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能和内能相互转化
- 格式:docx
- 大小:46.63 KB
- 文档页数:4
11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机械能和内能的概念。
让学生了解机械能和内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1.2 教学内容机械能和内能的定义。
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现象。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机械能和内能的概念及相互转化现象。
互动法:提问学生关于机械能和内能的知识,引导学生思考。
第二章:机械能的转化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机械能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2.2 教学内容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电能等。
实例分析: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实例,如摩擦生热现象。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机械能转化的原理和实例。
实验法:进行摩擦生热实验,让学生观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现象。
第三章:内能的转化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内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
3.2 教学内容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原理和实例,如热机的工作原理。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原理和实例。
实验法:进行热机实验,让学生观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现象。
第四章:能量守恒定律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和意义。
4.2 教学内容能量守恒定律的表述和解释。
能量守恒定律在机械能和内能转化中的应用。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和应用。
互动法:提问学生关于能量守恒定律的知识,引导学生思考。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机械能和内能相互转化的规律。
激发学生对机械能和内能相互转化的进一步探究。
5.2 教学内容回顾本章内容,总结机械能和内能相互转化的规律。
提供一些拓展阅读材料和思考题,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5.3 教学方法讲授法:回顾本章内容,总结机械能和内能相互转化的规律。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拓展阅读材料,完成思考题。
第六章:生活中的机械能与内能转化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机械能与内能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能量转化现象。
6.2 教学内容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机械能与内能转化实例,如洗衣机、汽车等。
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1. 引言:能量的小秘密说到能量,大家肯定会想到吃东西的力气,或者是电灯的光亮。
不过,能量可不止这么简单哦!它就像个变魔术的家伙,在不同的状态之间跳来跳去,今天我们要聊聊机械能和内能之间的那些事儿。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深奥?别急,咱们慢慢来,肯定能让你听得懂,甚至乐在其中!2. 机械能:动起来的能量2.1 机械能的定义首先,机械能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跟运动和位置有关的能量。
比如说,想象一下你在公园里推着秋千,秋千在你手下嗖嗖地荡起来,那就是机械能在发挥作用。
你用力一推,秋千就像打了鸡血一样飞起来,这就是动能;而当秋千在最高点停住的时候,它又有了势能。
可见,机械能的世界真是有趣得很!2.2 机械能的应用说到应用,机械能可真是无处不在。
你有没有注意到,当你骑自行车的时候,转动的车轮就是机械能在起作用。
我们在家里用的电器,像洗衣机、风扇,都是在把电能转化成机械能,让我们生活得更加轻松。
如果你听说过“无功不受益”,在这里也一样,机械能的背后,是一堆努力和能量的积累。
嘿,你就把它想成是“汗水换来的动力”吧!3. 内能:静静的能量3.1 内能的定义接下来,我们聊聊内能。
内能有点像个藏在角落里的小精灵,虽然你看不见它,但它一直在默默地为你工作。
简单来说,内能就是物体内部的能量,跟物体的温度、分子运动有关。
想象一下,你手里拿着一杯热水,热水中的分子在欢快地跳舞,这时候的内能就是高的。
3.2 内能的特点内能和机械能可不一样,它的变化往往是悄无声息的。
有时候,我们做饭的时候,锅里的水慢慢变热,水的内能就在悄悄增加。
等到水开了,水蒸气腾腾而起,这又是一种能量的释放,内能转化成了动能。
就像那句老话说的“细水长流”,内能的变化是逐步的,但影响可大着呢!4. 机械能与内能的转化4.1 相互转化的过程那么,机械能和内能之间是怎么转化的呢?这就有点像是一个舞蹈,两个能量互相追逐、互相转换。
当你用力去推动一个重物时,机械能在流动,但与此同时,物体的温度也会升高,内能增加。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主要涉及热机和热泵的工作原理。
