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能和内能知识梳理
- 格式:doc
- 大小:54.00 KB
- 文档页数:3
中考物理机械能和内能知识点总结物理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研究的是物质的运动规律及与能量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物理学中,机械能和内能是重要的概念,下面是对这两个知识点的总结。
一、机械能机械能是指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运动能量,由动能和势能组成。
1.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其公式为K=½mv²,其中m为物体质量,v为物体速度。
2.势能:物体由于位置和状态而具有的能量,常见的有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 重力势能: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位移高度决定了其具有的重力势能,计算公式为Ep=mgh,其中m为物体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h为位移高度。
- 弹性势能:只有弹性物体具有的势能,当弹性物体发生形变时,就会产生弹性势能,其公式为Ep=½kx²,其中k为弹簧劲度系数,x为形变的位移。
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指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实际问题中,机械能损失的主要原因有摩擦、空气阻力、能量转化等。
二、内能内能是物质微观粒子的能量总和,包括其热能、化学能和原子结构能。
1.热能:物质因温度而具有的能量形式,温度越高,物质内能越大。
热能的传递形式有传导、对流和热辐射。
2.化学能:物质分子之间的化学键能和相互作用能,当化学反应发生时,化学能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3.原子结构能:原子核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及电子在原子中的位置能。
内能可以通过物体的温度变化来改变,常见的计算温度变化所需的热量的公式为Q=mcΔT,其中m为物体质量,c为物体的比热容,ΔT为温度变化量。
机械能和内能的关系:机械能和内能是能量的两个重要形式,在一些情况下可以相互转换。
1.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发生运动,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如摩擦力产生的热量。
2.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当物体受到热能的作用时,内能会转化为机械能,如蒸汽机和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总之,机械能和内能是物理学中重要的概念。
掌握机械能和内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有助于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和能量转化过程。
机械能和内能初中物理必考知识点一、机械能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机械能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具有的能量。
机械能由动能和势能两部分组成。
1.动能: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动能的计算公式为:动能=1/2×质量×速度的平方。
在SI单位制中,动能的单位是焦耳(J)。
2.势能:势能是物体在重力或弹力作用下所具有的能量。
根据不同的情况,势能可以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两种。
-重力势能:当物体在重力场中,具有一定高度时,它的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重力加速度和高度有关。
重力势能的计算公式为:重力势能=质量×重力加速度×高度。
在SI单位制中,重力势能的单位也是焦耳(J)。
-弹性势能:当物体受到弹力作用时,会发生形变,并具有弹性势能。
弹性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弹性系数和形变量有关。
弹性势能的计算公式为:弹性势能=1/2×弹性系数×形变量的平方。
在SI单位制中,弹性势能的单位也是焦耳(J)。
二、内能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内能是物体内部分子、原子之间相互作用而具有的能量。
内能包括物体的热能和分子势能两部分。
1.热能:物体的热能是与它的温度有关的能量。
热能可以使物体发生温度变化。
热能的计算公式为:热能=质量×热容×温度变化量。
在SI单位制中,热能的单位是焦耳(J)。
2.分子势能:物体中的分子之间存在各种相互作用力,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使其相互间发生位移,使物体内部的分子能量发生变化。
分子势能的大小与物体内部两个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相对位移和分子数有关。
三、机械能和内能的应用1.机械能在机械运动中的应用:-例如,弹性势能可以用来解释弹簧回弹的现象。
-例如,重力势能可以用来解释物体在高处具有的能量,在自由落体过程中能量的转化。
2.内能在热学中的应用:-例如,内能可以用来解释物体的温度变化和相变现象。
-例如,内能可以用来解释物体的热传导、热辐射等能量传递现象。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一,基本概念: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 。
物体具有的能量越大,它就能够对其它物体__________就越多,反之则越少。
2、动能:物体由于 而具有的能叫动能,物体的动能大小与物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_有关,物体的_________越大,___________越快,这个物体具有的动能就越________。
3、势能分为 和 。
4、重力势能:物体由于 而具有的能。
物体 越大,被举得越 ,重力势能就越大。
5、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 而具的能。
物体的 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6、机械能: 和 的统称。
(机械能=动能+势能)能量的单位是: 。
7、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 的。
8、人造卫星饶地球转动时,从近地点转到远地点的过程中人造卫星的重力势能将 ,动能 ,速度 。
(填“变大”、“变小”、“不变”)。
11、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 和 。
12、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中,如果没有摩擦等阻力,那么机械能的总量 。
13、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 和 的总和叫内能。
14、物体的内能与 有关:物体的 越高,分子 越快,内能就 。
15、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 和 ,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 的。
16、热量(Q ):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 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符号 ,单位 。
