工程造价咨询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分析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工程造价咨询人才还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为客户提供专业、诚信的咨询服务。
三、工程造价咨询人才培养目标1. 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2. 培养具有较强的项目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的专业人才;3.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的专业人才;4. 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沟通能力的专业人才。
四、工程造价咨询人才培养体系1. 课程设置根据工程造价咨询人才的实际需求,设置相关专业课程,包括造价理论、造价管理、工程经济学、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课程。
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引导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实践教学通过实习实训、项目实践等形式,让学生接触实际的工程项目,了解工程造价咨询的实际操作流程和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
3. 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培养工程造价咨询人才的重要环节,通过指导学生完成真实的工程项目设计,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
4. 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专业化、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具有丰富的工程造价咨询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能够有效指导学生,为学生提供专业支持和指导。
五、工程造价咨询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1.质量认证建立健全工程造价咨询人才培养的质量认证体系,对培养出的人才进行质量评估,确保培养出的人才符合行业标准和要求。
工程造价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工程造价是指对建筑或工程项目的成本进行评估和控制的一种技术活动。
培养工程造价人才需要具备计量、审计、项目管理等多项技能,具有一定的经济学、管理学理论基础,掌握工程造价核算、招标、成本管理等专业知识和技能。
培养工程造价人才是为了适应建设工程行业的发展需求,满足社会对建设工程成本管理的需求,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应用能力的工程造价人才。
工程造价专业培养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掌握工程造价理论和方法。
具有扎实的工程造价专业理论基础,熟练掌握工程造价核算、招标、成本管理、审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应用该专业知识进行建设工程成本管理和控制的能力。
2.熟悉国内外建筑市场情况。
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对国内外建筑市场的了解,能够进行国际工程造价比较与分析,为国际工程合作提供专业支持。
3.具备项目管理和经济分析能力。
具有较强的项目管理能力和经济分析能力,能够在建设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进行成本管理和控制,保障项目的经济效益。
4.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与素养,能够适应建设工程行业的特点,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沟通能力,能够与项目相关各方进行良好的合作。
基于以上培养目标,工程造价专业的培养方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教学目标的设定和实施。
2.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
3.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4.实践教学及实习实践环节。
5.师资队伍建设。
6.教学条件.二、教学目标的设定和实施1.培养目标确定。
工程造价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了培养具有较强的工程造价核算、工程造价招标、工程造价成本管理等专业能力和经济管理素养的高素质工程造价专业人才。
这些人才既要有较强的专业理论基础,又要有实际操作能力,能够适应不同企业和单位的需要,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适应国内外建筑市场需求,具有较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及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
2.学科教育目标的设定及实施。
在学科教育方面的培养目标主要是通过系统的理论教学和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工程造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工程造价核算、招标、成本管理、审计等专业知识和技能。
工程造价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概况1. 专业名称:工程造价2. 专业代码:XXXX3. 学历层次:本科4. 专业学位:工程造价专业学士5. 专业特色:本专业立足于工程造价领域,培养具有工程项目造价分析、控制和管理能力,熟悉工程造价相关法规政策,掌握工程造价技术评估与决策等方面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经过四年的严格学习和实践,学生将能够熟练掌握工程造价领域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
二、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的高素质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具备如下基本能力和素质:1. 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够熟练运用工程造价领域的相关理论和技术进行工作实践。
2. 具备扎实的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和人文素养,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责任感,能够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做出贡献。
3. 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灵活应对各种工作挑战和变化。