1. 热机:机械能可以通过燃料的燃烧或其他能源形式的消耗转化为热能,然后通过热能的流动将部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例如,内燃机中,燃料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气体膨胀驱动活塞运动,进而通过连杆和曲轴将其机械能转化为机械功。
2. 热泵:热泵则是将外界低温热源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热泵的工作原理类似于制冷机,通过循环工质的循环流动,从低温热源吸收热能,通过压缩提高其温度,然后释放到高温热源,同时将一部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在这两种情况下,机械能和热能之间的转化是通过工作物质(例如气体)的热力学循环进行的。
多数热力循环都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无法将完全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一部分热能会被排放或者耗散掉,因而无法实现百分之百的能量转化效率。
在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中,还有其他一些现象和机制需要考虑:1. 摩擦热:当两个物体之间发生摩擦时,由于摩擦力的作用,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导致物体温度升高。
这是因为摩擦形成了微观层面的不规则运动,使得物体的内部分子或原子运动增加,从而增加了其内部能量。
2. 热传导:当热量从一个物体传导到另一个物体时,会伴随着内能的转化。
例如,当一个热源与一个冷体接触时,热量会通过热传导的方式从热源传递到冷体,导致冷体温度升高。
这种过程中,一部分机械能也转化为了内能。
总之,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是通过能量的传递和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其中热能的传递和热力学循环是重要的机制。
不同的情况和系统会有不同的机械能和内能转化方式,例如燃烧释放热能产生机械能,或者在热泵中通过压缩工质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引言在物理学中,机械能和内能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描述了系统中储存的能量以及能量的转化过程。
机械能是指系统的动能和势能之和,而内能则是指系统分子及组成部分的能量。
在一定条件下,机械能和内能可以相互转化,这在工程和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重点讨论机械能和内能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及其相关原理。
机械能的表示和转化机械能是指系统的动能和势能之和。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平方成正比。
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重力加速度和高度成正比。
在任何给定的系统中,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当系统中的动能增加时,势能相应减少;反之,当势能增加时,动能相应减少。
机械能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转化,最常见的是由动能转化为势能或者由势能转化为动能。
例如,当抛出一个物体时,物体的动能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势能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当物体下落回到地面时,动能减少,势能转化为动能,最终化为热能散失。
机械能的转化也可以通过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装置实现。
例如,在一个杠杆上施加力可以使一个物体随着杠杆的旋转而提高位置,从而增加物体的势能。
同样地,利用滑轮和绳子可以改变物体的高度,实现机械能的转化。
内能的表示和转化内能是指系统中分子和组成部分的能量。
它包括分子的热运动、旋转和振动以及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内能的大小取决于系统的温度、压力和组成成分。
内能可以通过吸热或放热的方式进行转化,也可以通过化学反应或核反应进行能量的转化。
在系统的热力学平衡状态下,内能是一个守恒量,即内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当系统吸收热量时,内能增加;反之,当系统放出热量时,内能减少。
内能的转化可以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等方式进行。
例如,当我们加热水时,热能通过传导从加热源传递给水,使水分子的热运动增强,从而增加了水的内能。
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机械能和内能可以相互转化。
最常见的情况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或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四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一、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1、研究做功能否改变物体的内能反复弯折铁丝、空气压缩引火仪、用力擦划火柴、刀在石头上磨得发烫、钻木取火、锯木头锯子发烫、两手相互摩擦、陨石坠落、铁钉钉入墙中钉子发热、从滑梯上滑下,股部有热的感觉、给自行车胎打气,气筒壁发烫。