(物体含有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
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物体或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有 。
17.物体吸收 ,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 ;物体放出 ,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 。
二、基础知识:1、在高空中飞行的运输机,具有 能和 能,统称为 能。
运动员拉弓把箭射出时,弓的 能转化为箭的 能。
2、以相同速度行驶的卡车和小轿车,卡车的动能比较大是因为卡车的_________大;两个质量相同的铁球高度越高,_________能越大。
3、陨石进入大气层后速度越来越快,这是由于 能转化成了动能;同时它与空气摩擦引导致温度升高,形成“流星”,这时除了动能,它的 能增大。
机械能和内能知识点一、机械能(一个物体如果能够对另一个物体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量)动能1、动能: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量。
2、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和。
(要求会探究,注意控制变量法)(质量不同的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滑下,到达水平面时速度大小相等)势能1、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而具有的能量。
2、在一定限度内,形变物体的越大,其能就越大。
3、重力势能:的物体具有的的能量。
4、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和。
(要求会探究,注意控制变量法)机械能(要求会指出物体具有什么形式的机械能)统称为机械能。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会从例子中指出能量的转化)二、内能1、内能:物体内所有做无规则运动的和的总和。
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内能都不可能为零。
2、内能与温度的关系: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能,反之内能。
物体的内能不只与温度有关:对于同一个物体,可以说温度越高,内能越大;但“温度越高的物体,内能就越大”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墨水在冷热水中的扩散”实验表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得越快。
4、内能和机械能的关系:任何情况下,物体都具有内能;而在有的情况下,物体的机械能可能为零。
物体的内能与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有关;而机械能与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
三、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1、热传递(能量的转移)①发生的条件:有温度差。
停止的条件:温度相等。
②热传递传递的是能量,而不是温度。
③当物体由于热传递改变它的内能时:内能若增大,则它的温度可能升高,也可能不变(晶体的熔化、液体的沸腾);内能若减小,则它的温度可能降低,也可能不变(晶体的凝固)。
④叫热量。
(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一般说“吸收多少热量”、“放出/释放多少热量”,而不能说“有多少热量”、“含有/具有多少热量”、“···的热量是多少”。
)A、单位:焦(J)=∆B、计算公式:Q cm t2、做功(能量的转化)①机械能→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内能→机械能:物体膨胀对外做功,物体本身的内能减少。
物理知识点总结:机械能和内能知识归纳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
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3.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4.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5.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6.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7.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8.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9.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
单位是:焦耳10.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
方式有:动能重力势能;动能弹性势能。
11.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
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2.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4.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5.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6.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7.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8.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
9.比热: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10.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就相同。
11.比热的单位是:焦耳/(千克·℃),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12.水的比热是:C=×103焦耳/(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是×103焦耳。
13.热量的计算:①Q吸=cm(t-t0)=cm△t升: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热值。
单位是:焦耳/千克。
2.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放=qm;(Q放是热量,单位是:焦耳;q是热值,单位是:焦/千克;m是质量,单位是:千克。
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一、动能和势能1、能量(1)物体能够对外做功,表示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
物体对外做功的本领越大能量越大。
(2)单位:焦耳(J)2、动能(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2)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①物体的质量;②物体运动的速度。
物体的质量越大,运动速度越大,物体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3)单位:焦耳(J)。
3、重力势能(1)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