4. 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和跨文化沟通技巧,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5. 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能够胜任工程造价领域的相关工作。
三、专业培养内容1. 基础知识工程造价专业的基础知识包括工程造价学、工程建设与管理、工程造价测算与评价、建筑经济、工程造价法规、工程造价软件等相关理论和应用知识。
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能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逐步形成工程造价专业的基础素养。
2. 专业知识工程造价专业的专业知识包括工程项目投资评估、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工程招标与合同管理、工程成本分析与决策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践项目的训练,能够熟练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工程造价问题的能力。
3. 实践能力工程造价专业的实践能力包括实习、实训、综合设计和论文撰写等方面的实践教学环节。
学生通过实践环节的学习和训练,能够熟练掌握工程造价领域的实践技能和工作能力,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
四、实践教学环节本专业将开设实习、实训、综合设计和论文撰写等实践教学环节,旨在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能力。
建筑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定位。
咱们这个建筑工程造价专业啊,那可就像是建筑工程领域的“理财小能手”。
它就是专门培养那些能给建筑工程算出精确“身价”的专业人才的。
简单来说,不管是盖高楼大厦,还是修小桥流水,都得有咱这个专业的人在背后默默算账,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得明明白白,工程成本控制得妥妥当当。
二、培养目标。
1. 知识目标。
首先呢,得让同学们把建筑工程的基础知识学扎实了。
什么建筑结构啊、建筑材料啊,就像认识自己的手指头一样熟悉。
要是连房子是啥结构、用啥材料盖的都不清楚,咋算造价呢?造价的专业知识那肯定得精通啦。
从工程量计算规则到造价计价方法,从定额到清单计价,这些都是“吃饭的家伙”,必须得烂熟于心。
就好比厨师得知道每种调料放多少才合适,咱们造价的同学得清楚每个项目该怎么计价。
2. 能力目标。
最基本的能力就是要会准确计算工程量。
这就像数数一样,一个数错,那造价可就差得十万八千里了。
同学们得像个精密的计算器,把每个构件、每个分项工程的量都算得丝毫不差。
熟练运用造价软件也是必须的。
现在都啥时代了,还拿着纸笔慢慢算,那可就out了。
广联达之类的造价软件就像是咱们的得力助手,要能熟练操作,让它乖乖听话,快速准确地算出造价。
在工程招投标阶段,得有能力编制招投标文件中的造价部分。
这就像是一场商业大战中的策略制定,要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让自己的报价既有竞争力,又能保证工程的利润。
具备一定的工程成本控制能力。
这就好比管家要看好家里的钱袋子,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随时监控成本的变化,一旦发现超支的苗头,就得想办法把成本拉回来。
3. 素质目标。
要培养同学们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
造价工作可容不得半点马虎,一个小数点的错误都可能导致巨大的损失。
所以得让同学们养成像侦探一样严谨的工作习惯,不放过任何一个小细节。
团队合作精神也很重要。
建筑工程可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造价人员要和设计师、施工人员、监理人员等各种角色打交道。
大家得像一个足球队一样,互相配合,才能让工程顺利进行。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课程标准工程造价专业是一门重要的技术性质的专业,涉及到工程建设领域的成本计算、预算、管理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随着国家对建设工程成本管控的要求越来越高,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标准也逐渐得到了重视。
一、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 培养目标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要培养专业素质高、实践能力强、适应市场需求的工程造价人才。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掌握建筑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具备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和对建筑工程相关软件应用的熟练掌握能力。
(3)熟练掌握建筑工程成本计算、预算、核算、审查等方面的技术和方法。
(4)能够独立承担工程造价管理任务,有良好的沟通协调和团队管理能力。
2. 培养计划根据培养目标,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培养计划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理论课程的设置。
主要涉及到建筑工程基础知识、工程造价原理、成本管理、工程预算、造价调查等方面的理论知识。
(2)实践环节的设计。
包括实践教学、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等环节,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具体的工作操作技能。
(3)专业技能教育。
主要包括计算机应用操作、工程造价软件应用等方面的教育和培养。
(4)综合素质教育。
包含人文素质教育、专业素质培养等方面,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实践性教学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注重实践性教学。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实践实训环节的设置。
包括工地实践、公司实习、技能实训等方面的实践操作。
(2)模拟实战操作。
借助模拟软件等工具,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以达到熟练掌握操作技能的目的。
(3)参与实际项目。
学生可以参加校内的实际项目,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实践能力。
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标准1. 基础课程(1)建筑材料力学该课程主要是介绍建筑材料的力学性质和应用,为后续的工程计算提供基础。
(2)工程勘察该课程是介绍工程勘察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流程,为工程预算和设计提供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