都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
2、演示点火爆炸现象:盒盖被燃气冲出结论: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
3、热传递和做功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区别是①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的实质其它形式的能(机械能、电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②在做功的过程中,内能改变的多少用做功的多少来量度;在热传递的过程中,内能改变的多少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来量度③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④物体的内能减少,一定放出热量(×)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吸收热量(×)二、热机1、压缩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是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2、一个工作循环,活塞对外做功一次。
一个冲程曲轴转动180°3、气缸中物体内能增加的冲程有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内能减少的冲程有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内能最大的时刻是压缩冲程末,火花塞点火后的瞬间做功冲程是燃气对外做功,其余三个冲程是靠飞轮的惯性完成的。
详细分析做功冲程的能量变化: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再转化为机械能。
三、燃料的热值1、燃料的热值是表示燃料燃烧时放热本领大小的物理量。
2、热值是燃料的一种属性。
其大小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是否燃烧、以及燃烧的程度无关。
3、燃料燃烧翻出热量的多少不仅与热值、质量有关,还与燃料燃烧的完全程度有关。
4、热值的物理意义:5、气体燃料热值的单位J/m3。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以及热学计算一、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是指物体由于其位置和运动状态所具有的能量,它包括动能和势能两部分。
而内能是指物体分子和原子内部运动的能量,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机械能与内能之间存在相互转化的现象。
当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时,物体的位置和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而内能会增加,从而导致物体的温度升高。
而当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时,物体的位置和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而内能会减少,从而导致物体的温度降低。
具体的机械能与内能相互转化的实例有:水在电池中的转化、风力发电等。
在电池中,电能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机械能和热能。
当电池工作时,电解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会产生热能,而这部分热能会升高电解液和电池的温度,从而增加内能。
同时,电池中的电能也会通过外部电路传递给外界,实现机械能转化。
在风力发电中,风能通过风轮转化为机械能,从而带动发电机转动,产生电能。
而这个过程中,由于机械能的转化,风轮和发电机会产生摩擦热,从而增加内能。
二、热学计算热学是研究热量与能量转化的科学,它包括热力学和热传导等研究内容。
在热学计算中,常用的一些物理量和公式有:1. 热量传递的公式:热量传递的计算公式是Q=mcΔT,其中Q代表热量,m代表物体的质量,c代表物体的比热容,ΔT代表物体的温度变化。
这个公式可以用来计算物体在热量变化时的热量传递情况。
2.热传导公式:热传导的计算公式是Q=λAΔT/d,其中Q代表传导热量,λ代表物质的导热系数,A代表传导物体的面积,ΔT代表温度差,d代表传导距离。
这个公式可以用来计算物体通过导热方式传递热量的情况。
3.热功定理:热功定理是热力学的基本定律之一,它表示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等于系统对外界做的功加上系统内部的热能的增加。
数学表达式为Q=W+ΔU,其中Q代表系统吸收的热量,W代表系统对外界做的功,ΔU代表系统内部能量的增加。
这个定理可以用来计算系统的热功转化情况。
在热学计算中,我们常常利用这些公式和定理,结合具体的问题,来进行能量转化和热量传递的计算,从而得到所需的结果。
机械能和内能相互转换的物理实质机械能和内能是物质的两种基本能量形式,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转换的物理实质。
本文将从机械能和内能的基本概念入手,探讨它们相互转换的物理实质。
首先介绍机械能和内能的概念,然后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
最后通过具体的例子,展示机械能和内能相互转换的物理实质。
一、机械能和内能的基本概念机械能是物体由于运动或者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它由动能和势能两部分组成。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动能的公式为:K=1/2mv^2,其中K为动能,m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速度。