(2)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①物体的质量;②物体被举高的高度。
物体的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3)单位:焦耳(J)4、弹性势能(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2)单位:焦耳(J)。
(3)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①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程度。
物体的弹性形变程度越大,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②物体本身弹性的大小二、机械能及其转化1、机械能(1)定义: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机械能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的能量。
(2)单位:J。
(3)影响机械能大小的因素:①动能的大小;②重力势能的大小;③弹性势能的大小。
2、机械能守恒定律:物体具有的动能和势能可以互相转化。
如果不计摩擦等阻力,在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过程中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3、判断机械能变化的方法①从机械能定义角度:分析动能、势能如何变化,从而确定它们的和(即机械能)如何变化。
②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是否存在摩擦等阻力,如果不计摩擦等阻力则机械能不变,否则减少。
4、一个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机械能可能不变,可能变大,可能变小。
三、内能1、内能(1)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分子具有动能的原因是分子在永不停息地作无规则运动;分子具有势能的原因是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①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不是指少数分子或单个分子所具有的能。
②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知识点
以下是 9 条关于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的知识点:
1. 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呀!你看那飞速奔跑的汽车,具备了强大的动能,这就是机械能的一种表现。
那汽车跑着跑着没油了,动能不就慢慢减少啦?
2. 势能又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呢!就像被拉长的橡皮筋,储存了弹性势能,当它弹回去的时候,势能不就转化为动能了嘛,是不是好神奇?
3. 物体的内能可是与温度密切相关的哟!想想冬天里,我们会觉得冷,那就是我们自身的内能比较低呀!而烧热的铁块,内能就很高啦。
4. 机械能可以向内能转化呢!比如摩擦生热,冬天搓搓手会变暖,就是机械能转化成了内能呀,你肯定也干过这事吧?
5. 内能也能转化为机械能呀!蒸汽机不就是利用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来工作的嘛,这可是推动了工业革命的伟大发明呀!
6. 当我们燃烧燃料时,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再进一步转化为机械能,汽车的发动机不就是这样工作的嘛!就好像给汽车注入了活力一样。
7. 从高处掉落的物体,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不就是机械能之间的转化嘛,多明显呀!
8. 压缩气体能使气体内能增加,这不就像是给气球吹气,气球变得热乎乎的,这里就有内能增加了呀!
9.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那如果给铁加热,它变得红彤彤的,这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嘛!
总的来说,机械能和内能及其转化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掌握这些知识能更好地理解周围的世界呀!。
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基本知识一,基本概念: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
2.动能: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运动物体的越大,越大,动能就越大。
3.势能分为和。
4.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
物体越大,被举得越,重力势能就越大。
5.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而具的能。
物体的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6.机械能:和的统称。
(机械能=动能+势能)能量的单位是:7.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的。
8.人造卫星饶地球转动时,从近地点转到远地点的过程中人造卫星的重力势能将,动能,速度。
(填“变大”、“变小”、“不变”)。
11.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水能和风能。
12.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中,如果没有摩擦等阻力,那么机械能的总量。
13.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和的总和叫内能。
14.物体的内能与有关:物体的越高,分子越快,内能就。
15.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和,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的。
16.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
17.物体吸收,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物体放出,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
18.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的多少叫热量。
(物体含有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
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物体或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有。
19.比热容(c ):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吸收(或放出)的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的单位是:。
20.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状态一定,比热容就。
21.水的比热容是:C= J/(kg·0C),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0C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
22.热量的计算:Q吸= =cm△t(Q吸是吸收,单位是;c 是物体,单位是:;m是;t0是;t 是 .Q放=,其中to-t=Δt指物质的温度。
23.热值(q ):某种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热值。
《机械能和内能》知识总结(一)机械能1.1. 能(量):一个物体如果能对另一个物体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或能量)。
物体具有的能越多,它可以对其他物体做的功就越多。
能量的单位和功的单位一样是:焦耳(J)。
3.3. 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4.4. 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物体的势能和动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果没有摩擦等阻力,那么在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中,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内能一、分子热运动: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径以10-10m来度量。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①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有间隙。
B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
③课本中的装置下面放二氧化氮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氮扩散被误认为是重力作用的结果。
实验现象:两瓶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结论: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④固、液、气都可扩散,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
⑤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扩散、蒸发等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而飞扬的灰尘,液、气体对流是物体运动的结果。
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二、内能: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既然物体内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那么内能是无条件的存在着。
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
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4、内能与机械能不同:机械能是宏观的,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机械运动有关内能是微观的,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能的总和。
机械能和内能一、机械能1、机械能的定义: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2、机械能守恒的条件:不计空气阻力或摩擦力,即只有动能和势能转化二、内能1、内能的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3、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1)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常见对物体做功的四种方法压缩体积(打气筒打气)、摩擦做功(如钻木取火)、锻打物体,弯折物体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减少。
实质:机械能与内能的转化(2)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规律:物体吸热,内能增加;物体放热,内能减少。
条件:存在温度差。
本质:内能的转移。
三、热量计算1、热量的定义:热传递过程中转移能量的多少。
=cm(t-t);物体温度降低时,放出热量:2、计算公式:物体温度升高,吸收热量:Q吸0=cm(t-t)Q放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Q放=mq效率;η=Q有效/Q完放= Q吸/Q完放(Q吸表示被有效利用的即被水吸收的,Q完放指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t为初温,t为末温,q为热值。
公式:c为比热容,m为质量,3、热量单位:焦耳,符号:J四、热值1、热值的定义: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热值的符号:q,单位:/J kg。
2、物理意义:表示1Kg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的多少。
3、燃烧时的能量转化: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五、汽油机、柴油机的工作1、热机的定义:将燃料燃烧时所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2、一个工作循环,四个冲程,曲轴转两圈,活塞往复运动两次,对外做功1次。
机械能和内能知识点一、机械能1.定义:机械能是指物体由于其位置或形状而具有的能量。
它可以分为动能和势能两个部分。
2.动能:动能是物体由于速度而具有的能量。
它的计算公式为:动能 =1/2mv²,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速度。
3.势能:势能是物体由于其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常见的势能形式有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和化学势能等。
- 重力势能:当物体在重力场中,其高度越高,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
重力势能的计算公式为:重力势能 = mgh,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h为物体的高度。
- 弹性势能:当物体具有变形能力时,其变形产生的势能为弹性势能。
弹性势能的计算公式为:弹性势能= 1/2kx²,其中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x为弹簧的变形量。
-化学势能:化学反应中,物质间的相互作用能称为化学势能。
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或释放能量,以满足热力学第一定律。
4.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和能量转化的封闭系统中,机械能守恒,即系统的总机械能不变。
二、内能1.定义:内能是物体分子内部运动和相互作用的能量。
它包括物体的热能、化学能、核能等多种形式。
2.热能:热能是由于物体分子的热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热能的计算公式为:热能= mcΔT,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c为物体的比热容,ΔT为物体的温度变化。
3.化学能:化学反应中,物质间的相互作用能可以存储为化学能。
当发生化学反应时,化学能可以被释放出来或被吸收。
4.核能:核反应过程中,原子核的结合能可以存储为核能。
核能的释放会引起核反应,如核裂变和核聚变等。
5.内能守恒定律:在没有能量传递和能量转化的封闭系统中,内能守恒,即系统的总内能不变。
6.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表明系统内能的变化等于对系统做功和系统吸收热量之和。
即ΔU=Q-W,其中ΔU表示系统内能的变化,Q表示系统吸收的热量,W表示对系统做的功。