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与物体的位置和外力有关。
势能的公式为:U=mgh,其中U为势能,m为物体的质量,g 为重力加速度,h为物体的高度。
内能是物体分子和原子内部的能量。
它包括了物体的热能、化学能和核能。
热能是物体由于分子和原子的热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化学能是物体由于分子和原子之间的化学结合而具有的能量。
核能是物体由于核反应而具有的能量。
二、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换机械能和内能之间存在着相互转换的物理实质。
这种相互转换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
1.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发生形变或运动时,它的机械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这时,机械能会转化为内能。
例如,当一个物体受到外力挤压时,它的形变会使得其中的分子和原子发生热运动,从而产生热能。
这样,物体的机械能就转化为了内能。
2.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反过来,内能也可以转化为机械能。
当一个物体内部的分子和原子发生热运动时,它的内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这时,内能会转化为机械能。
例如,蒸汽机利用水的内能产生蒸汽,蒸汽推动活塞做功,最终将内能转化为了机械能。
3.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在一些情况下,机械能和内能可以相互转化。
例如,在机械摩擦中,机械能会转化为内能,使得物体的温度升高;而在热机中,热能会转化为机械能,实现功的输出。
三、机械能和内能相互转换的物理实质机械能和内能相互转换的物理实质可以通过能量守恒定律来解释。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1. 引言在物理学中,机械能和内能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机械能是指物体在运动或位置改变过程中所具有的能量,而内能则是物体内部微观粒子(如分子和原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机械能和内能在物体的能量转化过程中相互转化,本文将详细讨论这一转化过程的原理和应用。
2. 机械能的概念和公式机械能是指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的总和。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E_k = \\frac{1}{2} m v^2 $$其中,E k表示动能,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速度。
重力势能是物体由于距离地面的高度而具有的能量,可以用公式表示为:E p=mgℎ其中,E p表示重力势能,g表示重力加速度,ℎ表示物体的高度。
因此,机械能可以表示为:$$ E_m = E_k + E_p = \\frac{1}{2} m v^2 + m g h $$3. 内能的概念和公式内能是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微观粒子的动能包括粒子的热运动和分子振动的能量,势能包括粒子之间的相互吸引或排斥的能量。
内能无法直接测量,但可以通过测量温度变化和转化热量来间接推算。
内能的公式可以表示为:$$ E_i = \\sum \\frac{1}{2} m_i v_i^2 + \\sum U_i $$其中,E i表示内能,m i表示微观粒子的质量,v i表示微观粒子的速度,U i表示微观粒子的势能。
4.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和内能之间存在相互转化的关系。
当物体发生机械运动时,其机械能将转化为内能。
例如,当一个物体从高处下落时,其重力势能逐渐减小,而速度则逐渐增大,这意味着机械能转化为了动能。
同时,由于气体分子受到挤压和碰撞等作用,分子的动能增加,内能也随之增加。
另一方面,当物体受到外部作用力时,其内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
例如,当一个物体被拉伸或被压缩时,其内能增加,而机械能则减小。
这是因为通过外力对物体施加压力或拉力,微观粒子的势能增加,而动能减小。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知识点
1. 嘿,你知道吗,摩擦生热就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典型例子呀!就像冬天我们搓手,搓着搓着就热乎了,这就是我们通过摩擦,让手的机械能变成了热能。
2. 还有啊,汽车刹车的时候,那刹车片会变得很热,这也是机械能向内能的转化呢!想想看,那么快运动的车子突然停下,动能不就变成热能啦。
3. 压缩气体也能让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哦!比如说给自行车打气,打气筒会变热,这就好像我们用力把机械能“塞”进了气体里,变成了内能,神奇吧?
4. 反过来,内能也能转化为机械能呀!蒸汽机不就是嘛。
水被加热变成蒸汽,有了很大的能量,就能推动机器转动,这就是内能变成机械能啦,就像是内在的力量爆发出来了一样。
5. 燃烧燃料也是这样,燃料的内能转化为了推动机器的机械能呢。
就像火箭发射,燃料燃烧的能量让火箭嗖地飞起来,这多厉害呀!
6. 热胀冷缩也包含着机械能与内能的转化呢。
比如一个烧热的铁球,会膨胀,这里边不就有内能让它的机械能也发生了变化嘛。
7. 哎呀呀,生活中有这么多机械能与内能相互转化的例子呢,我们天天都能看到感受到呀!