总结:机械能和内能都是物体具有的能量,在物理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机械能是由位置和运动产生的能量,包括动能和势能两个部分。
[机械能]1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能的标准是: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2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它的大小决定于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而具有的能量。
它的大小决定于物体的质量和被举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了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
其大小决定于物体的弹性形变量。
3 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机械能。
4 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动能可以转化为势能,势能可以转化为动能,在机械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中,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5 一般认为地球表面为势能零点,也可认为是物体所能运动到的最低点。
比如分析飞燕的能量,分析石子向上抛的再下落的过程中能的转化[分子运动论内能]1 分子运动论: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 分子直径以10^-10即埃来量度。
3 扩散:相互接触的不同物质,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4 分子间作用力大小:当分子间距大于平衡位置时,引力起主要作用;当分子间距小于平衡位置时,斥力起主要作用。
5 气固液的分子情况:气体:分子间距约为分子直径的10倍,除碰撞外几乎不受相互作用力。
分子除碰撞作匀速直线运动。
没有固定的形状和固定的体积。
液体:分子间距较小,分子间作用力较大,分子在一位置振动一会,又到其它位置振动。
有固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
固体:分子间距小,分子间作用力大,分子只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振动,有固定的体积和固定的形状。
(物体以气固液哪种状态存在,是由分子的结构决定的)6 对物体熔化的解释:当晶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的振动加剧,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分子力已不能把分子的约束在一个平衡位置附近振动,晶体分子有规则的排列被打破,固体变成液体,这就是熔化。
7 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合。
(热能)8 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温度。
内能越大温度越高,内能越小温度越低9 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叫热运动。
课堂实录九年级(上)第12章“机械能和内能”第1节动能势能机械能一、能量能的概念:一个物体能对另一个物体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量”。
若这个物体做的“功”越多,则它具有的“能量”就越大。
【考点】①能量表示物体做功能力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做功多少来衡量。
②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并不是一定要“正在”做功。
③“能量”的单位与“功”的单位一样都是焦耳(J )。
二、动能动能概念: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作“动能”。
高速运动的子弹具有很大的动能小球从高处滚下具有动能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①猜想:动能大小与速度和质量;②实验:研究对象:小球的动能。
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如何判断动能大小:比较木块被撞开的距离。
如何控制速度不变:从同一高度滚下的小球速度相同。
如何改变小车速度:从不同高度滚下的小球速度不同。
③结论:同一物体,速度越快,动能越大。
同一速度,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2动动能公式:E1mv 2三、势能势能概念:势能是储存于一个系统内的能量。
常见势能:①弹性势能、②重力势能。
【1】弹性势能①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称为弹性势能。
被压弯的撑杆具有弹性势能被压缩的弹簧具有弹性势能②弹性势能受哪些因素影响。
纸青蛙形变越大,跳的越高弹弓形变越大,石块飞的越远结论:(在弹性限度内)弹性形变越大,物体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2】重力势能①定义:被举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称为重力势能。
山顶的巨石具有重力势能被举高的桩锤具有重力势能探究:重力势能大小受哪些因素影响。
猜想:重力势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与高度有关。
实验:模拟打桩。
结论:同一高度,质量越大,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
同一质量,高度越大,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课堂实录九年级(上)第12章“机械能和内能”第2节内能热传递一、内能内能定义: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两个因素:①温度、②质量。
宏观:温度→微观:分子热运动宏观:温度越高→微观:分子热运动越剧烈例题1:①甲、乙两杯水质量相同,温度不同,内能杯大,原因:。
第十章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一、机械能知识点梳理(一)、能1.物体能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
2.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它具有的能就越大。
3.所有能量(功、能、热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二)、动能:1.物体由于运动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Ek=1/2 mv2流动的空气、抛出的保龄球、飞行的子弹、行驶的汽车、跑步的运动员2.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具有的动能就越大;3.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它的质量越大,它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4.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它具有的动能就越多。
5.在探究动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三)、重力势能:1.受到重力的物体被举高后也具有能,这种能叫作重力势能。
Ep=Gh=mgh。
高处的砖块、高处的江水、高处的重锤、高处的铁块、瀑布、流星2.质量相同的物体,高度越高,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3.高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4.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
物体质量越大,位置越高,它做功的本领就越大,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多。
5.在探究重力势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四)、弹性势能:1.具有弹性的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也具有能,这种能叫做弹性势能。
拉弯的弓、蹦床、皮筋、弹簧、篮球、撑杆、跳板2.同一弹性物体弹性形变越大,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五)、机械能1.动能和势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机械能E=动能Ek+势能Ep)。
2.物体动能和重力势能〔及弹性势能〕之间是可以发生互相转化的(六)、机械能守恒定律1.内容:物体动能和重力势能〔及弹性势能〕之间是可以发生互相转化的。
在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过程中,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即机械能是守恒的。
2.物体初态的总机械能等于末态的总机械能。
3.物体减少的总重力势能等于物体增加的总动能。
(七)、功能关系1.当只有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时,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知识点一、机械能(一)动能和势能的比较(二)动能和势能的转化1、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情况(1)在一定条件下,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换(2)在一定条件下,动能和弹性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换2、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分析(1)分析决定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因素怎样变化,判断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如何变化。
(2)注意在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过程中有没有能量补充或损失,判断机械能总量改变还是不变。
例如:“物体沿水平方向上滑动”,则机械能不变;“物体在斜面上匀速下滑”,则机械能减少。
二、内能(一)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二)注意:内能是一种与热运动有关的能量,任何一个物体都具有内能。
(三)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1、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2、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质量越大,内能越大。
3、材料:在物体的温度、质量、状态相同时,材料不同,内能可能不同。
4、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状态不同,内能也可能不同。
(四)内能的改变1、内能改变的外部表现物体温度升高(降低)→物体内能增大(减小)物体状态改变(如熔化、汽化、升华)→内能改变反过来,不能说内能改变必然导致温度变化(内能的变化有多种因素决定)。
2、改变内能的二种方式:热传递和做功(对改变内能来说,这二种方式是等效的。
)(1)热传递的实质: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 (2)做功的实质:内能和其他能的转化(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 三、热量(一)热量定义: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量的国际单位是焦耳) (二)与热量相关的物理量1、比热容(1)表示: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降低)相同的温度,吸收(放出)的热量不相等。
(2)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吸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机械能和内能》复习与练习
【梳理知识】
(一)能量
一个物体如果能够对另一个物体________,那么这个物体就具有能量。
(能量的单位是____)(二)机械能
1.机械能的分类
_______能和_______能是常见的势能,______和______统称为机械能。
2.机械能的转化
动能和势能是可以相互_______的,如果在物体的动能和势能转化过程中,机械能没有与其他形式的能发生转化,则机械能的总量_____________。
(三)内能
1.热学概念
2.热学规律
(1)关于物体的内能
由于物体里的分子在作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所以一切物体都具有___能。
(2)内能与温度有关
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_______;温度降低,内能_______。
(3)改变内能的方式
_ 物体放出热量,内能______。
2. 改变物体内能,做功和热传递是_________的
做 功
能量_____ 对物体做功时,内能______;物体对外做功,内能______。
(4)关于水的比热容
水具有比热容_____(大/小)的特点,水的比热容是________________。
(5)获得内能的途径
燃料燃烧是获得______能的重要途径,在燃烧过程中,燃料的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
(6)热量的计算方法 ①热传递过程
吸热 Q 吸 = ___________;放热 Q 放 = ___________;统一 Q = _________ ②燃料燃烧的放热公式 Q 放 = _________ ③热效率 %100Q Q ⨯=
放
吸
η (7)比热的两个比例 条 件 依 据
结 论
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
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
比热容大的吸收或放出的热量____(多/少) 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
比热容大的升高或降低的温度____(多/少)
(8)热机的共同特点
热机是利用______能来做功的机器(将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热机的共同特点是燃烧时将燃料的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又通过_______,把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
(9)汽油机工作过程
①工作循环:每个工作循环由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四个冲程组成。
每个工作循环,曲轴(飞轮)转动____周,对外做功____次。
②能量转化:在压缩冲程,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 在做功冲程,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
③热机效率:用来做________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_______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即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