结论: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真的无处不在,非常有趣又很重要呢!。
11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能和内能的概念。
2. 理解机械能和内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教学内容:1. 引入机械能和内能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两种能量的定义。
2. 讲解机械能和内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转化的过程。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机械能和内能的例子,如滑梯、滚筒等。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机械能和内能的理解。
第二章:机械能的转化教学目标:1. 理解机械能的转化过程。
2. 学会计算机械能的转化。
教学内容:1. 讲解机械能的转化过程,包括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2. 介绍机械能转化的计算方法,如动能转化为势能的公式。
教学活动:1. 通过实验或图片展示,让学生观察和理解机械能的转化过程。
2. 引导学生进行计算练习,运用机械能转化的公式进行计算。
第三章:内能的转化教学目标:1. 理解内能的转化过程。
2. 学会计算内能的转化。
教学内容:1. 讲解内能的转化过程,包括热能和势能的转化。
2. 介绍内能转化的计算方法,如热能转化为势能的公式。
教学活动:1. 通过实验或图片展示,让学生观察和理解内能的转化过程。
2. 引导学生进行计算练习,运用内能转化的公式进行计算。
第四章: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实例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能与内能相互转化的实例。
2. 学会分析实例中的能量转化过程。
教学内容:1. 介绍一些常见的机械能与内能相互转化的实例,如发动机、摩擦生热等。
2. 分析实例中的能量转化过程,让学生理解转化的原理。
教学活动:1. 让学生观察和分析一些机械能与内能相互转化的实例。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实例中能量转化过程的理解。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教学目标:1. 总结机械能与内能相互转化的知识点。
2. 拓展学生对能量转化应用的认识。
教学内容: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机械能与内能相互转化的知识点,让学生加深记忆。
2. 介绍一些机械能与内能相互转化的应用,如汽车发动机、暖气等,让学生了解能量转化的实际应用。
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
12.3 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
一、填空题:
1 •如图1所示,将铁丝快速地反复弯折几次,然后用手指在弯折处触摸一下,有
的感觉,这是由于物体的内能__________ 的缘故。
2•如图2所示,在透明塑料盒的底部钻一个孔,将电子式火花发生器的放电针管紧紧地
塞进孔中,打开塑料盒盖,向盒中滴入数滴酒精,再将盒盖盖紧,然后揿动电火花发生器的
按钮。
这时我们可以看到:盒盖____________ ,同时听到“呼”的一声响。
在此过程中,酒精
燃烧后产生的燃气对_______________ 做功,燃气的 __________ 能减少,转化为 ____________ 的台
匕冃匕。
3 •热机是将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的______________ 能转化为 __________ 能的装置。
4 .汽油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冲程是燃气对外做功的过程;
(2 )曲轴旋转 ________ 周,活塞往复___________ 次;
(3)压缩冲程中 ___________ 能转化为____________ 能;做功冲程中 __________ 能
转化为__________ 能。
5•如图3所示为热机工作时的某种程示意图,该冲程是
______________ 冲程。
图3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kg某种燃料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已知木炭的热值为 _ 3.4X 107j/kg,
其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0.3kg的酒精完全燃烧放出了 _________________ 9.0 x 106J的热量,则酒精的热值为; 5kg酒精的热值又是
多少呢?答:________________ 。
&热机的热效率较低,一方面是由于燃料的不完全燃烧而损失了部分能量,另一方面能量损失较大
的是____________ 冲程所释放的_______________ 带走了大量的热,以及在______________ 冲程中消耗部分能量
(1)活塞经历四个冲程:分别为____________ 和排气冲程,其中,
9•如图4所示,属于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U两手相搓
变暖和
D.向F压活塞使
气体軽度升高
图1
图2
A.锯木头时
锯子发热
阳光照射使
水温升高
)
以克服__________ 做功。
二、选择题
10.质量为5kg 的柴油,用去1/5 后,则剩下的柴油()。
A.比热容变为原来的4/5,热值不变
B.比热容不变,热值变为原来的4/5
C.比热容和热值均变为原来的4/5
D.比热容和热值都不变
11.下列现象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 .用打气筒打气,气筒壁发热
B .锯木头时,锯条发热
C •用电熨斗烫衣服,电熨斗发热
D .被点燃的冲天炮腾空而起
12.下述事例中,对物体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增大的是()。
A .钻木取火
B .用太阳能热水器加热水
C.利用热水袋取暖 D .内燃机做功冲程中,燃气做功
13.一台汽油机的转速为2400R/min,则在1s内柴油机对外做功的次数是()。
A. 2400 次
B. 1200 次
C. 40 次
D. 20 次
14.热机甲的效率比热机乙的效率大,这句话的意思是()。
A .甲的功率比乙的功率大
B •甲在单位时间内烧的燃料比乙少
C •甲比乙能做更多的功
D .甲对燃料燃烧释放的内能的利用率比乙高
15.两种燃料的热值之比为2:1,质量之比为 1 :4,则这两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为:
()。
A. 1 :2
B. 2 :1
C. 8 :1
D. 4 :1
三、实验设计题:
16.为了探究“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的多少是否与燃料的种类有关”,小华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的
方案:用天平分别测量出10g 酒精和煤油,分别放入两个燃烧皿中,并点燃它们,给分别装有200g 初温相同的水的两个相同的烧杯进行加热,……
(1)为了顺利完成实验探究,请你帮她完成余下的设计。
2)请你为该实验设计一张相应的实验表格。
3)请说出本实验中采用的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是什么。
四、计算题:
17•小华学习了热学知识后,知道水的比热容为 4.2 X 103j/〔kg「C〕,她想估算一下她家每天烧水.做饭需要的热量。
于是小华仔细记录了每天烧水.做饭.炒菜需要的时间,并把它折算成烧水
的时间,相当于每天将30kg • 20 C的水烧开。
(在标准大气压下)
(1)小华家每天烧水.做饭.炒菜需要多少热量?
(2)如果每燃烧1kg的普通煤可以放出3 X 107j的热量,那么小华家每天烧水•做饭•炒菜至少需要多少kg 的煤?
3)试评析使用家用煤炉烧水的主要缺点有哪些?
1 8.太阳能是一种廉价的清洁能源,开发和利用的前景十分广阔。
从有关资料获悉,在晴天,阳光垂
直地面照射时地球表面接受到的热辐射为 1.2 X 103 J/(m2• s)。
有一台太阳能热水器,水箱容积为50L,可
2
将接收到的热辐射的40%用来提高水温。
若该热水器接受阳光垂直照射的有效面积始终是 2.1 m 2,求:
(1) 1h后装满水的水箱中的冷水温度能升高多少C?
(2)若用煤气来提供这些热量,需要完全燃烧多少g的煤气?(不计热量损失,q煤气
=4.2 X 107j/kg )
答案
1. 发热;增加
2. 被弹出 盒盖 内能 盒盖 机械能
3. 内机械
4. (1)吸气 压缩 做功 做功 (2) 2
2 (3) 机械内内机械
5. 排气
6. 完全燃烧 1kg 木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3.4 X
107
J
7. 3.0X 107J/kg 3.0X 107
J/kg
8. 排气废气做功摩擦
9. B 10. D 11. D
12. A
13. D
14 .D 15. A
16. ( 1)直到酒精和煤油全部燃烧完,记下两杯水的温度变化情况。
(2)
(3)
控制变量法
3
17. (1) Q = cm(t-t o )= 4.2 X 10 J/〔 kg 「C 〕x 30kg X (100 C -20 C ) =1.008 X 107
J
Q 1.008"07
J
(2)m=
7
=0.336kg
q 3"07
J/kg
(3) 不可能做到使煤完全燃烧;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废气,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煤燃烧 产生的热量很大
一部分散失到空气中,使热效率降低。
3
2
2
6
18. (1)Q = 1.2 X 10 J/(m • s) X 2.1 m X 3600s = 9.072 X 10 J
3
3
3 3
m= p V=1.0 X 10 kg/m X 50 X 10 m=50kg
卫
9.07^
43.2 C
cm 4.2 103
J/(kg 腐)50kg
Q
(2)m=
q
9.072 106
J 4.2 107
J/kg
=0.216kg =216g。